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包括可套装在上肢残肢上的假肢套筒与假肢套筒配套使用的日用组件,假肢套筒呈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筒状,在假肢套筒的封闭端设有电磁铁,在假肢套筒的外壁上设有控制电磁铁的控制开关,日用组件设有形状与假肢套筒的封闭端形状相匹配的连接部及用于实现各种日用功能的功能部,在连接部的内部固定设有铁板,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磁铁的通断而吸合铁板,以使得日用组件连接在假肢套筒的封闭端进行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符合断肢者的使用需求,而且其成本低,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断肢者的日常使用,其可大大提高断肢者日常自理能力,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套装在上肢残肢上的假肢套筒(10)与假肢套筒(10)配套使用的日用组件(20),所述假肢套筒(10)呈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筒状,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设有电磁铁,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外壁上设有控制所述电磁铁的控制开关(11),所述日用组件(20)设有形状与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形状相匹配的连接部(21)及用于实现各种日用功能的功能部(22),在所述连接部(21)的内部固定设有铁板,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11)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断而吸合所述铁板,以使得日用组件(20)连接在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进行使用。
设计方案
1.一种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套装在上肢残肢上的假肢套筒(10)与假肢套筒(10)配套使用的日用组件(20),所述假肢套筒(10)呈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筒状,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设有电磁铁,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外壁上设有控制所述电磁铁的控制开关(11),所述日用组件(20)设有形状与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形状相匹配的连接部(21)及用于实现各种日用功能的功能部(22),在所述连接部(21)的内部固定设有铁板,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11)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断而吸合所述铁板,以使得日用组件(20)连接在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进行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呈圆柱状,其端面呈平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呈圆柱状,在所述连接部(21)的端面上设有内凹的连接凹槽(23),所述连接凹槽(23)呈圆柱状,其内径大于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的外径,所述铁板固定设于所述连接凹槽(23)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日用组件(20)的连接部(21)由塑胶材料制成,所述铁板封闭设于所述连接部(21)内,并正对所述连接凹槽(2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22)包括与所述连接部(21)固定连接的长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22)包括与所述连接部(21)固定连接的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22)包括与所述连接部(21)固定连接的刀叉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假肢套筒(10)内设有可充电电池和控制模块,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外壁上设有充电接口(12),所述充电接口(12)、可充电电池、控制开关(11)及电磁铁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外壁上设有指示吸合状态的第一指示灯(13)和用于指示可充电电池电量的第二指示灯(14),所述第一指示灯(13)及第二指示灯(14)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
【背景技术】
上肢断肢者由于缺少手部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不便,例如,无法用手吃饭,无法用手拉东西等等。对于断肢者,其残缺的肢体不仅外形不够美观,而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为方便断肢者生活,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假肢。对于功能简单的假肢,其通常只是具有上肢形状的固定结构,其仅仅能够提高美观性,而无其他实用性,断肢者日常生活仍具有很大难度。而对于具有仿生功能的假肢,其不仅可以提高美观性,而且手部可灵活活动,其可实现与人体上肢相似的功能,但是,其价格相当昂贵,普通用户消费不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可方便断肢者使用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套装在上肢残肢上的假肢套筒与假肢套筒配套使用的日用组件,所述假肢套筒呈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筒状,在所述假肢套筒的封闭端设有电磁铁,在所述假肢套筒的外壁上设有控制所述电磁铁的控制开关,所述日用组件设有形状与所述假肢套筒的封闭端形状相匹配的连接部及用于实现各种日用功能的功能部,在所述连接部的内部固定设有铁板,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断而吸合所述铁板,以使得日用组件连接在假肢套筒的封闭端进行使用。
所述假肢套筒的封闭端呈圆柱状,其端面呈平面状。
所述连接部呈圆柱状,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上设有内凹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呈圆柱状,其内径大于所述假肢套筒的封闭端的外径,所述铁板固定设于所述连接凹槽的内部。
所述日用组件的连接部由塑胶材料制成,所述铁板封闭设于所述连接部内,并正对所述连接凹槽。
所述功能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长勺部。
所述功能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手部。
所述功能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刀叉部。
在所述假肢套筒内设有可充电电池和控制模块,在所述假肢套筒的外壁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可充电电池、控制开关及电磁铁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在所述假肢套筒的外壁上设有指示吸合状态的第一指示灯和用于指示可充电电池电量的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及第二指示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设有假肢套筒和日用组件,假肢套筒可固定于残肢处,日用组件则可吸附在假肢套筒的端部使用,且日用组件可根据需要而定制,其可更换使用,从而可满足日常各种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符合断肢者的使用需求,而且其成本低,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断肢者的日常使用,其可大大提高断肢者日常自理能力,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假肢套筒10、控制开关11、充电接口12、第一指示灯13、第二指示灯14、日用组件20、连接部21、功能部22、连接凹槽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包括假肢套筒10和日用组件20。所述假肢套筒10用于固定在残肢处,所述日用组件20则与假肢套筒10配套使用,其可更换使用,以满足各种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从而利于断肢者提高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而无须处处需要旁人帮助。
所述假肢套筒10呈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筒状,其敞口端用于与残肢部位进行固定连接,从而方便将假肢套筒10固定在断肢者的残肢处。所述假肢套筒10与残肢的固定连接方式,可采用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不具体介绍。
所述假肢套筒10可由公知材料制成,其具有一定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假肢套筒10由塑胶材料制成。
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用于与日用组件20进行配套结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呈圆柱状,其端面呈平面状,从而方便与日用组件20配合。
为加强假肢套筒10与日用组件20结合的牢固性,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设有电磁铁,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外壁上设有控制开关11,所述控制开关11可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磁吸力。当控制开关11打开时,所述电磁铁具有吸力,其可吸合铁板;当所述控制开关11关闭时,所述电磁铁不具有吸力,其便无法吸合铁板。
所述电磁铁可选用公知的电磁铁,其内嵌于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内。制作时,所述假肢套筒10注塑成型,所述电磁铁及连接线路可置于假肢套筒10内进行注塑,使得其被封闭在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内。所述电磁铁呈圆块状,其正对所述假肢套筒10的端面,且其与假肢套筒10的端面之间的厚度较薄,从而可方便吸合铁板。
为方便断肢者控制所述控制开关11,所述控制开关11凸出设于所述假肢套筒10的外壁上,且其设置成按压式开关,这样,断肢者可通过将假肢套筒10朝平面按压而按压到所述控制开关11,从而实现对所述控制开关11的控制。为方便所述控制开关11被按压后还可被按压,所述控制开关11所能被按压到最低位置应该凸出于所述假肢套筒10的外表面,从而才可方便断肢者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控制开关11。
为方便指示所述控制开关11的状态,即电磁铁的工作状态,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指示灯13,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内部设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指示灯13、电磁铁及控制开关11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13可选用公知的LED指示灯,其设于易于查看的部位。当所述控制开关11被按下,所述电磁铁通电而具有磁力时,所述第一指示灯13亮绿光;当所述控制开关11复位,所述电磁铁断电而不具有磁力时,所述第一指示灯13灭。
由于所述电磁铁、控制模块工作需要供电,因此在所述假肢套筒10内设有可充电电池,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外壁上设有充电接口12。所述可充电电池可选用公知的锂电池,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12可选用公知的USB接口,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通过所述充电接口12,可为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所述可充电电池可为所述控制模块、电磁铁工作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可充电电池的设置位置可根据需要而设置,其既可以是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假肢套筒10上,也可以是封闭设于所述假肢套筒10内。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可充电电池内嵌于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内,其不可拆卸。所述充电接口12可设于所述假肢套筒10外壁的任意位置处,为方便日常使用时沾水,所述充电接口12优选设于所述假肢套筒10的敞口端附近,以提高充电接口12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具有很强的防水性,可用于多种使用环境。
为指示所述可充电电池的电量,在所述假肢套筒10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指示灯14。所述第二指示灯14可选用LED指示灯,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与第一指示灯13、第二指示灯14、电磁铁、控制开关11、充电接口12之间进行连接的线路,优选设于所述假肢套筒10的内部,从而使得所述假肢套筒10的外部仅可看到第一指示灯13、第二指示灯14、控制开关11及充电接口12,而无法看到控制模块、电磁铁、可充电电池及连接用的各种导线。
所述日用组件20可设置一系列的部件,以方便用户替换使用。所述日用组件20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例如,吃饭时可换上具有勺子功能、刀叉功能的部件以方便断肢者自己吃饭。当不需使用时,可换上正常的手部部件以补充断肢者的手臂完整性,提高整体美观性;又如,需要帮东西时,可换上具有钩子功能的部件以方便断肢者自己搬运物品。又如,当需要拆装拧螺丝时,可更换上具有螺丝刀功能的部件以方便断肢者自己进行操作。
所述日用组件20分别包括连接部21和功能部22。各连接部21的形状结构一致,其用于与假肢套筒10结合使用。所述功能部22则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例如,其可设置成长勺状、刀叉状、勾状、螺丝刀状等等。所述功能部22与所述连接部21之间固定连接。
为方便与假肢套筒10对合连接,所述连接部21设置呈圆柱状,在所述连接部21的端面上设有内凹的连接凹槽23。所述连接凹槽23呈圆柱状,其内径大于所述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的外径,从而使得所述连接部21可套装在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外。为方便定位吸合,在所述连接凹槽23的内部设有铁板。所述铁板的形状与所述连接凹槽23的形状相匹配,其呈圆块状,其正对所述连接凹槽23,其封闭于所述连接部21内。
所述连接部21可由非导磁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1由塑胶材料制成,所述铁板在连接部21注塑成型时设于所述连接部21内。所述功能部22的制作材料科根据需要而设置,例如,可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籍此,便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使用时,在他人的帮助下可将假肢套筒10佩戴在断肢者的残肢处。其后,断肢者便可自行进行控制,进行日常生活使用。当需要吃饭时,可用假肢套筒10敲桌面,利用桌面顶压所述控制开关11,使得所述电磁铁上电而具有磁性,然后将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朝向所需的日用组件20的连接部21,由于连接部21内设有铁板,其可被吸合,而连接部21其他部位由塑胶材料制成,其不会被吸合,因此,当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朝向并靠近连接部21时,连接部21便会自动被吸附而套装在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电磁铁与铁板之间的吸附力,足以满足日常使用所需的力量,而且连接部21是套装在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假肢套筒10的封闭端还可承受一部分的力量,因此,日用组件20一旦被吸附上,便可以正常使用而不会脱落。当需要更换其他的日用组件20时,敲击所述控制开关11,电磁铁掉电便会失去磁力,此时便可从日用组件20的连接部21中抽取出假肢套筒10,从而实现脱卸日用组件20的效果,其后可以再次敲击所述控制开关11而吸附所需的日用组件20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日常自理能力的上肢假肢装置,其操作方便,符合断肢者使用习惯,而且其日用组件20可更换,而且其可根据需要而定制各种功能的部件进行配套使用,因此,其可大大方便断肢者日常使用需求,提高断肢者的日常自理能力。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4081.9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770597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A61F2/54
专利分类号:A61F2/54
范畴分类:申请人: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申请人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建设东路
发明人:周芹
第一发明人:周芹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