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用性论文-张淑芳

废用性论文-张淑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废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废用性肌萎缩,抗阻运动,自噬,AMPK,FoxO3a信号通路

废用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淑芳[1](2019)在《运动通过调控AMPK/FoxO3a信号通路促进废用性肌萎缩的修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废用性肌萎缩会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其死亡的风险。抗阻运动可以对骨骼肌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减轻肌肉萎缩程度,但抗阻运动促进肌萎缩修复的机制仍未明晰。因此,本研究建立废用性肌萎缩大鼠模型,通过抗阻运动进行干预,观察萎缩后和运动干预对骨骼肌组织中蛋白质降解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应的分子机制或信号调控通路。研究方法:本实验选取雄性SD大鼠4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选取20只进行尾部悬吊。悬吊方法如下:将大鼠尾部悬吊在笼子上方,后腿脱离地面,前腿着地,身体与水平面成30-45°,大鼠能够360°旋转,自由进食和饮水。悬吊时间为两周,期间严格检查悬垂情况,依大鼠啃咬、淤血等固定不适的情况随时对悬吊大鼠进行调整。悬吊两周后,解除固定,随机选取悬吊组(HS)和正常对照组(C1)各6只处死,迅速分离大鼠两侧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置于液氮中。3天恢复性休息后,随机选取悬吊组大鼠7只,不给予干预,设置为自然休息组(HS+R)。悬吊组剩余7只大鼠进行为期2天、每天15分钟的适应性跑步。随即进行抗阻训练,方案:跑台坡度35°,跑速15 m/min,每次跑30 s,间歇30 s,每组4次,组间间歇3 min,训练3组为一个循环,每天训练2个循环,隔天训练1次,共训练8周,为悬吊后运动干预组(HS+E)。训练后48小时,正常对照组(C2)、悬吊后自然休息组(HS+R)和悬吊后运动组(HS+E)各取7只取材,迅速分离大鼠两侧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置于液氮中。通过测定肌肉湿重/体重比来判定肌肉萎缩程度。采用组织学、免疫印迹和RT-PCR等实验方法,对比观察了肌纤维的横截面积、评估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研究废用性肌萎缩发生的分子机制及抗阻运动的干预作用。研究结果:(1)与CI组相比,HS组腓肠肌质量/体重显着下降,HS组比目鱼肌质量/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更大,有显着性意义;对照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纤维横截面积形态规则,细胞核分布正常,胞质染色均匀。HS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纤维横截面积较对照组缩小,肌纤维的横切面上形态大小不一,细胞边界模糊,肌束间结缔组织增生;悬吊2周后,HS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与C1-G组相比,HS-G组骨骼肌中Drp1表达显着上升,MFN2表达显着下降;与C1-S组比较,HS-S组Mfn2表达下降。与C1-G组相比,HS-G组骨骼肌中Parkin和Bnip3表达显着上升。与C1-S组比较,HS-S组Parkin1表达显着增加;悬吊2周后,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组织中Bcl-2表达下降,Bax和Caspase3表达上升,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废用性肌萎缩大鼠骨骼肌组织中Beclin1和Atg7的表达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废用性肌萎缩大鼠骨骼肌组织中p62的表达较正常组显着下降,且LC3Ⅱ/LC3Ⅰ的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悬吊后运动组与悬吊后休息组相比,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显着性上升;HS+E与HS+R组相比,其肌组织受损程度减轻;HS+E组与HS+R组相比,腓肠肌组织肌纤维横截面积有一定的上升趋势;比目鱼肌肌纤维横截面积(计数100根肌纤维)各组间均具有显着性差异,HS+E与HS+R组相比明显上升;与悬吊后自然休息组相比,悬吊后运动组大鼠比目鱼肌组织中Pink1,Parkin和Bnip3的表达均下降,Atg7,Beclin1和LC3Ⅱ/LC3Ⅰ的表达下降,p62的表达显着性上升,Bcl-2表达上升,Bax的表达下降,Caspase3的表达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Mu RF1表达下降,Atrogin-1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AMPK/AMPK和Fox O3a的表达显着性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悬吊后自然休息组可见线粒体大小、形态改变,出现肿胀、嵴断裂、基质密度减低,线粒体空泡化,可见被双层膜或多层膜结构包裹的线粒体结构,同时可见比目鱼肌中自噬小体增加。与悬吊后自然休息组相比,运动后自然休息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受损状态有所好转。研究结论:制动性的悬吊可以引起大鼠骨骼肌发生明显的肌萎缩,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激活了AMPK/Fox O3a信号通路,导致蛋白质降解系统的激活,造成骨骼肌质量的丢失。然而,抗阻运动抑制FoxO3a及其下游靶标的表达,使蛋白质降解系统活性下降,从而促进废用性肌萎缩的恢复。(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哲培[2](2019)在《被动牵伸运动结合电针对废用性肌萎缩小鼠骨骼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被动牵伸运动和电针干预骨骼肌废用性萎缩的小鼠模型,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相关肌钙蛋白印迹表达的检测,评价被动牵伸运动和电针的疗效,探讨相关康复机制。为在损伤康复过程中因长期制动而导致肌萎缩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50只C57BL/6小鼠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被动牵伸运动组、电针干预组和结合干预组,每组10只,常规实验动物饲养标准喂养。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肌萎缩造模,其余四组均采用石膏固定后肢来完成骨骼肌废用性萎缩模型,造模成功后,被动牵伸运动组、电针干预组、结合干预组分别予以被动牵伸运动、电针、被动牵伸运动结合电针干预治疗,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干预4周。分别取材小鼠腓肠肌、比目鱼肌,通过ATPase观察分析其肌纤维横截面积和快慢肌纤维比例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慢速骨骼肌型肌钙蛋白(TNNI1)、快速骨骼肌型肌钙蛋白(TNNI2)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具有显着性为P<0.05,结果具有非常显着性为P<0.01。研究结果:(1)对于肌纤维横截面积恢复,在比目鱼肌的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只有结合干预组快慢肌纤维有显着的升高(P<0.05);在腓肠肌的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被动牵伸运动组没有显着性升高(P>0.05),电针干预组的腓肠肌横截面积有显着性升高(P<0.05),而结合干预组有非常显着的升高(P<0.01)。(2)对于肌纤维比例的变化,在比目鱼肌的结果中,电针干预组与结合干预组都是快肌纤维百分比下降,慢肌纤维百分比升高;被动牵伸运动组则是慢肌纤维的百分比下降,快肌纤维的百分比升高。在腓肠肌的结果中,结合干预组的快慢肌比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相近,其次是电针干预组,最后是被动牵伸运动组。(3)对于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被动牵伸运动组、电针干预组、结合干预组的比目鱼肌TNNI1、TNNI2蛋白表达量都没有明显影响(P>0.05);在腓肠肌的TNNI1蛋白、TNNI2蛋白表达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被动牵伸运动组、电针干预组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结合干预组两种蛋白的表达量有显着升高(P<0.05)。研究结论:(1)电针干预能够促进萎缩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的恢复,促进慢肌纤维比例的上升,达到改善肌萎缩的目的。(2)相比之下,被动牵伸运动与电针结合的干预方法,能更好地促进肌肉横截面积的恢复,并能够对抗快慢肌纤维的转化。(3)结合干预可以促进腓肠肌两种肌钙蛋白的表达,因此能够促进萎缩肌肉的恢复。建议临床上在治疗废用性肌萎缩患者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结合干预治疗的方式。(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姜广芹[3](2019)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颅脑损伤患者肌肉废用性萎缩问题实施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得到的防控效果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实施治疗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的时间范围是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参照组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路径式康复护理干预举措。对于两组的运动功能、肌力情况、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对比两组的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显示干预以后的研究组明显地优于参照组(P<0.05);另外对比干预3个月以后的肌力,研究组升高的趋势明显地高于参照组,而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同时,对比两组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健康自我认识能力及总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的分值较高(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的患者实施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对其恢复肌力以及提升肢体运动功能产生良好的成效,而且可以明显地减少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的问题,进而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大量地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05期)

王芮,张林[4](2019)在《补肾健脾活血法防治废用性肌萎缩的方药研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废用性肌萎缩已因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成为当今航天医学领域及临床医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祖国医学对其治法与方药进行分析探讨对治疗本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废用性肌萎缩的中医治法分析及古今方药应用研究,认为以补肾健脾活血法防治本病切实可行,且对推进本病的治疗研究及临床新药的研发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锋[5](2019)在《超短波对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模型中关节功能障碍和废用性肌萎缩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第一部分探讨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模型中关节功能障碍和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及其可能机制;第二部分超短波对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模型的关节功能障碍和废用性肌萎缩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以期为膝关节挛缩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1)实验动物选取30只3-4个月大,体重2-2.5kg成熟雄性新西兰白兔。(2)模型建立使用30mg/kg戊巴比妥钠于兔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应用管型石膏将兔左侧膝关节固定于完全伸直位,范围为腹股沟至近端足趾,建立兔膝关节伸直挛缩模型。(3)实验分组30只新西兰白兔根据固定时间,随机分为以下6组:对照组(C组,不进行左侧膝关节固定)、固定1周组(I-1组,左侧膝关节固定1周)、固定2周组(I-2组,左侧膝关节固定2周)、固定4周组(I-4组,左侧膝关节固定4周)、固定6周组(I-6组,左侧膝关节固定6周)、固定8周组(I-8组,左侧膝关节固定8周)。在每个固定时间点末,对兔进行安乐死,并取材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4)评估方法通过关节活动度测量仪测量各组兔的肌切开术前和肌切开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以评估总挛缩和肌源性挛缩程度;应用HE染色评估肌纤维横截面积,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股直肌的MyoD蛋白质表达情况。第二部分(1)实验动物选取30只3-4个月大,体重2-2.5kg成熟雄性新西兰白兔。(2)模型建立方法同第一部分,建立30只兔膝关节伸直挛缩模型,左侧膝关节经管形石膏固定8周后予以拆除石膏固定。(3)实验分组30只左膝关节挛缩的新西兰白兔根据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随机分为以下6组:自然恢复1周组(R-1组,左侧膝关节自然恢复1周)、自然恢复2周组(R-2组,左侧膝关节自然恢复2周)、自然恢复4周组(R-4组,左侧膝关节自然恢复4周)、超短波治疗1周组(T-1组,左侧膝关节经超短波治疗1周)、超短波治疗2周组(T-2组,左侧膝关节经超短波治疗2周)、超短波治疗4周组(T-4组,左侧膝关节经超短波治疗4周)。在每个恢复时间点末,对兔进行安乐死,并取材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4)评估方法通过关节活动度测量仪测量各组兔的肌切开术前和肌切开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以评估总挛缩、肌源性挛缩以及关节源性挛缩程度,其余均同第一部分评估方法。结果:第一部分(1)随着左膝关节固定时间延长,总挛缩和肌源性挛缩程度逐渐增加,总挛缩在固定第6周后趋于稳定,但肌源性挛缩程度在固定第2周后趋于稳定。(2)股直肌纤维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并在固定第4周后趋于稳定。(3)股直肌中MyoD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并在固定第4周后趋于稳定。第二部分(1)从恢复第1周起,自然恢复组和超短波治疗组的总挛缩程度均逐渐减小,并且在每个时间点超短波治疗组的总挛缩程度均小于自然恢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源性挛缩程度与总挛缩程度结果相似。此外,自然恢复组和超短波治疗组的关节源性挛缩程度从恢复第2周开始逐渐减小,但仅在自然恢复4周组和超短波治疗4周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恢复第1周起,自然恢复组和超短波治疗组的股直肌纤维横截面积逐渐增加,并且在每个时间点超短波治疗组的股直肌纤维横截面积均大于自然恢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固定8周组相比,超短波治疗1周组MyoD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自然恢复1周组MyoD蛋白的表达水平小于固定8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恢复第2周起,自然恢复组和超短波治疗组MyoD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加,相应地,在第2周和第4周超短波治疗组MyoD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大于自然恢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模型固定期间,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废用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作为肌源性挛缩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可能与MyoD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相关。(2)在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模型恢复期间,关节功能障碍和废用性肌萎缩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恢复。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超短波治疗可能通过上调MyoD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改善废用性肌萎缩,减轻肌源性挛缩,从而改善膝关节功能。(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杨自红[6](2019)在《综合康复训练对关锁精神分裂症废用性下肢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综合康复训练对关锁精神分裂症废用性下肢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该院选出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治疗关锁精神分裂症废用性下肢功能障碍患者60例,对所有入院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患者在训练前和训练3个月后下肢功能状况。结果患者在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后,有30例患者均能完成站立行走,下肢恢复效果较好。结论对关锁精神分裂症废用性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速度。(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03期)

李凯,高玉海,王玺,侯雪峰,陈克明[7](2019)在《葛根素对尾吊大鼠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尾吊大鼠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将30只2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组,n=10)、尾吊组(HLS组,n=10)、尾吊+葛根素组(HLS+Pur组,n=10)。HLS+Pur组给予15. 4 mg/(kg·d)葛根素配制成的混悬液灌胃,Control组和HLS组灌同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周测1次体质量,根据体质量调整灌胃剂量。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处死,检测大鼠离体左侧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椎骨BMD、骨生物力学和骨形态计量学参数、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改变。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LS组股骨(0. 110±0. 002)、椎骨离体BMD (0. 124±0. 004),骨生物力学参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骨形态计量学参数中,标记后荧光间距明显较小(32. 790±6. 698),VG (Van. Gieson法)色示骨小梁数目减少(2. 873±0. 353)、骨小梁厚度变薄(70. 604±4. 012)、骨小梁分离度变大(433. 493±26. 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此外,血清骨形成指标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rocollagen 1 N-terminal peptide,P1NP)含量降低(166. 259±66. 065)(P<0. 05),骨吸收指标1型胶原C端肽(collagn 1 C-terminal peptide,CTX-1)含量增加(61. 805±19. 930)(P<0. 01);与HLS组相比,HLS+Pur组股骨BMD (0. 117±0. 004)、椎骨BMD (0. 131±0. 003)、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 01)。结论葛根素对尾吊大鼠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为开发葛根类抗废用性骨质疏松药物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段蔚楠,易开君,周高晋,邓力军,王莲朋[8](2018)在《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雄性SD大鼠右后肢体制动建立废用性骨质疏松症(disuse osteoporosis,DOP)模型,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Ⅰtype N-terminal peptide,PINP)与DOP的关系。方法:选取3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不做特殊处理)和实验组(n=15,右后肢固定制动4周)。分别于建模前后测定SD大鼠血清PINP和建模后两侧股骨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结果:实验组左侧、对照组双侧BMD值高于实验组右侧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侧BMD值与对照组双侧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PI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建模后血清PI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建模后和实验组建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建模后血清PINP水平与BMD呈负相关(r=0.609,P<0.05)。结论:肢体制动促使血清PINP形成和骨量减少,形成DOP,提示DOP发病机制与血清PINP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Toshinori,YOSHIHARA,Takao,SUGIURA,Nobuyuki,MIYAJI,Yuki,YAMAMOTO,Tsubasa,SHIBAGUCHI[9](2018)在《虾青素摄入、热应激和间歇式再负荷的联合处理对废用性肌萎缩的肌卫星细胞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透过虾青素摄入、热应激和间歇式再负荷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联合处理,对于尾部悬吊后大鼠比目鱼肌卫星细胞的影响。创新点:利用虾青素摄入、热应激与间歇式再负荷的不同方式,探讨预防大鼠比目鱼肌废用性肌萎缩的有效处理。方法:将49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吊尾组、间歇式再负荷组、虾青素摄入组、热应激组和虾青素摄入+热应激组。摘取7天尾部悬吊后的大鼠的比目鱼肌,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肌卫星细胞的激活程度。结论:虾青素摄入、热应激与间歇式再负荷的不同方式的联合处理能减少比目鱼肌废用性肌萎缩,其部分效果可能是由于肌卫星细胞数量的增加所致。(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期刊2018年11期)

李凯,秦荣,邵佳乐,高玉海,周建[10](2019)在《葛根素对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葛根素(puerarin,Pur)对废用性骨质疏松(disuse osteoporosis,DOP)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2月龄健康Wistar雌性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Control)、尾吊组(HLS)、尾吊时服用葛根素组(HLS+Pur),每组10只。通过尾巴悬吊法建立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HLS+Pur组每天给予15.4 mg·kg~(-1)葛根素混悬液,Control组和HLS组分别灌服等体积蒸馏水。28 d后,腹主动脉采血处死大鼠,摘取大鼠主要脏器,剥离大鼠骨组织,计算大鼠各器官系数并镜下观察脏器组织病理学情况,进行骨密度检测和骨生物力学实验,骨组织切片后观察双荧光标记和VG染色结果,测定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各组大鼠器官系数无统计学意义,脏器病理学检测未见明显异常;骨密度结果显示,葛根素能大幅度提升尾吊引起的胫骨和椎骨的骨密度下降;骨生物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葛根素能有效增加胫骨和椎骨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荧光标记观察发现,葛根素用药期间,荧光间距变大,骨形成增强;VG染色结果证明,与HLS组相比,葛根素组骨小梁数目增多、骨小梁厚度变宽但骨分离度减小,极大地改善了尾吊之后的骨微结构;此外血清生化指标显示,葛根素能促使骨形成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OC)含量明显增加,同时显着抑制骨吸收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的生成。葛根素对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具有防治作用且效果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废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被动牵伸运动和电针干预骨骼肌废用性萎缩的小鼠模型,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相关肌钙蛋白印迹表达的检测,评价被动牵伸运动和电针的疗效,探讨相关康复机制。为在损伤康复过程中因长期制动而导致肌萎缩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50只C57BL/6小鼠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被动牵伸运动组、电针干预组和结合干预组,每组10只,常规实验动物饲养标准喂养。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肌萎缩造模,其余四组均采用石膏固定后肢来完成骨骼肌废用性萎缩模型,造模成功后,被动牵伸运动组、电针干预组、结合干预组分别予以被动牵伸运动、电针、被动牵伸运动结合电针干预治疗,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干预4周。分别取材小鼠腓肠肌、比目鱼肌,通过ATPase观察分析其肌纤维横截面积和快慢肌纤维比例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慢速骨骼肌型肌钙蛋白(TNNI1)、快速骨骼肌型肌钙蛋白(TNNI2)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具有显着性为P<0.05,结果具有非常显着性为P<0.01。研究结果:(1)对于肌纤维横截面积恢复,在比目鱼肌的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只有结合干预组快慢肌纤维有显着的升高(P<0.05);在腓肠肌的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被动牵伸运动组没有显着性升高(P>0.05),电针干预组的腓肠肌横截面积有显着性升高(P<0.05),而结合干预组有非常显着的升高(P<0.01)。(2)对于肌纤维比例的变化,在比目鱼肌的结果中,电针干预组与结合干预组都是快肌纤维百分比下降,慢肌纤维百分比升高;被动牵伸运动组则是慢肌纤维的百分比下降,快肌纤维的百分比升高。在腓肠肌的结果中,结合干预组的快慢肌比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相近,其次是电针干预组,最后是被动牵伸运动组。(3)对于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被动牵伸运动组、电针干预组、结合干预组的比目鱼肌TNNI1、TNNI2蛋白表达量都没有明显影响(P>0.05);在腓肠肌的TNNI1蛋白、TNNI2蛋白表达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被动牵伸运动组、电针干预组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结合干预组两种蛋白的表达量有显着升高(P<0.05)。研究结论:(1)电针干预能够促进萎缩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的恢复,促进慢肌纤维比例的上升,达到改善肌萎缩的目的。(2)相比之下,被动牵伸运动与电针结合的干预方法,能更好地促进肌肉横截面积的恢复,并能够对抗快慢肌纤维的转化。(3)结合干预可以促进腓肠肌两种肌钙蛋白的表达,因此能够促进萎缩肌肉的恢复。建议临床上在治疗废用性肌萎缩患者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结合干预治疗的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废用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淑芳.运动通过调控AMPK/FoxO3a信号通路促进废用性肌萎缩的修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王哲培.被动牵伸运动结合电针对废用性肌萎缩小鼠骨骼肌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9

[3].姜广芹.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4].王芮,张林.补肾健脾活血法防治废用性肌萎缩的方药研究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9

[5].王锋.超短波对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模型中关节功能障碍和废用性肌萎缩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6].杨自红.综合康复训练对关锁精神分裂症废用性下肢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9

[7].李凯,高玉海,王玺,侯雪峰,陈克明.葛根素对尾吊大鼠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9

[8].段蔚楠,易开君,周高晋,邓力军,王莲朋.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分析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

[9].Toshinori,YOSHIHARA,Takao,SUGIURA,Nobuyuki,MIYAJI,Yuki,YAMAMOTO,Tsubasa,SHIBAGUCHI.虾青素摄入、热应激和间歇式再负荷的联合处理对废用性肌萎缩的肌卫星细胞的影响(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B(Biomedicine&Biotechnology).2018

[10].李凯,秦荣,邵佳乐,高玉海,周建.葛根素对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

标签:;  ;  ;  ;  ;  

废用性论文-张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