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资产价格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对称信息,微观结构,价格形成
资产价格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耿雪[1](2019)在《信息模型与资产价格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金融市场上的非完全信息现象并非少数。金融市场微观结构重点说明了金融资产是如何定价的、定价的过程以及其定价的结果,最终揭示出金融资产价格形成过程中市场微观结构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阐述了非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对敏感交易的价格确定所起到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非对称信息理论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的资产价格行为,最终了分析出了非对称信息对我国股票市场中资产价格行为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26期)
张力,江海峰[2](2019)在《资产价格泡沫行为固定窗宽滚动检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丰富资产价格泡沫检验理论和正确使用泡沫检验模型,以固定窗宽滚动检验为基础,按照数据生成过程是否含有漂移项,分两种情况讨论单位根项和截距项检验量分布。理论研究表明,相关检验量在大样本下均收敛于维纳过程的泛函。为方便使用这些检验量,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获得有限样本容量下常用显着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模拟结果显示,临界值随样本容量增加而增加,随窗宽参数增加而下降。实证分析表明,为选择合适的检验模型,应以经典模型为基础,检验漂移项的取值,以便提高检验功效。(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布日格勒[3](2019)在《煤炭价格波动下的企业资产减值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属于能源出产和耗损大国,自1978年以来,社会建设的急迅革新使我国各行业领域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与煤炭相关的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进步的脚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核心的作用。而煤炭价格的涨跌情况,直接影响到了煤企与电企之间的平衡板,一方的盈利,往往伴随着另一方的亏损。根据我国近几年煤炭的价格波动,分析了火力发电企业的资产减值问题,从而探析企业资产减值与企业利润之间的联系,为火力发电企业合理设计资产减值处理的控制制度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电大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韩鑫韬[4](2018)在《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货币政策通过其传导机制可以对微观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即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影响资产价格、信贷利率等中间变量,进而影响社会投资和消费,最终实现经济调控目标。最近20年来,全球出现了以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现象,随后的价格调整过程则造成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和实体经济的衰退。尤其在投资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背景下,研究货币政策如何通过作用资产价格,进而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货币政策对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宏观主体层面进行的,较少从微观主体层面来进行研究,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由于宏观数据自身存在的缺陷,学术界对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尚未有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同时,少数研究货币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关系的文献也主要集中于讨论货币政策工具(如利率、货币供给量等)对企业投资的直接影响,忽视了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传导机制。因此,研究该问题是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本文研究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进而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的机制。首先对货币政策传导资产价格、资产价格传导企业投资行为、货币政策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等基础理论进行回顾和开展文献评述,并结合我国90年初以来宏观、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围绕“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企业投资”这一研究主题进行了制度背景剖析。其次,通过动态面板计量、静态面板计量、GMM估计等方法分别从货币政策传导资产价格、资产价格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传导企业投资行为以及金融危机后兴起的前瞻性货币政策(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一种)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四个层面开展实证研究,以厘清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对微观企业投资的传导机制。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同时指出了本文可能存在的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认为,相对发达经济体,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会更加显着;通过回顾国内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关注态度,并结合货币政策特点,分析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传导影响,认为货币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包括各种外在因素在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对资产价格和微观主体冲击的影响;结合我国实际数据,阐述了我国的企业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化及融资特征,指出企业资产负债率会影响融资能力,融资能力又进一步影响投资能力;并根据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梳理了全球金融体系改革中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宏观审慎管理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中的重要性。(2)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的传导渠道是畅通的,且对房地产价格传导效果最优。研究发现,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变化产生了显着影响,利率与资产价格反向变化,货币供应量与资产价格同向变化;货币政策对房价增长率和股价增长率均存在正向显着影响,房价增长率对货币政策也存在负向显着影响,但股价增长率对货币政策没有显着影响。整体来看,由于房价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效果远显着于股价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效果,因此,如果中央银行要关注资产价格,相对股价,货币政策可以更多关注房价的波动。(3)资产价格波动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直接影响不显着,但是通过影响企业持有的资产价值间接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我国的住宅销售价格增长率还是商业用房销售价格增长率与企业投资增长率均没有较强的直接关联,但是房价通过作用房屋存量价值,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间接效应是显着的。对于民营上市公司,企业持有的房产市场价值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效应强于国有上市企业。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持有的房产价值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效应强于整体样本企业和民营样本企业。整体来看,我国企业存在显着的房地产抵押担保效应,即房地产价格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是畅通的。(4)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影响微观企业投资的间接效应是显着存在的。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通过房屋存量价值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是显着的,即货币供应量通过间接作用房地产价格可以对企业投资增长率产生影响,且强于货币政策通过股票价格对企业投资的传导效应;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对非国有企业投资影响程度强于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程度;资本充足率促进了企业投资增长率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效果,但逆周期资本充足率在实施前后对企业投资并无显着差异。(5)金融危机后兴起的前瞻性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直接影响还是通过资产价格对企业投资行为的间接影响均基本有效。结合新古典资本需求理论和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建立了一个包含投资需求和投资率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同时将构造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引入扩展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实证研究发现,短期名义利率对于超过80%行业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缺口的反应系数显着,但对不同行业的反应差异较大;同时,前瞻性利率通过作用房地产价格和房屋存量价值均可以对企业投资增长率产生负向显着影响,即提高前瞻性利率,将通过房价或房屋存量价值的交互影响,降低企业投资增长率。(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12-01)
王海龙[5](2018)在《投资人异质性信念和行为偏差对资产价格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资产定价理论认为金融市场中的投资人是同质理性的,并进一步提出有效市场假说。然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传统资产定价理论并不能够很好的解释诸如“动量效应”,“股权溢价之谜”,“过度反应之谜”等众多金融“异象”。通过对传统资产定价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投资人同质理性假设是使其存在缺陷的根源之一。基于投资人异质性信念的资产定价理论是对传统资产定价理论的重大突破,不仅为解释金融市场中“异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同时,与传统资产定价理论认为投资人是完全理性的观点不同,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金融市场中投资人并非完全理性的,而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理性信念和行为偏差,而且其进一步揭示了投资人非理性信念和行为偏差同样会影响资产价格动态和市场运行态势。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投资人异质性信念,噪音信号质量,货币幻觉,标杆激励以及小数定律信念对资产价格动态和投资人风险投资决策的影响,分别得到如下五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异质性信念会导致投资人的感知风险价格存在差异,进一步会产生内生性的风险分担机制。该风险分担机制会激励投资人在风险资产市场上从事投机活动,从而提高风险资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溢价水平,而降低资产价格水平。而且,当投资人之间的异质性信念差异水平足够高时,会造成市场分化——风险资产市场由某一投资人所主导,这导致市场中投机活动会相应减少。在这种情形下,异质性信念会提高风险资产价格,而降低其波动率和风险溢价水平。同时,本文研究发现异质性信念会导致投资人采取相反风险投资策略,而且会同时做空某些资产来对冲远期市场的逆转变化。研究结果还表明,异质性信念存在溢出效应(或者传染效应)。第二,在不完全信息的经济条件下,噪音信号质量会通过影响投资人对不可观测经济变量的估计,进而影响资产价格和其定价矩,以及投资人风险投资策略。具体来讲,伴随着特定噪音信号质量的减低,不仅会降低相应股票的价格水平和投资人对其持有量,同时也会提高其不确定性和风险溢价水平;相反,会对其他相关股票的价格和定价矩产生相反的影响。特别地,通过本文研究发现降低经济中噪音信号质量之间差异会激励投资人采取分散化的投资策略,进一步会提高股票之间的相关性。第叁,现实中经济变量指标通常由名义数量表示,而不是由物价水平调整后的实际数量表示,因此投资人通常会表现出货币幻觉。本文证明当投资人存在货币幻觉时,即投资人对预期通货膨胀不存在异质性信念,但经济中名义扰动风险是非中性的,进而会直接影响实体经济。货币幻觉主要是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影响债券的收益和波动率。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股票价格和其需求会随着货币幻觉程度的提高而降低,而其波动率和风险溢价水平会随着货币幻觉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第四,投资人存的标杆激励会通过指数化效应和相对指数化效应来影响投资人个体特定的状态价格密度,进而会影响风险资产价格和其定价矩。随着投资人标杆激励强度的增加,标杆股票价格和其需求会增加,相反非标杆股票价格和其需求会下降。本文证明,标杆激励程度增加会降低投资人所承担的异质性信念风险暴露水平,从而降低经济中标杆和非标杆股票的波动性。本文研究同样揭示了标杆激励会通过影响投资人的标杆对冲机制而进一步会影响标杆和非标杆股票之间的联动性。第五,本文在投资人存在主观认知偏差—小数定律信念的条件下,研究发现它会产生不同于异质性信念所导致的分歧过程的情感过程来刻画投资人的主观认知偏差。研究结论显示,股票价格和其风险溢价水平同情感过程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其波动率水平同情感过程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非理性投资人的小数定律信念强度对股票价格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其定价矩具有正向影响。特别地,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人之间的信念和行为差异,并不能够替代投资人偏好的异质性来解释股票波动和收益,以及股票市场交易强度的反周期变化行为。最后,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经济中理性投资人会利用非理性投资人的认知偏差,来适时的调整自身风险投资策略以获得由非理性投资人认知偏差产生的股票错误定价受益,进而使得股票市场的交易强度增加。(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10)
毕建欣,雷良海[6](2018)在《交易主体行为视角下资产价格泡沫生成演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达尔文的遗传机制和行为主体的双系统决策理论为基础,建立交易主体行为模型,对交易惯例和交易流行模式演化原理进行分析;然后以"交易主体行为"为线索,从基础因素、流行模式、交易惯例与交易行为交互作用的视角,构建资产价格泡沫的生成演化传导路径:叁个上涨阶段与叁个下跌阶段;最后,本文对每个阶段交易主体行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与情境因素的特点进行剖析,从而为资产价格泡沫生成的动态机制提供一种新视角,为当前我国防范和控制资产价格泡沫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于瑾,侯伟相[7](2017)在《杠杆交易、机构投资者行为与资产价格暴跌风险——来自股票市场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杠杆交易行为引发多方关注,其对资产价格以及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利用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提供的外生冲击,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多期倍差法(PSM-DID),研究杠杆交易对机构投资者结构以及资产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通过控制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本文实证发现,杠杆交易会显着增加股价的暴跌风险;机构投资者,尤其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会显着降低杠杆交易标的持有量,且融资做多越活跃的交易标的,这种投资规避行为越明显;同时,机构投资者的规避行为与股价暴跌风险显着相关。本文的结论对于加强杠杆交易监管和投资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金融监管研究》期刊2017年12期)
石广平,刘晓星,许从宝[8](2017)在《异质性条件下的杠杆周期行为:基于资产价格视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杠杆异质性条件下构建包含两类杠杆投资者、一类非杠杆投资者的金融系统动态模型,从风险资产价格角度分析了金融机构投资者杠杆的周期性特征,并以2006年到2015年中国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杠杆异质性的存在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目标杠杆,有利于金融系统稳定;金融机构杠杆相对于资产价格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的杠杆顺周期行为具有明显差异;证券公司杠杆随股票价格的变化程度明显大于银行杠杆,银行杠杆随房地产价格变化的顺周期行为比证券公司杠杆更为显着;两者在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大涨大跌时期的杠杆调整方向亦不相同.论文研究结论为金融机构灵活运用杠杆工具和监管当局完善监管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和经验证据.(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7年10期)
代竣[9](2017)在《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与投资者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目前处于继“大萧条”和“大缓和”后的新时代——“大宽松”时代,史无前例的低利率环境和流动性过剩是时代的大背景。然而宽松的货币环境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强劲复苏和物价水平的提升,相反资金脱实向虚推升了全球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债券价格等资产价格的飙升。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全球各国央行面对次贷危机重创所开出的良方,可如今它却成为了加快全球资本流动速度、加剧资产价格波动、加重金融交易拥挤程度的洪荒之力。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最近两年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扰动着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投资者的情绪,其背后同样离不开宽松货币环境的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在2015年经历了大起大落,2016年刚开年就遭遇了四次“熔断”;始于2015年年中我国部分热点城市房价开始狂飙,2016年国庆节前各地纷纷推出了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2016年年末,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债券市场暴跌,不少市场人士戏称“2016年,始于股灾,终于债灾”。本文立足于大宽松的时代背景,以货币政策、资产价格和投资者行为作为研究主体,在宏观层面,试图揭示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运行机理,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与股价、房价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其次,从货币政策差异化影响着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型股票和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城市房价的差异化影响;最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探讨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投资者群体行为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无论采取价格型工具或是数量型工具,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会促使股价、房价上涨,但对两者的影响程度和时间跨度略有不同,其中表现为对股价影响程度大但时间较短,相反对房价影响程度小但持续时间较长。货币政策对股价、房价的反应则不同,股价非预期上涨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货币政策收紧,而房价上涨对货币政策立场影响较小。此外,股价和房价包含未来产出和通胀的相关信息,且股价和房价上涨能从直接或间接渠道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温和通胀起到提振作用,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渠道畅通。从股价和房价两者的关系来看,股价上涨对房价产生财富效应,而房价上涨对股价造成挤出效应。其次,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实证结果显示利率风险是我国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定价因子,小市值成长型股票受利率风险影响更大且我国利率风险市场价格为负,这可以部分解释最近十多年我国成长股拥有超额收益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将利率风险分解为预期和非预期利率风险,结果显示预期利率变化仅对大市值、高账面市值比的股票产生正面影响;相反,非预期利率变化与整体利率风险对不同类型股票影响类似但程度更大。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本文在分析我国房价上涨的长短期逻辑基础上,研究发现利率水平是我国二线城市和叁线城市房价同比、环比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不是一线城市房价同比、环比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最后,从投资者行为角度来看,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着的羊群效应,并且利率水平的提升和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会加剧市场的羊群效应,相反利率水平的下降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并不会对此有影响,这个结果反映负面消息的冲击会加剧我国股票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加大市场的波动率。不同于股票市场投资者表现出羊群效应,近十多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表现出分化现象,每一轮房价上涨的背后都伴随着不同城市房价的差异化上涨。此外,市场利率水平的降低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分化现象,而人民币汇率贬值与房地产市场分化则表现出共存的局面。本文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作用:第一,宽松的货币环境容易滋生资产价格泡沫,特别信贷驱动型资产泡沫对经济危害极大,对此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我国金融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第二,资产价格隐含未来产出、通胀相关信息,将资产价格一定程度纳入货币政策框架有利于前瞻性货币政策制定;第叁,我国房价差异化上涨的背后不仅是低利率环境所致,人口的流动、土地供应的稀缺、公共服务资源的聚集等都是背后的推手,因此在限制房地产投资、投机需求的同时,加大土地供应量,疏通特大城市的部分功能对抑制高房价能起到切实作用;第四,鉴于对投资者行为的引导,加强市场沟通、做好预期管理、减弱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平抑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波动会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周正怡[10](2017)在《政府行为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都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发挥深刻作用;当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重要性尤其突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重要领域,金融市场又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本文通过考察中国股票市场和上海住房市场,论证政府行为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结合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分析政府行为对股价和房价等重要资产价格的影响,不仅具有显着的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国际上相关研究相比,本文紧扣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中国特色和住房市场调控等社会热点问题,发现了新现象和新规律,获得了有价值的结论。在股市研究中,以我国《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政府高官落马事件为契机,考察政府政策不确定性对股市的影响,并分析国有股权在其中的作用。鉴于房地产市场与政府行为关联密切,特别研究了房地产行业股票的情况。进一步地,本文基于珍贵的上海房产交易微观数据,考察了股市对政府行为的敏感性是否能够获得实体经济结果的支持。具体地,本文构造了重复交易法房价指数和无前瞻偏误的住房市场情绪指数,深入探究了政策变动与市场动态、市场情绪的相互作用。论文分为导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导论梳理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正文共由五章组成,具体如下。第1章,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系统性回顾了政府行为对金融市场影响的有关文献,以及房地产市场和政府政策干预的主要学术文献。第2章,政策不确定性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首先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并说明将反腐事件作为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标志的逻辑。接下来深入研究了反腐事件当日与事件后的股票市场动态,并特别考察了房地产行业的股票。研究发现:1)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2)政策不确定性对民企的负面影响大于对国企的负面影响。以上发现既支持了学术前沿模型,又强调了在模型中引入国有股权比例这一变量的必要性。最后,给出了对实证结果的思考与讨论。第3章,政策变动对上海住房市场的影响。首先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简述了上海住房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所经历的政府调控。接下来基于重复交易法,计算了上海的房价指数。由此深入,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动态对政策变动的过度反应现象。研究发现:1)在2006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上海二手房价格升幅约为242%。2)住房市场紧缩政策引发了市场的过度反应,且在交易量上的表现尤其突出。3)与上海郊区市场相比,市区市场的回报率、波动率较低,对政策变动的过度反应也较低,同时投资动机更强。这与长期投资者有助于稳定资产价格的说法一致。最后,本章给出了对房市热点问题的深入思考探讨,如外地买家、限购令等。第4章,住房市场情绪与政策有效性。在概述问题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制作住房市场情绪指数的依据、方法与结果。研究发现:1)高昂的情绪对未来较低的房市收益率有一定解释能力。2)住房市场的宽松政策能够提升情绪,而紧缩政策却难以降低情绪。3)若紧缩政策在高昂的情绪环境中出台,则房市回报率在初始下降之后,很快出现反弹。修正的Burnside,Eichenbaum,and Rebelo(2016)模型可有效解释此类现象。第5章是全文结束章,总结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展望未来研究。本文的学术贡献和创新体现在如下四方面:第一,根据我国股市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特征,研究了政府政策不确定性对国企和民企股票的差异性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政策不确定性在资产定价中的角色跃升为学术前沿方向之一。中国国情与西方不同,针对中国问题,区分国企和民企这两种情况是必要的。但是国际学术前沿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未做此区分。本文发现,民企比国企更容易受到政府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这不仅为理论发展提供了新启发,对我国政府经济决策也有较显着的参考价值。第二,构建了上海的重复交易法房价指数。由于数据可得性原因,目前的房价指数大多基于特征法、混合法、匹配法,这些方法不能像重复交易法那样很好地控制房屋异质性问题。本文基于一批珍贵数据,成功为上海建立了重复交易法房价指数。值得指出,西方国家主要城市均拥有重复交易法房价指数,因而本文成果为开展中西比较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第叁,从住房市场非理性这个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创新性地将股票市场情绪指数的构建方法引入到住房市场,构建了上海住房市场情绪指数。该指数有助于家庭判断购买住房的时机,也有助于政府监管住房市场。第四,定量分析了政策变化与住房市场动态、住房市场情绪的互相作用。由于西方多数国家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频度远低于我国,国际上对此问题研究很少;而在我国,由于数据可得性原因,相关研究更加稀缺。本文弥补了这一空缺,所获得的结论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2-01)
资产价格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丰富资产价格泡沫检验理论和正确使用泡沫检验模型,以固定窗宽滚动检验为基础,按照数据生成过程是否含有漂移项,分两种情况讨论单位根项和截距项检验量分布。理论研究表明,相关检验量在大样本下均收敛于维纳过程的泛函。为方便使用这些检验量,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获得有限样本容量下常用显着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模拟结果显示,临界值随样本容量增加而增加,随窗宽参数增加而下降。实证分析表明,为选择合适的检验模型,应以经典模型为基础,检验漂移项的取值,以便提高检验功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资产价格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耿雪.信息模型与资产价格行为研究[J].智库时代.2019
[2].张力,江海峰.资产价格泡沫行为固定窗宽滚动检验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布日格勒.煤炭价格波动下的企业资产减值行为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
[4].韩鑫韬.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8
[5].王海龙.投资人异质性信念和行为偏差对资产价格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8
[6].毕建欣,雷良海.交易主体行为视角下资产价格泡沫生成演化机制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8
[7].于瑾,侯伟相.杠杆交易、机构投资者行为与资产价格暴跌风险——来自股票市场的证据[J].金融监管研究.2017
[8].石广平,刘晓星,许从宝.异质性条件下的杠杆周期行为:基于资产价格视角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
[9].代竣.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与投资者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10].周正怡.政府行为对资产价格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