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芝(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摘要:在和谐社会语境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创新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打破文化隔阂是创新的基本层面,关爱弱势群体是创新的重要内容,健全服务机制是创新的必要方面。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创新,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中,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面临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打破文化隔阂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层面
受经济全球化扩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交流空间不断延伸、全球文化迁移、流行文化时尚的涌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已经形成了迥异于社会主流文化形态的大学校园亚文化的新态势。这种校园亚文化形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不对称的网络话语体系;二是区别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校园流行文化价值体系;三是游离于集体关爱社会责任之外的情感封闭体系。应该看到,大学校园亚文化现象的存在并非都呈负面影响。面对这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强认识上的主动性、把握教育上的科学性、增强措施上的针对性,才能取得工作上的实效性。
1.掌握网络语言、与大学生体验“共境”是打破文化隔阂的技术基础
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他们在网络化生存的过程中逐渐构建出来的网络话语体系呈现出多样化、娱乐性、不规范等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所讲究的规范性、严肃性、叙事的宏大性等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冲突,如果不进行有效沟通,完全有可能在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形成交流的障碍。“特定的语言就是一种特殊的标签……它是文化认同、群体认同、身份认同的必要条件。”要获得特定群体的认同,共同的语言体系作为沟通的基本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告别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认识、接受、适应和融入网络这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体系,熟悉大学生在网上的交流方式,这样才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对于尚未完全从传统教育语境中走出来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加强与大学生进行网上交往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地去感受网络文化,观摩体验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学习、娱乐方式以及他们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大学生在同一文化环境下进行交流,才能实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差异的超越。
2.关注流行文化、与大学生达成共识是打破文化隔阂的思想基础
“在社会的整个文化系统中,没有哪一种亚文化或群体像青年文化一样,能够对外来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力,能够具备随时进行文化拼接的要素。”大学生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他们是社会传统文化的薪火传人,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又是流行文化主要的吸纳者和重要推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流行文化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是事实上的“主流文化”。“同时,青年流行文化的重要功能也因此而表现为表达青年的思想,促进青年人之间、青年与成年人以及社会之间的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流行文化,时刻跟踪、分析、考察流行文化的动态,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流行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双重影响。一方面要努力创造条件吸纳流行文化当中合理的优秀的成分,丰富思想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年学生理性反思流行文化当中的消极成分。与青年学生达成文化认同、思想认知上的广泛共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3.加强情感沟通,与大学生产生共鸣是打破文化隔阂的情感基础
“阶层化和小众化是现代开放性社会青年流行文化现象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阶层化和小众化的特征反映到大学生的个人行为方式上就是相当多数人把“向往小资情调、享受孤独感觉”当作普遍而自觉的选择。产生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社会疏离感的上升,这种疏离感则源于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情感困惑和信任机制相对落后所带来的诚信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消除与大学生的代际差异,必须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沟通,重构沟通模式,重塑信任机制,在理解、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与大学生平等对话的沟通平台,培育开放自由的沟通氛围,凝炼积极向上的沟通主题,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诚待人,把对学生的爱和真诚化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二、关爱弱势群体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1.关心帮助大学生物质弱势群体
大学生物质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经济贫困。2004年,全国在校大学生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帮助贫困生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中央16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各类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生活当中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奖、勤、助、贷、缓、减、免等多种方式的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保障机制。要积极拓展勤工助学渠道,为家庭贫困学生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开展有偿服务搭建平台。二是积极引导和争取社会资助。吸引企业家和有识之士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建立社会救助机制,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三是建立全员助贫机制。“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把所有有能力参与救助的社会团体和人员群体都纳入帮扶体系,设立“爱心服务站”、“手拉手、一帮一”等活动,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困难。
2.救扶矫正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
身处变迁速度加快的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经济、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同时面临着成长期固有的困惑而缺乏相应的心理和精神调适,因而一些人出现了心理和精神疾病。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0%至25.4%,且有上升的趋势。而且近年来由于心理障碍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人数呈明显增长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5年,各地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自杀死亡率达74.4%。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二是教育体系立体化,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让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网络、进公寓;三是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化,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开设心理健康训练班和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对特殊群体要设立康复档案,实施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及时处理大学生因心理危机而产生的突发事件,及时预防和控制因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危机事件的发生。
3.磨练砥砺大学生意志弱势群体
大学生意志弱势主要表现为缺乏进取精神,不愿吃苦,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自控能力差,网络成瘾。这部分群体属于小错误不断、大毛病较少,在当前教育环境较为宽容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我们忽视,最终可能导致学业受到影响、社会竞争力下降、不断被成功所排斥的后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毫无疑问,对大学生意志弱势群体的磨练砥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是关心、尊重和信任意志弱势群体,开展励志教育,通过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二是及时、热情地鼓励和帮助意志弱势群体,在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殷切的期望,使其恢复积极的自我形象,体验尝试成功的乐趣,激发求知的欲望;三是为意志弱势群体多提供磨练意志、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素质拓展训练,使他们树立信心、增长才干、积极向上。
三、健全服务机制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方面
1.推行素质教育是健全服务机制的切入点
帮助大学生有效地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和水平,为他们提高素质搭建空间和平台,满足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设置特点,加大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营造模拟校内外实习实践环境;对学生实践环节要进行科学设计、精心指导、全程监控,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二是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不断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三是广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社团,精心指导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兴趣、陶冶情操。
2.维护合法权益是健全服务机制的着力点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对大学生要加强“法律基础”课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在学校制度建设中要注意实现和保护学生的权益,制度设计中要明确大学生的权利和相应的义务,讲究合法合理、宽严有度。三是建立完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提供切实可行、完备有序的学生申诉裁决制度,通过建立法律顾问委员会和大学生申诉委员会,为学生提供法律服务和咨询,确保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落实。
3.加强就业指导是健全服务机制的关键点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当前,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发展的第一要务,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显,能否切实有效地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事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是考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一要加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对毕业生进行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择业能力、面试技巧、社会适应和发展能力。二是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打造学生核心竞争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三是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络,同时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周国文阶层化和小众化:青年流行文化的新态势.中国青年研究[J],2005,(4)。
[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陆玉林常晶晶青年流行文化:一种互动分析中的界定.中国青年研究[J],2003,(1)。
[4]周国文阶层化和小众化:青年流行文化的新态势.中国青年研究[J],2005,(4)。
[5]文静揭密中国大学校园亚文化:向往小资,享受孤独[N].中国青年报,2005,12,27。
[6]刘万永张蓓艾勇救助贫困生仅仅给钱是不够的[N].中国青年报,2004,3,1。
[7]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课题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新华文摘[J],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