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降解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菌,褐藻,芳烃,动力学,途径,分子,叶绿素。
降解细菌论文文献综述
周子康,崔洁,许平,唐鸿志[1](2019)在《细菌降解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叁致"效应的多环芳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目前能够降解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的细菌已有广泛的研究。细菌通过多层次的调控分析和适应性进化提高它们的降解能力。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调研,简要总结了生物修复在低分子量多环芳烃降解领域的研究进展。拟通过多层次的调控分析和适应性进化来产生多种分解代谢途径,为生物降解能力强化的未来降解技术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沈思,王晓瑜,王海霞,任浩,吕镇梅[2](2019)在《细菌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esters, PAEs)是一类混合在塑料中以增强其可塑性和多功能性的有机化合物。同时,PAEs也是一种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长期生产和使用塑料制品已对环境和生物体乃至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研究发现微生物降解已成为削减环境中PAEs的主要途径。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在PAEs的结构及分类、毒理学效应、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细菌降解的菌株多样性、降解途径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回顾,以期对解决PAEs的污染问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刘海超,李振铎,张健,王共明,赵云苹[3](2019)在《四株高效降解褐藻胶的海洋细菌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海洋环境中筛选有效降解褐藻胶的菌株,以期为制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褐藻胶寡糖提供参考,为海带的精深加工提供材料,提升海带的应用价值。通过仿刺参肠道微生物诱导实验、利用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对健康仿刺参肠道、海胆肠道、海带及海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初筛,以DNS法、紫外吸收法测定菌株褐藻胶裂解酶酶活力,利用16S rDNA测序对菌种进行鉴定。通过试验共筛选出四株具有较强褐藻胶降解能力的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菌株X11与微小杆菌属的海岸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estuarii)有99%的相似性,菌株X14与弧菌属的产气弧菌(Vibrio gazogenes)有97%的相似性、菌株X17与肠杆菌属的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有100%的相似性,以及菌株X24与假交替单胞菌属的苯酚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henolica)有100%的相似性、其酶活力分别为194.69U/mL、219.80U/mL、187.79U/mL和211.29U/mL,均有作为降解褐藻胶的工程菌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康红丽,刘向荣,赵顺省,杨再文,杨征[4](2019)在《4种细菌降解内蒙古赤峰褐煤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金雀儿根瘤苍白杆菌、食萘新鞘氨醇菌、粪产碱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4种细菌对内蒙古赤峰褐煤进行降解实验,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上述4种细菌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的降解率分别为93.5%、91.8%、90.3%和85.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残煤中N=O、C=O官能团减少,说明细菌可将含N=O、C=O官能团片段降解下来。紫外光谱显示降解后的液体产物中存在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热重结果显示,细菌降解了煤中结构较松散的部分,煤样的热稳定性提高。(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王姣龙,谌小勇,闫文德[5](2019)在《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中菲降解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环芳烃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通过食物链进入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为探讨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中菲降解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的方式研究了在添加不同种类有机酸处理下第0—180天土壤中菲含量的变化状况,并采用高通量Illumina Miseq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分子有机酸对于土壤中菲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一级动力学方程得出乙酸对菲降解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从细菌群落结构来看,土壤细菌的数量及其多样性或许不是导致土壤菲降解的主要因素,反而特定的菲降解菌的丰度对菲降解有重要影响。添加低分子有机酸减少了细菌OTU数及细菌菌群多样性,但增加了PAHs降解菌的丰度。随着时间推移细菌总OTU数呈现下降趋势,独有种类数均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检测到了6种典型的菲降解菌,分别为:Bacillus、鞘氨醇单胞菌属、Massilia、Azospirillum、Burkholderia-paraburkholderia、红球菌。研究结果可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孙玲,吴景贵,李建明,范围,王彩云[6](2019)在《纤维素降解细菌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寻找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提高秸秆降解效果并缩短秸秆腐解时间,从腐烂秸秆及附近土壤中,筛选获得高效秸秆纤维素降解细菌,并研究其对秸秆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秸秆失重法筛选到2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细菌(CMC-red、CMC-I),经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CMC-red为Massilia arvi菌属,菌株CMC-I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banpakuense)。菌株CMC-red的降解能力强,10 d可将滤纸降解成糊状,10 d内对秸秆的降解率可达24. 14%。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图可以得出,经纤维素降解菌降解的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吸收峰减弱,纤维素的结构变得疏松。筛选获得的2株细菌中,菌株CMC-red对秸秆具有显着的降解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肖旭倩,胡正龙,邵广晴[7](2019)在《细菌降解叁苯甲烷类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苯甲烷类染料因具色泽鲜艳、着色力高、色谱范围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行业。但是,染料废水含有大量环境难以降解的有害物质,随着废水的不断排放,这些有害物质逐渐在环境中积累,最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危及人体健康。本文综述了如何利用细菌降解叁苯甲烷类染料废水,总结了目前已报道的主要脱色菌种及其涉及的相关代谢产物、降解途径等,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7期)
唐爽爽,张照然,马周杰,何世道,高增贵[8](2019)在《甜瓜自毒物质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甜瓜的自毒物质是导致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酚酸类物质是甜瓜自毒物质的主要成分,对甜瓜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均具有抑制作用,降解自毒物质是缓解甜瓜自毒作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试验通过外源添加自毒物质的筛选培养基对甜瓜连作土壤细菌和甜瓜内生细菌进行初筛选,分离得到234株细菌。通过复筛及HPLC降解率验证,得到9株可稳定生长于筛选培养基中并有明显降解效果的菌株。9株菌株经过16SrRNA扩增产物测序,blast比对后最终划分为4种降解细菌,T58、T194为Burkholderia cepacia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T49、T147为Burkholderia gladiol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T15、T31、T113、T182为Burkholderia phytofirmans;H16为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 (栖稻假单胞菌)。筛选到的4种降解菌对自毒物质具有显着的降解作用,所有菌株对没食子酸20 d后的降解率均为100%,栖稻假单胞菌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对阿魏酸和对香豆酸20 d后的降解率均为100%,Burkholderia phytofirmans对香兰素20d后的降解率为10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对芥子酸20 d后的降解率均为100%。通过对4种降解细菌的最优发酵条件研究,以菌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方法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NA培养基中生长量最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在MD培养基中生长量最大,栖稻假单胞菌在PDA培养基中生长量最大,Burkhotderia phytofirmans在LB培养基中生长量最大,4种降解细菌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pH值=6.0,装液量50/250 mL,接种量为10%,转速为180 r/min。为进一步研究其降解机理及研发其生防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孙慧敏,白红娟,张晴[9](2019)在《球形红细菌降解对硝基酚特性及响应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硝基酚(PNP)为目标污染物,利用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H菌株研究其对PNP的降解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优化降解条件,以提高H菌株对PNP的降解能力。设置不同反应体系证明了H菌株活细胞是降解PNP主体,且在厌氧光照、厌氧黑暗、好氧光照和好氧黑暗四种条件下均能降解PNP。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显着影响因素为:PNP初始浓度、pH值和温度,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优降解条件为:PNP初始浓度为81.01 mg·L~(-1)、pH值8.09和温度30.49℃,PNP降解率的预测值为92.3%,与实际值(91.1%)相差1.2%(<2%),说明预测值可靠。在最优条件下,H菌株的生长和PNP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表明,在H菌株生长的适应期96 h内,PNP浓度从81.01 mg·L~(-1)降低到20.33 mg·L~(-1),降解率为74.9%,指数生长期96~168 h,PNP被快速降解,降解率达到91.1%;同时,拟合了该条件下H菌株降解PNP的一级动力学方程。(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9年07期)
郭惠娟,张伟,张小梅,毛林强,张文艺[10](2019)在《溶藻细菌Microbacterium oleivoran的溶藻进程与叶绿素降解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太湖土着花鲴鱼肝、肠等内脏中筛选出7株具有溶藻功效的菌株,其中溶藻率最高的1株菌命名为GHJ,经DNA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属于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oleivoran),以太湖流域常见藻类———铜绿微囊藻为溶藻对象,以叶绿素a(Chla)含量变化表征溶藻特性,初步揭示溶藻进程中的GHJ菌生长动力学和铜绿微囊藻降解动力学机制,探讨了二者相关关系.结果表明,GHJ的溶藻进程是通过直接溶藻与间接溶藻协同作用,破碎并溶解藻细胞,其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动力学方程为■,R~2=0.9797.菌藻比为1:12时的溶藻率最高达到99.60%,此条件下叶绿素与溶藻时间之间的关系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Chla]=111.96×e~(-0.21t),R~2=0.8997;所取菌藻体积比在1∶8—1∶50范围内的叶绿素减少量与溶藻过程时间关系均符合一级动力模型,R~2介于0.6897—0.8997之间,GHJ菌在整个溶藻过程中溶藻趋势相同.本研究可为溶藻菌菌种来源和溶藻过程其他工程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降解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esters, PAEs)是一类混合在塑料中以增强其可塑性和多功能性的有机化合物。同时,PAEs也是一种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长期生产和使用塑料制品已对环境和生物体乃至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研究发现微生物降解已成为削减环境中PAEs的主要途径。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在PAEs的结构及分类、毒理学效应、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细菌降解的菌株多样性、降解途径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回顾,以期对解决PAEs的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降解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1].周子康,崔洁,许平,唐鸿志.细菌降解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9
[2].沈思,王晓瑜,王海霞,任浩,吕镇梅.细菌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9
[3].刘海超,李振铎,张健,王共明,赵云苹.四株高效降解褐藻胶的海洋细菌的分离鉴定[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4].康红丽,刘向荣,赵顺省,杨再文,杨征.4种细菌降解内蒙古赤峰褐煤的实验研究[J].煤炭技术.2019
[5].王姣龙,谌小勇,闫文德.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中菲降解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6].孙玲,吴景贵,李建明,范围,王彩云.纤维素降解细菌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
[7].肖旭倩,胡正龙,邵广晴.细菌降解叁苯甲烷类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8].唐爽爽,张照然,马周杰,何世道,高增贵.甜瓜自毒物质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9].孙慧敏,白红娟,张晴.球形红细菌降解对硝基酚特性及响应面优化[J].含能材料.2019
[10].郭惠娟,张伟,张小梅,毛林强,张文艺.溶藻细菌Microbacteriumoleivoran的溶藻进程与叶绿素降解动力学[J].环境化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