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论文和设计-苏丹丹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由外到内依次设置主体护套层、挡水层、加强层和带衬层,带衬层内有两组第一线组和两组第二线组,第一线组为由第一屏蔽层包裹的两根信号线,其中一根由第一导体和挤包于第一导体外的第一防水绝缘层构成,另一根由第一导体和挤包于第一导体外的第二屏蔽层构成,第二线组为由第二导体和挤包于第二导体外的第二防水绝缘层构成。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电缆能很好保证海上设备和岸基的电力和信号传输安全,柔软性较好,并且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漂浮能力和自平衡能力,可以很好的解决自然潮汐以及船只通过带来的风浪牵拉、碾压影响,在保证长度裕度的情况下,可以节约大量海底勘探施工的时间及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依次设置主体护套层、挡水层、加强层和带衬层,带衬层内有两组第一线组和两组第二线组,第一线组为由第一屏蔽层包裹的两根信号线,其中一根由第一导体和挤包于第一导体外的第一防水绝缘层构成,另一根由第一导体和挤包于第一导体外的第二屏蔽层构成,第二线组为由第二导体和挤包于第二导体外的第二防水绝缘层构成,主体护套层的两个相对侧面有延伸出的与主体护套层一体化成型的牵拉护套层,牵拉护套层内嵌有牵拉芯。

设计方案

1.一种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依次设置主体护套层、挡水层、加强层和带衬层,带衬层内有两组第一线组和两组第二线组,第一线组为由第一屏蔽层包裹的两根信号线,其中一根由第一导体和挤包于第一导体外的第一防水绝缘层构成,另一根由第一导体和挤包于第一导体外的第二屏蔽层构成,第二线组为由第二导体和挤包于第二导体外的第二防水绝缘层构成,主体护套层的两个相对侧面有延伸出的与主体护套层一体化成型的牵拉护套层,牵拉护套层内嵌有牵拉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衬层内,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的空隙处采用聚丙烯网状撕裂带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导体为绞合铜导体,第二导体为绞合铜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水绝缘层为低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防水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带衬层为搭盖率不小于20%的聚丙烯PP带绕包;加强层为编织密度不小于60%,直径0.2mm聚酰胺纤维丝编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挡水层为双面自粘铝塑带纵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牵拉芯为2.0mm2<\/sup>聚酰胺纤维绞合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主体护套层和牵拉护套层均为黑色耐候低密度聚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导体、第一防水绝缘层、第一屏蔽层共同组成一个信号传输单元,共有2个信号传输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导体、第二防水绝缘层共同组成一根电力传输线芯,共有2根电力传输线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属于电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设备开发运用的增加,保证海上电力、信号传输安全可靠的电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海上设备为了保证电力、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多采用海底敷设的方法,从而需要很高的现场勘查以及施工安装要求,而且无法满足近海沿海移动设备的电力、信号传输需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缆没有兼顾自漂浮能力以及较好的柔软性和安全可靠性,使得无法满足近海沿海移动设备电力、信号传输需要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由外到内依次设置主体护套层、挡水层、加强层和带衬层,带衬层内有两组第一线组和两组第二线组,第一线组为由第一屏蔽层包裹的两根信号线,其中一根由第一导体和挤包于第一导体外的第一防水绝缘层构成,另一根由第一导体和挤包于第一导体外的第二屏蔽层构成,第二线组为由第二导体和挤包于第二导体外的第二防水绝缘层构成,主体护套层的两个相对侧面有延伸出的与主体护套层一体化成型的牵拉护套层,牵拉护套层内嵌有牵拉芯。

进一步地,所述带衬层内,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的空隙处采用聚丙烯网状撕裂带填充。

进一步地,第一导体为绞合铜导体,7根绞合,每根绞合的铜导体外径0.30mm,第二导体为绞合铜导体,7根绞合,每根绞合的铜导体外径0.68mm。

电力传输线芯需要导体尺寸较大。

进一步地,第一防水绝缘层为低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防水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层。

进一步地,带衬层为搭盖率不小于20%的聚丙烯PP带绕包;加强层为编织密度不小于60%,直径0.2mm聚酰胺纤维丝编织。

进一步地,挡水层为双面自粘铝塑带纵包。

进一步地,牵拉芯为2.0mm2<\/sup>聚酰胺纤维绞合芯。

进一步地,主体护套层和牵拉护套层均为黑色耐候低密度聚乙烯。

进一步地,第一导体、第一防水绝缘层、第一屏蔽层共同组成一个信号传输单元,共有2个信号传输单元。

进一步地,第二导体、第二防水绝缘层共同组成一根电力传输线芯,共有2根电力传输线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柔软性较好,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漂浮能力和自平衡能力,可以很好的解决自然潮汐以及船只通过带来的风浪牵拉、碾压影响,在保证长度裕度的情况下,在国内沿海具有很好的使用安全可靠性,可以节约大量海底勘探施工的时间及成本,并且非常灵活,可以随用随收任意移动,更适合沿海移动设备的电力和信号传输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由外到内依次设置主体护套层1、挡水层2、加强层3和带衬层4,带衬层4内有两组第一线组和两组第二线组,第一线组为由第一屏蔽层5包裹的两根信号线,其中一根由第一导体6和挤包于第一导体6外的第一防水绝缘层7构成,另一根由第一导体6和挤包于第一导体6外的第二屏蔽层8构成,第二线组为由第二导体9和挤包于第二导体9外的第二防水绝缘层10构成,主体护套层1的两个相对侧面有延伸出的与主体护套层1一体化成型的牵拉护套层11,牵拉护套层11内嵌有牵拉芯12。

带衬层4内,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的空隙处采用聚丙烯网状撕裂带填充13。

第一导体6为绞合铜导体,7根绞合,每根绞合的铜导体外径0.30mm,第二导体9为绞合铜导体,7根绞合,每根绞合的铜导体外径0.68mm。

电力传输线芯需要导体尺寸较大。

第一防水绝缘层7为低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防水绝缘层10为交联聚乙烯层。

带衬层4为搭盖率不小于20%的聚丙烯PP带绕包;加强层3为编织密度不小于60%,直径0.2mm聚酰胺纤维丝编织。

挡水层2为双面自粘铝塑带纵包。

牵拉芯12为2.0mm2<\/sup>聚酰胺纤维绞合芯。

主体护套层1和牵拉护套层11均为黑色耐候低密度聚乙烯。

第一导体6、第一防水绝缘层7、第一屏蔽层5共同组成一个信号传输单元,共有2个信号传输单元。

第二导体9、第二防水绝缘层10共同组成一根电力传输线芯,共有2根电力传输线芯。

设计图

一种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43342.2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183293U

授权时间:20190730

主分类号:H01B 7/04

专利分类号:H01B7/04;H01B7/17;H01B7/282;H01B7/02;H01B7/12

范畴分类:38A;

申请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镇荆邑南路99号

发明人:苏丹丹;张科峰

第一发明人:苏丹丹

当前权利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柏尚春

代理机构:32204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耐碾压拖拉水面移动电缆论文和设计-苏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