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草酸根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草酸,磁体,晶体,相互作用,结构,双核,分子。
草酸根桥论文文献综述
张教强,严彪,马海霞[1](2011)在《草酸根桥联双核配合物[Cd_2(phen)_2ox(NO_3)_2·(H_2O)_2]的合成、结构及态密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草酸钾(K2ox.H2O)、硝酸镉[Cd(NO3)2.4H2O]和1,10-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液中的反应合成了一种双核镉配合物[Cd2(phen)2ox(NO3)2(H2O)2],其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属叁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67629(14)nm,b=1.0051(2)nm,c=1.0527(2)nm,α=109.19(3)°,β=92.12(3)°,γ=93.48(3)°,V=0.6733(2)nm3,Z=1,D=2.055 g/cm3,F(000)=410,μ=1.660mm-1,R=0.0445,wR=0.0877.配合物为草酸根桥联的双核镉配合物,且草酸根C—C键中点为配合物的倒反中心,镉与ox2-,phen,NO3-和水配位.运用晶体场理论计算了其态密度,结果表明NO3-和phen对配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岳喜腾[2](2010)在《草酸根桥联[(VO)_3~ⅣCu~Ⅱ]型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型草酸根桥联的[(VO)_3~ⅣCu~Ⅱ]型异四核配合物[(VO)_3(C_2O_4)_3L_3Cu](ClO_4)_2,其中L代表2,2'-联吡啶(bpy)和1,10-邻菲咯啉(phen).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VO)_3(C_2O_4)_3(bpy)_3Cu](ClO_4)_2的电化学性质,初步推定两对氧化还原峰是由于VO(IV)离子的电极反应引起的.(本文来源于《临沂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吴玲,王俊,朱彩飞,林以玑,陈雷奇[3](2010)在《草酸根桥联手性双核铜的合成、表征、结构与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8R,10R)-(-)-[4,5]-pineno-2,2′-bipyridine或(8S,10S)-(+)-[4,5]-pineno-2,2′-bipyridine(LRR和LSS)为手性配体合成双核铜络合物[Cu2(μ-ox)(LRR)2(H2O)2(ClO4)2](1)、[Cu2(μ-ox)(LRR)2(CH3COCH3)2(ClO4)2](1a)、[Cu2(μ-ox)(LSS)2(H2O)2(ClO4)2](2)和[Cu2(μ-ox)-(LRR)(LSS)(CH3COCH3)2(ClO4)2](3)(ox2-=草酸根),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由元素分析、电导率、紫外可见谱(UV-vis)、圆二色(CD)谱和晶体结构分析推测:该系列络合物具有草酸根桥联的双核结构,两个铜(II)离子与草酸根几乎成共平面;1a和3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每个Cu(II)的配位构型为拉长畸变八面体,双核分子中轴向的两个溶剂分子和两个高氯酸根互为反式配位.对映体络合物1和2的溶液CD光谱大致呈镜像对称,在可见区的极弱CD吸收峰可能源于LRR和LSS蒎烯基上的手性中心对Cu(II)d-d生色团的手性微扰产生的邻位效应.采用最小二乘法和Bleaney-Bowers方程对络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测试数据进行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338.41(4)cm-1,表明铜(II)离子间有较强的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0年05期)
张青梅[4](2010)在《草酸根桥联双金属分子磁体的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磁体是指通过有机、有机金属、配位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方法在低温下合成的磁性材料。分子磁体的设计与合成,涉及化学、物理、材料和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已经成为当今物理学界和化学界的前沿课题之一。草酸根桥联配体具有良好的调节金属离子间磁性相互作用的能力,构建的分子磁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磁学性质,使其在磁学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本论文中,用结构表征和磁性测量﹑穆斯堡尔谱测试等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草酸根桥联双金属分子磁体的微观结构和磁耦合相互作用机理的磁性质等。本文用交流磁性测量方法研究配合物{[N(n-C_4H_9)_4][CoFe(C_2O_4_)_3]}_n在低温下的相转变现象;用穆斯堡尔谱测试方法研究分子磁体配合物{[N(n-C_4H_9)_4][FeFe(C_2O_4)_3]}_n的微观特性。本论文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草酸根桥联双金属配合物{[N(n-C4_H_9)_4][CoFe(C_2O_4)_3]}_n在低温下的交流磁化率测量结果,获得在低温下此材料中两相共存的现象。此现象说明此体系在低温下为自旋玻璃相与亚铁磁有序相共存,并用自旋玻璃理论对此现象作了解释。2、用穆斯堡尔谱学理论研究了{[N(n-C_4H_9)_4][FeFe(C_2O_4)_3]}_n的谱线测试结果,说明此配合物混合价态特性、FeII和FeIII离子间的磁性耦合相互作用、FeII和FeIII次晶格的自发磁化现象。当温度低于50 K时,我们观察到了磁分裂谱,磁分裂谱说明此配合物中存在长程磁有序;谱线的超精细场参数说明超精细场的大小与自发磁化强度有关,FeII和FeIII的次晶格的自发磁化与温度有不同的关系。变化的谱线说明此配合物FeII和FeIII磁性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耦合相互作用。在温度为60 K时,变化的谱线说明了铁的电子态为高自旋态Fe~(2+)(S=2)-ox-Fe~(3+)(S=5/2)。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并展望分子磁体的潜在研究价值和新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董新龙[5](2010)在《氰根和草酸根桥联多金属配合物的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磁性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涉及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材料学等关键领域。所谓分子磁体是指用分子型自旋载体(自由基或顺磁离子)在溶液中合成出具有磁铁一样性质的、在临界温度(Tc)下具有自发磁化的分子性化合物。获得分子磁体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体及桥联基团磁性离子来形成配合物,通过改变桥联基团,配体或不同的磁性离子来设计分子基磁体,从而改变配合物的结构,控制其磁性。配合物的磁性不仅与磁性离子的磁性有关,而且与桥联配体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氰根桥联和草酸根桥联配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磁学性质而在该领域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采用磁性测量和结构测试等相结合研究金属配合物分子磁体的磁性质﹑微观结构和磁耦合相互作用机理等。在NBu4ZnII0.03FeII0.97[FeIII(ox)3]中发现补偿温度,并从定性角度上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证实。本论文得到的研究成果如下:1.溶液共沉淀法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化合物Ni0.75Cu0.75[Fe(CN)6]·6.3H2O。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为铁磁性磁体,顺磁向铁磁转变温度是21.77K,配合物的顺磁居里温度θ、剩余磁化强度Mr、矫顽场Hc不同于纯粹的双金属普鲁士蓝类化合物Ni3[Fe(CN)6]2·xH2O、Cu3[Fe(CN )6 ]2·11.6H2O,因此在多核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中,通过改变作为自旋载体中心的过渡金属离子的类型,以及调节不同过渡金属离子的比例,可以控制化合物的磁性,如相变温度、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场等。2.采用溶液共沉淀法合成了NBu4ZnII0.03FeII0.97[FeIII(ox)3](NBu4=N(C4H9)4+,ox=C2O42-),磁场为1KOe,温度在23K附近时,发现有一个补偿温度,当温度大于45K时,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遵循居里-外斯定律。化合物的矫顽场Hc的大小是15KOe和剩余磁化强度Mr的大小是572.2 cm3·G·mol-1。合成了NBu4FeII0.07MnII0.93[FeIII(ox)3],研究了其磁性,并且比较了两个样品的磁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龙雪辉[6](2010)在《草酸根桥联稀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CN?离子桥联的多核配合物是目前已知具有较高临界温度的一类铁磁性配合物,CN?离子桥联稀土离子和Fe~(3+)离子的配合物早已有文献报道,但是有关C_2O_4~(2-)离子桥联稀土离子和Fe~(3+)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其桥联稀土离子和Fe~(3+)离子间磁相互作用的大小却未见文献报道,早期有过关于LaFe(C_2O_4)_3·9H_2O制备的文献,却没有详细的关于其结构的信息。且文献有关于La_(1-x) Nd_x Fe(C_2O_4)_3·9H_2O的制备,并发现Nd~(3+)和Fe~(3+)之间有很强的磁相互作用。为此,本论文以过渡金属离子为自旋载体,以草酸根为桥联配体设计并合成了草酸根桥联稀土-过渡金属配合物, Ce Fe (C_2O_4)_3·9H_2O,Pr Fe(C_2O_4)_3·9H_2O。用红外分析,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变温磁化率的测定,发现当测量温度从室温降到低温时,该配合物表现为从顺磁相到反铁磁相的变化,相变点在TC =5K附近,宏观磁性表现为典型的顺磁性相互作用。并研究探讨了镧系元素由于其镧系收缩而表现出来的磁学性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草酸根桥联稀土-过渡金属( Fe~(3+) )配合物的合成与磁学性质提供了可能依据。(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李晓刚[7](2009)在《草酸根桥联金属配合物分子磁体的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磁性材料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而且是涉及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化学等交叉学科的新领域。分子磁性材料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磁性材料只来源于含有3d、4f轨道电子的无机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界限,并且吸收了有机物低密度、柔软、可加工、生物相溶等特点,因此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具有特殊的应用潜力。金属配合物分子磁体是目前研究得最广泛的一类分子磁体,其自旋载体为过渡金属,在其构建单元中可以形成单核、双核及多核配合物,显示了独特的磁学性质。因此,分子磁体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磁性测量和结构测试等相结合研究金属配合物分子磁体的磁性质﹑微观结构和磁耦合相互作用机理等。在NBu4ZnII0.04FeII0.96[FeIII(OX)3]中发现补偿温度,并从定性角度上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证实。本论文得到的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溶液共沉淀法合成了混合金属化合物NBu4ZnII0.04FeII0.96[FeIII(OX)3](NBu4=N(C4H9)4+, OX=C2O42-),获得磁相变温度Tc是43.9K,化合物存在亚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在外场较小(小于1KOe)时,发现有一个补偿温度;当温度大于50K时,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遵循居里-外斯定律。观测到化合物的矫顽场Hc的大小是10KOe和剩余磁化强度Mr的大小是759.2 cm3·G·mol-1。2.合成了另一草酸根桥联配合物NBu4FeII0.97MnII0.03[FeIII(OX)3],并对样品进行了磁性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反铁磁性物质,奈尔温度TN=39.9K,且化合物中存在一个补偿温度和自旋倾斜现象。最后,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对金属配合物分子磁体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的展望。(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张桂玲,李延团,罗绪强,吴智勇[8](2008)在《草酸根桥联一维多聚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草酸根(ox)桥联[Cu(tmen)]2+单元(tmen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的一维多聚铜配合物.X-ray单晶衍射表明,该配合物由Cu(Ⅱ)和四个ox氧原子、tmen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构型.Cu…Cu间距为0.560 95(34)nm和0.565 94(40)nm.水分子和草酸根间氢键可以使该配合物形成叁维超分子结构.(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08年01期)
卢文贯,潘育方,彭翠红[9](2005)在《草酸根桥联的双核铜髤配合物[Cu_2(phen)_2(H_2O)_2(μ_2-C_2O_4)](NO_3)_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A new binuclear copper(Ⅱ) complex, [Cu2(phen)2(H2O)2( μ2-C2O4)](NO3)2,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UV-Vis spectrum.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Crystal data: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a=0.712 21(8) nm, b=1.170 93(14) nm, c=1.783 7(2) nm, β=111.828(2)°, and V=1.380 8(3) nm3, Dc=1.769 Mg·m-3, Z=2, F(000)=744, R1=0.025 4, wR2=0.069 5, Gof=1.077, Δρ=328~-455 e·nm-3. The complex is packed by one centrosymmetry binuclear copper(Ⅱ) unit, oxalate dianion and NO3- anion. In the molecul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two Cu(Ⅱ) ions are bridged by oxalate dianion and each Cu(Ⅱ) ions coordinate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1,10-phenanthroline ligand and one oxygen atom from water to form a five-coordinate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configuration. The hydrogen bonds are observed between 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s and NO3- anions. The analysis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has a two-dimensional stacking network structure, which is formed by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nd stacking effect of aromatic ring. CCDC: 255345.(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郭亚梅,赵小军,杜淼[10](2004)在《一个基于氮杂大环端基配体的新型草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一个新型草酸根桥联双核铜( )配合物[Cu2(L)2(μ-ox)](ClO4)2(1)(L=1,5,9-叁氮环十二烷)的制备、表征、光谱和磁性质.配合物1中的2个铜离子之间存在非常强的反铁磁耦合作用(2J=-454cm-1).(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草酸根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型草酸根桥联的[(VO)_3~ⅣCu~Ⅱ]型异四核配合物[(VO)_3(C_2O_4)_3L_3Cu](ClO_4)_2,其中L代表2,2'-联吡啶(bpy)和1,10-邻菲咯啉(phen).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VO)_3(C_2O_4)_3(bpy)_3Cu](ClO_4)_2的电化学性质,初步推定两对氧化还原峰是由于VO(IV)离子的电极反应引起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草酸根桥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教强,严彪,马海霞.草酸根桥联双核配合物[Cd_2(phen)_2ox(NO_3)_2·(H_2O)_2]的合成、结构及态密度分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
[2].岳喜腾.草酸根桥联[(VO)_3~ⅣCu~Ⅱ]型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
[3].吴玲,王俊,朱彩飞,林以玑,陈雷奇.草酸根桥联手性双核铜的合成、表征、结构与磁性[J].中国科学:化学.2010
[4].张青梅.草酸根桥联双金属分子磁体的磁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5].董新龙.氰根和草酸根桥联多金属配合物的磁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6].龙雪辉.草酸根桥联稀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磁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7].李晓刚.草酸根桥联金属配合物分子磁体的磁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
[8].张桂玲,李延团,罗绪强,吴智勇.草酸根桥联一维多聚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J].化学研究.2008
[9].卢文贯,潘育方,彭翠红.草酸根桥联的双核铜髤配合物[Cu_2(phen)_2(H_2O)_2(μ_2-C_2O_4)](NO_3)_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2005
[10].郭亚梅,赵小军,杜淼.一个基于氮杂大环端基配体的新型草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英文)[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