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烧结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低温,纳米,陶瓷,粒径,致密,氧化镁,甲烷。
烧结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孟令泉,陈欣,徐祖伟,赵海波[1](2019)在《火焰合成Cu基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中的烧结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温催化燃烧中烧结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巨大,而火焰合成的纳米催化剂的烧结行为鲜有研究.通过火焰喷雾热解合成了以TiO2、ZrO2、Si O2为载体的一系列Cu基负载型纳米催化剂,并将所合成的纳米颗粒用于低浓度CH4催化燃烧以评价其性能.对比反应前后催化剂的BET、XRD及TEM表征,研究了不同催化剂材料在高温催化过程中晶相转变与烧结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发现了CuO-ZrO2的表面扩散主导以及Cu O-TiO2的晶界扩散主导的烧结机制.从催化燃烧测试分析发现,CuO-ZrO2在600℃对甲烷的催化转化率达到了90%,Cu O-TiO2由于其抗烧结性能较差在800℃才达到88%转化率,而Cu O-Si O2反应性最差,在600℃只有30%转化率.结果表明,ZrO2负载型Cu基纳米催化剂活性较高兼具抗烧结性能.(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李凤友,张玲,苏鑫,常雅楠,张志豪[2](2019)在《纳米η-Al_2O_3的烧结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纳米η-Al_2O_3的烧结行为,以纳米η-Al_2O_3为原料,聚乙烯醇为结合剂,经造粒、烧结制备刚玉试样。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1 550、1 600、1 650和1 700℃)和不同保温时间(0. 5、1、1. 5、2、4和6 h)对试样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计算了烧结激活能。结果表明:纳米η-Al_2O_3在1 650℃保温6 h烧结,得到了体积密度为3. 74 g·cm-3、显气孔率为1. 77%的致密烧结刚玉;纳米η-Al_2O_3在1 550~1 650℃的烧结激活能为278. 01kJ·mol-1,而较低的烧结激活能有利于烧结进行;低温烧结制备的刚玉中没有晶体异常长大现象,晶粒之间结合紧密,以穿晶断裂为主,晶间气孔少,晶粒尺寸在3. 5~7. 5μm。(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2019年04期)
张云,丁士华,宋天秀,张晓云,黄龙[3](2019)在《非化学计量比铌酸锌微波介电陶瓷的低温烧结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低损耗、非化学计量比Zn_(1.01)Nb_2O_6微波介电陶瓷。研究了添加不同量的Li_2CO_3–B_2O_3–V_2O_5(LBV)对Zn_(1.01)Nb_2O_6陶瓷烧结温度、表面形貌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BV作为助烧剂,在陶瓷烧结过程中产生了液相,当添加剂含量大于1.5%(质量分数)时,LBV与基体陶瓷发生了化学反应。液相的产生、副相LiZnNbO_4的形成以及V~(5+)的扩散共同改善了陶瓷的烧结行为,使烧结温度由1 175℃低至950℃。LBV加入到基体陶瓷后对微波介电性能影响较小。当LBV添加量为1.0%,并在950℃保温4 h后,Zn_(1.01)Nb_2O_6陶瓷微波介电性能最优:ε_r=20.6,Q×f=90 472 GHz,τ_f=–85.9×10–6℃~(–1)。(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尹翔,曹彩婷,刘伟,王硕,刘志海[4](2019)在《硬质合金加工磨具用CuSn-Co胎体的烧结行为和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u-Sn预合金粉和单质Co粉作为金刚石磨具胎体的主要成分,为了研究烧结工艺对磨具胎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正交烧结实验,利用极差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并借助SEM形貌、金相显微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等检测方法对比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烧结试样密度、硬度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均为烧结温度、保温时间、保压压力;抗弯强度的排序则为保压压力>保温时间>烧结温度。烧结工艺还影响试样的内部显微组织,如孔隙率分布情况,晶粒形态、大小等。实验范围内该粉末在烧结温度800℃、保温时间120s、保压压力25MPa时综合性能最佳。(本文来源于《超硬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王椎,韩建军,李建强,李晓禹,李江涛[5](2019)在《大尺寸La_2O_3-TiO_2-ZrO_2非晶塑性烧结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La_2O_3-TiO_2-ZrO_2玻璃具有很高的折射率,在镜头材料和上转换发光基质材料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玻璃形成能力低,通常只能采用快速冷却的方法制备,因此难以获得大尺寸材料。为了获得大尺寸La_2O_3-TiO_2-ZrO_2玻璃,本研究采用La_2O_3-TiO_2-ZrO_2非晶粉末为原料,利用非晶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上的塑性行为,在温度动力学窗口ΔT内进行热压烧结制备了大尺寸La_2O_3-TiO_2-ZrO_2玻璃,在保持非晶的前提下实现了La_2O_3-TiO_2-ZrO_2粉末的完全致密化。采用SEM、XRD等方法研究了样品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研究发现,当烧结温度高于910℃时,烧结过程中会析出La4Ti9O24晶相;当烧结温度低于900℃时,样品保持良好的非晶性,并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样品的致密度有所升高。烧结压力也会影响烧结过程,样品的致密度随着烧结压力升高而增加。大尺寸La_2O_3-TiO_2-ZrO_2非晶材料具有很高的折射率,在587.6nm处折射率可达到2.33。在La_2O_3-TiO_2-ZrO_2非晶粉末烧结过程中,塑性流动是其主要的传质机理。(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孟凡,林东涛,左飞,于俊杰,郭伟明[6](2019)在《MgO含量与颗粒度对Si_3N_4-Y_2O_3-MgO陶瓷液相烧结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Si_3N_4-Y_2O_3-MgO液相烧结体系,系统研究了MgO含量和颗粒度对材料致密度、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MgO含量的增加,会使得液相组分增多,进而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同时促进β-Si_3N_4晶粒的粗化生长;当液相含量相同但MgO颗粒度增大时,材料致密度和β-Si_3N_4晶粒长径比会同时出现降低趋势。这表明,液相组分MgO的颗粒度会直接影响液相的形成与分布,进而对润湿、颗粒重排及传质过程产生作用。当MgO含量与颗粒度分别为4%和0. 1μm时,材料相对密度、断裂韧性和维氏硬度获得最佳值,分别为99. 5%±0. 2%,(6. 9±0. 6) MPa·m~(1/2),(18. 7±0. 1) GPa。(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赖康华,雷新华,刘玉龙,付代轩,赵世华[7](2019)在《钨铜基射孔弹药型罩的烧结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钨铜基复合粉末为原料制成的射孔弹药型罩为研究对象,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对其进行真空烧结,利用SEM扫描电镜对烧结后的钨铜制品进行微观形貌分析,通过系列烧结温度曲线的设计使钨铜微元形貌发生不同变化,最终获得了经优化的W-20%Cu钨铜基的药型罩烧结制品。对不同烧结工艺获得的药型罩进行抗压强度及地面模拟性能对比试验表明:经合理烧结工艺处理的药型罩制品,其致密度为90.4%,较同种未烧结药型罩提高约25.5%,在钢靶穿深性能上较未烧结罩提高21.7%,且整体强度得到较大提升,更有利于批量化生产。(本文来源于《煤矿爆破》期刊2019年01期)
乐红志,李福功,王昕,刘金蝉,毕建波[8](2018)在《过渡金属氧化物对Sm掺杂氧化铈材料烧结行为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NiO、CuO、V_2O_5、MnO)对Ce_(0.8)Sm_(0.2)O_(1.9)(SDC)材料烧结行为、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SDC电解质材料的烧结,提高SDC电解质材料力学性能,但对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NiO、CuO对SDC材料烧结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现代技术陶瓷》期刊2018年06期)
张未[9](2018)在《铝酸钙与硅酸钙高温共熔反应烧结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石灰烧结法处理低品位含铝资源提取氧化铝工艺具有干法烧结、物料自粉化等优点,而石灰配入量大、烧结能耗高、溶出渣量大和氧化铝溶出性能差等制约着该工艺的应用和发展,因此降低石灰配入量和提高氧化铝溶出性能是强化石灰烧结法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XRD、SEM、FTIR和TG-DSC等检测手段系统研究了CaAl_2O_4(CA)-Ca_2SiO_4(C_2S)、Ca_(12)Al_(14)O_(33)(C_(12)A_7)-C_2S高温共熔反应过程中物料的物相生成、物相转变和微观形貌;通过粒度分析和标准溶出研究了烧结物料的粉化性能和在Na_2CO_3-NaOH溶液中的化学稳定性;同时研究了钙铝黄长石的形成机理及其在Na_2CO_3-NaOH溶液中的化学稳定性。研究了烧结温度为1300~1500℃时,CA-C_2S共熔反应物料的物相转变机理及化学稳定性:烧结温度为1400~1450℃时将促进CA和C_2S通过共熔反应转化成Ca_2Al_2SiO_7(C_2AS)和C_(12)A_7,而延长反应时间也将促进这一反应的进行,当烧结温度为1450℃、保温时间为2.0h时,烧结物料的主要物相为C_2AS、C_(12)A_7和β-C_2S,以及少量的CA和γ-C_2S,C_2AS的生成一方面降低了烧结物料的粉化性能,另一方面C_2AS几乎不与Na_2CO_3反应,此时烧结物料的氧化铝的溶出率为56.17%;烧结温度为1500℃、保温时间为2.0h时,物料完全熔化,在冷却过程中将逐步析出CA和C_2S;烧结物料的主要物相为CA和β-C_2S,以及少量的C_2AS、C_(12)A_7和γ-C_2S,此时氧化铝溶出率为96.22%。研究了烧结温度为1300~1500℃时,C_(12)A_7-C_2S共熔反应物料的物相转变及化学稳定性;C_(12)A_7和C_2S反应生成C_2AS的温度为1498℃,烧结温度为1500℃时,烧结物料的主要物相为C_(12)A_7和C_2S,以及少量的C_2AS;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氧化铝溶出性能先升高后降低,1350℃时,氧化铝溶出性能最好,为99.47%。(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8-12-01)
王净丰[10](2018)在《纳米ZnO粉体的制备及其靶材烧结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透明导电薄膜(TCO)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制备高质量的TCO,则需要高质量的靶材。目前,我国靶材的制备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靶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制备高质量ZnO靶材为最终目的,主要探究了超声辅助直接沉淀法大批量制备ZnO粉体的基本工艺及方法;分析了沉淀剂种类、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煅烧温度、溶剂和预煅烧等因素对粉体形貌、粒径及烧结活性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常压烧结法制备ZnO靶材的烧结工艺及行为;分析了初始粉体、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ZnO靶材的显微结构、导电性能及相对密度等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沉淀剂种类和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主要影响粉体的形貌与分散性。以NaOH为沉淀剂,粉体呈短棒状,团聚明显;以NH_3·H_2O为沉淀剂,粉体形貌差别较大,分散性良好,粒度分布宽;以(NH_4)_2·CO_3为沉淀剂,粉体呈圆片状,团聚明显;以(NH_4)_2·CO_3为沉淀剂,加入3%wt PEG-400、1%wt TEA表面活性剂,粉体呈球形,分散性较好,粒径分布较均匀,此种粉体在烧结实验中烧结性能最好。煅烧温度和预煅烧主要影响粉体形貌。随着温度的提高,粉体黏结,向棒状生长;经预煅烧处理,ZnO粉体沿[0001]方向呈棒状极性生长,长度约1um。溶剂中乙醇的含量主要影响晶粒大小。随乙醇含量增加,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当乙醇含量为60%时,粒径最小。(2)初始粉体性能和烧结工艺对靶材烧结性能影响较大。相同烧结工艺下,采用不同沉淀剂制备出的初始粉体,烧结得到的靶材相对密度差别较大。以(NH_4)_2·CO_3为沉淀剂,PEG-400和TEA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的粉体,靶材相对密度最高,采用常压烧结工艺,靶材密度达99%。同时,烧结温度对靶材性能具有较大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靶材内部气孔数量先降低后上升;相对密度先升高后降低,失重率烧结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升高,收缩率先缓慢上升,到1450℃时急剧上升;靶材电阻率先降低后升高。在1450℃,保温时间2h,制备出相对密度为99.12%,电阻率为5.6×10~(-2)Ω·cm的靶材。此外,保温时间对气孔的闭合和晶粒粗化影响较大。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靶材致密度,但时间过长会促使晶粒粗化。最终,选择以(NH_4)_2·CO_3为沉淀剂、加入3%wt PEG-400和3%wt TEA添加剂所制备的粉体,在1450℃保温6h烧结靶材,致密度最高,为99.35%,导电率为3×10~(-2)Ω·cm。(3)ZnO靶材致密化过程:0℃-1000℃时处于烧结初期,坯体中颗粒接触面积变大,开始形成明显的颈部,致密化程度不高;1000℃-1250℃时处于烧结中期,连续的孔洞闭合,坯体开始致密化,体积收缩剧烈,密度显着提高,晶粒长大2-3um;1250℃-1350℃时处于烧结后期,此阶段致密化速度相对减缓,晶粒生长较快,相对密度达90%以上。1450℃-1550℃,晶粒异常长大,出现二次再结晶,坯体过烧膨胀,同时Zn挥发导致气孔率增加,使其相对密度和电阻率降低。(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10-01)
烧结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纳米η-Al_2O_3的烧结行为,以纳米η-Al_2O_3为原料,聚乙烯醇为结合剂,经造粒、烧结制备刚玉试样。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1 550、1 600、1 650和1 700℃)和不同保温时间(0. 5、1、1. 5、2、4和6 h)对试样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计算了烧结激活能。结果表明:纳米η-Al_2O_3在1 650℃保温6 h烧结,得到了体积密度为3. 74 g·cm-3、显气孔率为1. 77%的致密烧结刚玉;纳米η-Al_2O_3在1 550~1 650℃的烧结激活能为278. 01kJ·mol-1,而较低的烧结激活能有利于烧结进行;低温烧结制备的刚玉中没有晶体异常长大现象,晶粒之间结合紧密,以穿晶断裂为主,晶间气孔少,晶粒尺寸在3. 5~7. 5μ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烧结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孟令泉,陈欣,徐祖伟,赵海波.火焰合成Cu基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中的烧结行为[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9
[2].李凤友,张玲,苏鑫,常雅楠,张志豪.纳米η-Al_2O_3的烧结行为研究[J].耐火材料.2019
[3].张云,丁士华,宋天秀,张晓云,黄龙.非化学计量比铌酸锌微波介电陶瓷的低温烧结行为[J].硅酸盐学报.2019
[4].尹翔,曹彩婷,刘伟,王硕,刘志海.硬质合金加工磨具用CuSn-Co胎体的烧结行为和性能影响研究[J].超硬材料工程.2019
[5].王椎,韩建军,李建强,李晓禹,李江涛.大尺寸La_2O_3-TiO_2-ZrO_2非晶塑性烧结行为[J].无机材料学报.2019
[6].孟凡,林东涛,左飞,于俊杰,郭伟明.MgO含量与颗粒度对Si_3N_4-Y_2O_3-MgO陶瓷液相烧结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9
[7].赖康华,雷新华,刘玉龙,付代轩,赵世华.钨铜基射孔弹药型罩的烧结行为研究[J].煤矿爆破.2019
[8].乐红志,李福功,王昕,刘金蝉,毕建波.过渡金属氧化物对Sm掺杂氧化铈材料烧结行为及性能的影响[J].现代技术陶瓷.2018
[9].张未.铝酸钙与硅酸钙高温共熔反应烧结行为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8
[10].王净丰.纳米ZnO粉体的制备及其靶材烧结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