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康洁[1](2021)在《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农业综合产能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严峻的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农产品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引导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农户绿色生产实施程度并不高。产业组织模式作为联结农户与产业组织间关系的利益分享方式,可通过引导、规制等多种途径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有可能成为改善农业绿色生产的内在动力。农户如何做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不同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如何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绿色生产如何进一步影响农户收入?深入开展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借鉴。论文以稻农为研究对象,以湖北、安徽、黑龙江和吉林四省1487户调查数据和多案例资料为基础支撑,以稻农减肥减药的绿色生产行为为研究主题,将绿色生产行为界定为对商品有机肥、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病虫农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通过建立“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系统分析框架,探究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机制及其对收入的影响。首先,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探究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并阐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对绿色生产作用过程。其次,遵循“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行为”分析思路,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索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用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程度及差异;基于多元处理效应和Ordered Logit模型,引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一步揭示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OLS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稻农进行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以及绿色生产采纳度对稻农收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最后,从产业组织角度,采用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剖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的驱动成效和保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为应对水稻生产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挑战,绿色化、精准化和组织化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第二,水稻种植面积、参加水稻技术培训次数、信息获取难易程度等交易特征和周围有水稻合作社、周围有稻米加工企业等市场环境是影响稻农选择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重要因素,且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主要通过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对稻农绿色生产发挥作用。第三,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既可以直接驱动稻农实施绿色生产,还可以通过强化绿色认知实现间接驱动,政府宣传对稻农绿色认知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第四,实施绿色生产会促进稻农增收,在反事实假设下,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未实施,其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低9.2%;未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实施,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高107.7%;绿色生产采纳度对水稻收入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对低收入稻农的增收效果优于高收入稻农;因此,实施绿色生产不仅能提高稻农收益,还有利于缓解稻农内部收入差距。第五,利益联结、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外部资源整合是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据此,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二是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三是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四是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张凯文[2](2021)在《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成因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干流是中俄重要的国际界河,也是典型的高纬度寒区河流。春季开河期大量流冰汇入河槽,河道特征特殊河段易导致冰凌堆积,壅高河槽水位,引发冰凌洪水。黑龙江流域包括黑龙江干流区和松花江区、结雅河区等支流水系分区,其中黑龙江干流区是中俄重要的经济贸易区,发生大规模凌汛洪水时对沿江中俄两国居民造成巨大的危害。从河流地学背景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黑龙江干流区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河道地质条件,分析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影响因素,构建凌汛洪水地学因子评价指标体系,以典型江段为例验证其合理性及科学性,为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防治策略提供参考及借鉴。经分析研究,得出3条结论:(1)从地表水系因素角度,将黑龙江干流区划分为23个水系分区;从行政区划角度,整理黑龙江干流区涉及的9个行政区划分区;从黑龙江干流区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角度,将黑龙江干流区划分为5个地质构造分区以及6个地形地貌分区;按裂隙水、孔隙水和裂隙孔隙3类地下水赋存类型划分出12个区划;按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划分为6个区域。(2)从黑龙江干流区地学角度分析,凌汛洪水多发生于上游江段,属于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河道两侧山高林密,太阳热辐射量少,封冻日期长,河道特征复杂,更易引发凌汛洪水;中、下游江段主要流经结-布-逊平原和黑龙江(阿穆尔河)中下游平原,属太平洋外带构造域和东部陆缘裂谷带构造域,河道条件良好,不易形成冰坝凌汛。(3)从河流地学角度出发,析出河流纬度差异、河道蜿蜒度、河道比降等6个河流地学影响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凌汛洪水地学成因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干流连崟至欧浦江段为典型江段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评价结果较为合理。
杨春艳[3](2021)在《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8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数十万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等组成的热血团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这块千里亘古的荒原上,拉开了大面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为了丰富单调的垦荒生活,协助文化宣传工作,多才多艺的青年们就地取材,创作了质朴的版画。晁楣是最早一批以北大荒为题材创作版画的北大荒艺术工作者。本文把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时期,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即1958年之前的艺术学习与军旅生涯;中期即1958年前往北大荒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转型;后期即1978年至2006年最后一幅版画创作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风格特点,在研究中结合史实立足作品本身的形式,包括访谈录、日记及文献资料,兼顾历史影像资料等。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的研究,是对晁楣版画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以及版画风格演变规律的整理,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传承的推动和理论支持。确立了晁楣在北大荒版画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代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地位,最终引领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版画而言,晁楣版画不应停留在风格和形式层面,他构建的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图像的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全文共分为五章,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提出了问题点与研究难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晁楣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分别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二章为晁楣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即通过早期的艺术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促成的早期版画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晁楣版画中期的主导风格,以及这时期风格对其他人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晁楣晚期版画中城市题材、工业题材以及形式探索中形成的版画艺术风格,对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提出晁楣晚期版画风格由繁至简的简约性特点。第五章论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在演变中的规律,生活与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改变的原因。最后部分是结论,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分期依据,以及各个时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点,探讨了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艺术风格随之改变,个人艺术素养和观念的改变艺术追求随之改变,艺术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吸收,艺术风格不断变化。
王福军[4](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刘文卿[5](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指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李小刚[6](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冯建平[7](2020)在《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测度及其对农业种植结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区域洪水灾害系统恢复力评价方法薄弱、恢复力驱动机制研究匮乏、不合理农业种植结构促使区域洪涝灾害的抵抗力逐渐降低,农业生产饱受洪水灾害威胁等问题,在解析恢复力概念的基础上,探索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内涵、构建适宜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相关系数,将洪水灾害恢复力作为种植约束条件,建立区域农业种植结构模型,引入风驱动优化算法(Wind Driven Optimization,WDO),提出一种改进的洪水灾害恢复力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PP)评价模型、熵权结合灰色关联综合模型及最小二乘与多项式拟合种植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黑龙江省红兴隆管理局管辖的各个农场为主要研究范围,经分析基础资料,查找红兴隆管理局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基于探讨洪水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明确洪水灾害恢复力概念,解析恢复力发展历史,因洪水灾害产生特点,提出指标层次框架图,海选包含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发展和防洪技术四个准则层共43个初选指标,参照目前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主、客观评价因素,采用R聚类—因子分析筛选方法,最终确定15个优选指标,为后续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及洪水灾害恢复力约束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提供有效前提保障。(2)通过Rastrigin和Schaffer两种函数测试风驱动优化、改进粒子群(APSO)、改进遗传(AGA)三种算法性能,WDO算法展现出的寻优成功率明显高于APSO、AGA两种算法。同时在收敛曲线图中,WDO算法展现出收敛速度快,拟合效果最好的效果。进而采用WDO优化PP模型,并结合区域现状,对12个农场进行洪水灾害恢复力时空变异特征分析,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2002-2009年间洪水灾害恢复力等级处于较差的IV级农场数量由整体的25%下降至8.3%;2009-2016年,除八五二与曙光两农场洪水灾害恢复力指数降低,其余农场洪水灾害恢复力均有提升。2002-2016年,红兴隆管理局中部地区的五九七、双鸭山、曙光及红旗岭农场洪水灾害恢复力较差,其余洪水灾害恢复力较好农场主要分布在红兴隆管理局东西两侧临江区域。红兴隆管理局各农场整体洪水灾害恢复力分布特征呈现“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由沿江两侧向中心内陆逐渐降低”趋势。(3)采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综合模型对红兴隆管理局下辖12农场分别进行洪水灾害恢复力驱动因子识别,确定森林覆盖率、水田覆盖率、防护林占森林面积比、第一产业比重、农业用水利用率、排灌能力为红兴隆管理局各农场洪水灾害恢复力关键驱动因子,同时关注其余指标变化情况,解析12农场各自洪水灾害恢复力演变趋势。此外,继续采用风驱动优化投影寻踪模型(WDO-PP)评估红兴隆管理局整体驱动力情况,发现“森林覆盖率”、“农业用水利用率”及“防护林占森林面积比”为整体研究区域的主要驱动力,并进一步分析红兴隆管理局洪水灾害恢复力指数变化趋势,印证WDO-PP模型及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综合模型可同时识别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演化特征。为红兴隆管理局洪水灾害恢复力稳定性与维持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有力支撑。(4)解析目前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研究,以红兴隆管理局及下辖12个农场为例,基于最小二乘与多项式拟合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明确种植结构研究中各项决策变量间关系的对立统一性,在常见约束条件中添加洪水灾害恢复力系数及其他辅助模型,计算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情况,预测该农场2020、2025及2030年作物需求量,作物种植面积等信息,并采用均方误差方法,讨论该农场加入洪水灾害恢复力约束前后结果稳定性及合理性。预测结果表明,未来红兴隆管理局整体效益呈现向好状态,未来作物种植总面积逐步扩大,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占比明显提升,作物需求继续扩大,添加洪水灾害恢复力约束系数后,预测结果均方误差平均缩小3倍以上。类比于其他以玉米、大豆、水稻及其它经济作物为主进行种植的区域,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各区域经济提升的同时,需要继续丰富种植区域植物多样性,提升区域环境抵御灾害能力。未来可凭借种植结构优化研究,达到提升区域农场范围内抵抗洪水灾害能力、提供合理的水旱作物种植比例、降低洪水灾害危险风险的目标,为未来农场区域农业种植结构研究提供新思路。
郭咏嘉[8](2020)在《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发生,用乡村吸引物来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怀旧需要的旅游活动。现阶段正是我国乡村旅游行业转型与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布局形成机制,对于整合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乡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释问题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总体框架。第二章侧重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等。第三章梳理归纳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等。基于三生理论对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确立指标对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情况及冷热点布局。第四章选取200个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样本点,对样本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在确定样本点时间尺度、类型归属和空间尺度选择依据的基础上,对于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总结出其数量历时性、类型历时性、空间重心特征和空间热点特征。最后引入空间尺度,用最临近距离、崔王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等指标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用地理学的视角表现出来;同时归纳总结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第五章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相关指标,分析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的5项基础影响因子和4项助力影响因子。第六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切入点,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嵌入其中,构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利用网络舆情做参考,选取长春市奢爱良疏果蔬农场、红旗朝鲜族民俗村、缘山湖农业园三个实证案例,基于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检验,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深入剖析各种尺度乡村旅游地布局优化路径。第七章简要梳理主要结论,展望新时期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以期对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和乡村旅游地理微观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客观分析时利用三生理论将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3大类、11亚类、43小类。进一步测算出吉林省乡村性指数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庸的特征,区域总体差异显着,局部差异不大,乡村性水平最高的地区属于汪清县,最弱的地区是乾安县,总体乡村性水平不高,乡村性指数平均值为0.25。(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演变规律。根据论文选取样本的分析,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分为4个阶段:1990年之前为原始阶段;2000-2008年为启蒙阶段;2009-2013年为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为爆发阶段。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变中1990年之前的原始阶段,涉及到的1个乡村旅游地属于乡村生态类;2000-2008年的启蒙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8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2个;2009-2013年的发展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有36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19个;2014年至今的爆发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25个,乡村生活类的20个,乡村生态类的67个。(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分析。(1)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带状集聚特征。(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中程度。辽源市和松原市乡村旅游地的集聚程度呈高度集中的状态,地理集中指数在吉林省各地市州中居于首位和第二位;其他7个市州的乡村旅游地都是分散状态。(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均衡程度。利用基尼系数对吉林省及其下辖8市1州的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进行测定,最终得出辽源市的基尼系数属于尚且均衡状态,其余市州基尼系数均属于极高等级。(4)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进行测算发现,生产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通化市和白山市,生活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5)通过重心模型测算,得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重心演变轨迹经历了远离地理中心-靠近地理中心-远离地理中心的过程,且总体呈向南、向东趋势。(4)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影响因子分为基础影响因子和助力影响因子。基础影响因子按照单项指标得出乡村性指数较弱或者中等、低海拔、水系密度高、公路密度高、4A级以上旅游景区周边的条件更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将影响因子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出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低+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高+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不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助力影响因子中得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客观条件,当地旅游业情况调动起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规划三者共同影响才形成了吉林省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5)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行动者确认为:人类行动者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投资商、专家学者;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地理环境、扶持政策、主体产品、规划开发等共8项。将200个示范点的网络舆情作为基础考量,将各类型乡村旅游地中平均评论数最多的作为实证样本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出长春奢爱良疏果蔬农场、万宝镇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村、吉林省缘山湖农业园的演化机制。最后得出三个层次的优化路径:宏观层面从吉林省政府监管出发,引导市场介入,通过正式制度创新和市州政策差异化等方面优化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中观层面以长春市为例,首先以传统旅游产业为基础对其进行转型升级,确定中观尺度地域的客源地核心,进而选择扇形辐射,由近及远进行圈层布局。微观层面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首先环绕初始旅游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地进行布局支撑,注重当地精英对引导乡村旅游者消费模式的作用,同时布局方式向类型集中化转型。
张昌[9](2020)在《黑龙江主产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转移建模及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金属进入土壤后会长期积累在土壤中无法被降解,并且会通过物质转换和能量循环,间接或者直接转移到农作物中,危害农作物的生长,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行富集,对人体机能造成损伤,甚至引发癌症,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成为了目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热点。为了明确我国黑龙江优质稻米产区,稻米中重金属背景资料,采集查哈阳、五常、方正、响水、建三江五个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的土壤和水稻样品进行检测,测定其中As、Cr、Cd、Pb四种重金属元素,并对重金属从土壤到水稻中的转移进行初步建模,最后对精米中重金属元素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的229份样品中,土壤中Cr、As、Cd、Pb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8.126 mg/kg、248.504 mg/kg、0.122 mg/kg、24.287 mg/kg,除砷元素外其他元素均未超标。糙米和精米中Cr、As、Cd、Pb四种元素含量平均值总计分别为0.122、0.203、0.007、0.023 mg/kg和0.107、0.114、0.004、0.0085mg/kg,其中响水地区糙米中Cr元素超标,超标率为8.1%。2.本试验拟合模型的R2值在0.325到0.433之间,精米中Cr、As、Cd三种元素含量均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含量存在显着正相关,Pb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其中Cr元素含量与土壤Cr含量相关性极显着。土壤中Cr、As、Cd元素含量可以很好的预测Cr、As、Cd含量,而铅元素含量与土壤pH有关。土壤中常见营养元素元素Na、Cu、Al、Fe会对精米中的Cr、Cd、Pb元素的吸收产生极大地影响,其含量严重的影响了模型的拟合度,这种因素也是影响大田条件下土壤—水稻系统模型建模的重要因素之一。3.研究区域中砷元素、铅元素在成人和儿童中均不存在暴露风险;37.9%的成人和0.6%的成人存在铬元素和镉元素暴露风险,儿童不存在Cr、Cd暴露风险。其中Cr元素暴露风险最高。本文对黑龙江主产区的水稻中As、Cr、Cd、Pb四种元素含量进行研究,对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转移建立了初步的回归模型,并对当地的居民摄食大米途径的重金属暴露量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为黑龙江省的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陈展图[10](2020)在《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休耕是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环境、维持和提升耕地地力、调整农业结构的一种耕作方式。长期以来,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安全的“双重高压”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严重制约着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一套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但现代休耕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休耕的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透支严重、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2016年6月,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正式开启耕地休耕制度的探索和建设,并于当年在全国开展休耕试点7.73×104 hm2(116万亩)。石漠化区的云南省砚山县是国家首批休耕制度试点县,2016年休耕试点面积666.67hm2(1万亩),2017年增至1333.33 hm2(2万亩),云南省则增至13333.33 hm2(20万亩)。随着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工作走向深入,对于选择哪些耕地进行休耕、如何确定休耕规模、如何分区分类实施休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变得日益迫切。石漠化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生态保护和粮食保障矛盾突出,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状态,得不到休养生息,且已有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并未有效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因此,石漠化区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耕地保护转型。休耕使耕地暂时退出生产领域,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休耕结束后重新投入生产,是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维持石漠化区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平衡点。当前,我国休耕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县级尺度研究的不足,给“县级实施”的休耕机制造成很多障碍,石漠化区在“县级实施”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休耕耕地选择的科学性、休耕规模的确定性、休耕政策的精准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国家明确实行休耕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因此,休耕既要以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为前提,又不能威胁区域粮食保障。本研究以石漠化区国家休耕制度试点县——砚山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对砚山县25°以下的耕地地块进行休耕迫切度评价,以明确每块耕地休耕迫切情况;进而构建休耕规模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保障约束下研究区2020年的休耕规模;最后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从乡镇和村两个层面进行休耕空间分区,实现对砚山县休耕区域空间的优化,为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和制定休耕规划计划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基于脆弱性域图(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从生态脆弱性和人地协调性两个维度,从暴露度(E)、敏感度(S)、耕地压力(P)和休耕响应(R)四个方面构建砚山县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依托ArcGIS平台,对砚山县25°以下的36806个耕地图斑进行休耕迫切度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5个等级。其中,综合得分在0.19660.2905为“不迫切”等级,面积9188.7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96%,图斑5818个,占图斑总个数的15.81%;综合得分在0.29050.3375为“一般迫切”等级,面积28725.1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76%,图斑971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6.39%;综合得分在0.33750.3830为“比较迫切”等级,面积48786.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6.95%,图斑104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8.27%;综合得分在0.38300.4333为“非常迫切”等级,面积36456.3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61%,图斑776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1.09%;综合得分在0.43330.6214为“极度迫切”等级,面积8862.3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71%,图斑31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8.44%。结果表明,比较迫切、非常迫切和极度迫切三个等级共计94105.6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达71.28%。因此,砚山县耕地生态状况相对而言较为严峻,休耕迫切性较强,且应首先休耕生态脆弱、耕地本底条件差的耕地,同时兼顾农户休耕响应等社会经济因素。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能有效提高休耕地选择的客观性。(2)以县域粮食保障为约束,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播比、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需求量等因素,构建研究区目标年耕地保有量预测模型和休耕规模预测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M(1,1)灰色模型和5种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一次线性回归、对数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幂回归)分别对研究区目标年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粮播比进行预测,结果分别为514882人、3988.20kg/hm2、234.83%和43.00%;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粮食自给率设置低自给率(80%)、中自给率(90%)和高自给率(100%)3档,对人均粮食需求量设置低需求(500 kg/人)、中需求(550 kg/人)和高需求(600 kg/人)3档,得到9种情景下研究区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和可休耕规模,其中,低自给率、低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26%;高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89%。综合来看,研究区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1.89%61.26%。因此,休耕试点不会对砚山县粮食保障造成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国家试点规模外,砚山县亦可安排较大规模的自主休耕。此外,结合耕地休耕迫切度,可得到各乡镇(村)的可休耕规模。休耕规模研究打破了休耕指标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局限性。(3)考虑在高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以乡镇和村为单元进行休耕区域空间分区,实现休耕区域空间优化。发展出综合休耕指数(Comprehensive fallow index,CFI)概念,建立综合休耕指数计算模型,通过乡镇(村)休耕迫切度总和、乡镇(村)可休耕面积、乡镇(村)可休耕面积占辖区耕地面积比重3个指标,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后备休耕区和不休耕区5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差异化的休耕策略。(1)在乡镇尺度,优先休耕区只有维摩乡,重点休耕区包括平远镇、阿猛镇和阿舍乡,有条件休耕区包括八嘎乡、蚌峨乡和稼依镇,后备休耕区包括者腊乡、干河乡、盘龙乡和江那镇。(2)在村级尺度,优先休耕区包括2个村,重点休耕区包括12个村,有条件休耕区包括41个村(社区),后备休耕区包括35个村(社区),不休耕区包括8个村(社区)。通过将砚山县2016、2017年休耕试点区域与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砚山县休耕规划计划的制订提供决策参考,可为县域实施分区分类休耕、实现精准管理提供方案和策略,提高休耕的空间效率。综合上述研究,休耕迫切度评价、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是一个逻辑渐进的技术体系。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生态安全视角评价了石漠化区地块尺度的耕地休耕迫切度,发展了石漠化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石漠化区选择哪些耕地休耕、如何确定地块休耕次序提供了可行方法,有效避免了休耕耕地选择的主观性;(2)预测了不同粮食保障情景下的县域可休耕规模,结合休耕迫切度评价结果,反演出各乡镇和村的可休耕规模及其可休耕耕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休耕规模“定量”与休耕耕地“定位”的统一,为进一步修正休耕空间布局提供了思路,为各乡镇和村进行休耕提供了规模依据和空间依据;(3)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双重约束,建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规则,从乡镇和村两级尺度划分不同类型的休耕区域,提出了不同类型休耕区域的休耕策略,解决了休耕地块空间分布与休耕规模相脱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县域范围内休耕区域的空间优化,为休耕空间分区,以及分区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引。总的来说,本研究在县域范围内为休耕耕地选择(在哪休耕及其次序)、休耕规模调控(休耕多少)、休耕分区布局(如何分区休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发展了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方法,丰富了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亦可为县域休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二、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绿色发展是适应生产端和消费端变化的客观要求 |
1.1.2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持久动力 |
1.1.3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 |
1.1.4 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
1.3.2 产业组织模式与绿色生产行为 |
1.3.3 绿色生产行为、产业组织模式与收入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样本情况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稻农 |
2.1.2 产业组织模式 |
2.1.3 绿色生产技术 |
2.1.4 绿色生产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4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解构的总体逻辑 |
2.3.2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解构过程 |
2.3.3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框架的建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新趋势 |
3.1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种植情况 |
3.1.2 化肥农药投入情况 |
3.1.3 成本收益情况 |
3.1.4 产业组织发展情况 |
3.2 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3.2.1 水稻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显 |
3.2.2 新型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有限,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率较低 |
3.2.3 产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农户组织化参与度较低 |
3.2.4 受粮价“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户增收乏力 |
3.3 水稻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3.3.1 绿色化 |
3.3.2 精准化 |
3.3.3 组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制度安排 |
4.1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4.1.2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1.3 研究方法 |
4.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5 稳健性检验 |
4.1.6 结论与启示 |
4.2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分析 |
4.2.1 事前控制 |
4.2.2 过程控制 |
4.2.3 结果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 |
5.1 产业组织模式对不同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
5.1.1 理论分析框架 |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1.4 模型构建 |
5.1.5 实证分析 |
5.2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
5.2.1 理论分析框架 |
5.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2.4 研究方法 |
5.2.5 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分析 |
6.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6.3 研究方法 |
6.3.1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
6.3.2 OLS回归模型 |
6.3.3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
6.4 结果及分析 |
6.4.1 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 |
6.4.2 绿色生产对稻农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绿色生产的驱动机制:基于案例分析 |
7.1 探讨的关键问题 |
7.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7.2.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7.2.2 案例选择的依据 |
7.3 案例概况与分析 |
7.3.1 案例概况 |
7.3.2 案例分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 |
7.4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的保障 |
7.4.1 注重与稻农的利益联结 |
7.4.2 注重对稻农生产过程的控制 |
7.4.3 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强化产业组织模式稳定性 |
7.5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再检视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 |
8.2.2 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 |
8.2.3 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 |
8.2.4 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与产业组织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项目支撑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理论研究 |
1.2.2 现象与规律 |
1.2.3 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趋势 |
1.3 主要内容及主要工作 |
1.3.1 主要内容 |
1.3.2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黑龙江干流区的选定 |
2.1 黑龙江流域 |
2.2 黑龙江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
2.2.1 水文与气候 |
2.2.2 地形与地貌 |
2.3 研究区的选定 |
2.3.1 黑龙江干流区 |
2.3.2 黑龙江干流河道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寒区河流凌汛洪水及其影响因素 |
3.1 寒区河流及凌汛 |
3.1.1 寒区河流 |
3.1.2 开河与凌汛 |
3.2 冰塞、冰坝与凌汛洪水 |
3.2.1 冰塞及分类 |
3.2.2 冰坝及分类 |
3.2.3 凌汛洪水 |
3.3 冰坝凌汛影响因素 |
3.3.1 热力因素 |
3.3.2 动力因素 |
3.3.3 河道特征因素 |
3.3.4 支流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热力和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黑龙江干流凌汛及其特征 |
4.1.1 历史凌汛洪水 |
4.1.2 凌汛洪水特征 |
4.2 凌汛洪水可变影响因素 |
4.2.1 热力因素 |
4.2.2 动力因素 |
4.3 凌汛洪水热力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管理单元分析 |
4.3.2 地表水条件分析 |
4.3.3 热力因素中的地学因素 |
4.4 凌汛洪水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地下水条件分析 |
4.4.2 降水条件分析 |
4.4.3 动力因素中的地学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凌汛洪水河道特征及支流影响因素分析 |
5.1 凌汛洪水不可变影响因素 |
5.1.1 河道特征因素 |
5.1.2 支流影响因素 |
5.2 凌汛洪水河道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地质构造分析 |
5.2.2 地形地貌条件分析 |
5.2.3 河道特征因素中的地学因素 |
5.3 河道特征及支流因素影响分析 |
5.3.1 黑龙江干流河道特征 |
5.3.2 七大支流对黑龙江干流影响 |
5.4 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成因评价分析 |
5.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5.4.2 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及评价模型的建立 |
5.4.3 凌汛地学成因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附录 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成因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过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活动 |
(3)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研究的对象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问题点与难点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晁楣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
一、晁楣版画艺术的时代背景 |
(一)北大荒开发前概略 |
(二)北大荒垦建与党的文艺方针 |
(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
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
(一)第一阶段:军旅生活与艺术学习 |
(二)第二阶段:生活历练与艺术创新 |
(三)第三阶段:时代浪潮与艺术升华 |
小结 |
第二章 晁楣早期版画风格(1950—1958 年) |
一、艺术学习与训练 |
二、早期版画创作实践 |
(一)军人形象与“斗争性”的延续 |
(二)军人形象与新时代的接轨 |
三、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 |
(一)题材创新 |
(二)艺术语言(构图、刀法、颜色) |
(三)套色木刻 |
(四)早期风格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晁楣中期版画风格(1958-1978 年) |
一、开创北大荒版画主导风格 |
二、中期版画风格案例分析 |
(一)林业题材 |
(二)工业题材 |
(三)农业题材 |
三、中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色 |
(一)大景加小人创作模式 |
(二)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性 |
(三)重色版和副版 |
(四)崇高历史风格的凸显 |
小结 |
第四章 晁楣后期版画风格(1978—2006 年) |
一、城市题材的版画风格 |
(一)由农村到城市 |
(二)由垦荒到城市 |
(三)由叙事到抒情 |
二、工业题材的版画风格 |
三、形式探索的版画风格 |
(一)雪松系列:《雪松》、《松谷》、《天柱》 |
(二)大树系列:《冬晨》、《傲霜》、《大树》 |
(三)几何系列:《春曲》、《新居》、《留君不住》 |
四、晁楣后期版画风格的简约性 |
(一)由繁至简的成因 |
(二)后期风格简约性的特征 |
(三)由繁至简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晁楣版画风格演变中的规律探讨 |
一、生活与环境的变化 |
二、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 |
三、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晁楣年表 |
附录2 晁楣版画事记 |
附录3 晁楣版画作品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
(一)不幸的幸运儿 |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
(一)作家作品研究 |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
(四)梦幻化的效应 |
(五)爱欲的悲剧性 |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对希望的坚持 |
(三)抒情性与诗性 |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
(一)物象的象征性 |
(二)梦幻性段落 |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
(四)生命的悲剧性 |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多角色命运 |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测度及其对农业种植结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恢复力概念辨析 |
1.3.2 洪水灾害恢复力研究 |
1.3.3 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1 研究区域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分区 |
2.1.2 气候及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水资源特征 |
2.1.4 经济及土地利用特征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3.2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布 |
2.3.3 评价指标内涵解析 |
2.3.4 指标筛选数据处理 |
2.3.5 指标层信息筛选—R聚类 |
2.3.6 聚类数目合理性验证—K-W检验 |
2.3.7 指标信息含量最大化 |
2.3.8 指标体系合理性判定 |
2.3.9 指标筛选流程 |
2.4 结果与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投影寻踪模型 |
3.1.2 改进遗传算法 |
3.1.3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
3.1.4 风驱动优化算法 |
3.1.5 风驱动优化投影寻踪模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标准 |
3.2.2 洪水灾害恢复力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
3.3 讨论 |
3.3.1 模型参数设置 |
3.3.2 模型性能测试 |
3.3.3 模型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洪水灾害恢复力约束下区域农业种植结构驱动机制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熵权法 |
4.1.2 灰色关联法 |
4.1.3 综合测度模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洪水灾害恢复力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
4.2.2 洪水灾害恢复力驱动力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洪水灾害恢复力约束下区域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多目标优化 |
5.1.2 相关参数预测模型 |
5.1.3 模型求解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相关参数预测分析 |
5.2.2 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比较 |
四、国内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旅游 |
二、乡村旅游 |
三、乡村旅游地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核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经济理论 |
二、支撑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理论 |
三、布局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三章 基于三生视角的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乡村性评价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
三、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 |
四、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 |
五、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 |
六、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 |
第二节 三生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
一、乡村生产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二、乡村生活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三、乡村生态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第三节 三生视角下市县域乡村性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与格局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样本选择 |
二、计量方法与依据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历时性演化过程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基础数据 |
二、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 |
三、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化 |
四、乡村旅游地距离城市中心点演化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分析 |
一、乡村旅游地地理位置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及重心演变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与扩散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一、水平时序呈渐次上升态势且增长趋势分为四个阶段 |
二、空间分布呈东西分散中部集中格局且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
三、不同功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极差化分布 |
四、空间形态上各市州属于“团状”、“带状”和“点状”并存的格局 |
五、区域功能定位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 |
六、空间重心演变遵循先远离又靠近再远离地理中心的轨迹 |
第五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因子选取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因子选取原则 |
二、乡村旅游地演化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基础影响因子 |
一、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乡村性指数的关系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水系河流的关系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公路密度的关系 |
五、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关系 |
六、基础影响因子组合定量评价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助力影响因子 |
一、国家休假制度变革 |
二、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情况 |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四、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与规划 |
第六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与优化路径 |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 |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渊源 |
二、关键概念 |
第二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构建 |
一、行动者初选与发展目标确立 |
二、角色转换与利益联盟 |
三、网络构建 |
四、异议 |
第三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实证检验 |
一、生产类乡村旅游地——长春奢爱良疏有机果蔬农场 |
二、生活类乡村旅游地——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村 |
三、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缘山湖农业园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优化路径 |
一、优化原则与目标 |
二、优化路径选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黑龙江主产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转移建模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重金属概述 |
1.1.1 重金属 |
1.1.2 重金属来源 |
1.1.3 重金属危害 |
1.1.4 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
1.2 国内外水稻研究现状 |
1.3 风险评估 |
1.3.1 危害识别 |
1.3.2 暴露评估 |
1.3.3 危害特征描述 |
1.3.4 风险特征描述 |
1.3.5 国内外食品风险评估发展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稻及土壤样本的重金属测定 |
2.2.2 土壤—水稻转移模型建立 |
2.2.3 水稻籽粒风险评估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地区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3.1.1 不同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3.1.2 不同地区水稻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3.1.3 精米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
3.1.4 不同品种精米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
3.2 土壤—水稻中4种重金属元素转移模型的建立 |
3.2.1 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转移模型的建立 |
3.2.2 转移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
3.3 水稻籽粒中四种重金属的风险评估 |
3.3.1 危害识别 |
3.3.2 暴露评估 |
3.3.3 危害特征描述 |
3.3.4 风险特征描述 |
3.3.5 敏感性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休耕耕地选择与准入 |
2.1.1 生态环境敏感土地休耕 |
2.1.2 边际土地与休耕 |
2.1.3 地块面积与休耕 |
2.1.4 耕地无差别式休耕 |
2.2 休耕规模测算与调控 |
2.2.1 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休耕规模 |
2.2.2 粮食需求变动影响休耕规模 |
2.2.3 休耕规模预测研究 |
2.3 休耕区域空间分布与优化 |
2.3.1 耕地资源与休耕区域分布 |
2.3.2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
2.4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和休耕研究 |
2.4.1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模式研究 |
2.4.2 石漠化区耕地休耕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支撑及研究框架 |
3.1 核心概念解析 |
3.1.1 历史文献对休耕的阐释 |
3.1.2 中国现代休耕制度的源起 |
3.1.3 本研究对休耕的界定 |
3.1.4 休耕类型划分 |
3.1.5 与休耕相近的其他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
3.2.2 土地保护理论 |
3.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2.4 土地伦理理论 |
3.3 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选择及其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 |
4.1.3 经济与社会发展 |
4.2 研究区休耕试点进展 |
4.2.1 休耕面积与补助标准 |
4.2.2 休耕组织方式 |
4.2.3 休耕技术路径 |
4.2.4 休耕地培肥模式 |
4.2.5 休耕社会经济效应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数据库建设 |
4.3.2 经济社会统计数据 |
4.3.3 其他数据资料 |
第5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砚山县休耕迫切度及其空间分布 |
5.1 评价思路与方法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方法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释义 |
5.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3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
5.3.1 评价对象 |
5.3.2 评价单元 |
5.4 休耕迫切度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 |
5.4.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4.2 不同等级休耕迫切度分析 |
5.4.3 各乡镇休耕迫切度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预测及空间分布 |
6.1 粮食保障与研究设定 |
6.1.1 粮食保障内涵 |
6.1.2 休耕的粮食保障前提 |
6.1.3 研究设定 |
6.2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 |
6.2.1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模型 |
6.2.2 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与方法 |
6.3 耕地保有量单因素预测 |
6.3.1 人口数量预测 |
6.3.2 粮食单产预测 |
6.3.3 复种指数预测 |
6.3.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预测 |
6.3.5 粮食自给率测定 |
6.3.6 人均粮食需求量测定 |
6.4 可休耕规模及空间分布 |
6.4.1 粮食保障约束下耕地保有量规模 |
6.4.2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 |
6.4.3 可休耕耕地空间分布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下休耕空间分区 |
7.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7.1.1 县级土地分区与空间优化 |
7.1.2 休耕空间分区思路 |
7.1.3 休耕空间分区单元 |
7.1.4 休耕空间分区方法 |
7.2 分区结果与分析 |
7.2.1 分区结果 |
7.2.2 分区结果分析 |
7.3 分区结果检验 |
7.4 分区休耕方案与策略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4 石漠化区休耕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关于使用yaahp辅助决策软件计算休耕迫切度指标权重的说明 |
附件二:附图 |
附件三: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D]. 张康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成因研究[D]. 张凯文.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杨春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测度及其对农业种植结构影响效应研究[D]. 冯建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8]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D]. 郭咏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黑龙江主产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转移建模及风险评估[D]. 张昌.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10]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D]. 陈展图.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