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潘明2崔海浩(1昆明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6500512四川汉源县第二中学625300)
[摘要]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从事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的专家们认为,在合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景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校英语课堂中发挥的优势
1.1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
传统课堂中,老师提问问题一般要求立即并且准确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学习水平稍低的学生往往羞于在大众面前发言,有的人因不知道答案而焦虑紧张。而合作学习法提供了相对轻松的环境,组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大大降低了学习者的焦虑感,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自信心。
1.2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自主性。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相互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情况的关心。共同分担任务和在各组之间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体会到学习的挑战性和成功感,并能提高学生个人的自信心、人际关系、社交能力、时间控制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1.3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习者在性格、动机、态度、能力等各方面会有差异,班级集中授课不能适应和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而小组学习虽然不能在这方面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由于学生们获得了大量的语言交流练习时间,在小组活动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自由、大胆地说话,这样就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高校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2.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忽略了合作学习的本质。
在随意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成为教师为了跟随教学改革的风潮而特别在课堂上开展的新的教学方式。每次教师提出一个或者几个有关于英语课文的问题,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没有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体责任。当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状态,还没有讨论出结果,教师为了配合教学进度,己经请某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了。而且据观察,很多学生在教师让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投入的参与讨论学习,而是做自己的习题或者与小组成员聊天。这种形式化的合作学习如果不加以遏制,不但不会改善英语教学方式,反而会降低英语教学效率,学生学不到知识,其能力也得不到发展,这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2合作学习的课堂秩序和小组排列无法控制。
在高校英语教学的大班授课当中的小组控制更是存在较大困难。教师的在分组时出现很多困难,知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最好的组合,但是如果让学生把座位换来换去也很麻烦,所以一般教师就让前后左右的四个学生或者是六个学生为单位组成小组。这样排列小组就会造成小组水平不同,或者学生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有的组员不参与讨论,有的组员侃侃而谈不给别人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课堂上,小组之间距离太近,每个小组都会影响到别的小组和受到其他小组的影响。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有时候教师刚宣布合作学习活动开始,学生就开始大声讨论,每个小组都希望自己的声音可以压过别的小组的声音,所以,整个课堂噪音很大,组内成员听不清组内其他成员在说什么,也听不清教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引导,同样,教师也听不清学生在讨论些什么。
三、高校英语课堂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策略
3.1高校英语教师要加强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
高校英语教师不但要重视英语专业的学习,还要不断研究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的理论。如今研究合作学习理念的趋向是强调合作学习从经验到理论的统一。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应该被看作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统一体。比较重经验的合作学习方式包括具体的、明确的技术,这样可以保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固定的方法被培训,而不论及具体环境下的差异性;理论性的合作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学习并掌握特定合作学习模式的概念以及理论框架,把当前的课程与活动重新组织到合作性的课程与活动中。
3.2师资培训要为教师提供开展合作学习的相关技能培训。
合作是由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技能、合作行为四个方面有机组成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和意识的责任。但是,倘若教师只有合作认知、合作情感,而缺乏必须的组织和评价合作学习的技能、策略,那么,即便其组织合作学习也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学校应提供给教师相关的培训,不仅包括理论认知方面的提升,还应包括实践方面的技能训练。
3.3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个体责任。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一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使小组任务具体化,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了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参考文献]
[1]晨梅梅等.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M].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
[2]林立,杨传伟.英语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l)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