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单元和种植系统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一种种植单元和种植系统,种植单元包括板体、中空柱体、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板体具有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第四侧以及第一表面。中空柱体的一端连接板体,另一端则凸出于第一表面。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且两者皆凸出于第一表面。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分别形成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中空柱体的中心与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第一凹陷部的中心与第四侧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凹陷部的中心与第四侧之间的距离。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种植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板体,具有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一第四侧、以及一第一表面,其中该第一侧相对于该第二侧,该第三侧相对于该第四侧,该第三侧连接该第一侧和该第二侧,且该第四侧连接该第一侧和该第二侧;一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的一端连接该板体并于连接处形成一穿孔,且该中空柱体的另一端凸出于该第一表面;一第一侧壁,连接该第一侧并凸出于该第一表面;一第一凹陷部,形成于该第一侧壁上,其中该中空柱体的中心与该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该第一凹陷部的中心与该第四侧之间的距离;一第二侧壁,连接该第二侧并凸出于该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凹陷部,形成于该第二侧壁上,其中该中空柱体的中心与该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该第二凹陷部的中心与该第四侧之间的距离。

设计方案

1.一种种植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板体,具有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一第四侧、以及一第一表面,其中该第一侧相对于该第二侧,该第三侧相对于该第四侧,该第三侧连接该第一侧和该第二侧,且该第四侧连接该第一侧和该第二侧;

一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的一端连接该板体并于连接处形成一穿孔,且该中空柱体的另一端凸出于该第一表面;

一第一侧壁,连接该第一侧并凸出于该第一表面;

一第一凹陷部,形成于该第一侧壁上,其中该中空柱体的中心与该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该第一凹陷部的中心与该第四侧之间的距离;

一第二侧壁,连接该第二侧并凸出于该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凹陷部,形成于该第二侧壁上,其中该中空柱体的中心与该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该第二凹陷部的中心与该第四侧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板体还包括一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且该第二表面凸出一边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陷部和该第二凹陷部具有一深度,该中空柱体具有一高度,且该深度对应该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平行于该第二侧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单元,其特征在于,该中空柱体的剖面相对于一轴线呈轴对称,且该轴线平行于该第一侧壁和该第二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植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轴线垂直于该板体的该第三侧和该第四侧。

7.一种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养液载体;

一第一种植单元;

一第二种植单元;以及

一第三种植单元,该第一种植单元、该第二种植单元和该第三种植单元相互组接且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养液载体上,其中该第一种植单元、该第二种植单元和该第三种植单元中的每一个包括:

一板体,具有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一第四侧、以及一第一表面,其中该第一侧相对于该第二侧,该第三侧相对于该第四侧,该第三侧连接该第一侧和该第二侧,且该第四侧连接该第一侧和该第二侧;

一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的一端连接该板体并于连接处形成一穿孔,且该中空柱体的另一端凸出于该第一表面;

一第一侧壁,连接该第一侧并凸出于该第一表面;

一第一凹陷部,形成于该第一侧壁上,其中该中空柱体的中心与该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该第一凹陷部的中心与该第四侧之间的距离;

一第二侧壁,连接该第二侧并凸出于该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凹陷部,形成于该第二侧壁上,其中该中空柱体的中心与该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该第二凹陷部的中心与该第四侧之间的距离;

其中,当该第一种植单元、该第二种植单元和该第三种植单元相互组接时,该第二种植单元倒置,该第一种植单元的该第二侧壁的内缘与该第二种植单元的该第二侧壁的内缘相邻,且该第二种植单元的该第一侧壁的内缘与该第三种植单元的该第一侧壁的内缘相邻;

其中,该第一种植单元的该第二侧壁抵接该第二种植单元的该第一表面,且该第二种植单元的该第一侧壁抵接该第三种植单元的该第一表面;

当多个所述种植单元彼此最紧靠时,该第二种植单元的该中空柱体分别部分容置于该第一种植单元的该第二凹陷部和该第三种植单元的该第一凹陷部,此时该第一种植单元的该第二侧壁贴附该第三种植单元的该第一侧壁;以及

当多个所述种植单元彼此最远离时,该第一种植单元的该第二侧壁内缘贴附该第二种植单元的该第二侧壁内缘,且该第二种植单元的该第一侧壁内缘贴附该第三种植单元的该第一侧壁内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种植单元的该第三侧对齐该第二种植单元的该第四侧,且该第二种植单元的该第四侧对齐该第三种植单元的该第三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养液载体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一第三侧边、一第四侧边、以及一底边,该第一侧边相对于该第二侧边,该第三侧边相对于该第四侧边,该第三侧边连接该第一侧边和该第二侧边,该第四侧边连接该第一侧边和该第二侧边,且该底边连接该第一侧边、该第二侧边、该第三侧边和该第四侧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种植单元的该第三侧邻近该养液载体的该第三侧边,且该第一种植单元的该第四侧邻近该养液载体的该第四侧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养液载体具有一肋条,设置于该底边,且该肋条平行于该第三侧边和该第四侧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肋条的一高度相等或小于该第三侧边的一高度和该第四侧边的一高度。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照明模块,朝向该第一种植单元、该第二种植单元和该第三种植单元以提供照明。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照明模块具有至少两个发光区域,且多个所述发光区域可个别开启或关闭。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种植单元的该板体具有一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且该第二表面凸出一边条,其中该种植系统还包括一推杆,接触该边条,使用者得以推动该推杆以操作该第三种植单元相对于该养液载体的该第二侧边移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单元和种植系统。更具体地来说,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多个种植单元的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水耕栽培(又称为无土栽培或养液栽培)就是利用适当的设施及介质,将植物所需的培养液、水分及空气供应于其根部,因而无需使用土壤的科学栽培方法。目前常见的水耕栽培法包括有环流式、营养液薄膜技术(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以及深液流水耕技术(Deep flow technique,DFT)等。随着植物的生长,相邻的植物之间的距离会逐渐缩减,进而压迫到彼此生长空间。目前的解决方式是利用人工方式分别移动植板调整植物之间的距离,或是将植物移至植栽孔间隙较大的植板上。然而,这些方式在使用上并不方便,且无法实现种植的自动化。因此,如何解决前述问题始成一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单元和种植系统,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公知的问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植单元,包括一板体、一中空柱体、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一凹陷部以及一第二凹陷部。板体具有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一第四侧以及一第一表面,其中第一侧相对于第二侧,第三侧相对于第四侧,第三侧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四侧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空柱体的一端连接板体并于连接处形成一穿孔,另一端则凸出于第一表面。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且两者皆凸出于第一表面。第一凹陷部形成于第一侧壁上,且中空柱体的中心与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第一凹陷部的中心与第四侧之间的距离。第二凹陷部形成于第二侧壁上,且中空柱体的中心与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第二凹陷部的中心与第四侧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板体具有一第二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且第二表面凸出一边条。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具有一深度,中空柱体具有一高度,且此高度对应前述深度。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一侧壁平行于第二侧壁。中空柱体的剖面相对于一轴线呈轴对称,且该轴线平行于该第一侧壁和该第二侧壁。前述轴线可大致垂直于板体的第三侧和第四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种植系统,包括一养液载体以及三个前述种植单元(以下称第一种植单元、第二种植单元以及第三种植单元)。当第一种植单元、第二种植单元和第三种植单元相互组接时,第二种植单元倒置,第一种植单元的第二侧壁的内缘与第二种植单元的第二侧壁的内缘相邻,且第二种植单元的第一侧壁的内缘与第三种植单元的第一侧壁的内缘相邻。第一种植单元的第二侧壁抵接第二种植单元的第一表面,且第二种植单元的第一侧壁抵接第三种植单元的第一表面,当种植单元彼此最紧靠时,第二种植单元的中空柱体分别部分容置于第一种植单元的第二凹陷部和第三种植单元的第一凹陷部,此时第一种植单元的第二侧壁贴附第三种植单元的第一侧壁,而当种植单元彼此最远离时,第一种植单元的第二侧壁内缘贴附第二种植单元的第二侧壁内缘,且第二种植单元的第一侧壁内缘贴附第三种植单元的第一侧壁内缘。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种植单元的第三侧对齐第二种植单元的第四侧,且第二种植单元的第四侧对齐第三种植单元的第三侧。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养液载体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一第三侧边、一第四侧边以及一底边,第一侧边相对于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相对于第四侧边,第三侧边连接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四侧边连接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且底边连接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种植单元的第三侧邻近养液载体的第三侧边,且第一种植单元的第四侧邻近养液载体的第四侧边。于一些实施例中,养液载体具有一肋条,设置于底边且平行于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其中肋条的高度可相等或小于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种植系统还包括一照明模块。照明模块朝向第一种植单元、第二种植单元和第三种植单元以提供光线。照明模块可具有至少两个发光区域,且这些发光区域可个别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种植单元的板体具有一第二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且第二表面凸出一边条。种植系统可还包括一推杆,接触边条,使用者得以推动推杆以操作第三种植单元相对于养液载体的第二侧边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中空柱体的一端连接板体并于连接处形成一穿孔,另一端则凸出于第一表面。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且两者皆凸出于第一表面。第一凹陷部形成于第一侧壁上,且中空柱体的中心与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第一凹陷部的中心与第四侧之间的距离。第二凹陷部形成于第二侧壁上,且中空柱体的中心与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第二凹陷部的中心与第四侧之间的距离,以达到种植自动化的效果。并可依需求展开多个种植单元的间距,如此操作可减少生产线大幅调整设备或设定的需求,增加种植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种植单元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种植单元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种植单元的仰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种植单元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种植单元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养液载体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种植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种植系统中的种植单元呈紧靠状态。

图7B为图7A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种植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种植系统中的种植单元呈展开状态。

图7D为图7C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种植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养液载体位于一第一位置。

图8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种植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养液载体位于一第一位置且推杆推动种植单元移动。

图8C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种植系统的示意图。

图8D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种植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养液载体位于一第二位置。

附图标记如下:

100、100’、100”’ 板体

110 第一侧

120 第二侧

130、130’、130”、130”’ 第三侧

140、140’、140”、140”’ 第四侧

150、150’、150”、150”’ 第一表面

160、160’、160”、160”’ 第二表面

161 边条

200、200’、200”、200”’ 第一侧壁

210、210A、210B、210”、210”’ 第一凹陷部

300、300’、300”、300”’ 第二侧壁

310、310A、310B、310’、310” 第二凹陷部

400、400A、400B、400’、400”、400”’ 中空柱体

410 中空柱体的一端

411、411’、411”’ 穿孔

420 中空柱体的另一端

510 第一侧边

520 第二侧边

530 第三侧边

540 第四侧边

550 底边

551 孔洞

560 肋条

600 输送模块

700 照明模块

710 照明区域

720 照明区域

800 推杆

C 养液载体

D1、D2、DA、DB 距离

F 架体

M 区域

N 区域

P、P’、P”、P”’ 种植单元

R 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植单元以及包含前述种植单元的种植系统。然而,可轻易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许多合适的创作概念而可实施于广泛的各种特定背景。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实用新型,且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公开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种植单元P主要包括一板体100、一第一侧壁200、一第二侧壁300以及至少一中空柱体400,其中第一侧壁200、第二侧壁300和中空柱体400可连接至前述板体100。

详细来说,板体100大致呈一矩形板状结构,并具有一第一侧110、一第二侧120、一第三侧130、一第四侧140、一第一表面150以及一第二表面160。其中,第一侧110相对于第二侧120,第三侧130相对于第四侧140,且第三侧130和第四侧140均分别连接第一侧110和第二侧120。

第一侧壁200连接板体100的第一侧110,并沿附图示意的一Z轴方向延伸、凸出于板体100的第一表面150。类似的,第二侧壁300连接板体100的第二侧120,并同样沿Z轴方向延伸、凸出于板体100的第一表面150。此外,由于板体100的第一侧110平行于第二侧120,因此第一侧壁200和第二侧壁300亦彼此平行。

第一侧壁200上形成有一或多个第一凹陷部210,且第二侧壁300上形成有一或多个第二凹陷部310。第一凹陷部210和第二凹陷部310的数量是对应于中空柱体400的数量,且于Y轴方向上凹陷,第一凹陷部210和第二凹陷部310的位置相互对应。

请参阅图1~图4,中空柱体400设置于第一侧壁200和第二侧壁300之间,且第一侧壁200和中空柱体40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于第二侧壁300和中空柱体40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中空柱体400的一端410连接板体100并于与板体100连接处形成一穿孔411,空柱体400的另一端420则凸出于板体100的第一表面150。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210和第二凹陷部310在Z轴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深度,而中空柱体400则在Z轴方向上则具有一高度,且前述深度与高度对应。举例而言,第一凹陷部210和第二凹陷部310的深度可小于或等于中空柱体400的高度。

需特别说明的是,中空柱体400的中心与板体100的第三侧130之间的距离,应相同于对应的第一凹陷部210及\/或第二凹陷部310的中心与板体100的第四侧140之间的距离。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中空柱体400A的中心与第三侧130之间的距离D1,会相等于其所对应的第一凹陷部210A及\/或第二凹陷部310A与第四侧140之间的距离DA,且中空柱体400B的中心与第三侧130之间的距离D2,会相等于其所对应的第一凹陷部210B及\/或第二凹陷部310B与第四侧140之间的距离DB。

此外,中空柱体400的剖面会轴对称于一轴线R,且第一凹陷部210及\/或第二凹陷部310的外型会大致恰为中空柱体400的剖面的一半。前述轴线R平行于第一侧壁200和第二侧壁300,且于本实施例中,前述轴线R还可大致垂直于板体100的第三侧130和第四侧140。

举例而言,于本实施例中,中空柱体400的剖面为轴对称于轴线R的矩形剖面,且第一凹陷部210和第二凹陷部310各自具有矩形结构,其中矩形结构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为前述矩形剖面的一半。如图5A和图5B所示,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中空柱体400的剖面为轴对称于轴线R的圆形剖面,且第一凹陷部210和第二凹陷部310各自具有半圆形结构。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养液载体C包括一第一侧边510、一第二侧边520、一第三侧边530、一第四侧边540、一底边550以及至少一肋条560,其中第一侧边510相对于第二侧边520,第三侧边530相对于第四侧边540,且第三侧边530和第四侧边540分别连接第一侧边510和第二侧边520。

底边550连接前述第一侧边510、第二侧边520、第三侧边530和第四侧边540,且第一侧边510、第二侧边520、第三侧边530和第四侧边540皆是从底边550朝向Z轴方向延伸,因此可围绕出一容置空间以容纳培养液。

肋条560设置于底边550上,并容置于前述容置空间中。于本实施例中,养液载体C可包括多个肋条560,这些肋条560可彼此平行,且平行于第三侧边530和第四侧边540。其中紧贴第三侧边530或第四侧边540的肋条560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可大致相等于第三侧边530或第四侧边540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而未紧贴第三侧边530或第四侧边540的肋条560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则应小于第三侧边530或第四侧边540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以避免某些使用情境时阻挡培养液于容置空间中的自由流动。

应注意的是,前述肋条560在Z轴方向上彼此应具有相同高度,且肋条560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第三侧边530和第四侧边540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而于一些实施例中,肋条560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亦可相等于第三侧边530和第四侧边540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

如图6所示,养液载体C的底边550上适当处更可连通底边550形成至少一孔洞551,此孔洞551可作为培养液的排水结构或液位高度控制结构。于一些实施例中,养液载体C可还包括一栓塞(未图示),前述栓塞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封闭孔洞551以保持培养液;另外,当容置空间内的培养液过多时,使用者可将栓塞从孔洞551处移开,培养液即可从孔洞551流出,培养液可因此在容置空间中保持或调整液位高度或进行更换。

请参阅图7A~图7D,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种植系统可包括一养液载体C以及至少三个相同的前述的种植单元P(例如第一种植单元P’、第二种植单元P”、和第三种植单元P”’)。多个种植单元P可移动地设置于养液载体C的肋条560上,以下以第一种植单元P’、第二种植单元P”、和第三种植单元P”’说明种植单元P之间连接关系。

当第一种植单元P’、第二种植单元P”、和第三种植单元P”’相互组接且设置于养液载体C上时,第二种植单元P”会设置于第一种植单元P’和第三种植单元P”’之间,其中第一种植单元P’的第一表面150’和第三种植单元P”’的第一表面150”’面向养液载体C的底边550,且第一种植单元P’的板体100’的第三侧130’和第四侧140’分别邻近养液载体C的第三侧边530和第四侧边540;以及,第三种植单元P”’的板体100”’的第三侧130”’和第四侧140”’分别邻近养液载体C的第三侧边530和第四侧边540。第二种植单元P”则相对为倒置地设置,关于倒置的方式稍后详述。

详而言之,第二种植单元P”的第二表面160”会面向养液载体C的底边550,且第二种植单元P”的板体100”的第三侧130”和第四侧140”会分别邻近养液载体C的第四侧边540和第三侧边530。因此,第一种植单元P’的第三侧130’可对齐第二种植单元P”的第四侧140”,且第二种植单元P”的第四侧140”可对齐第三种植单元P”’的第三侧130”’。

如图7D所示,第一种植单元P’的第二侧壁300’抵接第二种植单元P”的第一表面150”,且其内缘会与第二种植单元P”的第二侧壁300”的内缘相邻。同样的,第二种植单元P”的第一侧壁200”抵接第三种植单元P”’的第一表面150”’,且其内缘会与第三种植单元P”’的第一侧壁200”’的内缘相邻。如此一来,当使用者使第一种植单元P’、第二种植单元P”、和第三种植单元P”’其中任一个相对于养液载体C移动时,另外两个亦可通过侧壁的彼此接触连动而相对于养液载体C移动,便于操作。

使用者在使用前述种植系统栽种植物时,可将苗株设置于每个种植单元P的中空柱体400中(例如中空柱体400’、400”、400”’),并在养液载体C中注入培养液。由于多个种植单元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于养液载体C的第一侧边510和第二侧边520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当多个种植单元P设置于养液载体C上时,多个种植单元P会被架设于肋条560上,且仅能沿Y轴方向前后移动。再者,通过前述肋条560,中空柱体400可与养液载体C的底边550相隔一间距,由此,苗株的根部有足够空间并可穿过中空柱体400向下生长而与养液载体C中的培养液接触。

在苗株处于幼苗阶段时所需空间较少,使用者可使各个种植单元P彼此紧靠缩小种植面积以节省照明用电。如图7A和图7B所示,由于中空柱体400的中心与第三侧130之间的距离,相同于对应的第一凹陷部210及\/或第二凹陷部310的中心与第四侧140之间的距离,第一凹陷部210及\/或第二凹陷部310的外型会大致为中空柱体400的剖面的一半,且第二种植单元P”相对于第一种植单元P’和第三种植单元P”’倒置,各种植单元P’、P”、P”’的结构可相互配合,因此当各个种植单元P彼此紧靠时,前述第二种植单元P”的中空柱体400”可恰好部分容置于第一种植单元P’的第二凹陷部310’和第三种植单元P”’的第一凹陷部210”’中,此时第一种植单元P’的第二侧壁300’恰可贴附第三种植单元P”’的第一侧壁200”’,使第一种植单元P’和第三种植单元P”’之间未产生间隙。

同样的,当各个种植单元P彼此紧靠时,前述第一种植单元P’和第三种植单元P”’的中空柱体400’、400”’亦可分别恰好部分容置于第二种植单元P”的第二凹陷部310”和第一凹陷部210”中。因此,第一种植单元P’和第三种植单元P”’的中空柱体400’、400”’中的苗株将仍可接触养液载体C中的培养液,不会因彼此靠近而被第二种植单元P”的板体100”阻挡。

通过前述结构及操作,可使种植系统上的苗株的种植密度减少或增加,光线仅需提供于有苗株部分的区域(例如区域M),而无需如公知技术照射养液载体C的整个区域,减少能量消耗和照射不均的问题。

如图7C和图7D所示,当苗株成长高度及体积增大后,使用者可使其中至少一个种植单元P相对于养液载体C沿Y轴方向移动,其余种植单元P可亦可因彼此侧壁相接被间接带动而相对于养液载体C沿Y轴方向移动。如此一来,可使各个种植单元P的中空柱体400之间的间距增加,进而增加了苗株的生长空间。本实施例中,操作后第一种植单元P’和第三种植单元P”’的中空柱体400’、400”’彼此展开一个更大的距离。详细说明,当多个种植单元P彼此拉伸而呈最远离配置时,第一种植单元P’的第二侧壁300’内缘贴附第二种植单元P”的第二侧壁300”内缘,且第二种植单元P”的第一侧壁200”内缘贴附第三种植单元P”’的第一侧壁200'内缘。

请参阅图8A~图8C,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种植系统可还包括一架体F,前述养液载体C和种植单元P可设置于此架体F上。架体F可还包括一输送模块600、一照明模块700以及一推杆800。

输送模块600例如可为一履带组或一滚轮组,前述养液载体C和种植单元P可设置于输送模块600上,并位于输送模块600和照明模块700之间。照明模块700可具有至少两个照明区域710、720,其中照明区域710的尺寸对应区域M,照明区域720的尺寸则对应于区域N(图7C)。如图所示,区域M可至少照射多个种植单元P彼此最紧密缩合时的种植面积,而区域N可照射多个种植单元P彼此最开阔伸展时的种植面积,其中区域N至少涵盖养液载体C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架体F可适用于生产线概念,亦即多个养液载体C可排列于输送模块600上,每个养液载体C均承载一或多个种植单元P。对应不同的养液载体C,照明模块700的各部位可具有不同高度,以适应苗株不同生长周期具有不同宽度及高度的生长状态。举例而言,照明模块700的照明区域710可对应较低高度的苗株而较为接近养液载体C,而照明区域720则可对应较高高度的苗株而较为远离养液载体C。通过输送模块600将养液载体C移至具有不同架设高度的照明模块700下进行照明,并可依需求展开多个种植单元P的间距,如此操作可减少生产线大幅调整设备或设定的需求,增加种植的便利性。

当苗株处于幼苗阶段时,养液载体C上的种植单元P可处于图7A和图7B示意的紧靠状态,且养液载体C和种植单元P可位于对应照明区域710的一第一位置(图8A)。此时,照明模块700的照明区域710可提供光线以照射区域M,而照明区域720则可关闭以减少能源损耗。

如图8B所示,当苗株成长后,使用者可以手动方式操作推杆800、或利用机器移动推杆800推动养液载体C上的一或多个种植单元P相对于养液载体C移动,使种植单元P可处于图7C和图7D的展开状态。需特别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最靠近第二侧边520的种植单元P可具有一边条161,凸出于板体100的第二表面160。前述推杆800可接触此边条161以方便移动种植单元P。此外,此边条161亦可防止苗株生长时枝叶延伸至架体F之外,使工作人员于产线间移动时不致碰触枝叶造成苗株损伤。于一些实施例中,最靠近第一侧边510的种植单元P亦可具有此种朝向Z轴方向延伸的边条,本实用新型不予限制。

如图8C所示,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边条161可相对于第一侧边510倾斜,且推杆800亦是对应边条161而相对于第一侧边510倾斜。如此一来,当输送模块600带动养液载体C移动时,边条161将会沿着推杆800滑动,养液载体C上的一个或多个种植单元P可相对于养液载体C移动,使种植单元P处于图7C和图7D的展开状态。

如图8D所示,当一或多个种植单元P被推杆800移动而呈如图7C和图7D的展开状态后,输送模块600还可将养液载体C和种植单元P从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其中第二位置对应于照明模块700的照明区域720。此时,照明模块700的照明区域720可提供光线至养液载体C,以照射种植单元P上的苗株。同时,照明区域710则可关闭以减少能源损耗。如前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照明区域710与照明区域720可还具有不同的架设高度(未图示),以配合苗株高度生长过程中适合的不同照明角度,避免因接近枝叶而灼伤苗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植单元,包括一板体、一中空柱体、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一凹陷部以及一第二凹陷部。板体具有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一第四侧以及一第一表面,其中第一侧相对于第二侧,第三侧相对于第四侧,第三侧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四侧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空柱体的一端连接板体并于连接处形成一穿孔,另一端则凸出于第一表面。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且两者皆凸出于第一表面。第一凹陷部形成于第一侧壁上,且中空柱体的中心与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第一凹陷部的中心与第四侧之间的距离。第二凹陷部形成于第二侧壁上,且中空柱体的中心与第三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于第二凹陷部的中心与第四侧之间的距离。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变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数个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随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此外,每个权利要求建构成一独立的实施例,且各种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皆介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设计图

种植单元和种植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7335.2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TW

国家/省市:71(台湾)

授权编号:CN209749393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A01G31/02

专利分类号:A01G31/02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中国台湾桃园市

发明人:余远鋆

第一发明人:余远鋆

当前权利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任芸芸;郑特强

代理机构:72003

代理机构编号: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种植单元和种植系统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