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于量子限域和边缘效应,二维材料蚀刻或图案化的一维纳米带可以提供更大的电子可调性,使我们在器件的功能设计和优化方面获得足够的灵活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深入了解黑磷纳米带的性质及功能设计方法,以便为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带来可能的应用,对自旋电子学的发展铺平道路。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氢化的Zigzag和Armchair型黑磷纳米带在过渡金属元素吸附下的磁性诱导,及5%的应变作用对黑磷纳米带体系磁性的调控作用。第一章,我们简单介绍了低维纳米材料,主要是黑磷烯材料的基本结构、特异性质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及其衍生的两类黑磷纳米带的结构及基本性质。还讲到了对纳米材料的磁性诱导及调控的常用方法,而吸附或替代掺杂过渡金属原子被认为是对纳米材料引入诱导高居里温度磁性的最有效方法。从而提出设想:研究通过在黑磷纳米带上吸附3d过渡金属原子的方法对非磁的黑磷纳米带进行磁性诱导,并尝试通过施加应变来调控体系磁性的可能性。第二章,我们介绍了在凝聚态物理计算科学以及化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主要介绍了计算中使用的密度泛函理论。同时介绍了计算过程中使用到的模拟计算软件包、建模软件及后期数据处理和作图软件。第三章,我们首先建立边缘氢钝化的Zigzag和Armchair型黑磷纳米带的结构模型,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吸附3d过渡金属原子的黑磷纳米带的稳定磁耦合状态及电学性质。结果表明:边缘加氢修饰的黑磷纳米带均为直接带隙非磁半导体,其电子结构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过渡金属原子Sc、Ti、V、Cr、Mn、Fe和Co能够在黑磷纳米带的空位上方稳定吸附,并产生局域磁矩,没有明显改变黑磷纳米带的几何结构,保留了其纳米带结构的完整性。我们还分析了过渡金属原子吸附在黑磷纳米带表面的磁耦合性质,耦合磁矩的大小取决于过渡金属原子的种类,并通过晶体场理论解释了不同过渡金属原子吸附在黑磷纳米带上产生的局域磁矩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最后,过渡金属原在黑磷纳米带表面的吸附改变了纳米带的电子结构,在本征黑磷纳米带的带隙中间会引入新的能带,吸附过渡金属原子后的黑磷纳米带体系带隙明显变窄,但仍为半导体性质。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吸附过渡金属原子的黑磷纳米带体系在5%的拉伸和压缩应变作用下的应变效应,包括体系的吸附能、磁耦合状态和电子性质的变化。研究发现:Sc、Ti、V、Cr、Mn、Fe、Co原子在Zigzag和Armchair这两种类型的黑磷纳米带表面的吸附均表现为压缩应变作用下更稳定。另外,应变作用能够明显改变部分吸附原子体系的局域磁矩大小和磁耦合状态,引起吸附原子磁耦合状态的铁磁-反铁磁转变。应变作用明显改变了黑磷纳米带体系的电子结构,甚至还引起了Sc@ZBPNR体系由半导体向金属性质的转变。第五章,我们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一博
导师: 贾瑜,牛春要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黑磷纳米带,磁性,应变调控
来源: 郑州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物理学,材料科学
单位: 郑州大学
分类号: O469;TB383.1
总页数: 57
文件大小: 4590K
下载量: 92
相关论文文献
- [1].二碲化钨纳米带的合成及热电性质[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9(04)
- [2].单层二硫化钼纳米带弛豫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 物理学报 2016(16)
- [3].金属铋纳米带二维金属表面态研究获进展[J]. 中国粉体工业 2014(04)
- [4].图案化锥形氧化锌纳米带的原位热氧化法制备与发光性质[J]. 无机化学学报 2012(01)
- [5].简易、可控制备硫化铅纳米带(英文)[J]. 应用化学 2012(05)
- [6].单晶铋纳米带的制备与生长机制研究[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12(04)
- [7].掺银二氧化钛纳米带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 材料工程 2009(10)
- [8].半胱氨酸诱导金纳米带室温合成[J]. 科学通报 2008(20)
- [9].铟掺杂的氧化锌纳米带的制备和发光特性[J]. 人工晶体学报 2008(02)
- [10].掺杂扶手型锡烯纳米带的电子结构及输运性质理论研究[J]. 功能材料 2018(08)
- [11].表面修饰的钒氧化物纳米带上甲苯选择氧化反应(英文)[J]. 催化学报 2013(07)
- [12].TiO_2纳米带在强碱条件下的水热反应[J]. 化工新型材料 2010(01)
- [13].硝酸诱导金纳米带的晶种法制备及光谱表征[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0(04)
- [14].温和条件下碲纳米带的稳定性研究[J]. 建材世界 2009(04)
- [15].三氧化钼纳米带自组装柔性薄膜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20(01)
- [16].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氧化锌纳米带发光特性的研究[J]. 物理学报 2013(14)
- [17].硫化铋准纳米带阵列的可控合成及光学性质[J]. 硅酸盐学报 2013(09)
- [18].硼氮掺杂对锯齿形石墨烯纳米带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19].双弯曲对称石墨烯纳米带的热电性质[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20].氧化锌纳米带的合成及应用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 [21].硼烯纳米带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发光学报 2018(12)
- [22].静电纺丝法制备CaIn_2O_4-In_2O_3纳米带及其光催化性能[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09)
- [23].分级结构的碳/二硫化钼纳米带的制备及其锂电性能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8(02)
- [24].单晶体氧化锌微/纳米带电阻与长度的特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12)
- [25].TiO_2(B)纳米带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分解水产氢性能[J]. 分子催化 2015(04)
- [26].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在单轴应力下的能隙调控[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27].铂掺杂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学特性研究[J]. 物理学报 2012(02)
- [28].石墨烯纳米带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29].TiO_2纳米带光催化二氧化碳甲烷化[J]. 无机化学学报 2010(12)
- [30].含带隙石墨烯纳米带的自旋筛选输运[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