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产质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产,融资,区块,贷款,业务,银行,金融。
动产质押论文文献综述
方凯,金红,黄腾达[1](2019)在《智能物联助力动产质押监管》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背景动产质押融资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提供合法物资,并按一定的质押率质押给银行,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贷款的物资保证性。动产质押业务是国际上主流的物权质押融资方式,而目前国内动产质押仅占比12.5%左右,其发展前景和势头非常可观,预计未来5年动产融资将达到数十万亿规模。动产质押融资贷款曾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打破担保圈风险等问题上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货物跌价、(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安全》期刊2019年07期)
王云峰,刘健,李昆霖[2](2019)在《物联网驱动全线上化动产质押融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我们正在迈向一个"万物互联"的崭新世界。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着改革传统金融模式的作用。"物联网+金融"的融合创新正全面深刻地改进传统金融模式,推动建立更加客观可信的金融信用体系。江苏银行一直致力于打造"最具互联网大数(本文来源于《金融电子化》期刊2019年06期)
王连合[3](2019)在《动产质押监管基本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造成当前动产质押监管业内乱象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有关动产质押监管理论甚至是一些基本理论的缺失。动产质押监管,是指债务人(贷款企业)或第叁人将自己占有的大宗动产或仓单提单等权利凭证交由债权人(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债务的担保,债权人委托第叁方(物流企业)对该动产或仓单提单等权利凭证进行监管的行为。其取得方式分为基于法律行为取得和基于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取得。动产质押监管人的权利主要有:质押物占有权、质押物监管权、费用支付请求权等。动产质押监管人的义务主要有:质押物核实、专职监管员安排、质押物情况报告、严格监管等其他责任。(本文来源于《临沂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金老[4](2019)在《苏宁银行:探索行业动产质押融资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帮助中小企业盘活存货资产、提高存货周转率,在现有供应链金融系统的基础上,苏宁银行联合某港务公司,历时9个月共同打造了线上化、透明化、一体式的"区块链+物联网"动产质押融资平台。该平台采用"AI自动检测+人工智能"的算法,做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为解决动产质押融资业务风险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践。(本文来源于《当代金融家》期刊2019年05期)
宋晋生[5](2019)在《动产质押融资的风险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对动产质押物的被动管理是导致其对融资方的贷款资金流向和还款来源无法有效监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无锡市金融机构基于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探索出了动产质押物联网模式,将动产融资的信息流、实体流和资(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期刊2019年08期)
李珏[6](2019)在《动产抵押与动产质押的正确适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动产抵押和动产质押是两种既有差异又关系密切的担保方式,只有正确理解两者的异同才能够在司法实践中做出正确判断。本文以一个有争议的案例入手,阐述了动产抵押和动产质押的联系及两者在性质、成立时间、公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09期)
葛孟超[7](2019)在《探索为企业增信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靖江太和港务有限公司是江苏一家民营港务企业,主营业务为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的航运、仓储和加工。去年初,这家大型物流企业主动找到开业仅半年的苏宁银行寻求合作,究竟是何原因?太和港务常务副总经理徐玉成说:“近年来,由于不容易把控风险,几乎没有银行愿(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01-28)
黄金老[8](2018)在《区块链及物联网技术在动产质押融资领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担保法》,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是指企业将其合法拥有的存货等动产作为质押物,同时将动产存放在银行指定或认可的合格仓储监督机构进行保管,质押物在银行的监控下流动,企业据此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融资方式。作为供应链金融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存货为主的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有助于盘活企业库存资产,提高中小企业生产销售周转率,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市场需求规模也较为庞大。但近年来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实际发展较为缓慢,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本文来源于《金融电子化》期刊2018年12期)
李道海,杨婧[9](2018)在《发放首笔线上“物联网动产贷”》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以来,江苏江阴农商银行积极落实无锡物联网金融发展要求,创新动产质押融资模式,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动产质押监管,推出了“物联网动产贷”产品,满足客户采购货物和生产经营等资金需求。近日,江阴某制造业企业通过该行企业网银在授信300万元额度项下,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期刊2018-12-11)
李建慧,刘海涛,卓兰[10](2018)在《面向动产质押监管的物联网国际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ISO/IEC 30163《物联网基于物联网/传感网技术面向动产质押监管集成平台的系统要求》国际标准的背景、进度安排、技术内容和创新点及对产业的影响。详细描述了基于物联网或传感网技术面向动产质押监管集成平台的系统要求,能对动产质押进行实时、按需、连续的监管追踪,为业务相关方提供有关动产质押的透明信息,有效遏制金融欺诈行为,维护动产持有企业的利益,大大降低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不必要的高风险。(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标准化》期刊2018年12期)
动产质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下,我们正在迈向一个"万物互联"的崭新世界。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着改革传统金融模式的作用。"物联网+金融"的融合创新正全面深刻地改进传统金融模式,推动建立更加客观可信的金融信用体系。江苏银行一直致力于打造"最具互联网大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产质押论文参考文献
[1].方凯,金红,黄腾达.智能物联助力动产质押监管[J].中国公共安全.2019
[2].王云峰,刘健,李昆霖.物联网驱动全线上化动产质押融资[J].金融电子化.2019
[3].王连合.动产质押监管基本理论探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9
[4].黄金老.苏宁银行:探索行业动产质押融资平台[J].当代金融家.2019
[5].宋晋生.动产质押融资的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19
[6].李珏.动产抵押与动产质押的正确适用[J].法制博览.2019
[7].葛孟超.探索为企业增信新路径[N].人民日报.2019
[8].黄金老.区块链及物联网技术在动产质押融资领域的应用[J].金融电子化.2018
[9].李道海,杨婧.发放首笔线上“物联网动产贷”[N].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18
[10].李建慧,刘海涛,卓兰.面向动产质押监管的物联网国际标准[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