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觉论文_吴恩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本体感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本体,感觉,感觉神经,韧带,膝关节,肌肉,功能。

本体感觉论文文献综述

吴恩军[1](2019)在《针刺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CA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CA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加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采用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价患者的踝-后足功能,进行踝关节主动关节位置觉(JPSA)、被动关节位置觉(JPSP)和运动觉(KT)评价,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结果:治疗后,2组AOFA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AOFA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JPSA、JPSP和KT测量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JPSA、JPSP和KT测量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经秩和检验,观察组踝-后足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CAI,可以改善患者的本体感觉,减轻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起到改善踝关节功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王亚男[2](2019)在《表象训练法对空手道运动员肘关节本体感觉的促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实验法等将表象训练法运用于空手道训练之中,旨在提升运动员肘关节本体感觉,进一本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8周实验前后的对比,发现表象训练法在空手道训练中对运动员肘关节本体感觉具有影响,且呈上升趋势,说明表像训练法能明显改善运动员肘关节本体感觉,且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常规训练。(本文来源于《武术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袁建,刘华,樊琼[3](2019)在《针灸推拿联合躯干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针灸推拿联合躯干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躯干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VA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86.4%(P<0.05);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躯干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3期)

肖扬帆[4](2019)在《益气通络方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益气通络方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法结合PNF治疗中风偏瘫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刘哲[5](2019)在《腓骨肌腱重建术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模型韧带本体感觉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腓骨肌腱重建术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模型韧带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级别雄性新西兰白兔54只分为对照组、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模型组(模型组)、腓骨肌腱重建术组(手术组),各18只。术后4、8、12周分别检测叁组后肢近端体感诱发电位(SEPs)、内踝部行肌电图(EMG),然后处死兔子,取踝关节外侧韧带检测本体感受器数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手术组术后4、8、12周的SEPs、EMG潜伏期均明显升高,波幅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手术组术后4、8、12周的SEPs、EMG潜伏期均明显降低,波幅均明显升高(P<0.05);随着恢复期的延长,模型组、手术组的SEPs、EMG潜伏期均逐渐降低,波幅均逐渐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手术组术后4、8、12周本体感受器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手术组术后4、8、12周本体感受器均明显升高(P<0.05);随着恢复期的延长,模型组、手术组本体感受器均逐渐升高(P<0.05)。结论:腓骨肌腱重建术能缓解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对本体感受器的损伤,诱导踝关节外侧韧带本体感受器再生,恢复踝关节外侧韧带本体感受器结构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32期)

罗学辉,杜绍龙[6](2019)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对本体感觉及功能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与非保留残端重建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83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其中保留韧带残端的93例为保留残端组,术中完全清理韧带残端的90例为非保留残端组,在术后3、6、9及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本体感觉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9个月及12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被动活动察觉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则在12个月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Lysholm评分保留残端组高于非保留残端组,被动活动察觉阀值比较保留残端组低于非保留残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保留残端组在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优于非保留残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可加快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速度。(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李俊,周满相,杨孝霞[7](2019)在《本体感觉训练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中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采取本体感觉训练对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104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平衡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结果两组干预后GMFM与FMFM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治疗组GMFM与FMFM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有助于促进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功功能提高,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5期)

卢岩岩,许学猛,刘文刚,杜建平,陈国材[8](2019)在《小针刀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肌力、本体感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肌力、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将在门诊就诊的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予以小针刀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予以小针刀联合一般肌力训练,疗程均为6周。分别运用等速肌力训练仪、PK254动静态平衡仪、Lysholm评分对其治疗前后伸屈肌群肌力、本体感觉(指标包括A. T. E、平均力量差)、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伸屈肌群峰力矩、A. T. E、平均负重力量差、Lysholm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 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小针刀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可以有效增强KOA患者肌力、本体感觉,改善膝关节功能,发挥良好的治疗KOA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菲,孙琦,邵晓梅,谢晶军,刘海兵[9](2019)在《电针配合PNF调节脑卒中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PNF)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性。方法:将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PNF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电针组先进行头部运动区、感觉区及患侧环跳、阳陵泉、悬钟、足叁里、叁阴交针刺治疗,再于阳陵泉、悬钟穴行电针治疗,予连续波,频率2 Hz,每次20 min,每日1次;PNF组采用PNF治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联合组先予电针再进行PNF治疗,每日1次。各组均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半年后随访。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4、8、12周后及随访时多轴平均轨迹差(ATE)和测试执行时间(Time),简化的Fugl-Meyer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MBI)评分;进行ATE、Time与FMA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3%(28/31),优于电针组的64.5%(20/31)和PNF组的62.5%(20/32,P<0.05)。②本体感觉测定:各组患者在治疗4、8、12周后及随访时ATE、Time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联合组ATE值在治疗8、12周后及随访时明显低于电针组及PNF组(P<0.05,P<0.01);联合组Time值在治疗12周后及随访时明显低于电针组、PNF组(P<0.05,P<0.01)。③运动功能评定:电针组、联合组在治疗4、8、12周后及随访时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NF组在治疗8、12周后及随访时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联合组FMA评分在治疗8、12周后及随访时高于电针组及PNF组(P<0.05,P<0.01)。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各组患者在治疗4、8、12周后及随访时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联合组MBI评分在治疗8、12周后及随访时高于电针组(P<0.01),在治疗12周后及随访时高于PNF组(P<0.01)。⑤本体感觉与运动功能相关性:ATE、Time值与FMA相关系数r值基本介于0.4~0.75之间(P<0.05),具有中等强度相关。结论:电针、PNF及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本体感觉、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而以联合治疗效果更优,并且本体感觉与运动功能在脑卒中患者病情恢复中具有较强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10期)

杜嘉,刘昊,周驰,李新伟[10](2019)在《浮针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浮针疗法(FSN)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FSN结合PNF,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药物导入疗法。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6次。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大张口度(MMO)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和张口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8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和63.3%(P<0.05)。结论:FSN结合PNF能够有效缓解TMD患者的疼痛,恢复其张口度,疗效确切,取效速捷,优于扶他林软膏药物导入疗法。(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本体感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实验法等将表象训练法运用于空手道训练之中,旨在提升运动员肘关节本体感觉,进一本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8周实验前后的对比,发现表象训练法在空手道训练中对运动员肘关节本体感觉具有影响,且呈上升趋势,说明表像训练法能明显改善运动员肘关节本体感觉,且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常规训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体感觉论文参考文献

[1].吴恩军.针刺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2].王亚男.表象训练法对空手道运动员肘关节本体感觉的促进研究[J].武术研究.2019

[3].袁建,刘华,樊琼.针灸推拿联合躯干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9

[4].肖扬帆.益气通络方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

[5].刘哲.腓骨肌腱重建术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模型韧带本体感觉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

[6].罗学辉,杜绍龙.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对本体感觉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9

[7].李俊,周满相,杨孝霞.本体感觉训练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中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卢岩岩,许学猛,刘文刚,杜建平,陈国材.小针刀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肌力、本体感觉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9

[9].李菲,孙琦,邵晓梅,谢晶军,刘海兵.电针配合PNF调节脑卒中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9

[10].杜嘉,刘昊,周驰,李新伟.浮针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颈椎本体感觉测试对肌肉本体感觉变化程度的评价本体感觉测试仪器,受试者测试踝...本体感觉搜索程序界面躯干本体感觉测试中测角仪位置...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标签:;  ;  ;  ;  ;  ;  ;  

本体感觉论文_吴恩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