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lphi数据库应用程序安装注册的完美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胡静宜[1](2019)在《移动端软件快速开发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智能手机使用的普及,手机应用软件越来越多。很多商业手机软件都是通过Java、HTML、PHP等语言来开发,但这个软件开发的周期需要一段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本课题找到一种快捷的方法来解决手机软件设计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机软件的编写。移动端的操作系统主要分为Android、IOS两大平台。本论文主要是针对Android平台下的软件快速开发方法的研究。本课题使用Delphi DE来开发手机客户端,通过DataSnap三层架构中FireDAC技术来构建服务器端和手机客户端并在手机客户端中设置相应的组件的相关参数,达到快速开发的目的。论文分析了手机端软件的基本应用特征、属性和方法;探讨了在手机端利用组件开发软件的可行性、方法、流程等问题;设计了手机端软件一些命名规则和配置;开发了与应用相关的一些组件,如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和模板等。应用表明,通过自定义组件中对模板组件的设置以及其它相关组件的配置可以完成系统所需要的所有功能。其中模板组件是整个组件设置的核心,所有业务逻辑可以通过模板组件的属性设置和方法获取到当前的流程状态及应用系统基本信息,将其他功能性自定义组件通过相关的设置使其达到使用广域网络访问数据库的目的。本文所设计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模板等自定义功能组件已经运到实际软件中,运行效果良好,实现了手机软件快速开发的目的。实验证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法正确、合理、有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完成软件的开发,大大提高编程人员的效率和减少代码的重复率,并提高软件的性能。
何太能[2](2019)在《面向银行网点的安全远程维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二三十年的信息化,各家银行已经建成几十甚至上百个各类业务和支撑信息系统,并利用越来越成熟的广域网络技术将成千上万的营业网点组织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各家银行的IT支撑部门面对着星罗棋布的终端系统,绞尽脑汁研究如何高效开展运行维护和设备管理。经过多年的摸索,IT支撑部门日益习惯了一种快捷的运维方式:利用远程维护工具,比如利用WinVNC、RealVNC、TeamViewer、远程桌面系统等软件进行远程操作。在提高运维工作效率的同时,这些通用工具却带来一个重大隐患,那就是内部技术人员或者攻入内网的黑客,可以利用这一通道有目的地窥视或窃取客户信息,甚至可以趁前端营业人员不注意时抢夺营业桌面,暗中实施向指定账户转账、空存并实际套现,发生事后难以追查的资金案件。这些问题主要缘于运维所采用的常规远程操作工具,几乎不具备操作审计和与业务紧密相关的安全防控功能,且大多没有具体操作日志记录。这已经成为长期困扰金融行业的一个难题。为此,本文采用Delphi 2010和WinSock编程,利用桌面截屏恢复技术和自定义通信协议技术,研究实现了一个面向银行业的安全远程运维系统。该系统包括审计子系统、运维子系统和前端子系统,审计子系统实现系统管理和对运维技术人员的远程操作进行回放审计等功能;运维子系统实现远程桌面控制、远程文件传输功能,并能自动将远程运维期间的桌面操作形成截屏图像日志;前端子系统实现远程运维的前台授权、远程运维期间的自动截屏存储和截屏图像日志上传等功能。通过三大子系统的协作,本研究实现了远程操作在前台可感知、可授权,在后台可回放、可审计,事后可验证、可追责等目标,使银行业的远程终端运维更加安全。同时,利用此系统,运维管理人员可对前台基于Windows的、各种硬件配置的终端设备进行软硬件配置资料自动收集,从而加强营业终端设备的宏观管理。
李思如[3](2018)在《基于AES加解密算法的充电桩控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全球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零污染和零排放的新型交通工具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纷纷致力于电动汽车及其配套充电设施的研发和建设之中。建设具有安全、高性能的充电桩是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基础,同时避免重要数据发生泄漏是确保充电桩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ES加解密算法的充电桩控制与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硬件控制和软件管理两个部分组成,主要解决数据上传至充电管理中心的过程中信息泄露的问题。首先,本文以微控制器STM32F103RBT6为控制核心,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对系统硬件部分进行设计。其中,电能计量模块负责采集充电桩电压、电流、功率等充电运行参数,RFID射频识别模块负责完成用户交易结算的任务,GPRS通信模块既可按照数据传输格式将储存在系统终端中的数据传输到充电管理中心,也可以将充电管理中心发出的命令传输给MCU,控制导引模块负责确认充电装置的连接是否正确,满足一定的充电条件才能够对电动汽车执行充电命令。其次,为了加强充电桩通信数据的安全保护,本文将安全性高、资源消耗少、运算速度快的AES加解密算法应用到充电桩系统中。对AES的字节替换、行移位变换、列混淆变换、轮密钥加和密钥扩展等算法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了 AES算法的加密解密功能。考虑到充电桩系统较为复杂,本文在uC/OS-Ⅲ操作平台上对系统终端的软件部分进行设计,并且对系统任务进行管理。最后,本文使用高级开发工具Delphi 7.0以及数据库SQL Server 2005对充电桩管理平台进行了设计,主要负责完成查询充电桩和用户数据以及监控管理的工作。管理人员不但可以查询充电桩的状态信息,也可以查看用户的消费金额等信息。为增强充电桩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管理人员需经身份验证才能进入充电桩管理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菜单选择对充电桩用户进行管理,包括增加、删除以及修改等操作。通过对充电桩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测试,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充电桩性能完全满足设计需求。
范梦龙[4](2013)在《MIS系统中WEB可视化组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C/S架构,还在向着B/S架构发展。Web组件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就大大解决了这一发展的技术需求,从而促进了Web软件开发的发展。基于Web的MIS系统,完善了传统MIS系统的不足之处,充分展示出现代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将WEB组件技术运用在MIS系统中是当前MIS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大大减少了MIS系统开发时间和成本,所以开发WEB组件已经成为本文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电力MIS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电力MIS系统中Web可视化组件做了设计与实现。根据系统需求开发出了满足其功能的各种组件,最后完成系统的实现,从而解决了传统MIS系统开发效率低,维护成本大等一系列难题。本文首先从电力MIS系统的需求分析出发,分析了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对系统的用户角色和业务流程进行了划分。通过对WEB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的论述,确定了组件的划分方法和划分原则。其次,对电力MIS系统进行了分层划分,对各层的组件做了详细的划分和设计,同时阐述了框架中各层组件的功能和开发策略。最后,详细介绍了电力MIS系统中WEB可视化组件的实现过程。通过组件的设计和系统的搭建,表明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大大减少了程序员的任务量和重复劳动,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在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的时候,其优势更能显现出来。
崔武[5](2013)在《基于Delphi简易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普及,计算机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的今天,很多传统技术产物逐步被新技术产物所代替,而近几年,智能,自动化领域的成熟和发展,促使自动智能技术的发展。从有人到无人,从被动到主动,机器代替了人。如技防系统中的监控系统,本文中阐述了传统技防监控系统的不足的同时介绍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智能系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算法以及矩阵相减算法,结合direct show实现智能监控系统,无需强大的采集卡和强大的监控软件,实现智能监控,并能够对监控进行录像,自动记录,实现无人值守监控。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用户要求,降低了软硬件要求,该系统具有简单和实用的特点,安装简单,维护方便。本系统现处于测试阶段,在实际应用中基本实现所目标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提高监控效率的同时省去了人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当发现物体的时候监控,无物体出现的时候不监控,这样能大大的减少对硬盘的写入量,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系统还提供了动态短信报警功能,监控系统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事件的图片地址发送到指定手机上,从而实现了对事件的发现和预警作用。同时提供了远程接收信息功能,通过使用者发送的指令对报警系统做开机、关机、录像等操作。实现了对监控系统的远程控制和远程管理。系统将拍摄影像发布到指定的FMS(Flash Media Server)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访问RTMP协议,通过读取数据流的方式在客户端系统上,通过任何一台互联网内的电脑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到实时监控和实时报警情况,并可以对监控录像进行筛选、分类操作,并能下载存档,以便对录像进行分析和查看。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图像处理识别技术的发展,监控系统的未来必将进入一个新的智能领域。通过监控可以识别出监控器内的人或物,就像车辆牌照识别一样,识别出监控内的人的信息,对犯罪侦破,行政执法起到有力的技防作用。
张新军[6](2011)在《自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考试系统是基于C/S体系结构的多层分布的数据库系统。采用Delphi7.0和Sql Server2005软件为开发工具s;系统事先要运行服务器管理程序(Admin)进行考试初始化配置,然后运行中间件(Server)和SocketServer程序,最后在客户端运行客户应用程序(Client),且客户端安装Microsoft Office Access。本软件除了提供考试设置这个基本功能外,还有重新考试、随机抽题、答案自动保存、自动交卷和成绩报表等功能。本论文的创新点是采用了多层分布,客户端不需要安装Sql Server2005数据库的客户端软件,改善了整体系统的效率,方便客户端程序的维护。在系统实际应用的时候,运行应用服务器程序的计算机是经常改变的,因此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采用动态连接应用服务器。客户端程序在运行时,需要连接应用服务器程序以取得服务。只要在安装客户端软件后,保证服务器端的中间件和接口程序已经正常运行,网络畅通,保证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已经安装TCP/IP。在上述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启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会弹出服务器配置窗口,配置客户端所连服务器的服务器名、服务器IP地址和连接传递信息所用的端口地址。如果服务器管理程序、中间件、接口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都安装在同一台机器上,服务器名和服务器IP地址都可以设置为127.0.0.1。只要服务器不变,客户端的服务器配置完毕,当考生登录系统时,就不用再配置。考生答题时,系统会自动保存答案。客户端采用了ACCESS数据库保存考生的答案。考试系统实现了自动交卷和自动评分功能,可以把成绩写回服务器端的考试数据库,以便查询、打印。
胡志群[7](2011)在《基于B/S架构的桥梁检测软件系统》文中提出桥梁,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解决了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为城市的交通运输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桥梁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桥梁检测系统的研制成为了国内外桥梁科研技术人员的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桥梁安全性的重视,许多桥梁检测系统相继诞生。本设计应用Web技术开发一套基于B/S架构的桥梁检测软件系统,目的是实现不同的桥梁养护技术人员,可以在不用的工作地点,通过不同的浏览器登录同一个服务器,对同一个桥梁信息数据库进行访问,实现对桥梁状态的远程检测,确保桥梁的性能分析和检测工作得以同步。本文首先介绍了桥梁检测系统的背景和Web程序的开发技术,阐明了将Web技术应用到桥梁检测系统中的重要意义。然后,从总体设计入手,确定本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块,主要模块有:信号采集与处理软件、数据库设计、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设计。接着,详细描述了每个模块应用的技术和设计过程,重点介绍了三层架构、SQL Server数据库操作、ASP.NET网页设计、Silverlight技术绘图、Delphi界面设计等。最后,根据本系统在服务器与客户端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本设计中需要以后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本系统设计的结果表明:应用ASP.NET技术建立B/S架构的桥梁检测软件系统是可行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灵活发挥了.NET、Silverlight、Ajax、JavaScript等强大的新型网络编程能力,还可以实现对桥梁状态的远程检测。另外,应用Delphi开发桥梁信号采集上位机也非常简单、灵活,并且它支持高效率的数据库操作和管理。所以,桥梁养护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本系统及时地掌握桥梁的状态信息,从而确保桥梁的使用安全。
谢慧晟[8](2010)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品质,往往决定了整个建筑物优良,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建筑材料检测往往过份依赖检测人员,不同的检测人员依据相同的检测标准有可能得到相差较大的数据和结果,完全人工化的检测工作效率也同样的低下。随着检测业务量的增加以及对检测数据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检测中心正在摒弃沿用多年的手工填表、计算、出具报告的落后工作方式,应用了一些检测管理软件来代替一定的手工操作。但就总体而言,检测机构在管理方面则还处在较低的层次,多数检测机构还只是利用文字处理技术或简单的数据库技术和单机环境来对报告进行简单的编排和打印处理,因此在当前环境下开发建筑材料检测软件将有利于经济、及时、有效地提供企业需要的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检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介绍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基本内容,构建了适应建筑材料质量监测检验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的C/S结构的数据库模型,采用了Delphi7.0开发,数据库采用Oracle9.0。根据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工作流中各工作岗位任务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分为委托、检测、审核、签发、财务、报告、查询、设备、系统等多个功能模块。给出几个主要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本系统经过了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试用,试用表明,该系统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实现建材检测的无纸化办公,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系统维护方便。
肖丕强[9](2010)在《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机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为了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目前,各大专院校均购置了大量的电子计算机,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机机房,然而,众多高校在对所建机房的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如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工作尚没有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程式,在诸如教学软件与开放软件、教学与对外开放、大量的盗版软件的使用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冲突,这些问题和冲突的存在,不仅制约了计算机机房正常作用的发挥,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因此,在对学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上,以上所提到的问题急待解决!本人在江西大宇学院从事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工作,本论文以江西大宇学院计算机机房的管理模式为出发点,吸取其它院校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的优点和经验,经过认真研究和比较,提出并实现了一套新的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该系统可选择运行于四种工作模式,即刷卡帐号模式、单刷卡模式、帐号模式及预约模式,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多项管理功能,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优越性,做到了计算机机房无需人员看管,实现了交费上机者下机时的自动结账管理、学生上课用机时可按课表免费上机、机房对外开放时上机者刷卡自费上机等功能,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机房计算机的远程操作和管理,如开机、关机、断网、开网、屏幕监控录像等等。本文中的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采用Delphi7.0作开发工具,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了SQL Server 2000,机房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运用C/S多层结构模型实现,在管理系统的网络和数据传输上运用了UDP协议和TCP/IP协议。
张佳[10](2010)在《基于Delphi的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结合水利部首批信息化试点灌区陕西省泾惠渠的实际情况,针对泾惠渠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决策方案主要凭经验确定等问题,设计开发出适合该灌区特点的灌溉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资料,仔细分析泾惠渠灌区水利信息化设计文本内容,现场调研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针对本软件开发周期短、分模块开发中遇到的两个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是灌区数据库问题,泾惠渠灌区是大(Ⅱ)型井渠双灌灌区,灌溉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主要包含灌区基础资料数据库和系统数学模型计算支撑数据库两部分,如何解决两者共存以及共享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共享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和有效处理,引入多数据库系统方法MDBS解决数据库共享问题。其次是信息化软件开发环境不统一,软件界面系统采用Delphi语言编写,但模型开发采用工程计算语言Matlab,由于编译语言不同,给软件的集成带来不便。因此,如何将可视化编程语言Delphi和高效、精确的数学计算语言Maltab两个软件集成起来,形成统一的软件开发环境是另一个关键所在。在文章中,采用基于COM组件编译方式,将.m文件编译成可被Delphi直接调用的可执行文件。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系统软件集成问题。集成后的软件系统在灌区初步试运行,证明该系统功能完整、安全稳定,可对决策过程中各环节、不同层次提供支持的能力。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行性和稳定性,满足灌区的实际灌溉管理需要。
二、Delphi数据库应用程序安装注册的完美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lphi数据库应用程序安装注册的完美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端软件快速开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1 主要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移动端软件的主要内容与方案设计 |
2.1 移动端软件的主要内容 |
2.1.1 Delphi面向对象编程 |
2.1.2 自定义组件的创建 |
2.1.3 自定义组件的开发内容 |
2.1.4 自定义组件的实际应用 |
2.2 移动端软件的方案设计 |
2.2.1 DataSnap服务器设计 |
2.2.2 移动客户端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移动端软件开发与方案实施 |
3.1 移动端软件的架构分析 |
3.2 移动端组件的快速开发方案实施 |
3.2.1 移动端程序快速的开发原理 |
3.2.2 移动端必要相关组件的开发设计 |
3.2.3 移动端自定义功能组件开发设计 |
3.3 移动端自定义组件的部署 |
3.4 开发平台与环境配置 |
3.4.1 服务器配置 |
3.4.2 客户端开发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数据库设计 |
4.1.1 样例数据库分析 |
4.1.2 样例数据库表设计 |
4.2 服务器端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4.2.1 服务器数据处理的分析 |
4.2.2 服务器连接控制的分析 |
4.3 移动客户端结果分析 |
4.3.1 自定义组件快速开发软件的方法在客户端中的应用 |
4.3.2 客户端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面向银行网点的安全远程维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安全远程运维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础技术研究 |
2.1 DELPHI编程技术 |
2.2 WINSOCK编程 |
2.3 自定义TCP通信协议 |
2.4 MYSQL数据库 |
2.5 截屏及恢复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全远程运维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3.2.1 系统总体设计 |
3.2.2 功能架构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实体关系 |
3.3.2 库表结构设计 |
3.3.3 关键存储过程设计 |
3.4 自定义通信协议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全远程运维系统的实现 |
4.1 开发环境概述 |
4.2 代码模块实现 |
4.3 数据模块实现 |
4.4 关键代码实现 |
4.4.1 各子系统公用部分 |
4.4.2 审计子系统 |
4.4.3 运维子系统 |
4.4.4 前端子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环境部署 |
5.1.1 硬件环境 |
5.1.2 软件环境 |
5.2 测试过程 |
5.2.1 功能测试 |
5.2.2 性能测试 |
5.3 测试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AES加解密算法的充电桩控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2 系统整体方案及充电桩系统终端硬件的设计 |
2.1 系统方案的整体设计 |
2.2 电能计量模块的硬件设计 |
2.3 RFID射频识别模块的硬件设计 |
2.4 GPRS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 |
2.5 控制导引模块的硬件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充电桩AES加密解密算法 |
3.1 密码学基础 |
3.2 分组密码 |
3.3 DES和AES加密标准 |
3.4 AES加解密算法的实现 |
3.5 充电桩AES加解密算法功能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uC/OS-Ⅲ操作平台的充电桩系统终端的软件设计 |
4.1 uC/OS-Ⅲ操作系统程序设计 |
4.2 电能计量模块的软件设计 |
4.3 RFID射频识别模块的软件设计 |
4.4 GPRS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 |
4.5 控制导引模块的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充电管理平台的设计 |
5.1 充电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
5.2 充电管理平台软件架构的选择 |
5.3 充电管理平台开发工具的选择 |
5.4 充电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MIS系统中WEB可视化组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组件开发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组件技术的应用 |
1.2.3 基于组件技术的软件开发 |
1.3 本章小节 |
2 MIS系统及组件理论 |
2.1 MIS系统 |
2.1.1 概述 |
2.1.2 组织结构 |
2.1.3 基于Web的MIS系统 |
2.1.4 电力MIS系统 |
2.2 软件开发方法 |
2.2.1 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 |
2.2.2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 |
2.2.3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CBD) |
2.3 组件技术与理论 |
2.3.1 概述 |
2.3.2 Delphi组件 |
2.3.3 建立组件的理论准备 |
2.3.4 建立各种组件途径的异同 |
2.4 组件标准 |
2.4.1 CORBA |
2.4.2 EJB |
2.4.3 COM/COM+模型 |
2.5 组件粒度 |
2.6 WEB组件开发环境 |
2.6.1 Delphi |
2.6.2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
2.6.3 Intra Web |
2.7 本章小结 |
3 WEB可视化组件创建概述 |
3.1 可视化组件库 |
3.2 编写组件 |
3.2.1 创建新组件的方法 |
3.2.2 创建属性 |
3.2.3 创建事件 |
3.2.4 创建方法 |
3.2.5 定义组件接口 |
3.3 为COMPONENT PALETTE上的组件增加图标 |
3.4 用DELPHI注册组件 |
3.5 组件的测试 |
3.5.1 测试未安装组件 |
3.5.2 测试已安装组件 |
3.6 本章小节 |
4 电力MIS系统中WEB组件的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4.1.1 系统的性能需求 |
4.1.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4.1.3 WEB组件的软件开发 |
4.2 系统用户角色的划分 |
4.3 系统业务流程的划分 |
4.4 系统组件的划分 |
4.4.1 电力MIS系统组件的划分原则 |
4.4.2 定义组件范围 |
4.4.3 组件的划分方法 |
4.5 组件的类型 |
4.5.1 业务组件 |
4.5.2 应用组件 |
4.5.3 数据访问组件 |
4.6 组件的设计方法 |
4.6.1 组件设计的原则 |
4.6.2 用户界面组件的设计 |
4.6.3 业务逻辑组件的设计 |
4.6.4 数据访问组件的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电力MIS系统中WEB可视化组件实现 |
5.1 基于INTRAWEB的程序设计 |
5.1.1 IntraWeb的安装 |
5.1.2 用IntraWeb创建应用程序 |
5.2 WEB自定义组件的实现 |
5.2.1 创建WEB组件 |
5.2.2 业务组件的实现 |
5.2.3 报表打印组件的实现 |
5.2.4 Combobox组件的实现 |
5.3 模板组件在电力MIS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Delphi简易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项目背景 |
1.1.2 应用背景 |
1.1.3 监控系统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2.1 图像矩阵相减算法的研究 |
1.2.2 动态智能监控的研究 |
1.3 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技术 |
2.1 Direct Show工作原理 |
2.2 数字图像处理算法 |
2.2.1 灰度图处理 |
2.2.2 二值图处理 |
2.2.3 图像去噪 |
2.2.4 图像锐化 |
2.2.5 图像矩阵相减 |
2.3 delphi开发环境与程序压缩,加密,安装制作 |
2.3.1 开发模式简介 |
2.3.2 delphi简介 |
2.3.3 fms简介 |
2.3.4 短信猫系统 |
2.3.5 Flex简介 |
2.3.6 AT命令简介 |
2.3.7 STC89C52单片机介绍 |
2.3.8 程序压缩与加密 |
2.3.9 安装制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3.1 可行性研究 |
3.1.1 技术可行性 |
3.1.2 经济可行性 |
3.1.3 操作可行性 |
3.2 需求分析 |
3.2.1 功能需求 |
3.2.2 性能需求 |
3.2.3 安全性需求 |
3.2.4 缺点需求分析 |
3.3 系统开发方法 |
3.4 系统总体结构 |
3.5 系统总体设计 |
3.5.1 总体设计与概述 |
3.5.2 摄像图像获得模块设计 |
3.5.3 监控对比报警模块设计 |
3.5.4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3.5.5 短信猫模块设计 |
3.5.6 fms远程监控模块 |
3.5.7 STC89C51单片机报警模块 |
3.6 系统开发环境 |
3.6.1 数据库开发 |
3.6.2 系统开发 |
3.6.3 开发工具的优缺点 |
3.7 系统运行环境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监控系统的实现 |
4.1 客户端的实现 |
4.1.1 登陆的实现 |
4.1.2 后台数据删,查,改的实现 |
4.1.3 界面设计与实现 |
4.1.4 前台的实现 |
4.1.5 监控端的实现 |
4.1.6 计算模块的实现 |
4.1.7 存储模块的实现 |
4.1.8 短信猫模块的实现 |
4.1.9 视频发布端的实现 |
4.1.10 视频接收端的实现 |
4.1.11 单片机报警系统代码 |
4.2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功能测试 |
5.2 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本论文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自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简介 |
1.2 系统现状 |
1.2.1 清华泰豪网络考试系统 |
1.2.2 信心网络考试系统 |
1.2.3 网络考试系统(EST) |
1.2.4 清正一专业网络考试系统 |
1.2.5 计算机等级考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 |
2.1 课题开发的背景 |
2.2 采用的技术 |
2.2.1 多层分布计算应用服务结构 |
2.2.2 典型的多层结构是三层结构 |
2.2.3 在客户端有两个组件用于访问服务器端提供的数据 |
2.3 创建多层结构的环境、步骤和方法 |
2.3.1 搭建应用环境 |
2.3.2 应用程序服务程序的创建 |
2.3.3 创建瘦客户端应用程序 |
2.4 使用OLENTERPRISE |
2.4.1 OlEnterprise 与DCOM 相比较具有下列几点优势 |
2.5 用ACTIVEXFORM 实现运行于浏览器内的瘦客户机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公司培训要求的需要 |
3.1.1 公司目前概况 |
3.1.2 人员培训情况 |
3.2 需求分析 |
3.2.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3.2.2 系统流程分析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软件定义 |
4.2 体系结构规划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的设计 |
4.3.2 Access2007 数据库的设计 |
4.4 考试初始化模块的设计 |
4.5 随机抽题功能模块的设计 |
4.6 自动评分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分布式多层数据库开发概述 |
5.2 服务器端程序的建立方法 |
5.3 客户端程序的建立方法 |
5.4 客户端SQL 查询实现 |
5.5 动态连接应用程序服务器的方法实现 |
5.6 考生登陆,考生信息验证代码 |
5.7 系统使用说明 |
5.7.1 系统白皮书 |
5.7.2 系统使用说明 |
5.7.3 系统安装配置手册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概述 |
6.2 系统测试的环境 |
6.3 系统测试的方法 |
6.3.1 黑盒测试 |
6.3.2 白盒测试 |
6.3.3 单元测试 |
6.3.4 综合测试 |
6.3.5 系统测试 |
6.4 系统测试过程 |
6.5 测试结果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B/S架构的桥梁检测软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桥梁检测的现状与发展 |
1.2.2 Web程序的开发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桥梁检测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桥梁检测软件系统的概述 |
2.2 服务器应用软件的方案设计 |
2.2.1 三层架构的概述 |
2.2.2 三层架构的搭建 |
2.3 信号采集与处理软件的方案设计 |
2.4 数据库的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桥梁服务器应用软件的程序设计 |
3.1 数据库访问的程序设计 |
3.1.1 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 |
3.1.2 配置网站的Web.config |
3.2 三层架构的程序设计 |
3.2.1 数据访问层的程序设计 |
3.2.2 业务逻辑层的程序设计 |
3.2.3 表示层的程序设计 |
3.3 首页的程序设计 |
3.3.1 动态图片切换的程序设计 |
3.3.2 页面导航的程序设计 |
3.3.3 页面跳转的程序设计 |
3.4 其他页面的程序设计 |
3.4.1 采集信号页面的程序设计 |
3.4.2 波形监视页面的程序设计 |
3.4.3 柱状图形页面的程序设计 |
3.4.4 联系方式页面的程序设计 |
3.4.5 历史记录页面的程序设计 |
3.4.6 记录回放页面的程序设计 |
3.4.7 项目概述页面的程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桥梁信号采集与处理软件的程序设计 |
4.1 信号采集与处理的程序设计 |
4.1.1 软件界面的程序设计 |
4.1.2 多线程的程序设计 |
4.2 数据库访问的程序设计 |
4.2.1 数据库连接的程序设计 |
4.2.2 数据库操作的程序设计 |
4.3 上位机和下位机的通讯设计 |
4.3.1 控制子系统的程序设计 |
4.3.2 CAN-PCI板卡的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桥梁检测软件系统的调试及问题 |
5.1 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调试 |
5.1.1 ⅡS和ASP.NET程序的关系 |
5.1.2 应用ⅡS配置ASP.NET程序 |
5.1.3 网站发布和系统调试 |
5.2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材料 |
1.1.1 建筑材料的概念 |
1.1.2 建筑材料的分类 |
1.1.3 建筑材料的发展和要求 |
1.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 |
1.2.1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特点 |
1.2.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目的 |
1.2.3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意义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的目标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开发工具 |
2.1 DELPHI的主要特点 |
2.2 数据库工程项目的基本框架构件 |
2.2.1 数据库连接 |
2.2.2 用户登录窗口 |
2.2.3 禁止关闭操作系统 |
2.2.4 检查软件注册 |
2.2.5 图标设置到任务栏 |
2.2.6 退出窗口 |
2.2.7 帮助文件实现 |
2.2.8 自动运行 |
2.3 数据库工程项目界面设计 |
2.3.1 界面设计基础 |
2.3.2 保持界面风格 |
2.3.3 设置界面颜色和图片 |
2.3.4 设置界面保留信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设计原则 |
3.2.1 安全可靠性 |
3.2.2 制定规范 |
3.2.3 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3.3 系统架构 |
3.3.1 C/S模式优点 |
3.3.2 C/S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
3.4 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
3.4.1 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 |
3.4.2 数据库的物理模式设计 |
3.4.3 应用程序的行为特性设计 |
3.5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
3.5.1 需求分析阶段 |
3.5.2 设计阶段 |
3.5.3 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实施阶段 |
3.5.4 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
3.6 系统整体结构 |
3.6.1 委托接样模块 |
3.6.2 财务收费模块 |
3.6.3 检测模块 |
3.6.4 审核模块 |
3.6.5 签发模块 |
3.6.6 报告模块 |
3.6.7 查询模块 |
3.6.8 仪器设备模块 |
3.6.9 系统模块 |
3.7 数据库设计 |
3.8 系统数据库安全 |
3.8.1 身份认证 |
3.8.2 数据库加密 |
3.8.3 防火墙技术 |
3.8.4 数据库备份 |
3.8.5 数据库恢复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界面设计 |
4.1.1 委托登记模块 |
4.1.2 财务收费模块 |
4.1.3 检测模块 |
4.1.4 审核模块 |
4.1.5 签发模块 |
4.1.6 报告模块 |
4.1.7 查询统计模块 |
4.1.8 设备模块 |
4.1.9 系统模块 |
4.2 代码实现 |
4.2.1 委托模块 |
4.2.2 检测模块 |
4.2.3 签发模块 |
4.2.4 报告模块 |
4.2.5 系统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检测模块测试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总结 |
6.2 系统主要功能 |
6.3 本系统主要不足之处 |
6.4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
(9)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机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机房管理系统现状 |
1.2.1 传统机房管理方式的弊端 |
1.2.2 目前机房管理系统的优缺点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组织与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C/S 体系结构 |
2.1.1 C/S 的特点和基本结构 |
2.1.2 C/S 结构模型 |
2.1.3 二层C/S 结构 |
2.1.4 三层C/S 结构 |
2.2 网络技术环境及技术 |
2.3 Delphi 编程语言介绍 |
2.3.1 Delphi 简介 |
2.3.2 Delphi 特点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 |
3.1.1 机房现状 |
3.1.2 解决方案 |
3.2 系统总体框架分析与模块划分 |
3.3 系统数据库方案分析 |
第四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4.1 数据库设计方法 |
4.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施 |
4.2.1 合理设计数据库 |
4.2.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2.3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4.3 数据库访问的实现 |
4.3.1 Delphi7.0 中的数据库访问方法 |
4.3.2 系统数据库访问的实现 |
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网络通讯 |
5.1.1 基于SOCKET 的网络通信 |
5.1.2 机房管理系统中的网络通信 |
5.2 计算机控制 |
5.2.1 系统控制技术介绍 |
5.2.2 屏幕锁定/解锁 |
5.2.3 控制启动、注销和关机 |
5.3 机器管理 |
5.3.1 文件传输 |
5.3.2 屏幕监视 |
5.3.3 信息系统广播 |
5.3.4 终止进程 |
5.4 系统设计与实现 |
5.4.1 机房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的实现 |
5.4.2 机房管理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5.4.3 系统部分功能实现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继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Delphi的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决策支持系统国外发展情况 |
1.2.2 决策支持系统国内发展情况 |
1.2.3 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课题研究工作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背景及意义 |
1.3.3 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灌溉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总体结构 |
2.1.1 架构模式 |
2.1.2 开发环境 |
2.2 系统功能模块 |
2.2.1 系统维护 |
2.2.2 数据查询 |
2.2.3 水资源调度 |
2.2.4 水文预测 |
2.2.5 灌溉仿真 |
2.3 后期扩展功能 |
2.3.1 地理信息系统 |
2.3.2 防汛抗旱会商 |
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1 数据库基础平台 |
3.2 数据库设计 |
3.2.1 概念设计 |
3.2.2 逻辑设计 |
3.2.3 物理设计 |
3.3 系统基础数据库 |
3.3.1 业务资料数据库 |
3.3.2 气象资料数据库 |
3.3.3 空间资料数据库 |
3.3.4 土壤资料数据库 |
3.3.5 作物资料数据库 |
3.3.6 用户资料数据库 |
3.4 模型支撑数据库 |
3.5 数据库共享访问 |
4 系统集成 |
4.1 基于DELPHI的系统软件 |
4.2 基于MATLAB的数学模型 |
4.3 系统集成方案 |
4.3.1 调用Matlab函数 |
4.3.2 DDE动态数据交换技术 |
4.3.3 基于COM组件的程序编译 |
4.3.4 方案选择 |
4.4 系统集成实现 |
4.4.1 环境配置 |
4.4.2 程序编译 |
4.4.3 系统实现 |
5 系统运行 |
5.1 系统安装 |
5.2 系统登录 |
5.3 系统主界面 |
5.4 报表打印界面 |
5.5 灌溉仿真界面 |
6 结论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Delphi数据库应用程序安装注册的完美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端软件快速开发方法研究[D]. 胡静宜.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2]面向银行网点的安全远程维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何太能.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基于AES加解密算法的充电桩控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李思如.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4]MIS系统中WEB可视化组件的研究[D]. 范梦龙. 西安工业大学, 2013(04)
- [5]基于Delphi简易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崔武. 东北大学, 2013(05)
- [6]自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新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
- [7]基于B/S架构的桥梁检测软件系统[D]. 胡志群.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5)
- [8]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谢慧晟.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9]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机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肖丕强. 云南大学, 2010(05)
- [10]基于Delphi的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张佳.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