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铵营养论文_公华锐,骆洪义,亓艳艳,庞晓燕,王旭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增铵营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营养,产量,小麦,棉花,氮素,形态,含量。

增铵营养论文文献综述

公华锐,骆洪义,亓艳艳,庞晓燕,王旭鹏[1](2018)在《增铵营养对基质栽培西葫芦产量、品质及其氮钾素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氮素供应水平一致的条件下,采用基质栽培盆栽试验,设置5个NH_4~+-N比例(0、10%、20%、30%、40%),探究增铵营养对基质栽培西葫芦产量、品质与N、K素吸收的影响,为高效优质的西葫芦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2.6 mmol/L的N素供应量下,20%增铵比例能促进西葫芦植株的生长发育,株型粗壮。10%~20%的NH_4~+-N比例能促进N素在果实部分积累,且过量的铵供应会明显抑制植株地上部对K素的吸收。同时随着NH_4~+-N比例的增加,西葫芦中NO_3~--N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增加。30%NH_4~+-N比例处理下单株产量最高,相对于全硝处理增产29.6%,且N素偏生产力与收获指数水平最高。当NH_4~+-N比例30%以上时,西葫芦结瓜率低于60%,且地上部生物量呈现下降趋势。因此,30%增铵比例下西葫芦产量、品质以及水肥效率最能实现西葫芦在基质栽培中的高产优质高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8年05期)

马彤彤,陈莉,万华龙,李津,刘连涛[2](2018)在《增铵营养对棉花幼苗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棉花生产氮肥合理运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培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对农大棉601的形态特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进行,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主根长逐渐增大;随着营养液中NH_4~+浓度的增大,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干物重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主根长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在增铵营养处理7,14,21 d时,棉苗株高分别在NH_4~+/NO_3~-为50/50,25/75处理下最高;在增铵营养7,14,21 d时,NH_4~+/NO_3~-为50/50的处理棉花茎粗、叶面积最大,表明增铵营养大于50%时则明显抑制了棉苗的生长。就干物质而言,总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均在NH_4~+/NO_3~-为75/25处理时达到最大,但根干质量和根冠比无显着差异,表明增铵营养对棉花干物重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地上部,而对地下部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此外,单铵处理根冠比最大,主根长最长,表明单铵处理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说明铵态氮和硝态氮对棉花地下部和地上部器官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调控机制,混合态氮素更利于棉苗的地上部生长。(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淑英,褚贵新,梁永超[3](2017)在《增铵营养对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氮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增铵营养提高棉花幼苗抗低温胁迫能力的机制。【方法】以棉花‘新陆早13号’为供试品种,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不同温度处理(15℃和25℃),研究了不同铵硝态氮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对低温(15℃)胁迫下棉花苗期生长、氮素吸收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常温条件(25℃)下,较单一铵、硝营养,铵硝混合营养显着提高棉苗各器官的生物量,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在NH_4~+-N/NO_3~–-N比为50/50处理时最大,单一铵营养处理时最小;对棉苗生物量的影响效果表现出铵硝混合营养处理优于单一铵、硝营养处理。低温胁迫(15℃)后棉苗各器官生物量减小,且差异显着。常温和低温条件下,随着营养液中NH_4~+-N比例增加,棉苗全氮含量逐渐递增,氮素吸收量先升后降;棉苗根系、茎秆及叶柄内硝态氮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棉花幼苗叶片NR活性明显减小,相反,GS和GOGAT活性则极显着提高。常温处理下棉苗各器官的氮素累积量显着高于低温胁迫处理,低温抑制了棉苗对硝态氮的吸收,降低NR、GS和GOGAT活性。【结论】低温胁迫下,增铵营养可显着提高氮素养分含量,促进棉苗生长,同时通过提高GS、GOGAT等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维持氮代谢平衡,增强棉花幼苗对低温的抗性。(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夏文豪[4](2016)在《滴灌玉米氮素营养诊断与增铵营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面对现今农田施肥普遍过量的现状,在新疆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玉米的氮素运筹需进一步深入探究。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及利用氮素诊断技术对玉米推荐施肥,并通过减氮增铵改善滴灌玉米氮素营养状况,达到节约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探索新疆干旱区在滴灌水氮一体化条件下的玉米优化施氮策略。【方法】本研究设置两年不同氮肥处理试验,2013年设置5个氮肥水平(0、225、330、435、540 kg/hm2)处理,2014年设置不同施氮及增铵(N0、N375、75%N375+CP、N375+CP)处理。探究干物质、氮素的响应规律,并构建施氮模型和优化氮肥施量。【主要结果】(1)2013~2014年田间试验表明,玉米产量、干物质量及氮素吸收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显着升高,但当施氮量大于435 kg N/hm2时,呈下降趋势,表现为N435>N540>N330>N225>N0。施氮增铵处理的上述指标表现为N375+CP>N375>75%N375+CP>N0,但施氮增铵处理间无显着差异。(2)适当的增加施氮量和氮素配施Nitrapyrin均能延长干物质旺盛生长期,其中N435和N375+CP处理的干物质最大累积速率较大,分别为807.0 kg/hm2·d与785.9 kg/hm2·d。(3)两年土壤耕层0~20 cm的Nmin含量以N540、N375+CP最高,其中氮肥水平处理铵硝比无明显差异,而施氮增铵处理可提高了铵态氮含量,抑制硝态氮的转化,提高土壤铵硝比。(4)根据产量与施氮量间函数关系可得天山北坡滴灌玉米经济最佳产量17049 kg/hm2下的施氮量为402.5 kg/hm2。施氮和增铵处理可显着增加玉米穗粒数、单穗重。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氮肥利用率表现为N225(46.6%)>N330(45.8%)>N435(43.6%)>N540(34.6%)。滴灌玉米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均以75%N375+CP处理最高,分别比330~435 kg/hm2之间其他处理的平均值增加了31.4%、27.9%和5.8%、6.4%。【结论】(1)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滴灌玉米干物质、氮素积累量不断增加,但超过435 kg/hm2时则呈现不变及下降趋势。尿素配施Nitrapyrin可提高玉米干物质及氮素的积累量,其中N375+CP处理表现最好。(2)玉米叶片SPAD值、叶鞘NO3-含量与施氮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5)。通过SPAD叶绿素仪与硝酸盐反射仪均可对滴灌玉米进行快速氮素诊断。但在各玉米生育阶段NO3-含量与施氮量、产量的方程拟合度均高于SPAD值。硝酸盐速测较SPAD值测定对氮素丰缺反应更灵敏,数据更稳定。(3)基于硝酸盐反射仪可诊断出玉米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的NO3-临界诊断值,分别为729.3 mg/L、536 mg/L和81.2 mg/L,其对应的单位NO3-含量变化施氮量为0.178 kg/hm2、0.452kg/hm2、3.82 kg/hm2。(4)天山北坡滴灌玉米优化经济施氮量为402.5 kg/hm2。尿素与Nitrapyrin配合滴施(75%N375+CP)可使施氮量比常规推荐量(375kg/hm2)减少25%(93.8 kg/hm2),减氮增铵措施可显着提高滴灌玉米氮素养分利用效率,降低氮肥施量并不会导致玉米减产。(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6-06-01)

刘英杰[5](2012)在《增铵营养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效应及生理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河南地区有代表性的1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NO_3~-/NH_4~+分别为100:0(CK)、75:25(N_1)、50:50(N_2)、25:75(N_3)、0:100(N_4)不同形态氮肥下小麦产量效应及其生理机理,探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各项指标在增铵条件下的差异及其分类。2009~2011连续2年主要以郑麦004、郑麦9023、郑麦366、洛麦23、矮抗58、周麦22等6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探讨田间增铵营养对小麦早期生长、干物质积累、衰老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增铵条件下小麦早期生长的表现,将14个品种分为敏感型、次敏感型、钝感型叁种类型,其中郑麦004、周麦22为敏感型,洛麦23、矮抗58为次敏感型,郑麦9023、郑麦366为钝感型,不同类型小麦的增铵效应有显着差异。研究表明,增铵处理N_1、N_2能显着促进叁个类型早期生长,表现为敏感型和次敏感型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单株分蘖数、植株干重显着增加,而对根长、地下部分干重无显着影响。小麦生长不同时期的增铵效有所差别,返青期表现为单株分蘖数和植株干重增加;拔节期表现为叶面积指数增加,而对分蘖和茎鞘干重无显着影响。2.小麦旗叶、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因NO_3~-/NH_4~+比例而异,N_1处理能促进敏感型和次敏感型小麦旗叶可溶性糖的合成和积累,且敏感型品种旗叶可溶性糖含量与籽粒可溶性含量的增加保持动态平衡,促使籽粒中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灌浆初期叁种类型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在N_3、N_4处理下显着增加。在整个灌浆期内,N_1处理各类型小麦籽粒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显着,敏感型小麦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灌浆末期,次敏感型和钝感型小麦则出现在灌浆中后期。N_1处理能促进敏感型和次敏感型小麦总淀粉含量增加的同时,显着增加了敏感型郑麦004、周麦22,次敏感型洛麦23叁个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3.不同品种小麦生长适宜的NO_3~-/NH_4~+不同,N_1处理下郑麦004、矮抗58增产达到极显着水平,CK处理下郑麦9023、郑麦366产量最高,而N_4处理下所有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均显着降低;郑麦004、矮抗58、洛麦23在N_1处理下能促进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郑麦366和郑麦9023在CK处理下成穗数、穗粒数最高,但郑麦366在N_4处理下成穗数最低,千粒重最大;单一硝态氮肥能够促进郑麦9023、郑麦366收获指数(HI)和氮收获指数(NHI)的增长,郑麦004、矮抗58则在N_1处理下收获指数HI和氮收获指数NHI表现突出,提高了氮肥利用率。4.田间增铵营养对不同类型小麦衰老特性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效应敏感型能提高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并显着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灌浆末期MDA含量,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促进叶片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延缓小麦旗叶衰老,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2-04-01)

刘英杰,李友军,段有强,李强,朱志勇[6](2012)在《增铵营养对专用型小麦可溶性糖转运及淀粉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小麦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弱筋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增铵营养对不同专用型小麦旗叶、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籽粒中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铵营养条件下,两种小麦旗叶、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与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在灌浆期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灌浆中后期差别较大,与郑麦9023相比,郑麦004对增铵营养的响应更为显着。在NO3-∶NH4+为50∶50时小麦旗叶、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淀粉积累增加最显着。在此处理下,花后24d郑麦9023和郑麦004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7%和21%;增铵营养对两个小麦品种淀粉组分支/直比例影响不一,与对照相比,增铵营养导致郑麦9023下降了3.2%,使郑麦004增长了1.1%。增铵营养可能主要通过增加小麦旗叶中可溶性糖含量促进籽粒淀粉积累,与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相比,弱筋小麦品种郑麦004的各项指标表现更为优异。(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徐新娟,卢颖林,李庆余,任庆菊,董彩霞[7](2009)在《增铵营养对番茄植株伤流液组分及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氮(N)浓度相等的条件下,研究全硝营养(100%NO3-)和25%增铵营养(NH4+∶NO3-=25%∶75%)对开花期和幼果期番茄植株伤流液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铵营养显着增加幼果期伤流液中K的含量,对Ca、Mg、P元素含量没有显着影响;增铵营养下伤流液中NO3-的含量下降、NH4+含量增加,氨基酸、苹果酸等的含量均显着增加,氨基酸/硝态氮含量之比显着提高,表明喜硝作物适当增铵不仅能够提高根系活力,显着促进K的吸收以供果实发育之需,而且提高了植株整体同化N素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09年05期)

丁传雨,张攀伟,何欣,沈其荣,陈巍[8](2009)在《弱光条件下增铵营养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营养液培养、人工模拟弱光的方法,研究了营养液中提高铵态氮供应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自然光强相比,弱光条件下小白菜产量大幅度降低,全硝营养的小白菜叶片硝酸盐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06%和23.3%,而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7.0%和34%;(2)弱光条件下,与全硝营养相比,营养液中含有15%的铵态氮处理的小白菜增产56.6%,叶片硝酸盐含量下降29%,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24%。因此,弱光条件下适当增加铵态氮可以显着提高小白菜产量,改善品质。(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刘荣宁[9](2007)在《草莓增铵营养效应与施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盆栽与田间条件下,以“鬼怒甘”草莓为试材,研究增铵营养对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并对增铵施肥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水培条件下草莓对NH_4~+-N的吸收利用率均比NO_3~--N高2倍以上,同时供应NH_4~+-N和NO_3~--N比单独使用NH_4~+-N或NO_3~--N氮的利用率高。单独使用Ca(NO_3)_2时,叶片器官的Ndff%为11.4%,果实Ndff%为9.5%,果实对Ca(NO_3)_2肥的竞争能力比叶片的低,单独施用(NH_4)_2SO_4,果实Ndff%(31.9%)比叶片Ndff%(25.5%)高,表明草莓果实对(NH_4)_2SO_4的竞争能力比较强。2.设施沙培草莓在增铵营养条件下提高了光合速率;草莓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叶中最高,根系内活性很低,叶是其进行硝酸盐还原的主要部位;增铵营养条件下显着提高了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单一铵态氮条件下抑制了硝酸还原酶活性;增铵营养显着改善了植株营养生长状况;就产量而言,以NO_3~--N/NH_4~+-N为2:5时最高。3.设施栽培条件下,仅靠单施铵态氮肥在短期内增铵效果较好,但随时间延长,效果较差。铵态氮肥袋控缓释可以显着提高土壤中NH_4~+—N含量,且肥效稳定持久。铵态氮肥+腐殖酸处理,不能提高土壤中NH_4~+—N含量,相反提高了NO_3~-—N含量,腐殖酸具有良好的保肥能力,可以保持肥效稳定持久。4.设施栽培条件下各种施肥处理草莓总产量以袋控缓释肥处理最高,但是前期产量低,腐殖酸+散施处理产量次之,散施处理前期产量高,后期产量低,总产量显着低于袋控缓释处理。(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7-10-16)

王波,赖涛,孙兴祥,沈其荣[10](2006)在《增铵营养对生菜根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质养分中以氮素的供应对根系生长、形态、以及根系在介质中的分布影响最为明显[1-3]。增施氮肥可以提高根系的干重、根系的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4]。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氮素供应可以促进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但往往对地上部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根系,导致随施氮量的(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增铵营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棉花生产氮肥合理运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培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对农大棉601的形态特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进行,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主根长逐渐增大;随着营养液中NH_4~+浓度的增大,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干物重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主根长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在增铵营养处理7,14,21 d时,棉苗株高分别在NH_4~+/NO_3~-为50/50,25/75处理下最高;在增铵营养7,14,21 d时,NH_4~+/NO_3~-为50/50的处理棉花茎粗、叶面积最大,表明增铵营养大于50%时则明显抑制了棉苗的生长。就干物质而言,总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均在NH_4~+/NO_3~-为75/25处理时达到最大,但根干质量和根冠比无显着差异,表明增铵营养对棉花干物重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地上部,而对地下部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此外,单铵处理根冠比最大,主根长最长,表明单铵处理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说明铵态氮和硝态氮对棉花地下部和地上部器官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调控机制,混合态氮素更利于棉苗的地上部生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铵营养论文参考文献

[1].公华锐,骆洪义,亓艳艳,庞晓燕,王旭鹏.增铵营养对基质栽培西葫芦产量、品质及其氮钾素吸收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

[2].马彤彤,陈莉,万华龙,李津,刘连涛.增铵营养对棉花幼苗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8

[3].张淑英,褚贵新,梁永超.增铵营养对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氮代谢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

[4].夏文豪.滴灌玉米氮素营养诊断与增铵营养效应[D].石河子大学.2016

[5].刘英杰.增铵营养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效应及生理机理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

[6].刘英杰,李友军,段有强,李强,朱志勇.增铵营养对专用型小麦可溶性糖转运及淀粉积累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2

[7].徐新娟,卢颖林,李庆余,任庆菊,董彩霞.增铵营养对番茄植株伤流液组分及含量的影响[J].土壤.2009

[8].丁传雨,张攀伟,何欣,沈其荣,陈巍.弱光条件下增铵营养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9

[9].刘荣宁.草莓增铵营养效应与施肥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

[10].王波,赖涛,孙兴祥,沈其荣.增铵营养对生菜根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

论文知识图

增铵营养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叶片...增铵营养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叶片净...增铵营养对生菜根系表面积相对...增铵营养对番茄果实鲜重的影响增铵营养下NO-3和NH+4吸收速率...增铵营养对番茄叶片及果实NR(a)、...

标签:;  ;  ;  ;  ;  ;  ;  

增铵营养论文_公华锐,骆洪义,亓艳艳,庞晓燕,王旭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