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背叛的免疫细胞有利于基因治疗

被背叛的免疫细胞有利于基因治疗

一、背叛的免疫细胞有利基因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宇,张浩,李雪飞,胡政[1](2022)在《进化视角下的定量生物学规律与人工生命合成》文中研究表明遗传进化是生物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生物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都是动态变化的,生物通过进化更好地适应环境。定量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合成系统定量刻画生物学规律,以及基于理性设计和改造人工生命系统来解答生命科学前沿问题。然而,目前掌握的知识还不足以满足理性设计和定量可控的要求。尽管人工生命系统产生于实验室,但其同样受到进化法则的支配,比如突变、遗传漂变、达尔文自然选择等,因此需要利用进化规律帮助设计和构建更加稳定的人工生命系统;反过来,简单、周期短且可控的定量合成生物系统也可帮助研究生物进化原理提供更佳的生物模型,两者相互促进,为更好地探索生命法则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应用进化原理筛选目标蛋白的连续定向进化方法,总结了利用进化原理提高合成线路稳定性的策略;同时,介绍了用定量合成生物学的手段研究生物进化原理的进展,并提出了基于进化原理的人工生命设计的研究方向。未来合成生物学与进化生物学的融合发展将为精确控制生命系统提供思路和方法,增进合成生物学改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应用。

甄坤[2](2021)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新冠疫苗科普新闻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极大地影响了全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而疫苗能够短暂有效地产生抗体,保护未感染人群,其研发与进展得到了全世界政府和人民的密切关注。笔者选取2020年8月17日发表于《彭博商业周刊》的七篇关于“新冠肺炎疫苗”的科普新闻进行翻译,并撰写实践报告,对科普新闻翻译的指导理论及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在翻译实践和报告撰写过程中,笔者发现翻译原文本使用较多的医学、科技及疫苗相关的词汇,交替使用简单句和主从复合句,并且原文本是客观的信息型文本。这些特点是翻译的重难点,也是本篇报告分析的重心。报告从任务描述、理论基础、任务过程、案例分析和结论五个部分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对科普新闻翻译的指导作用及具体翻译策略。第一章包含翻译任务背景、翻译任务的意义和论文结构三部分。第二章包含五部分,就科普新闻、新闻翻译、科普新闻翻译、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对科普新闻翻译的适用性进行介绍和分析。第三章对译前、译中、译后的翻译过程进行介绍。第四章为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列举了翻译实践过程中在词汇、句法、篇章和风格层面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案例剖析了采用的翻译策略,即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如何实现了上述四方面的对等。首先,在词汇层面,从普通词汇、术语、修辞三个方面阐述如何保证词汇对等。在普通词汇和术语的翻译中,笔者使用语义阐释和归化译法,在修辞翻译中使用直译和意译等翻译方法。其次,在句法层面,从简单句和主从复合句两个层面阐述如何保证句法对等,使用了合句、分句、顺序译法和变序译法。第三,在篇章层面,通过上下文语境将篇章的逻辑联系起来,阐述篇章对等。最后,在风格层面,笔者主要通过科学、简洁、流畅的风格来体现风格对等。第五章对翻译实践和报告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发现以及局限进行总结。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和报告撰写,笔者意识到功能对等理论对科普新闻翻译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翻译材料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和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对译文质量也至关重要。同时希望本次实践为国内普通读者和疫苗相关产业提供国外新冠疫苗研发背景、现状和发展情况介绍,也为科普类新闻翻译在指导理论和策略上提供参考。

刘慧鸿[3](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指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周哲屹[4](2019)在《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实验主要探讨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保护的作用,观察MCAO术后,在6h、24h、72h、7d、14d较长时间段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及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塞体积及脑组织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同时与经典的艾灸治疗,以及NK-κ B抑制剂NAC及NAC联合神火灸做对比;第二部分观察瑶医神火灸对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第三部分探讨瑶医神火灸是否通过介导NF-κ B炎症通路起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对于整体的动物实验方案:(1)使用线栓法进行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法)建立实验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观察大鼠行为学,使用Zea-longa评分法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评价造模是否成功。将实验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六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神火灸治疗组、艾灸治疗组、NAC组、神火灸+NAC组;治疗组采用神火灸、艾灸治疗,NAC采用脑室注入方法干预,(1)观察不同时段(6h、24h、72h、7d、14d)神经功能评分;(2)TTC法检测脑梗塞体积;(3)HE染色观察脑组织切片的形态学变化;(4)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5)氧化应激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于14d采集大鼠外周血,取血分离血清,ELISA法观察血清中MDA、SOD活性情况;(6)于14d采集大鼠外周血,取血分离血清,ELISA法观察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IL-10的表达情况;(7)观察各组TUNNEL细胞凋亡情况;(8)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ting法、qPCR法测各组NF-κ B通路相关蛋白(Cox-2、iNOS、NF-κ B/p65、Bax、Bcl-2、Caspase-3),确定瑶医神火灸治疗对相关通路蛋白和下游凋亡因子的影响。结果:1、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Sham(假手术组)大鼠行为、肢体功能无异常表现,评分:0分。而模型组出现向对侧转圈或者倾倒等神经功能缺失,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显着性差异。各治疗组在缺血再灌注6h、24h、72h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I/R后72h时,神火灸治疗组和艾灸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并未出现显着改善(P>0.05),而在治疗7d时,神火灸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较模型组有降低(P<0.05),效果持续至14天更明显(P<0.01)。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并不明显(P>0.05)。而NAC组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在使用7d、14d明显起效,显着改善I/R大鼠神经功能缺陷,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神火灸组疗效相当(P>0.05);和模型组比较,NAC+神火灸在7d、14d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1)。14d时,神火灸+NAC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值下降,但和单用神火灸比较差异并不显着。2、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体积的影响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及计算,与假手术组比较,TTC染色后MCAO术后大鼠冠状脑组织切片可见明显脑梗塞病灶(P<0.01),在治疗开始的24h时,梗塞体积未见明显差异,说明各治疗组在24h内均未对I/R大鼠脑梗死体积产生影响;14d时,艾灸组脑梗死体积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神火灸组、NAC组和NAC+神火灸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梗死体积下降明显,统计具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神火灸对脑梗死体积的神经保护作用较明显,NAC也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其保护作用神火灸和NAC 比较对脑梗塞体积的影响未见明显差异,神火灸和NAC联用梗死体积数值下降,但和单用神火灸比较差异并不显着(P>0.05)。3、神火灸对动物大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脑组织相关病理学影响HE染色结果提示,假手术组(sham)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学基本正常,而模型组大鼠出现缺血中心神经细胞坏死,组织结构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宽,细胞肿胀,核固缩,结构严重破坏;而神火灸治疗可改善神经元细胞死亡率,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对于模型组,其神经细胞异常相对较轻,核膜完整、染色质均匀一致、细胞器破坏较少;艾灸组其形态学改变和神火灸组基本一致;而NAC和NAC+神火灸治疗组大鼠缺血脑组织于镜下可见神经肿胀较轻,较模型组坏死细胞的数量显着减少,说明NAC作为抗氧化剂保护作用明确,和神火灸联用时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细胞坏死、核固缩情况明显减轻。4、Nissl染色法观察缺血脑组织神经元数目Nissl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神火灸和艾灸治疗组Nissl小体的数量增多,细胞形态较为正常,结构较为完整,提示灸治疗可减少I/R后神经元的损伤;而NAC组和NAC+神火灸治疗组Nissl小体的数量更多,大部分细胞形态正常,结构完整,说明NAC和NAC+神火灸治疗明显促进了脑缺血组织神经元存活。5、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MDA、SOD表达情况的影响本实验显示,脑缺血再灌注造模后,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MDA水平明显上升(P<0.01),SOD活化明显降低(P<0.01),表明氧化应激损伤明显,SOD活性受到明显抑制,抗氧化能力减低。使用艾灸干预时,MDA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OD活性上升(P<0.05);神火灸干预后,MDA水平明显下降(P<0.01),SOD活性明显上升(P<0.01),说明神火灸治疗能够显着提高SOD的活化能力,增强I/R损伤大鼠脑组织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减轻氧化应激相关损伤,并通过抗脂质过氧化相关反应对I/R损伤起保护作用。而在给予NAC侧脑室注射及NAC联合神火灸治疗时,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SOD活力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其抗氧化效果优于单用神火灸(P<0.05),提示NAC可调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机体氧自由基释放、氧化还原应激失衡状态,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在与瑶医神火灸联合使用时,对SOD活性的激活和降低MDA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神火灸(P<0.01)。6、瑶医神火灸对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TNF-α、IL-1、IL-10)研究结果显示,14d时,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 β、IL-10水平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神火灸组和艾灸治疗组干预后TNF-α、IL-10、IL-1 β水平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NAC组和NAC+神火灸治疗组TNF-α、IL-1 β、IL-10水平与神火灸治疗组具有相同变化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水平下降明显(P<0.01)。而与神火灸组比较,NAC+神火灸联用TNF-α、IL-1 β水平明显下降(P<0.01),IL-10也有所下降(P<0.05),说明NAC和神火灸联用对炎症因子的降低作用更明显。7、瑶医神火灸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本实验显示,脑缺血再灌注造模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加,表明细胞凋亡显着增加。使用艾灸和神火灸干预后,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神火灸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脑组织细胞的凋亡,对I/R损伤起保护作用。而在给予NAC侧脑室注射及NAC联合神火灸治疗时,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细胞凋亡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提示NAC可明显减轻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与神火灸组比较,NAC及NAC联合神火灸使用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8、瑶医神火灸对NF-κ B通路相关蛋白及下游凋亡因子的影响(Cox-2、iNOS、NF-κ B/p65、Bax、Bcl-2、Caspase-3)8.1脑组织中Cox-2、iNOS表达情况(免疫组化、WB检测、qPCR检测)研究结果提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和Sham组相比,免疫组化法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ox-2、iNOS阳性表达细胞增加(P<0.01),脑组织中Cox-2和iNOS蛋白含量增加(P<0.01),Cox-2 mRNA 和 iNOS mRNA 含量升高(P<0.01),提示 Cox-2、iNOS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Cox-2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表达、Cox-2蛋白表达显着减少(P<0.01),Cox-2mRNA含量减少(P<0.05),iNOS 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5),iNOS蛋白表达、iNOSmRNA含量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神火灸治疗可以明显降低Cox-2、iNOS阳性细胞表达,降低脑内Cox-2、iNOS蛋白的表达和脑内Cox-2、iNOSmRNA含量,结果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神火灸和艾灸一样,具有抑制Cox-2和iNOS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并且与神火灸组相比,艾灸对iNOS 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iNOS蛋白表达增加(P<0.05),提示神火灸抑制iNOS表达的作用优于艾灸组。而对于NAC组和NAC+瑶医神火灸治疗组,Cox-2、iNOS 阳性表达细胞减少,脑组织中Cox-2和iNOS蛋白含量减少,Cox-2 mRNA和iNOS mRNA含量减少较模型组更明显(P<0.01),说明NF-κ B的抑制剂NAC可以明显减少Cox-2、iNOS的阳性表达,逆转脑组织缺血后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与神火灸组比较,NAC+神火灸联用对Cox-2阳性细胞的表达、Cox-2、iNOS蛋白含量和Cox-2、iNOS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1),提示联合应用对Cox-2、iNOS的影响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神火灸。8.2脑组织中NF-κ B/p65表达情况(免疫组化、WB检测、qPCR检测)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脑缺血再灌注14d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缺血脑组织NF-κ B p65阳性表达增多(P<0.01),说明NF-κ B p65被激活,同时NF-κ B p65移位到胞核内的阳性细胞数增多,同时WB提示NF-κ B p65蛋白的表达增加(P<0.01),qPCR 提示 NF-κ B p65 mRNA 上调(P<0.01),说明 NF-κ B p65通路被激活。与模型组比较可以看出,艾灸治疗可以减少缺血脑组织NF-κ B/p65阳性细胞表达(P<0.05)、降低脑内NF-κ B/p65蛋白表达(P<0.05),显着减少脑内NF-κB/p65mRNA表达(P<0.01),而神火灸减少NF-κ B/p65阳性细胞表达、蛋白表达及脑内NF-κ B/p65mRNA表达更明显(P<0.01),提示神火灸和艾灸治疗可能是通过抑制缺血脑组织NF-κ B/p65表达起到减轻MACO大鼠I/R脑损伤作用。而在降低脑内NF-κ B/p65蛋白表达方面,神火灸组优于艾灸组(P<0.05)。而NAC和NAC+神火灸可以显着减少NF-κ B/p65阳性细胞表达、蛋白表达及脑内NF-κ B/p65mRNA表达(P<0.01),效果显着,并且NAC和神火灸联用对NF-κ B/p65的作用显着优于单一的神火灸治疗(P<0.01)。8.3脑组织中Bax、Bcl-2、Caspase-3表达情况(免疫组化、WB检测、qPCR检测)本实验通过对I/R大鼠的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发现,与Sham组相比MCAO组Bax、caspase-3明显升高(P<0.01),Bcl-2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治疗组Bax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P<0.01),Bcl-2阳性细胞增加、caspase-3 阳性细胞表达减少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内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1),脑内Bax mRNA表达减少(P<0.05)、Caspase-3 mRNA表达显着减低(P<0.01);脑内Bcl-2蛋白增加无显着意义(P>0.05),Bcl-2 mRNA水平增加(P<0.05);说明艾灸对于Bax、caspase-3、Bcl-2的调节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不稳定,各种检测结果存在差异。而与模型组相比,神火灸组Bax、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1),Bcl-2阳性细胞表达升高(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1),Bcl-2 蛋白表达上升(P<0.01),脑内 Bax mRNA、caspase-3 mRNA表达下降明显(P<0.01),及脑内Bcl-2mRNA表达上升(P<0.01),说明神火灸治疗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Bcl-2、Bax、caspase-3等相关凋亡因子的水平从而影响细胞凋亡,并且和艾灸组比较,神火灸对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作用优于艾灸(P<0.01)。对于NAC组及神火灸+NAC组,caspase-3、Bax阳性细胞表达、脑内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1),Bcl-2阳性细胞表达、脑内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明显上升(P<0.01),提示NAC具有影响相关凋亡因子抗凋亡的作用,联合神火灸使用对于细胞凋亡途径的影响作用更强,和神火灸单一治疗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可以起到较强抗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1.神火灸改善了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减轻了缺血脑组织形态和病理学改变,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2.瑶医神火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的机制可能相关;3.瑶医神火灸对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 B炎症通路发挥抗炎、抗凋亡的作用。

原婕菲[5](2019)在《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任何国家的国家形象构建和呈现都受到国际局势大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本论文对20世纪中德关系进行了历史学的回顾,主要针对中德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两国形象问题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找到了新时期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根源。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利用中文报刊和德文报刊资料、中德关系历史资料,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详细分析了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特别是对中国眼中的德国形象和德国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打开了“两国互视”研究的全新视角。首先,本文提出了“互视”这一新概念。互视,即不同主体通过不同媒介、方式进行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得到基于各自所获信息的稳定的认知。除了一国国家形象自身的发展演变,国家间互视不平衡是制约一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中国与德国的两国互视情况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反应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是中西方国家形象互视的典型案例。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原因的制约,有关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数量较少,较缺乏深度,本论文以“两国互视”的新视角研究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和中德关系,并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和提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次,本文回溯了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和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德两国互视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调是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强大,西方媒体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声进行包围和封堵,国际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国际舆论形势始终处于西强中弱的态势,新中国的发展长期被外界扭曲和误解。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许多国家发生政变,顷刻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事件的爆发使得80年代“理想化”的互视认知遭受冲击而不复存在。90年代,以美国媒体为主的西方对华报道均以负面为主,西方主流媒体构建了一个威胁西方安全的负面中国形象。中国成为了西方媒体视角下践踏人权的“警察国家”,未来挑起核战争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并且,西方媒体制造了一系列有关计划生育、不同政见、民族自决等问题的负面舆论,强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宣扬“中国威胁论”。总的来说,中西方互视不平衡的特点是在各大西方主流媒体中,中国形象都多多少少的遭遇了妖魔化,西方站在极其防备和不公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再次,在概念界定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详细的研究了中国视角下的德国形象和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特别着重研究了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互视认知问题。主流媒体包含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了《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作为研究中国的德国形象的材料,《南德意志报》、《焦点》作为研究德国的中国形象的材料,并结合作者在德国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两国互视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分专题描绘出了两国互视认知的景象,为接下来进行两国互视比较研究作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最后,本文的第四章对中德两国互视进行了比较,对互视不平衡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改变不平衡现状的对策和建议。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框架来衡量中国的问题,并得出他们心目中合理的结论。中国国家形象虽然起着变化,逐渐向好发展,但近30年来未有明显转变,总体呈负面的不平衡的状态,即中国对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识较为正面,德国对中国的认识较为负面,这两种认识之间的差距很大。这种不平衡状态导致中国产生崇洋媚外、丧失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升缓慢。中国国家形象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而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对中国国情缺乏真正的了解。21世纪以来,国际环境和中国自身都处于重要的变化时期,并且这个时期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中国国家形象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塑造和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时机。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行;2010年,世博会成功在上海举行,诸如此类突出的外交事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的更新。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中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立场并未改变,同时,中国的形象在2008年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在了国际社会面前。中国应把握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夺回塑造中国形象的国际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越来越重视,以一种开放的、自信的、现代化的姿态构建出了许多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并对陈旧的、单一的、神秘的敌对形象进行改造和反击,一个具有时代感和新气象的中国形象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久坂部羊,杜海清[6](2015)在《恶医》文中认为序病人是个52岁的男子,两年前做过早期胃癌手术,11个月后复发,检查发现,癌细胞已转移到肝脏。医师是一位35岁的外科医生,两年前主刀的早期胃癌病人,11个月后复发,发现癌细胞已转移到肝脏。癌症复发,通常就是采取使用抗癌剂的化疗办法。目前,用于胃癌的化疗药物有十几种,单独一种或两三种合在一起给药。一种药物不见效就换用其他的药。有的即使有效果,但因为毒性大,也不能继续用下去。

余苒[7](2014)在《中国军人生活事件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抑郁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有研究表明中国军人的抑郁率为18.1%,近几年我国军人抑郁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些区域性针对特殊作业的军人抑郁调查报道中发现中国军人抑郁的发生率在25.2%-51.56%之间。生活事件(Life Events)是指来自环境或自身的引起个体生理、心理变化的各种应激源。它与抑郁发生关系紧密。研究表明,92%的抑郁症病人在抑郁发病前存在生活事件的影响。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其面临更为特殊、复杂的生活事件影响。常见的军事生活事件例如训练伤、退伍、亲属去世、家庭矛盾、经济困难等生活事件,都有可能促使军人抑郁发生。对军人生活事件特点的研究不仅可以探究生活事件在军人精神疾病中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生活事件的探讨分析对军人心理健康、作战力生成和工作绩效的影响,从军事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事件的表现形式及潜在危害,便于部队开展教育,加强管理,提高战斗力。社会支持在抑郁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研究表明,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的军人,即使在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抑郁发生率却处于较低水平,即社会支持可以保护和缓冲生活事件对于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研究军人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关系,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中的作用过程,为部队能够更好的为官兵提供有效的支持提供帮助。然而目前缺乏大样本研究中国军人生活事件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抑郁的相关关系。因此,本研究采用针对军事职业特点的军人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国际通用的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全国范围内的陆、海、空、武警四个军兵种军人进行大规模的生活事件特点调查,旨在初步了解军人生活事件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抑郁的相关关系,建立其路径模型,为军人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本次调研在全军海、陆、空、武警四个军兵种共发放问卷1.14万份,共获有效问卷10505份,有效率92%。其中陆军7634人,占72.7%;海军1443人,占13.7%;空军943人,占9%;武警485人,占4.6%;男性10397人(99%);女性108人(1%);平均年龄22.38±3.95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和AMOS,对我国军人生活事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就其与社会支持、抑郁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本研究首先对文献回顾,分析国内外军人生活事件特点研究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抑郁的相关关系研究情况。本课题包括四个研究,研究一进行了我国军人生活事件特点的调查,并分析了在年龄、性别、军种上的差异性;研究二分析了我国军人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研究三分析了我国军人生活事件与抑郁的相关关系;研究四建立了中国军人社会支持、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的路径模型。结果1.中国军人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普遍性,发生一次以上生活事件占调查总数的50.3%。其中位居前三的生活事件依次为:未来就业压力大(占18.1%)、工作或学习任务重(占17.8%)、受到批评或惩罚(占14.6%)。2.从性别差异上来看,中国男性军人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和负性事件刺激量低于女性军人,但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显着低于女军人(3.34±0.10vs5.56±1.12,F=4.949,P <0.05)。3.不同军兵种军人的生活事件刺激量存在显着性差异。海军军人生活事件总刺激量(33.30±1.87vs25.50±0.76vs18.4±1.66vs15.1±2.19,F=14.656,P <0.0001)及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高于陆军、空军、武警(29.23±1.78vs22.1±0.71vs15.35±1.52vs12.03±2.04,F=14.681,P <0.0001)。4.不同职别军人的生活事件刺激量存在显着性差异。军官生活事件总刺激量(49.79±2.81vs30.27±1.11vs14.97±0.58,F=158.235,P <0.0001)、负性生活事件(43.77±2.68vs26.92±1.05vs12.22±0.52,F=152.044,P <0.0001)、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6.01±0.37vs3.35±0.16vs2.75±0.14,F=46.764,P <0.0001)均高于士官、战士,战士低于士官。5.不同年龄段军人的生活事件刺激量存在显着性差异。生活事件刺激量(80.73±7.13vs13.71±0.62vs1.45±0.79vs56.23±2.7vs49.59±17.74,F=325.134,P <0.0001)和负性事件刺激量(51.08±2.60vs11.28±0.56vs18.11±0.72vs74.12±6.88vs3.44±17.19,F=350.764,P <0.0001)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生活事件高发年龄为3140岁,其次为2630岁组,41岁后生活事件发生有下降趋势。6.不同社会支持状态下的军人其生活事件得分具有显着性差异。社会支持度低的的军人在生活事件总刺激量(36.77±1.66vs17.54±0.89,F=104.056,P <0.0001)和负性事件总刺激量(33.32±1.59vs14.45±0.82,F=111.360,P <0.0001)上显着高于社会支持度高的军人。7.中国军人整体抑郁发生率(18.1%,17.4%-18.8%,95%CI)低于中国常模(33.3%),抑郁的发生与生活事件存在显着相关(r=0.382,P<0.01),其中负性生活事件发生同军人抑郁水平存在显着正相关(r=0.385,P<0.01)。生活事件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8.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发生呈显着负相关(r=-0.46,p<0.001),社会支持度越高抑郁症状越少,社会支持的缺乏增加个体患抑郁症的风险,适宜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促进抑郁症的康复。高社会支持是降低抑郁发生的缓冲、保护性因素。结论1.中国军人生活事件的发生较为普遍,并且存在着群体性的特点,其中工作与未来发展是中国军人群体中最显着的压力源。生活事件存在性别、军种、职级和年龄的差异。女性军人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高于男性军人;海军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及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大于陆军、空军、武警;军官生活事件总量、负性事件及正性事件均高于士官和战士,而战士低于士官;生活事件高发年龄段为3140岁,其次为2630岁组。2.我国军人的社会支持在性别、军种、职别、年龄段均有较大的差异性,且军人社会支持与生活事件均呈显着负相关,正性事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较弱,负性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程度呈负向反应。高社会支持的军人较低社会支持的军人拥有更多社会资源应对生活事件,避免了生活事件特别是负性生活事件的累积。3.中国军人抑郁发生同生活事件存在显着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发生同军人抑郁水平存在显着正相关。由于生活事件(正性或负性)引发的强烈应激条件和抑郁患者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正性生活事件可能无法作为抑郁发生或缓解的保护性因素。4.社会支持-抑郁症状-生活事件的路径分析显示,生活事件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是防治抑郁发生的缓冲、保护性因素。高社会支持可有效降低生活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张曦文[8](2012)在《HC-NPs通过抑制STAT3“再教化”TAMs及其抗肿瘤效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联氨基姜黄素纳米脂质体(HC-NPs)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再教化”作用及体内外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M1表型)与小鼠乳腺癌细胞株4T1共培养,以观察RAW264.7是否被“教化”为M2表型的E-RAW264.7(即TAMs),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RAW264.7细胞表型分子表达及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TAT3及下游蛋白表达水平;再以“教化”后的RAW264.7细胞(E-RAW264.7)为研究对象,分PBS对照组,NPs对照组,HC-NPs处理组,刘氏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检测细胞存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TAT3及下游蛋白表达水平,FCM检测细胞表型分子表达及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观察HC-NPs对E-RAW264.7的“再教化”作用,使E-RAW264.7(M2型)回复M1表型的作用。将“再教化”RAW264.7与4T1细胞共培养,分PBS对照组,E-RAW264.7对照组,NPs预处理组(NPs-E-RAW264.7),HC-NPs预处理组(HC-NPs-E-RAW264.7),台盼蓝染色观察4T1细胞的死亡率,FCM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及侵袭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TAT3及下游增殖、凋亡、侵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在6-8周BABL/c雌性小鼠近右下肢脂肪垫处移植4T1细胞及RAW264.7细胞。移植后第10天至第25天连续给药5次,3天一次,分为PBS对照组,NPs对照组,HC-NPs处理组及HC处理组。连续测量小鼠肿瘤体积大小,移植后第30天处死小鼠称量肿瘤重量,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细胞增殖(Ki-67阳性细胞)及新生血管生成(CD31阳性微血管);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HE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肺转移数目;连续观察小鼠生存期至移植后第60天,检测小鼠的存活率。结果:FCM结果显示,RAW264.7与4T1细胞共培养后,被“教化”为M2表型(IL-10high,TGF-βhigh,IL-12low),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RAW264.7细胞p-STAT3及其下游MMP9、MMP2、VEG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用HC-NPs处理E-RAW264.7细胞后,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FCM显示HC-NPs可重新回复E-RAW264.7为M1表型(IL-10low,TGF-βlow,IL-12hig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C-NPs可明显下调E-RAW264.7细胞pSTAT3及其下游MMP9、MMP2、VEGF蛋白表达水平。经HC-NPs预处理的E-RAW264.7细胞(HC-NPs-E-RAW264.7)与4T1细胞共孵育后,不影响4T1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但却能显着减少S期细胞数量(P<0.05);Transwell小室迁移及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T1细胞与HC-NPs-E-RAW264.7细胞共培养后,4T1细胞迁移能力及侵袭力下降,与western blot检测的相应蛋白水平变化一致。体内实验显示,HC-NPs组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及小鼠肿瘤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曲线显示,HC-NPs组小鼠生存率(80%)明显高于HC组(4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C-NPs处理组中Ki-67阳性的肿瘤细胞及CD-31阳性微血管密度都明显减少;TUNEL染色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C-NPs处理组的肿瘤细胞凋亡增加;对肺组织切片进行的肿瘤细胞计数结果显示,HC-NPs显着降低了肿瘤细胞肺转移数目。结论:HC-NPs能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途径,使肿瘤微环境“教化“后的巨噬细胞发生型别“再教化”,此类巨噬细胞在体外与4T1小鼠乳腺癌细胞共培养后,表现为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等方面的抑制作用。另外,HC-NPs在体内实验中表现出显着的抗肿瘤作用,且与HC相比,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时间,减低了毒副作用,因此HC-NPs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何艳娜[9](2011)在《诺贝尔科学奖中的“犹太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据犹太人在诺贝尔科学奖中的获奖比例提出“犹太现象”,目的在于探讨犹太人在科学领域成就斐然的原因。首先,通过对获奖犹太人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的考察,指出“犹太现象”体现了获奖犹太人身份背景复杂、地域分布集中、教育背景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和创新禀赋超强的特点。其次,笔者以获奖犹太人的特点为参照,对“犹太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指出在历史遭遇、宗教信仰、教育传统、文化特性以及社会习俗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犹太民族打开了智慧之门,培养出使命意识、抗争意识和探索兴趣,并孕育出求知、创新、理性、协作、务实等科学精神;这些精神品格和意识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中,已经熔铸进犹太人的血液,成为其从事科学事业,做出众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不竭源泉。再次,对“犹太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反思,指出“犹太现象”的产生体现了人才成长的动力驱动、优势积累、群落共生等效应,这些成才效应对于我国的科技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犹太现象”产生原因的揭示使我们洞察到中国文化与犹太文化的巨大差异,要想实现诺贝尔奖的零突破,在科技领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我们不仅需要回顾历史遭遇、提高忧患意识,反思国民道德、重塑社会信仰,审视人才现状、创新教育方式,还需要探究文化传统、弘扬科学精神,改观研究环境、创造学术机遇。

张翠娥[10](2009)在《有形与无形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文中提出艾滋病不仅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典型的社会性别问题。本研究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以中部地区农村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从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依次展开。在每一个层面上,研究分别考察了社会性别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和艾滋病对社会性别重构的冲击。最后,研究归纳了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的关系,对社会性别的重构过程进行了理论探讨,同时对艾滋病防治的过程进行了性别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研究认为,无论从个人层面、群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来看,社会性别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都是全过程的,它不仅影响人们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大小,也影响感染后患者的处境,还影响患者艾滋病风险的再传递。两性的差异在感染的风险上主要表现为男早女迟,在感染后的处境上主要表现为男优女劣,在风险的传递上主要表现为男大女小。在社会性别影响艾滋病流行的同时,艾滋病也对社会性别的重构产生影响。艾滋病对社会性别重构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即一般疾病影响模式阶段,此阶段人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很少,艾滋病对社会性别重构的影响较小,影响主要通过两性的生理差异发生作用,也可称为艾滋病影响的生理模式阶段。第二阶段即烈性传染病阶段,此阶段人们对艾滋病非常恐慌,艾滋病对社会性别重构的冲击较为明显,而且冲击首先从心理恐慌开始,因此可以称为艾滋病影响的心理模式阶段。第三阶段即慢性传染病阶段,人们对艾滋病从恐慌转为平静,艾滋病对社会性别重构的影响缓慢,但深刻而不易察觉,首先挑战的是社会性别文化,因此可以称为艾滋病影响的社会模式阶段。在以上三个层面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将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的关系放入到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进行归纳,指出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单向作用阶段与双向作用阶段,单向作用阶段两者的关系仅表现为社会性别对艾滋病的影响,双向作用阶段则表现为两者相互作用。研究还认为,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是两者关系的必然趋势,因此认识两者关系的关键是要重视关系演变过程中社会性别重构的方向。艾滋病彰显了社会性别的不平等,但并未恶化社会性别的重构。研究对社会性别重构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社会性别的重构是一个生理性别经心理性别到社会性别再到生理性别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依据人类的干预与自觉程度,可以分为自然建构和社会建构两种途径。最后,研究从社会性别视角对国内外艾滋病防治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艾滋病防治中存在着明显的社会性别不平等,强势的男性不愿保护自己,弱势的女性无力保护自己。要更好地防治艾滋病,必须正视社会性别差异,要让男性担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给女性增能,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促进社会平等。

二、背叛的免疫细胞有利基因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背叛的免疫细胞有利基因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进化视角下的定量生物学规律与人工生命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 进化理论帮助人工生命的设计与构建
    1.1 定向进化帮助改造目标蛋白
    1.2 进化动力学和博弈论帮助设计合成生命系统
    1.3 提高合成回路进化稳定性的构建方法
2 人工生命系统帮助探索进化规律
    2.1 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理解生命起源
    2.2 利用合成生物学和定量模型手段解析分子与系统进化机制
    2.3 合成生物学帮助了解复杂环境中的共进化
3 总结与展望

(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新冠疫苗科普新闻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2.1 Popular Science News
    2.2 News Translation
    2.3 Popular Science News Translation
    2.4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5 Applicabilit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o Popular Science News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
    3.1 Pre-translation
    3.2 While-translation
    3.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Equivalence at Lexical Level
        4.1.1 General Words
        4.1.2 Terminology
        4.1.3 Rhetoric
    4.2 Equivalence at Syntactic Level
        4.2.1 Simple Sentences
        4.2.2 Complex Sentences
    4.3 Equivalence at Textual Level
    4.4 Equivalence at Stylistic Level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 Source Text
Appendix B Target Text
Appendix C Glossary
Resume
Acknowledgements

(3)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瑶医源流及诊治法简述
        1.1.1 瑶医药的形成和起源背景
        1.1.2 瑶医药总体的特点
        1.1.3 瑶医药的理论体系
        1.1.4 瑶医诊治法简述
        1.1.5 瑶医诊疗特色
        1.1.6 瑶医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7 应对措施和建议
        1.1.8 总结和展望
    1.2 瑶医神火灸介绍及其临床应用
        1.2.1 瑶医神火灸简介及作用原理
        1.2.2 瑶医神火灸的作用及主治
        1.2.3 神火灸的制备方法
        1.2.4 瑶医神火灸药枝常用药物及功效[27]
        1.2.5 操作方法
        1.2.6 神火灸与其他灸法的异同之处
        1.2.7 临床应用举偶
        1.2.8 瑶医神火灸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
        1.2.9 总结
第二章 实验部分
    实验一 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瑶医神火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三 瑶医神火灸介导NF-κB通路对缺血再灌注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一、有关中德关系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二、有关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三、媒体视域下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四、国家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路径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二、新概念引入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第一章 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溯源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德关系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德关系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德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德关系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经济关系
        五、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文化交流
        六、中德国家形象的民间互视历史
    第二节 1949年至1990年的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
        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方针
        二、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回溯
        三、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回溯
第二章 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德国形象
    第一节 中国主流媒体涉德报道的量化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涉德报道的数量变化
        三、涉德报道的议题分布
        四、涉德报道的态度倾向性
    第二节 中国主流媒体中涉德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德国的政治形象
        二、德国的经济形象
        三、德国的社会形象
        四、德国的文化形象
    第三节 中国主流媒体镜像中的德国国家形象
        一、中国的德国形象构建方式
        二、中国主流媒体构建德国形象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德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第一节 《南德意志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数据分析
        一、材料选择
        二、《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总量分析
        三、《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第二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政治形象
        一、德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二、德国的中国大国关系形象
        三、德国眼中的台湾问题
    第三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中国经济形象
        一、德国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二、德国眼中的“一带一路”
        三、德国眼中的中国海外投资
        四、德国眼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第四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人权形象
        一、德国眼中的中国新闻及言论自由
        二、德国眼中的西藏问题
        三、令德国不解的其他中国人权问题
第四章 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的互视比较
    第一节 德国民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一、德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调查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中国形象分析
    第二节 中德形象的比较
        一、跨文化沉默的螺旋
        二、中德两国互视应有的变化
    第三节 中德国家形象认知的不平衡
        一、德国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
        二、德国对中国产生负面认知的原因
        三、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必要性
        四、塑造与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法则与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中国军人生活事件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抑郁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国军人生活事件特点分析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统计方法
    2.5 研究结果与分析
    2.6 讨论
第三章 中国军人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统计方法
    3.5 研究结果
    3.6 讨论
第四章 中国军人生活事件与抑郁相关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统计方法
    4.5 研究结果
    4.6 讨论
第五章 中国军人社会支持、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的路径模型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工具
    5.4 统计方法
    5.5 研究结果
    5.6 讨论
全文总结
    6.1 本研究的意义
    6.2 中国军人生活事件发生的特征
    6.3 军人社会支持与生活事件的相关分析
    6.4 中国军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
    6.5 本研究的创新点
    6.6 本研究的不足
    6.7 总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HC-NPs通过抑制STAT3“再教化”TAMs及其抗肿瘤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体外实验研究HC-NPs对TAMs的“再教化”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讨论
第二部分 体内实验研究HC-NPs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诺贝尔科学奖中的“犹太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犹太民族杰出贡献的广泛性
        1.1.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权威性
        1.1.3 中国科技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诺贝尔科学奖中"犹太现象"的提出
    2.1 犹太人确定的依据
        2.1.1 宗教信仰
        2.1.2 血缘关系
    2.2 诺贝尔科学奖中犹太人的获奖情况
        2.2.1 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犹太人的获奖情况
        2.2.2 诺贝尔化学奖中犹太人的获奖情况
        2.2.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犹太人的获奖情况
    2.3 诺贝尔科学奖中"犹太现象"的界定
3 诺贝尔科学奖中"犹太现象"的特点
    3.1 身份背景复杂
    3.2 地域分布集中
    3.3 教育背景优越
    3.4 文化底蕴深厚
    3.5 创新禀赋超强
4 诺贝尔科学奖中"犹太现象"的成因分析
    4.1 历史境遇的影响
        4.1.1 悲惨的历史境遇锻造顽强意志
        4.1.2 悲惨的历史境遇塑造抗争意识
        4.1.3 悲惨的历史境遇激发创新精神
    4.2 宗教信仰的影响
        4.2.1 选民观念增强使命意识
        4.2.2 一神信仰启发理性精神
        4.2.3 宗教活动培养协作精神
    4.3 教育传统的影响
        4.3.1 崇智重教理念催生求知精神
        4.3.2 早期家庭教育开启智慧之门
        4.3.3 科学启蒙教育培养探索兴趣
    4.4 文化特性的影响
        4.4.1 独特的文化传统孕育反叛精神
        4.4.2 开放的文化生态提升创造能力
        4.4.3 丰富的文化资源滋养进取精神
    4.5 社会习俗的影响
        4.5.1 特殊的婚配习俗提升智力优势
        4.5.2 传统的节日习俗提升身体素质
        4.5.3 艰难的世俗生活催生务实精神
5 诺贝尔科学奖中"犹太现象"的成因反思
    5.1 才能萌发的关键时期效应
    5.2 人才成长的动力驱动效应
    5.3 人才成长的优势积累效应
    5.4 人才涌现的群落共生效应
    5.5 人才成长的多因综合效应
6 诺贝尔科学奖中"犹太现象"的启示
    6.1 回顾历史遭遇,提高忧患意识
    6.2 反思国民道德,重塑社会信仰
    6.3 审视人才现状,创新教育方式
    6.4 探究文化传统,弘扬科学精神
    6.5 改观研究环境,创造学术机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有形与无形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日趋严峻的艾滋病流行形势
        二、日益明晰的艾滋病流行规律
        三、日渐凸显的艾滋病性别差异
    第二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依据
        三、核心概念
        四、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社会性别研究概况
        一、社会性别概念的产生
        二、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
        三、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
        四、社会性别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艾滋病研究
        一、艾滋病传播的性别差异
        二、艾滋病患者处境的性别研究
        三、艾滋病防治对策的性别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调查点的选择
        一、选点缘由
        二、调查点概况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
        一、定性资料的收集
        二、定量资料的收集
        三、两类资料的互补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
        一、定性资料的整理
        二、定量资料的整理
        三、两类资料的相互校正
    第四节 资料的分析
        一、定性资料的分析
        二、定量资料的分析
        三、两类资料的糅合
第四章 性别角色与艾滋病
    第一节 社会角色与性别角色
        一、社会角色
        二、性别角色
        三、性别角色分析
    第二节 角色的变迁
        一、魁与丽的故事
        二、患者角色演变的性别分析
    第三节 性别角色影响艾滋病风险的差异
        一、风险来源的差异
        二、风险结果的差异
        三、风险传递的差异
    第四节 艾滋病冲击性别角色的重构
        一、角色认同的重构
        二、角色实践的重构
第五章 性别关系与艾滋病
    第一节 社会关系与性别关系
        一、社会关系
        二、性别关系
        三、性别关系分析
    第二节 关系的变迁
        一、胡与秀的故事
        二、患者关系演变的性别分析
    第三节 性别关系影响艾滋病风险的差异
        一、风险分配的差异
        二、风险处境的差异
        三、风险扩散的差异
    第四节 艾滋病冲击性别关系的演变
        一、关系认同的演变
        二、关系实践的演变
第六章 性别文化与艾滋病
    第一节 社会文化与性别文化
        一、社会文化
        二、性别文化
        三、性别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文化的变迁
        一、三个艾滋病重点村社区文化的演变
        二、艾滋病重点村社区文化演变的性别分析
    第三节 性别文化影响艾滋病风险的差异
        一、风险类型的差异
        二、风险环境的差异
        三、风险发展的差异
    第四节 艾滋病冲击性别文化的重建
        一、文化认同的重建
        二、文化实践的重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社会性别与艾滋病
    第一节 结论
        一、社会性别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
        二、艾滋病对社会性别重构的影响
        三、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的关系
        四、社会性别重构的逻辑
    第二节 讨论
        一、性别构成:两分还是三分
        二、两性差异:扩大还是缩小
    第三节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艾滋病防治
        一、社会性别视角下艾滋病防治的发展过程
        二、社会性别视角下艾滋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三、社会性别视角下艾滋病防治的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个案访谈对象简介
附录四 焦点小组成员简介
后记

四、背叛的免疫细胞有利基因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进化视角下的定量生物学规律与人工生命合成[J]. 赵晓宇,张浩,李雪飞,胡政. 合成生物学, 2022
  • [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新冠疫苗科普新闻汉译实践报告[D]. 甄坤.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3]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瑶医神火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D]. 周哲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D]. 原婕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恶医[J]. 久坂部羊,杜海清. 译林, 2015(06)
  • [7]中国军人生活事件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抑郁的相关研究[D]. 余苒. 第三军医大学, 2014(04)
  • [8]HC-NPs通过抑制STAT3“再教化”TAMs及其抗肿瘤效应[D]. 张曦文. 重庆医科大学, 2012(01)
  • [9]诺贝尔科学奖中的“犹太现象”研究[D]. 何艳娜. 郑州大学, 2011(04)
  • [10]有形与无形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D]. 张翠娥. 武汉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被背叛的免疫细胞有利于基因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