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祝军(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叙述了建设项目的前期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要把重点转移到建设前期阶段上来。
关键词:工程造价价值工程标准化设计限额设计
0引言
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投资决策结束后,设计是控制的关键。国外一些专家分析指出:设计费用虽然只占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是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75%以上。影响工程造价最大的是设计阶段,尤其是仅占工程项目总建设周期1/4的技术设计结束前的工作阶段。至初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75%;到技术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35%;而至施工开始,通过技术组织措施节省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10%。显然,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关键。
1我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现状与缺陷
1.1在投资决策阶段,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考虑不周全、不详细,以至于前期失误带来巨大的损失。
1.2设计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监督,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设计人员不管设计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合理,以致设计过于保守。为了赶进度,使各专业不配套等矛盾时有发生,结果带到施工阶段,使施工现场的洽商、变更、返工现象屡见不鲜。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推行招标去优选设计方案。
1.3不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专业设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设计文件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以致于有的平面布置不合理,结构方案不合理;有的出现漏项、借位等诸多问题。
2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
2.1对建设前期工程造价控制的意识不够到位,一提到工程造价,首先想到施工阶段的管理与控制,而忽略了最关键的前期控制。
2.2建设单位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不利。他们很少过问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只追求高标准、造型美观、占地面积等,而对工程造价控制很少涉及,使很多工程附加了不应有的功能,造成建筑工程造价的失控。
2.3我国没有颁布工程设计法,对设计过程中造成的投资浪费缺乏明确的法制标准和治理措施。于是有的结构设计过于保守,以致出现肥梁、胖柱、厚板。
2.4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知识面都缺乏经济观念。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只负责技术责任,不负经济责任;只重视设计产值、进度和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不重视工程造价的控制及技术经济分析。故,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
2.5按工程造价的比例计提设计费用,也是造成工程造价失控的重要原因。
3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控制的有利途径
3.1建设单位在投资决策阶段应全面考虑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并择优确定最佳方案,以免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巨额损失。建设单位既要对市场产品需求和原材料供应等进行全面预测,以便对拟建规模、建址条件和选定地址进行合理的确定,又要对各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择最优的建设方案。一个建设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这样的例子不是太少,而是很多。
3.2改变设计费用计取方法,采取有关措施把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与经济利益挂钩,并设立奖惩制度,以增加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压力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我国现行的设计取费按标准投资额的百分比计算,使得造价越高,收费也越多。这样的取费办法,难以使设计者主动地降低造价、节约投资,更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因此,应把设计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在原设计计费的基础上,对因设计而节约的投资,按节约部分给予提成奖励;因设计变更增加投资也按增加部分扣除一定比例的设计费。对因设计问题造成工程浪费,延误工期,超出投资限额及其它损失,由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按合同承担经济责任。实行优质优价的计费办法有利于激励设计人员精益求精地进行设计,加强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时刻考虑如何降低造价,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3.3设计人员、经济技术人员要密切配合,设计产品方案优化,使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都有合理的造价控制。技术人员要加强经济意识,主动地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创造有利条件,经济技术人员要能动地作用于设计,客观地确定、控制工程造价和对投资进行分解。在设计工作的各阶段,让建经专业人员参加意见,对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要认真在设计成果中予以反映,而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给予解释,多做工作,尽可能剔除不必要的辅助功能,真正使用户感到设计人员的意见是在维护业主利益的前提下,为建设单位着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
3.4引进设计监理,做到精心设计,深入设计,加强图纸会审,把设计变更减少到最小。建设监理能使建设项目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计阶段的监理也不可缺少。通过设计监理,既能保护工程项目安全可靠,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适用性和经济性,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设计监理的重点应放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监理须检查施工图是否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深化,检查工程设计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规范及标准;审查设计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对其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其技术发展进行评估;把好设备选型关,复核设备相关数据是否合理。据统计数字表明,一个工程的设计,如果监理参与进去,排除不利因素,一般可排除80%的错误。这对设计变更的管理是非常有利的。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越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尚未发生,损失有限;若在施工阶段变更,势必造成更大损失。
3.5积极推行价值工程在前期的应用。价值工程,是着重产品的功能分析,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价值工程把功能分析作为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把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利用价值工程提高价值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既可提高使用功能,又可降低工程造价;②在使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工程造价;③在工程造价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使用功能;④在使用功能略有降低的情况下,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⑤在工程造价略有上升的情况下,使用功能大幅度提高。国外一些实际工程经验表明,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降低成本25%~40%,而在工程建设其他阶段应用价值工程却难以达到如此好的效果。
3.6积极推行标准化设计和限额设计。标准化设计,就是按照国家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建筑、结构和构件等整套标准技术文件、图纸进行的设计。上海的调查材料表明,采用标准构件的建筑工程可降低费用的10%~15%。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又在保证达到工程要求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改变了设计过程不算账,由“画了算”变为“算着画”。它抓住了在设计中以控制工程量为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克服了“三超”;有利于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提高设计质量;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工程造价意识,扭转设计概预算的失控现象,可促使设计与概预算形成有机的整体,克服它们之间的相互脱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