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在进行有效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提高对于软土地基施工的认识,并结合有效分析,积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法,通过进一步有效实践,不断保证水利建设质量,为国家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引言:软土地基是指黏土或粉状土质的软土质结构,或由颗粒状孔隙率大的泥炭、沙土、有机质土构成的土质结构。这类土质会影响填土的密实度,使得以此为地基的建构物因沉降而失去稳定性。本文基于有效的工作实践,充分结合有效分析,总结了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以期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1.注意事项
1.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要确保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就要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起。一是要对即将投入到施工过程中的所有设备进行检查,认真核对其型号是否适合水利工程施工,并检查能否正常运转;二是在大型设备进场之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场处理;三是要认真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施工材料正式进场之前对其进行质量检验,进场之后还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测。
1.2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事项
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许多的施工环节,所以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有很多。一是在施工过程中,任何施工环节都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方法和施工标准进行;二是要结合水利工程本身来寻找最合适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进而确定施工的等级;三是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为不同软土路基而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软土路基的性质来确定施工方法,同时,软土路基的工期安排要科学合理,并为加固路基留出一定的时间。
1.3施工后的检查
当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完成之后,要对工程进行验收检查,主要检查其建筑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根据施工方案来严格施工,最主要的检查内容是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要对软土地基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检验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只有确保其质量没有问题,才能够进行水利工程的下一步施工。
2.处理方法
2.1换填管理法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换填管理法,该种处理方法的施工原理为利用符合施工标准的土质来代替软土进行施工。首先,要将一定施工范围内的软土全部挖出,再将符合标准的其他土质填充进去,最后,要将填充的土质进行夯实处理,这是为了增强后续施工的稳定性。填充的土质有多种,一般情况下鹅卵石和碎石是最常用的,这些物质的填入能够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一层都会选用高强度的碎石和矿渣来垫层,第二层中灰土和素土是为了使地基的受力更加均匀,而第三层的砂垫层则是为了加速地基内部气体的排除,进一步增强地基的稳固性。
2.2排水砂垫层法
排水砂垫层法适用于水分含量较大的淤泥性土和泥炭土,其施工原理也十分简单,主要是利用砂垫层促进地基水分的排除,但砂垫层要填充在地基的底部,是为了增强地基的防水性,也会将砂垫层铺在黏土层。砂垫层一般选用鹅卵石和粗砂作为原料,鹅卵石和粗砂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材料之间留有较大缝隙,帮助地基内部气体的排出。在使用排水砂垫层法时,一定要留出排水槽,从而有效的提升排水速度,加快地基的固结速度。
2.3化学固结法
化学固结法一般被应用于比较特殊的软土地基当中,化学固结法较之前的几种方法更为复杂,不仅要改变地基的结构,还要选用相关的化学材料进行填充,在使用化学固结方法的过程中,一共分三个步骤:一是灌浆,灌浆工作需要利用相关的电化学和气压的原理来完成,并向软土地基中加入石灰石,通过其中的反应来加固地基;二是合成材料填充,这些合成材料一般都是由人工制成,将合成材料填入软土地基中,将其与软土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增强软土地基的韧性,还能够减缓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三是硅化加固,硅化加固主要是为了能够将软土组织更好的黏合在一起,这个过程是利用硅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而生产胶装凝聚物,使其增加软土底层的硬度和抗压强度,进而增强软土地基的强度,为水利工程的后续施工奠定基础[1]。
2.4振动水冲法
振动水冲法一定要遵循严格的施工程序来进行施工,首先要做的就是钻孔作业,然后才能利用相关的水泥和砂石等材料来加固软土地基,但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施工顺序的合理性,在机械设备的选择上要符合国家生产标准,要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最为关键的是,在使用振动水冲法之前,一定不要采取任何的排水作业,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如果软土地基的强度降低,后续的水利工程施工环节和最终的施工质量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5高压灌浆法
高压灌浆法是目前处理软土地基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工作原理十分简单,主要是利用气压或者液压的方式向软土地基的内部注入具有凝固作用的浆液,或者是将这些浆液注入到软土层中。高压灌浆法的主要工作目的是为了排除软土层中的所有水分和空气,然后利用浆液的凝固作用使软土层中的之前较为松散的颗粒不断胶合。当新的结合体形成之后,软土层的承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起到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也能够为水利工程的下一步施工奠定基础。
3.实验论证分析
为保证文章提出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有效性,进行实验论证,实验论证采用相同构造的软土地基,处在相同水利施工进度的工程进行论证实验。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采取传统地基处理办法作为实验论证对比,对地基渗水性进行统计。其实验论证结果曲线如图1所示[2]。根据对比,可以得出文章设计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利施工工程中的渗水性,延长日后水利建筑的使用寿命。
图1.实验论证结果曲线:
结论:
简而言之,文章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依托软土地基与现代技术的有效结合机制,根据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遇见的各项技术难点,对水利施工进行调整,实现文章设计。实验论证表明,文章设计的方法具备极高的有效性。希望文章的研究能够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提供改进依据[3]。
参考文献:
[1]朱玉浩,傅业梅.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关于强电的施工与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7(28):111,157.
[2]金亮星,王守林,陈明.排水板堆载预压加固软基的固结沉降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S2):1930-1934,2005.
[3]侯卫强.基于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9):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