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论文-王湘婵,夏永军,王光强,艾连中,赖凤羲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论文-王湘婵,夏永军,王光强,艾连中,赖凤羲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虫草,胞外多糖,巨噬细胞,免疫活性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王湘婵,夏永军,王光强,艾连中,赖凤羲[1](2019)在《细虫草胞外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在体外条件下,以人工发酵培养的细虫草胞外多糖OgE、OgE-F1和OgE-F2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测定其对巨噬细胞的增殖率、代谢MTT活力、NO分泌和吞噬能力的影响,评价细虫草胞外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细虫草多糖对巨噬细胞无细胞毒性,且能促进巨噬细胞代谢MTT活力;在0.2 mg/mL~1.0 mg/mL浓度范围内,多糖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巨噬细胞分泌NO水平和吞噬能力。本研究表明,细虫草多糖能有效地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活性,潜在地可改善小鼠的先天性免疫调节。(本文来源于《工业微生物》期刊2019年03期)

王亚敏[2](2019)在《牛磺酸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调节作用的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牛磺酸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为牛磺酸在免疫调节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mL,分为五组,即正常对照组,LPS对照组(LPS终浓度为1μg/mL)和低、中、高牛磺酸剂量组(牛磺酸的终浓度分别为5,50和500μg/mL),培养24h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12,TNF-α,IL-1,IL-6含量;瑞氏染色法检测并计算巨噬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Griess法检测吞噬葡萄球菌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NO的含量。结果:1.LPS组和各剂量牛磺酸组的腹腔巨噬细胞TNF-α、IL-12和IL-6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剂量的牛磺酸组IL-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2.中、高剂量的牛磺酸组巨噬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率、吞噬指数和上清中NO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1.牛磺酸可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2,TNF-α,IL-6的分泌,但对IL-1的分泌没有调节作用;2.牛磺酸可促进巨噬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功能并可促进巨噬细胞NO的合成从而促进其杀伤功能。(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杨牧之,王国萍,王斌[3](2019)在《猫爪草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此次研究旨在探讨猫爪草多糖对体外培养的正常状态下的原代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以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活力变化情况。以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组(加入100μL DMEM培养基)和实验组(分别加入25μg/mL, 50μg/mL, 100μg/mL, 200μg/mL,400μg/mL的猫爪草多糖),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CCK-8法、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和中性红吞噬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猫爪草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的调节作用;同时设置24 h、36 h、48 h、60 h和72 h的不同培养时间,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猫爪草多糖均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力,且猫爪草多糖浓度在100~400μg/mL的细胞活力极显着增强(p<0.01)。此外,各处理组的巨噬细胞在体外培养24~72 h不更换培养液的条件下,48 h处活性最佳。体外培养条件下,一定浓度的猫爪草多糖可以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通过猫爪草多糖激活巨噬细胞,可能是猫爪草发挥提升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之一。此外,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虽能存活长达一个月,但仍有一个最佳活力时间。(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5期)

胡月[4](2019)在《猬裂头蚴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型、吞噬功能及腹腔液细胞因子分泌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猬裂头蚴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表型、吞噬功能及腹腔液中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探索宿主应答中Mφ抵抗裂头蚴感染的作用。方法:1.将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10组(8只/组),其中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只。实验组小鼠经口感染猬裂头蚴(5条/只),分别于感染后6h、24h、7d、14d、28d随机处死实验小鼠8只,收集小鼠腹腔单细胞悬液。对照组不感染裂头蚴,其腹腔单核细胞悬液的收集方法及时间与实验组相同。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φ的比例及其表面分子CD40、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的表达情况。3.采用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Mφ密度为1×10~5时的吸光度(A_(540)值),评价其吞噬能力。4.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进行干预,采用ELISA检测腹腔液中TNF-α、IL-6、IL-10叁种细胞因子和NO分子含量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Mφ占单核细胞的比例于感染后6h~28d[(35.86±3.16)%~(70.72±3.56)%],与对照组相比[(21.68±3.31)%~(28.03±4.07)%],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Mφ所占比例不断增加。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φ表面表达CD40、CD86及MHCⅡ的比例于感染后6h~28d均出现下调(P﹤0.01)。3.实验组Mφ在密度为1×10~5时,于感染后6h~28d的A_(540)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于感染后6h~14d为增高,于感染后28d低于对照组。4.TNF-α、IL-6、IL-10于感染后6 h~28d检测值分别为[(178.99±15.93~545.18±59.63)pg/mL]、[(350.78±7.25~5105.21±266.28)pg/mL]及[(55.22±4.43~231.55±14.46)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NO于感染后6h~28d检测值分别为[(18.90±2.08-49.21±4.54)μmol/L],6 h~14d呈上升趋势,随后下降;经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干预后,TNF-α、IL-6、IL-10及NO分子的分泌于感染后6h~24d的含量分别为[(80.90±9.70~361.02±48.93)pg/mL]、[(164.48±5.17~3509.11±315.06)pg/mL]、[(18.14±3.06~115.52±15.76)]pg/mL及[(7.63±1.39~30.65±4.46)μmol/L],与实验组相比,均下降(P﹤0.01)。结论:1.裂头蚴感染可影响Mφ的非特异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Mφ在宿主应答裂头蚴入侵、移行及定居中能起一定的抵抗作用。2.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对小鼠腹腔Mφ分泌功能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3)

嵇丽娜[5](2019)在《解毒祛瘀滋阴方对MRL/lpr狼疮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RAK1分子的表达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解毒祛瘀滋阴方含药血清对MRL/lpr狼疮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RAK1信号通路异常活化的影响,探讨解毒祛瘀滋阴方对IRAK1-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为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用药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方法制备含药血清,采用体外分离MRL/lpr狼疮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解毒祛瘀滋阴方对细胞的活力影响。对细胞进行基因沉默和基因过表达的慢病毒转染,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LPS组、LPS加中药血清组、Control shRNA组、IRAK1 shRNA组、IRAK1 shRNA加中药血清组、LV-Control组、LV-IRAK1组和LV-IRAK1加中药血清组。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解毒祛瘀滋阴方对细胞中IRAK1表达的影响;以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通过RT-qPCR法检测IRAK1、NF-κB、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IRAK1、pIRAK1、TRAF6、IKBα、p-IKBα、IKKα+IKKβ、NF-κB和p-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解毒祛瘀滋阴方含药血清以2.5%为最佳给药浓度,LPS通过诱导激活IRAK1-NF-κB信号通路,能够上调细胞中IRAK1的表达,升高细胞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细胞IRAK1、NF-κB、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以及IRAK1、pIRAK1、TRAF6、IKBα、p-IKBα、IKKα+IKKβ、NF-κB和p-NF-κB蛋白水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解毒祛瘀滋阴方含药血清能够降低这些表达水平。在shRNA基因沉默和过表达慢病毒对细胞的干扰中,shRNA能够有效抑制IRAK1信号通路的活化及其下游的表达,解毒祛瘀滋阴方含药血清能起到进一步降低作用,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慢病毒能够激活IRAK1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明显升高IRAK1-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解毒祛瘀滋阴方含药血清降低IRAK1-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解毒祛瘀滋阴方可以抑制MRL/lpr狼疮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分泌、细胞IRAK1、NF-κB、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以及IRAK1、pIRAK1、TRAF6、IKBα、p-IKBα、IKKα+IKKβ、NF-κB和p-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解毒祛瘀滋阴方可能是通过下调IRAK1-NF-κB信号通路来抑制MRL/lpr狼疮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化,因此IRAK1可能是治疗SLE的潜在靶点。(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王艳玲,李哲,付海英[6](2019)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染色实验方案改革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免疫学实验课是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试验是学生需掌握的重要的免疫学实验技术之一,然而应用商品化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有阳性率低、检测结果不稳定及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我们尝试了通过自主制备多克隆抗体检测巨噬细胞的方法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采用自制多克隆抗体能明显增加细胞阳性染色比例,且染色更加明显,利于结果观察和判断,当抗体稀释至2 000倍后仍能检测到巨噬细胞。并且抗体制备简单、来源方便,成本降低、易于推广,为在免疫学实践课中开展巨噬细胞的检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李雪龙,付喜爱,胡义成,闫天文,曹萌[7](2019)在《思连康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商品名:思连康)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的影响。方法将SPF小鼠30只随机分成叁组,每组10只,Ⅰ组灌胃生理盐水,Ⅱ组灌胃婴儿双歧杆菌菌悬液,Ⅲ组灌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菌悬液,每天给药0.5 mL,菌液浓度为1.0×10~8 CFU/mL,连续给药10 d后小鼠腹腔注入2%鸡红细胞悬液1 mL(红细胞数量为2×10~8个/mL),30 min后处死,取小鼠腹腔洗液,观察并记录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及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数,计算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显着升高(Ps<0.05),其中Ⅲ组高于Ⅱ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及其婴儿双歧杆菌通过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雅洁,李文林,连紫宇,马妍婷,赵敏[8](2019)在《活血通腑方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活血通腑方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部位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精氨酸酶(Arg)-1 m RNA及IL-1、IL-6、TNF-α、IL-4、IL-10、IL-13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拙刀法建立腹腔粘连模型,分为模型组、四磨汤组、氟伐他汀组、活血通腑方组各10只,另10只为假手术组。通过粘连评分评价腹腔粘连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6、TNF-α、Arg-1 m RNA表达水平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IL-6、TNF-α、IL-4、IL-10、IL-13细胞因子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四磨汤组、氟伐他汀组及活血通腑方组的粘连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 05,P<0. 01),其中活血通腑方组和四靡汤组粘连评分降低显着(P<0. 01);显着降低IL-6、TNF-α、Arg-1 m RNA表达水平及减少IL-1、IL-6、TNF-α细胞因子含量(P<0. 05);显着提高IL-4、IL-10、IL-13细胞因子含量(P<0. 05)。结论活血通腑方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具有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含量达到防治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晓云,韩彩霞,阴玥,胡静,张妍[9](2019)在《旋毛虫ES抗原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D1受体通路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旋毛虫ES抗原对宿主巨噬细胞NOD1受体通路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将旋毛虫ES抗原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NOD1受体及其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动态。应用荧光定量PCR监测细胞内NOD1、RIP2和NF-κB m 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测定NOD1、RIP2、NF-κBp65、NF-κB p-p65蛋白表达量,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在一定的ES抗原作用浓度和时间范围内,巨噬细胞中各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均先增高,当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则开始下降,作用24 h时NOD1 m RNA转录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ES抗原浓度15μg/mL作用时间9 h时,巨噬细胞中NOD1、RIP2和NF-κB p-p65蛋白量显着增加(p<0.01),此时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IL-6含量显着增高(p<0.01)。结果表明,旋毛虫ES抗原在一定的作用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可以激活并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NOD1受体通路,上调NOD1受体通路中关键分子RIP2和下游分子NF-κB的表达,可以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并且超过一定时间和浓度的ES抗原刺激可以导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出现免疫耐受。本研究证明了宿主NOD1受体参与了旋毛虫引起的宿主免疫应答,为旋毛虫病防治和理解旋毛虫对宿主的感染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耿田欣,臧光耀,严金川[10](2019)在《3%巯基乙酸盐肉汤诱导法高效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高效的提取方法。方法:选取32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以下4种不同方法获得腹腔巨噬细胞:PBS直接灌洗小鼠腹腔(PBS组);含10%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注入小鼠腹腔,30 min后灌洗小鼠腹腔(培养液组); 6%淀粉肉汤注入小鼠腹腔,每天1次,3 d后以PBS灌洗腹腔(淀粉肉汤组); 3%巯基乙酸盐肉汤注入小鼠腹腔,每天1次,3 d后以PBS灌洗腹腔(巯基乙酸盐组);将各组所获细胞分别转入含10%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贴壁培养,比较细胞形态、数量、吞噬能力、纯度以及活性。结果:4组巨噬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差异;与其他3组相比,巯基乙酸盐组诱导所得的细胞数量最多(t=16. 685,9. 361,3. 199,P均<0. 01),且吞噬能力最强(t=5. 675,3. 712,3. 026,P均<0. 01); 4组巨噬细胞的F4/80、CD68表达率以及活性均相似且高于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696,0. 647,0. 341,P均>0. 05)。结论:3%巯基乙酸盐肉汤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灌洗,是一种获取大量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高效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为牛磺酸在免疫调节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mL,分为五组,即正常对照组,LPS对照组(LPS终浓度为1μg/mL)和低、中、高牛磺酸剂量组(牛磺酸的终浓度分别为5,50和500μg/mL),培养24h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12,TNF-α,IL-1,IL-6含量;瑞氏染色法检测并计算巨噬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Griess法检测吞噬葡萄球菌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NO的含量。结果:1.LPS组和各剂量牛磺酸组的腹腔巨噬细胞TNF-α、IL-12和IL-6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剂量的牛磺酸组IL-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2.中、高剂量的牛磺酸组巨噬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率、吞噬指数和上清中NO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1.牛磺酸可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2,TNF-α,IL-6的分泌,但对IL-1的分泌没有调节作用;2.牛磺酸可促进巨噬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功能并可促进巨噬细胞NO的合成从而促进其杀伤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王湘婵,夏永军,王光强,艾连中,赖凤羲.细虫草胞外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研究[J].工业微生物.2019

[2].王亚敏.牛磺酸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调节作用的体外研究[D].河北大学.2019

[3].杨牧之,王国萍,王斌.猫爪草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的调节作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4].胡月.猬裂头蚴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型、吞噬功能及腹腔液细胞因子分泌变化的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9

[5].嵇丽娜.解毒祛瘀滋阴方对MRL/lpr狼疮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RAK1分子的表达调控作用[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9

[6].王艳玲,李哲,付海英.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染色实验方案改革的探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7].李雪龙,付喜爱,胡义成,闫天文,曹萌.思连康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

[8].王雅洁,李文林,连紫宇,马妍婷,赵敏.活血通腑方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9].李晓云,韩彩霞,阴玥,胡静,张妍.旋毛虫ES抗原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D1受体通路影响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10].耿田欣,臧光耀,严金川.3%巯基乙酸盐肉汤诱导法高效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标签:;  ;  ;  ;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论文-王湘婵,夏永军,王光强,艾连中,赖凤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