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潜力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因子,潜力,耕地,质量,生长率,发展潜力,太湖。
潜力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邵雅静,员学锋[1](2019)在《基于限制因子分析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宝鸡市为研究区,从地类图斑尺度,识别了宝鸡市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因子类型,根据限制因子提升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探讨了不同潜力分区耕地质量的提升措施。结果表明:宝鸡市耕地质量限制因子主要为单因子限制型,包括土层限制、有机质限制和灌溉限制,共占宝鸡市耕地总面积的66.11%;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特点;宝鸡市334个行政村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较高且呈"HH"型分布(Ⅰ级区),可加大该区域土地整治工程力度,以提高区域耕地质量整体水平;宝鸡市中部地区的耕地质量提升措施应着重考虑增加有效土层厚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农用地灌溉条件;北部地区还应加强对土壤侵蚀的改良,南部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岩石露头度和地形坡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潘悦,李芹芳[2](2019)在《宁强县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及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北地区耕地质量普遍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耕地自然本底存在限制因子。确定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并进行潜力分析,对日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及耕地质量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依据陕西省2015年宁强县农用地分等成果,确定了影响耕地质量的5种限制型:坡度限制、土层限制、有机质限制、质地限制、裸岩限制,应用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模型,以全局可比的无量纲形式反映出限制型的制约程度和自然等分别提升潜力。结果表明:宁强县存在10种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组合类型:坡度限制、土层限制、有机质限制、有机质—质地限制、有机质—坡度限制、土层—有机质限制、土层—质地限制、土层—裸岩限制、土层—有机质—裸岩限制、土层—有机质—质地限制,其中坡度限制、土层限制和土层—有机质限制占比超过98%,其他的7种主导限制类型占比均小于1%。依据确定的耕地自然等质量主导限制型,可以针对不同限制类型的耕地采取对应的质量提升措施。(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14期)
宋戈,刘燕妮,张文琦,王思琢[3](2019)在《基于可改良限制因子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不同尺度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理论潜力和实际潜力空间分布特征,为加强耕地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提供依据。该文以辽宁省大石桥市为研究区,基于大石桥市农用地分等结果,筛选土地整治工程可改良限制因子,构建指数提升潜力模型测算研究区耕地质量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指数的理论潜力与实际潜力。运用面积加权法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法,揭示研究区乡镇、村级和地块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各乡镇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依次递减;2)各行政村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东部属于正相关类型(高-高型)且集中连片,中部正相关类型(低-低型)面积较小且零星分布,西部为随机分布;3)东中部地块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较大,东部坡耕地宜实施土地平整工程,中部耕地宜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规划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划定耕地保护分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韩磊,庄涛,杨新明,袁旭音,韩年[4](2019)在《不同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及影响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太湖西部3个中小流域为研究区,于2017年7月15日—20日,采集各流域内3种典型滨岸带表层(0—20 cm)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反硝化潜力,探讨不同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并确定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各流域土壤反硝化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天目湖流域、合溪流域和苕溪流域土壤反硝化潜力分别为0.294±0.226 (μg N (N_2O)·(g·h)~(-1))、0.542±0.327 (μg N (N_2O)·(g·h)~(-1))和0.821±0.494 (μg N (N_2O)·(g·h)~(-1)),总体表现为城镇化程度越高,土壤反硝化潜力越大.在相同流域内,林地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最大,其次为草地滨岸带和荒地滨岸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反硝化潜力与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碳含量都显着正相关(n=54,P<0.01).结合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是苕溪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分别是合溪和天目湖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与人类活动强弱有密切联系,其主要影响因子在不同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域间也各不相同.(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刘建建,赵兵涛,苏亚欣[5](2019)在《基于构造函数法的微藻比生长率因子建模及碳减排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微藻比生长率(μ)的关键影响因子CO_2浓度、光照强度和氮浓度(简称叁因子),利用10种一元非线性模型,通过构造函数法构建并优化叁因子与微藻μ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在满足显着性水平P <0. 05、共线性诊断VIF <5的相关参数检验后,得出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R~2)为0. 917,说明该方程可用于微藻μ的有效预测。利用该方程定量预测三因子的变化对微藻μ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为5%~15%时,微藻μ较高;随光照强度〔45~480μmol/(m~2·s)〕和氮浓度(0~700 mg/L)的增加,微藻μ逐渐增大。根据回归模型预测微藻产量为7. 2~100.2 kg/(m~3·a),由此估算微藻固定CO_2量为7. 92~183. 70 kg/(m~3·a)。(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曹曦,崔伟,陈跃平,冯洋,路通[6](2019)在《尼尔样1型生长因子促进修复骨再生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应用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骨缺损再生修复是临床常见难题,骨组织的再生修复需要特定的微环境和生长因子参与。尼尔样1型生长因子(Nel-like molecular 1,Nell-1)是一种分泌性蛋白,同时也是是一种有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的骨生长因子,目前大量研究表明Nell-1能够用于促进骨再生修复,有望成为骨再生修复的新方法。目的:对Nell-1调控成骨机制及其在骨再生修复方面的应用和前景进行综述。方法:以"nell-1,nel-like molecule 1,nel-like protein 1,neural EGF like protein 1,bone repairing,osteogenesis,osteogenic,regenerative medicine"或"Nell-1,nell-1蛋白,nel样1型分子,神经源性表皮生长因子样分子1,骨生成,成骨作用,骨修复,再生医学"等作为检索词,利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embase进行检索,选择从1996年12月15日至2017年11月1日有关Nell-1生长因子与成骨及骨再生修复应用方面的文献资料,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Nell-1的发现最早与颅缝早闭相关,后来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骨生长因子,其具有抗脂肪分化、抑制炎症反应和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目前大量动物实验已证明Nell-1可应用于促进骨再生修复,除此之外,Nell-1同时还有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药物的巨大潜力,有望在未来成为用于骨再生修复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任菁菁,王志坤[7](2018)在《基于因子分析的山东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山东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潜力,选取山东省17个市为研究对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得出影响发展潜力的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生产生活,并得出了各市的发展潜力综合得分。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把山东省各市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潜力分为四个层次,并为不同层次的地区提出了相应的养老保险发展对策。(本文来源于《经贸实践》期刊2018年09期)
李春梅,邵景安,郭跃,曹飞,谭少军[8](2018)在《基于地貌因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科学、高效、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建设潜力研究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本文立足重庆市垫江县4个地貌类型区(浅丘低丘区、低中丘区、坪状高丘区、低山及山麓深丘区),借助实地调研、图件和统计数据,从地块尺度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别计算指标在各地貌类型区的权重,借助综合指数法测算各评价单元建设的潜力得分。结果表明:1)垫江县约80%的基本农田具备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的潜力,其中:基本具备区占28.57%,稍加整治区占24.13%,全面整治区占26.92%。2)4种地貌类型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潜力大小排序为浅丘低丘区>低中丘区≈坪状高丘区>低山及山麓深丘区。3)不同地貌类型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限制因子差异较大:浅丘低丘区限制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农田防护面积,低中丘区的限制因子是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排条件,坪状高丘区的限制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含量、排灌条件、距交通干线距离,低山及山麓深丘区的限制因子是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pH、排灌条件、农田机耕能力和田块到居民点距离。未来建设高标准农田时,要因地制宜,布设工程应紧密结合不同地貌类型区限制因子和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主导产业消除或降低限制因子的作用,进行差别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赵旗[9](2018)在《变化环境下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潜力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强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显着的改变,同时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下垫面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气候情势和下垫面的变化势必会作用于区域水文循环过程,进而对整个区域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生态可持续性产生重大影响。河龙区间作为黄土高原典型的产流产沙区,同时也是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实施区域,研究变化环境下该区域现状及未来条件下雨水资源化潜力的演变趋势可为评估其植被恢复是否可持续以及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首先对现状及未来的气象要素和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研究区变化环境规律。然后结合黄土高原产流特征和水循环规律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定量评估研究区雨水资源化潜力,并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影响,最后利用未来气象数据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分析未来研究区雨水资源化潜力的时空演变趋势。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气候和下垫面均发生较大改变。现状时期(1980-2015)降水先下降后上升,转折点位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气温显着上升,且于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2021-2050)年降水和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多年平均值均高于现状时期。RCP8.5情景下气温呈全区域上升,RCP2.6情景下部分区域气温存在下降趋势。就降水而言,两种气候情景下均呈全区域上升的趋势。RCP2.6情景下南部年降水量上升趋势比北部更加显着,而RCP8.5情景则相反。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发现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较大,其中林地增大面积最大。(2)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评估雨水资源化潜力。研究区被分为232个子流域,平均面积为483km~2。模型在校准期和验证期的相关系数和纳什效率系数均大于0.5,即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模型对月尺度径流的模拟结果优于日尺度径流模拟,且两种时间尺度模拟均满足模型验证要求。(3)现状时期(1980-2015)雨水资源化潜力先下降后上升,气候变化是其主控因子。研究区年平均地表径流,土壤有效水增量以及雨水资源化潜力总体呈非显着(90%置信度)上升趋势。研究区多年平均雨水资源化潜力为347.19亿m3,占研究区降水量的63%。其中地表径流为33.06亿m3,占雨水资源化潜力的9.52%,土壤有效水增量为314.13亿m3,占雨水资源化潜力的90.48%。研究区大部分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呈上升趋势,中部地区上升趋势显着。气候变化为雨水资源化潜力的主导因素且为正影响,贡献率为63.4%;土地利用变化为次要因素且为负影响,贡献率为36.6%。(4)研究发现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的雨水资源化潜力均高于现状。两种气候情景下雨水资源化潜力空间分布规律相似,均呈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对比两种情景,RCP8.5情景下的雨水资源化潜力普遍高于RCP2.6情景。且两种情景下雨水资源化潜力均呈上升趋势,但未通过90%置信度的显着性检验。RCP2.6情景下雨水资源化潜力为351.5亿m3,RCP8.5情景下雨水资源化潜力为367.7亿m3,均高于现状水平。(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张艺凡,朱家明[10](2018)在《基于因子分析法下的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保险作为我国保险种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根据2016年宿州市各地区的农业保险数据,具体分析宿州市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SPSS统计软件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砀山县、灵璧县、萧县和泗县农业保险发展潜力进行实证检验,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潜力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西北地区耕地质量普遍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耕地自然本底存在限制因子。确定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并进行潜力分析,对日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及耕地质量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依据陕西省2015年宁强县农用地分等成果,确定了影响耕地质量的5种限制型:坡度限制、土层限制、有机质限制、质地限制、裸岩限制,应用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模型,以全局可比的无量纲形式反映出限制型的制约程度和自然等分别提升潜力。结果表明:宁强县存在10种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组合类型:坡度限制、土层限制、有机质限制、有机质—质地限制、有机质—坡度限制、土层—有机质限制、土层—质地限制、土层—裸岩限制、土层—有机质—裸岩限制、土层—有机质—质地限制,其中坡度限制、土层限制和土层—有机质限制占比超过98%,其他的7种主导限制类型占比均小于1%。依据确定的耕地自然等质量主导限制型,可以针对不同限制类型的耕地采取对应的质量提升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潜力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邵雅静,员学锋.基于限制因子分析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J].生态学杂志.2019
[2].潘悦,李芹芳.宁强县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及潜力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
[3].宋戈,刘燕妮,张文琦,王思琢.基于可改良限制因子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9
[4].韩磊,庄涛,杨新明,袁旭音,韩年.不同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及影响因子[J].环境化学.2019
[5].刘建建,赵兵涛,苏亚欣.基于构造函数法的微藻比生长率因子建模及碳减排潜力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9
[6].曹曦,崔伟,陈跃平,冯洋,路通.尼尔样1型生长因子促进修复骨再生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应用潜力[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7].任菁菁,王志坤.基于因子分析的山东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潜力研究[J].经贸实践.2018
[8].李春梅,邵景安,郭跃,曹飞,谭少军.基于地貌因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
[9].赵旗.变化环境下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潜力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10].张艺凡,朱家明.基于因子分析法下的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