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跨界同一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专名,严格性,可能世界,跨界同一性问题
跨界同一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一[1](2017)在《专名的严格性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名问题在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研究中一直处在重要地位。专名理论通常分为摹状词理论和严格指示词理论,二者的最主要分歧在于确定专名的指称对象的方式不同。名称的描述理论认为专名在确定指称时需要通过借助摹状词,传统描述理论哲学家也意识到确定名称所借助的摹状词因人而异,这样可能会造成指称失败。而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直接指称理论认为专名是严格的指示词,描述性的反事实状况不能造成专名指称的不同。专名具有严格性。与此相伴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探讨都离不开对可能世界理论的理解。本文从可能世界这一概念出发,深入探讨专名的严格性问题,并从逻辑角度阐述专名严格性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专名的严格性与个体跨界同一性问题密切相关,对专名作严格性的理解可以直接解释个体跨界同一性问题。(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7年10期)
唐健斌[2](2013)在《论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同一性与跨界识别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能世界”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莱布尼茨的着作中,他通过可能世界阐明了许多重要的逻辑学范畴。随着逻辑学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模态逻辑的突起,逻辑学家们继承发展莱布尼茨的思想,可能世界语义学迅猛发展。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可能世界语义学中的重要问题,逻辑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广泛的争论。本文将通过结合以往逻辑学家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做一个详细的论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做如下分析:一、阐述可能世界及其特性。考察“模态逻辑可能世界”与情境语义学的“情境可能世界”两个基础概念,并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利于更加清晰地界定“可能世界”,解决“跨界同一与跨界识别问题”中所遇到的难题,对各种可能世界观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可能世界本体论定位;二、可能世界对象与现实世界对象。对二者的对象做一个比较分析,对解决该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做一个清晰界定;叁、基于主体在场性对该问题的回答。从主体在场而导致的可能世界不可观察操作出发,对可能世界对象与现实世界对象认定,指出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回答有论证窃题的谬误和世界转移错误,即把在对现实世界对象考察中形成的思维方式用到对跨界个体同一性识别问题上。最后得出结论:承认跨越世界的个体,跨界同一性与跨界识别问题是一个真问题,并做反本质主义回答:可能世界有不同于现实世界的重要特性——主体在场性,因而对跨界个体同一性的识别只能通过“观察”进行,所谓的本质主义也就不可能实行,因为我们不能进入其中进行本质考察。跨界个体之所以同一,是由主体即识别者关于该对象所处的场景中确认的,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跨界个体本质属性的单角度去考虑问题。(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5-21)
程平文[3](2010)在《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莱布尼茨最先提出了“可能世界”概念,并基于这一概念阐发了一些重要思想。20世纪50 60年代,鉴于模态逻辑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批逻辑学家从莱布尼茨的思想出发,发展了一种模态语义理论即可能世界语义学,从而使模态逻辑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问题是可能世界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逻辑学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论。本文试图结合以往逻辑学家的观点,对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问题做一详细的阐述。本文分叁部分来讨论可能世界中的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问题。第一部分阐述可能世界理论的历史生成与发展。从莱布尼茨提出可能世界发展到可能世界语义学,逻辑学家围绕可能世界的概念形成了各种可能世界观;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问题。通过分析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问题的形成背景和各个逻辑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叁部分是全文总结。(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0-04-01)
周允程[4](2007)在《克里普克关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的讨论——兼评“个体的跨界同一性分析”一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考察克里普克关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的讨论,澄清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可能世界、严格指称和本质主义等,不断加深理解克里普克对形而上学问题与认识论问题所做的区分。在此基础之上,回应吕进、何向东的“个体的跨界同一性分析”一文,批驳该文对克里普克关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的错误理解。(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07年06期)
吕进,何向东[5](2006)在《个体的跨界同一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的跨界同一性分析是可能世界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个体能否跨越不同可能世界以及跨界个体如何识别历来争论激烈。克里普克提出严格指示词理论和本质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个问题,成为广泛接受的理论。我们认为,从认识的角度分析,依赖于实指和必然本质来分析跨界同一是不尽满意的,而以认识的整体论和发生论来弥合指称的历史因果理论和名称的摹状词理论,可以得到更好的认识效果。(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06年10期)
贾秀琴[6](2001)在《浅析“可能世界”中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基本思想可能世界的概念是由莱布尼茨首先提出的。他认为 :只要事物的情况或事物情况的组合推不出逻辑矛盾 ,该事物情况或事物情况的组合就是可能的。由无穷多的具有各种性质的事物所形成的可能事物的组合 ,就是一个可能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可能世界(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跨界同一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可能世界”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莱布尼茨的着作中,他通过可能世界阐明了许多重要的逻辑学范畴。随着逻辑学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模态逻辑的突起,逻辑学家们继承发展莱布尼茨的思想,可能世界语义学迅猛发展。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可能世界语义学中的重要问题,逻辑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广泛的争论。本文将通过结合以往逻辑学家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做一个详细的论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做如下分析:一、阐述可能世界及其特性。考察“模态逻辑可能世界”与情境语义学的“情境可能世界”两个基础概念,并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利于更加清晰地界定“可能世界”,解决“跨界同一与跨界识别问题”中所遇到的难题,对各种可能世界观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可能世界本体论定位;二、可能世界对象与现实世界对象。对二者的对象做一个比较分析,对解决该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做一个清晰界定;叁、基于主体在场性对该问题的回答。从主体在场而导致的可能世界不可观察操作出发,对可能世界对象与现实世界对象认定,指出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回答有论证窃题的谬误和世界转移错误,即把在对现实世界对象考察中形成的思维方式用到对跨界个体同一性识别问题上。最后得出结论:承认跨越世界的个体,跨界同一性与跨界识别问题是一个真问题,并做反本质主义回答:可能世界有不同于现实世界的重要特性——主体在场性,因而对跨界个体同一性的识别只能通过“观察”进行,所谓的本质主义也就不可能实行,因为我们不能进入其中进行本质考察。跨界个体之所以同一,是由主体即识别者关于该对象所处的场景中确认的,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跨界个体本质属性的单角度去考虑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界同一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佳一.专名的严格性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J].理论界.2017
[2].唐健斌.论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同一性与跨界识别问题[D].复旦大学.2013
[3].程平文.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问题[D].苏州大学.2010
[4].周允程.克里普克关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的讨论——兼评“个体的跨界同一性分析”一文[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
[5].吕进,何向东.个体的跨界同一性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
[6].贾秀琴.浅析“可能世界”中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