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型海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藻,大亚湾,岩礁,生境,淀粉酶,叶绿素,种群。
大型海藻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相杰友,张凡顺[1](2019)在《青岛潮间带大型海藻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调查了青岛潮间带大型海藻重金属含量并进行了富集分析。研究表明,青岛潮间带9种大型海藻生物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Cu、Zn和Cd的最高值出现在海带中,Pb、Cr和As的最高值出现在鼠尾藻中,Hg的最高值出现在珊瑚藻中;不同海藻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有差异,综合富集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鼠尾藻>石花菜>海带>珊瑚藻>鸡毛藻>孔石莼>裙带菜>肠浒苔>亮管藻,海带可以用于Cu、Cd的生态修复,鼠尾藻可以用于Pb、As和Cr的生态修复。(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9年12期)
张世禹,李峰,贾康宁,董金昊,彭凯[2](2019)在《大型海藻角叉菜中活性多糖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大型海藻——角叉菜经70%乙醇提取后的藻渣中活性多糖的制备方法。采用闪式破碎辅助萃取结合热水提取,并优化其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制备角叉菜藻渣多糖的适宜条件为: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95℃,闪式破碎时间4min,料液(藻粉-水)比为1:25(g/mL)。结合溶剂除蛋白及不同浓度乙醇沉淀多糖,获得3种角叉菜多糖,并测得3种多糖组分的硫酸酯基团含量分别约为45.87%、26.78%、31.94%,均值约为34.88%。(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9年10期)
章守宇,刘书荣,周曦杰,汪振华,王凯[3](2019)在《大型海藻生境的生态功能及其在海洋牧场应用中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海藻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的重要驱动者之一,由大型海藻所形成的海藻场栖息地在维持海洋生物摄食、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受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许多沿海国家都出现了海藻场快速退化的现象,且对以海藻场为关键栖息地的海洋生物造成了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一状况在我国尤为严重。为保障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海藻场修复已成为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对海藻及其构造生境的生态功能认识不足,有关海藻场修复的目标定位、实现路径等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本文从海藻场修复的角度出发,先分别对海藻及其构造生境的生态功能进行了阐述,而后对海藻养殖区是否可替代天然藻场被纳入到海洋牧场的建设中以及海藻生境生态功能的量化测定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为今后海藻场修复工作合理、高效地开展和海藻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耀谦,张才学,孙省利,孙洁,杨国欢[4](2019)在《硇洲岛岩礁带大型海藻固碳潜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大型海藻固碳及氮磷吸收潜能。【方法】分析硇洲岛岩礁带19种生物量大于50 g·m~(-2)自然生长的大型海藻固碳量、生产力和TOC,对比分析岩礁带和距岩礁带4 km处海域海水中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结果】褐藻门有3种,生物量、固碳量和生产力最大,分别为20 498 g·m~(-2),550 762 g·a~(-1),2 466 g·m~(-2)·a~(-1);其次是红藻门有11种,生物量、固碳量和生产力分别为17 547 g·m~(-2),138 194 g·a~(-1),1 872 g·m~(-2)·a~(-1);绿藻门有5种,生物量、固碳量和生产力分别为3 064 g·m~(-2),4 827 g·a~(-1),158 g·m~(-2)·a~(-1)。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博贺兰岛礁区域海藻生物量、固碳量和生产力均为最大。19种海藻中12种海藻TOC超过30%,分别为衫叶蕨藻Caulerpa taxifolia (M.Vahl) C. Agardh、囊状法囊藻Valonia utricularis(Roth)C. Ag.[Conterva utricularis]、网球藻Dictyosphaeria cavernosa(Forssk.) Boerg、珊瑚藻Corallina sp.、拟鸡毛菜Pterocladiella capillacea (Gmelin)Santelices et Hommersand、紫杉状海门冬Asparagopsis taxiformis (Delile)、茎刺藻Caulacanthus ustulatus (Mertens) Kütz、新角石藻Neogoniolithon sp.、叉节藻Amphiroa sp.、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 (Turn.) var. chinensis C. Ag.、囊藻Colpomenia sinuosa(Mert.exRoth)、羊栖菜Hizikiafusiforme(Harv.)Setch。岩礁带海水中的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分别在0.17~0.20mg·L~(-1)和0. 007~0. 018 mg·L~(-1)之间,距岩礁带断面4 km左右海域的4个相应站位IN和IP含量分别在0.18~0.22mg·L~(-1)和0.016~0.022mg·L~(-1)间,均略高于岩礁区相应站位。大型海藻的生物量与岩礁带无机氮和无机磷间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48和-0.155。【结论】19种大型海藻在硇洲岛岩礁带海区生态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固碳能力强,对氮磷具有吸收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玥琛,孔睿敏,王雁,曲威,孔凡克[5](2019)在《大型海藻肥料化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中富含多种内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因子,以海藻为原料生产的海藻肥能明显促进多种陆地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改善土壤条件。本文综述了海藻肥料的功能及作用机理,提出需进一步加强海藻肥料作用机理的研究,开发出营养均衡、适合特定植物生长的绿色环保海藻肥料。(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王卉,李恒翔,李路,严岩[6](2019)在《大亚湾大型海藻丛的大角玻璃钩虾种群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角玻璃钩虾Hyalegrandicornis是我国沿海潮间带常见的藻栖甲壳动物,但目前关于其与栖息海藻的作用关系极少报道。2016年2—5月在大亚湾岩礁潮间带采集了石莼Ulva lactuca和半叶马尾藻变种Sargassum hemiphyllum var.chinense海藻,结果显示大角玻璃钩虾在两种海藻丛中均有分布,其中在石莼藻丛中分布的钩虾个体数量、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均大于在半叶马尾藻藻丛中。在半叶马尾藻藻丛中,大角玻璃钩虾种群的性比、抱卵雌性比例和幼体比例相对较高,而性成熟体长、抱卵雌性体长和卵粒体积则相对较小。研究表明,大角玻璃钩虾在两种海藻中的种群分布与繁殖特征存在着差异,可能受到栖息海藻形态结构及其生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安鑫龙,李雪梅,王凯,刘红英[7](2019)在《秦皇岛市潮间带大型海藻的种类分析和季节演替》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2-11月,对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海港和北戴河潮间带大型海藻的组成、分布和季节演替情况展开了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此次共采集到隶属3门23属的41种大型海藻,其中红藻门13属20种,褐藻门7属9种,绿藻门3属12种,分别占总采集种数的48.78%,21.95%和29.27%;海港大型海藻种类最多为35种,其次是北戴河20种,山海关最少为19种,分别占总采集种数的85.37%,48.78%和46.34%;春季优势种类为长石莼(Ulva linza)、多管藻(Polysiphonia senticulosa)、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绳藻(Chorda filum)、酸藻(Desmarestia viridis)和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夏季优势种类为长石莼、孔石莼(U.Pertusa)、刺松藻(Codium fragile)、海黍子、小石花菜(Gelidium divaricatum)、亚栉状蜈蚣藻(Grateloupia subpectinata)和假根羽藻(Bryopsis corticulans),秋季优势种类为长石莼和裂片石莼(U. fasciata),冬季优势种类为长石莼。优势种类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优势种类生物量在不同采样点、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差异,如海港春季的裙带菜生物量最大(4 110.8 g·m-2),绳藻的生物量最小(92.32 g·m-2)。(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庆[8](2019)在《3种潮间带大型海藻对重金属铜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潮间带大型海藻栖息于潮间带中潮带岩礁上或石沼内,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海水重金属污染是其不可避免要应对的环境压力。然而迄今为止,鲜见潮间带大型海藻应对重金属Cu~(2+)胁迫的生理生化代谢响应方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因此,本文选择烟台沿海3种具代表性的潮间带大型海藻为材料----孔石莼(绿藻)、鼠尾藻(褐藻)及叉枝藻(红藻),通过测定光合参数,研究铜胁迫作用下3种海藻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趋势;同时研究海藻糖含量及海藻糖酶活性变化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规律,了解3种海藻海藻糖对铜胁迫的响应及其差异,为进一步探究孔石莼、鼠尾藻及叉枝藻生理机能及代谢过程与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3种海藻光合参数对Cu~(2+)胁迫的响应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基础的物质,其含量的测定是表征植物生长的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孔石莼、鼠尾藻及叉枝藻的光合色素含量随着铜胁迫程度的加剧均呈现下降趋势。孔石莼光合色素含量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均明显下降,显着性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均存在显着(P<0.05)或极显着差异(P<0.01)。与孔石莼不同,鼠尾藻及叉枝藻隶属于褐藻和红藻,故其细胞内不含Chl.b。鼠尾藻在铜胁迫下Chl.a及Car均与对照差异达到显着(P<0.05)极显着水平(P<0.01)。叉枝藻的Car含量低于孔石莼和鼠尾藻,Chl.a在较高浓度时与对照间存在极其显着性差异(P<0.01)。叶绿素荧光参数是一组能够反映植物光合生理状态和机制的变量或常数,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和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3种藻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ɑ(光能利用效率)、rETRmax(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I_K(半饱和光强)在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但降低程度呈波动性变化。而Fv/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值变化规律与此不同,Fv/Fm值具有灵敏及稳定的双重特性,可将其作为不同海藻生长及生理对重金属适应性的最佳检测及评价指标。研究亦表明,孔石莼、鼠尾藻及叉枝藻的Fv/Fm在最高处理浓度下与对照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且3种藻类Fv/Fm与胁迫程度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35、-0.973及-0.823,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2)3种海藻海藻糖含量及海藻糖代谢酶活性对Cu~(2+)胁迫的响应本研究中,孔石莼、鼠尾藻及叉枝藻海藻糖含量及TPS(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活性在铜胁迫下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0.5mg/L Cu~(2+)浓度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与对照间存在极显着(P<0.01)差异;随着铜浓度的继续增高均开始下降,且鼠尾藻海藻糖含量积累幅度大于孔石莼和叉枝藻。在1.0mg/L的Cu~(2+)浓度时3种藻类THase(海藻糖酶)活性最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当胁迫程度进一步加剧,THase活性均逐渐降低。铜胁迫对孔石莼、鼠尾藻及叉枝藻海藻糖含量、THase活性及TPS活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且TPS活性与海藻糖含量的变化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铜胁迫后,鼠尾藻海藻糖酶活性降低程度大于孔石莼及叉枝藻,所以海藻糖含量的累积幅度较孔石莼及叉枝藻高。综合来看,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及海藻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等参数响应于铜胁迫后在不同种类的大型海藻中具有一定的应激性及敏感性差异,体现较为明显的种间差异性特征。其中,鼠尾藻各参数基础表达活性(含量)较高,铜处理后降低幅度较小,因而其表现出较强的抗胁迫能力。(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6-05)
潘爱红[9](2019)在《印尼大型海藻附着微生物产多功能淀粉酶Amy2587的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于印度尼西亚Halmahera岛的热泉主要受火山影响形成,热泉周边水域中生存着许多大型海藻,海藻表面附着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是发掘潜在的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和酶类的重要源泉,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本研究主要以从印尼热泉采集的叁种海藻样品附着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宏基因组分析手段来筛选活性高、稳定性好的淀粉酶序列进行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为工业应用寻找合适的淀粉酶产品。首先,本文提取了从印尼采集的叁种大型海藻附着微生物的基因组DNA并对其进行了宏基因测序和分析,叁个样品共获得了148464条基因序列。物种注释丰度信息结果显示,印尼大型海藻表面附着微生物优势菌群为弧菌属(Vibrio)、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功能注释信息结果显示,海藻样品附着微生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基因主要以GT(糖基转移酶)基因为主,其次为GH(糖苷水解酶)和CBM(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基因。通过进一步筛选分析,共获得了116条淀粉酶编码基因,分属于GH13、GH57、GH15、GH66、CBM20、CBM25、CBM26、CBM35、CBM48家族。其次,选取其中一条含GH66家族功能域的淀粉酶基因amy2587进行了基因表达。淀粉酶基因amy2587,核酸序列全长1785 bp,编码587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67.46 kDa。将淀粉酶基因amy2587与表达载体pET-30a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my2587,将pET-30a-amy2587转化到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DE3)中。含有重组质粒的工程菌在IPTG浓度为0.5 mM条件下,16℃诱导培养16 h,菌体进行细胞破碎,破碎上清液经Ni-NTA层析柱纯化,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在咪唑洗脱液浓度为80 mM获得单一目的条带,分子量为70 kDa,与理论分子量一致,该结果证实了目的基因amy2587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正确表达,并获得了纯化的重组蛋白Amy2587。然后,对重组淀粉酶Amy2587进行了酶学性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重组淀粉酶Amy2587不但具有降解淀粉的能力,还能够降解琼胶、卡拉胶、褐藻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中以降解淀粉能力最强,其酶活力达到63.38 U/mL,表明Amy2587是一种多功能淀粉酶。多功能淀粉酶Amy2587与不同底物反应,最适作用温度为50℃,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50℃条件下保温1-4 h,酶活性可维持在85%以上,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酶活性逐渐降低,保温24 h以后,残余酶活仍为60%以上;最适pH为10.0,其淀粉酶和琼胶酶活性在pH 6.0-10.0之间,残余酶活保持在77%,表明Amy2587具有较强的碱耐受性;Mn~(2+)、Fe~(2+)、K~+、和Na~+金属离子对Amy2587的多重底物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在Cu~(2+)的作用下,所有酶活性几乎丧失。Amy2587对淀粉、琼胶、卡拉胶、褐藻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底物的K_m值分别为:4.06、10.10、12.25、11.54、14.91 mg/mL,表明Amy2587与淀粉底物的亲和力最好。最后,本文对Amy2587的多功能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基因敲除手段将Amy2587序列中叁个功能域进行了敲除,并将敲除基因后的序列进行表达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敲除相应功能域后,重组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说明这些功能域对该酶的多重底物活性具有一定作用,但并不能改变其多重底物活性的特性。此外,还研究了脂肪酸和脂肪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硬脂酸、油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对Amy2587多重底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油酸对Amy2587的多重底物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油酸对Amy2587的淀粉酶、褐藻胶裂解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琼胶酶和卡拉胶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而有关Amy2587的多功能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2)
吴祖立,章守宇[10](2019)在《台风对浙江枸杞岛大型底栖海藻分布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认识台风对浙江岛礁大型底栖海藻分布的影响,为枸杞岛海藻场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利用2012年11号强台风"海葵"的气象资料、嵊山气象站数据以及台风来临前(2012年5月)和台风过后(2012年8月)枸杞岛的大型底栖海藻、底质调查和暴波强度试验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海葵"作用下枸杞岛最小气压和最大风速的变化情况,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确定枸杞岛海藻优势种并结合枸杞岛底质特征和暴波强度变化分析了优势种生物量分布变化对"海葵"的响应。结果表明,受"海葵"影响,枸杞岛附近海域的最小气压992.9 h Pa,最大风速20 m/s,风力达9级水平,风向东东南—东南东向。在台风产生的风浪作用下,枸杞岛南面站点暴波强度大于北面站点。台风前后海藻的种类组成变化不显着。研究期间枸杞岛海藻优势种为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叉珊藻(Jania decussato-dichotoma)和网地藻(Dictyota dichotoma),主要种为铜藻(Sargassum horneri)、鸭毛藻(Symphyocladia latiuscula)和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优势种和主要种海藻的生物量分布随暴波强度指数的增大而减小。结合台风对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海藻分布和生物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提出枸杞岛海藻场养护工作中应选择受台风影响较小的海域进行,并投放抗风浪能力强的礁体设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09期)
大型海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大型海藻——角叉菜经70%乙醇提取后的藻渣中活性多糖的制备方法。采用闪式破碎辅助萃取结合热水提取,并优化其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制备角叉菜藻渣多糖的适宜条件为: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95℃,闪式破碎时间4min,料液(藻粉-水)比为1:25(g/mL)。结合溶剂除蛋白及不同浓度乙醇沉淀多糖,获得3种角叉菜多糖,并测得3种多糖组分的硫酸酯基团含量分别约为45.87%、26.78%、31.94%,均值约为34.8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型海藻论文参考文献
[1].刘阳,相杰友,张凡顺.青岛潮间带大型海藻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J].河北渔业.2019
[2].张世禹,李峰,贾康宁,董金昊,彭凯.大型海藻角叉菜中活性多糖的制备[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9
[3].章守宇,刘书荣,周曦杰,汪振华,王凯.大型海藻生境的生态功能及其在海洋牧场应用中的探讨[J].水产学报.2019
[4].刘耀谦,张才学,孙省利,孙洁,杨国欢.硇洲岛岩礁带大型海藻固碳潜能[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
[5].王玥琛,孔睿敏,王雁,曲威,孔凡克.大型海藻肥料化应用[J].热带农业工程.2019
[6].王卉,李恒翔,李路,严岩.大亚湾大型海藻丛的大角玻璃钩虾种群分布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2019
[7].安鑫龙,李雪梅,王凯,刘红英.秦皇岛市潮间带大型海藻的种类分析和季节演替[J].海洋技术学报.2019
[8].刘庆.3种潮间带大型海藻对重金属铜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D].烟台大学.2019
[9].潘爱红.印尼大型海藻附着微生物产多功能淀粉酶Amy2587的性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10].吴祖立,章守宇.台风对浙江枸杞岛大型底栖海藻分布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