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浅析《禁闭》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论文

李莹:浅析《禁闭》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论文

摘要: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涌现出很多存在主义哲学著作和文学作品,并以崭新的视角指导着人们重新认识世界。20世纪30年代,法国文坛上出现了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他认为“存在”即“自我”,与客观现实是永恒对立的,客观事物和社会也总是与人对立,时时处处威胁着自我。到了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50年代之后,萨特已经成为法国甚至欧洲存在主义运动的领袖,他在存在主义文学方面的成就也达到巅峰,对世界思想史和文学史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禁闭》 存在主义 意义

萨特与传统的西方哲学背道而驰,他认为哲学就是人学,哲学就应当研究“人”以及“人的存在状态”和“人生体验”。正如他所说:“我存在着,我活着,我思想所以我存在,我存在因为我思想。”这也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对此他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存在先于本质”。这是萨特存在主义三原则中的首要原则, 其含义为世界上先有人,而人又有主观能动性,也有自由选择的行为,通过这些才能进行判断,从而得出结论。第二,“人人生而自由,人人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自由是人的本质”,这是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理论。第三,“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是萨特对于世界和人生本质的理解认识。

有灰色底纹的部分代表了当前连接的数据库名称、角色名、密码,在项目里添加好之前写好的连接数据库的工具类文件就可以连接数据库了[5]。

1945年,萨特创作了其最具代表性的哲理剧《禁闭》,其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了戏剧的范畴。作品以戏剧的形式深刻探讨着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戏剧,也成为存在主义文学的经典。故事主要讲述了三个生前作恶的人——邮政局小职员伊内丝、巴黎贵妇艾丝黛尔、报社编辑加尔森,死后因其罪行而被打入地狱。这三个心灵扭曲的幽灵在地狱的意见密室相遇,各自心存戒备,彼此隐瞒着死前的种种劣行,将曾经真实的自己置于最不被人发现的内心。男主人公加尔森生前沉迷酒色,并且虐待自己的妻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临阵脱逃,后被发现并处以死刑。死后在地狱中,他极力让人相信自己生前是英雄。伊内丝生前是同性恋者,内心变态,她对任何人都充满敌意。艾丝黛尔在地狱中掩盖自己色情狂和杀婴犯的历史,声称自己是因为年老的丈夫而失去女人宝贵青春的女子。地狱中的三人彼此封闭自己,对生前发生的事情都守口如瓶,同时,他们又都心怀鬼胎,相互“拷问”他人,刺探他人的隐私。不久,三人的真实面目全然裸露,此时的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开始了相互追逐与相互排斥的三角关系。加尔森爱上伊内丝,而作为同性恋者的她却追逐艾丝黛尔。艾丝黛尔希望加尔森停止对伊内丝的喜爱。这样三人就像永远无法解开的死循环,陷入永远在相互追逐却又永远无法追到的“境遇”中。在这场痛苦不堪的追逐中,剧中三人谁也无法得到喜欢之人,同时谁都不能排斥他人的追逐,最终陷于无穷无尽的煎熬之中。这也便是加尔森感悟到地狱之中为何没有刑具的原因:“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

对照组的每日工作耗时与每周接受治疗人数及注射人数均呈正向线性相关,P<0.01。对相应方程的回归系数b及常数项a进行比较,Excel管理方法较传统管理方法的b值及a值均更小。

在这部剧中,萨特为人们展示了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这在其经典作品《存在与虚无》中曾深入探讨过。他认为,在人们眼中,“他人”是个客体,这便无视了他人的主观性,掠夺了他人的主体性,将他人变成了毫无思想和行为的物体。《禁闭》中的三人无一例外地都将他人视为客体,毫无顾忌地相互追逐,而从不考虑对方的真实感受。此外,萨特还认为,他人眼中投来的目光和他人对“我”的看法会将“我”这个自由的主体,变成如“物”一般的客体,使得“我”不同程度地会按照他人的审视方法判断自身,从而不断改变自己的意识,来迎合他人,反之亦然。这便是萨特在《禁闭》中重点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关系。

剧中的地狱是特殊的“境遇”,这也体现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意象,那便是“人生是痛苦的,存在先于本质和自由选择”。特别是萨特选择了真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环境,这更能说明,他利用这一虚构的“境遇”,形象地解释了其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哲学:世界是荒诞的, 人生是荒谬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附又相互排斥的关系是冷酷无情的。这也正说明了战后的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在。

地狱是剧中三人的所在之处,而地狱本身施加给三人的痛苦远小于他们彼此给予对方的,即“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认为,本质上人是自由的。因此,剧中三人都在自由选择着他人。然而,此三人无不品行恶劣、内心肮脏,他们的选择都是建立在自我欲望满足的基础上,而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因此,他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伤害着他人,给他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同时当他们无法正视他人的目光,不断以他人的目光审视自己,从而失去自我,那他人便是地狱。至此,萨特借助地狱的特殊境遇,告诉人们,真正的地狱在于人与人之间扭曲的关系。如果不想进入恐怖的地狱,则不要作恶,但如果不想活在人际关系的地狱中,则不要依赖别人的判断,不要以别人的目光审视自己,从而不断给予自己无形的压力,制造樊笼,将自己置于地狱般的牢笼中。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砸碎无形的精神地狱,以自由武装自己,从而让世界更加和谐。

(作者简介:李莹,女,硕士研究生,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英语编辑室,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责任编辑 徐参文)

标签:;  ;  ;  ;  ;  ;  ;  ;  ;  ;  ;  ;  

李莹:浅析《禁闭》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