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下,各国都在寻找能源转型的有效途径,但在如何有效指导能源转型实践方面还缺乏成熟的理论。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社会-技术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将社会-技术变迁理论框架与能源转型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出社会-技术变迁驱动能源转型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治理政策"研究框架,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强调要识别社会-技术变迁促进能源转型的动力因子,确定中国能源转型的各级参与者,进而提出能源转型治理政策。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郭丕斌,李繁荣,吕文栋,赵杨
关键词: 社会技术变迁,能源转型,动力机制,治理政策
来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动力工程,工业经济
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经济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41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7YJA630025),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7042017),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晋教科函[2018]32号)
分类号: X24;F416.2
页码: 153-160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40K
下载量: 527
相关论文文献
- [1].技术生态位视角下技术变迁过程的仿真分析:一个基于不同模式的对比研究[J]. 运筹与管理 2020(06)
- [2].体制与技术变迁时代的文艺[J]. 文化纵横 2017(06)
- [3].不止于看:电视跨屏传播的融变——基于融媒时代技术变迁的思考[J]. 新闻传播 2018(07)
- [4].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源泉(第2卷):人力资本、创新和技术变迁[J]. 金融评论 2018(05)
- [5].市场监管与技术变迁[J].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6(10)
- [6].世界技术变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大国权力竞争如何引发了技术革命[J]. 世界政治研究 2018(01)
- [7].媒介技术变迁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06)
- [8].农业技术变迁的动力机制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 2010(12)
- [9].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转型的技术变迁路径分析仿真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10)
- [10].互联网企业的劳动不稳定性转移与应对——技术变迁与劳动控制[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11].气候变化政策中的技术变迁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05)
- [12].中国式技术变迁下的产业与消费“双升级”互动机制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20(10)
- [13].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技术变迁策略[J]. 商场现代化 2008(06)
- [14].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互动机制——基于中国数据的理论与经验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01)
- [15].发展嵌入传统:藏族农民的生计传统与西藏的农业技术变迁[J]. 开放时代 2013(02)
- [16].强制性技术变迁、不平衡增长与中国经济周期模型[J]. 经济研究 2009(12)
- [17].风景技术变迁的现代启示[J]. 广东园林 2014(04)
- [18].技术变迁主导下企业转型评价的粗糙集方法研究[J]. 模糊系统与数学 2017(03)
- [19].印刷技术变迁与古代图书市场组织形态的演变[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7)
- [20].技术变迁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国审计30年变迁审视[J]. 财务与会计 2014(04)
- [21].中性还是偏向性技术变迁影响出口?——基于细分行业贸易数据的经验分析[J]. 财贸经济 2012(06)
- [22].审计技术变迁下审计意见购买:特征与监管[J]. 财经问题研究 2011(02)
- [23].技术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及其政策含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11)
- [24].强制性技术变迁、二元分化与中国通货膨胀模型[J]. 管理世界 2009(03)
- [25].信息技术变迁下保险公司会计变革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8)
- [26].技术变迁视角下企业技术生态位对创新能力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7)
- [27].导向性技术变迁与环境技术偏向——来自中国汽车行业的经验证据[J]. 工业技术经济 2014(03)
- [28].有关技术变迁的立场[J]. 新经济导刊 2012(11)
- [29].教育技术变迁与学习的变革[J]. 教育学报 2012(02)
- [30].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技术变迁——中性、偏向性抑或投资专有技术变迁[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