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局灶性病变论文-王豪,宋嫣,邓雅琴,甘丽虹

肝内局灶性病变论文-王豪,宋嫣,邓雅琴,甘丽虹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内局灶性病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声造影,肝脏肿瘤,增强CT,局灶性病灶

肝内局灶性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王豪,宋嫣,邓雅琴,甘丽虹[1](2018)在《超声造影在肝内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对比常规超声(US)及增强CT(CECT)在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FLL)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患者(40个FLL)分别同时给予US、CEUS及CECT检查,以病理结果 (手术或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将叁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叁组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US诊断FLL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3.3%(19/30)、60.O%(6/10)、62.5%(25/40);CEUS诊断FLL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3%(28/30)、80.0%(8/10)、90.0%(36/40)。CECT诊断FLL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0%(27/30)、80.0%(8/10)、87.5%(35/40)。CEUS及CECT在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均明显优于US(P<0.05)。CEUS与CECT在FLL诊断F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与CECT在诊断FLL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均高于US检查。(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8年27期)

杨慧燕,温红[2](2018)在《超声造影在慢乙肝肝内中小型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内中、小型局灶性病变在超声造影表现典型与否对临床处理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内单个占位性病变(≤5.0 cm)进行超声造影,根据病灶是否为典型增强模式而行不同的临床处理。结果:85例病灶中,72例行手术或随访追踪,13例行穿刺活检。运用此法诊断各种病灶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平均值分别是90.8%、99.2%、98.0%和95.3%。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内中、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典型与否对指导临床处理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8年21期)

张宏,钱斌,孔梓祥,李黎[3](2015)在《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局灶性炎性病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超声造影特点以及超声造影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经病理或穿刺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肝脓肿6例、肝炎性假瘤3例)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肝脓肿、肝炎性假瘤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特点。使用Philips IU22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 MHz,机械指数0.06~0.08。超声造影剂为Bracco SonoVue,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1.2 ml混悬液,观察病灶超声造影表现,包括增强时间、强度,以及随时相变化的特点等,观察时间不少于4min。(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9-04)

李健,王洲,殷延华,任永凤,张伟丽[4](2015)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肝内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是本世纪初在欧洲发端,2004年引入我国,其中经验最成熟的是以肝脏为主的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超声造影能反映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真实灌注状态,通过分析造影剂灌注特点来达到定性诊断的目的[1,2],为肝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很好(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冯美娇[5](2014)在《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常规体检中发现的70例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为血管瘤41例,非均匀性脂肪肝10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6例,炎性假瘤6例,自发性血肿2例(误诊1例),腺瘤2例,炎性病灶1例,脂肪肝合并恶性肿瘤(MT)1例,片状高回声性质待定1例。超声造影对于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7.1%(68/70),高于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52.9%(37/70),血管瘤29例,非均匀性脂肪肝7例,FNH 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对于缺少特异性表现的部分患者需采用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4年36期)

杨云,周翔,周锋盛[6](2014)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脂肪肝背景下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的脂肪肝背景下的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对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对于脂肪肝背景下的局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7.14%。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脂肪肝背景下的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对于缺少特异性表现的部分病例,需要穿刺活检加以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李玲,程国涛,余后强[7](2013)在《超声造影和CT/MRI增强检查在肝内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比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MRI(CECT/CEMRI)在肝内局灶性病变(FLL)的诊断,探讨CE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74例接受了CEUS和CECT/CEMRI检查的病例,并与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比较,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CEUS诊断准确率达94.6%,CECT/CEMRI诊断准确率达90.6%,CEUS和CECT/CEMRI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一些特殊肝脏肿瘤患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的检出率。结论 CEUS对微小病灶及瘤内供血血管的显示优于增强CT和MRI。(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邹荣莉,邱英武,张雪梅,张越林,杨军[8](2010)在《术中超声实时定位在颅内局灶性病变切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实时定位在颅内局灶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颅内局灶性病变患者于术中用超声对病灶进行实时定位引导,明确手术范围和深度。结果:该组患者均于术中超声实时定位下找到病变,可清楚观察脑中线是否移位,脑室有否扩张、受压或变形,肿瘤大小、边界是否清楚,是囊性、实性或混合性,与CT、MR I及手术对照均相符。结论:术中超声实时定位用于颅内局灶性病变的病灶切除与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避开脑内重要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脑组织损伤,预防及减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0年11期)

黄婷,李汉英,徐伟韬,何为芬,董常峰[9](2010)在《超声造影对慢乙肝肝内微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慢乙肝肝内微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慢乙肝患者共85个肝脏微小占位性病变(≤2.0cm)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病例均与增强CT或MRI对照,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血管瘤18例,肝硬化再生结节46例,局灶性增生结节2例,局灶性脂肪缺失5例。造影剂选用SonoVue,浓度为8uL/ml,经肘部浅静脉快速推注。结果 85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表现,14例肝癌动脉相表现为均匀性快速增强,10例门脉相快速消退为低增强,4例延迟相缓慢消退为低增强;18例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高增强,门脉及延迟相进一步增强,持续时间较长;48例肝硬化再生结节表现为与肝实质同步增强;局灶性脂肪缺失表现也与肝实质同步增强。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慢乙肝患者肝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0年02期)

唐建华,张开华,阎伟伟[10](2008)在《弥漫型脂肪肝内局灶性病变的CT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弥漫型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的CT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弥漫型脂肪肝合并局灶性病变(35例)或残存肝岛(5例)患者的CT资料,观察脂肪肝对肝局灶性病变CT表现的影响。结果40例弥漫型脂肪肝中,26例合并多发局灶性肝病变,9例合并单发病变,5例残存肝岛。35例肝局灶性病变中,转移瘤18例,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2例,血管瘤8例,多发囊肿5例,多发腺瘤及单发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各1例。CT平扫肝局灶性病变相对密度随脂肪肝程度而异,边界多不清,增强后强化方式则与无脂肪肝背景的肝内病变相似。结论弥漫型脂肪肝内局灶性病变,其CT表现与正常背景下有所差异,增强检查尤其是动态增强对病变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典型病例,随访对比有助于正确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08年11期)

肝内局灶性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内中、小型局灶性病变在超声造影表现典型与否对临床处理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内单个占位性病变(≤5.0 cm)进行超声造影,根据病灶是否为典型增强模式而行不同的临床处理。结果:85例病灶中,72例行手术或随访追踪,13例行穿刺活检。运用此法诊断各种病灶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平均值分别是90.8%、99.2%、98.0%和95.3%。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内中、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典型与否对指导临床处理具有重要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内局灶性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1].王豪,宋嫣,邓雅琴,甘丽虹.超声造影在肝内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8

[2].杨慧燕,温红.超声造影在慢乙肝肝内中小型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8

[3].张宏,钱斌,孔梓祥,李黎.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局灶性炎性病变[C].201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

[4].李健,王洲,殷延华,任永凤,张伟丽.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肝内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

[5].冯美娇.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

[6].杨云,周翔,周锋盛.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

[7].李玲,程国涛,余后强.超声造影和CT/MRI增强检查在肝内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比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

[8].邹荣莉,邱英武,张雪梅,张越林,杨军.术中超声实时定位在颅内局灶性病变切除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0

[9].黄婷,李汉英,徐伟韬,何为芬,董常峰.超声造影对慢乙肝肝内微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0

[10].唐建华,张开华,阎伟伟.弥漫型脂肪肝内局灶性病变的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

标签:;  ;  ;  ;  

肝内局灶性病变论文-王豪,宋嫣,邓雅琴,甘丽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