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区论文-李敏,韩征,李勇,李巧刚

平原区论文-李敏,韩征,李勇,李巧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平原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质资源,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地质要素

平原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韩征,李勇,李巧刚[1](2019)在《北京市平原区地质资源环境监测网络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资源环境监测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可实现对各类地灾隐患的有效监控、评价、预警、预报。为了全面保障城市战略性地质资源和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现有监测网基础上,应打破应用格局,优化监测网络部署,为将来实现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立体动态监测,实现多个监测预警系统监测信息的有效融合,实现地质资源的按需服务和地质信息的全面共享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北京市平原区在各地质资源环境专业领域的监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监测网部署的内容及特点进行阐述,确定了监测网络优化的主要对象,对各专业监测网络建设的优化部署原则进行探讨,通过引入九大类地质要素的分类机制,建立基于地质要素的综合监测网络。根据每种要素的监测目的和部署原则获取隐伏线性构造、地面沉降、地下水环境、地温场环境、土壤地质环境、地下空间、重大线性工程的动态监测信息,其长期的监测数据将为进一步研究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城市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赵龙,罗勇,李玉梅,张有全,刘贺[2](2019)在《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受灾体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调查和监测中发现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受灾体灾害表现形式不同,具有显着的区域特点。为揭示其形成过程,指导地裂缝防治工作,本文以宋庄地裂缝、高丽营地裂缝两处典型地裂缝作为靶区,从受灾体、剖面、深度、活动四方面揭示两处地裂缝形态特征,分析不同因素对二者差异化形态特征塑造的影响。结果显示:(1)宋庄地裂缝受灾体表现出明显的拉张变形,剖面上地裂缝上宽下窄铅直纵向延伸,深部未与隐伏断裂重接复合;高丽营地裂缝受灾体表现为显着的垂向错动及剪切破坏,剖面上地裂缝曲折纵向延伸,错开上下两盘地层,深部与隐伏断裂重接复合。(2)地震及区域应力场对两处地裂缝的水平形态特征进行塑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土体差异性水平运动形成的拉应力作用于宋庄地裂缝,并对宋庄地裂缝形态进行再次塑造;高丽营地裂缝继承了黄庄—高丽营断裂形态特征;小区域差异沉降对垂向形态特征进行再次塑造。(3)宋庄地裂缝发育主要受地下水开采影响,对此类地裂缝防治应实施地下水减采、压采限采等方式,高丽营地裂缝发育受地下水开采及隐伏断裂双重影响。对此类地裂缝的防治除控制水位下降外,还需实时监测隐伏断裂活动情况,建立有效的预警预报体系。(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杨雪玲,刘慧琳,葛畅,聂超甲,孔晨晨[3](2019)在《北京平原区土壤镉空间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平原区农业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变异函数理论、经典统计分析、地统计分析、经验贝叶斯克里格插值法等方法对不同土壤深度(0~25、25~50 cm)镉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0~25、25~50 cm变异函数块基比值均小于75%,属中等空间变异,随机因素带来的空间变异性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减少趋势,变异函数拟合较好;从整体看,土壤镉含量由中部至东南部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平均含量以通州和平谷为最高;在空间分布上,不同土壤深度(0~25、25~50 cm)镉含量水平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数据发现,整个研究区土壤镉含量存在轻度-中度污染,不同土壤深度污染指数点位超标率分别为35.11%(0~25 cm)、12.76%(25~50 cm),0~25 cm土壤轻度-中度污染的覆盖面积约为3 152.49 km~2;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植模式(果园、耕地、菜地)对0~25 cm土壤镉有显着性影响(P<0.05),耕地模式下镉含量累积较小;不同母质类型对25~50 cm土壤存在极显着性影响(P<0.01),不同土壤深度以洪积物母质中的镉质量分数为最高;经口摄入是人群暴露重金属镉的主要途径,不同功能区重金属镉对人体的非致癌暴露风险值HQ和致癌暴露风险值CR均在安全阈值内,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苏晶文,龚建师,李运怀,李云峰,王毅[4](2019)在《基于地层结构组合的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研究——以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期刊2019年05期)

张云玲,张晶,马丽,秦明,孙强[5](2019)在《新疆天山东部平原区引种苜蓿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新疆天山东部平原区引种的1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15个生物学性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苜蓿品种的15个性状指标中,与干草产量的关联度较高的是平均生长速度、茎粗及叶宽,关联度最小的是粗纤维;12个品种中与标准品种关联度高的品种是WL343、骑士T、拉迪诺3个品种,在新疆天山东部平原区的综合生产性能好,在该区域适宜引种推广;而敖汉、阿尔冈金、甘农叁号与标准品种关联度最低, 3个品种综合生产性能相对较差,在该区域不适宜引种推广。(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9年05期)

王双,严学新,揭江,杨天亮,吴建中[6](2019)在《珠江叁角洲平原区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珠叁角平原区地面沉降的成因机理较为复杂,本次研究范围为珠叁角平原区中南部珠江口西部沿岸,亦是珠叁角平原地面沉降重点区。本文从研究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地面沉降分布状况、沉降类型、主要控制因素和发展规律入手,综合分析区内地面沉降调查监测资料,研究了地面沉降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总结了产生沉降的主要因素有叁个:一是软土厚度大,总厚度一般10~30 m,最厚达63. 8 m;二是局部开采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和中山市大鳌镇、板芙镇、坦洲镇及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斗门区白蕉镇、乾务镇等大面积水产养殖区,开发利用强度高区域约123. 21 km2,开发利用强度中等区域约111. 97 km2,开发利用强度低区域约73. 70 km2;叁是上部荷载的影响,这类作用类型主要由上部建筑物荷载、大面积人工填土荷载及机械动荷载组成,主要位于城镇、工业园、乡村等建筑区和公路、桥梁、堤坝等线性工程周边,人工填土厚度最大达8. 6 m。该项研究成果可为全面开展珠江叁角洲地区地面沉降调查、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地方经济建设规划决策、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和保护地质环境等提供地质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维治,王海燕,冯莉莉[7](2019)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耕地质量定级方法应用比较研究——基于扬州市江都区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探讨耕地质量定级方法,满足当前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成效分析等现实需求,以扬州市江都区为研究区,分别运用因素法、修正法和样地法对研究区进行耕地质量定级评价,对叁种方法的定级过程、应用特点、适用范围及定级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空间区分度(分异性)分析、空间重迭度(相同性)分析、样点相关性分析和耕地质量等、级衔接分析,从不同方面对叁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因素法定级结果更加符合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实际。(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29期)

高广东,孙道磊,张安昌[8](2019)在《鲁西北平原区雨源型河流生态综合治理措施研究——以徒骇河上游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鲁西北方平原区,河流基本为雨源型河流,雨季河流有径流,枯季基本上为断流或小流量状态的典型北方河流,受地表水体普遍遭受污染,许多河流因严重污染而丧失了水体自净能力,生态系统严重被破坏。因此,如何科学地防治水体污染,使河流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修复,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把徒骇河流域聊城段作为典型流域,针对其污染现状提出水生态修复措施,并对实施水生态修复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2019(第七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7)

杨琼,陆佳炜,许锡东[9](2019)在《浅谈关于平原区调洪演算的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太平港沿线地区的基本水情和高概率受淹、内涝的现状,充分考虑区域现状特性,对太平港沿线防洪排涝工程的防洪演算进行研究,通过采用经典的瞬时单位线法进行演算,科学确定各口门建筑物的排涝流量规模及调洪运行方式。通过进一步计算对比,分析瞬时单位法和短历时雨强计算法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王兵华[10](2019)在《平原区水土保持规划的思考——以嘉善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土流失不仅存在于山区、丘陵区,在平原区同样存在,只是流失程度、危害方式和危害程度不同。以嘉善县为例,结合县级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从平原区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出发,分析区域的水土保持需求,提出平原区水土保持规划的总体布局、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划分方案、预防与监测监管规划等,以期满足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推动平原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平原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调查和监测中发现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受灾体灾害表现形式不同,具有显着的区域特点。为揭示其形成过程,指导地裂缝防治工作,本文以宋庄地裂缝、高丽营地裂缝两处典型地裂缝作为靶区,从受灾体、剖面、深度、活动四方面揭示两处地裂缝形态特征,分析不同因素对二者差异化形态特征塑造的影响。结果显示:(1)宋庄地裂缝受灾体表现出明显的拉张变形,剖面上地裂缝上宽下窄铅直纵向延伸,深部未与隐伏断裂重接复合;高丽营地裂缝受灾体表现为显着的垂向错动及剪切破坏,剖面上地裂缝曲折纵向延伸,错开上下两盘地层,深部与隐伏断裂重接复合。(2)地震及区域应力场对两处地裂缝的水平形态特征进行塑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土体差异性水平运动形成的拉应力作用于宋庄地裂缝,并对宋庄地裂缝形态进行再次塑造;高丽营地裂缝继承了黄庄—高丽营断裂形态特征;小区域差异沉降对垂向形态特征进行再次塑造。(3)宋庄地裂缝发育主要受地下水开采影响,对此类地裂缝防治应实施地下水减采、压采限采等方式,高丽营地裂缝发育受地下水开采及隐伏断裂双重影响。对此类地裂缝的防治除控制水位下降外,还需实时监测隐伏断裂活动情况,建立有效的预警预报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原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敏,韩征,李勇,李巧刚.北京市平原区地质资源环境监测网络优化设计[J].城市地质.2019

[2].赵龙,罗勇,李玉梅,张有全,刘贺.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受灾体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

[3].杨雪玲,刘慧琳,葛畅,聂超甲,孔晨晨.北京平原区土壤镉空间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J].江苏农业科学.2019

[4].苏晶文,龚建师,李运怀,李云峰,王毅.基于地层结构组合的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研究——以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为例[J].中国地质调查.2019

[5].张云玲,张晶,马丽,秦明,孙强.新疆天山东部平原区引种苜蓿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J].草原与草坪.2019

[6].王双,严学新,揭江,杨天亮,吴建中.珠江叁角洲平原区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9

[7].陈维治,王海燕,冯莉莉.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耕地质量定级方法应用比较研究——基于扬州市江都区的实证[J].经济研究导刊.2019

[8].高广东,孙道磊,张安昌.鲁西北平原区雨源型河流生态综合治理措施研究——以徒骇河上游段为例[C].2019(第七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2019

[9].杨琼,陆佳炜,许锡东.浅谈关于平原区调洪演算的计算方法[J].浙江水利科技.2019

[10].王兵华.平原区水土保持规划的思考——以嘉善县为例[J].浙江水利科技.2019

标签:;  ;  ;  ;  

平原区论文-李敏,韩征,李勇,李巧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