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碳组分论文_李娜,张一鹤,韩晓增,尤孟阳,郝翔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碳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组分,活性,红壤,可溶性,剖面,苏打。

有机碳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张一鹤,韩晓增,尤孟阳,郝翔翔[1](2019)在《长期不同植被覆盖对黑土团聚体内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黑土团聚体内土壤有机碳(SOC)的"分馏"特征,揭示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团聚体的固碳机制,该文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综合研究站内不同植被覆盖(草地、农田和裸地)长期定位实验的土样为研究对象,利用团聚体湿筛分组、有机碳物理和化学分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土团聚体及其内部的碳密度和腐殖质组分的碳分配特征。研究发现,黑土经过不同植被覆盖31年后,长期草地覆盖使土壤表层SOC、全氮(TN)含量显着增加,农田和无植被覆盖的裸地SOC含量减少,且在裸地显着降低。3种处理中, 2–0.25 mm (含2 mm,下同)粒级团聚体均为优粒级。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顺序为草地>农田>裸地。草地覆盖使土壤大团聚体的比例和有机碳库增加,微团聚体和粉黏粒所占比例和碳库均减少,说明草地覆盖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土壤固碳能力显着增强。而农田和裸地因外源碳投入少,有机碳含量均是微团聚体>大团聚体>粉黏粒, SOC主要分布在微团聚体中。不同植被覆盖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内密度组分和腐殖质各组分碳的富集"分馏"作用很明显,与农田和裸地相比,长期草地植被覆盖处理>2 mm和2–0.25 mm粒级团聚体中轻组碳含量富集的较多, 2–0.25 mm粒级团聚体中富里酸、胡敏酸和胡敏素的碳富集均最高,而农田和裸地促进了微团聚体内腐殖质碳的富集。草地覆盖显着增加了大团聚体内活性有机碳组分,来源于植物的碳首先进入到大粒径的团聚体中,使土壤团聚结构显着改善,农田和无植被覆盖的裸地土壤中轻组碳含量显着降低,团聚体内有机碳以重组碳和胡敏素为主,稳定化程度更高。(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瞿红云,贾国梅,向瀚宇,岳云飞[2](2019)在《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季节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易氧化有机碳组分能够敏感指示土壤质量的变化。为探讨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季节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以2个修复年限的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为研究对象,测定4个季节的易氧化有机碳组分(F_1:高氧化活性有机碳;F_2:中氧化活性有机碳;F_3:低氧化活性有机碳;F_4:难氧化有机碳),揭示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变化的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及其占总有机碳的百分比具有明显季节动态。F_1表现为夏季最低冬季最高;F_2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而最低值出现在冬季;F_3表现为春、秋、冬显着性高于夏季,F_4表现为春、夏季显着低于秋、冬季。但是夏季的(F_1+F_2)/TOC最高,且春季高于秋、冬季,(F_3+F_4)/TOC变化规律则相反。这说明有机碳在春、夏季活性高,秋、冬季稳定性强。对于4个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土壤有机碳春、秋、冬季主要以F_1为主,而F_2在夏季含量最高,因此,F_1可作为衡量基质质量状况的良好指标。冗余分析发现:气候因子是驱动易氧化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边坡坡度以及基质的理化性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驱动F_1和F_2组分的季节动态。(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丁洁,杨士红,金元林,孙潇,江赜伟[3](2019)在《秸秆还田对节水灌溉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求秸秆还田对节水灌溉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在太湖流域开展田间试验。试验采取常规灌溉(F)、控制灌溉(C)2种水分处理形式,与常规肥(F)、秸秆还田(S)2种施肥管理方式相结合,分析了不同水碳管理模式下的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控制灌溉加速了土壤有机碳分解,而与秸秆还田的结合促进了稻田土壤有机碳的累积。不同肥料管理条件下,控制灌溉稻田稻季土壤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均值分别较常规灌溉稻田降低10%、1.8%、7.9%。控制灌溉与秸秆还田联合管理(CS)和常规水肥管理稻田(FF)相比,TOC、SMBC分别提高了10.4%和15.3%。不同水碳管理模式下的稻田土壤DOC与TOC、SMBC与TOC之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节水灌溉稻田中施加秸秆有利于提高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活性碳组分。(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9年09期)

郭军玲,金辉,郭彩霞,王永亮,杨治平[4](2019)在《不同有机物料对苏打盐化土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大同盆地苏打盐化土上,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的影响,明确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主要盐碱指标的相关关系,为苏打盐化土改良及有机物料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16—2017年在山西省北部怀仁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对照(CK)、风化煤、生物炭、牛粪和秸秆5个处理,各处理有机物料施用量按照每年9000 kg/hm~2等有机碳投入量折算,收获时对春玉米进行测产。2017年春玉米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总量(SO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易氧化有机碳(EOC)、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分析土壤活性碳组分占有机碳的比例、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盐碱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CK相比,生物炭和秸秆处理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差异,而风化煤和牛粪处理春玉米产量则分别显着提高30.2%和30.3%。添加有机物料促进了0—20 cm土层SOC累积,其中以风化煤和牛粪处理效果最佳,较CK分别提高47.6%和36.1%。在有机碳组分方面,风化煤和牛粪处理提高WSOC、EOC含量的效果显着高于生物炭、秸秆处理;风化煤、牛粪和秸秆处理的LFOC含量显着高于生物炭处理。四类有机物料处理的WS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差异不显着,牛粪处理的占比显着高于CK。E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以牛粪处理最高,风化煤次之,且二者均显着高于CK处理;LF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则表现为秸秆、牛粪>风化煤、生物炭> CK。此外,添加有机物料能有效降低0—20 cm土层土壤pH、电导率(EC)和碱化度(ESP),其中以风化煤和牛粪处理降幅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SOC与pH、EC和ESP呈显着负相关。【结论】通过有机物料改良效果比较,发现牛粪和风化煤处理能促进苏打盐化土有机碳累积,提高可溶性、易氧化态及轻组有机碳组分在总有机碳中的占比,降低土壤pH、EC和ESP,明显提高春玉米产量。因此,风化煤和牛粪是山西北部苏打盐化土良好的改良剂。(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高振,刘真勇,王艳玲[5](2019)在《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关键带孙家小流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有机碳(AOC)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以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孙家小流域红壤关键带观测站为依托,采集了老稻田(old paddy,OP)(>200年)、新稻田(new paddy,NP)(<30年)、旱地(upland,U)(<20年)、橘园(orchard,O)(<30年)和林地(forest,F)(<30年)的表层土壤(0~15 cm)样本,分析了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ROC)、水溶性有机碳(DOC)及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等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差异及春秋季变化,探讨了不同利用方式下关键带红壤中各形态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差异及其主要诱因。研究结果表明:红壤关键带中老稻田土壤TOC含量和密度及各组分活性碳含量均显着高于新稻田、旱地、橘园和林地;且只有稻田土壤DOC与旱地、橘园和林地土壤POC的春秋季变化差异显着。利用方式对土壤中各活性碳组分的存在比例影响差异显着,其中POC与ROC分别是稻田与旱地、橘园、林地土壤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活性碳组分;而DOC则是所占比例最低的活性有机碳组分。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利用方式红壤中DOC、MBC、ROC、POC与TOC之间均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龚月月,朱新萍,李典鹏,郑梦竹,杜婕[6](2019)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干旱区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在干旱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明确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评价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天山中部北坡的柴窝堡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下干旱区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结果表明,柴窝堡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特征为湿地垦殖为农田[(22.97±0.85) g·kg~(–1)]>自然农田[(21.83±1.97) g·kg~(–1)]>湿地–农田过渡带[(16.74±6.52)g·kg~(–1)]>湖泊湿地[(11.98±3.67) g·kg~(–1)]>盐碱湿地[(9.86±3.31) g·kg~(–1)]。湿地与农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P <0.05)。湿地垦殖为农田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并显着高于湿地–农田过渡带和自然农田土壤显着(P <0.05)。0–40 cm土层中湖泊湿地和湿地–农田过渡带土壤有机碳各组分中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盐碱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变化趋势则相反;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柴窝堡湿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值。pH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极显着负相关(P <0.01),电导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 <0.01)。自然农田或湿地垦殖后的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均高于湿地土壤。该研究结果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了干旱区湿地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宇婕,于亚军[7](2019)在《不同复垦年限煤矸山重构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活性组分对田间管理措施反映敏感。因此,分析煤矸山复垦重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差异对于揭示土壤碳库变化、指导复垦地田间管理措施的实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西省霍州曹村煤矸山复垦后5a(R-5a)、7a(R-7a)和9a(R-9a)的果园为对象,通过与当地原地貌果园(CK)对比,分析了3种复垦样地土壤总有机碳(TOC)及其组分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的差异,以及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复垦年限的增加,3种复垦样地土壤TOC、LFOC和HFOC含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DOC含量呈增加趋势,MBC含量呈先减后增趋势;但与CK相比,3种复垦样地土壤TOC、DOC、MBC、LFOC和HFOC含量均明显偏低。②DOC/TOC和MBC/TOC在R-7a样地中最低,LFOC/TOC随复垦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HFOC/TOC呈减少趋势,表明土壤中更多的有机碳从稳定态转变为活性态。③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碳氮比、黏粒含量、pH和含水量均不同程度影响有机碳含量,其中全氮、全磷、黏粒含量和土壤pH为关键因子。(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9年04期)

谢钧宇,彭博,王仁杰,张树兰,杨学云[8](2019)在《长期不同施肥对塿土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组分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长期施肥对塿土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组分特征的影响,揭示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固持机制,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塿土35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处理0—10 cm和10—20 cm土样,分析其大团聚体中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试验处理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配施化肥(MNP)。【结果】与CK相比,长期NP处理对大团聚体中粗颗粒有机碳(cPOC)、细颗粒有机碳(fPOC)、大团聚体中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iPOC)以及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组分的有机碳(OC)含量均无显着影响;而M处理以及MNP处理可显着提高两土层cPOC和iPOC组分的OC含量以及0—10 cm土层MOC组分的OC含量,其中,cPOC含量增幅分别为174%~338%和215%~245%,iPOC含量增幅分别为127%~241%和106%~130%,MOC含量增幅达28.9%~34.6%。MNP处理显着提高了0—10 cm土层fPOC组分的OC含量,增幅达482.1%。累积碳投入量与大团聚体中各组分的OC含量呈显着线性相关,尤其是iPOC含量,表明长期施肥过程中塿土有机碳在大团聚体中固存的差异主要受物理保护的颗粒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论】关中地区塿土长期施化肥对大团聚体中各组分OC含量没有显着影响,而长期单施有机肥能进一步增加大团聚体中各组分OC含量,有机肥配施化肥能显着增加团聚体中各组分OC含量,特别是大团聚体中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组分的含量,进而增加塿土的有机碳固持。因此,有机肥配施化肥是提高塿土有机碳含量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彬彬,武兰芳[9](2019)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剖面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结构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溶解性有机碳(DOC)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分布,测定比较了秸秆还田(CT+)和秸秆不还田(CT-)条件下0~40 cm剖面土壤DOC含量及其组分的迁移分布。结果发现:DOC含量及其在土壤有机碳(SOC)中的占比量(DOC/SOC)、DOC组分中的胺类(CO-NH)和芳香族类(C=C、苯环)化合物含量、DOC的平均分子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0~10 cm土层土壤与30~40 cm土层土壤之间差异显着,说明DOC在淋溶过程中的含量和组成成分均会发生变化,下层土壤较上层土壤DOC含量降低、DOC分子结构趋向简单化。秸秆还田和不还田土壤相比,0~40 cm土壤DOC含量、DOC/SOC、DOC组分中的胺类和芳香族类化合物含量均表现为增加,两个处理之间差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缩小;同时,秸秆还田增加了DOC的平均分子量,处理间差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秸秆还田对剖面土壤中DOC含量及其组分转移分布具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柴瑜,刘育红,魏卫东[10](2019)在《冻融作用对退化紫花针茅草原有机碳含量及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揭示典型高寒地区紫花针茅草原退化进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组分的变化规律,在具有典型特征的高寒草原设置了不同退化程度的研究样地,进行了野外观测、土壤样品采集、室内冻融作用处理,测定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分析了不同冻结时间、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对退化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组分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较长冻结时间处理下,土壤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含量呈增加趋势,重组有机碳含量呈减少趋势,从未退化到重度退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含量增幅范围分别为1.34%~3.00%、7.75%~34.48%,重组有机碳含量减少幅度为1.83%~6.08%;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含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轻组有机碳含量则呈增加趋势,从未退化到重度退化,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含量减少幅度分别为4.65%~35.68%、10.99%~55.17%,轻组有机碳含量的增幅范围为12.41%~51.11%。说明不同冻结时间、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对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组分的影响不同,冻融循环次数总体上较冻结时间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组分的影响更明显;草地退化程度不同,对冻结时间、冻融循环次数的响应不同,冻结时间、冻融循环次数对重度退化程度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组分的影响更显着,反映出高寒草原退化程度越重、土壤冻融循环次数越多越不利于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并对土壤碳循环过程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3期)

有机碳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易氧化有机碳组分能够敏感指示土壤质量的变化。为探讨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季节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以2个修复年限的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为研究对象,测定4个季节的易氧化有机碳组分(F_1:高氧化活性有机碳;F_2:中氧化活性有机碳;F_3:低氧化活性有机碳;F_4:难氧化有机碳),揭示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变化的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及其占总有机碳的百分比具有明显季节动态。F_1表现为夏季最低冬季最高;F_2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而最低值出现在冬季;F_3表现为春、秋、冬显着性高于夏季,F_4表现为春、夏季显着低于秋、冬季。但是夏季的(F_1+F_2)/TOC最高,且春季高于秋、冬季,(F_3+F_4)/TOC变化规律则相反。这说明有机碳在春、夏季活性高,秋、冬季稳定性强。对于4个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土壤有机碳春、秋、冬季主要以F_1为主,而F_2在夏季含量最高,因此,F_1可作为衡量基质质量状况的良好指标。冗余分析发现:气候因子是驱动易氧化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边坡坡度以及基质的理化性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驱动F_1和F_2组分的季节动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碳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娜,张一鹤,韩晓增,尤孟阳,郝翔翔.长期不同植被覆盖对黑土团聚体内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9

[2].瞿红云,贾国梅,向瀚宇,岳云飞.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季节动态[J].水土保持研究.2019

[3].丁洁,杨士红,金元林,孙潇,江赜伟.秸秆还田对节水灌溉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9

[4].郭军玲,金辉,郭彩霞,王永亮,杨治平.不同有机物料对苏打盐化土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5].高振,刘真勇,王艳玲.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关键带孙家小流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

[6].龚月月,朱新萍,李典鹏,郑梦竹,杜婕.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干旱区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J].草业科学.2019

[7].张宇婕,于亚军.不同复垦年限煤矸山重构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差异[J].土壤.2019

[8].谢钧宇,彭博,王仁杰,张树兰,杨学云.长期不同施肥对塿土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组分特征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9].李彬彬,武兰芳.秸秆还田条件下剖面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结构的变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10].柴瑜,刘育红,魏卫东.冻融作用对退化紫花针茅草原有机碳含量及组分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论文知识图

土壤总粗颗粒有机质、总细颗粒有机...土壤总粗颗粒有机质、总细颗粒有机...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总粗颗粒有机质、...土壤总粗颗粒有机质、总细颗粒有机...土壤总粗颗粒有机质、总细颗粒有机...土壤团聚体中各组分有机碳含量(g...

标签:;  ;  ;  ;  ;  ;  ;  

有机碳组分论文_李娜,张一鹤,韩晓增,尤孟阳,郝翔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