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包括驳岸基础层,所述驳岸基础层的下方设置有素砼垫层,所述驳岸基础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抗滑键和下抗滑键,所述驳岸基础层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毯,所述上抗滑键及其一侧的上方设置有驳岸墙身,覆盖在驳岸墙身倾斜面一侧的防水毯外侧设置有聚苯板保护层,所述驳岸墙身的倾斜面一侧还设置有碎石反滤层、外侧包裹设置的土工布层和粉质压实黏土层,所述碎石反滤层的下方和石材装饰面层之间连通设置有泄水管,伸入水池内的防水毯上方设置有黏土覆盖层。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驳岸截面的前提下,减小防水毯用量,减少工程造价和成本,增大适用的地域范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驳岸基础层(1),所述驳岸基础层(1)的下方设置有素砼垫层(2),所述驳岸基础层(1)朝向所述素砼垫层(2)的一侧垂直凸出设置有下抗滑键(3),所述驳岸基础层(1)背离所述素砼垫层(2)的一侧对应垂直凸出设置有上抗滑键(4),所述驳岸基础层(1)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毯(5),以所述上抗滑键(4)为分界线,所述上抗滑键(4)及其一侧的上方设置有驳岸墙身(6),所述驳岸墙身(6)的背水面呈倾斜设置,所述防水毯(5)的一端延伸至水池(7)一侧,所述防水毯(5)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驳岸墙身(6)的倾斜面,覆盖在所述驳岸墙身(6)倾斜面一侧的防水毯(5)外侧设置有聚苯板保护层(8),所述驳岸墙身(6)的倾斜面一侧还设置有碎石反滤层(9),所述碎石反滤层(9)的外侧包裹设置有土工布层(10),所述碎石反滤层(9)的下方设置有粉质压实黏土层(11),所述驳岸墙身(6)朝向水池(7)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结合层(12)和石材装饰面层(13),所述碎石反滤层(9)的下方和所述石材装饰面层(13)之间连通设置有泄水管(14),伸入水池(7)内的防水毯(5)上方设置有黏土覆盖层(15)。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驳岸基础层(1),所述驳岸基础层(1)的下方设置有素砼垫层(2),所述驳岸基础层(1)朝向所述素砼垫层(2)的一侧垂直凸出设置有下抗滑键(3),所述驳岸基础层(1)背离所述素砼垫层(2)的一侧对应垂直凸出设置有上抗滑键(4),所述驳岸基础层(1)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毯(5),以所述上抗滑键(4)为分界线,所述上抗滑键(4)及其一侧的上方设置有驳岸墙身(6),所述驳岸墙身(6)的背水面呈倾斜设置,所述防水毯(5)的一端延伸至水池(7)一侧,所述防水毯(5)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驳岸墙身(6)的倾斜面,覆盖在所述驳岸墙身(6)倾斜面一侧的防水毯(5)外侧设置有聚苯板保护层(8),所述驳岸墙身(6)的倾斜面一侧还设置有碎石反滤层(9),所述碎石反滤层(9)的外侧包裹设置有土工布层(10),所述碎石反滤层(9)的下方设置有粉质压实黏土层(11),所述驳岸墙身(6)朝向水池(7)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结合层(12)和石材装饰面层(13),所述碎石反滤层(9)的下方和所述石材装饰面层(13)之间连通设置有泄水管(14),伸入水池(7)内的防水毯(5)上方设置有黏土覆盖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驳岸墙身(6)和所述防水毯(5)之间设置有细石砼保护层(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驳岸墙身(6)和所述上抗滑键(4)侧壁之间设置有半砖保护墙(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驳岸墙身(6)采用C15细石砼灌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管(14)呈5%放坡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土覆盖层(15)的厚度为300~500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驳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
背景技术
在园林设计工程中,驳岸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交界处,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稳固,不仅具有挡水护堤的作用,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而且能够使人们放松身心,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激发人的创造力。驳岸有很多类型和形式,建设在园林景观中的驳岸主要有钢筋混凝土驳岸、块石驳岸和生态驳岸,其中较常见的为块石砌筑的驳岸。
块石砌筑的驳岸常规不能防水,为了达到防水要求,需要设置防水层,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膨润土防水毯,水化后能形成一种致密、连续的胶体,成为有效的防水层,如公告号为“CN 202492828 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提高防水及承重性能的生态型水体驳岸构造。
防水毯的设置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设置方式如图1所示,防水毯5是沿着驳岸基础层1外围包裹,此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水效果,但是防水毯的用量较大,方案工程造价高,不经济;而且防水毯需要经过基础层底部,相当于驳岸基础底部多了一层润滑层,使得驳岸容易滑动。为了防止驳岸滑动,保证工程安全,需要加大驳岸设计截面,这样又进一步加大了防水毯的用量,提高了工程造价。另一种设置方式如图2所示,是仅仅将防水毯设置在石材装饰面层内,该种方式防水毯的用量较小,相对节约了成本,但是仅能用于南方无冰冻期的地方,若经历冻融循环,面层容易脱落,即使面层加厚,也容易形成裂缝,从而对景观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长期景观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在不增加驳岸截面的前提下,减小防水毯用量,减少工程造价和成本,增大适用的地域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包括驳岸基础层,所述驳岸基础层的下方设置有素砼垫层,所述驳岸基础层朝向所述素砼垫层的一侧垂直凸出设置有下抗滑键,所述驳岸基础层背离所述素砼垫层的一侧对应垂直凸出设置有上抗滑键,所述驳岸基础层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毯,以所述上抗滑键为分界线,所述上抗滑键及其一侧的上方设置有驳岸墙身,所述驳岸墙身的背水面呈倾斜设置,所述防水毯的一端延伸至水池一侧,所述防水毯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驳岸墙身的倾斜面,覆盖在所述驳岸墙身倾斜面一侧的防水毯外侧设置有聚苯板保护层,所述驳岸墙身的倾斜面一侧还设置有碎石反滤层,所述碎石反滤层的外侧包裹设置有土工布层,所述碎石反滤层的下方设置有粉质压实黏土层,所述驳岸墙身朝向水池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结合层和石材装饰面层,所述碎石反滤层的下方和所述石材装饰面层之间连通设置有泄水管,伸入水池内的防水毯上方设置有黏土覆盖层。
优选的,所述驳岸墙身和所述防水毯之间设置有细石砼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驳岸墙身和所述上抗滑键侧壁之间设置有半砖保护墙。
优选的,所述驳岸墙身采用C15细石砼灌砌。
优选的,所述泄水管呈5%放坡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黏土覆盖层的厚度为300~5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驳岸基础与持力的素砼垫层直接接触,未产生滑动面,摩擦力远远大于现有技术中防水毯直接接触素砼垫层的结构情形,同时通过上下抗滑键进一步限定了水平方向的稳固性,驳岸采用较小的截面即可达到抗滑的要求;
2、防水毯没有从基础外侧包裹,降低了防水毯工程量,降低了造价,驳岸墙身利用力学原理和材料的特性,达到经济合理的范畴,进一步降低驳岸的建造成本;
3、防水毯未与石材装置面层直接接触,不会对面层造成影响,驳岸墙身依然可以采用常规的面层做法,降低了面层的设计施工难度,同时有效避免了面层因为防水毯的影响,在经历了冻融循环时会起鼓开裂,甚至脱落的状况,使得本结构可以应用在寒冷的地区,有效拓宽了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第一种防水毯的设置方式;
图2是背景技术中第二种防水毯的设置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碎石反滤层外侧包裹的土工布层结构;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驳岸基础层;2、素砼垫层;3、下抗滑键;4、上抗滑键;5、防水毯;6、驳岸墙身;7、水池;8、聚苯板保护层;9、碎石反滤层;10、土工布层;11、粉质压实黏土层;12、结合层;13、石材装饰面层;14、泄水管;15、黏土覆盖层;16、细石砼保护层;17、半砖保护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一种新型防水毯防水的块石驳岸结构,包括驳岸基础层1,驳岸基础层1的下方设置有素砼垫层2,素砼垫层2采用100mm厚的等级为C15的无筋混凝土垫层设置,一方面保护下方基础的作用和承载上方荷载,另一方面便于使其上表面平整,并与上方结构施工。驳岸基础层1朝向素砼垫层2的一侧垂直凸出设置有下抗滑键3,驳岸基础层1背离素砼垫层2的一侧对应垂直凸出设置有上抗滑键4,此种上下抗滑键结构设置,能够有效阻止滑动,确保水平方向的稳固性。
如图3所示,驳岸基础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毯5,防水毯5采用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一种天然无污染的新型合成材料,材料取之于大自然而又用之于大自然,是一个很好的循环过程,不仅保护了环境、减少了对自然的污染,而且防水的效果和使用周期均很高。以上抗滑键4为分界线,上抗滑键4及其一侧的上方设置有驳岸墙身6,驳岸墙身6采用C15细石砼灌砌,块体抗压强度为40Mpa,驳岸墙身6的背水面呈倾斜设置,迎水面为垂直设置。
如图3所示,驳岸墙身6和防水毯5之间设置有细石砼保护层16,细石砼保护层16采用50mm厚的C15细石砼设置。驳岸墙身6和上抗滑键4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半砖保护墙17,用于稳固和保护防水毯5的拐角处。防水毯5的一端延伸至水池7的一侧,防水毯5的另一端延伸至驳岸墙身6的倾斜面,覆盖在驳岸墙身6倾斜面一侧的防水毯5外侧设置有聚苯板保护层8,用于保护防水毯5。
如图3和图4所示,驳岸墙身6的倾斜面一侧还设置有碎石反滤层9,碎石反滤层9的外侧包裹设置有土工布层10,用于过滤和让雨水通过。碎石反滤层9的下方和石材装饰面层13之间连通设置有泄水管14,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泄水管14引流道水池7内,根据水体从高往低流的自然特性,泄水管14呈5%放坡倾斜设置,并且采用直径为100mm的PVC管。碎石反滤层9的下方设置有粉质压实黏土层11,即将粉质黏土压实,黏土覆盖层15的厚度设置为300~500mm。粉质压实黏土层11和碎石反滤层9的上方按照常规的硬质铺装做法即可。
如图3所示,驳岸墙身6朝向水池7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结合层12和石材装饰面层13,其中结合层12位于驳岸墙身6和石材装饰面层13之间,用于连接两者,石材装饰面层13主要起到美观和保护层的作用。上述驳岸墙身6周圈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降低面层的设计施工难度,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面层因为防水毯5的影响,在经历了冻融循环时会鼓开裂甚至脱落的现象,使得本结构可以应用在寒冷的地区,有效扩大了应用范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应用范围受限的弊端。
本结构施工时,先在素砼垫层2的上方施工驳岸基础层1,驳岸接触层1上表面需整平,避免有尖锐的状况出现,然后在驳岸基础层1的上方铺设防水毯5,注意防水毯5之间的搭接长度,避免褶皱;其次,在铺设好的防水毯5的上方设置细石砼保护层16,在细石砼保护层16的施工过程中注意已经铺设好的防水毯5,避免破坏或者褶皱变形;第三,进行驳岸墙身6的施工,其倾斜面外侧包裹防水毯5,并且进一步设置聚苯板保护层8;最后进行驳岸墙身6的后的填土工作,包括土工布层10、粉质压实黏土层11和泄水管14的设置,回填土时,注意保护墙后的防水毯,不得破坏或者变形,粉质压实黏土层11和碎石反滤层9的上方按照常规的硬质铺装做法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8731.4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41759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E02B3/12
专利分类号:E02B3/12;E02B3/06
范畴分类:36B;36E;
申请人: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002 江苏省苏州市胥江路202号
发明人:殷从来;姜绵银
第一发明人:殷从来
当前权利人: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关家强
代理机构:44214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