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偏振匹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纤维与波导光学,单模保偏光纤,偏振匹配,功率稳定
偏振匹配论文文献综述
宋红芳,曾孟彦,黄垚,管桦,高克林[1](2018)在《光纤耦合中的偏振匹配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模保偏光纤因其优良的保偏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在冷原子精密测量领域,光路搭建过程中用光纤引导激光到不同的实验平台以实现激光功率的合理分配,光纤入射端光偏振匹配不好会导致输出光功率发生严重抖动。以397 nm激光为例介绍了如何使空间传输的线偏振激光的偏振方向与保偏光纤的双折射轴匹配。在光纤输出端放置一个偏振器,通过旋转偏振器可将光纤输出光的功率抖动控制在5%左右。(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汪方斌,储朱涛,朱达荣,许露,刘涛[2](2017)在《基于KAZE特征匹配的偏振图像配准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偏振成像系统主要通过多相机或多通道成像,图像之间存在平移或旋转,偏振解析前必须进行图像配准,否则可能会产生虚假偏振信息。传统的配准算法主要有SIFT和SURF的特征配准算法,但其采用线性高斯金字塔进行多尺度分解来消除噪声和提取特征点,易造成边界模糊和细节丢失。本文从非线性尺度空间构建出发,提出一种基于KAZE特征匹配的偏振图像配准算法。首先,利用Hessian矩阵寻找特征点及其描述向量;然后以最小Hamming距离作为特征点的度量,计算单应矩阵并利用双线性插值实现不同偏振方位角图像之间的配准;最后,以FD1665P相机拍摄的图片为样本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相对基于SIFT和SURF特征点匹配的配准算法,归一化互信息增大、均方根误差减小,配准精度有很大提高。(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朱志飞,杨江涛,李涛,王晨光,刘文耀[3](2017)在《面向偏振光天文定位应用的偏振信息匹配滤波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偏振信息滤波处理是提高偏振光导航定位应用实效的基础和关键步骤。根据单次瑞利散射大气偏振模式,设计了与太阳投影点和观测点位置无关的方位模型转换算法;据此特征提出了一种全天域大气偏振分布数据滤波算法;并详细阐述了所提算法的基本步骤及流程。利用偏振成像系统同时观测全天域采样点大气偏振信息,对所提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全天域偏振成像获得的大量离散样本点偏振数据,具有较好的滤波性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7年14期)
杨风暴,赵艳霞,吉琳娜,刘英杰,董安然[4](2016)在《基于局部能量匹配的红外偏振图像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红外偏振融合后图像边缘模糊不清和细节信息不明显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能量匹配的红外偏振图像融合方法。首先,融合偏振角图像和偏振度图像得到偏振特征图像;然后运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把偏振特征图像和光强图像分解为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运用顶帽(Top-hat)变换处理偏振图像的低频信息,提取目标;最后采用基于局部能量匹配和局部方差相结合的融合规则融合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NSCT算法相比较,融合后图像的整体互信息值提高了8.7%,方差提高了3.9%,很好的保留了图像的细节信息。(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钟东洲,王玉青[5](2015)在《基于准相匹配线性电光效应的激光偏振态操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PPLN)晶体的准相位匹配线性电光效应,利用邦加球理论,晶体在不同占空比和温度下,探索了输出激光偏振态随外加电场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发现,激光偏振的演变对外加电场E_0、晶体占空比D和温度T_0非常敏感;若T_0为273 K,D为0.25、0.5和0.75,随着E_0的增加,输出偏振态成周期性演变;当D为0.5,且T_0为263 K、293 K和313 K时,输出偏振态的演变表现为无规则性。合理选择一定的外加电场、占空比和温度,可以实现任意偏振光。这些结果有助于PPLN偏振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郑国梁,欧阳征标,徐世祥[6](2010)在《偏振态对准相位匹配线性电光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研究入射光为不同偏振态时的准相位匹配线性电光效应。在准相位匹配条件满足时,若入射光为线偏振光,则o光与e光能够彻底耦合,出射光仍为线偏振光,且其偏振方向可以通过外加电场调节到任意角度;若入射光为椭圆偏振光,则o光与e光不能彻底耦合,输出光为与输入光同椭圆率的椭圆偏振光,其椭圆方位角可以通过调节外加电场旋转到任意角度;若入射光为圆偏振光,则o光与e光之间没有能量耦合,输出光仍为圆偏振光。准相位匹配条件满足的线性电光效应在保偏的偏振旋转器中有重要应用。在准相位匹配条件不满足时,o光与e光由于相位失配而没有能量耦合,输出光的偏振态取决于o光与e光的初始相位差和双折射(自然双折射和电光双折射)引起的附加相位差,特别是极化占空比为0.5时,电光效应引起的双折射总效果为零。(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0年04期)
陈宗林,庄其仁,连重炎[7](2008)在《保偏光纤偏振耦合连接的快速高精度匹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琼斯矩阵方法分析了光纤的两个偏振分量间的相位差Δφ和结点两边偏振轴的旋转角度θ对输出消光比P的影响,并根据两个互相垂直的检偏器输出光强度比值P′在输出偏振主轴附近具有与输出消光比P相同的变化特性,证明了结点两边达到完全偏振匹配时消光比P不随Δφ变化。通过在管状压电陶瓷(PZT)上施加正弦型驱动电压来对光纤的两个偏振分量间的相位差Δφ进行周期性调制,当改变θ角时测量到P′不随时间变化,表明结点前后偏振匹配。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偏振匹配精确度可优于0.01°。(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08年03期)
王春晖,王骐,赵树民[8](2002)在《CO_2激光脉冲外差信号偏振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个CO2 激光脉冲外差中的脉冲信号光和连续本振光偏振匹配研究实验 ,从理论和实验上 ,分析了偏振态匹配程度对脉冲外差信号的影响 ,当两束光严重失配时 ,不仅降低脉冲外差效率 ,而且还将导致激光脉冲畸变 ,产生很强的连续波外差背景噪声 ,抑制脉宽内外差信号(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02年02期)
白晋涛,乔光学,张新宝,刘聚成[9](1995)在《腔内倍频Nd:YAG激光器中的偏振匹配与1/4λ波片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腔内倍频Nd:YAG激光器中的偏振匹配原理以及由于倍频晶体双折射效应所引起的偏振损耗,分析了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有效方法——腔内插入1.06μm激光的1/4λ波片的基本原理。(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5年02期)
[10](1994)在《偏振匹配技术使低消光比LN晶体实现正常调Q》一文中研究指出偏振匹配技术使低消光比LN晶体实现正常调Q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第四研究室经努力于1993年5月研制成功偏振匹配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偏振进行控制与匹配,可使低消化比LN晶体实现正常调Q并提高Q开关系统的性能。在实验中,我们曾用消光比分别为30:1,40:1...(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1994年02期)
偏振匹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偏振成像系统主要通过多相机或多通道成像,图像之间存在平移或旋转,偏振解析前必须进行图像配准,否则可能会产生虚假偏振信息。传统的配准算法主要有SIFT和SURF的特征配准算法,但其采用线性高斯金字塔进行多尺度分解来消除噪声和提取特征点,易造成边界模糊和细节丢失。本文从非线性尺度空间构建出发,提出一种基于KAZE特征匹配的偏振图像配准算法。首先,利用Hessian矩阵寻找特征点及其描述向量;然后以最小Hamming距离作为特征点的度量,计算单应矩阵并利用双线性插值实现不同偏振方位角图像之间的配准;最后,以FD1665P相机拍摄的图片为样本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相对基于SIFT和SURF特征点匹配的配准算法,归一化互信息增大、均方根误差减小,配准精度有很大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振匹配论文参考文献
[1].宋红芳,曾孟彦,黄垚,管桦,高克林.光纤耦合中的偏振匹配优化[J].量子电子学报.2018
[2].汪方斌,储朱涛,朱达荣,许露,刘涛.基于KAZE特征匹配的偏振图像配准算法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7
[3].朱志飞,杨江涛,李涛,王晨光,刘文耀.面向偏振光天文定位应用的偏振信息匹配滤波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4].杨风暴,赵艳霞,吉琳娜,刘英杰,董安然.基于局部能量匹配的红外偏振图像融合[J].红外技术.2016
[5].钟东洲,王玉青.基于准相匹配线性电光效应的激光偏振态操控[J].量子电子学报.2015
[6].郑国梁,欧阳征标,徐世祥.偏振态对准相位匹配线性电光效应的影响[J].应用光学.2010
[7].陈宗林,庄其仁,连重炎.保偏光纤偏振耦合连接的快速高精度匹配方法[J].光电子.激光.2008
[8].王春晖,王骐,赵树民.CO_2激光脉冲外差信号偏振匹配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2
[9].白晋涛,乔光学,张新宝,刘聚成.腔内倍频Nd:YAG激光器中的偏振匹配与1/4λ波片的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10]..偏振匹配技术使低消光比LN晶体实现正常调Q[J].激光技术.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