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指数论文_周孙基,程磊,王立伟,王鼎,郝圣旺

导读:本文包含了破坏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指数,损伤,重力坝,模型,脑脊液,结构,动力。

破坏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周孙基,程磊,王立伟,王鼎,郝圣旺[1](2019)在《连续损伤力学基临界奇异指数与破坏时间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响应量在临近破坏时呈现出临界幂律奇异性加速特征,是一种被广泛证实的灾变破坏前兆,并被火山、滑坡和岩石破坏实验等后验预测结果证实为一种对破坏时间进行短临期预测的可行方法.但是,奇异性指数测量值的较大分散性导致了对其具体取值的争议和预测效果的不确定性.因此,理解奇异性指数取值特征及其内在物理控制因素,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和材料时间相关失效特征,构建了刻画损伤加速发展通向破坏过程的力学模型.导出了恒名义应力蠕变加载和控制名义应力随时间线性增大两种典型加载方式下,损伤和应变率加速发展通向破坏的临界幂律奇异性前兆特征.阐明了临界幂律奇异性指数取值依赖于材料损伤与承受真应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这一内在物理根源,表明了实际测量中奇异性指数的分散性不完全归结于测量数据误差,而是有着内在物理控制因素.针对破坏前奇异性指数的不确定性,建议了在未知奇异性指数条件下预测破坏时间的方法,并基于花岗岩脆性蠕变破坏实验进行了验证和说明.(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井利,马畅,张宁[2](2018)在《基于遥感归一化指数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恢复能力的监测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与恢复能力的监测及评价方法,更清晰、准确地了解城市植被覆盖情况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方法提取湖北省襄樊市遥感影像,对SPOT和TM卫星遥感数据进行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分析,通过对影像数据的正射校正、图像融合、影像配准、大气校正等一系列操作,统计植被覆盖度(NDVI指数)、土壤指数及坡度环境因子等相关参数,形成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再对归一化后的环境因子进行进一步加权处理,得出生态环境评价结论.结果湖北省襄樊市78%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处于良好和一般状态,其中约21%区域为优等环境地区,主要分布在森林集中区域及庄稼长势极好的平原;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一般状态的区域大部分为耕地;评价指标最差的是城市水源地、居民地、城市交通用地,主要为人口分布密集地区,比例约为13%,其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弱.结论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方法,适用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并评价恢复能力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王岗[3](2017)在《变形模量指数与煤破坏电荷感应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完善电荷感应方法用于冲击地压的预测与判据,以扰动响应失稳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开展了单轴压缩条件下煤样变形模量指数K与煤样破坏电荷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究了变形模量指数尺用于预测冲击地压的分析与判别。研究了变形模量指数K与电荷参量应力峰后电荷事件数、电荷平均幅值之间的量化关系。研究了变形模量指数K评定煤体冲击倾向性的分类以及煤样冲击倾向性与电荷参量之间的关系。并对耿村煤矿13230工作面进行了电荷感应现场监测试验,并将试验室试验所得结果对现场进行了指导,研究结果表明:煤样变形模量指数K越大,相应煤岩结构临界软化区深度和临界荷载越小,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越小。煤样变形模量指数大小主要取决于应力峰后软化模量的大小,与弹性模量大小关系不大,软化模量越大,一般情况下煤样变形模量指数越大。煤样变形模量指数K越大,应力峰后电荷事件数越少,两者成指数递减函数关系;应力峰后电荷平均幅值越大,两者成指数递增函数关系。煤样变形模量指数K越大表示相应工程煤岩结构临界塑性区深度和临界荷载越小,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可以通过电荷相关参量的大小对相应工程煤岩结构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进行初步判断。煤体冲击倾向性变形模量指数分类结果为:K<2.1,无冲击;2.1≤K<7.8,弱冲击;K≥7.8,强冲击。煤样变形模量指数K越大,冲击倾向性越强,煤样破坏应力峰后电荷事件数越少,应力峰后电荷平均幅值越大,由此提出煤体冲击倾向的电荷事件数和电荷幅值判据与划分方法,并对五龙和耿村矿煤体冲击倾向性进行了电荷参量判据与划分。根据试验室试验所得煤体冲击倾向性的电荷平均幅值判据与划分结果,并根据现场电荷监测结果,得出13230工作面下巷端头附近煤层为弱冲击倾向;下巷停采线附近煤层为无冲击倾向。根据试验室试验所得煤岩结构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荷载与应力峰后电荷平均幅值的关系,并根据现场电荷以及应力监测结果,得出13230工作面下巷端头至工作面前方100米区域煤岩结构实际所受荷载小于临界荷载,无冲击危险,同理可以得出下巷停采线附近煤岩结构实际所受荷载小于临界荷载,相比端头附近区域更加安全。以上说明了试验室试验所得结果指导现场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17-06-01)

张利娟,刘信东,赵丽君,杨乐,段海宇[4](2015)在《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血脑屏障破坏与脑脊液蛋白质指数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血脑屏障破坏与脑脊液白蛋白指数变化的关系及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结核组31例,2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病毒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无显着性差异、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22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白蛋白及IgA、IgM、IgG等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3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结核组脑脊液白蛋白水平及脑脊液白蛋白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核组和病毒组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核组IgA、IgG、IgM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脑屏障损害较病毒性脑炎患者严重,且中枢免疫反应强于病毒性脑炎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牛凯杰,梁川,卫仁娟,白若男[5](2015)在《基于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的大坝震后震损破坏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西南地区地震频繁发生,对该地区大坝造成不同程度的震损破坏,为了探究地震对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产生的风险及其破坏规律,需要对大坝的震损破坏进行评价分析。选取"汶川5·12"地震后岷江上游的14座大坝为评价研究对象,同时考虑水利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地震特性和震损特征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筛选与大坝震损破坏紧密相关的11项指标,构建大坝震损破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根据该模型对14座大坝工程的震损状态进行实算综合评价,并对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分析辨别,评价结果与现场调查情况基本相符,说明综合评价指标选择及其权重确定的合理性,以及层次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本次评价结果能为大中型水电工程科学防震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5年02期)

王超,张社荣,黎曼,王高辉[6](2014)在《基于损伤指数模型的重力坝地震破坏等级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是重力坝开展易损性分析的基础性工作,但在基于性能的重力坝抗震设计领域,其震害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尚无定论。本文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力学模型,通过考虑损伤区域分布位置对重力坝整体结构的影响,提出基于整体损伤指数的重力坝破坏等级评价模型,并根据Koyna重力坝和国内5座典型重力坝地震损伤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损伤指数与大坝震害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损伤指数量化基于形态的震害等级划分标准,建立相应的量化评价模型,可为重力坝地震易损性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4年06期)

王高峰,王洪德,薛星桥,金枭豪,乐琪浪[7](2012)在《基于指数平滑法的危岩体变形破坏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叁峡库区望霞危岩体的实际情况,采用指数平滑法对部分监测点位移进行了试验性建模,并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裂缝相对位移监测点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望霞危岩体破坏特点,提出了一个利用平滑系数来判断危岩体不同监测点的稳定性的概念模型,该模型可对预测危岩临滑时间提供权重大小,以提高危岩失稳时间预测的精度。(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2年17期)

张舒,裴磊,宋刚[8](2010)在《基于破坏指数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破坏指数法是评价边坡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优点在于利用实地调查的岩坡是否已破坏,来评估各项因子所造成破坏的机率,并确立各因子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计算出其整体边坡破坏指数可以作为岩坡稳定程度的指标。依误判率来显示其分析的有效性。文章对福建漳龙高速的边坡进行评价,得到了较好的评价结果。(本文来源于《山西煤炭》期刊2010年09期)

杜文风,高博青,董石麟[9](2009)在《单层网壳结构的动力破坏指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有效地反映单层网壳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征,建立了一种描述单层网壳结构动力破坏程度的新指标——动力破坏指数,并给出了单层Keiwitt型网壳结构对应不同破坏程度的动力破坏指数分界值.在研究地震作用下单层网壳结构各项耗能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塑性耗能与最大位移建立了动力破坏指数的表达式,并通过对单层Keiwitt型网壳结构进行大量的参数分析,比较了动力破坏指数同位移、塑性杆件数两个指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存在局部刚度薄弱的单层网壳结构,动力破坏指数的分析结果更加合理.动力破坏指数是进行单层网壳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有效指标.(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赵凤新,任志林,张郁山[10](2008)在《基于不同破坏指数的建筑物震害预测不确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地震破坏指数是将结构地震破坏程度进行量化的指标,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本文针对建筑结构震害预测工作,选取了7种典型的破坏指数,分别以5层和1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模型,计算了在给定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模型对应于每个破坏指数的结构震害等级。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选取的破坏指数以及相应的破坏等级划分不同,建筑物的震害预测结果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在接近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震害预测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08年04期)

破坏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与恢复能力的监测及评价方法,更清晰、准确地了解城市植被覆盖情况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方法提取湖北省襄樊市遥感影像,对SPOT和TM卫星遥感数据进行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分析,通过对影像数据的正射校正、图像融合、影像配准、大气校正等一系列操作,统计植被覆盖度(NDVI指数)、土壤指数及坡度环境因子等相关参数,形成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再对归一化后的环境因子进行进一步加权处理,得出生态环境评价结论.结果湖北省襄樊市78%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处于良好和一般状态,其中约21%区域为优等环境地区,主要分布在森林集中区域及庄稼长势极好的平原;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一般状态的区域大部分为耕地;评价指标最差的是城市水源地、居民地、城市交通用地,主要为人口分布密集地区,比例约为13%,其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弱.结论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方法,适用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并评价恢复能力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破坏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周孙基,程磊,王立伟,王鼎,郝圣旺.连续损伤力学基临界奇异指数与破坏时间预测[J].力学学报.2019

[2].王井利,马畅,张宁.基于遥感归一化指数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恢复能力的监测与评价[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王岗.变形模量指数与煤破坏电荷感应关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

[4].张利娟,刘信东,赵丽君,杨乐,段海宇.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血脑屏障破坏与脑脊液蛋白质指数变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

[5].牛凯杰,梁川,卫仁娟,白若男.基于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的大坝震后震损破坏综合评价[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

[6].王超,张社荣,黎曼,王高辉.基于损伤指数模型的重力坝地震破坏等级划分[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

[7].王高峰,王洪德,薛星桥,金枭豪,乐琪浪.基于指数平滑法的危岩体变形破坏预测研究[J].人民长江.2012

[8].张舒,裴磊,宋刚.基于破坏指数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J].山西煤炭.2010

[9].杜文风,高博青,董石麟.单层网壳结构的动力破坏指数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0].赵凤新,任志林,张郁山.基于不同破坏指数的建筑物震害预测不确定性分析[J].中国地震.2008

论文知识图

地震动作用下单元破坏指数结构破坏指数与间距之间的关系钢筋滞回曲线地震动作用下各节点的水平向反...受控结构Loma地震作用下破坏模式(P...弯管最大破坏指数图(工况一)

标签:;  ;  ;  ;  ;  ;  ;  

破坏指数论文_周孙基,程磊,王立伟,王鼎,郝圣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