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相厌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二相,废水,硫酸盐,反应器,中药,糖蜜,因素。
二相厌氧论文文献综述
成官文,章非娟,廖雷,黄翔峰[1](2007)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的二相厌氧-好氧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酸盐还原和产甲烷分别在两相UASB反应器中进行:硫酸盐还原主要在一相UASB中完成,SO42-去除率在85%以上;产甲烷主要在二相UASB中完成,沼气产率为0.11~0.13 L/g COD.当二相UASB中COD负荷提高到30 kg/(m3.d)时,COD去除率达到65%~77%,出水COD浓度也会明显提高.碱度不足会影响SBR的硝化效果,当补充碱度后,出水氨氮多在10 mg/L以下.(本文来源于《桂林工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李斗,李东伟,王克浩[2](2006)在《二相厌氧-好氧处理柠檬酸废水工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浮-二相厌氧-延时曝气为主体的处理工艺,结合清水回流稀释,处理柠檬酸废水,废水处理规模为1000m3/d,进水中COD为12000mg/L,BOD5为3000mg/L,SS为3500mg/L,出水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06年05期)
李东伟,袁雪,李斗,王克浩,杨建[3](2006)在《二相厌氧处理有机废水过程特性及生物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二相厌氧机理设计实验反应器,采用人工配制水样作为实验用水,利用色谱-质谱联动仪分析二相厌氧各阶段水质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经二相厌氧反应后,有机物的种类没有减少,相反增加了许多水解、酸化反应的小分子中间产物,产酸反应器将大分子难降解化合物降解为易降解酸性小分子化合物,可生化性有所提高,再经过产甲烷反应器最终处理后,出水的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有明显减少。(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李东伟,李斗,王克浩,杨建,袁雪[4](2006)在《二相厌氧应用于中药废水一级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充分研究分析中药生产废水水质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二相厌氧法进行中药生产废水一级处理的设想。并对废水处理整个工艺进行了精心设计,用太极集团中成药生产废水处理作为实验用水。实验结果显示:二相厌氧反应器具有稳定的高去除效率,且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明显高于普通厌氧装置。(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06年04期)
李东伟[5](2004)在《二相厌氧—好氧处理中药生产废水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采用二相厌氧—好氧处理中药生产废水的工艺,即产酸反应器—中间转换器—产甲烷反应器—活性污泥的工艺系统(简称TPAD-O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该系统在处理高浓度、高色度中药生产有机废水时的处理能力、去除效率、分相微生物变化、处理过程特性,并将该技术应用于150m~3/d的中试工程。 采用了控制容积负荷与化学方法相结合的实验工艺进行厌氧分相,即采用控制有机负荷参数和化学法投加CCl_4,将产酸反应器控制在酸化阶段,可使产甲烷相具有明显的产甲烷菌高活性优势。 研究了二相厌氧反应器快速启动的基本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4.5~6.0,温度在27℃±2℃;有机负荷从1kg/m~3·d~10kg/m~3·d缓慢增加的条件下,二相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比较容易。 TPAD-O系统易处理高浓度有机中药废水,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负荷从7~19kgCOD/m~3·d(进水COD浓度为:1600~5800mg/l)进行运行,实验结果表明:二相厌氧系统都具有90%以上的去除效率,出水COD一般在400mg/l以下。与传统的厌氧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高去除效率和运行较稳定性。 二相厌氧产酸相的最佳工作条件为:温度:15~35℃、pH:4.5~6.5、有机负荷:4~20kgCOD/(m~3·d)。产酸反应器COD去除效率一般在25~35%。 使用色谱-质谱联机(GC-MS)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含有的各种有机污染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产酸反应器对有机物的降解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个预处理过程,产酸反应过程中没有彻底完成有机物的降解任务,而是改变有机物的形态。即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将难生化降解物质降解为易生化降解的物质。这样使得以COD形式存在而BOD_5不易检出的有机物,在酸化反应过程中分解形成一些可以被BOD_5测出的有机物,从而使BOD_5/COD比例有明显增加。 对产酸段和产甲烷段的污泥进行镜检,实验显示:产酸段污泥及污泥内部,主要含有类似索氏产甲烷菌和八迭球菌等菌种。产甲烷相污泥为直径0.3~0.6mm颗粒污泥,颗粒污泥表面微生物种类丰富,有杆菌、球菌和丝状菌。 建立了150m~3/d规模的中试工程。产酸反应器COD容积负荷率6.4kg COD/(m~3·d),BOD_5容积负荷率2.89 kgBOD_5/(m~3·d);产甲烷反应器COD容积负荷率2.4kgCOD/(m~3·d),BOD_5容积负荷率3.2 kgBOD_5/(m~3·d);曝气池内设PE半软性填料,COD填料体积负荷1.3 kgCOD/(m~3·d),BOD_5填料体积负荷1.1 kgBOD_5/(m~3·d)。中试工程的实施有力地证明了TPAD-O工艺系统适合于中药废水的处理,并为以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后的大规模工程设计探索了规律。(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4-01-30)
李东伟,尹光志,李庆,张东明,黄滚[6](2003)在《二相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二相厌氧的理论出发设计了酸化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并采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厌氧活性污泥进行接种驯化,研究了温度、pH、有机负荷等因素对反应器启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4.5~6.0、温度为(27±2)℃、有机负荷从1kg (m3·d)缓慢增加到10kg (m3·d)的条件下,二相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比较容易。(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3年S1期)
聂艳秋[7](2002)在《二相厌氧-混凝法处理制浆造纸综合废水的工艺设计及调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某造纸厂采用二相厌氧 混凝法处理制浆造纸综合废水取得了显着效果 ,CODCr排放总量削减率达 80 % ,水体水质明显改善。本文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设计及调试。(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期刊2002年06期)
王子波,杨玉杰[8](1999)在《硫酸盐对高浓度黑液二相厌氧处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二相UASB反应器处理碱法草浆黑液,酸化相为8.87L的普通升流式反应器,甲烷相为28.75L的UASB反应器,系统温度35±1℃。结果表明:当酸化相进水COD5513~9555mg/L,SO42-8370~10401mg/L,pH值为5.5时,二相系统COD去除率为76.1(本文来源于《重庆环境科学》期刊1999年03期)
李建政,任南琪,王爱杰,王莉,赵丹[9](1998)在《二相厌氧生物工艺相分离优越性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有关实验结果和有关资料的研究,从产酸相的效能、产甲烷相的运行状况及相分离对厌氧发酵菌群分布和组成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产酸相与产甲烷相分离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实现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二相分离,能从两个主要方面提高整个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运行稳定性:1.产酸相为产甲烷相提供最佳发酵末端产物组成,提高产酸发酵的相对收率及产甲烷相的处理能力;2.二相分离使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各大类微生物群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彼此之间的制约作用得到削弱。(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竺建荣,胡纪萃,顾夏声[10](1997)在《二相厌氧消化工艺硫酸盐还原细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厌氧操作技术和MPN法测定表明,产酸相中的SRB含量为2.0-5.7×106个/ml,产甲烷相中含量为0.93-9.3×107个/ml,2者之差一般约为1个数量级.单相UASB反应器的SRB含量与产甲烷相类似.在产酸相与产甲烷相的上部悬浮液中SRB含量分别为7.5×105和4.3×105个/ml,底部污泥中SRB含量分别为2.5×106和2.5×107个/ml.SRB与产甲烷细菌相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小的附着能力.此外,分析讨论了SRB的生长和分布特性对反应器中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影响与控制.(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1997年06期)
二相厌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气浮-二相厌氧-延时曝气为主体的处理工艺,结合清水回流稀释,处理柠檬酸废水,废水处理规模为1000m3/d,进水中COD为12000mg/L,BOD5为3000mg/L,SS为3500mg/L,出水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相厌氧论文参考文献
[1].成官文,章非娟,廖雷,黄翔峰.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的二相厌氧-好氧处理[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
[2].李斗,李东伟,王克浩.二相厌氧-好氧处理柠檬酸废水工程设计[J].水处理技术.2006
[3].李东伟,袁雪,李斗,王克浩,杨建.二相厌氧处理有机废水过程特性及生物相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
[4].李东伟,李斗,王克浩,杨建,袁雪.二相厌氧应用于中药废水一级处理[J].水处理技术.2006
[5].李东伟.二相厌氧—好氧处理中药生产废水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4
[6].李东伟,尹光志,李庆,张东明,黄滚.二相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给水排水.2003
[7].聂艳秋.二相厌氧-混凝法处理制浆造纸综合废水的工艺设计及调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
[8].王子波,杨玉杰.硫酸盐对高浓度黑液二相厌氧处理的影响[J].重庆环境科学.1999
[9].李建政,任南琪,王爱杰,王莉,赵丹.二相厌氧生物工艺相分离优越性的探讨[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
[10].竺建荣,胡纪萃,顾夏声.二相厌氧消化工艺硫酸盐还原细菌的研究[J].环境科学.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