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1](2021)在《基于CASA模型的杭州市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亦是最大的碳库,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研究,对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趋势以及维持全球气候变化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以杭州市森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和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CASA模型对2004-2014年杭州市森林碳储量进行估算,并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角度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为快速城市化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有效管理以及碳储量变化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为区域降低固碳风险、提高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从森林碳储量时空特征来看,2004-2014年间杭州市森林碳储量从2.28×107 t增加到2.43×107 t,表明森林固碳能力不断增强。森林碳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森林碳密度处于低值区和较低值区的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0%,一方面反映出杭州市总体森林质量不高的现实,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杭州市森林资源提质增效潜力巨大。不同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差异显着,硬阔林、杉类和松类是杭州市森林碳储量的主要来源,各森林类型碳密度从高到低总体表现出软阔林>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杉类>竹林>松类>灌木林的特点。(2)从地形因子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来看,不同高程分级下的森林碳密度值由高到低呈现出中山>低山>高山>丘陵>平原的特点,总体表现出森林碳密度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不同坡度分级的森林碳密度值由高到低呈现出急陡坡>急坡>险坡>陡坡>斜坡>缓坡>平坡的特点,总体表现出森林碳密度随着坡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不同坡向分级的森林碳密度值由高到低呈现出东南向>西向>东向>西南向>东北向>南向>北向>西北向的特点,总体表现出阳坡大于阴坡的趋势,而各坡向的森林碳储量值差异较小。(3)从土壤类型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来看,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森林碳密度值高到低总体呈现出黄棕壤>黄壤>山地草甸土>石灰(岩)土>红壤>棕壤>紫色土>暗棕壤>水稻土>粗骨土>褐土>潮土>滨海盐土的特点,红壤、黄壤和石灰(岩)土地区的森林碳储量是杭州市森林碳储量的主要构成部分。(4)从人类活动强度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来看,杭州市共有53.83%的森林,其碳储量与人类活动强度呈现负相关,人类活动强度越高的地区,森林碳储量更趋向于减少。与此同时杭州市仍有46.17%的森林,其碳储量与人类活动强度呈正相关,该地区多是杭州市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分布地,表明在人类活动对森林干扰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杭州市对森林的保护管理和适度良性开发卓有成效。(5)从人类活动强度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来看,杭州市森林碳储量与人类活动强度呈现负相关的森林面积占总森林面积的53.83%,人类活动强度越高的地区,森林碳储量更趋向于减少。与此同时杭州市仍有占森林总面积46.17%的森林,其碳储量与人类活动强度呈正相关,该地区多是杭州市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分布地,表明在人类活动对森林干扰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杭州市对森林的保护管理和适度良性开发卓有成效。
黄思宇[2](2020)在《典型岩溶地下水补给型水库碳埋藏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研究表明,陆源水生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调节控制流域碳循环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剩余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岩溶水库属于陆源水生系统的一部分,在岩溶地质背景控制下,岩溶作用碳循环与陆源水生系统碳循环相耦合,改变了区域的碳循环过程,但前人研究一定程度地忽视了其在碳循环中的特色和作用。因此,研究岩溶水库这一典型水域生态系统在不同尺度下的碳循环特征、影响因素及通量,分析岩溶水库碳收支情况,判断水库碳源/汇性质,这对全球或区域碳循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广泛分布岩溶地层且地下水补给量占比达95%以上的典型水库(广西省南宁市上林县大龙洞水库)为例,以其沉降颗粒物、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作为研究载体,研究碳埋藏的沉降、分解与保存以及最终的埋藏过程,分析不同过程中碳含量及特征;运用多种模型计算,了解不同过程中沉积物有机碳来源类型,讨论不同过程下的影响因素;利用碳收支平衡法,探讨水库不同过程的碳通量,初步评估了大龙洞水库在岩溶碳循环中的碳汇作用。该研究进一步表明岩溶水生环境中的储碳能力对区域碳汇甚至是全球碳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加大岩溶碳汇研究的关注和力度。研究结果表明:(1)在大龙洞水库中,岩溶作用生成并通过地下水补给进入的无机碳经过生物碳泵作用被藻类等水生光合生物转化为内源有机碳。然后,由内源有机碳与外源有机碳混合组成的水中沉降颗粒物(SPOC)发生沉降作用,部分降落到大龙洞水库底层形成表层沉积物,随后一部分有机碳被分解回到水体中,另一部分继续沉积埋藏,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有机碳。(2)沉降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主要来源是藻类、土壤,其中,表层沉积物藻类占45.82%,沉降颗粒物藻类来源占31.57%。通过生物碳作用,大龙洞水库藻类沉降有机碳的沉降效率为54.25%。在沉降过程和分解、保存过程中,沉积物受到地质环境、水源来源方式和水库水化学参数以及气候(气温和降雨)引起的热分层效应、水位波动和流速变化等的制约。此外,藻类利用岩溶水中大量的无机碳,并与无机碳发生共沉淀作用,这些过程不仅有利于藻类有机质的沉降和保存,同时也减缓藻类有机质的矿化作用,提高碳储量。(3)建库以来,大龙洞水库环境演变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和水库建设,其通过地下水影响沉积物,并发现碳同位素值偏轻的岩溶地下水会使沉积物碳同位素值更加偏轻。同时,长期环境演变中,藻类仍然是柱状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占总量的60.84%,其次分别是土壤(22.93%)、生活污水(14.56%)和陆源植物(1.67%)。(4)大龙洞水库有机碳积累速率(OCAR)和无机碳积累速率(ICAR)都随时间变化而对数上升趋势,OCAR平均值为116.42 gC.m-2.a-1,ICAR为185.99 gC.m-2.a-1;在空间分布上,中游>上游>下游。有机碳和无机碳沉降通量分别为126.85 gC.m-2.a-1和275.14gC.m-2.a-1。沉积物经过长期埋藏后,有机碳和无机碳堆积埋藏通量分别为107.55 gC.m-2.a-1和136.86 gC.m-2.a-1。综合水库碳循环过程中不同过程的碳收支情况,大龙洞水库地下水无机碳碳收入约为10478.65 t C.a-1;大龙洞水库的碳总支出为11565.63 t C.a-1,其中无机碳支出为9566.66 t C.a-1,有机碳支出为1998.97 t C.a-1,无机碳主要的输出方式为水电站排水,有机碳主要的输出方式是有机碳沉降过程,这是一个碳汇过程。
徐玲梅[3](2020)在《末次盛冰期以来内流河流域有机碳汇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定量评估》文中研究说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五次报告明确指出,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极有可能是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全球碳循环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内流河流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对全球碳平衡有重要的影响,其拥有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相对独立的碳循环系统,是研究陆地碳汇过程的理想对象。之前的碳循环研究较少把内流河流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而是融合到了其他陆地碳汇研究中,使得内流河流域碳循环机制和实际碳库大小尚不明确。且内流河流域大部分分布在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但内流河流域人类活动对碳汇影响定量评估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的流域性指示意义、碳库效应影响、碳汇量化、碳汇演变、人类活动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验证和评估,重建了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千年尺度的有机碳来源、明确了终端湖泊碳汇的流域性指示意义、计算了终端湖泊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以来的有机碳汇变化、评估了晚全新世人类活动对内流河流域有机碳汇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流河流域固碳管理策略。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内流河流域长时间尺度碳循环机制,也为干旱区退化生态系统可持续恢复以及缓解气候变化的决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祁连山内流河流域230个表土样品和12个终端湖泊沉积物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数据综合分析,探明了祁连山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的来源,并使用全球43个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对区域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出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包含了整个流域的陆生有机碳信息,可以指示内流区有机碳汇的变化。(2)收集了祁连山内流河流域不同位置12个终端湖泊的放射性同位素(14C)年代和光释光(OSL)年代数据,以祁连山内流河流域为例探讨了碳库效应对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年代序列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祁连山内流河流域湖泊沉积物碳库效应较小,在千年尺度对内流河流域有机碳汇估算影响较小。全球内流河流域年代验证结果与区域一致,说明碳库效应不会对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年代序列产生太大的影响。(3)基于12个终端湖泊有机碳记录,计算得到末次盛冰期以来祁连山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量为0.90 Pg C,现代有机碳埋藏速率为10.74 g C m-2yr-1,中全新世有机碳埋藏速率为6.31 g C m-22 yr-1,末次盛冰期时期有机碳埋藏速率为1.76 g C m-22 yr-1。为准确评估全球碳汇,本文收集了全球82个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的面积与湖水理化数据,定义了一个权重系数,来表征碳酸盐型、硫酸盐型、岩盐型3种不同湖泊类型有机碳含量的比例(碳酸盐型:硫酸盐型:岩盐型=0.021:0.221:0.757)。之后基于全球39个不同位置的终端湖泊有机碳记录,计算得到末次盛冰期以来全球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量为80.56 Pg C,现代有机碳埋藏速率为17.54 g C m-22 yr-1,中全新世有机碳埋藏速率为6.36 g C m-2yr-1,末次盛冰期时期有机碳埋藏速率为2.25 g C m-22 yr-1。发现祁连山和全球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末次盛冰期以来有机碳汇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即末次盛冰期时期碳汇较少,中全新世出现较高的碳积累,现代时期有机碳沉积最多。(4)基于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流域性指示意义和定量评估研究得出,全球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相比于泥炭、土壤、植被碳汇较小,但其包含整个流域的陆生有机碳信息,可以指示内流区有机碳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定量评估了人类活动对内流河流域有机碳汇的影响,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对内流河流域有机碳汇的强烈影响始于三千年前,影响率为22.79%,造成的土壤有机碳排放为207 Pg C。
张凤英[4](2020)在《基于遥感和LPJ模型模拟的长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格局及驱动力分析》文中认为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度对生态环境质量起着重要影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作为植被生长的重要指标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指标和内容。NPP不仅是评估碳平衡的重要因子,还是衡量植被生态质量及评估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重要指标。影响植被覆盖的驱动因子有很多,其中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利用LPJ模型(Lund-Potsdam-Jena Model)估算长江流域净初级生产力,对长江流域1982-2013年植被NPP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长江流域的植被监测与生态建设提供依据。利用残差趋势法,结合2000-2013年植被NPP遥感数据和模拟数据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相对作用,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流域NPP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异质性,1982-2013年植被NPP大致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年均植被NPP值为475.76 gC·m-2·y-1,长江上、中、下游植被NPP年均值大小排序为:长江下游>长江中游>长江上游;NPP总量排序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不同类型的植被NPP在时间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植被NPP随着海拔的增高呈现波动起伏的特点。(2)气候因素对植被NPP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从时间尺度上看,1982-2013年长江植被NPP与气温呈显着正相关,而与降水则呈较弱的负相关性。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超过70%的地区NPP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为正相关;不同植被类型NPP与气温呈正相关性的面积比例排序:草地>灌丛>林地>农田,与降水呈正相关性的面积比例排序:农田>林业>灌丛>草地。极端洪涝和极端干旱致使长江部分区域植被NPP减少,因此大规模极端气候事件可能导致植被NPP减少。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对气温和降水均存在敏感性,但对气温存在较强的敏感性,而对降水的敏感性不强。(3)2000-2013年长江流域NPP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中部及东部、洞庭湖西部和长江下游北部,NPPres(即残差NPP)为正,人类活动起到积极作用;人类活动导致青海省南部到四川西北部、汉江流域、洞庭湖东部及江西省等地植被NPP减少,NPPres为负。2002-2008年人类活动对NPP变化主要表现为积极影响,再加上2000年以后鄱阳湖、洞庭湖、金沙江、嘉陵江、乌江和汉江的NDVI增长率高于NPP模拟值,说明重大的生态工程使得植被覆盖率增加。(4)2000-2013年长江流域植被改善区域面积在总体变化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为60.42%,退化区域面积在总体变化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为39.58%,人类活动作为主导因素在植被改善和退化中的影响是最大的。农田、森林NPP的增加主要受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影响,草地和灌丛NPP的增加主要受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影响,四种植被类型退化主要受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影响。(5)2000-2013年长江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贡献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人类活动对长江植被NPP变化的相对贡献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气候,因此,人类活动是长江流域植被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孔蕊[5](2020)在《变化环境下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演变及驱动力分析》文中认为草地是西北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在碳循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化转型,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断增大。如何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植被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地上碳储量(Aboveground Biomass Carbon,ABC)是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参数。在变化环境背景下,开展对草地地上碳储量的研究,有助于更好评价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陆地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驱动因素对草地生态系统相对贡献。本文利用遥感估算、LPJ(Lund-Potsdam-Jena model)模型模拟和实测ABC数据,研究了1993-2012年间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并基于同时期气象数据和残差法,分离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草地地上碳储量变化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从空间分布特征看,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的分布呈现空间异质性,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遥感估算的草地地上碳储量平均值为53.62 g C·m-2。而LPJ模型模拟的草地地上碳储量的年均碳密度为68.85 g C·m-2,高于遥感估算的值。从时间变化特征来看,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在近20年呈增加趋势。六类草地类型中地上碳储量波动幅度各不相同,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温带草甸和高寒草甸的地上碳储量未呈现显着地变化趋势,而高寒草原的地上碳储量则显着增加。(2)总体上草地地上碳储量与气温呈现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呈现正相关关系。不同草地类型的地上碳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只有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地上碳储量与气温为正相关性,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比较干旱的草地生态系统与降水显着正相关。当气温相对变化为-2℃、-1℃、1℃、2℃时,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温带草甸的地上碳储量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的地上碳储量随着气温的升高增加。当降水相对变化为-20%、-10%、10%、20%时,全部类型草地的地上碳储量随着降水相对变化的增加呈增长的趋势。(3)气温、降水和草地地上碳储量的累积曲线在2000年之前表现出一致的生长变化,而草地地上碳储量的年累积曲线在2000年之后普遍高于气温和降水。两者的差异,表明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总体上看,近20年来,西北地区草地面积呈不断退化的趋势,2000年以后草地退化的趋势缓慢了很多。1990-2000年,西北地区草地面积减少了16783 km2,2000-2010年,西北地区草地面积减少了8408 km2。2000以来实施的一系列生态工程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通过因地制宜造林种草,增加西北地区植被的变绿趋势。(4)通过构建草地变化区域中各种情形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利用残差法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的影响。在1993-2012年期间,草地地上碳储量呈轻微的增加趋势,由于草地植被恢复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增加了49.22 Tg C。由于草地退化,研究区草地地上碳储量下降了32.51 Tg C。总而言之,1993-2012年,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增加了16.71 Tg C。(5)对1993-2000年和2001-2012年不同时间段进行不同驱动因素在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变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化分析。结果发现,1993-2000年间,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变化趋势以退化为主,草地地上碳储量减少了15.86 Tg C。2001-2012年间,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变化趋势以恢复为主,草地地上碳储量增加了31.57 Tg C。总体看来,在1993-2000年间,由于不合理放牧等人类活动导致草地地上碳储量呈现退化的趋势。随着2000年后生态工程的实施,促进草地地上碳储量在2001-2012年间呈现增长的趋势。
刘玉燕[6](2020)在《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文中提出土壤侵蚀会引发土壤有机碳在陆地坡面上的水平迁移,产生侵蚀和堆积,并通过河流径流部分进入湖泊、水库乃至海洋,显着改变了土壤有机碳释放分解的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强度和方向,也是导致目前全球碳平衡估算中“碳失汇”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对于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的机理、过程和影响的模拟和评估研究相对较为缺乏,极大地限制了科学界对于陆地碳源汇估算的准确性。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降水丰沛造就了省内河流地表径流丰富,多数具有“短而壮”的特征,并且主要河流均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水系单元,多发源于省内并最终流入东海。这种独具特色的流域特性,为估算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的过程,分析其主导气候、人类活动等因子对碳循环影响强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本研究以福建省范围内的八个主要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二次(1995–1996年)和第四次(2010–2012年)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数据集估算了土壤有机碳(SOC)侵蚀和沉积强度,探讨了降水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对于SOC侵蚀的影响。进一步在闽江流域内,应用土壤侵蚀模型(ANSWERS-2000)进行模拟,量化闽江流域SOC水平迁移和再分配,探讨了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人口数量等因素对于SOC水平迁移和再分配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定量估算了福建省范围内的八个主要流域SOC侵蚀和沉积强度,分析了SOC侵蚀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二次和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福建省八大流域的平均SOC侵蚀速率分别是7.53±2.81 g C m-2yr-1、26.75±9.4g C m-2yr-1,平均降水量分别是1350±216 mm yr-1、1928±374 mm yr-1,平均暴雨降水量分别是248±97 mm yr-1、494±188 mm yr-1,平均NDVI值分别是0.709、0.652。第二次到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八个流域平均降水量增加,特别是暴雨和大雨增加更加明显,植被覆盖度显着下降,而八个流域的SOC侵蚀速率增加了2.6倍,显着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第二次到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降水量增加,尤其是暴雨强度增加可能是造成SOC侵蚀速率显着提高的关键影响因子。同时,植被覆盖度减少也是加剧SOC的侵蚀的重要因素。(2)定量估算了2008–2016年福建闽江流域侵蚀的土壤有机碳在陆地、河流和海洋的分配特征,分析了SOC侵蚀和再分配变化的主要原因。2008–2016年整个闽江流域有73±3.9%的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与SOC水平迁移。闽江流域SOC年均侵蚀量为0.078–1.229 Mt C yr-1,SOC侵蚀速率估算值为0.049 t C ha-1yr-1。其中2010年的侵蚀速率为0.221 t C ha-1yr-1,远远大于其它8年,是其它8年平均SOC侵蚀速率的6.6倍。闽江流域土壤侵蚀诱发的SOC量中61.78±17.08%沉积在流域中,6.46±1.90%沉积在河道中,其余31.76±18.90%水平输出到海洋中。2008–2016年输入海洋的SOC为0.146 Mt C yr-1,而2010年输入海洋的SOC达到1.008 Mt C,是其他8年平均值的26倍。海拔500米以下区域占闽江流域总面积的51.40%,以上区域SOC侵蚀占闽江流域总体SOC侵蚀的76.05%。闽江流域内的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的平均SOC侵蚀速率分别是0.036 t C ha-1yr-1、0.027 t C ha-1yr-1、0.0378 t C ha-1yr-1和0.081 t C ha-1yr-1。人类活动频繁的农田、低海拔地区SOC侵蚀相对严重。(3)定量估算了1958–2007年福建闽江流域侵蚀的土壤有机碳在陆地、河流和海洋的分配特征,分析了SOC侵蚀和再分配变化的主要原因。1958–2007年整个闽江流域有74.6±6.2%的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与SOC水平迁移。总体上闽江流域SOC侵蚀呈下降趋势,平均SOC年侵蚀量为0.263–2.553 Mt C yr-1,SOC侵蚀速率为0.145 t C ha-1yr-1。改革开放后30年闽江流域SOC侵蚀量比改革开放前20年降低了3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958–2007年,闽江流域土壤侵蚀输出的SOC中58.37%沉积在流域中,10.32%沉积在河道中,31.32%输入海洋。其中1958–1977年土壤侵蚀诱发产生的SOC有34.26%输入海洋,1978–2007年被侵蚀的SOC有28.44%输入海洋。相关分析表明,1958–2007年闽江流域SOC侵蚀与降水量呈中度指数相关关系,SOC水平迁移随着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SOC侵蚀与暴雨降水量较弱的正相关关系。1982–2007年,闽江流域年均NDVI波动变化,但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1958–2007年,人口数量呈现显着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率是22%,闽江流域SOC侵蚀与人口数量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从长时间尺度来看,植被覆盖度提高是SOC侵蚀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主要流域SOC侵蚀速率与降水量密切相关,特别是暴雨使SOC侵蚀速率显着增加。从长时间尺度来看,在降水平稳波动的情况下,显着提高植被覆盖度可以降低由于土壤侵蚀而水平流失的SOC。低海拔地区,特别是农田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干扰频繁造成SOC侵蚀比较严重。因此,大力倡导科学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度、优化植被结构和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人为干扰对植被的破坏,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低临海区域山地和丘陵土壤侵蚀诱发的SOC水平迁移流失、有效保护土壤碳库的主要对策。
姜泉良[7](2020)在《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埋藏及耦合因素分析》文中认为湖泊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湖泊生物组成、营养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与埋藏。目前虽然能精确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但一定时间内受矿化作用的影响,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是动态变化的。因而,建立动态评估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矿化量与埋藏量的体系,并分析其耦合因素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了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三个湖泊(滇池、抚仙湖和措普湖)中15根沉积柱,得到751个沉积样品;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得到24个样品。测定了样品的同位素、多种类型碳、多种营养盐、色素类、短链类异戊二烯(ISO)类、正构烷烃和硅藻共7类24个指标,得到37037个原始数据。本研究通过分析沉积物中有机碳埋藏现状并进行源解析,确定了有机碳来源与有机碳埋藏量的定量关系;通过构建有机碳沉积与矿化动态模型(BMR-OC),反演了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与矿化的历史,并预测了已埋藏有机碳的未来变化;通过筛选与有机碳埋藏量关联的多种因素确定关键性耦合因素氮磷比(TN/IP,总氮/无机磷)和总氮(TN),并进一步分析了TN/IP和TN与有机碳沉积量、矿化量及埋藏量间的定量耦合关系。最终形成了一套动态评估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矿化量与埋藏量的体系,并分析了沉积物中营养盐与有机碳的定量耦合纽带。主要结果如下:(1)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埋藏与营养盐浓度有明显的耦合关系。湖泊水体营养水平高或沉积物营养水平高均有利于湖泊中有机碳的埋藏。沉积物总氮浓度高(达到16 mg g-1)的贫营养湖泊措普湖沉积物样品中有机碳浓度均值达到39.39 mg g-1,远高于富营养湖泊滇池(25.2 mg g-1)和贫营养湖泊抚仙湖(8.84mg g-1)中的浓度。(2)有机碳的来源定量影响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埋藏。利用源解析方法分离出的因子可以定量模拟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埋藏量。不同因子的埋藏系数差异明显,措普湖中四个因子的埋藏系数分别为0.01,24.43,3.00和6.63。利用少数因子就可以解释沉积物中大部分有机碳的埋藏情况。(3)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与埋藏是通过时间纽带联系的动态整体。通过构建BMR-OC动态模型可以模拟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历史及未来演变。对模型结果进行拟合度分析显示,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拟合系数R约为0.93(n=651)。灵敏度分析显示模型对实测数据中的定年数据具有一定的容错性,对模型系数中的沉积系数、矿化潜力反应敏感,可以很好的反映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量与长期埋藏情况。(4)近几十年不同湖泊中有机碳沉积量与埋藏量变化显着。相较于1949年,到2000年时滇池有机碳沉积量增加40%,长期埋藏量增加60%;措普湖有机碳沉积量增加195%,长期埋藏量增加208%;抚仙湖有机碳沉积量下降15%,长期埋藏量下降23%。(5)湖泊沉积物中不同来源有机碳的沉积与矿化特征差异明显。以菌藻源为主的有机碳矿化主要发生在沉积后1年内,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有机碳矿化主要发生在沉积后1~20年间,以陆源输入为主的有机碳矿化主要发生在沉积后10~100年间。(6)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通过“营养盐→端源因子→有机碳”的纽带耦合端源因子的贡献率和贡献量,进而耦合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量、矿化量与埋藏量。通过分析端源因子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将因子分为背景因子(BF)与响应因子(RF)。其中沉积物中TN/IP与响应因子贡献率(RF/(BF+RF))呈指数关系;TN与响应因子贡献量呈线性关系,如滇池中每单位TN的变化导致2.2单位响应因子贡献量的变化。背景因子和响应因子的变化可以解释滇池沉积物中80%以上有机碳沉积量与矿化量的变化,也可以解释90%以上有机碳埋藏量的变化。
翟艳峰[8](2020)在《青藏高原典型小流域水电站运行对河流碳组成和通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碳通量作为碳循环的重要指示器,是衡量碳循环在某一时间段内的重要依据,而河流碳通量不仅是碳通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各个碳库之间的重要载体,且其生物地球化学性质对流域地表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相当敏感。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原寒冷地区的河流碳循环对全球碳循环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高原环境水电开发如何影响流域碳循环过程,对区域环境造成怎样的改变,针对这些科学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十分有限,在我国基本处于空白。本研究以青藏高原藏东南地区典型冰川小流域波堆藏布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总悬浮物(TSS)、颗粒有机碳(POC)、溶解无机碳(DIC)稳定碳同位素及水温、溶解氧、电导率、pH值等基础理化指标的综合分析,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探讨水电开发运行对流域碳循环和当地环境的改变程度,为深入认识高原生态敏感区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反馈机制做出理论贡献,并为制定合理水电开发方案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支撑。通过对波堆藏布冰川型小流域内的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对流域碳通量的变化的影响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水电站拦蓄作用会对河水理化性质造成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水电站库区水温升高(平均增幅约1°C)、电导值升高(平均增加17s/m)、pH值降低(平均约0.3)、溶解氧变化幅度减小(约为上下游邻近点的55%)。2、水电站处pCO2变化幅度异常显着,分别是上下游临近点的2和4倍,表明水库拦蓄作用将导致更多CO2逸出大气,成为大气CO2的一个碳源。3、水电站会对TSS和POC形成截流效应,水电站处POC%显示出明显下降,结合水体pCO2变化,说明水库拦蓄作用加强了河流有机碳氧化分解,从而改变了河流有机碳输出的组成和通量。4、流域内河水DIC稳定碳同位素(δ13CDIC)整体偏正,说明河水DIC来源主要受流域碳酸盐岩风化的控制;δ13CDIC值在库区较河道明显偏负,进一步证实水电站库区的“湖泊化”效应及其对水化学和重要碳循环过程的改变。综上,在高原寒冷地区进行水电站开发,将严重影响水体水化学特征和碳循环过程,从而深刻影响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以及流域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高原水库/湖泊具有与其它地区不同的“湖泊化”效应,即有机碳氧化分解是改变库区水化学和碳通量组成的主导过程,从而使得库区CO2逸出通量增加,在碳循环中扮演碳源角色(而非其它地区常见的碳汇角色),这在相关研究和管理决策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何瑞亮[9](2020)在《隧道建设影响下岩溶关键带C-S耦合循环与碳酸盐岩风化》文中认为岩溶关键带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气候、地质和人类活动对岩溶关键带的影响及其响应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隧道及地下工程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国家,隧道修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于岩溶关键带区域。隧道工程建设扰动了岩溶含水层,改变了地下水流场,导致地下水循环过程的改变,引起土壤性质、植被类型变化、地表水漏失及石漠化加剧等一系列水文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岩溶关键带水循环过程和以水循环为载体的其他物质的自然循环过程。因此研究隧道工程建设对岩溶关键带C-S耦合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深化隧道建设对岩溶区水文生态环境效应的认识,提升隧道设计施工水平及科学应对隧道建设对岩溶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重庆市中梁山岩溶槽谷为研究区,选取受三条隧道(轻轨6号线北碚隧道、G75兰海高速北碚隧道和G5001绕城高速施家梁隧道)建设影响的龙凤槽谷和未受隧道建设影响的庆丰槽谷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按月开展野外监测采样工作,获取流域气象数据、水化学参数和同位素等数据,分析相同气候条件和地质背景下的隧道影响区和无隧道影响区地下水循环过程、岩溶关键带中C和S的分布、来源及其迁移转化过程,进一步分析H2SO4风化碳酸盐岩的生态环境效应,揭示隧道建设对岩溶关键带C-S耦合循环过程的影响过程及机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大气降水δ2H、δ18O趋势线的斜率最高,土壤水次之,然后为地下水,隧道排水的蒸发线斜率最低,且从表层岩溶泉-地下河的d值均值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水和地下水的δ2H、δ18O均值表现出隧道影响区比无隧道影响区较为偏正且变化幅度更小,地下水系统的d值差异也表现出隧道影响区低于无隧道影响区,这表明隧道修建影响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的联系,导致土壤水、地表水更容易发生蒸发,改变了地下水流场,导致地下水系统水-岩作用愈加强烈,加速了水循环过程。(2)流域内大气降水水化学类型为Ca-SO4型,隧道影响区土壤水、表层岩溶泉、浅层地下水和地下河水和无隧道影响区土壤水和地下河水化学类型均为Ca-HCO3型,而隧道影响下的隧道排水为Ca-SO4-HCO3型,水化学类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地下水系统中水化学组成受地质背景、人类活动、大气降水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隧道建设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大量流失,同时也加速了含水地层中物质的溶解和氧化作用,改变了地下水系统水化学性质。(3)隧道建设不仅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加速了地下水循环过程,更加强了地表-地下空气流通性,影响了土壤水和地下水系统S循环过程。隧道影响区土壤水、表层岩溶泉、浅层地下水、地下河和隧道排水的δ34S-SO42-均值分别为2.11‰、3.78‰、4.16‰、4.71‰和15.49‰,无隧道影响区土壤水、湖泊和地下河的δ34S-SO42-均值分别为2.26‰、5.97‰和5.97‰。隧道影响区,δ34S-SO42-呈现出土壤水-表层岩溶泉-地下河-隧道排水逐渐偏正的过程。δ34S-δ18O同位素组成指示水体中SO42-来源受到大气降水、硫化物氧化、石膏溶解和人类活动输入(化肥和生活污水)的共同影响,隧道修建导致地层中石膏溶解和硫化物氧化过程的增强,增加了隧道排水的SO42-浓度。通过IsoSource模型计算得出,表层岩溶泉中SO42-主要来源为:硫化物氧化(43%)>化肥、生活污水(37%)>石膏溶解(15%)>降水(14%);地表水:化肥、生活污水(49%)>硫化物氧化(23%)>降水(19%)>石膏溶解(11%);地下河水:化肥、生活污水(55%)>硫化物氧化(21%)>降水(14%)>石膏溶解(10%)。而隧道排水为:石膏溶解(66%)>硫化物氧化(23%)>降水(5%)>化肥、生活污水(3%),且三条隧道排水的SO42-来源空间差异性极高。隧道影响区表层岩溶泉-隧道排水大气降水和硫化物氧化的SO42-贡献比例在下降,而石膏溶解的SO42-贡献比例在上升,石膏溶解贡献的SO42-比例在表层岩溶泉、浅层地下水和地下河水约6%左右,而隧道排水中其贡献高达66%。(4)隧道建设加速了流域地层中石膏溶解和硫化物氧化的进程,不仅增加了地下水中的SO42-浓度,同时形成H2SO4参与了碳酸盐岩风化,影响碳循环过程。研究区土壤水、表层岩溶泉、浅层地下水、地下河和隧道排水的DIC浓度表现为雨季低于旱季,主要是由于降雨的稀释作用。土壤水DIC浓度最低,地下河水DIC浓度最高。隧道影响区δ13CDIC均值从土壤水到隧道排水逐渐偏正,隧道排水的δ13CDIC均值较地下河水偏正约2.82‰。地下水[Ca2++Mg2+]/HCO3-摩尔比介于0.5~1之间和[Ca2++Mg2+]/[HCO3-+HNO3-+H2SO42-]≈1,表明其水质受H2CO3和H2SO4的共同影响,并使得地下水δ13CDIC偏正。H2CO3溶蚀碳酸盐岩是主要的水-岩过程,但是H2SO4在碳酸盐岩的风化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流域内大气S沉降和煤系地层中硫化物的氧化形成的H2SO4溶蚀碳酸盐岩形成的(Ca2++Mg2+)和DIC所占比例均值为25%和19%,且隧道影响区H2SO4对碳酸盐岩风化作用强度明显高于无隧道影响区。
赵海萍[10](2019)在《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文中研究说明陆源污染物的高排放和沿海区域的高强度开发,致使渤海湾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周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碳的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渤海湾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碳循环、气候演变等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综合利用多种多元统计方法对1995~2015年渤海湾的实测资料进行信息挖掘,分析了渤海湾表层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陆源输入等人类活动显着影响渤海湾水生态环境,渤海湾主要污染物存在显着的年际变化。1995~2001(不含1998和1999年)年,氮、磷是主要污染因素;2007~2008年,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1998~1999年、2002~2006年、2009~2010年,氮和磷、石油类、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2011~2015年,氮、磷和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2011~2012年对渤海湾33个站位进行了三个航次的现场观测和定点采样,进行了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溶解有机碳、营养盐等生态指标的实验分析,研究了渤海湾水中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调控因素。浮游细菌生物碳在渤海湾内存在显着的时空特征,并且受近海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显着。渤海湾表层水体中,浮游细菌生物碳为4.35~174.52μg C/L。三个航次浮游细菌的空间分布均是近岸高于外海。不同季节环境因素对浮游细菌的影响程度不同。渤海湾由近岸到外海浮游细菌的上行控制逐渐增强。2011年和2012年对渤海湾42个站位的表层和柱状沉积物进行了两个航次的样品采集,研究了渤海湾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和碳氮比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对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估算。渤海湾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为0.12%~0.73%,总氮含量为0.02%~0.16%,表层沉积有机质的碳氮比为3.61~14.38。渤海湾沉积有机质以混合来源为主,陆源有机碳的贡献率为20%~95%。陆源有机质在渤海湾近岸海域的贡献率高于外海的,海源有机质在外海海域的贡献率高于近岸的。基于有机碳循环,综合考虑微食物环、沉积有机质、沉积物-水界面等物质循环过程构建了渤海湾海洋生态模型,并实现了其与水动力学模型的耦合。利用2011~2012年各生态指标的现场监测和实验分析数据对模型参数、模拟结果分别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关系数达0.9以上,相对均方差误差在20%以内,二者符合较好。综合分析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渤海湾海域沉积有机质碳氮比作为一个生态模型参数被确定为8.175mol/mol。利用该生态水动力学模型对渤海湾海域的物质循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定量估算。渤海湾海域春、夏、秋、冬季微食物环对生态系统的贡献量分别为0.0644、0.134、0.0873、0.0590 mmol C/m3,年平均贡献量为372.28 mg/m3/a;通过沉积物-水界面的新生氮对浮游生态系统的贡献率为17.2%~56.0%,平均贡献率为41.4%。
二、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ASA模型的杭州市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生态系统储量研究 |
1.2.1.1 干扰机制角度 |
1.2.1.2 方法应用角度 |
1.2.1.3 模型构建角度 |
1.2.1.4 尺度分级角度 |
1.2.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研究 |
1.2.2.1 基于生物量的森林碳储量估算 |
1.2.2.2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森林碳储量估算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条件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森林资源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人口状况 |
2.2.2 经济发展状况 |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遥感影像数据 |
3.1.1 Landsat数据 |
3.1.2 NDVI数据 |
3.2 样地数据 |
3.2.1 样地数据获取 |
3.2.2 样地点碳储量计算 |
3.3 气象数据 |
3.4 土地利用数据 |
3.5 其他数据 |
3.5.1 地形和土壤数据 |
3.5.2 人类活动强度数据 |
4 基于CASA模型的森林碳储量估算与精度验证 |
4.1 CASA模型原理 |
4.2 基于CASA模型的NPP计算方法 |
4.2.1 光合有效辐射(APAR) |
4.2.2 植物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FPAR) |
4.2.3 实际光能利用率(ε) |
4.2.4 最大光能利用率(ε_(max)) |
4.3 模型参数设定 |
4.4 基于NPP计算结果的森林碳储量估算 |
4.5 CASA模型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
4.5.1 模型估算与实测值对比 |
4.5.2 CASA模型估算中的不确定性 |
5 杭州市森林碳储量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
5.1 杭州市森林碳储量总体特征 |
5.1.1 2004 年杭州市森林碳储量特征 |
5.1.2 2009 年杭州市森林碳储量特征 |
5.1.3 2014 年杭州市森林碳储量特征 |
5.2 杭州市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变化特征 |
6 杭州市森林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6.1 地形因子对森林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
6.1.1 高程对森林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
6.1.2 坡度对森林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
6.1.3 坡向对森林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
6.2 土壤类型对森林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
6.3 人类活动干扰对森林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
6.3.1 相关性分析法 |
6.3.2 人类活动强度对森林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
6.3.3 森林碳储量与人类活动强度相关性分析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研究特色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典型岩溶地下水补给型水库碳埋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性 |
1.1.1.1 岩溶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性 |
1.1.1.2 湖泊水库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贡献 |
1.1.2 国民经济的需要 |
1.1.3 我国广泛分布的岩溶水库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球碳循环研究进展 |
1.2.1.1 全球碳循环过程 |
1.2.1.2 不同碳库间估算值的不平衡 |
1.2.1.3 “剩余陆地汇”的不匹配 |
1.2.2 岩溶碳循环现状 |
1.2.2.1 岩溶碳循环对固碳储碳的优势 |
1.2.2.2 岩溶作用消耗CO2的量显着 |
1.2.3 湖泊水库碳循环进展 |
1.2.3.1 湖泊水库碳埋藏储量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 |
1.2.3.2 湖泊水库水文参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碳埋藏量的影响 |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1 沉降作用下沉降颗粒物碳通量的季节变化和影响因素 |
1.4.1.2 分解和存储机制中表层沉积物有无机碳空间分布及碳 |
1.4.1.3 埋藏过程中沉积物碳通量的环境演化和影响 |
1.4.1.4 沉积物碳收支情况以及区域对比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象与水文 |
2.4 土壤和植被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 沉降过程中的水中沉降颗粒物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处理 |
3.1.2.1 TOC、TN、δ~(13)C和 δ~(15)N测定 |
3.1.2.2 TC测定 |
3.2 分解与储存过程中的表层沉积物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样品处理 |
3.2.2.1 TOC、TN、δ~(13)C和 δ~(15)N测定 |
3.2.2.2 总碳浓度TC测定 |
3.2.2.3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矿化实验 |
3.2.2.4 TP测定 |
3.3 埋藏过程中的柱状沉积物 |
3.3.1 样品采集 |
3.3.2 样品处理 |
3.3.2.1 年代测试 |
3.3.2.2 TOC、TN、δ~(13)C和 δ~(15)N测定 |
3.3.2.3 TC测定 |
3.3.2.4 TP测定 |
3.4 水库资料收集 |
3.5 数据处理 |
3.5.1 基于有机质来源的混合模型 |
3.5.2 沉降颗粒物的再悬浮分类方法模型 |
3.5.3 沉降颗粒物的有机碳沉降效率 |
3.5.4 表层沉积物的潜在矿化量计算模型 |
3.5.5 柱状沉积物定年模型 |
3.5.6 柱状沉积物有机碳累计速率、无机碳累计速率 |
3.5.7 数据处理及图片绘制等相关软件 |
第四章 沉降过程中有机碳来源、影响因素及通量研究 |
4.1 大龙洞水库水温、溶解氧的热分层现象和混合现象 |
4.2 大龙洞水库沉降颗粒物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变化 |
4.3 大龙洞水库总沉降颗粒物通量和沉降颗粒物有机碳特征变化 |
4.4 大龙洞水库沉降颗粒物主要来源 |
4.5 大龙洞水库沉降颗粒物不同来源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 |
4.5.1 对藻类来源的影响因素 |
4.5.2 对再悬浮物来源的影响因素 |
4.5.3 对土壤来源的影响因素 |
4.5.4 对生活污水来源的影响因素 |
4.6 有机碳的净通量、沉降效率以及生物碳泵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分解和储存过程中碳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5.1 大龙洞水库表层沉积物无机碳来源与空间分布 |
5.1.1 表层沉积物无机碳含量空间分布 |
5.1.2 表层沉积物自生碳酸盐存在的可能性 |
5.1.3 表层沉积物无机碳的不同影响因素 |
5.1.3.1 水位升高和藻类共沉淀作用促进表层沉积物的存储 |
5.1.3.2 底层水体溶解氧、pH和温度升高促进表层沉积物无机碳分解 |
5.2 大龙洞水库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来源及空间分布 |
5.2.1 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地球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趋势 |
5.2.2 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主要来源的空间分布 |
5.2.2.1 藻类来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5.2.2.2 土壤来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5.2.2.3 对生活污水来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5.2.2.4 对陆源植物来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5.3 大龙洞水库表层沉积物矿化分解过程 |
5.3.1 表层沉积物矿化CO_2释放量变化趋势 |
5.3.2 表层沉积物累积矿化量变化趋势 |
5.3.3 表层沉积物潜在矿化量变化趋势 |
5.3.4 表层沉积物潜在矿化量影响因素 |
5.4 小结 |
第六章 沉积物埋藏过程中环境演化以及碳收支研究 |
6.1 沉积物年代序列的建立 |
6.2 柱状沉积物TOC、TIC、TN和 TP变化 |
6.3 建库以来大龙洞水库流域环境演化 |
6.3.1 下游柱状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变化特征 |
6.3.2 柱状沉积物有机碳主要来源 |
6.3.3 大龙洞水库流域环境变化 |
6.3.3.1 气候因素 |
6.3.3.2 人类活动 |
6.3.4 岩溶地下水对柱状沉积物碳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6.4 建库以来大龙洞水库有机碳、无机碳累积速率时空特征变化 |
6.4.1 柱状沉积物有机碳累积速率空间变化 |
6.4.2 柱状沉积物有机碳累积速率时间变化 |
6.4.3 柱状沉积物无机碳累积速率空间变化 |
6.4.4 柱状沉积物无机碳累积速率时间变化 |
6.5 大龙洞水库沉积物碳埋藏与区域内其他湖泊水库的对比 |
6.6 基于柱状沉积物和其他收集的数据获得的大龙洞水库碳收支 |
6.7 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主要结论 |
特色与创新之处 |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第一发明人的授权专利 |
与他人合作发表的论文 |
(3)末次盛冰期以来内流河流域有机碳汇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定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干旱区碳汇研究现状 |
1.2.2 人类活动影响评估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祁连山内流河流域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特征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植被和土壤特征 |
2.1.5 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状况 |
2.2 中国内流河与外流河流域 |
2.2.1 中国内流河流域 |
2.2.2 中国外流河流域 |
2.3 全球内流河流域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1 祁连山内流河流域表土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2 石羊河流域终端湖泊猪野泽沉积物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2 数据收集 |
3.2.1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数据收集 |
3.2.2 岩性数据收集 |
3.2.3 年代数据收集 |
3.3 长时间尺度终端湖泊有机碳汇计算 |
3.3.1 数据来源 |
3.3.2 计算方法 |
3.4 土壤有机碳汇计算 |
3.4.1 数据来源 |
3.4.2 计算方法 |
3.5 人类活动对内流河流域有机碳汇影响定量评估 |
第四章 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流域性指示意义探讨 |
4.1 祁连山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流域性指示意义探讨 |
4.1.1 表土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4.1.2 终端湖泊有机碳来源分析与流域性指示意义探讨 |
4.2 全球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流域性指示意义探讨 |
4.3 基于中国内、外流河流域土壤和湖泊有机碳关系的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流域性指示意义验证 |
4.3.1 中国内、外流河流域湖泊有机碳数据描述性分析 |
4.3.2 中国内、外流河流域土壤有机碳数据描述性分析 |
4.3.3 基于中国内、外流河流域土壤和湖泊有机碳关系的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流域性指示意义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变化 |
5.1 内流河流域碳库效应影响评估 |
5.1.1 祁连山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碳库效应影响评估 |
5.1.2 全球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碳库效应影响评估 |
5.2 末次盛冰期以来祁连山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变化 |
5.2.1 有机碳埋藏速率计算及数据描述性分析 |
5.2.2 有机碳含量与埋藏速率变化分析 |
5.2.3 有机碳汇估算 |
5.3 末次盛冰期以来全球内流河流域终端湖泊有机碳汇变化 |
5.3.1 有机碳埋藏速率计算及数据描述性分析 |
5.3.2 有机碳含量与埋藏速率变化分析 |
5.3.3 有机碳汇与同时期全球其他陆地碳汇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类活动对内流河流域有机碳汇影响定量评估 |
6.1 人类活动对内流河流域有机碳汇的影响 |
6.2 人类活动对内流河流域有机碳汇影响定量评估 |
6.2.1 人类活动影响率计算 |
6.2.2 人类活动导致土壤有机碳排放估算 |
6.3 内流河流域湖泊和土壤固碳管理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遥感和LPJ模型模拟的长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格局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
1.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驱动力 |
1.2.3 模型和遥感在植被NPP研究中的应用 |
1.2.4 长江流域植被NPP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条件 |
2.1.2 植被现状 |
2.1.3 地形地貌 |
2.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2.2.1 气象数据及处理 |
2.2.2 植被类型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 |
2.2.3 NPP资料及处理 |
2.2.4 其他资料 |
2.3 模型及研究方法 |
2.3.1 LPJ模型介绍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长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 |
3.1 LPJ模型估算结果及精度验证 |
3.2 长江流域植被NPP空间变化特征 |
3.3 长江流域植被NPP时间变化特征 |
3.4 海拔梯度上植被NPP分布规律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植被NPP的影响 |
4.1 长江流域气候变化 |
4.1.1 气温年际变化特征 |
4.1.2 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
4.2 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 |
4.2.1 气温变化对NPP的影响 |
4.2.2 降水变化对NPP的影响 |
4.2.3 极端气候对NPP的影响 |
4.3 NPP对降水和气温的敏感性研究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NPP的影响 |
5.1 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空间变化特征 |
5.1.1 工程分布 |
5.1.2 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影响的空间变化特征 |
5.1.3 NPP和 NDVI空间分布 |
5.2 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时间变化特征 |
5.2.1 人类活动对NPP影响的时间变化特征 |
5.2.2 NPP和 NDVI时间分布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气候与人类因素在植被NPP变化中的贡献率 |
6.1 气候与人类活动在植被变化中的作用 |
6.1.1 人类活动与气候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6.1.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退化的影响 |
6.2 长江流域植被NPP变化的气候因素贡献率 |
6.3 长江流域植被NPP变化的人类贡献率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5)变化环境下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演变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 |
1.2.2 草地碳储量驱动因素的研究进展 |
1.2.3 定量区分驱动因素对草地碳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4 西北地区草地碳储量动态变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西北地区草地现状 |
2.1.3 水热条件 |
2.1.4 地形地貌 |
2.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2.2.1 气象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2 土地利用及植被类型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3 实测碳储量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4 遥感碳储量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5 LPJ模拟碳储量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统计方法 |
2.3.2 降尺度方法 |
2.3.3 累积曲线分析 |
2.3.4 敏感性分析 |
2.3.5 残差分析法 |
第三章 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时空分布格局 |
3.1 遥感与LPJ模拟草地地上碳储量结果验证 |
3.2 基于遥感和LPJ模拟地上碳储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3.3 基于遥感和LPJ模拟地上碳储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驱动因素分析 |
4.1 西北地区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
4.2 气候变化对草地地上碳储量影响 |
4.3 人类活动对草地地上碳储量影响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定量评价驱动因素对西北地区地上碳储量的影响 |
5.1 草地地上碳储量驱动因素的相对作用分析评价方法 |
5.2 草地地上碳储量变化驱动因素相对作用分析 |
5.3 不同时段内草地地上碳储量变化驱动因素相对作用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6)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研究历史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碳水平迁移相关研究成果 |
1.2.4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域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福建省八大流域SOC水平迁移研究方法 |
2.3.2 模拟闽江流域SOC水平迁移研究方法 |
第3章 两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福建省八大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 |
3.1 引言 |
3.2 结果及分析 |
3.2.1 土壤侵蚀特征 |
3.2.2 SOC侵蚀特征 |
3.2.3 土壤沉积特征 |
3.2.4 SOC沉积特征 |
3.2.5 SOC沉积侵蚀比 |
3.2.6 降水量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
3.2.7 植被覆盖度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
3.3.2 降水量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
3.3.3 植被覆盖度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ANSWERS-2000 在闽江流域的应用和验证 |
4.1 引言 |
4.2 利用小时尺度降水模拟结果的验证 |
4.3 日降水数据模拟结果的验证和可行性评估 |
4.3.1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径流量比较和验证 |
4.3.2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输沙量比较和验证 |
4.3.3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土壤侵蚀量比较和验证 |
4.3.4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流域土壤侵蚀与沉积的比较 |
4.3.5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河道泥沙淤积比较 |
4.3.6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入海泥沙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2008–2016 年闽江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特征 |
5.1 引言 |
5.2 结果及分析 |
5.2.1 SOC侵蚀 |
5.2.3 SOC沉积 |
5.2.4 河道SOC沉积 |
5.2.5 输入海洋的SOC |
5.2.6 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SOC侵蚀的影响 |
5.2.7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
5.3.2 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SOC侵蚀的影响 |
5.3.3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
5.3.4 侵蚀SOC的再分配 |
5.4 小结 |
第6章 近50 年来闽江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特征 |
6.1 引言 |
6.2 结果及分析 |
6.2.1 模拟结果验证 |
6.2.2 土壤和SOC侵蚀 |
6.2.3 土壤和SOC沉积 |
6.2.4 河道SOC沉积 |
6.2.5 输入海洋的SOC |
6.2.6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
6.2.7 植被覆盖度对SOC侵蚀的影响 |
6.2.8 人类活动对SOC侵蚀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
6.3.2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
6.3.3 植被覆盖度对SOC侵蚀的影响 |
6.3.4 人类活动对SOC侵蚀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埋藏及耦合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全球碳循环研究进展 |
1.2.2 湖泊碳循环研究进展 |
1.2.3 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模型 |
1.2.4 湖泊有机碳来源解析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滇池概况 |
2.1.2 抚仙湖概况 |
2.1.3 措普湖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2.2 沉积物室内培养实验 |
2.2.3 样品的测试与分析 |
2.3 质量控制与保证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典型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埋藏现状 |
3.1 湖泊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
3.1.1 滇池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
3.1.2 抚仙湖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
3.1.3 措普湖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
3.2 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现状 |
3.2.1 滇池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量、埋藏通量及总氮含量特征 |
3.2.2 抚仙湖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量、埋藏通量及总氮含量特征 |
3.2.3 措普湖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量、埋藏通量及总氮含量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机碳来源对有机碳埋藏的影响 |
4.1 源解析方法的优化与选择 |
4.1.1 因子分离的理论依据 |
4.1.2 两种因子分析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4.1.3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检出限确定 |
4.1.4 借助平行因子分析优化PMF因子数的确定 |
4.2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解析及其对有机碳埋藏量的影响 |
4.2.1 措普湖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物理意义 |
4.2.2 措普湖有机碳来源的确定 |
4.2.3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组成的变化历史 |
4.2.4 措普湖有机碳来源对有机碳埋藏的影响 |
4.3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解析及其对有机碳埋藏的影响 |
4.3.1 滇池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物理意义 |
4.3.2 滇池有机碳来源的确定 |
4.3.3 滇池沉积柱中有机碳来源组成的变化历史 |
4.3.4 滇池有机碳来源对有机碳埋藏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泊沉积物有机碳沉积与矿化动态模型构建 |
5.1 有机碳沉积与矿化模型构建 |
5.1.1 背景与理论基础 |
5.1.2 表征有机碳埋藏生物标志物的选择 |
5.1.3 有机碳埋藏与矿化模型结构 |
5.1.4 有机碳埋藏与矿化模型说明 |
5.2 有机碳沉积与矿化模型验证 |
5.2.1 拟合度分析 |
5.2.2 灵敏度分析 |
5.3 有机碳沉积与矿化模型结果 |
5.3.1 不同沉积柱的模型参数特征 |
5.3.2 沉积物中有机碳组分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与埋藏特征 |
6.1 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
6.1.1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
6.1.2 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
6.1.3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
6.2 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 |
6.2.1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特征 |
6.2.2 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特征 |
6.2.3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特征 |
6.3 不同湖泊有机碳埋藏能力动态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有机碳沉积、矿化与埋藏的耦合因素分析 |
7.1 利用典型湖泊筛选有机碳埋藏的主要关联因素 |
7.1.1 选择典型湖泊与分析指标 |
7.1.2 措普湖沉积特征分析 |
7.1.3 筛选确定主要关联因素 |
7.2 典型湖泊中有机碳埋藏与营养盐的耦合方式 |
7.2.1 营养盐相对浓度与有机碳来源变化相耦合 |
7.2.2 TN/IP选择性促进/抑制不同端源有机碳的埋藏 |
7.2.3 扰动影响沉积物有机碳埋藏的特殊机制 |
7.3 滇池与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
7.3.1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
7.3.2 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营养盐与有机碳沉积与矿化的耦合分析 |
8.1 湖泊整体端源因子的分离与分析 |
8.1.1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的确定 |
8.1.2 不同沉积柱中响应因子占比的变化 |
8.2 营养盐定量耦合响应因子贡献量与贡献率的变化 |
8.3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有机碳的沉积与矿化 |
8.3.1 利用背景因子和响应因子模拟有机碳含量的模型形式 |
8.3.2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有机碳的沉积量 |
8.3.3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短期有机碳的矿化量 |
8.3.4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长期有机碳的矿化量 |
8.3.5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有机碳的埋藏量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创新点 |
9.2 主要结论 |
9.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研究成果 |
参与课题 |
研究成果 |
致谢 |
(8)青藏高原典型小流域水电站运行对河流碳组成和通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4.1 主要工作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环境管理理论 |
2.1.1 区域环境管理 |
2.1.2 区域开发行为环境管理 |
2.1.3 生态敏感区 |
2.2 碳循环与碳通量 |
2.2.1 全球碳循环与全球变化 |
2.2.2 碳通量与河流碳通量 |
2.2.3 河流碳循环与河流碳通量 |
2.2.4 河流碳的组成和通量类型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 波密县总述 |
3.2 波堆藏布流域概况 |
3.2.1 研究区所属水文区划总述[64] |
3.2.2 水文地质特征 |
3.2.3 地理区位特征 |
3.2.4 波堆水电站 |
3.3 研究方法 |
3.3.1 采样工作 |
3.3.2 水文化学分析 |
3.3.3 河流碳组成相关理化指标、碳通量指标理化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波堆藏布水化学与河流碳时空变化特征 |
4.1 流域内水化学、河流碳参数时空变化趋势 |
4.1.1 流域内水化学参数时空变化趋势 |
4.1.2 流域内碳通量参数时空变化趋势 |
4.2 流域内水化学、河流碳参数时空分布特征 |
4.2.1 流域内水化学参数时空变化分布特征 |
4.2.2 流域内碳通量参数时空变化分布特征 |
4.3 水电站库区垂直断面水化学、碳通量参数变化趋势 |
4.3.1 水电站库区垂直断面水化学参数变化趋势 |
4.3.2 水电站库区垂直断面碳通量参数变化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电站对流域碳通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
5.1 水电站对流域干流水化学、碳通量参数时空变化趋势 |
5.1.1 波堆藏布流域干流水化学参数时空变化趋势 |
5.1.2 波堆藏布流域干流碳通量参数时空变化趋势 |
5.2 水电站对流域碳通量参数的影响效果分析 |
5.2.1 水电站对流域水化学参数的影响效果聚类分析 |
5.2.2 水电站对流域碳通量参数的影响效果聚类分析 |
5.2.3 水电站对流域水化学及碳通量参数的影响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政府层次 |
6.2.2 社会层次 |
6.2.3 公众层次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课题 |
(9)隧道建设影响下岩溶关键带C-S耦合循环与碳酸盐岩风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球关键带研究现状 |
1.2.2 岩溶关键带物质循环研究现状 |
1.2.3 岩溶关键带物质循环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隧道建设情况 |
2.2 研究方法及样品采集 |
2.2.1 野外监测点布设 |
2.2.2 样品采集 |
2.2.3 样品测定 |
2.2.4 数据分析 |
第3章 隧道建设对岩溶关键带水循环的影响 |
3.1 岩溶关键带水体δ~2H、δ~(18)O值变化特征 |
3.1.1 土壤水δ~2H、δ~(18)O值特征 |
3.1.2 地表水、地下水和隧道排水δ~2H、δ~(18)O值特征 |
3.2 隧道建设对地下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建设对岩溶关键带水体水化学组成的影响 |
4.1 水化学特征 |
4.1.1 大气沉降 |
4.1.2 隧道影响区水体水化学特征 |
4.1.3 无隧道影响区水体水化学特征 |
4.2 岩溶关键带水体水化学垂直变化特征 |
4.3 隧道建设对岩溶关键带水体水化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隧道建设对岩溶关键带C-S耦合与碳酸盐岩风化的影响 |
5.1 岩溶关键带水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DIC来源 |
5.1.1 岩溶关键带水体DIC及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5.1.2 岩溶关键带水体DIC来源 |
5.2 岩溶关键带水体硫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SO42-来源 |
5.2.1 岩溶关键带水体硫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5.2.2 岩溶关键带水体SO_4~2-来源 |
5.3 岩溶地下水系统C-S耦合与碳酸盐岩风化 |
5.3.1 H_2SO_4参与碳酸盐岩风化的水化学指示 |
5.3.2 端元混合模型验证 |
5.3.3 H_2SO_4风化碳酸盐岩的环境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海洋碳循环过程研究 |
1.2.1 海洋二氧化碳通量研究 |
1.2.2 海水中碳的迁移转化 |
1.2.3 海洋沉积有机碳的地球化学循环 |
1.3 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中的作用 |
1.3.1 以海洋细菌为核心的微食物环 |
1.3.2 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中的作用 |
1.3.3 海洋细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沉积有机质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 |
1.4.1 海洋沉积有机质的来源 |
1.4.2 海洋沉积有机质在海洋碳循环中的角色 |
1.5 海洋碳循环与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 |
1.5.1 海洋碳循环模式研究进展 |
1.5.2 海洋生态水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
1.6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渤海湾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
2.1 数据处理方法简介 |
2.1.1 判别分析法 |
2.1.2 聚类分析法 |
2.1.3 主成分分析法 |
2.1.4 因子分析法 |
2.1.5 滑动平均法 |
2.2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及前处理 |
2.2.1 研究区域 |
2.2.2 数据来源及前处理 |
2.3 渤海湾水质的时间演变特征 |
2.3.1 1995~2015年渤海湾水质的演变特征 |
2.3.2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演变特征 |
2.4 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
2.4.1 2011~2015年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
2.4.2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
2.5 渤海湾水质污染源解析 |
2.5.1 渤海湾表层海水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
2.5.2 2011~2015年渤海湾水质污染源分析 |
2.5.3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污染源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渤海湾水中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调控因素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的实验与分析 |
3.2 浮游细菌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
3.2.1 浮游细菌丰度分布特征与讨论 |
3.2.2 浮游细菌生物碳的分布特征与讨论 |
3.3 水体中其他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
3.3.1 浮游植物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
3.3.2 海水中溶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
3.4 浮游细菌颗粒有机碳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
3.4.1 2011年5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
3.4.2 2012年5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
3.4.3 2012年11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
3.5 浮游细菌在渤海湾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3.5.1 浮游细菌与浮游植物颗粒有机碳的生态关系 |
3.5.2 浮游细菌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3.5.3 浮游细菌在渤海湾碳循环中的生态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渤海湾沉积有机碳、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
4.1 采样与样品处理方法 |
4.1.1 研究区域和采样站位 |
4.1.2 样品采集和保存 |
4.1.3 样品前处理及实验分析 |
4.2 渤海湾沉积有机碳、氮的时空分布 |
4.2.1 沉积有机碳、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沉积有机碳、氮的垂向分布特征 |
4.3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分布特征 |
4.3.1 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2 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垂向分布特征 |
4.4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的源解析和定量估算 |
4.4.1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的源解析 |
4.4.2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的定量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浮游-底质耦合的有机碳循环生态模型 |
5.1 浮游-底质耦合的有机碳循环生态子模型 |
5.2 浮游生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
5.2.1 浮游植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
5.2.2 浮游动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
5.2.3 浮游细菌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
5.3 有机碳的迁移转化模型 |
5.3.1 悬浮碎屑的迁移转化模型 |
5.3.2 溶解有机物的迁移转化模型 |
5.3.3 沉积有机碳的迁移转化模型 |
5.4 无机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
5.4.1 氨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
5.4.2 硝酸盐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
5.4.3 沉积无机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
5.5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模型的状态变量及参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模拟研究 |
6.1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模型验证 |
6.1.1 渤海湾水动力学验证 |
6.1.2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验证 |
6.2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过程的模拟结果和定量估算 |
6.2.1 渤海湾生态变量时空变化的模拟结果 |
6.2.2 微食物环对渤海湾生态系统贡献的定量估算 |
6.2.3 新生氮对浮游生态系统贡献的定量估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ASA模型的杭州市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D]. 王智.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典型岩溶地下水补给型水库碳埋藏机制研究[D]. 黄思宇.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3]末次盛冰期以来内流河流域有机碳汇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定量评估[D]. 徐玲梅. 兰州大学, 2020
- [4]基于遥感和LPJ模型模拟的长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格局及驱动力分析[D]. 张凤英.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变化环境下西北地区草地地上碳储量演变及驱动力分析[D]. 孔蕊.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D]. 刘玉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7]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埋藏及耦合因素分析[D]. 姜泉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青藏高原典型小流域水电站运行对河流碳组成和通量的影响[D]. 翟艳峰.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0)
- [9]隧道建设影响下岩溶关键带C-S耦合循环与碳酸盐岩风化[D]. 何瑞亮. 西南大学, 2020
- [10]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D]. 赵海萍.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