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论文_吴佳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湿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风湿,性疾病,激素,关节,关节炎,类风湿,蝶形。

风湿性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吴佳佳[1](2019)在《重视风湿性疾病患者“达标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很多人印象中,“风湿”就是刮风下雨变天时,身体产生不适的病。然而,风湿免疫疾病在临床上却并非如此——它包含200余种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痛风等。在日前举办的风湿免疫学科发展专家研讨会暨健康报风湿免疫科普宣传编委(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9-11-11)

林静[2](2019)在《风湿性疾病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风湿性疾病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该院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48例风湿性疾病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分为研究组(n=24)和常规组(n=24),其中无心血管疾病合并患者,定义为常规组,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分析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研究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7.53±2.74)ng·mL,常规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8.63±4.62)ng·m L,研究组低于常规组(t=10.124,P=0.000);研究组内中膜厚度以及总胆固醇、颈动脉粥样硬化率等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6,P=0.000;t=3.494,P=0.001;χ~2=6.454,P=0.011);研究组骨密度值低于于常规组(t=2.615,P=0.012)。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内中膜厚度高水平以及25-羟-维生素D低水平,均为风湿性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P=0.028、0.001)。结论风湿性疾病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低,能够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21期)

胡燕,刘锐,李晓玲,李阳,彭春燕[3](2019)在《品管圈在提高风湿性疾病应用激素患者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风湿性疾病应用激素患者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情况中的运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风湿性疾病应用激素患者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率"为活动主题,对风湿性疾病应用激素患者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情况的现状进行查检,分析引起保护性措施落实率合格低的相关因素,真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统一相关操作流程。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率由52.27%提升至90.19%。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提高风湿性疾病应用激素患者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率,达到预防其诱发或加重感染的目的。同时也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护理质量改进。(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中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彭晓云[4](2019)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风湿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风湿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风湿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4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小剂量激素、环孢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拉夫米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GGT(30.04±2.41)U/L、ALT(18.01±2.24)U/L、AST(19.43±2.52)U/L的值均较对照组低GGT (41.23±5.46)U/L、ALT (35.87±4.58)U/L、AST (37.27±5.4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16, 49.540,41.829,P<0.05);观察组HBV-DNA转阳率48.00%、HbeAg转阳率44.00%显着较对照组HBV-DNA转阳率78.00%、HbeAg转阳率76.5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10, 44.103,P<0.05)。结论在对风湿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更佳,有效降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HBV-DNA转阳率、HbeAg转阳率,临床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29期)

葛高月[5](2019)在《关节肿痛就是风湿性疾病吗?》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患者可能会在某些时候突然出现某关节肿痛,或在劳累、运动后,或在受寒、受风后,且肿痛突如其来、毫无先兆。肿痛的部位可能在手、腕、肘、肩、膝、踝、足等,此时大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风湿性疾病。那么,出现关节肿痛的症状就一定是得了风湿性疾病吗?我们(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报》期刊2019-09-20)

焦洋,张湛,黄晓明,景中奇,张勤[6](2019)在《基于动态不确定因果图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对以关节痛为主诉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ynamic uncertain causality graph,DUCG)理论建立以关节痛症状为主诉的疾病库的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并验证其对整体疾病库疾病及其中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和流行病学数据,确定关节痛为主诉的疾病库,优化疾病库内各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路径;根据DUCG理论的不确定因果知识表达方法,通过DUCG知识库编辑器,构建人工智能诊断模型;从两家叁级医院的电子信息病历系统中随机选择疾病库疾病相关病历,利用DUCG测试平台和推理机进行测试,验证模型的诊断能力。结果以关节痛症状为主诉的疾病库的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共包含170个症状、体征、血清学和影像学结果变量。疾病谱包括风湿性疾病12种,感染性疾病4种。按筛选条件纳入验证病例数为192例,184例诊断正确,整体诊断模型的平均准确率为95.8%。其中测试以关节痛为主诉的风湿性疾病病例共169例,对风湿性疾病诊断准确率达97.6%。结论基于DUCG的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可弥补个人知识和专业限制,降低误诊率,减轻公共卫生保健资源的负担。(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刘小惠,王智,蔡素芬,彭宇[7](2019)在《儿童风湿性疾病合并肺间质病变16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儿童风湿性疾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6例风湿性疾病患儿并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肺功能。结果各种风湿性疾病合并的肺间质病变,其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JIA患儿8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多关节型,RF阴性)1例,系统性硬皮病2例,幼年皮肌炎3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胸闷,乏力等,体检可有口唇发绀、杵状指、肺部可及湿啰音。高分辨肺CT主要表现为毛玻璃样影,其次为小叶内间质增厚和网格状影。肺功能测定显示弥散功能降低和限制性通气障碍。16例患儿中,7例死亡。结论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相对于成人较少见,但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患儿死亡率明显增高。影像学改变是临床诊断的依据,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王琳,孙元,王振宇[8](2019)在《持续性护理对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性疾病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持续性护理对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性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院内护理,观察组出院后给予持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知识认知评分、糖皮质激素服药依从性、6个月疾病复发再入院状况。结果:观察组随访6个月后用药知识认知评分为(91.2±2.5)分、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为(7.2±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3.5)分和(6.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再入院率为1.7%(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持续性护理,可有效提升风湿性疾病患者的用药认知度与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15期)

周杜鹃[9](2019)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患儿15例,均使用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患儿并发重症肺炎时,先给予经验用药,无好转迹象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与碳青霉烯类药物,如果仍无好转迹象,加用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并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将甲基泼尼松龙行静脉输注。对患儿重症肺炎的治疗转归、易感病原体等进行分析。结果:联合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10例,但是对免疫功能产生了不利影响,使患儿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概率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提高了重症肺炎的患病率。结论: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导致患儿出现重症肺炎,临床医生应该对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提起重视,并对患儿并发重症肺炎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药物,必要时停止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17期)

禹红莲,竺红,杨亚珊,陈瑶[10](2019)在《289例风湿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8年1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民族、风湿病和肿瘤确诊时间、肿瘤的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19170例风湿性疾病住院患者中289例(1.51%)合并恶性肿瘤,男性91例,女性198例,男∶女为1∶2.2,发病中位年龄68岁。289例患者中类风湿关节炎142例(49.13%),干燥综合征67例(23.18%),强直性脊柱炎35例(12.11%),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2例(7.61%),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6.92%),系统性硬化症3例(1.04%)。结论不同风湿性疾病可合并不同恶性肿瘤,加强癌症筛查对预防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改善风湿性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风湿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风湿性疾病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该院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48例风湿性疾病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分为研究组(n=24)和常规组(n=24),其中无心血管疾病合并患者,定义为常规组,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分析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研究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7.53±2.74)ng·mL,常规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8.63±4.62)ng·m L,研究组低于常规组(t=10.124,P=0.000);研究组内中膜厚度以及总胆固醇、颈动脉粥样硬化率等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6,P=0.000;t=3.494,P=0.001;χ~2=6.454,P=0.011);研究组骨密度值低于于常规组(t=2.615,P=0.012)。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内中膜厚度高水平以及25-羟-维生素D低水平,均为风湿性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P=0.028、0.001)。结论风湿性疾病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低,能够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湿性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吴佳佳.重视风湿性疾病患者“达标治疗”[N].经济日报.2019

[2].林静.风湿性疾病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分析[J].系统医学.2019

[3].胡燕,刘锐,李晓玲,李阳,彭春燕.品管圈在提高风湿性疾病应用激素患者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

[4].彭晓云.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风湿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外医疗.2019

[5].葛高月.关节肿痛就是风湿性疾病吗?[N].上海中医药报.2019

[6].焦洋,张湛,黄晓明,景中奇,张勤.基于动态不确定因果图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对以关节痛为主诉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9

[7].刘小惠,王智,蔡素芬,彭宇.儿童风湿性疾病合并肺间质病变16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9

[8].王琳,孙元,王振宇.持续性护理对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性疾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

[9].周杜鹃.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

[10].禹红莲,竺红,杨亚珊,陈瑶.289例风湿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抗瓜氨酸化HPVP抗体不同亚型在RA、其他...抗HPVP抗体不同亚型在RA、其他风湿淋巴瘤并发风湿性疾病首诊科室马中民淋巴结坏死刘淑洁

标签:;  ;  ;  ;  ;  ;  ;  

风湿性疾病论文_吴佳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