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论文和设计-张炎松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包括第一刀具、第二刀具和第三刀具;第一刀具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圆筒刀片和第二圆筒刀片,第一圆筒刀片和第二圆筒刀片的刃口位于同一侧;第二刀具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定位圆筒和第二定位圆筒,第一定位圆筒和第二定位圆筒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一刀刃;第三刀具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三定位圆筒和第四定位圆筒,第三定位圆筒和第四定位圆筒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二刀刃。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可以让医生快速切割牙龈组织,完全控制牙龈组织的厚度,极速切除上皮组织。且创口面积小,可以有效控制出血,且术后愈合快,愈合周期短,能大幅度减轻病人术后反应。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自转的第一刀具(1)、可自转的第二刀具(2)以及可自转的第三刀具(3);第一刀具(1)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圆筒刀片(11)和第二圆筒刀片(12),第二圆筒刀片(12)位于第一圆筒刀片(11)外围,第一圆筒刀片(11)和第二圆筒刀片(12)的刃口位于同一侧;第二刀具(2)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二定位圆筒(22),第二定位圆筒(22)位于第一定位圆筒(21)外围,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二定位圆筒(22)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一刀刃(23);第三刀具(3)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第四定位圆筒(32)位于第三定位圆筒(31)外围,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二刀刃(33);第一圆筒刀片(11)、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三定位圆筒(31)等大,第二圆筒刀片(12)、第二定位圆筒(22)和第四定位圆筒(32)等大。

设计方案

1.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可自转的第一刀具(1)、可自转的第二刀具(2)以及可自转的第三刀具(3);

第一刀具(1)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圆筒刀片(11)和第二圆筒刀片(12),第二圆筒刀片(12)位于第一圆筒刀片(11)外围,第一圆筒刀片(11)和第二圆筒刀片(12)的刃口位于同一侧;

第二刀具(2)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二定位圆筒(22),第二定位圆筒(22)位于第一定位圆筒(21)外围,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二定位圆筒(22)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一刀刃(23);

第三刀具(3)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第四定位圆筒(32)位于第三定位圆筒(31)外围,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二刀刃(33);

第一圆筒刀片(11)、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三定位圆筒(31)等大,第二圆筒刀片(12)、第二定位圆筒(22)和第四定位圆筒(32)等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刀片(11)背离自身刃口的一端和第二圆筒刀片(12)背离自身刃口的一端均与第一旋转轴(1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圆筒(21)靠近第一刀刃(23)的一端和第二定位圆筒(22)靠近第一刀刃(23)的一端均与第二旋转轴(2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圆筒(31)远离第二刀刃(33)的一端和第四定位圆筒(32)远离第二刀刃(33)的一端均与第三旋转轴(3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刀片(11)、第二圆筒刀片(12)、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等长,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二定位圆筒(22)等长,第一定位圆筒(21)的长度小于第一圆筒刀片(11)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刀片(11)和第二圆筒刀片(1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种植牙治疗、美学牙修复治疗、牙周治疗、牙龈萎缩治疗和口腔外科手术过程中,常需要获取健康部位的牙龈组织(牙龈瓣)来修补缺损处的牙龈组织。口腔腭侧是牙龈组织的重要来源,因为它有再生能力,所以从腭侧移植牙龈组织是常用的惯法,来达到治疗修复的目的。常规方法是使用手术刀4从上颌腭侧切入上皮及上皮下组织,第一刀与第二刀之间约几毫米宽,然后再在刀口两侧分别做松弛切口,翻开松弛的牙龈瓣,对第一刀与第二刀之间的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的根部进行断离;取出牙龈瓣5后,需要放在平板上或者纱布上再用手术刀轻轻割除上皮组织0.2mm,去除上皮组织(如图2所示)。但是上述方法缺点较多:1.手术切割时间长,对医生操作要求高。2.术前预期组织瓣的大小,跟术后取出的组织瓣大小和预期不一致,可预期的可能性少。3.手术切割过程中不能完全掌握龈组织的厚度和宽度,厚度不平均,导致移植不成活失败。4.切口伤口过大,出血量大,尤其是割断动脉,因切口面积大的原因止血困难,甚至涉及生命安全。5.切割后取出的牙龈组织瓣,需去除上皮组织时,容易失手,把组织瓣切断切薄等去除上皮不干净,过程接触其他物件再次感染等。6.因手术过程时间长,手术切口面积大,病人术后愈合速度慢,增加了病人痛苦时间。

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获取牙龈整齐、操作时间短的低成本装置来完成此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包括可自转的第一刀具、可自转的第二刀具以及可自转的第三刀具;第一刀具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圆筒刀片和第二圆筒刀片,第二圆筒刀片位于第一圆筒刀片外围,第一圆筒刀片和第二圆筒刀片的刃口位于同一侧;第二刀具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定位圆筒和第二定位圆筒,第二定位圆筒位于第一定位圆筒外围,第一定位圆筒和第二定位圆筒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一刀刃;第三刀具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三定位圆筒和第四定位圆筒,第四定位圆筒位于第三定位圆筒外围,第三定位圆筒和第四定位圆筒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二刀刃;第一圆筒刀片、第一定位圆筒和第三定位圆筒等大,第二圆筒刀片、第二定位圆筒和第四定位圆筒等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筒刀片背离自身刃口的一端和第二圆筒刀片背离自身刃口的一端均与第一旋转轴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圆筒靠近第一刀刃的一端和第二定位圆筒靠近第一刀刃的一端均与第二旋转轴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三定位圆筒远离第二刀刃的一端和第四定位圆筒远离第二刀刃的一端均与第三旋转轴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筒刀片、第二圆筒刀片、第三定位圆筒和第四定位圆筒等长,第一定位圆筒和第二定位圆筒等长,第一定位圆筒的长度小于第一圆筒刀片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筒刀片和第二圆筒刀片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三定位圆筒和第四定位圆筒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依次使用第一刀具、第二刀和第三刀具,可以让医生快速切割牙龈组织,完全控制牙龈组织的厚度,极速切除上皮组织。且创口面积小,可以有效控制出血,且术后愈合快,愈合周期短,能大幅度减轻病人术后反应,使医生操作更有保障,更准确,更极速,能防止再次感染,实现微创的理念,牙龈瓣移植手术成功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取出的环形的牙龈组织展开即可得到片状牙龈组织,由于环形的牙龈组织是由第一圆筒刀片和第二圆筒刀片切割出,且环形的牙龈组织的深度是由第三刀具的第二刀刃位置决定,因此片状牙龈组织的大小可预期,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型号的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来获得预期的片状牙龈组织。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与现有技术取牙龈组织的原理完全不同,通过切割环形的牙龈组织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直接切割片状的牙龈组织,创口面积明显变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手术后创口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用手术刀去除上皮组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刀具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刀具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刀具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刀具安装在牙科马达手机上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刀具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刀具的正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刀具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刀具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刀具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刀具的正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刀具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刀具的仰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用第三刀具取牙龈组织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取出的牙龈组织的原始状态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取出的牙龈组织的展开状态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手术后创口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刀具;11-第一圆筒刀片;12-第二圆筒刀片;13-第一旋转轴;2-第二刀具;21-第一定位圆筒;22-第二定位圆筒;23-第一刀刃;24-第二旋转轴;3-第三刀具;31-第三定位圆筒;32-第四定位圆筒;33-第二刀刃;34-第三旋转轴;4-手术刀;5-牙龈瓣;6-牙科马达手机;7-牙龈组织;100-第一创口;200-第二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3-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包括可自转的第一刀具1、可自转的第二刀具2以及可自转的第三刀具3。

第一刀具1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圆筒刀片11和第二圆筒刀片12,第二圆筒刀片12位于第一圆筒刀片11外围,第一圆筒刀片11和第二圆筒刀片12的刃口位于同一侧。

第一刀具1的自转轴为第一圆筒刀片11的轴线,当第一刀具1自转时,第一圆筒刀片11和第二圆筒刀片12均发生自转,第一圆筒刀片11的刃口和第二圆筒刀片12的刃口可对牙龈组织进行切割。

第二刀具2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二定位圆筒22,第二定位圆筒22位于第一定位圆筒21外围,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二定位圆筒22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一刀刃23。

第二刀具2的自转轴为第一定位圆筒21的轴线,当第二刀具2自转时,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二定位圆筒22均发生自转,带动第一刀刃23圆周转动,第一刀刃23可对牙龈组织上的上皮组织进行切割。

第三刀具3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第四定位圆筒32位于第三定位圆筒31外围,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之间设有倾斜的第二刀刃33。

第三刀具3的自转轴为第三定位圆筒31的轴线,当第三刀具3自转时,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均发生自转,带动第二刀刃33圆周转动,第二刀刃33可对牙龈组织的根部进行切割。

第一圆筒刀片11、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三定位圆筒31等大,第二圆筒刀片12、第二定位圆筒22和第四定位圆筒32等大。具体的,上述的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使用时,先使用第一刀具1,第一刀具1自转,通过第一圆筒刀片11和第二圆筒刀片12切割出一个环形的牙龈组织。然后使用第二刀具2,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二定位圆筒22首先定位到第一刀具1切割出来的环形的牙龈组织,然后第二刀具2自转,通过第一刀刃23可对牙龈组织上的上皮组织进行切割。接着使用第三刀具3,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定位到切割掉上皮组织的环形的牙龈组织,然后第三刀具3自转,通过第二刀刃33对牙龈组织的根部进行切割,然后将如图17所示的环形的牙龈组织7取出,展开即得到如图18所示的片状牙龈组织,最后口腔内的第二创口200也为环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最后口腔内的第一创口100,本发明的第二创口200面积小,可以有效控制出血,且术后愈合快,愈合周期短。

第一圆筒刀片11背离自身刃口的一端和第二圆筒刀片12背离自身刃口的一端均与第一旋转轴13相连。第一定位圆筒21靠近第一刀刃23的一端和第二定位圆筒22靠近第一刀刃23的一端均与第二旋转轴24相连。第三定位圆筒31远离第二刀刃33的一端和第四定位圆筒32远离第二刀刃33的一端均与第三旋转轴34相连。

第一旋转轴13、第二旋转轴24和第三旋转轴34均可与现有的牙科马达手机6可拆连接,以第一刀具1为例,如图7所示,将第一旋转轴13与牙科马达手机6卡合,开启牙科马达手机6,则第一旋转轴13自转,带动第一圆筒刀片11和第二圆筒刀片12自转。第二刀具2和第三刀具3相同。

第一圆筒刀片11、第二圆筒刀片12、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等长,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二定位圆筒22等长,第一定位圆筒21的长度小于第一圆筒刀片11的长度。第一定位圆筒21和第二定位圆筒22只需要对牙龈组织上进行定位,以便对上皮组织进行切割,因此不需要伸入到牙龈组织底部。第二刀刃33位于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如图12所示的上端,第二刀刃33和第三定位圆筒31的上端和第四定位圆筒32的上端可以预留几毫米的距离。当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伸入到牙龈组织底部后,当第二刀刃33进行圆周转动时,即可对牙龈组织的根部进行切断。

第一圆筒刀片11和第二圆筒刀片1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第三定位圆筒31和第四定位圆筒3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可以使得第一刀具1或者第三刀具3自转时,不会因为侧壁完全封闭而过多的扯动环形的牙龈组织。

可以理解,倾斜设置的第一刀刃23和第二刀刃33,是为了便于当第二刀具2或第三刀具3转动时,刀具上对应安装的刀刃可以更好的切入牙龈组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设计图

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4145.8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78633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A61B17/3205

专利分类号:A61B17/3205

范畴分类:申请人:张炎松

第一申请人:张炎松

申请人地址:515200 广东省揭阳市慧来县隆江镇江城居委向北村七巷16号

发明人:张炎松

第一发明人:张炎松

当前权利人:张炎松

代理人:左正超

代理机构:51224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获取片状牙龈组织的装置论文和设计-张炎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