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津塘:共谋发展,共创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韩笑妍[1](2012)在《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推进,带动了商品与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而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了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大市场的形成,无论国际间还是国内区域合作,都是以分工利益和专业化利益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其实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如何进行产业对接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对接”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国内呼声较高的有:泛珠三角其他地区与珠三角产业对接、京津唐产业对接等;闽台产业对接、粤港产业对接等;国际间比较热的对接有:中国沿边省份与东盟产业对接、山东半岛与日韩产业对接等。就现实情况看,相对落后的地区是产业对接的发动者和支持者,发达地区对产业对接有所呼应,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也没有具体抓手。可以说,产业对接的规模和效率并没有理论预计的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及各种壁垒的存在都是产业对接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同处华北,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随着内蒙古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与国内外经贸合作频繁,尤其是与环渤海五省市在对口支援、能源工业、商贸和社会事业方而的合作更加密切。但从繁体上看,这种产业合作主要停留在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层面上,还处于产业对接的初级阶段,缺少统一分工和协调机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关系主要是选择合适的产业分工模式,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如何优化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使之形成区域竞争力,实现双方的共赢,是环渤海五省市和内蒙古而对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对内蒙古重点开发区做了明确规定。困家规划的出台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巨大市场潜力和题材。内蒙古与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多层次性使得两区域今后存在着广阔的产业合作空间。本文从产:业对接的视角,探讨如何发挥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要素合理组合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合作,沿着观察-实证-分析-判断的研究路线,借助于区位熵等计量方法,分析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双方产业对接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注重提出产业对接既要符合自身利益,保障自身产业对接中利益最大化,也要建立符合对接方的利益的合作机制,保障对接方在产业对接中的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各方的投资回报率和合作项目的成功率。避免陷入围绕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论述。论文主要内容为:导论:本部分为全文的总括性章节。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特别是论述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如何与相对发达的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重要价值。接下来做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进行了布局。第一章: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对产业对接、产业转移、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等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并对产业对接概念进行界定,提炼出与本文具体研究对象有重叠和可运用的相关理论及规律,并探讨其在内蒙古与环渤海产业对接下应用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和环渤海地区在历史上的经贸往来及合作基础进行深入的挖掘,并结合当前两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各自的优势,探讨了产业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通过对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现状和问题的剖析,从供求层面、政策层面和企业成长层面,对双方产业对接的潜力进行挖掘和论证。第四章:重点阐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通过修正后的区位熵方法确定产业对接的内容,其对接内容包括:工业对接、农牧业对接和第三产业对接。在确定了对接的内容后,就工业、农牧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式进行详尽的剖析和阐述,提出可操作性的路径参考。第五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前儿章研究基础上,结合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实践,提出加快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对策建议。
徐子青[2](2010)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文中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趋势的产物,也是响应国家实施全球观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域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区域化特征日趋凸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加速呈现,但仍然面临着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区际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现实问题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等现实风险。推动区域经济联动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有机融合的重大举措,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长远之策,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联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特征、演化机理、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论证。本文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由目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子系统组成的有序运行的交互系统,是一个由资源要素流动、企业集聚扩张、产业结构转换、政策制度变迁、空间模式演变构成的多维动态的整合过程,是一种能够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推动经济高效运转、协调区域关系、优化区域布局乃至重新定位区域功能的发展模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状况是可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进行衡量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偏差是可通过建立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系统运行机制进行控制的。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联动为主线,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一体推动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合作互动的实证分析研究为路径,提出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外联动的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重点领域等。本文研究旨在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模式,为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经济区联动发展提供实践的范例,以期通过推动各类大小不一经济区内外联动,形成全国“合纵联横”的区域一体和谐发展格局。
瞿超凡[3](2008)在《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构建分析》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也从均衡模式、非均衡模式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成渝经济区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要措施。成渝经济区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其区域规划开始着手编制;成渝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重庆、成都也同时被批准建设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两个统筹公共政策对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协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区域协作机制建设普遍滞后的背景下,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更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本论文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对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以我国总体区域协作现状和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历程为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创新的路径,提出了“板块组合”这种新型的协作机制构建方式,在提出协作机制四大板块可选择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区域协作机制模型,并指出要重视协作机制运作的制度环境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的视角及逻辑假设,指明了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辨析和界定了论文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的内涵,评析了区域发展理论、府际关系理论、组织协调理论及国内外区域协作研究现状。第三部分集中对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在对政策背景及利益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政策目标对区域协作机制的诉求。第四部分介绍了成渝经济区的历史及形成,总结了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发展历程,以公共政策目标为衡量基准,对区域协作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在整体性、目标性、可行性、系统性等原则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构建的路径。第六部分集中进行区域协作模型构建的研究。提出“板块组合”的新型构建方式,提出区域协作机制四大板块的可选择方案,并对可选择方案组合成的模型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指出制度环境建设问题,提出了配套改革措施。第七部分概括论文的主要结论,分析论文存在的不足,提出后续研究建议。
周良洛[4](2004)在《京津塘:共谋发展,共创未来》文中提出
周良洛[5](2004)在《共谋发展 共创未来——在2004年度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论坛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
周良洛[6](2004)在《共谋发展 共创未来》文中研究表明
二、京津塘:共谋发展,共创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津塘:共谋发展,共创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六、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产业对接与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产业对接概念界定 |
一、产业对接的内涵与外延 |
二、产业对接的分类 |
三、产业对接的策略 |
第二节 产业转移理论 |
一、产业转移的含义 |
二、产业转移的分类 |
三、产业转移的特点 |
第三节 产业承接理论 |
一、产业承接的含义 |
二、产业承接的类型 |
三、产业承接点的选择 |
第四节 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
一、发达与欠发达区域产业对接基础理论 |
二、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
第五节 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 |
一、产业对接的区域间相互关系 |
二、产业对接中区域间的决策博弈 |
三、产业对接的区域效应 |
第二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及现实基础 |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 |
一、自然环境与地理区位 |
二、延续几千年的部族冲突与融合 |
三、历史上的交流与互利 |
四、同处新中国成立后的“华北区”及经济上密切联系 |
第二节 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 |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和优势产业 |
第三节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状况分析 |
一、环渤海经济圈概况 |
二、环渤海经济圈结构与比较优势 |
三、“十一五”期间环渤海经济圈的特点 |
第四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一、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必要性 |
二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链的互补性和对接发展的可能性 |
第三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与区域合作现状 |
一、总体现状 |
二、主要领域和形式 |
第二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特征 |
一、对接的自发性与低层次性 |
二、重政府轻企业 |
三、低效率 |
四、各种壁垒因素的存在 |
五、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潜力分析 |
一、供求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
二、政策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
三、企业成长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
第四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 |
第一节 产业对接的原则 |
一、发挥比较优势与互利共赢 |
二、实现内蒙古可持续发展 |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四、企业为主、政府引导 |
第二节 产业对接的总体构想 |
一、内蒙古的区位功能定位 |
二、产业对接的阶段性 |
第三节 产业对接的内容确定 |
一、区位熵模型与修正 |
二、农业产业对接 |
三、工业产业对接 |
四、第三产业对接 |
第四节 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二、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三、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
第五节 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
二、环渤海经济圈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三、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
第六节 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
二、环渤海服务业发展情况 |
三、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
第五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经验借鉴 |
一、欧盟成员国的产业对接经验 |
二、对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启示 |
第二节 培育区域共同市场 |
一、要素市场对接 |
二、消费市场对接 |
三、市场管理体制对接 |
第三节 产业规划对接 |
一、规划体系合理对接 |
二、规划流程与制定方式对接 |
三、规划协调机制保障 |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一、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
二、总体上加快构建区域物流业发展格局 |
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对接 |
第五节 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
一、地方政府间的密切合作与有序引导 |
二、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
三、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
四、推动企业优化重组与合理兼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后记 |
(2)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联动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联动相关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方法论基础——系统论 |
第二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分析 |
第二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基本构件 |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构架 |
第三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践经验 |
第四节 国外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践启示 |
第四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
第一节 资源要素流动 |
第二节 企业集聚扩张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换 |
第四节 政策制度变迁 |
第五节 空间模式演变 |
第五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构建的参照依据 |
第二节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设计框架 |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的评价方法 |
第五节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划分 |
第六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 |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客观要求 |
第二节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机制构建 |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形成发展 |
第二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测度分析 |
第三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路径选择 |
第八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基础分析 |
第二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现状评价 |
第三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思路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构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视角及逻辑假设 |
1.2.1 研究视角 |
1.2.2 研究的逻辑假设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 |
2 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主要概念的内涵分析及操作性定义 |
2.1.1 区域 |
2.1.2 协作与协调 |
2.1.3 机制 |
2.1.4 区域协作机制的操作性定义 |
2.2 府际关系理论 |
2.2.1 府际关系的内涵 |
2.2.2 府际关系的特征、类型及分析模式 |
2.2.3 我国的府际关系研究 |
2.2.4 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 |
2.3 组织协调理论 |
2.3.1 组织内部协调机制 |
2.3.2 资源依赖理论及组织间关系的研究 |
2.4 西方区域协作研究现状 |
2.4.1 西方区域协作理论 |
2.4.2 西方区域协作组织建立的途径 |
2.4.3 西方区域协作组织模式 |
2.5 我国区域协作研究现状 |
2.5.1 区域协作背景:区域公共政策的演进 |
2.5.2 区域协作缘起:行政区经济理论 |
2.5.3 区域协作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3 成渝经济区区域公共政策分析 |
3.1 引入公共政策分析视角的意义 |
3.2 公共政策分析框架 |
3.3 统筹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成渝经济区及其区域规划分析 |
3.3.1 统筹区域发展的背景――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2 成渝经济区及其区域规划的形成 |
3.3.3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涉及的利益分析 |
3.3.4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目标 |
3.4 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政策――建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分析 |
3.4.1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分析 |
3.4.2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 |
3.4.3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涉及的利益分析 |
3.4.4 建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目标 |
3.5 两个统筹公共政策对区域协作机制的诉求 |
4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现状分析 |
4.1 成渝经济区的历史背景 |
4.2 成渝经济区的形成 |
4.3 成渝经济区协作历程 |
4.3.1 四川重庆参与的区域协作 |
4.3.2 成渝地区间的协作 |
4.4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现状评价 |
4.4.1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成绩分析 |
4.4.2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
5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构建路径分析 |
5.1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构建的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目标性原则 |
5.1.3 可执行性原则 |
5.1.4 系统性原则 |
5.1.5 整合性原则 |
5.2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构建的路径 |
5.2.1 区域协作责任主体的明确――中央层面的政策与规划 |
5.2.2 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 |
5.2.3 协调内容的完善和分类管理 |
5.2.4 通过立法解决协作机制的法律保障问题 |
5.2.5 积极培育社会力量,调动多种利益主体参与协作的积极性 |
6 新型构建方式下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模型及配套改革措施分析 |
6.1 板块组合:区域协作机制构建的新型方式 |
6.1.1 权力运作顺序:协作机制四大板块的划分依据及内在联系 |
6.1.2 板块组合+制度环境建设:新型协作机制构建的分析逻辑 |
6.2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四大板块的可选择方案分析 |
6.2.1 权力来源的可选择方案分析 |
6.2.2 机构设置的可选择方案分析 |
6.2.3 运作机制的可选择方案分析 |
6.2.4 附属系统的可选择方案分析 |
6.3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模型的形成及总体评价 |
6.3.1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模型的形成 |
6.3.2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模型的总体评价 |
6.4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的重点模型分析 |
6.4.1 协作模型2――超越地方政府的“非实体区域发展协作机制” |
6.4.2 协作模型5――紧凑型“中央―地方”相结合的区域协作机制 |
6.4.3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构建的建议 |
6.5 制度环境――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的主要配套改革措施 |
6.5.1 培育社会团体等利益主体,并将多种利益主体纳入协作链条 |
6.5.2 完善和创新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
6.5.3 改变政府干部的考核机制 |
7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4)京津塘:共谋发展,共创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前景远大 |
新干线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
近期应当做好的工作 |
四、京津塘:共谋发展,共创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D]. 韩笑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2]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D]. 徐子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7)
- [3]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构建分析[D]. 瞿超凡. 重庆大学, 2008(06)
- [4]京津塘:共谋发展,共创未来[J]. 周良洛. 中关村, 2004(S1)
- [5]共谋发展 共创未来——在2004年度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论坛上的讲话[J]. 周良洛. 管理评论, 2004(10)
- [6]共谋发展 共创未来[J]. 周良洛. 中关村, 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