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使馆大楼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的生理学研究

以使馆大楼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的生理学研究

一、以使馆建筑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可凡[1](2020)在《基于事理学的北京古都建筑五色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五色文化体系随礼制制度而持续赓续演变,深刻影响着历代古都色彩风貌,更成为现当代城市地理色彩文化精华保护和有机更新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稳定与人文意识的加强,城市更新除去对功能、审美的追求,作为一种城市文化语言用以表达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地理色彩也日益得到重视。本研究选取北京老城的色彩特征作为课题研究内容,以探析北京老城地理色彩风貌赓续规律为目标,运用地理色彩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统计分析技术,以事理学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建立时序性的北京古都建筑五色系统。北京古都建筑五色系统研究以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城市人工和色彩映像四因作为事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分析要素,通过对北京老城范围内色彩载体的遴选,以及参考和归纳大量参考文献,确定研究范围和对象。同时,参考国内外城市色彩体系构成与发展概况,梳理不同表色系统的应用情况,为北京古都建筑五色模型的建立提供切实依据。本研究以北京老城内现存状况较好的文物建筑为主要样本例,分析其演变历史、建造时期、现存状况、建筑特色和色彩现状,展开实地调研与样本收集。通过对建筑本体现状色彩的测定、记录、拍摄与分析,在定性认识北京老城建筑现状色彩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理色彩管理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进一步支撑构建北京老城五色系统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对老城内建筑的现状色彩进行度量、计算和评价,分析色彩构成的中心频率、分布特征、色彩对比及离散趋势,从而归纳老城建筑的基调色、其他代表色;类型风貌建筑的主题色、其他代表色,以及建筑本体与材料的主体色、辅助色和点缀色的基准值,对不和谐的色彩进行剔除。结合事理学“事”“理”要素和脉络分析,进而确立与孟塞尔(Munsell)国际标准色系统对照的北京古都建筑五色系统色彩阈值,并遵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对“老城整体保护”要求以及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千年积淀的文化内涵,构建《北京古都五色系统色系谱图》。最后,根据典型历史城市在进行色彩规划相关工作时应遵循的依据和原则,以北京老城五色系统模型为依托,提出五色系统模型的演化提升与应用价值,推动遗产保护下的地理色彩事理理论及色彩规划设计研究探析,为城市地理色彩体系研究提出一个有综合性、普遍性和合理性的研究成果与理论。

张梦宇[2](2018)在《北京老城地理色彩保护规划要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形成了因循我国传统“礼制”制度的城市格局,见证了历史沧桑,不断发展成为展现国家新面貌的现代化首都,更是东西方文明相遇和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近30年来,针对城市色彩风貌出现的“千城一面”的问题,国内众多城市开展了城市色彩规划。但长期以来,规划停留在宏观或中观的层面,规划实施性不佳。随着近年“多规合一”、“供给侧改革”等战略的提出,新时代的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北京老城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因而,本研究选取北京老城为研究范围,以探索北京老城地理色彩理论和基于保护的色彩规划编制内容为目的,通过对比历史城市地理色彩相关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内容,确定历史城市地理色彩的发展历程和识别内涵。从伦理、事理和法理三个研究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我国“色彩礼制”的发展历程,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法,综述色彩学、色彩地理学、伦理学、谱系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方向,明确色彩分类和标定方法、城市与色彩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层级的色彩专项内容等,综合形成地理色彩的伦理架构、识别事理框架和保护专项机制。基于以上理论,立足新时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定性分析老城地理色彩成因的环境先决条件和文化价值,作为色彩规划的编制依据。以文化地理特征识别为核心,以城乡规划体系控制为主线,明确老城地理色彩的上位规划依据。结合孟塞尔(Munsell)国际标准色彩体系,对接《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体系,识别北京老城地理色彩的“基因”,形成建筑本体、景观绿化和路面铺装的主体色、辅助色以及点缀色的色值数据,建立地理色彩信息管理数据库。依据上位规划及本研究的规划机制,从分区层面出发,综合得出街区基调色和其他代表色的色值基准,编制形成老城色彩总谱、分区分谱和街区色彩详谱,落实地理色彩的保护与发展。在当今“互联网+”新经济的模式下,北京地理色彩保护与规划的理论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奠定我国城市色彩规划编制的理论基础,实现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

熊清华[3](2018)在《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国家倡导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愿景。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景观是该民族在生存生产的实践中,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而在大地留下的烙印,也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文化遗存。它记载着黎族的历史文化,保存着传统黎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黎族人民所拥有的生存智慧,也是海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家绿色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黎族村落人居生态环境与文化景观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出现了新建的村落格局和建筑样式雷同、人文景观缺失、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保护黎族传统村落原有的生态格局和文化景观遗产刻不容缓。文章整合了民族学、美学等理论资源,结合人居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的视野、方法和工具,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构架文章主体内容。首先,从人居学的视角提出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的概念,解析其理论在国内的发展,阐述人居活动的“三元”理论和人居环境的“场域”理论。另外,对环境美学的研究范式展开论述,旨在吸收其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作为对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审美研究范畴界定和美学思想阐释的基础。其次,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多个黎族传统村落田野点的深入调查,研究并分析海南黎族传统人居环境审美观的形成。从史料中考察海南黎族的族源、族称、方言以及其主要的居住地区的形成历史。考察气候、地形、资源因素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分析人居活动中的村落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信仰与习俗等人文因素;同时引入黎族传统古村落——东方市白查村的实地田野调查案例,论证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观念在其中的展现,对黎族传统居住文化的生态审美观念进行解析。再次,以典型黎族传统建筑——“船型屋”为个案研究,结合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分析具有“典型性”的黎族传统民居建筑——“船形屋”形成的文化因素。从“船形屋”的材料、结构、装饰等方面的建造特点,对五大方言民居建筑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涵摄的生态美学观念与生态智慧,挖掘船形屋营建历程中审美思想的内涵与价值。同时,探讨海南黎族各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生态实践,总结该民族的建造智慧对人居环境生态实践的启示。然后,具体考察黎族传统人居环境的现代发展与重构再生。首先,通过两个典型的黎族传统村落的田野调查,具体考察其自然景观、建筑形态、院落空间、室内布局、邻里关系等方面,阐释黎族传统人居环境审美观念的现代变迁。并提出总结观点:在当前黎族乡村改造中要继承其传统村落中建筑内向性空间秩序,院落模式演变、重唤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居住智慧。结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县的现状,分析现代审美观念的变迁对传统建筑发展的冲击,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的西方化、立面装饰的图像化、建筑材料的现代化;乡村景观中大广场、大量硬质铺装、大体量柱式的出现。针对当前海南岛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现状提出问题:大量的传统村落被改造为旅游景点;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缺少对黎族深层文化结构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出现了许多黎族文化滥用现象,错误的引导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以“槟榔谷”为例,解析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符号在现代乡村旅游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图示语言。从建筑符号、图腾符号、色彩符号等方面来分析,如何构建“居住”与“游憩”并存的村落空间,实现民族文化符号的“象征性”与“艺术性”共存,使黎族传统人居文化在现代发展中实现文化重构与再生。最后,文章归纳总结出“美丽乡村”图景中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审美模式与景观营建,这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基于国内外的环境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围绕景观的“如画性”、“审美参与”、“民族生境”的自然、社会、文化等维度等核心内容,总结出三种审美模式。其中,“如画”模式的特质是从视觉艺术的维度对黎族村落自然风景进行“画意”的把握;“游居”模式是从“审美参与”的视角,提出如何营建宜居、宜游的理想人居空间;“生境”模式阐释了要依据自然与社会整合的民族文化归属,对黎族村落进行具有“家园味道”的景观改造。同时以此为设计理念,将三种模式转化为“艺术设计”与“人文生态系统设计”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运用于黎族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传承与更新实践中。最后提出黎族乡村景观营建的审美特征是具有“田园牧歌式”的、涵摄了“风水意象”的、具有“场所精神”与“荒野精神”的农耕文化景观。总之,本文尝试通过考察与分析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中所蕴含的独特的生态审美思想,审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审美观念的变迁与文化重构,旨在探寻当下如何构建黎族地区乡村环境景观营建的审美模式;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实现“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科学的营建与改造方法,最终归旨在于实现黎族乡村地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彭卫[4](2015)在《北京使馆区发展、空间演化及区域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一切侵略特权,也结束了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屈辱的历史。为满足各时期与我建交国家驻华使馆的馆舍需求,1950年代至上世纪末,中国政府在北京市朝阳区规划建设了第一、二、三使馆区,在为驻华外交人员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大力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驻华使馆和国际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政府已着手第四使馆区的筹备与规划工作。北京第四使馆区的建设,不仅将为我国对外交往搭建一个新的平台,还将为促进北京经济建设进一步提升、创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使馆区的发展和演化问题在世界各国已逐渐受到关注,但综观国内外有关使馆区的研究成果,关于使馆区空间结构、形态演变及其内在机制的探讨还没有一个清晰和全面的论述,普遍存在“轻理论、重实践”的现象。另外,缺乏关于使馆区区域效应的系统性研究。鉴此,本文以使馆区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以区域经济学为理论框架,从使馆区空间演化与周边区域发展互动角度,研究了使馆区对区域经济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使馆区在提升区域效应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仅针对使馆区这一城市化进程中特殊区域的形成、发展和演化问题进行研究,不涉及研究外交关系、社会制度、地缘政治、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与广义国际政治和外交学等学科领域方面有关的内容。文中对外交、使馆、使馆馆舍等基本概念的简单辨析以及有关研究背景的概括描述,不仅是因为它们与使馆区之间有着密切的先后顺序和因果联系,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层层递进引入对使馆区的介绍和研究。这一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为使馆集聚现象的产生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有利于为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新的分析思路,有利于为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在实践中使馆区的建设与发展是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并且可为各领馆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因此,本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上都有一定创新之处。论文内容共分九章。第一章对研究对象与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对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进行说明和阐释,明确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并拟定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区位论、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中有关区域效应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并对目前国内外有关外交馆舍和使馆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从历史角度分析北京使馆区的变迁进程,以期对相关问题的历史脉络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为北京使馆区空间演化规律做铺垫。第四章从时代背景、动力机制、运行机理、轨迹路径等不同方面以及宏观、微观不同层次分析了北京使馆区空间演化规律。第五章以区域效应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为出发点,从定性角度分析了北京使馆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空间效应。第六章选取有关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并借助DPS数据处理系统对使馆区区域效应进行量化评价。第七章介绍了德国、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其他国家使馆区发展、演化的实践过程,通过对其成果经验及不足之处的总结,得出有关值得借鉴的经验。第八章揭示了北京使馆区及其周边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在上文分析基础上,根据使馆区区域效应的调控目标,提出促进使馆区区域效应提高的对策建议。第九章是对本文研究过程和分析结果的总结。

李佳[5](2014)在《建筑方法形体学——以安徽省博物馆设计过程为例》文中提出所谓理论指导实践。建筑创作的实践同样需要建筑设计理论的指导。建筑方法形体学是建筑设计理论的一个分支,是指导建筑设计实践和分析建筑设计成品的其中一种思维角度。笔者通过阅读任兰滨的《以使馆建筑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研究》,参考其使用建筑方法形体学分析建筑实例的方法以及其中例子,结合笔者亲身参与安徽省博物馆投标设计的构思经历,从平面设计,形态设计和细节设计3方面探讨其先后次序,相互作用以及建筑方法形体学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建筑设计和分析建筑设计的内在逻辑,减少建筑设计的盲目性。

高阳[6](2014)在《中国驻外使馆建筑文化性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事业步入了新的阶段。中国的外交代表机构建设随着新中国外交事业一起成长壮大,实现了巨大的发展与跨越。过去人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使馆内的外交人员和使馆内发生的事件,对于使馆建筑这一承载外交生活的舞台并没有太多要求——一切固定的、安全的场所都可以作为使馆建筑——其使用功能远远超过了文化功能。而今天的使馆负担着文化传播的使命,它除了容纳外交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外还需要向外界宣传它所代表的国家。派遣国希望通过使馆建筑展现本国的政治意图和价值观念,宣传本国的外交政策,树立国际形象。近年来,各大设计单位在外交部的委托下承担了大量驻外使馆的设计工作。本人有幸作为实习生参与了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建筑设计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在设计过程中,本人对使馆建筑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意识到了它不同于一般办公建筑的特殊性。在与项目负责人的交流中和与外交部的接触中,本人深感文化性及文化性表达对于使馆建筑的重要性。本文即是对设计院实践过程所获进行的更进一步的探索。本文从文化与建筑文化的角度入手,参考“语言表达”的过程提出了“使馆建筑的文化表达过程”,即主体以使馆建筑为载体,运用建筑语言向客体表达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以达成主体的目的并获得预期的反馈的过程。并在大量资料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这一主要论点展开论述,在二三四章分别回答了“谁来表达”、“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建筑设计实践为例,为本文结论提供实证支撑。本文以使馆建筑设计实践中的文化性表达诉求为出发点及最终归宿。希望能够为使馆建筑实践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思路,也为针对中国驻外使馆的深入研究和“使馆建筑”这一建筑类型的研究铺开起到辅助作用。

桂朝东[7](2013)在《使馆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政治的严肃性、安全的敏感性和境外建设的特殊性,关于使馆建筑的系统研究相较于其他建筑类型而言稍显不足。然而使馆建设量之大,凸显了使馆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使馆建筑文献系统研究,对国内外使馆案例深入解读,对导师实际使馆项目借鉴引用。使馆建筑作为外交活动的空间载体,融合了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是一类重要且特殊的建筑类型。基于特殊的使用对象和建筑属性、异地办公和境外建设的要求、复合的功能和空间形态,使馆建筑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建筑范式和设计要求,这主要包括:使馆选址、总体设计、功能布局、空间组合等方面。使馆作为国家形象和利益在海外的官方代表,应该展现国家的尊严和权威、民族文化和传统,同时又需要尊重地域环境、地域文化和地域心理诉求;使馆作为国家的驻外机构,应保证其安全防护的性能,同时又需要展现出开放、亲和的形象。使馆建筑一般融合了仪式性空间、领事服务空间、内部办公空间、大使官邸和其他附属空间。使馆建筑需要平衡工作空间和生活空间、公共性和私密性、对外服务空间和内部办公空间的关系,各部分既独立又紧密联系、交织在一起。使馆建筑的独特性促使其必须在东道主国和来宾国、同化和异化之间寻求平衡点。本课题突出对于使馆这一类建筑的系统研究,借鉴国内外使馆建筑设计的经验,探索使馆建筑的设计要求,为我国驻外使馆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基础性的参考。

孙丹荣[8](2012)在《建筑的外交语言 ——当代中国驻外使馆建筑设计探讨》文中认为本文经过对当代使馆建筑设计的探讨研究,分析了大使馆的建筑特殊性,说明中国驻外使馆建筑作为国家形象与意识形态的载体,通过使馆建筑的窗口向世界了提供主动交流的平台,可以把当代中国的建筑理念和精神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向公众展示开放自信的现代中国新形象。在经过对中国驻外大使馆实际工程设计的经验总结后,从中国驻外使馆建筑设计的外部因素、内部功能、建筑环境、形象表达,以及使馆设计需要注意的细节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使馆建筑的三大使用功能、主要建筑单体的组成和要求、对使馆用地内环境的控制,以及使馆的建筑形象表达。中国驻外使馆建筑是我国对外的建筑外交语言,准确掌握这门外交语言,深入了解建筑及其环境因素的本质特性,找到最有效的设计方式和切入点,以具体的建筑外观、空间环境作为媒介,将中国的国家形象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展示和宣传出去,是使馆建筑设计追求的最终目标。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使馆建筑设计与国际社会大背景关系愈加密切,当今世界的反恐形势给使馆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摸准时代脉搏,了解使馆需求,是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的重要保证。

任兰滨[9](2004)在《以使馆建筑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是通过对于建筑功能的载体——建筑形态的分析 ,研究从建筑设计构思到具体的建筑形态的动态思维过程。“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的研究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深化了建筑设计的理论依据 ,对于现代的建筑创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美国驻德国大使馆和美国驻印度大使馆为例 ,从平面设计、形态设计和细节设计 3方面探讨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寻找建筑设计的内在逻辑性 ,减少建筑设计的盲目性。

二、以使馆建筑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使馆建筑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事理学的北京古都建筑五色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城市色彩实践多元
        1.1.2 传统色彩文化兴起
        1.1.3 北京色彩管理探索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课题的研究概念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课题的研究步骤与方法
        1.4.1 研究步骤
        1.4.2 研究方法
    1.5 课题的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发展概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色彩学
        2.1.2 表色系统
        2.1.3 色彩地理学
        2.1.4 事理学
    2.2 国外色彩体系的发展力
        2.2.1 国外色彩体系研究
        2.2.2 国外色彩体系在城市色彩规划中的实践
    2.3 国内色彩体系的发展需要
        2.3.1 国内色彩体系研究
        2.3.2 我国色彩体系在城市色彩规划中的实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古都建筑色彩之“物”的分析
    3.1 北京老城的演变历史
    3.2 北京古都现存遗址遗物概况
    3.3 北京古都建筑色彩风貌现状
        3.3.1 北京老城整体色彩风貌
        3.3.2 两轴沿线色彩风貌
        3.3.3 四重城廓色彩风貌
        3.3.4 历史街区/文化精华区色彩风貌
    3.4 北京古都五色系统研究基础
        3.4.1 研究体系
        3.4.2 历史时期与城市环境
        3.4.3 研究对象与样本筛选
        3.4.4 样本类别与数据采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古都建筑色彩之“事”的分析
    4.1 北京古都建筑色彩之“事”的四因
        4.1.1 北京古都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4.1.2 北京古都社会人文形态发展
        4.1.3 北京古都城市人工文明进程
        4.1.4 北京古都色彩映像
    4.2 北京古都建筑五色系统模型的事理分析
        4.2.1 色彩现状分析
        4.2.2 色彩特征提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古都建筑五色系统之“事理”的分析
    5.1 北京古都建筑色彩之“理”的研究
        5.1.1 北京古都建筑色彩内因研究
        5.1.2 北京古都建筑色彩外因限制
    5.2 色彩模型构建
        5.2.1 五色模型推导
        5.2.3 色彩谱系构建
    5.3 北京古都建筑五色系统模型应用价值
        5.3.1 价值意义
        5.3.2 历史价值
        5.3.3 艺术价值
        5.3.4 科学价值
        5.3.5 文化价值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北京老城地理色彩保护规划要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战略与新需求
        1.1.2 城市色彩面临的新挑战
    1.2 研究的范围与对象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历史城市地理色彩的保护与实践
    2.1 历史城市地理色彩的保护
        2.1.1 国际地理色彩保护相关概念
        2.1.2 我国现代城市色彩理论的发展
    2.2 历史城市地理色彩的规划实践
        2.2.1 国外的历史城市
        2.2.2 国内的历史城市
    2.3 我国现有色彩研究的问题
    2.4 北京老城的地理色彩实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城市地理色彩理论构建
    3.1 地理色彩的伦理架构
        3.1.1 伦理学基础
        3.1.2 地理色彩的伦理
    3.2 地理色彩识别的事理框架
        3.2.1 科学视角的色彩学
        3.2.2 城市视角的地理色彩
        3.2.3 地理色彩识别的定位
        3.2.4 地理色彩的谱系识别
    3.3 城市色彩规划的理论框架
        3.3.1 “多规合一”改革下的色彩专项
        3.3.2 城市色彩规划的体系重构
    3.4 老城地理色彩保护与规划依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护视角下的北京老城地理色彩识别
    4.1 老城“色彩礼制”的发展
        4.1.1 “色彩礼制”历史沿革
        4.1.2 老城地理色彩伦理
    4.2 老城自然地理和色彩变迁
        4.2.1 老城的自然地理
        4.2.2 色彩空间的演进
    4.3 老城地理色彩的基础研究
        4.3.1 老城色彩保护的要点
        4.3.2 地理色彩的风貌特征
        4.3.3 地理色彩的调研方法
        4.3.4 地理色彩的识别方法
    4.4 老城地理色彩的识别
        4.4.1 核心景观色彩识别
        4.4.2 宫城背景色彩识别
        4.4.3 宗教风貌色彩识别
        4.4.4 居住风貌色彩识别
        4.4.5 特色风貌色彩识别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老城地理色彩保护的规划编制
    5.1 色彩保护与规划的原则
    5.2 地理色彩谱系保护的要点
        5.2.1 地理色彩的伦理谱系
        5.2.2 地理色彩识别的事理框架
        5.2.3 “多规合一”色彩专项机制
    5.3 老城色彩规划的编制要点
        5.3.1 色彩保护的价值定位
        5.3.2 分区色彩规划编制程序
    5.4 分区色彩规划的编制内容
        5.4.1 老城整体色彩保护
        5.4.2 老城分区色彩保护
        5.4.3 街区色彩保护基准
    5.5 色彩规划的管理和实施
        5.5.1 规范成果的表达形式
        5.5.2 多部门协同的管理机制
        5.5.3 构建公众参与的平台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本文主旨和创新点
        (一)本文主旨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五、田野点与田野调查经历
        (一)黎族传统古村落——东方市白查村的田野调查
        (二)“黎族古村”——五指山毛阳镇初保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三)“最美乡村”——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寒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第一章 “人居环境”及环境的审美范式
    第一节 人居环境学理论的提出与演进
        一、国外人居环境理论的演进
        二、国内人居环境理论的演进
        三、人居环境的研究范畴
        四、人居环境的相关“场域”理论
    第二节 环境美学的理论范式
        一、参与模式
        二、对象范式
        三、景观模式
        四、环境范式
第二章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审美观的形成
    第一节 人居背景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族源、族称、方言因素的影响
        二、气候、地形、资源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人居活动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村落文化:生活图景与生产技艺的人文书写
        二、建筑文化:黎族建造技艺的历史表征
        三、信仰习俗:神圣信仰的世俗化之路
    第三节 人居观念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诗意地栖居”的自然哲学观
        二、“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观
        三、“聚族而居、乐世归野”的艺术人生观
第三章 黎族船型建筑的生态与环境美学阐释
    第一节 船形建筑的生态美学特征
        一、用料——“就地取材、质朴自然”的选材法则
        二、结构——“道法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法则
        三、装饰——“适度设计、美观实用”的装饰意匠
        四、选址——“沟通天地、界定四方”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船型屋形成的文化因素
        一、海洋文化的影响——生存
        二、传统造型的思维模式——象征
        三、造物的艺术观念——图腾
    第三节 船形屋的生态美学智慧
        一、家园观念
        二、栖居美学
        三、阴阳相生
第四章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代发展与重构
    第一节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状调查
        一、初保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二、什寒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第二节 黎族传统村落建筑的现代审美风尚
        一、建筑功能的时代变迁
        二、建筑风格的西方化、形式化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的符号化与文化重构
        一、黎族传统村落文化的符号语言
        二、黎族传统村落中的建筑符号与空间设计艺术
        三、黎族传统村落文化符号在现代旅游景观中的语言图式
        四、黎族传统村落文化在现代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滥用
第五章 黎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模式与景观营建
    第一节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三种审美模式
        一、“如画”模式:黎族村落人居环境作为审美对象
        二、“游居”模式:黎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范型
        三、“生境”模式:黎族村落自然、人文精神的复魅与回归
    第二节 黎族传统村落的景观营建
        一、田园耕读之乐
        二、择居风水意象
        三、乡村场所精神
        四、荒野自然留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北京使馆区发展、空间演化及区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基本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区位论对区域效应问题的研究
        一、古典区位论
        二、新古典区位论
    第二节 区域发展理论对区域效应问题的研究
        一、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第三节 产业集聚理论对区域效应问题的研究
    第四节 国内外有关外交馆舍和使馆区的研究
        一、关于外交馆舍建筑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外交馆舍法律方面的研究
        三、关于使馆区的研究
    第五节 相关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第三章 北京使馆区历史变迁进程
    第一节 东交民巷使馆区
        一、使馆区的前身(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
        二、使馆界的出现(第一次鸦片战争至庚子事变)
        三、“国中之国”的形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至民国初期)
        四、使馆区的结束(民国中后期至新中国初期)
    第二节 新中国使馆区
        一、第一使馆区
        二、第二使馆区
        三、第三使馆区
        四、第四使馆区
    第三节 各省市领馆区
        一、上海领馆区
        二、广州领馆区
        三、成都领馆区
        四、武汉领馆区
        五、南宁领馆区
        六、昆明领馆区
        七、沈阳领馆区
        八、西安领馆区
第四章 北京使馆区空间演化规律
    第一节 使馆区空间演化的时代背景
        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均衡化方向发展
        二、区域空间价值提升与融入世界城市体系步调一致
        三、城市外交的兴起和发展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
        四、城市反恐体系的构建已成为维护公共安全的基础
    第二节 使馆区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一、战略调整,政府导向力
        二、体制转型,市场牵引力
        三、区位重构,投资推动力
        四、属性同质,文化聚合力
    第三节 使馆区空间演化的运行机理
        一、初始推动机制
        二、循环累积机制
        三、自组织机制
    第四节 使馆区空间演化的路径特征
        一、城市定位与区域发展互动,引致使馆区呈“环带”分布趋势
        二、空间演替与政府调控互动,引致使馆区城市建设品质的提升
        三、社会分异与空间分异互动,引致外事机构及人员内聚性较强
        四、个体位势与空间位势互动,引致使馆区周边经济体微观重构
第五章 北京使馆区区域效应分析
    第一节 区域效应的内涵与特征
        一、区域效应的内涵
        二、区域效应的基本特征
        三、区域效应的逻辑结构
    第二节 区域经济效应
        一、乘数效应:使馆区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高端布局、高端集群和高效建设
        二、扩散效应:使馆区发展有利于营造大空间、搭建大平台以及改善大环境
        三、拉动效应:使馆区发展有利于统一调配涉外市场资源拉动集聚跨越发展
    第三节 区域社会文化效应
        一、社会发展引导效应:使馆区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二、人居环境优化效应:使馆区发展有利于提升国际化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
        三、区域文化转型效应:使馆区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际化文化功能和创新功能
    第四节 区域空间效应
        一、空间结构调整效应:使馆区发展有利于强化政府对城市空间调整的管控
        二、空间拓展效应:使馆区发展有利于夯实城市国际现代化发展空间的基础
        三、空间结构演化效应:使馆区发展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协调共进
第六章 北京使馆区区域效应评价
    第一节 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
        一、体系设计思路
        二、体系设计原则
        三、指标选取方向
        四、体系设计方法
    第二节 模型选择与测算过程
        一、灰色关联分析
        二、测算过程
    第三节 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使馆区商贸发展指数对区域发展的回馈度较大
        二、使馆区产业发展指数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度欠佳
第七章 国外使馆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德国柏林使馆区
        一、二战前后的柏林使馆区
        二、复都之后的柏林使馆区
    第二节 马来西亚布城使馆区
    第三节 美国华盛顿使馆区
        一、华盛顿使馆区的位置分布
        二、驻美外交馆舍选址的有关规定
        三、华盛顿设立新使馆区的设想
    第四节 澳大利亚堪培拉使馆区
        一、堪培拉使馆区的由来
        二、各级政府在使馆区规划和分配中的作用
        三、外事用地未来的需求和供应
第八章 北京使馆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使馆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一、立法缺失,使馆区发展缺乏法律保障
        二、定位单一,外事区域规划缺乏整体性
        三、储备不足,外事用地规模效应有待提高
        四、认识模糊,使馆区周边区域发展缺少政策支持
    第二节 使馆区面临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使馆区设立时的客观条件限制
        二、驻华外交机构馆舍选址管理政策的变化
    第三节 使馆区区域效应的调控目标
        一、区域贡献的高效化
        二、区域产业的整合化
        三、区域布局的合理化
        四、区域发展的协调化
    第四节 促进使馆区区域效应提高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政策支持,为区域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二、凸显差异定位,为区域发展开辟特色路径
        三、推进人才集聚,为区域发展打造动力支持
        四、优化服务环境,为区域发展提升竞争实力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5)建筑方法形体学——以安徽省博物馆设计过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
使馆建筑和博物馆建筑的特点
    1.使馆
    2.博物馆
建筑设计与描述建筑设计
建筑方法形体学在安徽省博物馆的应用
结语

(6)中国驻外使馆建筑文化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外交及其相关概念
        1.2.2 使馆及使馆建筑的相关概念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
        1.4.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4.2 研究方向的确定
        1.4.3 时间跨度的确定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化性与文化表达
    2.1 “文化”的含义与存在
    2.2 建筑文化现象
    2.3 使馆建筑的文化性与文化表达
        2.3.1 使馆建筑的文化性
        2.3.2 使馆建筑的文化性表达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驻外使馆建筑的文化性
    3.1 中国驻外使馆历史演进
        3.1.1 发展滞缓阶段(1949年~1978年)
        3.1.2 曲折前进阶段(1978年~1990年代初)
        3.1.3 多元化发展阶段(1990年代末~至今)
    3.2 中国驻外使馆的文化性现状
        3.2.1 中国驻外使馆文化性发展趋势
        3.2.2 中国驻外使馆文化性表达内容
        3.2.3 中国驻外使馆文化性表达途径
    3.3 影响中国驻外使馆文化性的因素
        3.3.1 社会因素
        3.3.2 自然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文化建构的中国驻外使馆建筑设计
    4.1 使馆建筑文化性表达原则
        4.1.1 人文主义原则
        4.1.2 现实主义原则
        4.1.3 多元化原则
    4.2 使馆建筑文化性表达设计手法
        4.2.1 传统的借鉴
        4.2.2 形式的转化
        4.2.3 抽象与概括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使馆建筑设计实践——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为例
    5.1 项目概况
        5.1.1 总体概况
        5.1.2 场地概况
    5.2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文化性表达研究
        5.2.1 介入环境
        5.2.2 空间塑造
        5.2.3 抽象符号
    5.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中国驻外使馆一览表
附录2 本文所涉及中国驻外使馆建筑概况

(7)使馆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使馆建设热潮
        1.1.2 研究的重要性
        1.1.3 研究的紧迫性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1.2.1 研究的对象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1.1 使馆历史研究
        1.3.1.2 使馆建筑保护研究
        1.3.1.3 使馆项目解读
        1.3.1.4 制定使馆参考图集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3.2.1 使馆历史研究
        1.3.2.2 使馆项目解读
        1.3.2.3 使馆建设安全标准的研究
    1.4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使馆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2.1 外交政治的表达
        2.1.1 使馆的政治性
        2.1.2 地段显示身段
        2.1.3 共享国际地位
        2.1.4 体量强化威严
        2.1.5 设计要求
    2.2 民族文化的表达
        2.2.1 标志符号的运用
        2.2.2 建筑形式的运用
        2.2.3 建筑材料的运用
        2.2.4 装饰陈设的点缀
        2.2.5 色彩的运用
        2.2.6 设计要求
    2.3 地域特色的表达
        2.3.1 地域气候和环境
        2.3.2 地域文化和传统
        2.3.3 地域心理和喜恶
        2.3.4 设计要求
    2.4 安全防护的表达
        2.4.1 引言
        2.4.2 安全设计要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使馆选址和总体设计要求
    3.1 使馆选址要素
        3.1.1 自然环境
        3.1.2 安全因素
        3.1.3 选址要求
    3.2 总平面设计
        3.2.1 场地内交通
        3.2.1.1 案例研究
        3.2.1.2 设计要求
        3.2.2 群体与广场
        3.2.2.1 案例研究
        3.2.2.2 设计要求
        3.2.3 庭院与绿化
        3.2.3.1 案例研究
        3.2.3.2 设计要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使馆空间构成及设计要求
    4.1 空间构成
        4.1.1 案例研究
        4.1.2 使馆空间构成
    4.2 对外开放空间设计要求
        4.2.1 入口空间
        4.2.1.1 案例研究
        4.2.1.2 设计要求
        4.2.2 仪式大厅
        4.2.2.1 案例研究
        4.2.2.2 设计要求
        4.2.3 领事服务空间
        4.2.3.1 案例研究
        4.2.3.2 设计要求
        4.2.4 其他空间
    4.3 内部办公空间设计要求
        4.3.1 大使办公室
        4.3.1.1 案例研究
        4.3.1.2 设计要求
        4.3.2 普通办公空间
        4.3.3 其他空间
    4.4 大使官邸设计要求
        4.4.1 官邸案例研究
        4.4.1.1 美国驻新加坡大使官邸
        4.4.1.2 古巴驻华大使官邸会客厅
        4.4.2 官邸设计要求
    4.5 其他配套设施
        4.5.1 使馆工作人员住所
        4.5.2 军警哨所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使馆建筑设计趋势
    5.1 个性化
    5.2 开放性
    5.3 联合建馆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建筑的外交语言 ——当代中国驻外使馆建筑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使馆建筑的出现和发展
        1.3.2 发达国家的使馆建筑设计概况
        1.3.3 我国使馆发展的历史概况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使馆建筑的特殊性
    2.1 使馆建筑特殊的建筑身份
        2.1.1 国家身份
        2.1.2 外交身份
        2.1.3 平民身份
    2.2 使馆建筑特别的交流价值
        2.2.1 严谨正式的国家交涉
        2.2.2 文化互动的外交交流
        2.2.3 友好亲切的民间交往
    2.3 使馆建筑特定的安全要求
第3章 使馆建筑的内部功能
    3.1 使馆的主要功能
        3.1.1 接待功能
        3.1.2 办公功能
        3.1.3 居住功能
        3.1.4 其他功能
    3.2 使馆的空间需求
        3.2.1 外交活动要求
        3.2.2 日常工作要求
        3.2.3 后勤生活要求
    3.3 使馆的建筑构成
        3.3.1 签证处
        3.3.2 使馆办公楼
        3.3.3 大使官邸
        3.3.4 馆员公寓
        3.3.5 活动中心
        3.3.6 附属用房
第4章 使馆形象的建筑表达
    4.1 使馆的建筑形象
    4.2 使馆的总体设计
        4.2.1 使馆规模和城市位置
        4.2.2 使馆设计的环境约束
        4.2.3 项目实例一:中国驻文莱使馆设计
    4.3 使馆的建筑设计
        4.3.1 使馆的设计要求
        4.3.2 使馆建筑的场所创造
        4.3.3 使馆建筑设计要素
        4.3.4 项目实例二:中国驻津巴布韦使馆设计
    4.4 使馆的室内设计
        4.4.1 重要空间序列的确立
        4.4.2 装修设计的主要角色
        4.4.3 材料、色彩和装饰
        4.4.4 项目实例三:中国驻喀麦隆使馆设计
第5章 使馆设计的细节问题
    5.1 建筑设施
        5.1.1 无障碍设施
        5.1.2 国旗杆
        5.1.3 宣传栏
        5.1.4 雨篷
    5.2 建筑节能
    5.3 细部环节
    5.4 安全设计
        5.4.1 实体防护
        5.4.2 技术防护
第6章 结语
    6.1 中国驻外使馆常用设计手法
        6.1.1 民族风的中庸之道
        6.1.2 现代派的国际式潮流
        6.1.3 以小见大、求同存异的多元化形式
    6.2 中国驻外使馆的建筑发展趋势
        6.2.1 提高了对安全性的重视
        6.2.2 趋向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
        6.2.3 开始注意节能设计
        6.2.4 百花齐放的建筑形式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以使馆建筑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
2 使馆建筑的特点
3 使馆建筑设计
    3.1 从功能出发——平面设计
    3.2 交流融合——形态设计
    3.3 小处见大——细节设计
4 结 语

四、以使馆建筑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事理学的北京古都建筑五色系统研究[D]. 张可凡.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北京老城地理色彩保护规划要略研究[D]. 张梦宇. 北京建筑大学, 2018(12)
  • [3]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D]. 熊清华.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4]北京使馆区发展、空间演化及区域效应研究[D]. 彭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07)
  • [5]建筑方法形体学——以安徽省博物馆设计过程为例[J]. 李佳. 现代装饰(理论), 2014(08)
  • [6]中国驻外使馆建筑文化性表达研究[D]. 高阳. 北京建筑大学, 2014(12)
  • [7]使馆建筑设计研究[D]. 桂朝东. 北京建筑大学, 2013(12)
  • [8]建筑的外交语言 ——当代中国驻外使馆建筑设计探讨[D]. 孙丹荣. 清华大学, 2012(07)
  • [9]以使馆建筑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研究[J]. 任兰滨.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4(04)

标签:;  ;  ;  ;  ;  

以使馆大楼为例的建筑设计方法的生理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