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混凝土强度指标试验研究

结构混凝土强度指标试验研究

一、结构混凝土强度指标试验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远[1](2021)在《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及其非线性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阻尼是混凝土材料或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能量耗散的一种重要机制。阻尼作为结构三大动力特性之一,对结构的动力响应有重要影响,它是标识混凝土材料或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能量耗散的一个指标。但相比于聚合物、沥青混合料等阻尼材料,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复杂成分的弱粘弹性材料,其阻尼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另一方面,随着天然砂石等自然资源不断消耗和大量建筑固体废弃物不断产生的背景下,再生混凝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粗骨料的掺入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组分的复杂程度。考虑到混凝土材料阻尼问题的复杂性,针对再生粗骨料掺入对混凝土材料阻尼的影响问题目前仍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采用试验及理论分析方法,首先对再生混凝土阻尼变异性开展研究,其次针对再生混凝土阻尼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较为系统的分析,如:再生粗骨料材料以及荷载条件对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的影响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扫频激励试验开展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材料基频和阻尼等动力特性变异性研究。通过经典统计学方法和贝叶斯统计学方法对两种混凝土的动力特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基于贝叶斯广义线性模型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广义刚度、基频、阻尼的概率预测模型,得到的概率模型能够较好地考虑阻尼的变异性。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的掺入将改变混凝土材料基频和阻尼比的最优分布。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的变异系数服从正态分布,其95%置信水平的的置信区间为(0.107,0.119),高于普通混凝土。(2)通过轴压循环荷载试验及强度试验,对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非线性材料阻尼开展研究。分析了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再生粗骨料粒径、取代率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相关非线性材料阻尼模型。针对不同的应用情景,综合考虑强度和阻尼的协调关系,对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调控。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材料阻尼特性与再生粗骨料和循环荷载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混凝土材料静力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同的荷载指标下,会导致不同的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及优化结果(3)基于阻尼、徐变均展现出的粘弹性特征,通过开展再生混凝土梁徐变试验、持荷后自由振动试验及文献数据调研,对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率相关性开展研究。基于粘弹性材料函数在时域、Laplace域及频域之间的互变关系探究了阻尼与徐变的联系。基于粘弹性理论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率相关模型并进行验证,并分析了不同持荷等级下的混凝土材料剩余弹性及依时性对阻尼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特性有着明显的荷载率相关性及荷载等级相关性。混凝土的剩余弹性与材料的存储应变能相关,在计算混凝土阻尼时需要对材料的剩余弹性进行估算;且再生混凝土阻尼有着较为明显的依时性。(4)通过开展3种持荷等级、4种持荷时长下的再生混凝土梁徐变及徐变恢复试验,探究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随持荷历史的演变规律。基于分数导数三参数粘弹性模型对各种工况下的徐变及徐变恢复过程的粘弹性参数进行了识别,分析持荷历史对再生混凝土粘弹性参数的影响。以徐变—阻尼互变方法为基础,分析持荷等级、持荷时长、以及是否持荷对两种混凝土材料阻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持荷历史对混凝土阻尼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持荷等级而言,增加荷载不但意味着弹性与粘性成份的改变,其塑性及损伤引起的不可恢复变形同样会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发展,并通过改变混凝土的剩余弹性进而改变其阻尼性能。对于持荷时长而言,则是主要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化反应的进行改变了混凝土的粘性,同时其不可恢复变形也有一定的发展。(5)基于介尺度科学中的不同主导机制在耗能过程中竞争协调原理与最小耗能原理,对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在耗能过程中的塑性损伤耗能及粘弹性耗能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损伤—塑性变形耦合的塑性损伤本构导出了两种混凝土塑性损伤耗能机制的耗能率表达式。同时基于粘弹性理论导出了两种混凝土基于粘弹性耗能机制的耗能率表达式。基于EMMS(Energy-minimization multi-scale)原理的主导机制在竞争中的协调思想对两种耗能机制的临界点进行了识别,并对两种耗能机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耗能构成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粘弹性耗能成分高于普通混凝土,但两者差距并不大。再生粗骨料的掺入虽然提高了混凝土的耗能能力,但是对于耗能机制所占的比重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有着相似的耗能机理,但总耗能量仍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班新林[2](2021)在《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运营里程占全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一半以上,我国高铁一个显着的特点是桥梁占线路里程的比例高,平均大于50%,部分线路高达90%,其中标准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又占桥梁里程的90%以上。标准简支梁桥的设计理论、建造模式及运营性能控制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成为保障高速铁路线路高平顺性与高速列车长期平稳运行的关键控制环节。以32m简支箱梁为核心的我国高铁标准简支梁建造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但40m简支梁对我国长度约25m的动车组具有消振优势,并且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河流湖泊中桥梁下部基础造价较高等情况下可以节省大量工程投资,工程应用需求大。40m简支箱梁代表了高速铁路标准简支梁建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40m简支梁设计理论创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速铁路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对象,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设计和静力学设计、容许应力法设计和极限强度理论设计、确定性分析和考虑参数随机性的可靠度分析,并且以实际工程应用目标打造一榀足尺试验梁,研究了系统的试验验证技术。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动力系数和桥面加速度为控制指标,采用移动荷载列模型研究40m简支梁的竖向自振频率设计限值,研究结果论证了40m简支梁的消振效应,基频设计限值采用规范下限值即可。虽然混凝土结构本身较大的线质量,决定了桥面加速度不控制高铁简支梁的刚度设计,本文针对较小线质量40m简支梁基频限值的分析,可以为轻型桥梁结构和轨道结构的发展提供借鉴。另外,以车体加速度为控制指标,采用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模型,研究了40m简支梁的挠跨比、残余徐变变形和墩台不均匀沉降限值,根据是否为可调的工后变形,分别给出各自的研究原则,研究得到的挠跨比限值大于既有规范,不控制40m简支梁刚度设计。基于车体加速度随速度变化规律,采用运营速度给出单独考虑的残余徐变变形限值和墩台不均匀沉降限值,并给出工后变形变位的组合限值。(2)基于现行规范设计了一榀完全满足工程应用条件的高速铁路40m简支箱梁,设计考虑了运营状态设计指标、施工工况下混凝土应力以及横框结构的钢筋应力和裂缝宽度,设计结果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梁预制质量良好,基于研发的试验平台和加载系统,验证了40m简支梁抗弯性能、抗扭性能、抗裂安全系数、开裂荷载、预应力度和强度安全系数,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针对受力复杂的锚固区,试验验证了预应力张拉工况下结构受力安全。(3)使用桁架模型分析40m简支梁抗弯极限承载力,并与国内外规范公式进行对比,采用容许应力法设计的简支梁在采用极限状态法验算时,抗弯能力有5.9%~10.7%的富裕。提出了采用莫尔协调转角桁架模型、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固角软化桁架模型的抗剪设计方法,考虑了混凝土软化本构模型,以试验测试数据为分析起点,以试验梁配筋为基础,得到了抗剪钢筋的屈服顺序以及混凝土结构极限剪应力。采用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分析得到40m简支箱梁纯扭状态的破坏全过程,随着扭转角的增加,得到混凝土主压应变、剪力流区厚度发展规律和钢筋屈服顺序。研究表明40m简支梁抗扭延性比为15.8,具有很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针对锚固区受力特征,基于拉压杆理论创立了三种腹板模型和两种底板模型,结果表明预应力筋的劈裂力不控制足尺试验梁端配筋设计。(4)考虑二期恒载引起的跨中挠度和二期恒载加载龄期的随机性,分别采用一次二阶矩法和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蒙特卡洛法计算残余徐变变形的可靠度,结果表明增加二期恒载加载龄期可以有效控制残余徐变变形的发展。考虑截面抗弯刚度、线质量和阻尼比的随机性,研究了桥面加速度的可靠度;考虑轨道不平顺的高低幅值和残余徐变上拱幅值的随机性,研究了车体加速度的可靠度;加速度响应均符合极值I型分布规律。累积概率99%的加速度明显大于确定性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设计参考指标。

魏芸[3](2021)在《温度对沥青混凝土静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工沥青混凝土作沥青的混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渗性能和耐久性等性能,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坝工结构建筑物中,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则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坝型,也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常见的一种水工坝型。对于心墙坝的力学参数等性能,可以通过静三轴试验进行分析,并且也可以基于静三轴试验利用邓肯张模型来计算其力学参数。此外各地区工程由于工程环境条件的差异,尤其南北方气候差异比较大,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需要综合考虑到水工坝体的实际运行工作温度,所以我们有必要针对不同温度下的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问题展开研究。当前国内外关于水工沥青混凝土力学参数的研究中,运用最多的是邓肯张模型,但由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就导致了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形式也完全不同,通常来说随着温度升高沥青混凝土材料有一个从脆性到黏弹性转变的过程,因此对沥青混凝土本构模型的研究也成为了沥青混凝土理论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某工程项目运来的材料作为试验原材料,以沥青混凝土静三轴试验为基础,研究其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对于静三轴试验结果以邓肯张模型为理论依据,研究了模型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且运用统计学思想分析了不用温度下该模型的拟合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原材料检测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首先运用正交试验设计9组配合比并对其进行劈裂试验,劈裂试验的结果运用极差分析法计算,得到3组初选配合比。然后对初选的3组配合比进行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渗透试验、水稳定性试验、静三轴试验和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试验等一系列力学性能试验,最终确定一组最优配合比为油石比6.5%,填料用量1 1%,级配指数0.39。(2)对上述配合比(油石比6.5%,填料用量11%,级配指数0.39)进行静三轴试验研究,主要分析4种不同温度(4℃、10℃、16℃和22℃)以及四种不同围压(0.3MPa、0.5MPa、0.7MPa和0.9MPa)下的沥青混凝土静三轴试验结果,包括应力应变曲线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体积变形与轴向变形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破坏偏应力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温度越高,其破坏偏应力越小即破坏强度越小,并且偏应力整体越低,应力软化现象较明显,剪胀现象越明显。(3)对沥青混凝土静三轴试验数据利用邓肯张双曲线模型进行处理和分析,分析各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发现沥青混凝土各项参数均随试验温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只有体变模量指数随温度增加。然后用邓肯张模型得出的试验参数反向计算沥青混凝土的理论偏应力,并用统计学思想计算理论偏应力与试验偏应力的相关系数、估计标准误差和拟合优度三个指标。分析不同温度下邓肯张模型与试验曲线的拟合度,得出邓肯张模型在低温低围压状态下拟合较好,但是其不能模拟沥青混凝土的软化现象,所以在高温高围压状态下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不符合邓肯张双曲线模型。

霍晓宇[4](2021)在《改性剂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由于使用期长、经历多次破拆等原因,再生骨料性能远不如天然骨料,从而使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低下。利用改性剂对再生骨料进行优化改性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其结构,从而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本文选用了硅酸钠与硅烷两种改性剂对再生骨料进行单一改性与混合改性处理,通过对比各组骨料性能指标与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探究改性规律、改性机理以及最优改性方案:探究改性再生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受围压与龄期影响的变化规律,以便为实际工程中骨料改性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开展单一改性剂对骨料改性规律探究,发现同浓度下,硅酸钠溶液对骨料的改性效果基本优于硅烷溶液,硅烷溶液只有在吸水率的改性上优于硅酸钠溶液;混合改性的效果大多优于单一改性,8%硅酸钠溶液与1 2%硅烷溶液混合改性对骨料的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提升最大,1 0%硅酸钠与12%硅烷混合改性对再生骨料的吸水率与压碎指标提升最大。(2)开展了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对再生混凝土单一改性的规律,0%~8%的浓度区间内硅烷与硅酸钠对抗压强度改性效果相当,8%~12%的浓度区间内硅酸钠优于硅烷,0%~12%的浓度区间内硅酸钠对劈裂抗拉强度的改性效果全面优于硅烷溶液。(3)根据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找出混合改性最优方案。8%硅酸钠溶液与12%硅烷溶液混合改性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分别为41.3MPa与2.67MPa,相对于再生混凝土提升了 22.29%与87.42%,达到了普通混凝土的96.11%与82.41%,综合改性最优,因此8%硅酸钠与12%硅烷混合改性的是综合最优方案。(4)开展改性再生混凝土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围压与龄期对三轴试验结果的影响规律。龄期不变,随着围压的增大,改性再生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轴向峰值应变、弹模均呈增大趋势;围压固定,随着龄期增长,改性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逐渐增大,峰值应变逐渐减小。同时找到了复杂应力状态下最优的改性方案,该方案与单轴压缩相同,亦为8%硅酸钠与12%硅烷混合改性。(5)开展改性骨料的性能指标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相关性统计,两者呈线性正相关。研究改性剂的改性机理,对再生混凝土各材料的结合状态进行分析,肯定了骨科改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利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骨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验证改性剂的改性机理。

徐衍[5](2021)在《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文中提出本研究结合目前我国资源开发趋势以及金属矿山井壁设计理论及方法现状,依托十三五“深部金属矿建井与提升关键技术”重点研发计划,进行了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研究。研究目的为通过研究得出胶东地区千米井筒深部高地应力、高水压条件下的井壁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该研究填补了国内金矿(金属矿)千米立井井壁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空白。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点:1、开展了金矿千米立井围岩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标准研究。以及基于统一尺度和试验条件的对比试验数据分析,建立统一的金矿千米立井围岩和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评价方法和准则。现有的两种材料(岩石、混凝土)的力学试验规范中标准实验尺寸并不统一,考虑到试件的“尺寸”效应,两种试验规范下试验得出的参数值不能同时使用。由于上述原因,进行了金矿千米深井筒支护系统材料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两种尺寸不同支护系统材料的动、静力学参数关系,提出金矿千米井筒支护材料的力学参数实验的统一标准试件尺寸。2、基于现代流固耦合原理,研究金矿高水压千米深井筒不同注浆加固参数(注浆后的渗透系数、弹性模量、泊松比)下井筒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和渗流场;基于达西和非达西渗流原理,建立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渗流条件下的微分方程,求解不同注浆范围、不同注浆参数下的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围岩应力场和渗流场分析理论。为合理确定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的注浆参数,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井筒原岩应力场,基于我国统一的[BQ]围岩分类标准,结合深立井围岩条件特点,提出金矿深立井井壁设计的围岩分类完善方法。3、研究金矿千米深立井井筒破碎围岩锚固机理。研究立井井筒锚固、注浆井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将包神衬砌设计公式进一步应用到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设计理论中。结合解析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研究,开展井筒破碎围岩的锚固力学理论分析研究。研究和掌握立井围岩的锚固作用机理,并进行相应的模型试验,研究提出等效简明的理论分析方法,便于工程设计和施工。4、研究井筒原岩应力场,将注浆加固和锚固结构纳入金矿立井井壁设计范畴,提出完整的金属矿山立井井壁设计方法。本研究以室内力学试验、声波试验、理论推导、数值计算、模型试验作为研究手段。通过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及成果:1、本文依托新城金矿千米新主井,开展了金矿立井围岩和混凝土力学性能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对比研究及室内声波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适用于金矿立井的衬砌和围岩的室内声波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形成了一套实验室试件无损检测的力学参数的转换方法。将两种材料超声波测试出的参数在相同尺寸试件条件下进行了统一。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井筒原设计使用的设计中使用的C25混凝土横、纵波速度比岩石小,C25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比围岩差。在金属矿山井筒中围岩完整段的混凝土井壁衬砌对围岩的支护能力有限。2、推导了基于“流固”耦合作用下的井筒围岩有效应力场公式和注浆加固半径计算公式;通过公式推导得出了考虑非达西渗流系数的井筒注浆加固的渗流场及应力场、位移场公式,以及注浆加固范围设计计算公式。同时得到了金矿(金属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应力场及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将工程岩体[BQ]分级引入金属矿井筒设计中。3、依据锚固参数等效原理,提出了金矿立井井筒锚杆支护参数的相似模型试验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并制造了井筒锚杆支护力学试验研究的模型试验设备;相似模拟试验结论为对围岩等效剪切模量影响因素排序:单根锚杆加固角度为重要因素,锚杆直径次之,施加的锚杆的预紧力影响最小;确定剪切模量G后为金矿立井井壁设计时使用包神公式创造了条件;得出了包含预紧力因素的锚固结构等效弹性模量的修正公式4、依据围岩情况,提出了金矿千米深立井的围岩破碎无水段(Ⅳ级围岩)和围岩破碎高水压段(V级围岩)的两种井壁设计方法;并对依托工程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以深破碎含水围岩进行了井壁设计;绘制出新城金矿新主井的千米以深井壁结构设计图纸。并对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以深的井壁设计进行了验算。最终确定了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结构的设计方法。

叶奕隆[6](2021)在《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冲击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混凝土材料作为工程结构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混凝土的使用对生态、资源和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Slag and fly ash based geopolymeric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SF-GRAC)作为新型绿色建筑材料能够将废弃的固体混凝土进行回收的同时还可以将工业废渣矿渣和粉煤灰加以利用。混凝土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除受结构自身的静载作用,也会受到地震、汽车、爆炸等荷载的作用。因此,对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静态和冲击下的力学性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以不同矿渣掺量(10%、15%、20%、25%、30%、35%和40%)和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30%、50%、70%和100%)为变量对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在静态下立方体与圆柱体和棱柱体强度关系的换算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换算公式。(2)对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研究,将棱柱体的破坏形态进行分析,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拟合,建立本构模型的参数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之间的关系公式。(3)通过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进行冲击性能试验,将DIF进行分析,对试验后的动态应力-应变全曲线和破坏形态进行分析研究。(4)对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进行冲击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对本构模型进行拟合,对在不同应变率下的DIFσ和DIFε与矿渣掺量和再生粗骨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拟合应变率与DIF之间的关系。

侯红梅[7](2021)在《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动是抗震设计地震输入的关键,是基于性态抗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动输入相关规定是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主要由地震发生重现期确定,与结构设计性态水准无直接关联。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基于设防烈度弹性反应谱计算地震作用,以实现构件抗震承载力的计算,并未将抗震性态水准与地震作用有机关联。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天然地震动选取、合成地震动、地震动强度指标、性态水准量化指标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水准抗震设计方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分周期段-双频段建构地震动记录备选库的方法。根据震级、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建立地震动记录的初选原则,综合考虑地震动特性、地震环境和结构特征,改进双频段选取地震动记录的方法,给出分周期段-双频段选择地震动记录的方法,建立地震动记录备选库,并用工程实例时程分析验证了备选库中地震动记录的有效性;使用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可缩小地震动记录选取范围,解决因结构周期变化需重新选择地震动记录的问题,提高地震动记录选取效率。(2)提出了一种天然地震动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的方法。基于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提取天然地震动的主控段,将主控段加速度时程按周期顺序串连,通过强度包络函数调整和零线漂移校正,合成含有天然因素特性的地震动,并与普通人工地震动、天然地震动进行频谱分析比较和结构时程分析比较;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既能与规范设计反应谱保持一致,又能保留天然地震动的频谱特征,一条主控段合成地震动可适用于多个结构工程应用,具有高效的鲁棒性。(3)研究了基于大体量样本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目前对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的研究,缺乏针对同类结构体系大体量的时程分析样本采集,本文基于五种层数和三种设防烈度的15个RC框架结构模型,选取120条地震动记录,完成1800次RC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28个IM与4个关键EDP的相关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多层次选取适用于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研究的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4)基于对已有试验样本的系统梳理总结,确定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的性态水准量化指标。对比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规范的设防水准和性态水准,统计分析了从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献收集到的56榀混凝土框架和440个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实测数据,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确定了6个性态水准,并量化了6个性态水准指标限值,为提出和实现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奠定基础。(5)给出基于性态水准的结构抗震承载力计算方法。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采用与设防烈度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地震作用,并未与性态化设计中的性态水准一一对应,鉴于此本文以性态水准量化指标为基础,基于地震动输入的时程分析结果获取地震影响系数,给出基于性态水准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和基于性态的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流程;本方法可作为现有基于烈度计算地震作用的补充,以满足设计人员依据业主要求来选定适宜性态目标进行设计,亦可应对超出设防烈度地震的发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发展了双频段选择地震动记录的方法,提出了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并使用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以提高地震动记录选取精准度和效率。(2)提出了天然地震动主控段的提取方法,并合成含有天然频谱因素特性的合成地震动模型,一条合成地震动可满足多个结构适用,具有广谱性和鲁棒性。(3)给出了基于抗震性态水准计算地震承载力的方法,丰富完善我国抗震规范基于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边金明[8](2021)在《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力学及阻尼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建筑物拆除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出路问题,现已成为实现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当下,再生混凝土用含砖粒再生粗骨料大多由建筑垃圾(以废弃混凝土块和废弃砖块为主要成分)经统一回收处理而得到。为了更好地解决含砖粒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工程应用问题,本文以含砖粒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掺量及水胶比作为研究参量,制作含砖粒再生混凝土试件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上述三个参量对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对天然粗骨料及含砖粒再生粗骨料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测试、比较与分析。(2)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分别由单一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和单一废弃砖粒再生粗骨料制作的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受压条件下的模拟分析,研究了在单轴受压条件下两者的基本破坏特征。(3)进行了含砖粒再生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劈拉强度试验研究,以及棱柱体单轴受压条件下的超声波检测试验研究,分析了各研究参量对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以及受压应力条件下的超声波波速的影响规律。基于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考虑含砖粒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时基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轴心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计算公式,提出了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度的计算式。(4)通过棱柱体试件单轴受压试验对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全曲线方程。依据相关试验成果,基于Weibull分布和Lemaitre等效应变原理,建立了含砖粒再生混凝土的损伤本构方程和损伤演化方程。(5)采用自由振动衰减法,通过悬臂梁试件自由振动试验,研究了含砖粒再生混凝土的阻尼性能。在水胶比一定情况下,从承载力和耗能综合考虑,试件组B1为最优选择;从提高阻尼角度出发,试件组B6为最佳选择。给出了考虑含砖粒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阻尼比与超声波波速的回归方程。

苏煜翔[9](2021)在《煤矸石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矸石是煤矿产生的废石,目前我国煤矸石存量约为70亿吨,大量煤矸石堆积形成了煤矸石山。煤矸石山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空气、破坏环境等。在当前土建用砂石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如能够将处理后的煤矸石用于工程结构中,则不仅消纳了大量的废弃煤矸石,减少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拓宽了工程用混凝土的砂石来源途径,减少了开山挖石、破坏环境的危害。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本文以陕北地区榆神府柠条塔矿区煤矸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物化特性和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分析,探究煤矸石作为混凝土粗骨料的适用性;进而对煤矸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各种强度指标进行试验分析。本文研究了煤矸石的物化特性及煤矸石用做混凝土粗骨料时的物理力学性能。对煤矸石与天然碎石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矿物组成、化学组成、热值、含碳量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试验比较与分析。对煤矸石与碎石的颗粒级配、压碎指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吸水率、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进行了试验比较与分析。得出煤矸石可以用做混凝土粗骨料。以煤矸石为混凝土粗骨料设计了24组配合比,共浇筑了180个混凝土试块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基于试验数据研究了煤矸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煤矸石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煤矸石混凝土抗折强度与配合比的关系、煤矸石混凝土抗折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基于煤矸石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整个曲线共有四个阶段,由于煤矸石材性较脆,曲线下降段存在突然破坏的现象。由试验数据回归分析了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的换算关系,同时建立了煤矸石混凝土的本构方程。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煤矸石混凝土的Bolomey公式和煤矸石取代率影响系数。随后查阅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煤矸石混凝土Bolomey公式具有普遍适用性,但煤矸石取代率影响系数存在一定的离散性。

苏炜炜[10](2021)在《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物理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快速推进,作为城市化基础建材的天然粗骨料被大量开采。天然粗骨料的大量开采导致资源短缺、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同时伴随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和环境污染等。寻求替代天然粗骨料的骨料形式迫在眉睫,对大量废弃混凝土进行循环利用因此成为了必然选择。相比天然粗骨料,通过废弃混凝土的破碎、筛分与清洗后得到的再生粗骨料具有原料来源广、绿色环保、价格经济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等优势。纤维具有增韧、阻裂的效果,可以解决再生混凝土高脆性的缺点,同时也解决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易开裂等自身问题。目前对于纤维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纤维与普通混凝土的组合,而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研究鲜少。基于此,本文以试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完成369个试件的测试和各性能指标的深入分析。首先以单掺纤维种类及其体积掺量为变化参数,对单掺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展开研究,其次,在固定一种纤维掺量的情况下进行两两混掺,研究不同混掺纤维的纤维掺量对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物理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此外还进行了不同纤维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及力学性能指标换算及试验范围内的最优掺量分析。主要成果如下:(1)不同纤维与钢纤维的混杂效果对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降低总体表现为: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不掺钢纤维的两种纤维混杂后坍落度的降低幅度要大于掺钢纤维,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后坍落度的降低幅度要大于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与玻璃纤维混杂后坍落度的降低幅度要小于聚丙烯纤维。(2)不同纤维掺量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总体表现为先增大然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总的来说,纤维的增加会增大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整体增大效果表现为: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钢纤维。不同纤维掺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表现为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显着增大,整体增大效果表现为: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钢纤维。(3)对于钢-聚丙烯纤维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有所提高,但钢纤维掺量为1.5%时,再掺聚丙烯纤维对立方体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整体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对于聚丙烯-玄武岩纤维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随着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立方体抗压强度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但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立方体抗压强度整体呈上升的趋势;聚丙烯纤维与玄武岩纤维混杂对其轴压应变延性和轴压韧性比都具有负的混杂效应;随着聚丙烯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4)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周静海的再生混凝土静压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拟合出了各单掺纤维的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静压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及方法,另外,通过Origin拟合出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圆柱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混掺纤维,考虑了纤维种类和纤维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两种纤维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混杂影响系数概念,拟合出了混掺纤维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静压弹性模量与两种纤维含量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Origin拟合出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圆柱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之间的计算公式。(5)对于单掺纤维而言,试验范围内,为了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单掺钢纤维建议体积掺量为1.5%,单掺聚丙烯纤维建议体积掺量为0.2%,单掺玄武岩纤维建议体积掺量为0.3%,单掺玻璃纤维建议体积掺量为0.1%。对于掺钢纤维的混掺纤维试件而言,四种纤维的体积掺量各有3种,两两混掺后试验范围内,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与玻璃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15%、0.2%、0.15%时,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性能最优。(6)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到了不同单掺和混掺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各强度指标换算公式与最优掺量等,研究结果可为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研究及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结构混凝土强度指标试验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混凝土强度指标试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及其非线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再生混凝土阻尼研究现状
        1.2.1 再生粗骨料及其预处理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2.2 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测试方法
        1.2.3 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非线性
        1.2.4 再生混凝土粘弹性特性及其在耗能分析的应用
        1.2.5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异性研究
    1.3 研究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变异性
    2.1 试验方案与准备
        2.1.1 材料物理性能
        2.1.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3 试件设计
        2.1.4 试验设备及加载
    2.2 再生混凝土动力特性变异性试验结果
        2.2.1 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结果
        2.2.2 再生混凝土基频及阻尼试验结果及统计参数
    2.3 基于样本统计的再生混凝土静动力性能概率分布
        2.3.1 描述混凝土静动力特性的常用分布
        2.3.2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分布参数确定
        2.3.3 再生混凝土静动力特性先验分布检验
    2.4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再生混凝土静动力特性分布模型
        2.4.1 贝叶斯统计推断
        2.4.2 基于模糊先验信息的贝叶斯概率模型
        2.4.3 再生混凝土动力特性变异系数概率模型
        2.4.4 再生混凝土贝叶斯静动力概率模型的后验预测检验
    2.5 基于贝叶斯广义线性模型的再生混凝土动力特性推断
    2.6 本章小结
3 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相关非线性材料阻尼
    3.1 试验方案
        3.1.1 材料物理性能
        3.1.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与试件设计
        3.1.3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案
    3.2 再生混凝土材料轴压循环荷载试验结果
        3.2.1 强度及弹性模量
        3.2.2 荷载指标
        3.2.3 动态模量
        3.2.4 滞回耗能
    3.3 再生混凝土非线性材料阻尼模型
        3.3.1 再生混凝土材料滞回耗能的计算
        3.3.2 再生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强度与动态模量
        3.3.3 再生混凝土非线性材料阻尼模型
    3.4 基于静动力性能的再生粗骨料粒径及取代率优化
        3.4.1 静力力学性能与阻尼特性的关系
        3.4.2 再生粗骨料粒径与取代率优化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粘弹性理论的再生混凝土率相关材料阻尼
    4.1 基于粘弹性理论的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
        4.1.1 时域下粘弹性材料函数
        4.1.2 拉氏域下粘弹性材料函数
        4.1.3 频域下粘弹性材料函数
    4.2 试验方案
        4.2.1 试验材料与试件设计
        4.2.2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案
    4.3 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能试验结果
        4.3.1 再生混凝土材料静力力学性能的依时性
        4.3.2 再生混凝土梁徐变变形
        4.3.3 再生混凝土梁加卸载变形
        4.3.4 再生混凝土时变阻尼特征
    4.4 再生混凝土率相关材料阻尼特性
        4.4.1 再生混凝土材料徐变柔量
        4.4.2 再生混凝土率相关材料阻尼特性及验证
        4.4.3 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参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持荷历史对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演变的影响
    5.1 试验方案
        5.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备
        5.1.2 加载方案
    5.2 不同持荷历史下试验结果
        5.2.1 不同持荷等级下的试验梁变形发展及卸载后变形恢复
        5.2.2 不同持荷时长下的试验梁变形发展及卸载后变形恢复
        5.2.3 加卸载模量
        5.2.4 不同持荷时长下的时变阻尼特征
    5.3 不同持荷历史的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参数识别
        5.3.1 持荷等级对分数导数粘弹性参数的影响
        5.3.2 持荷时间对分数导数粘弹性模型参数的影响
    5.4 不同持荷历史过程下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演变过程
        5.4.1 不同持荷阶段的材料阻尼计算
        5.4.2 持荷等级及加卸载对材料阻尼变化的影响
        5.4.3 持荷时长及对应加卸载对材料阻尼变化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竞争协调原理的再生混凝土材料耗能构成
    6.1 能量最小多尺度与最小耗能原理
        6.1.1 能量最小多尺度原理
        6.1.2 最小耗能原理
    6.2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再生混凝土材料塑性损伤耗能
        6.2.1 基于能量的再生混凝土受压塑性损伤演变
        6.2.2 基于最小耗能率的塑性损伤耗能
    6.3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耗能
        6.3.1 再生混凝土材料持荷下粘弹性变形
        6.3.2 基于最小耗能率的粘弹性耗能
    6.4 再生混凝土材料在持荷下阻尼构成演变规律
        6.4.1 混凝土材料耗能的构成
        6.4.2 不同变形分配条件下的总体耗能量变化规律
        6.4.3 再生混凝土塑性损伤耗能与粘弹性耗能的能耗分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铁路标准简支梁发展
    1.3 铁路标准简支梁动力设计参数
        1.3.1 铁路桥梁动力学研究方法
        1.3.2 动力设计参数
    1.4 高速铁路32m简支箱梁结构设计
        1.4.1 设计指标
        1.4.2 高速铁路32m简支梁设计
    1.5 铁路桥梁基于可靠度的设计研究
    1.6 高速铁路40m简支箱梁研究意义
    1.7 本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桥梁动力响应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研究
    2.1 车桥消振理论
    2.2 跨度32m、40m简支梁动力响应规律对比
    2.3 基于动力系数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
    2.4 基于桥面加速度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车体加速度的变形变位设计限值研究
    3.1 车桥耦合计算理论
    3.2 基于列车运行舒适度的变形变位分析原则
        3.2.1 挠跨比计算原则
        3.2.2 残余徐变变形计算原则
        3.2.3 墩台不均匀沉降计算原则
    3.3 挠跨比限值
    3.4 残余徐变变形限值
    3.5 不均匀沉降限值
    3.6 工后变形变位组合限值
    3.7 车体加速度峰值规律
    3.8 本章小结
4 足尺试验梁设计
    4.1 设计原则
    4.2 结构设计
    4.3 结构计算
        4.3.1 运营阶段设计计算
        4.3.2 预应力工况实体有限元计算
        4.3.3 横框配筋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足尺试验梁试验
    5.1 试验梁预制
    5.2 试验加载系统
        5.2.1 台座系统
        5.2.2 七点加载模式
        5.2.3 静载试验自动控制系统
    5.3 整体受力性能测试
        5.3.1 设计荷载测试
        5.3.2 偏载试验
        5.3.3 抗裂安全性能测试
        5.3.4 预应力度及强度安全性能测试
    5.4 终张拉梁端应力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桁架模型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6.1 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分析理论
    6.2 抗弯承载力分析
        6.2.1 桁架模型
        6.2.2 基于规范的承载力计算
    6.3 抗剪承载力分析
        6.3.1 整体抗剪承载力
        6.3.2 基于弥散应力单元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6.4 抗扭承载力分析
        6.4.1 转角软化桁架模型
        6.4.2 基于规范的承载力计算
    6.5 本章小结
7 锚固区受力分析及配筋验算
    7.1 简支梁D区设计理论
    7.2 AASHTO规范计算
        7.2.1 锚固力效应计算
        7.2.2 腹板配筋验算
        7.2.3 底板配筋验算
    7.3 拉压杆模型计算
        7.3.1 腹板配筋验算
        7.3.2 底板配筋验算
    7.4 本章小结
8 徐变可靠度和车桥动力可靠度研究
    8.1 时变可靠度理论
    8.2 动力可靠度理论
        8.2.1 首次超越失效机制
        8.2.2 极值分布
    8.3 可靠度计算方法
        8.3.1 一次二阶矩法(FOSM法)
        8.3.2 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 Method)
        8.3.3 拉丁超立方抽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
    8.4 残余徐变变形可靠度分析
        8.4.1 40m简支箱梁残余徐变变形设计计算
        8.4.2 徐变时变分析模型
        8.4.3 一次二阶矩法可靠度分析
        8.4.4 基于拉丁超立方的蒙特卡洛法可靠度分析
    8.5 桥面竖向加速度可靠度分析
        8.5.1 基本工况
        8.5.2 基于可靠度的桥面加速度计算
        8.5.3 参数灵敏度分析
    8.6 车体竖向加速度随机性分析
        8.6.1 基本工况
        8.6.2 基于可靠度的加速度计算
        8.6.3 参数灵敏度分析
    8.7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温度对沥青混凝土静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1.2.2 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1.2.3 沥青混凝土本构模型研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技术路线
2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2.1 原材料检测
        2.1.1 沥青
        2.1.2 粗骨料
        2.1.3 细骨料
        2.1.4 填料
    2.2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2.1 配合比设计方法
        2.2.2 配合比设计结果
    2.3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优选
        2.3.1 沥青混凝土劈裂试验
        2.3.2 劈裂试验结果与分析
        2.3.3 配合比优选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沥青混凝土各项性能试验
    3.1 沥青混凝土压缩试验
        3.1.1 试验步骤
        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 沥青混凝土拉伸试验
        3.2.1 试验步骤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沥青混凝土小梁弯曲试验
        3.3.1 试验步骤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沥青混凝土渗透试验
        3.4.1 试验步骤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5 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试验
        3.5.1 试验步骤
        3.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6 沥青混凝土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试验
        3.6.1 试验步骤
        3.6.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沥青混凝土静三轴试验研究
    4.1 沥青混凝土强度理论
        4.1.1 沥青混凝土结构
        4.1.2 沥青混凝土强度特性
    4.2 试验仪器及试验系统
        4.2.1 三轴仪介绍
        4.2.2 三轴试验系统组成
    4.3 试验方案
        4.3.1 试验条件
        4.3.2 试件制备
        4.3.3 试验流程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1 三轴试验结果
        4.4.2 温度对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影响分析
        4.4.3 温度对沥青混凝土破坏偏应力影响分析
        4.4.4 温度对体变应变关系曲线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温度对邓肯张模型参数的影响研究
    5.1 模型介绍
        5.1.1 本构模型简介
        5.1.2 邓肯张模型
    5.2 邓肯-张模型求解及分析
        5.2.1 模型参数求解
        5.2.2 温度对沥青混凝土模型参数的影响
    5.3 邓肯张模型拟合及分析
        5.3.1 邓肯张模型拟合
        5.3.2 拟合分析指标
        5.3.3 拟合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改性剂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再生混凝土骨料研究现状
        1.2.2 再生骨料改性方法研究现状
        1.2.3 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2.4 改性剂改性原理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再生骨料制备与其基本性能试验
    2.1 再生骨料的制备
        2.1.1 废弃混凝土梁制备再生混凝土骨料
        2.1.2 改性剂的选取
        2.1.3 骨料改性的过程
    2.2 改性再生粗骨料性能试验
        2.2.1 骨料表观密度试验
        2.2.2 骨料堆积密度试验
        2.2.3 骨料吸水率试验
        2.2.4 骨料压碎指标试验
    2.3 改性骨料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3.1 混凝土试件制备
        3.1.1 配合比设计
        3.1.2 试件设计和制作
        3.1.3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3.1.4 试验所用仪器与设备
    3.2 改性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
        3.2.1 试验的目的及方法
        3.2.2 试验步骤
        3.2.3 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方法
    3.3 抗压试验结果分析
        3.3.1 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
        3.3.2 不同组别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3.4 改性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试验
        3.4.1 试验目的及方法
        3.4.2 试验步骤
        3.4.3 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方法
    3.5 劈裂抗拉试验结果分析
        3.5.1 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
        3.5.2 不同组别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改性再生混凝土三轴压缩试验
    4.1 三轴试验方案设计
        4.1.1 试验目的及方法
        4.1.2 试件配合比设计
        4.1.3 试验设备
        4.1.4 试验步骤
    4.2 龄期对改性再生混凝土多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4.2.1 试验概况
        4.2.2 龄期变化对混合改性再生混凝土轴向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4.2.3 龄期变化对混合改性再生混凝土轴向峰值应变影响分析
        4.2.4 龄期变化对混合改性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影响分析
    4.3 围压对改性再生混凝土多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4.3.1 试验概况
        4.3.2 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
        4.3.3 围压变化对混合改性再生混凝土轴向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4.3.4 围压变化对混合改性再生混凝土轴向峰值应变影响分析
        4.3.5 围压变化对混合改性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改性剂对再生骨料以及再生混凝土改性原理分析
    5.1 改性再生骨料性能指标与其对应混凝土力学性能相关性分析
        5.1.1 骨料各项指标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关性分析
        5.1.2 骨料各项指标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相关性分析
    5.2 改性剂对骨料的增强机理分析
        5.2.1 硅烷改性的化学机理
        5.2.2 硅酸钠改性的化学机理
        5.2.3 再生混凝土过渡区 ITZ
    5.3 骨料改性前后表面细观变化
        5.3.1 概述
        5.3.2 试验方目的及内容方法
        5.3.3 试验主要设备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1 引言
2 选题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1.1 国内外金矿资源的开发与井筒建设
        2.1.2 选题的必要性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立井井壁设计的发展历程
        2.2.2 围岩分级理论在地下支护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2.2.3 流固耦合和现代新奥法理论研究发展
    2.3 研究内容、目的与技术路线
        2.3.1 金属矿硬岩井壁设计研究存在的问题
        2.3.2 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
3 基于围岩衬砌统一尺度的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3.1 岩石混凝土强度对比试验
        3.1.1 井筒地质与围岩评价
        3.1.2 井筒支护体系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的研究方案
        3.1.3 力学性能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1.4 试验参数的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3.2 岩石混凝土超声波对比试验
        3.2.1 实验目的与实验设计
        3.2.2 混凝土与岩石超声波性能对比研究
    3.3 本章结论
4 基于流固耦合原理的深立井永久支护力学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
    4.1 深立井原岩自重应力场
    4.2 基于达西渗流的流固耦合力学模型解答
        4.2.1 注浆加固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4.2.2 注浆加固井筒的流固耦合问题解答
        4.2.3 注浆加固井筒的流固耦合解答验证
        4.2.4 注浆效果对渗流场与应力的影响
    4.3 基于线性与非线性渗流的井筒流固耦合对比研究
        4.3.1 基本假定
        4.3.2 渗流场解推导
        4.3.3 应力场解推导
        4.3.4 应力及流量分析
    4.4 井筒围岩稳定性分析与围岩分级方法
        4.4.1 [BQ]围岩分级
        4.4.2 [BQ]围岩分级的改进和金矿井筒井壁结构分类
    4.5 本章结论
5 基于围岩锚固的结构力学性能参数等效的模型试验研究
    5.1 基于锚固原理的井筒力学模型理论及参数等效原理
    5.2 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5.2.1 试验的相似比及相似材料的选择:
        5.2.2 实验设备的设计及制作
        5.2.3 监测系统及锚杆
        5.2.4 正交试验设计
    5.3 相似模拟试验过程
    5.4 相似模拟试验数据分析
        5.4.1 围岩的位移分析
        5.4.2 井筒锚固结构参数影响分析与经验修正
    5.5 模型试验的数值分析研究
        5.5.1 预应力全长粘结锚杆数值模型建立的实现方法
        5.5.2 相似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5.6 本章结论
6 基于广义包神井壁设计理论及应用
    6.1 基于围岩分级与广义包神力学模型的井壁设计理论
        6.1.1 深部无水破碎围岩(IV级)的井壁设计理论
        6.1.2 深部高水压破碎围岩(V级)的井壁设计理论
    6.2 基于涌水量计算的注浆(锚杆)加固范围确定(新城金矿应用)
        6.2.1 新城新主井井筒工程概况
        6.2.2 新城金矿新主井锚杆设计参数的确定
    6.3 新型井壁结构设计方案
    6.4 验证井壁设计可靠性及深部井筒力学分析
        6.4.1 深部不同水平的井筒力学建模及分析
        6.4.2 深部井筒设计可靠性验证
    6.5 本章结论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冲击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2.2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冲击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的静态力学性能
    2.1 概述
    2.2 试验概况
        2.2.1 试件设计
        2.2.2 试验原材料
        2.2.3 配合比设计及试件制作养护
        2.2.4 试验设备与加载方法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1 试验现象与破坏形式
        2.3.2 立方体抗压强度
    2.4 强度换算关系
    2.5 弹性模量
        2.5.1 矿渣掺量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2.5.2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2.6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及微观结构研究
        2.6.1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
        2.6.2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能谱图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静态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3.1 概述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原料与试件设计
        3.2.2 加载控制与量测方法
    3.3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抗压试验及分析
        3.3.1 应力-应变全曲线
        3.3.2 应力-应变全曲线本构模型拟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冲击性能试验研究
    4.1 概述
    4.2 SHPB试验技术
        4.2.1 SHPB试验装置
        4.2.2 SHPB试验原理
    4.3 试验概况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步骤
        4.3.3 脉冲整形技术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1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冲击试验结果
        4.4.2 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4.4.3 破坏形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冲击本构关系研究
    5.1 概述
    5.2 应变率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
        5.2.1 应变率对DIF的影响
        5.2.2 应变率与DIF_σ关系
        5.2.3 应变率与DIF_ε关系
    5.3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动态关系模型
        5.3.1 DIF的动态模型关系
        5.3.2 动态应力应变全曲线本构模型拟合
        5.3.3 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动态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研究
        1.2.2 人工合成地震动的研究
        1.2.3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研究
        1.2.4 基于性态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
第2章 地震动记录备选库的建构方法
    2.1 引言
    2.2 地震动记录数据源
    2.3 反应谱谱形匹配方法
        2.3.1 目标匹配均值方法
        2.3.2 匹配分布方法
        2.3.3 均方差与均值相对差值的比较
    2.4 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
    2.5 地震动备选库的建构
        2.5.1 地震动备选库建构方法
        2.5.2 地震动备选集建构实例
    2.6 地震动备选库的应用实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天然地震动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
    3.1 引言
    3.2 地震动记录主控段的提取
        3.2.1 初选天然地震动记录
        3.2.2 基于反应谱提取主控段
        3.2.3 主控段与原地震动时频特征对比分析
    3.3 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
    3.4 合成地震动频谱特征对比分析
        3.4.1 三角级数法合成人工地震动
        3.4.2 合成地震动反应谱对比分析
        3.4.3 合成地震动与天然地震动时频特征对比分析
    3.5 结构时程分析结果比较
        3.5.1 反应谱全周期控制选取天然地震动
        3.5.2 结构算例结果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适用于RC框架结构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综合研究
    4.1 引言
    4.2 地震动强度指标
        4.2.1 幅值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4.2.2 频谱特征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4.2.3 持时特征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4.3 结构模型和地震动记录选取
        4.3.1 RC框架结构模型
        4.3.2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4.4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评价
        4.4.1 相关性评价方法
        4.4.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相关性分析与评价
        4.4.3 综合相关性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分析
    4.5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有效性评价
        4.5.1 有效性评价方法
        4.5.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有效性分析与评价
    4.6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充分性评价
        4.6.1 充分性评价方法
        4.6.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充分性分析与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指标量化
    5.1 引言
    5.2 各抗震规范中对设防水准的规定
    5.3 RC框架结构性态水准的设定
        5.3.1 性态水准划分方法的比较
        5.3.2 性态水准的划分及性态点的确定
    5.4 RC框架结构性态目标的设定
    5.5 RC框架结构性态化指标的量化
        5.5.1 RC框架性能试验数据研究
        5.5.2 RC柱构件性能试验数据研究
        5.5.3 RC框架结构性态化指标的建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性态水准计算地震作用方法的提出
    6.3 确定性态水准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
        6.3.1 基于Pushover确定结构顶点位移
        6.3.2 提取结构振型位移
        6.3.3 时程分析确定SDOFS的地震需求
        6.3.4 获取地震影响系数
    6.4 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
    6.5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算例
        6.5.1 算例概况
        6.5.2 设计过程
        6.5.3 设计目标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备选集中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附录2:主控段合成地震动原天然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附录3: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用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附录4:相关 RC 框架和 RC 柱抗震性能试验收集数据
附录5:基于性态水准设计 RC 框架结构截面尺寸与配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8)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力学及阻尼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再生混凝土概述
        1.2.1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的概念
        1.2.2 BRCA生产制备
        1.2.3 目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3 再生混凝土发展与应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
        1.4.2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动态
        1.4.3 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动态
    1.5 混凝土阻尼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混凝土材料阻尼试验研究现状
        1.5.2 混凝土阻尼模型及试验方法研究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的配制及受力特点
    2.1 试验选用粗骨料
    2.2 粗骨料的基本物理性能
        2.2.1 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2.2.2 吸水率、含水率及压碎指标
        2.2.3 颗粒级配
    2.3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的配制
        2.3.1 试验选用其它原材料
        2.3.2 试件类型及尺寸
        2.3.3 试验选用配合比
        2.3.4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2.4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的组成
    2.5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受力模拟分析
        2.5.1 再生混凝土模型建立
        2.5.2 单一废弃混凝土粗骨料配制的再生混凝土模拟结果分析
        2.5.3 单一废弃砖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模拟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1 试验方法
        3.1.1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3.1.2 超声波检测损伤试验
    3.2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3.3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
        3.3.1 宏观破坏形态分析
        3.3.2 各因素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3.3.3 各因素对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
        3.3.4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f_c与f_(cu)的关系
    3.4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劈拉强度分析
        3.4.1 宏观破坏形态分析
        3.4.2 各因素对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3.4.3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f_(ts)与f_(cu)的关系
    3.5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超声波检测损伤结果与分析
        3.5.1 混凝土损伤的力学分析及计算方法
        3.5.2 超声波检测损伤试验结果
        3.5.3 各因素对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损伤的影响
        3.5.4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受压损伤度计算式的建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4.1 试验方法
    4.2 单轴受压主要试验结果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弹性模量
        4.3.2 峰值应力与峰值应变
        4.3.3 应力应变全曲线特点
        4.3.4 分段式本构方程
        4.3.5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
        4.3.6 应力比与泊松比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凝土材料阻尼理论及测试方法分析
    5.1 阻尼耗能理论
        5.1.1 阻尼的概念及取值
        5.1.2 阻尼的分类及产生机理
    5.2 常用的阻尼数学模型
        5.2.1 粘滞阻尼模型
        5.2.2 复阻尼模型
        5.2.3 时滞阻尼理论
    5.3 阻尼测试方法分析
        5.3.1 稳态激励法
        5.3.2 瞬态激励法
    5.4 阻尼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悬臂梁阻尼性能试验研究
    6.1 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试验
        6.1.1 测试方法
    6.2 试验结果
    6.3 材料阻尼性能分析
        6.3.1 试验结果分析
        6.3.2 BRCA取代率的影响
        6.3.3 粉煤灰掺量的影响
        6.3.4 水胶比的影响
        6.3.5 试件尺寸的影响
    6.4 阻尼比与各力学参数及超声波波速关系
        6.4.1 阻尼比与抗压强度关系分析
        6.4.2 阻尼比与劈裂抗拉强度关系分析
        6.4.3 阻尼比与超声波波速关系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9)煤矸石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2 煤矸石物化特性及其骨料物理力学性能
    2.1 煤矸石的物化特性
        2.1.1 放射性
        2.1.2 矿物组成
        2.1.3 化学组成
        2.1.4 热值与含碳量
        2.1.5 热稳定性
    2.2 煤矸石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2.2.1 颗粒级配
        2.2.2 压碎指标
        2.2.3 堆积密度
        2.2.4 表观密度
        2.2.5 吸水率
        2.2.6 含泥量
        2.2.7 针片状颗粒含量
        2.2.8 试验结果
    2.3 本章小结
3 煤矸石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设计
        3.3.1 配合比
        3.3.2 试件设计
    3.4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3.4.1 试验过程及加载步骤
        3.4.2 试验结果
        3.4.3 煤矸石混凝土早期强度公式拟合
        3.4.4 煤矸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后期强度分析
    3.5 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3.5.1 试验过程及加载步骤
        3.5.2 试验结果
    3.6 抗折强度
        3.6.1 试验设计
        3.6.2 试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4 煤矸石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分析
    4.1 引言
    4.2 试验设计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4.2.3 配合比设计
        4.2.4 试验过程及加载方案
    4.3 试验结果
        4.3.1 试验现象分析
        4.3.2 煤矸石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结果
        4.3.3 煤矸石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
    4.4 本构方程
    4.5 本章小结
5 煤矸石混凝土Bolomey公式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
        5.2.1 试验材料
        5.2.2 配合比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煤矸石混凝土Bolomey公式
        5.3.2 煤矸石取代率对煤矸石Bolomey公式的影响
    5.4 煤矸石混凝土Bolomey公式的比较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物理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再生混凝土的应用
        1.1.2 纤维再生混凝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
        1.2.2 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1.3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拌合物工作性能
    2.1 试验材料及其性能
        2.1.1 再生粗骨料
        2.1.2 细骨料
        2.1.3 纤维
        2.1.4 其他材料
    2.2 试验方案
        2.2.1 试件设计
        2.2.2 混凝土配置及养护条件
    2.3 加载装置及制度
    2.4 拌合物工作性能
        2.4.1 单掺纤维坍落度分析
        2.4.2 钢-聚丙烯纤维坍落度分析
        2.4.3 钢-玄武岩纤维坍落度分析
        2.4.4 钢-玻璃纤维坍落度分析
        2.4.5 聚丙烯-玄武岩纤维坍落度分析
        2.4.6 聚丙烯-玻璃纤维坍落度分析
        2.4.7 玄武岩-玻璃纤维坍落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掺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3.2.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3.2.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3.2.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3.2.4 应力-应变全曲线
        3.2.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3.2.6 静压弹性模量
        3.2.7 轴压应变延性
        3.2.8 轴压韧性比
        3.2.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3.2.10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3.2.11 弯曲韧性
    3.3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3.3.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3.3.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3.3.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3.3.4 应力-应变全曲线
        3.3.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3.3.6 静压弹性模量
        3.3.7 轴压应变延性
        3.3.8 轴压韧性比
        3.3.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3.3.10 棱柱体抗折强度分析
    3.4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3.4.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3.4.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3.4.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3.4.4 应力-应变全曲线
        3.4.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3.4.6 静压弹性模量
        3.4.7 轴压应变延性
        3.4.8 轴压韧性比
        3.4.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3.4.10 棱柱体抗折强度分析
    3.5 玻璃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3.5.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3.5.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3.5.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3.5.4 应力-应变全曲线
        3.5.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3.5.6 静压弹性模量
        3.5.7 轴压应变延性
        3.5.8 轴压韧性比
        3.5.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3.5.10 棱柱体抗折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掺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钢-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4.2.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4.2.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4.2.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4.2.4 应力-应变全曲线
        4.2.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4.2.6 静压弹性模量
        4.2.7 轴压应变延性
        4.2.8 轴压韧性比
        4.2.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4.2.10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4.2.11 弯曲韧性
    4.3 钢-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4.3.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4.3.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4.3.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4.3.4 应力-应变全曲线
        4.3.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4.3.6 静压弹性模量
        4.3.7 轴压应变延性
        4.3.8 轴压韧性比
        4.3.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4.3.10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4.3.11 弯曲韧性
    4.4 钢-玻璃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4.4.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4.4.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4.4.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4.4.4 应力-应变全曲线
        4.4.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4.4.6 静压弹性模量
        4.4.7 轴压应变延性
        4.4.8 轴压韧性比
        4.4.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4.4.10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4.4.11 弯曲韧性
    4.5 聚丙烯-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4.5.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4.5.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4.5.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4.5.4 应力-应变全曲线
        4.5.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4.5.6 静压弹性模量
        4.5.7 轴压应变延性
        4.5.8 轴压韧性比
        4.5.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4.5.10 抗折强度
    4.6 聚丙烯-玻璃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4.6.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4.6.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4.6.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4.6.4 应力-应变全曲线
        4.6.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4.6.6 静压弹性模量
        4.6.7 轴压应变延性
        4.6.8 轴压韧性比
        4.6.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4.6.10 抗折强度
    4.7 玄武岩-玻璃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4.7.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4.7.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4.7.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4.7.4 应力-应变全曲线
        4.7.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4.7.6 静压弹性模量
        4.7.7 轴压应变延性
        4.7.8 轴压韧性比
        4.7.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4.7.10 抗折强度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纤维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静压弹性模量及强度换算
    5.1 前言
    5.2 单掺钢纤维
        5.2.1 静压弹性模量E_(sf)的计算
        5.2.2 强度换算
    5.3 单掺聚丙烯纤维
        5.3.1 静压弹性模量E_(pf)的计算
        5.3.2 强度换算
    5.4 单掺玄武岩纤维
        5.4.1 静压弹性模量E_(bf)的计算
        5.4.2 强度换算
    5.5 单掺玻璃纤维
        5.5.1 静压弹性模量E_(gf)的计算
        5.5.2 强度换算
    5.6 钢-聚丙烯纤维
        5.6.1 静压弹性模量E_(spf)的计算
        5.6.2 强度换算
    5.7 钢-玄武岩纤维
        5.7.1 静压弹性模量E_(sbf)的计算
        5.7.2 强度换算
    5.8 钢-玻璃纤维
        5.8.1 静压弹性模量E_(sgf)的计算
        5.8.2 强度换算
    5.9 聚丙烯-玄武岩纤维
        5.9.1 静压弹性模量E_(pbf)的计算
        5.9.2 强度换算
    5.10 聚丙烯-玻璃纤维
        5.10.1 静压弹性模量E_(pgf)的计算
        5.10.2 强度换算
    5.11 玄武岩-玻璃纤维
        5.11.1 静压弹性模量E_(bgf)的计算
        5.11.2 强度换算
    5.1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最优掺量分析
    6.1 前言
    6.2 单掺纤维
    6.3 钢-聚丙烯纤维
    6.4 钢-玄武岩纤维
    6.5 钢-玻璃纤维
    6.6 聚丙烯-玄武岩纤维
    6.7 聚丙烯-玻璃纤维
    6.8 玄武岩-玻璃纤维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结构混凝土强度指标试验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及其非线性特性研究[D]. 张鹏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D]. 班新林.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温度对沥青混凝土静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 魏芸.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改性剂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D]. 霍晓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D]. 徐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6]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冲击力学性能研究[D]. 叶奕隆.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7]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D]. 侯红梅.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8]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力学及阻尼性能试验研究[D]. 边金明.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9]煤矸石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苏煜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物理及力学性能研究[D]. 苏炜炜. 广西大学, 2021

标签:;  ;  ;  ;  ;  

结构混凝土强度指标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