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包括桌板和用于撑起桌板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组相对设置的子支撑结构,子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内支撑板的上端与外支撑板的上端均与桌板插接,外支撑板的下端与内支撑板上靠近该内支撑板中部的位置插接,内支撑板与外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15°‑75°;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桌腿与桌板之间的连接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对桌子的快速组装,同时组装后的桌子具有很好的支撑效果,结构设计稳定性强,且便于拆装的优势还能方便对桌子的收纳与搬运,为生活带来便捷。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1)和用于撑起所述桌板(1)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组相对设置的子支撑结构,所述子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撑板(2)和外支撑板(3),所述内支撑板(2)的上端与所述外支撑板(3)的上端均与所述桌板(1)插接,所述外支撑板(3)的下端与所述内支撑板(2)上靠近该内支撑板(2)中部的位置插接,所述内支撑板(2)与所述外支撑板(3)之间的夹角为15°-75°,所述内支撑板(2)至所述桌板(1)中部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所述外支撑板(3)到所述桌板(1)中部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设计方案
1.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1)和用于撑起所述桌板(1)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组相对设置的子支撑结构,所述子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撑板(2)和外支撑板(3),所述内支撑板(2)的上端与所述外支撑板(3)的上端均与所述桌板(1)插接,所述外支撑板(3)的下端与所述内支撑板(2)上靠近该内支撑板(2)中部的位置插接,所述内支撑板(2)与所述外支撑板(3)之间的夹角为15°-75°,所述内支撑板(2)至所述桌板(1)中部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所述外支撑板(3)到所述桌板(1)中部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板(3)的下端设有下定位块(4),所述内支撑板(2)上设有与所述下定位块(4)插接配合的插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板(2)上端与所述外支撑板(3)上端分别设有上定位块一(6)与上定位块二(7),所述桌板(1)上设有分别与所述上定位块一(6)、所述上定位块二(7)插接配合的上定位孔一(8)和上定位孔二(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块一(6)伸出所述上定位孔一(8)的端面为支撑面一(10),所述上定位块二(7)伸出所述上定位孔二(9)的端面为支撑面二(11),所述支撑面一(10)与所述支撑面二(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面一(10)和所述支撑面二(11)上的小桌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桌板(12)的下表面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上定位块一(6)与所述上定位块二(7)的上端均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包括使用区(1.1)和位于所述使用区(1.1)两侧的功能区(1.2),所述上定位孔一(8)与所述上定位孔二(9)均设于所述功能区(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孔一(8)靠近所述桌板(1)的中部,所述上定位孔二(9)远离所述桌板(1)的中部,所述上定位孔一(8)、所述上定位块一(6)均对称设置为两个,所述上定位孔二(9)的中点与两个所述上定位孔一(8)的中点三者之间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块(4)为三个,所述插孔(5)为三个,所述插孔(5)为沿着所述内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呈长条设计的条形插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支撑结构为两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对桌子的改进大多集中在外观设计或辅助功能的增加,而对于桌子的组装结构的设计较少,桌子的稳定性关键看结构设计是否能够实现较好的支撑效果,传统的桌子需要进行复杂的组装过程,桌板与桌腿之间连接的有效性需要通过螺钉螺栓等连接件实现对桌板与桌腿的固定安装,此种连接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桌面的支撑效果,桌子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但在对桌子的组装过程中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实现对桌子的组装,同时又能保证桌子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的桌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优化了桌腿与桌板之间的连接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对桌子的快速组装,同时组装后的桌子具有很好的支撑效果,结构设计稳定性强,且便于拆装的优势还能方便对桌子的收纳与搬运,为生活带来便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包括桌板和用于撑起所述桌板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组相对设置的子支撑结构,所述子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所述内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外支撑板的上端均与所述桌板插接,所述外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内支撑板上靠近该内支撑板中部的位置插接,所述内支撑板与所述外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15°-75°,所述内支撑板至所述桌板中部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所述外支撑板到所述桌板中部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相对设置的子支撑结构能够保证对桌板支撑的稳定效果,内支撑板作为桌腿,与外支撑板的插接配合,能够实现对桌子的快速组装,结构设计合理,拆装便捷。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外支撑板与内支撑板支架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外支撑板的下端设有下定位块,所述内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下定位块插接配合的插孔。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内支撑板、外支撑板与桌板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内支撑板上端与所述外支撑板上端分别设有上定位块一与上定位块二,所述桌板上设有分别与所述上定位块一、所述上定位块二插接配合的上定位孔一和上定位孔二。
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块一伸出所述上定位孔一的端面为支撑面一,所述上定位块二伸出所述上定位孔二的端面为支撑面二,所述支撑面一与所述支撑面二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为了补充增加桌面的实用面积,同时为了具有一定的美观效果,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面一和所述支撑面二上的小桌板。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连接小桌板,避免小桌板的滑落,所述小桌板的下表面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上定位块一与所述上定位块二的上端均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桌子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桌板包括使用区和位于所述使用区两侧的功能区,所述上定位孔一与所述上定位孔二均设于所述功能区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孔一靠近所述桌板的中部,所述上定位孔二远离所述桌板的中部,所述上定位孔一、所述上定位块一均对称设置为两个,所述上定位孔二的中点与两个所述上定位孔一的中点三者之间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外支撑板与内支撑板之间很好的连接,所述下定位块为三个,所述插孔为三个,所述插孔为沿着所述内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呈长条设计的条形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子支撑结构为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技术方案中内支撑板作为桌腿,与外支撑板的配合,具体的,上定位块一伸出定位孔一,上定位块二伸出定位孔二,下定位块与所述插孔插接,整体结构更为稳定,能够实现对桌板的稳定支撑,桌板结构稳定性得到保证。
2.桌板与内支撑板之间,桌板与外支撑板之间,内支撑板与外支撑板之间均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能够很快的实现对桌子的组装,拆装方便快捷。
3.采用在支撑面一与支撑面二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设计,能够实现对小桌板的稳定支撑,由于桌板上的功能区占用了桌板的使用面积,因此小桌板的设计还补充了该被占用的面积,能够增加桌面的使用面积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小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桌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桌板1;使用区1.1;功能区1.2;内支撑板2;外支撑板3;下定位块4;插孔5;上定位块一6;上定位块二7;上定位孔一8;上定位孔二9;支撑面一10;支撑面二11;小桌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包括桌板1和用于撑起桌板1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子支撑结构,子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撑板2和外支撑板3,内支撑板2的上端与外支撑板3的上端均与桌板1插接,外支撑板3的下端与内支撑板2上靠近该内支撑板2中部的位置插接,内支撑板2与外支撑板3之间的夹角为45°,内支撑板2至桌板1中部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加,外支撑板3到桌板1中部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相对设置的子支撑结构能够保证对桌板1支撑的稳定效果,内支撑板2作为桌腿,与外支撑板3的插接配合,能够实现对桌子的快速组装,结构设计合理,拆装便捷。
具体的,桌板1为长条形状,为了保证桌子的稳定性,子支撑结构分设与桌板1的两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外支撑板3与内支撑板2支架的可拆卸式连接,外支撑板3的下端设有下定位块4,内支撑板2上设有与下定位块4插接配合的插孔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1-图3所示,为了实现内支撑板2、外支撑板3与桌板1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内支撑板2上端与外支撑板3上端分别设有上定位块一6与上定位块二7,桌板1上设有分别与上定位块一6、上定位块二7插接配合的上定位孔一8和上定位孔二9。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上定位块一6伸出上定位孔一8的端面为支撑面一10,上定位块二7伸出上定位孔二9的端面为支撑面二11,支撑面一10与支撑面二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为了补充增加桌面的实用面积,同时为了具有一定的美观效果,还包括设于支撑面一10和支撑面二11上的小桌板12。
为了更好的连接小桌板12,避免小桌板12的滑落,小桌板12的下表面上设有限位槽,上定位块一6与上定位块二7的上端均位于限位槽内,限位槽为三个且分别与上定位块一6、上定位块二7一一对应。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桌子结构的稳定性,桌板1包括使用区1.1和位于使用区1.1两侧的功能区1.2,上定位孔一8与上定位孔二9均设于功能区1.2内。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3所示,上定位孔一8靠近桌板1的中部,上定位孔二9远离桌板1的中部,上定位孔一8、上定位块一6均对称设置为两个,上定位孔二9的中点与两个上定位孔一8的中点三者之间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1、图2、图4所示,为了保证外支撑板3与内支撑板2之间很好的连接,下定位块4为三个,插孔5为三个,插孔5为沿着内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呈长条设计的条形插孔。
实施例8: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角形交叉拼装两端上下叠层条案,包括长方形的桌板1,用于支撑桌板1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子支撑结构,子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撑板2和外支撑板3,内支撑板2与外支撑板3之间的夹角为45°,内支撑板2至桌板1中部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加,外支撑板3到桌板1中部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内支撑板2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上定位块一6,外支撑板3的上端设有定位块二,桌板1的两端为功能区1.2,中间的使用区1.1,功能区1.2内设有与上定位块一6插接配合的定位孔一,与上定位块二7插接配合的定位孔二,上定位孔一8与上定位孔二9三者之间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内支撑板2上靠近其中部的位置设有三个插孔5,外支撑板3的下端设有三个与插孔5插接配合的下定位块4,下定位块4伸出插孔5,上定位块一6伸出上定位孔一8的端面为支撑面一10,上定位块二7伸出上定位孔二9的端面为支撑面二11,支撑面一10与支撑面二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支撑面一10与支撑面二11上设有小桌板12,小桌板12的下表面上设有限位槽,上定位块一6与上定位块二7的上端均位于限位槽内。
本技术方案中内支撑板2作为桌腿,与外支撑板3的配合,具体的,上定位块一6伸出定位孔一,上定位块二7伸出定位孔二,下定位块4与插孔5插接,整体结构更为稳定,能够实现对桌板1的稳定支撑,桌板1结构稳定性得到保证;
桌板1与内支撑板2之间,桌板1与外支撑板3之间,内支撑板2与外支撑板3之间均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能够很快的实现对桌子的组装,拆装方便快捷。
采用在支撑面一10与支撑面二11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设计,能够实现对小桌板12的稳定支撑,由于桌板1上的功能区1.2占用了桌板1的使用面积,因此小桌板12的设计还补充了该被占用的面积,能够增加桌面的使用面积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美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7983.8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788958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A47B3/06
专利分类号:A47B3/06;A47B13/02;A47B13/08;F16B5/00
范畴分类:15C;
申请人:杨振湘
第一申请人:杨振湘
申请人地址:5566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邦洞镇观州村和三组
发明人:杨振湘;陈洋
第一发明人:杨振湘
当前权利人:杨振湘
代理人:何红信
代理机构:51224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