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应变论文_宁宇,郑杰,王浩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剪切应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变,沥青,速率,力学,路堤,砂土,模型。

剪切应变论文文献综述

宁宇,郑杰,王浩磊[1](2019)在《剪切转换区模型探究二维非晶合金的准静态剪切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固体不同于晶体材料中的位错滑移,在应力加载下是通过局部原子的重新排列来适应剪切应变的。剪切转变区(shear transformation zone,STZ)模型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用来描述非晶固体原子局部重排机制的理论模型。由于缺乏实验来验证STZ模型与宏观剪切带的产生有可靠的相关性,为此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多种组分的CuZr合金进行剪切实验,并采用简化的二维STZ模型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该模型在实验中的可靠性。实验结果发现随着应变的增加,STZ模型中T1-event的数目与应力的大小具有很强的负相关性,同时在实际发生塑性应变的微观过程中,STZ发生T1-event的时间会略微早于应力的变化,但最多不会超过每个T1-event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的一半。实验表明STZ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非晶固体剪切带的产生。(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龙滔,石婧[2](2019)在《基于动剪切应变法的红砂土路堤长期动力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湖南省某高速公路红砂土路堤长期动力变形问题,利用动叁轴试验,测试了不同含水率、围压和动应力下红砂土试样的动力变形参数,根据ε_a—lgN曲线走势特征,将试样分为稳定型、破坏型2类,随后探讨了不同类型试样的动剪切应变发展规律,获取了可用于鉴别红砂土长期动力稳定性的动剪切应变门槛值,并根据围压和含水率给出了预测动剪切应变门槛值的经验方程,最后通过有限元计算,将不同轴重下路堤产生的动剪切应变值与相应门槛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该红砂土路堤的长期动力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红砂土路堤处于最优含水率状态时,各级轴载下的动剪切应变均低于门槛值,长期动力稳定性较好;而当路堤处于饱和状态时,超载20%、40%、60%情况下路堤动剪切应变均超过了门槛值,路床以下1 m范围的路堤可能产生较大的永久变形,易导致路面开裂等病害。研究成果可供红砂土路堤设计及稳定性评价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刘勇健,杨鑫,李彰明,黄承泽,张佳乐[3](2019)在《剪切应变速率对淤泥土力学性状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剪切应变速率对高含水量淤泥土力学性状的影响,运用SPAX-2000真叁轴测试系统进行了不同周围压力和不同应变速率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分析了淤泥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孔隙水压力随应变速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含水量淤泥具有"应变速率软化"现象。在剪切过程中(应变速率为10-6/s~10-2/s),淤泥土不排水抗剪强度随剪切应变速率增长而增长,符合指数变化规律;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经验方程式,并求得其应变速率参数ηe1为0.130 5,ηe2为0.131 9;当变率增长10倍时,淤泥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增长率为13.12%。不同于强结构性黏土,淤泥土的强度随剪切应变速率呈渐进性变化,未出现明显临界速率转折点。在加载初期,孔隙水压力增长和最大孔隙水压力受应变速率影响较明显;在试验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变化具有一定波动性和滞后性。(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吴凤琳,张东升[4](2018)在《数字图像相关法观测剪切应变场教学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上海大学自行研制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开发了观测板状试样剪切应变场的实验教学项目,可测得应变的全场分布情况,并将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实验结果与引伸计法进行了比较。该教学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剪切应变概念的理解,培养科研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2018年06期)

陆学元,孙艳娜,李立寒[5](2018)在《高模量沥青路面内剪切应变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混合料或沥青结合料疲劳性能测试中,应变控制水平的选取大多根据经验或参考别人的研究成果,缺乏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3种典型的高模量沥青,基于应变扫描试验测试高模量沥青结合料的线性黏弹性应变范围,基于力学分析计算高模量沥青材料在路面结构内的剪切应变范围,综合考虑室内测试和理论分析,建议高模量沥青结合料疲劳性能测试应变水平为0.5%~7%。(本文来源于《上海公路》期刊2018年03期)

张小燕,蔡燕燕,周浩燃,杨洋,李玉龙[6](2019)在《珊瑚砂大剪切应变下的剪切特性和分形维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Wille Geotechnik环向剪切仪对3种不同粒径的珊瑚砂进行了大剪切位移的环向剪切试验,探讨了颗粒破碎对珊瑚砂强度和残余应变发展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破碎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加逐渐增加,且初始粒径较大的均匀级配珊瑚砂粒径越大颗粒破碎越多。颗粒破碎对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无影响,但对珊瑚砂的体积应变有显着影响,颗粒破碎较多的试样其体积应变也较大。建立了考虑长宽比、球形度和凹凸度的分形维数计算公式。由于颗粒破碎后颗粒形状在全粒径范围内的自相似性和无尺度性,考虑颗粒形状与不考虑颗粒形状的公式计算得到的珊瑚砂分形维数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2期)

李刚[7](2018)在《高土石坝心墙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温度和剪切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且分布不均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水利水电开发工程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在土石坝建设中,沥青混凝土心墙由于其良好的防渗性、变形性、抗震性、环境适应性和安全可靠性等优点成为了土石坝的主要坝型之一。沥青混凝土心墙是修建在大坝内部防渗体,受气候和地域的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内部的温度大约在5℃-20℃之间。沥青混凝土心墙在水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剪切变形,为了更好地了解沥青混凝土心墙发生剪切变形过程中的力学性能的变化,本论文通过室内快剪试验,在两种剪切角度(Φ=45°、Φ=60°)、叁种温度(T=10℃、T=20℃、T=30℃)、五种剪切应变速率(0.01%/s、0.05%/s、0.5%/s、1%/s、3%/s)条件下进行沥青混凝土剪切试验,对比分析沥青混凝土的剪切力学性能,得到以下试验成果:(1)在同一剪切角度、温度、速率条件下,沥青混凝土剪切应力随着剪切应变初期以线性关系增长,之后剪切应力以曲线形式增长到沥青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大抗剪强度,直到沥青混凝土试件发生破坏。(2)通过观察沥青混凝土的快剪试验过程发现沥青混凝土在剪切力的作用下使得沥青混凝土中沥青胶凝材料与骨料的界面发生剥落,破坏过程发生在沥青混凝土内部的任何面层。(3)在Φ=45°、T=10℃(T=20℃、T=30℃),沥青混凝土的剪切应力范围0.75MPa-1.09MPa(0.30MPa-1.96MPa、0.19MPa-0.88MPa),剪切应变的范围在17.25%-17.35%(10.20%-18.50%、11.73%-26.27%),模量范围在 4.29MPa-6.29MPa(1.62MPa-19.23MPa、0.72MPa-7.50MPa);在 Φ=60°、T=10℃(T=20℃、T=30℃),沥青混凝土的剪切应力范围 0.48MPa-0.79MPa(0.22MPa-1.31MPa、0.10MPa-0.52MPa),剪切应变的范围在 12.91%-15.30%(12.22%-23.45%、12.30%-25.98%),模量范围在3.14MPa-6.21MPa(0.95MPa-10.72MPa、0.40MPa-4.20MPa)。(4)在同一剪切角度和速率条件下,不同温度所对应的剪切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应的剪切应变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应的剪切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沥青混凝土的剪切应力增长速率较快。(5)在同一温度和剪切应变速率条件下,剪切角度对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具体的影响表现为剪切应力随着剪切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剪切应变呈现不规律变化,剪切模量随着剪切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依据沥青混凝土在两种角度,叁种温度、五种不同速率条件下的剪切力学性能,研究高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动力响应规律,并自行开发软件及软件编程,建立物理力学本构模型,为未来高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武建胜[8](2018)在《不同剪切应变速率下软黏土力学响应及微观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广泛分布。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在软土地区的工程建筑物越来越多,因软土地基问题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软土在宏观上表现出来的物理力学性质受控于土的内部微观结构,软土的宏观力学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研究是土力学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广州市南沙地区某软基处理工程为背景,综合运用真叁轴试验和核磁共振试验研究不同荷载水平和不同剪切应变速率下软黏土的力学响应特征、微观结构分析及其本构关系。本文综述了软土工程特性、速率效应、微观结构分析以及有限特征比本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运用改进型SPAX-2000静动真叁轴仪对广州市南沙地区软土进行了叁种围压(100kPa、150 kPa、225 kPa),叁种中主应力(120 kPa、175 kPa、270kPa),叁种剪切应变速率(10~(-6)/s、10~(-3)/s、10~(-1)/s)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同时运用SEM与NMR技术分析了软土试验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最后以V/S为基本参量构建了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并将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基于实测数据的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成果如下:1.饱和软土真叁轴固结不水剪切特性研究(1)本次试验条件下,当应变速率相同时,从偏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上显示,饱和软黏土的抗剪强度随着中主应力的提高而增大。在低中主应力和慢剪切速率作用下软黏土较容易呈现应变软化特征,在高中主应力和快剪切速率作用下较容易呈现应变硬化特征。分析了应变速率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2)饱和软黏土孔压受剪切速率影响较为明显,在剪切过程中孔压峰值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剪切应变速率为10~(-1)/s条件下,当中主应力为120kPa、175kPa时对软土孔压的影响较小;当中主应力为270kPa时,剪切速率对软土孔压的影响更明显。2.饱和软土在固结不排水剪切过程中的微观特征(1)对围压为150kPa、中主应力为175kPa,剪切速率为(10~(-1)/s、10~(-6)/s)的真叁轴试验后土试样和原状土进行了NMR试验。结果表明真叁轴试验前后软土的孔径均主要分布在1-20μm范围之间。仅原状土中存在半径r大于1000μm的超大孔隙,占比0.035%;原状土样中大孔隙(20μm<r≤1000μm)比例明显高于各剪切阶段土样。在剪切速率10~(-6)/s下剪切过程中存在一个应变阈值(6%附近),当应变小于阈值时,中小孔隙比例随着应变的增大而增大,而大孔隙所占的比例会不断降低;当应变大于此阈值时,中小孔隙比例随着应变增加不断降低,而大孔隙比不断增加。(2)软土原状土微观结构类型为颗粒形成的聚集体,呈海绵状结构。在剪切速率10~(-1)/s与10~(-6)/s作用下聚集体随着应变的增加逐渐减小,轴向应变达到8%时,软土微观结构类型变为主要以边-边接触的细小颗粒;软土总孔隙个数均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逐渐增多,而其孔隙平均直径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逐渐减小。3.理论分析方面(1)以V/S为基本参量,构建了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并将模型计算值分别与实测值、基于实测数据的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软土地基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彭文飞,闫超,张孝,束学道,朱健[9](2018)在《楔横轧42CrMo/Q235复合材料层合轴界面最大剪切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楔横轧42Cr Mo/Q235层合轴进行轧制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成形角、展宽角、断面收缩率、轧制温度对界面最大剪切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成形角、轧制温度对最大剪切应变影响不大,断面收缩率、展宽角对最大剪切应变影响较大;展宽角越大,界面两侧最大剪切应变差值越大;断面收缩率越大,界面两侧最大剪切应变差值越小.同时,在最大剪切应变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仍然有界面的结合与分离,因此,界面是否结合仅考虑最大剪应变是不充分的,还需综合考虑其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楔横轧层合模具设计和揭示界面结合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8年01期)

吴旭阳,梁庆国,牛富俊,李春清[10](2017)在《黄土剪切应变硬化-软化分类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方向的原状黄土和不同密度及含水率的重塑黄土的室内剪切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黄土在不同类型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点及规律性。结果表明:黄土轴向压缩破坏类型可分为强软化型、一般软化型、弱软化型、一般硬化型、弱硬化型、强硬化型,E-B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硬化类型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通过对E-B模型进行推导,得出依据应力应变曲率进行判别硬化程度的新方法。根据软化类型黄土峰值应力过后的斜率不同,提出了依据峰值应力后斜率判别黄土软化程度的新方法。工程中黄土理想含水率应低于15%。研究结果对黄土强度特性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剪切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湖南省某高速公路红砂土路堤长期动力变形问题,利用动叁轴试验,测试了不同含水率、围压和动应力下红砂土试样的动力变形参数,根据ε_a—lgN曲线走势特征,将试样分为稳定型、破坏型2类,随后探讨了不同类型试样的动剪切应变发展规律,获取了可用于鉴别红砂土长期动力稳定性的动剪切应变门槛值,并根据围压和含水率给出了预测动剪切应变门槛值的经验方程,最后通过有限元计算,将不同轴重下路堤产生的动剪切应变值与相应门槛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该红砂土路堤的长期动力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红砂土路堤处于最优含水率状态时,各级轴载下的动剪切应变均低于门槛值,长期动力稳定性较好;而当路堤处于饱和状态时,超载20%、40%、60%情况下路堤动剪切应变均超过了门槛值,路床以下1 m范围的路堤可能产生较大的永久变形,易导致路面开裂等病害。研究成果可供红砂土路堤设计及稳定性评价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剪切应变论文参考文献

[1].宁宇,郑杰,王浩磊.剪切转换区模型探究二维非晶合金的准静态剪切应变[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2].龙滔,石婧.基于动剪切应变法的红砂土路堤长期动力稳定性分析[J].公路工程.2019

[3].刘勇健,杨鑫,李彰明,黄承泽,张佳乐.剪切应变速率对淤泥土力学性状影响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

[4].吴凤琳,张东升.数字图像相关法观测剪切应变场教学实验[J].力学与实践.2018

[5].陆学元,孙艳娜,李立寒.高模量沥青路面内剪切应变水平研究[J].上海公路.2018

[6].张小燕,蔡燕燕,周浩燃,杨洋,李玉龙.珊瑚砂大剪切应变下的剪切特性和分形维数[J].岩土力学.2019

[7].李刚.高土石坝心墙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温度和剪切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8].武建胜.不同剪切应变速率下软黏土力学响应及微观结构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8

[9].彭文飞,闫超,张孝,束学道,朱健.楔横轧42CrMo/Q235复合材料层合轴界面最大剪切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8

[10].吴旭阳,梁庆国,牛富俊,李春清.黄土剪切应变硬化-软化分类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煤岩试样结构特征磁流变阻尼器工作原理简图磁流变液粘塑性模型(001)外延薄膜中的位错...四种工艺路线图及变形效果铸态Zr56Co28Al16大块金属玻璃样品分...

标签:;  ;  ;  ;  ;  ;  ;  

剪切应变论文_宁宇,郑杰,王浩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