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要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新课程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通过新颖、趣味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有很多方法可以尝试,如:创设情境,开展讨论,设置悬疑,做游戏等都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的好方法。其中课堂游戏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按照课堂需要设计新颖的游戏内容,灵活的形式方法,从而吸引学生的主要注意力,使教与学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完成。
下面谈谈游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和作用:
1.模拟交际环境,应用巩固所学语言。比如在教现在进行时的时候,可以让一个学生到教室前面做动作,让其他学生猜“What'shedoing?”“Heisflyingakite.”“Ishedoinghishomework?”……中学生有好奇心强,好动,好胜的特点,他们都想第一个猜出答案,第一个说出正确的句子,于是他们就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或者迫不及待地大声抢答出来,一时间,学生无不个个全神贯注。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不知不觉就把句子掌握住了。
2.用游戏突破单词难关。教授人身体各部位名称的词汇时,我们运用了小时候大家都玩过的一个游戏“鼻子、鼻子、嘴……”来加强巩固对单词的记忆。可以2人玩,也可以3~6人玩,一人发布命令”“nose,nose,ear...”,其他人初始时把手指放在鼻子上,随着发号人的指令,迅速指向身体相应的部位,并拼出单词,指向错误者失败。随着命令的加快,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越来越好。这样就把枯燥的记忆单词工作在欢乐中完成了。
3.用游戏提高听说能力。单纯地听录音训练学生的听力太刻板,学生学习被动,参与者少,有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听,效果不是很好。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随时进行听力训练,效果比较好。例如“听说接力赛”,事先准备好几张小纸条,每张纸条上写上一句话,每个句子的长度和难度相当,一排有多少学生就准备多少纸条,一行为一组,每行人数要相等,把纸条发给第一位学生。游戏开始,第一位学生迅速打开纸条,记下上面的句子,然后说给第二位学生,第一位传完话,把纸条还给老师。这样依次往下传,传话时只准耳语,最后一位学生复述出传给他的句子,最先结束,复述正确的组为优胜组。(复述错误,根据错误多少适当扣分)
4.用游戏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创造能力。把学生根据情况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在表演对话时,默写词组时,举例造句时等进行比赛,每成功一次可以奖励一个笑脸,看哪个组最后得到的笑脸。以此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通过胜败的评比,激发学生取得成功的动机。
但是在做游戏时,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游戏的规则要明确化。在游戏前应把规则、要求向学生介绍清楚,以免引起混乱。如在拼单词或背短语比赛时,设置游戏让学生分成2人一组,一人提问,一人回答,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答出的最多。回答出来的单词或短语的数量和提问者的提问有很大关系,这时就要明确规则。一定要强调提问时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提问的范围,以及提问的速度,要等老师号令发出后再开始,喊“停”时再结束,要马上结束,然后计算正确的数量。
2.游戏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游戏,使游戏为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服务。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在学习“usedtodosomething”“beusedtosomething/doingsomething”时,可以设计一个“头脑风暴”游戏。两人一组练习,迅速说出自己过去常干什么,现在习惯干什么,一人说完,另一人马上接着说,不能重复,每人至少说出三组句子,看哪一组先结束。通过这种快速的、有针对性的操练,使学生对这两个词组的用法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也能灵活地运用它们。
3.游戏的评价要有创新性和交互性。游戏结束不仅要评价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合作精神以及创造性运用的能力,应及时对优胜者给予肯定,对失利者予以勉励,以防学生失去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总之,在英语课堂上巧妙地运用游戏形式,可以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都能得到发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