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越梦想 激情昭阳——联想昭阳6年路(论文文献综述)
叶长安[1](2019)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车兰兰[2](2018)在《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文中提出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着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着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着作,进而分析黄着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陆学松[3](2018)在《清初尺牍选本研究》文中认为清初出现了一股尺牍编选出版的热潮,从顺治末到康熙间较短时期内,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尺牍选本,分别为:李渔的《尺牍初征》与《古今尺牍大全》;周亮工的《尺牍新钞》、《藏弆集》与《结邻集》;汪淇、徐士俊等人的《分类尺牍新语》、《分类尺牍新语二编》与《分类尺牍新语广编》;陈枚的《写心集》与《写心二集》;黄容、王维翰的《尺牍兰言》;张潮的《尺牍友声》与《尺牍偶存》;程元勋、王化騄的《名人尺牍选》。这些尺牍选本的纷纭出现是一个较为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一众尺牍选家继承了晚明文人尺牍小品的观念,秉持严格的文艺审美标准,四方收罗,收辑遗佚,保存了数量巨大的明末清初士人尺牍,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文本,认真分析,谨慎总结,从文学视角出发,对这些尺牍选本的形成原因、形成与传播过程,以及其中所收尺牍的文艺审美价值、文学理论价值、文献价值等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论文由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现状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正文部分分为十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初尺牍选家、选本,以及众多的士人尺牍进行论述。第一章从社会与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晚明尺牍小品与尺牍选本的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在社会动荡与重建背景下的清初遗民思潮、经世致用思潮、商业求利思潮、个性思潮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对于尺牍选本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清初独特的文人尺牍创作情境、书籍市场的兴盛与文学选本发行的热潮、民间邮政服务的发展为清初尺牍选本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二章从尺赎选家与选本的角度出发,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对各种尺牍选本的编选、成书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尺牍选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他们生平的考证,他们编选尺牍选本的动机、理念,编选团队的组建以及编选的过程等;对于尺牍选本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选本编选的方式、成书与传播过程,现存的版本考证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清初尺牍选家征集尺牍稿件的来源与渠道。优质、稳定的稿源渠道是尺牍选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清初尺牍选家出于不同的编选理念,囿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征选的尺牍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一段时间内,可以用“时人为主,间及前古”形容其内涵;在尺牍征选的地理范围上,则主要围绕杭州、南京、苏州、扬州、青州等几个中心城市,采取以点带面,多方征稿的方式收集稿件;在具体的稿件征集渠道上,诸选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广泛搜罗自己与友朋往来之牍、朋友往来之牍、民间藏稿、其他尺牍选本以及利用征稿、投稿与赠稿、约稿的方式进行尺牍稿件的搜集。第四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尺牍文体的认知。尺牍原非独立的文体,晚明文人重视尺牍也只是将之作为小品之一种看待。在清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清初尺牍选家试图将尺牍文放在宏观文学背景下,追根溯源,梳理其独立发展的线索,给与尺牍以新的文体定位。他们认为尺赎文具有高辨识度,可以从大文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其源流可辨,其沿革可考,其风格可以识别。清初尺牍选家总体继承了晚明文人的尺牍小品观,但他们不停留于此,认为尺牍在不断进化,今人可以胜过古人。尺牍也不是小道末技,它们在表现文人性情、展现文艺之美以外,还需要承担载道的重任。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们进行不同方式尺牍的编目,对入选的尺牍进行删节,甚至进行评点以突出其文艺之优美,思想之精深。第五、六章,清初尺赎选本的文献价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按照不同选本的角度,在仔细梳理各选本中尺牍文本与作家资料的基础上,再与目前可以搜集到的各种传世文本资料进行比对,略同求异,收遗辑佚,从“存文”与“存人”的角度出发,采用举隅的方式,挖掘出明末清初一批作家的散佚文本与其他文学资料,展现出清初尺牍选本文献价值之一斑。第七章从具体的尺牍文本出发,展现尺牍“写心”特色,具体分析、总结清初尺牍选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明末清初士人各种心态。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人表现出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无法逃避的凄苦与悲凉、努力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以及发乎友情的真挚与谐谑等主流心态。此外,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少士人们也在逃离现实或者陶然乎其中挣扎;面对江山易代与社会动荡,不少人存在着豪杰式的幻想;对于个人价值实现,不少人也有着功名追求的无奈与热衷。第八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清初尺牍选本中涉及文学艺术理论的尺牍,总结出清初尺牍选本中文学艺术理论的整体面貌。整体上,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论开始了对于明末文学的总结与反思。在诗文方面,尺牍中的文艺理论总体上还是覆盖在崇尚载道观的复古主张与强调个性主义的性情理论的争执之下。虽然也有第三方观点主张调和二家,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但在理论认知上还不清晰,只有苗头,未成风气;在词论方面,数量丰富,表现出清人对词学理论的新认知与对于创作的重视态度,标志着清词开始兴起;在小说理论方面,集中于对小说风化作用的思考与批判;在戏曲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清人对于明末戏曲的批判与思考,他们极为强调戏曲的风化作用,并在戏曲的创作上提出种种主张,标志着清初戏曲创作的复兴。第九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诸选本中尺牍作品本身的文艺性。选本中的尺牍形式自由,体式多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游记、清言、骈赋三种小品形式,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艺术特色;选本中的尺牍小品总体上又有流派纷纭、各有所宗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推崇公安、效仿竟陵、崇尚七子、注重现实、雅好谐谑五大风格流派;选本中尺牍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存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现手法。这四种表现手法在尺牍中被灵活运用,形成了尺牍小品不同的审美气质,主要有理胜、情胜、趣胜、气胜、韵胜等。第十章全面研究了选本中的女性尺牍。首先,分析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女性尺牍的认知与各选本中女性尺牍的分布状况,并对重点女性作家进行了简略考证与介绍;其次总结了女性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女性尺牍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英雄、大儒式的士人追求、封建道德践行的自觉、对文艺才能的强调、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人生情怀与感悟、爱情的表白等方面。在艺术上主要表现出境界偏仄、红颜士魂、以情动人,凄婉哀怨、语言精致典雅,文风纤秀的风格特点;最后对选本中女性尺牍思想价值、资料价值以及文艺理论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王海娟[4](2017)在《《陈白阳集》注释与研究》文中指出苏州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明代中期,这里经济繁荣,商业通达,促成了吴门画派的崛起,这是以地域为特征而命名的画派。吴门画派中名家辈出,而陈淳作为吴门画派后期的中坚力量,其绘画对明代中后期具有特殊的价值,他的绘画至今都影响着许多人。在中国美术史中,谈及陈淳时,把他与徐渭合誉为“青藤白阳”,但往往只侧重于介绍他在写意花鸟画方面的成就,并把他与徐渭合誉为“青藤白阳”。实则陈淳在山水画方面也具有很深的造诣,多隐晦于史料中,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影响了人们对陈淳的全面评价,这对于研究明代中后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不利的。本文从陈淳的着作《陈白阳集》出发,通过注释的方法,详细的梳理陈淳的生平、交游、山水画风格面貌及嬗变等,深入挖掘了陈淳对吴门画派及明代中后期艺术的贡献。全文以《陈白阳集》为基础,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现学术研究成果,对《陈白阳集》做了详尽的注释,较为完整的展现了《陈白阳集》的整体面貌,并深入的分析了陈淳山水画方面的师承。论文共分为十四章:第一章主要综述有关陈淳研究的若干问题。这一部分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为陈淳生平。第二小节为《陈白阳集》中相关问题探讨,主要探讨了陈淳的文集《陈白阳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小节论述了陈淳山水画渊源。分别是师法沈周、一身清癖米家风和旁参元四家三个方面。从第二章至第十四章为《陈白阳集》十卷和附录一卷的注释部分,其中包括《陈白阳集》的原文录入、断句、添加标点符号和注释。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一百四十六册《陈白阳集》着手,录入原文,共十一卷,后对集中的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六言绝句、七言绝句、诗余等断句并添加标点符号,注释则主要依靠《康熙字典》、《佩文韵府》以及中国基本古籍库来完成。文章后有参考书目,末添加了附录,收录了陈淳现存世绘画一览表。陈淳及其《陈白阳集》的研究仅仅是明代画家、画论研究的一个微小的节点,透过个案研究的方式,进一步看到当时苏州地区人文画家的交游情况等。陈淳在艺术上的贡献,对于研究吴门画派、明代中晚期山水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姜游[5](2016)在《北宋道士诗研究 ——以陈抟、张伯端、黄希旦、张继先等四人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海内外学界近三十年来有关道教和道家道教文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几位着名高道的零星研究,而对北宋道士诗人诗歌系统全面的研究尚有不足。本文系基于文献学方法上对北宋道士诗歌进行整体性研究,并包括较深入的个案研究。论文由绪论、正文(上下编)、余论组成。绪论部分交代了写作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界定:所谓北宋道士诗,是指主要活动年代在北宋时期、活动行政区域在北宋统治区域内、接受过政府颁发的度牒并以道士为职业的道教徒,或遵从道教的生活方式、践行道教的内外丹修炼方式、并以此名世的道教着名修行者的诗歌。词曲等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论文分上下编,上编分三章,第一章可以概括为北宋特有的社会政治基础与思想文化因素直接导致了北宋道士诗的兴盛。宋代是我国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北宋九朝统治者继承唐代三教并用政策且格外崇道,宣扬大宋君权来自道教天神;大修宫观,广纳隐逸之士,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待、尊崇修道之士和隐士;广收道经道典,刊发、保存道教文献,严格并完善道士考录制度——从而使道教成为社会主流信仰,流派众多,高道迭出,从事道教的人员职业素养与文化素质较高,具备了写诗的文化基础;三教合一的文化思潮和道士社会地位的提高并广泛交接统治阶层为道士诗的大量写作与传播留存提供了社会基础。第二章为北宋道士诗概说,考证了宋代道士诗的作者和数量、分析了北宋道士诗的题材并概括了其发展轨迹和文学成就,在此基础上试图评价其在宋代诗歌史上的地位。由于时代久远,北宋道士诗歌亡佚不少。本文以《全宋诗》为依据,对《全宋诗》中存有的宋代道士的诗歌以及诗歌残句进行了全面统计,据统计结果发现,北宋道士诗作者共有52人,其中着名道士诗人有陈抟、张伯端、黄希旦、张继先等;南宋道士诗作者36位。北宋道士诗存诗492首、残句27联,其中陈抟16首、张伯端112首、黄希旦38首、张继先157首。北宋道士诗的题材范围较广,其诗可划分为宫观诗、修道诗、隐逸诗、山水与游仙诗、赠答唱和诗和杂咏诗等六种类型;体裁多样,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有七古、五古、四古、六古和杂古等,近体有七绝、五绝、七律和五律等。第三章为北宋道士诗作者的生平考述,订补《全宋诗》中相关道士诗作者小传,参照宋人诗话、笔记、正史稗史等多种文献相互印证,以求得到一个个完整多面的道士诗人形象。陈抟、张伯端、黄希旦、张继先的诗歌最能代表北宋道士诗的成就。论文的下编从第四章至第七章对这四位道士诗人进行个案研究。他们的诗歌,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都有诸多特点,在宋代诗歌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陈抟是对宋代士大夫的人生观与宋代学术思潮影响最大的宗教人物。其诗多抒写自己归隐山林的旷达情怀,总体诗风潇洒疏旷。具体说来,他的诗歌,明显存在两种风格类型:一类诗歌形象性强,显得含蓄蕴藉,淡泊飘逸;另一类诗则语言明白畅达,直抒胸臆,说理一针见血,不注重诗歌语言的形象性,而追求一种直接明快的理趣。他潇洒旷达、纵情任性的性格是其诗歌风格的产生基础,而其隐逸诗彰显其隐逸人格。张伯端修道诗的代表作是《悟真篇》、五言长诗《金丹四百字》,其意旨在于宣扬道教观念与内丹理论,形象阐述修炼的理论和方法,修行的要领;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意象独特丰富,旁收并蓄,风格神秘隐蕴,博大精深。黄希旦号支离子。《全宋诗》收黄希旦诗38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支离子诗》一卷,存诗七十余篇,两者数量相差很大。本文以《全宋诗》所收黄希旦诗作为底本,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的《支离子诗》一卷作为对校本,全面对黄希旦诗进行了校注,总结出两个不同版本的黄希旦诗的特点与优劣,为分析黄希旦诗歌中的道教思想以及黄希旦诗歌在宋代道教山水诗上的地位做出较坚实的文献依据。黄希旦的山水诗歌与其道教思想之间关系密切。其诗多用道教术语,注意营造自然之境,表现了淡然生涯之外的精神追求。张继先的诗歌,从形式上看,有绝句、律诗、联句,还有杂言,句数不等;从内容看,有修道劝教、描摹宫观、隐于山水、闲情杂咏和赠答唱和的诗歌;其诗意象丰富独特,概括说来,主要包括植物类意象、人物-动物类意象、器物类意象等意象类型;这些意象各具特色,同时又表现出富有道教色彩的风格特征。余论部分简略介绍了北宋道士诗在宋代的接受和传播。北宋道士诗除了凭藉道士本人的文集诗集和与之交往的文人文集诗集的刊行而流布、或经由人们口耳相传被文人采集记录之外,其主要传播场所是在道观,方式为石刻和题壁。石刻利于久存;题壁既有利于快速发表,又有利于扩大读者范围。宋代文人题诗于道观多为称赞道士的德行、法术与二者间的交往,或对道教生活的钦羡;道士题诗则表达了对自己隐逸或修道生活的自适与自得其乐。宋代宽松积极的文化政策促进了道士诗歌的接受和传播。
权夽映[6](2014)在《朝鲜时期中国小说评论研究》文中指出韩国与中国两国学术文化交流历史很悠久,韩国人自古以来一直喜欢看中国古代小说,这点从文献记录中也能看到。其中本论文进行了关于朝鲜时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评论研究。为了超越至今研究成果,本论文集中在搜集资料和分类。搜集资料后种类分为实录、序跋文、杂录、题小说诗、评点等五种,其中评点资料偏少,而且只有19世纪的相关资料。所以本论文以韩国朝鲜时期(15世纪到19世纪)的四种史料--实录,序跋文,杂录,题小说诗等为主进行分析。按照时间和资料种类进行研究,但18世纪和19世纪的杂录资料中在韩国古小说史和小说批评史上有意义的、分量还多些的《钦英》和《广寒楼记》分开研究。《山海经》、《洞冥记》、《十洲记》、《列女传》、《说苑》、《搜神记》、《世说新语》这几部非常有代表性的小说在当时的韩国比较流行是因为首先它们的内容生动形象,能吸引大量读者的兴趣,以《山海经》、《洞冥记》、《十洲记》、《搜神记》为例。其次,以《山海经》、《洞冥记》《十洲记》、《说苑》、《搜神记》、《世说新语》为例,它们通过栩栩如生的描写和一则则故事的表达,采用丰富多样的写作手法,刻画地理、人文、文化,让读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仿佛置身于未知的世界,尽情的探索感受,。另外,有些小说还具有崇高的教育意义,如《列女传》、《世说新语》,引古证今。最后,在某些特殊时期,如战乱、动荡的年代,演义类的小说又更加符合读者的需求,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总而言之,生动形象的描写,深刻的教育意义,符合读者的需求是中国古代小说在韩国盛行的最根本的原因。15世纪主要对稗说类的攻防与传奇类批评,当时认为传奇即是小说。在15世纪实录中主要提到《列女传》、《太平广记》、《酉阳杂俎》。从史料可知到15世纪没有对小说之类的否定。16世纪对朝鲜传奇类和中国演义类的评论较多。相比之下,现在可以看出来在稗说类占优势之前,传奇类和演义类的盛行。也可以称16世纪是传奇类荣盛并分化的时期,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长篇小说特别是演义类的小说在当时更加盛行,同时也预示了17世纪小说在文学的环境的的盛况。可是从16世纪开始,文人很激烈地反对接受小说文体。上面的记录上也可以知道对《三国志演义》、《楚汉演义》、《剪灯新话》和《太平广记》的评价都很低。但是16世纪中叶以后,首次记录了关于演义类的小说,从记事中可以看出在16世纪的中期中国演义类小说已经被广泛的受容。17世纪朝鲜遇到两个战争,实录批评很少。当时人还不知道‘虚构’和‘事实’的区别。所以有的会认为演义类小说是历史书或列传之类,还有,从这点开始小说排斥论和肯定论的攻防。18世纪是文体反正和相关小说的波动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小说的传入翻译以及韩文小说的发展,以及新型流通方式的发生和发展还有对小说的认识的变化等的有趣的时期。18世纪的实录上还有正祖的“文体反正”与“禁书令-下令禁止传入中国书籍”等记录。19世纪初,关于朝鲜后期小说的说法和前世纪看到的一样的情操是的小说排斥论一直延续着。朝鲜时期15世纪有《太平闲话滑稽传》、《笔苑杂记》、《详节太平广记》等作品的序跋文,这些序跋的主要内容都是从消极的立场支持稗说类,主要探讨《太平广记》。17世纪《芝峰类说》、《于于野谈》《旬五志》、《西浦漫笔》等都有序跋。18世纪的序跋文有请求写抄本等极其爱读小说的情况描写的得很明显的赵泰亿《谚书西周演义》(跋文>和当时流通的小说目录整理好的完山李氏的《中国小说绘模本》(序文>。19世纪小说评论的论旨在《三韩拾遗》的序跋文章可以找到。在《三韩拾遗》中收录了很多篇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家们的序跋,与此同时19世纪也是韩国古小说评论史也是其他变化和发展的时期。朝鲜时期的杂录分量和内容都很丰富。15世纪杂录从内容上来看,《剪灯余话》、《太平通载》也谈到了稗官小说等,稗说考证的资料较多。16世纪各方面的书籍达数十种,其中,还挑选了和小说有关联的书籍,除了《剪灯新话》、《楚汉演义》,还有《太平广记》、《酉阳杂俎》、《列仙传》等记载。17世纪开始杂录多起来,和正史《三国志》相比通过阅读小说《三国志演义》能更多的了解到对历史事实进行的批判,金时习对通俗小说也有了肯定的认识。对小说评价最重要的基准就是和历史事实的符合与否,同时小说大量的流入,翻译,创作并被广泛的阅读,其过程中历史和小说,事实和虚幻,已经到了难以分辨的境地,这就是18世纪当时的状况,通过展示的内容可以让我们对小说有着更好的理解。而且这18世纪有俞晚柱的《钦英》,从此记录可知当时的小说观和小说批评内容,值得研究。19世纪杂录史料上除了攻防小说排斥的问题,还一起探讨体裁的问题,其中有金圣叹文章特别受朝鲜文人的欢迎的记录。整理的题小说诗中出现的小说评论的特征如下:15-16世纪代表性的批评就是金时习的评论,17世纪的题小说诗批评汉文传奇小说,使汉文传奇小说评论得到验证,特别是精彩地评论出各个篇章的重要部分。大部分针对古代小说的韩诗评论记录了比喻性的鉴赏或是抽象地表达大体印象,或是包含了小说的见解。然而李健在题小说诗中集中于主题批评,尤其是属于最核心的组成部分。18世纪李相璜虽然平时阅读小说,但被正祖发现以后展现了《诘稗》和“斥稗诗”等露骨的小说排斥论。19世纪的金云淳的题小说诗批评阐述了“感愤诗”,以对其中人物进行批评而令人瞩目。
聂还贵[7](2011)在《中国,有一座古城叫大同》文中提出课本上读历史,历史很遥远,来大同看历史,就走在历史里;书本上读大同,大同像传说,来大同看大同,大同美丽而神奇。序1一座城市,应当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传记。一座历史文化积蕴深厚的城市,有可能成为其所属民族与国家的鉴照。大同,拥有这样的资格。--北魏、大辽、金国,三代京华之地,厚土旷野,浩气烈风;雁门关、北岳恒山
陈凤川[8](2011)在《《文明论概略》研究》文中提出研究日本近代和日本启蒙思想,福泽谕吉显然是无法绕开的重要思想家,而《文明论概略》是其着述中最具理论性的一部代表作。该书展现了东西文化冲撞与融合之际,一位学者从“文明”角度,对社会、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宗教、伦理等诸多现代性问题所做的全景式思考。在日本,相关研究历久而弥新,学界百三十余年间的不断诠释,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知识谱系,因此考察《文明论概略》文本及该文本的相关研究历史是我们了解日本近代知识变迁不可或缺的一个切入点。国内学界对于《文明论概略》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一般性的思想点评较多,深入细致的文本诠释稀少。为此,本文力图运用实证性分析的方法,通过考证和辨析书中思想的主要来源,全面解读《文明论概略》的文本内容,以揭示这部日本启蒙经典所蕴含的思想特质。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引论部分系统考察了《文明论概略》文本的百年解读历史,综述中日两国的先行研究状况,说明和解释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第一章)通过描述福泽思想的文化底蕴,揭示汉学素养是福泽引介、模仿西方学说进而形成自身理论特色的必要土壤。在第三部分(第二、三、四章),基于文献学考证研究的方法,梳理、介绍了《概略》文本的产生背景、写作过程、思想来源、草稿形态,分析福泽的作文风格。第四部分(第五章)藉由考察《概略》主题,把握汉字文化圈中文明、自由、社会、国家、道德等现代性“新”范畴发生时的种种社会情境与历史契机,思考外来的“普遍性”思维被“原型(古层)”式思维牵扯及其日本化的问题。第五部分总结全文,简要反思当前“文明”研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此突出本文的现实意义并指出后续研究的基本方向。最后附录部分,用表格等形式归纳整理了国外一些重要的、基础性的研究数据和素材,希望由此深入到言语和思想的微观世界,拓展对文本的理解,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视野。
黎文丽[9](2011)在《唐代校书郎与文学》文中提出唐代文学与唐代政治、文化、制度结合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亮点。本文拟详考唐代基层文官之一——校书郎的具体情况,以文史结合的方法入手,探究唐代士人刚入仕时的一些工作状况和文学创作,考察校书郎生涯对于其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创作特点的影响。绪论部分主要考察了文章选题的拟定及研究现状,说明了开展唐代校书郎与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一章考察了唐代校书郎的设置特点、任职途径。校书郎,是一个官名,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唐代秘书省、弘文馆、崇文馆、集贤殿、司经局,皆有校书郎之职。校书郎的设置时间、品秩、员数,诸馆不尽相同。校书郎隶属于各馆,其地位高下也体现了各馆的政治地位、发展状况。汉代的兰台,除有御史中丞领侍御史在殿中处理行政事务,还有众多名儒、学者在其中负责典校秘书或从事撰述。他们对汉代文献典籍的保存整理工作以及东汉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章分析了唐代校书郎的设置和官品。校书郎之职多为校勘、整理图籍。校书郎在唐代虽然是九品小官,但任官资历要求很高,需进士或同等条件。有很多士人是进士登第后又中博学宏词科、书判拔萃科或者制举才被选拔任命的。流外和视品官出身者被禁止充当此官。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可知校书郎入仕途径主要有科举、门荫、迁转、上书论事或献着述、荐举授官等方式。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权力中心的转移,文馆的政治地位不断变化,校书郎的地位也随之变化。校书郎的仕宦前景极佳,不少人由此官拜相。唐代从校书郎起家的诗人或文士当中,就有三十五位官至宰相。第三章结合校书郎任职制诰分析了唐代校书郎的文学素养,任职校书郎者大都是文才出众、秀逸超群之人。任职制诰不仅能反映职务性质、工作情况、被授官员的才能,而且任职制诰的文字体现了撰写者的文才。任职制诰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内涵,还有可能折射出一定的文学思潮和创作风气。唐代校书郎很多以文学见长,说明朝廷对任用官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体现了文学与德行、文学与儒术并重的现象。第四章论述了唐代校书郎作为各馆的基层文官,所做的工作与图书紧密相连,主要从事些具体的图书校雠、整理编次等事务,为唐代政治文化建设做了基础性的工作。校书郎通过校雠、编着、酬唱等活动得以广泛地接触社会,增加生活体验,并且用诗文记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校书郎在任职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唱和诗、送别诗,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唐代文学的题材和内容。第五章探讨了校书郎的生存状态、迁转情况以及文学创作情况。唐代文学家中有些风云人物都经历过校书郎一职,他们在仕途上以校书郎起家并官至宰辅,其经历体现了部分唐代文士的迁转历程。从校书郎起家,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升迁起点。校书郎虽然处于唐代官员阶层的低层,但是俸禄的供给还是比较稳定的。从政治地位上看,校书郎虽为九品小官,但也处于学士之列。任职校书郎既是士人仕途上的第一步,也是他们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一步。但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也常常会引发他们不安于现状、不满于才高位卑的惆怅之感。本章还就校书郎迁转过程中形成的送别诗、政论散文进行了分析。唐代士人在迁转过程中要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去往新的、未知的地域,因此就形成了大量的送别诗。这些送别诗体现了士人的心态和社会生活状况。第六章选取几位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校书郎任职期间的创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任职期间的生活情状,考察校书郎生涯对于其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创作特点的影响。校书郎一职往往是士人踏上仕途的首任官职,对于他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盛唐时期的王昌龄任校书郎期间约有23首作品,他将心中的壮志和感慨融入诗歌创作,使诗歌充满了新颖奇特、含蓄蕴藉的特点。中唐时期的白居易自贞元十九年至元和元年都在秘书省任校书郎,他的诗文创作约有38首,体现了他积极进取的政治心态,也表现出白居易内心向往的闲适心态。李商隐在秘书省工作的时间较长,曾两入秘省,任过校书郎、正字,他的诗文绮丽、朦胧、晦涩,含蓄婉曲地表达了自己的复杂心态。不论是盛唐、中唐还是晚唐,深受儒家正统理念影响的有识之士都怀抱着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只是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刘利侠[10](2011)在《清初咏物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清诗研究中,有很多尚待开发的领域,清初咏物诗研究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清初顺治至康熙四十年约六十年间的咏物诗创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人性、艺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涵。本文的结构分上编“总体论”和下编“作家论”,由绪论和正文九章构成。上编中之绪论,主要揭示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该论题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考察咏物诗的源流和传统。主要从咏物诗的产生、艺术手法的演变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节为咏物诗探源,指出咏物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体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南风》、《卿云》等古逸诗。原始歌谣中的《弹歌》,是最古老的咏物诗。《诗经》的赋比兴传统和《易经》中的“观物取向”、“立象以尽意”,都对咏物诗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咏物诗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与生俱来的亲密,是由农耕民族的性质决定的。第二节围绕赋、比、兴的艺术传统展开,讨论其产生、内涵以及在咏物诗艺术表现中的主导作用和发展演变。第三节从儒、释、道三家的自然观中论,分析其所赋予咏物诗的不同审美内涵和人文精神。第二章,清初咏物诗思想通论。本章将清初咏物诗作者分为遗民、贰臣、承平诗人三个创作群体进行研究。第一节,讨论清初咏物诗中的遗民精神。首先对清初遗民咏物诗的思想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清前尤其是宋代遗民咏物诗的思想进行对比,揭示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第二节,讨论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在对清前贰臣咏物诗思想略作考察之后,选取清初贰臣中最具代表性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家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当下贰臣文学研究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进行了反思。第三节,探讨承平诗人的咏物诗,从宦海沉浮和润饰太平两方面,选取宋琬、施闰章、王士禛、朱彝尊等人的咏物诗创作展开分析。第四节,对清初咏物诗思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第三章,清初咏物诗艺术研究。第一节为清初咏物诗题材论。从清初咏物诗的题材概况、时代特征和对传统咏物诗题材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三方面展开讨论。第二节,将清初咏物诗的艺术特征归纳为如下三方面:比兴为上的艺术追求、“人情”与“物理”的完美结合、体物与抒情兼顾的典故运用。第三节,讨论清初咏物诗的审美意识,指出清初咏物诗的审美,经历了“立象以尽意”、“物我合一”和“澄怀味象”三个阶段。第四章,清初咏物诗学研究。清初诗学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儒家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其次,清代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后阶段,具有数千年文学创作的丰厚积淀,诗歌传统的艺术精神也无疑得到继承和强调。王夫之诗学是诗歌现实精神与艺术美的统一。他于文学讲求“匡维世教”,于咏物崇尚“比兴”,同时又提出“内极才情,外周物理”的艺术追求。其关于情景关系所作的探讨,是对古代诗歌抒情性和艺术性的高度总结。王士禛的“神韵说”,是承上启下的诗学观。从含蓄蕴藉地抒情,超远平淡地写景,到最终无病呻吟、言之无物,正好阐释了康熙年间诗歌的发展趋势。康熙御制的《佩文斋咏物诗选》,以诗教为先,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但因此对咏物诗文学特质的论述,打破了前人将咏物诗与齐梁宫体诗相提并论的偏颇,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这部咏物诗选集,对于了解古人的咏物诗观念意义重大,其体例也多被后来的选本所继承。下编中之第五章,为王夫之咏物诗专论。《落花诗》是王夫之的代表作,以其强烈的政治意识而着称。第一节缘此展开,从诗学观念和情感诉求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作品中蕴含的政治内涵作出分析。第二节,从创作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三方面,对王夫之咏物诗和屈骚所蕴含的共同文学品质进行发掘,揭示在共同的地域文化哺育下两位末世英才人格与追求上的暗合与默契,以及传统民族精神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在新时代所绽放的异彩。第六章,钱谦益咏物诗专论。咏棋诗是牧斋独具特色的诗歌题材,不仅记录了其在抗清各个时期的情感历程,且围棋特殊的文化和哲学内涵,正是对其人格性情的最佳阐释。此外,钱谦益尚有红豆诗、雁字诗、落叶诗和咏柳诗等,都具有探讨的价值。第七章考察吴伟业“梅村体”诗歌中的咏物诗,揭示其中极为突出而往往被评论家所忽视的生命意识。“梅村体”将咏物诗篇幅拉长,其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都有极大的丰富和创新。本章选取其《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和《白燕吟》作了思想和艺术的集中探讨。第八章,王土禛咏物诗专论。王士祺被称为开一代风气的“骚坛宗主”,不论其在诗坛或政坛所取得的成就,都与《秋柳诗》有极大的关系。对于《秋柳诗》解读,历来各执一词,本章于此也试加分析。《秋柳诗》的出现,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哀婉悲情的基调、怀旧伤今的主题,赢得了遗民诗人的赏识;其含蓄蕴藉的表达和温柔敦厚的美感,则与康熙所倡的诗教观念相契合。可以说,此诗既是对清初遗民诗主题和情感的继承和总结,也蕴含着新的时代精神。王士禛入仕之后诗风大变,从意气奋发到歌颂升平,最终变为无病呻吟,了无趣味,被后人称为“一代宗师才力薄”。本章对其“神韵”观在咏物诗中的表现也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晚年的创作进行了平议。第九章,探讨清初三位重要遗民诗人的咏花诗。咏花是清初遗民咏物诗中最为普遍的题材,其中既包含着遗民共同的心理诉求,也表现出不同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归庄通过逐花、看花的疏狂,忘记现实痛苦,实现眼前美好的生命体验;余怀“看花诗”则具有一种浓重的伤感和怀旧情绪,表现对旧朝繁华的赞美和对青春放浪生活的留恋。屈大均诗中的梅、菊,在更多时候则是其人格象征和生命的体验。
二、超越梦想 激情昭阳——联想昭阳6年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越梦想 激情昭阳——联想昭阳6年路(论文提纲范文)
(2)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
三、前贤研究概况 |
(一)黄人着述整理 |
(二)黄人生平研究 |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着文学史 |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
二、国人自着文学史的发生 |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
一、晚清词学概况 |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词论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
一、黄人词题材 |
二、黄人词的特点 |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
一、思想启蒙方面 |
二、文科教育方面 |
三、培养人才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清初尺牍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清初尺牍选本盛行之因 |
第一节 晚明尺牍小品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 |
第二节 清初思潮与尺牍选本的形成 |
第三节 清初尺牍选本的生态环境 |
第二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版本及选者 |
第一节 李渔与其尺牍选本 |
第二节 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 |
第三节 汪淇《分类尺牍新语》三编 |
第四节 陈枚《写心集》二集与其他尺牍选家、选本 |
第三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 |
第一节 选稿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选稿的地域特征 |
第三节 具体的稿源渠道 |
第四章 清初尺牍选本视阈下的尺牍认知 |
第一节 尺牍选家视野下的尺牍体认 |
第二节 尺牍目类观 |
第三节 尺牍删节、评点观 |
第五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上) |
第一节 《尺牍初征》、《古今尺牍大全》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尺牍新钞》三选文献价值举隅 |
第六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下) |
第一节 《分类尺牍新语》三编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写心集》二集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三节 《尺牍兰言》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七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士人心态 |
第一节 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 |
第二节 无可逃避的凄苦与悲凉 |
第三节 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 |
第四节 发乎友情的诚挚与谐谑 |
第五节 其他 |
第八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学艺术理论 |
第一节 对明末文学的反思与批判 |
第二节 文论 |
第三节 诗论 |
第四节 其他 |
第九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尺牍艺术研究 |
第一节 形式自由体式多样 |
第二节 流派纷纭各有所宗 |
第三节 叙述议评气质丰富 |
第十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女性尺牍 |
第一节 女性尺牍的选家认知与存在情况 |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
第三节 女性尺牍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陈白阳集》注释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的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4.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于陈淳研究的若干问题 |
1.1 陈淳的生平 |
1.2 《陈白阳集》中相关问题探讨 |
1.3 陈淳山水画渊源 |
1.3.1 师法沈周 |
1.3.2 一身清癖米家风 |
1.3.3 旁参元四家 |
第二章 《陈白阳集》序注释 |
第三章 《陈白阳集》叙注释 |
第四章 《陈白阳集》卷一注释 |
第五章 《陈白阳集》卷二注释 |
第六章 《陈白阳集》卷三注释 |
第七章 《陈白阳集》卷四注释 |
第八章 《陈白阳集》卷五注释 |
第九章 《陈白阳集》卷六注释 |
第十章 《陈白阳集》卷七注释 |
第十一章 《陈白阳集》卷八注释 |
第十二章 《陈白阳集》卷九注释 |
第十三章 《陈白阳集》卷十注释 |
第十四章 《陈白阳集》附录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北宋道士诗研究 ——以陈抟、张伯端、黄希旦、张继先等四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道士诗人的界定 |
第二节 道教文学与道士诗的研究现状 |
一、海外学者近年的道教文学研究现状 |
二、中国大陆学者近年的道教文学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
上编 |
第一章 北宋道教发展与道士诗创作思想背景概说 |
第一节 北宋道教的繁荣局面 |
一、职业道教徒人数增长 |
二、道教流派纷呈,高道众多 |
三、大量兴修宫观 |
四、道教典籍得到大规模编纂 |
第二节 北宋道士诗创作的社会政治基础 |
一、以崇道作为安邦治国之策 |
二、以具体措施扶持道教 |
第三节 北宋道士诗创作的思想文化背景探析 |
一、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
二、道士的文人化 |
三、道士与士大夫的交往 |
第二章 北宋道士诗概述与分析 |
第一节 北宋道士诗数量考 |
一、宋代道士诗数量考 |
二、北宋道士诗数量考 |
第二节 北宋道士诗题材类型考 |
一、修道诗 |
二、宫观诗 |
三、隐逸诗 |
四、山水游仙诗 |
五、赠答唱和诗 |
六、杂咏诗 |
第三节 北宋道士诗作体裁考 |
一、古体诗 |
二、近体诗 |
第四节 北宋道士诗的艺术特色与成就 |
一、北宋道士诗的艺术特色 |
二、北宋道士诗的成就与地位 |
第三章 北宋道士诗作者考述 |
第一节 石仲元等十人考述 |
一、石仲元、魏元吉和贺亢 |
二、周绛、张无梦和刘玄英 |
三、李少和、赵自然、刘遁和邢仙老 |
第二节 邹希衍等十人考述 |
一、邹希衍、张日损和周贯 |
二、勾台符、曹希蕴和蓝方 |
三、许昌龄、罗道成、李思聪和邵琥 |
第三节 陈景元等九人考述 |
一、陈景元、徐守信和崔闲 |
二、李斯立、李伯祥和张景端 |
三、高坦、李颀和李陶真 |
第四节 陆惟忠等九人考述 |
一、陆惟忠、黄知微和魏二翁 |
二、石元规、泰定和王老志 |
三、何士昭、王道坚和杨虔诚 |
第五节 林灵素等十人考述 |
一、林灵素、刘卞功和崔羽 |
二、薛道光、皇甫涣和朱广汉 |
三、陈楠、黎道华、王文卿和王密 |
下编 |
第四章 陈抟及其隐逸诗 |
第一节 陈抟生平与着作概述 |
一、陈抟生平 |
二、陈抟着作概述 |
第二节 陈抟隐逸诗的思想内涵 |
一、初期——积极寻求救世之主 |
二、后期——安然退隐归去道山 |
第三节 陈抟隐逸诗的艺术特色 |
一、含蓄蕴藉淡泊飘逸 |
二、明白畅达富于理趣 |
第五章 张伯端与其丹道诗 |
第一节 张伯端生平及其丹道诗概述 |
一、张伯端生平 |
二、张伯端丹道诗概述 |
第二节 张伯端丹道诗的思想内涵 |
一、宣扬道教观念与内丹理论 |
二、阐述修炼的理论方法与修行要领 |
第三节 张伯端丹道诗的艺术特色 |
一、意象独特丰富、旁收并蓄 |
二、风格深奥含蓄、博大精深 |
第六章 黄希旦及其道教山水诗 |
第一节 黄希旦生平与诗歌概述 |
一、黄希旦生平 |
二、黄希旦诗流传的版本及各自特点 |
第二节 黄希旦山水诗的道教思想内涵 |
一、以诗求支离子能否见支离子 |
二、支离子诗中道教思想的具体表现 |
第三节 黄希旦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
一、宋代及宋以前山水诗歌发展概说 |
二、黄希旦诗——宋代道诗中的山水佳作 |
第七章 天师诗人张继先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张继先的生平与诗歌创作概貌 |
一、张继先的生平考述 |
二、张继先诗歌创作概貌 |
第二节 张继先诗歌的思想内涵 |
一、张继先的宗教思想 |
二、张继先诗歌的道教思想内涵 |
第三节 张继先诗歌的意象类型及其审美特征 |
一、植物类意象及其审美特征 |
二、人物-动物类意象及其审美特征 |
三、器物类意象及其审美特征 |
余论:北宋道士诗在宋代的接受与传播 |
附录一:《全宋诗》所收道士诗篇目一览表 |
附录二:黄希旦诗校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朝鲜时期中国小说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主题的提出 |
二、前人研究的综述 |
三、研究价值与方法 |
第一章 朝鲜时期中国小说的传播与出版 |
第一节 朝鲜王朝五百年 |
第二节 朝鲜时期中国古代小说与韩国古小说 |
第三节 朝鲜时期中国小说的传播 |
第四节 朝鲜时期中国小说的出版与翻译 |
第二章 15世纪中国小说评论 |
第一节 15世纪朝鲜:太祖(1392)—成宗(1494) |
第二节 15世纪朝鲜时期小说:小说认识 |
第三节 15世纪中国小说评论史料:开始认识、谈论“小说” |
一、朝鲜王朝实录 |
二、序跋文 |
三、杂录 |
四、题小说诗 |
第三章 16世纪中国小说评论 |
第一节 16世纪朝鲜:燕山君(1494)—先祖((1608) |
第二节 16世纪朝鲜时期小说:开始排斥“小说” |
第三节 16世纪中国小说评论史料:事实与虚构之混动 |
一、朝鲜王朝实录 |
二、序跋文 |
三、杂录 |
第四章 17世纪中国小说评论 |
第一节 17世纪朝鲜:光海君(1608)--肃宗(1699) |
第二节 17世纪朝鲜时期小说:许筠与小说效用论 |
第三节 17世纪中国小说评论史料:“演义小说”之兴盛 |
一、朝鲜王朝实录 |
二、序跋文 |
三、杂录 |
四、题小说诗 |
第五章 18世纪中国小说评论 |
第一节 18世纪朝鲜:肃宗(1700)—正祖(1800) |
第二节 18世纪朝鲜时期小说:禁书令与小说读书 |
第三节 18世纪中国小说评论史料:小说排斥与肯定的共存 |
一、朝鲜王朝实录 |
二、序跋文 |
三、杂录 |
四、题小说诗 |
五、俞晚柱之《钦英》 |
第六章 19世纪中国小说评论 |
第一节 19世纪朝鲜:纯祖(1800)—高宗(1907) |
第二节 19世纪朝鲜时期小说:小说出版与贳册之盛行 |
第三节 19世纪中国小说评论史料:小说虚构认识与创作 |
一、朝鲜王朝实录 |
二、序跋文 |
三、杂录 |
四、题小说诗 |
五、《广寒楼记》之小说批评 |
余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有一座古城叫大同(论文提纲范文)
序 |
1 |
2 |
3 |
4 |
5 |
6 |
第一章塞上吹来大同风 |
第二章佛国龙城 |
第三章民族风情博物馆 |
第四章灵岩云冈 |
第五章民族融合圣地 |
第六章北魏:隋唐中国的草色序幕 |
第七章北魏平城坊与中国古代里坊制 |
第八章大同四合院:北魏平城坊历史档案 |
第九章四合院里的男人和女人 |
第十章诗彩文光 |
第十一章大同风骨 |
(8)《文明论概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文明论概略》的百年解读 |
第一节 日本学界的百年解读 |
一、明治、大正时期、昭和前期 |
二、战后至1960 年代 |
三、丸山真男的《概略》研究 |
四、1970 年代至1980 年代中期 |
五、近30 余年来日本学界的研究状况 |
第二节 《概略》在中国 |
一、梁启超对《概略》的迻译与解读 |
二、《概略》1959 年的汉译本及朱谦之的解读 |
三、1978 年以来中国学界的相关解读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传统视域下的福泽其人其学 |
第一节 士族遗风与汉学素养 |
一、困知勉行 |
二、学以致用 |
三、学者雁奴 |
第二节 福泽谕吉思维方法的“古层” |
一、思想的中庸 |
二、基于“三纲八目”的文明图式 |
第三节 龟井派《左传》学的影响 |
一、龟井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治学特色 |
二、福泽思想中龟井派《左传》学的因素 |
第二章《概略》的写作背景与缘起 |
第一节 明治维新进行时 |
第二节 欧美游学与福泽的思想转变 |
一、三次外游与西学体验 |
二、福泽自身的“精神革命” |
第三节 社会舆论交锋与《概略》的写作动因 |
一、民选议院建议书 |
二、赤穗不义士论和楠公权助论 |
三、学者职分论 |
第三章《概略》文明理论的西学溯源 |
第一节 西方早期的文明理论 |
第二节 苏格兰启蒙学派的“文明”理解 |
一、亚当·斯密的社会演变四阶段说 |
二、人性、市民美德与政治技艺:弗格森的《市民社会史论》 |
三、小结 |
第三节 19 世纪初期美国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
第四节 与伊拉斯莫·P·史密斯的往来书简 |
第五节 伯顿的《政治经济学(学校教学及参考用)》 |
一、《政治经济学》与《西洋事情·外编》 |
二、人性、神与家庭:伯顿自然观的基本要素 |
三、文明、社会与政府:伯顿的政治哲学 |
第四章《概略》的手稿世界 |
第一节 《文明论plan》与两封书简 |
第二节 《概略》草稿与福泽的“出版人”特色 |
一、草稿形态 |
二、福泽的“出版人”特色 |
第三节 各章节 的重大增补删改 |
一、句读符号、浊音标记逐渐增多 |
二、各章重大调整 |
第五章《概略》的主题分析 |
第一节 文明理论的建构 |
一、众心发达:文明论之意趣 |
二、文明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 |
三、文明乃人间交际渐趋改良 |
第二节 文明与智德之辩 |
一、文明定义的路径依赖与重构 |
二、巴克尔的文明理论与福泽的拒纳 |
三、智德区别论与智的彰显 |
第三节 文明史学与国民国家观的形成 |
一、开化时期福泽的“文明”抉择 |
二、边缘体验与福泽国民国家思想形成的基点 |
三、近代市民社会与主权国民国家的成立——基佐文明史学的启发 |
结论 |
附录 |
1 《概略》写作之前福泽着译的主要观点 |
2 与《概略》写作相关的重要事件(1873 年6 月-1875 年8 月) |
3 《文明论plan》 |
4 《概略》草稿形态等 |
5 《概略》各章大幅增删一览表 |
6 《概略》中的“人心” |
7 《概略》中的汉学典故 |
8 《概略》对日本历史、人物、时事的述评 |
9 《概略》对伯顿、美国地理教科书等西方文明理论的引述 |
10 《概略》对巴克尔《英国文明史》的引述 |
11 《概略》对基佐《欧洲文明史》的引述 |
12 《概略》对穆勒思想的引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唐代校书郎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依据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唐前校书郎制度概述 |
第一节 校书郎设置之缘起 |
第二节 校书郎与起家制度 |
一 "起家"的涵义 |
二 起家制度的演变 |
三 起家官任职特点 |
四 校书郎成为唐代起家之首选 |
第三节 汉代文人与校书郎之文化影响 |
一 汉代的兰台与东观 |
二 汉代的校书及校书郎 |
三 兰台与东观在文学上的影响 |
第二章 唐代校书郎制度 |
第一节 唐代文馆与校书郎的设置特点 |
一 唐代校书郎的设置情况 |
二 唐代校书郎的官品及工作环境 |
第二节 校书郎的任职途径 |
一 科举 |
二 门荫 |
三 迁转 |
四 上书论事或献着述 |
五 荐举授官 |
第三节 校书郎的政治地位 |
一 唐代文馆的变迁决定着校书郎的地位 |
二 校书郎体现了入仕的主流 |
三 校书郎体现了唐人的仕途期望 |
第三章 唐代校书郎的文学素养 |
第一节 校书郎任职制诰的文学分析 |
一 任职制诰体现的文学素养要求 |
二 校书郎任职的综合素质 |
三 任职制诰本身的文学色彩 |
四 任职制诰体现文风的演变 |
第二节 校书郎的文学素质 |
一 校书郎任职出身统计分析 |
二 校书郎的文学修养 |
第四章 唐代校书郎的工作与文学的关系 |
第一节 校书郎的职务范围与工作情况 |
一 校书郎的职务特点 |
二 唐代校雠学的发展状况 |
三 校雠工作在唐代诗文中的体现 |
第二节 校书郎的文学唱和情况 |
一 宫廷宴集唱和 |
二 私人交游唱和 |
第三节 校书郎的工作对文学的促进作用 |
一 拓展唐诗的内容 |
二 丰富诗歌意象 |
三 展现诗才,提高诗艺 |
四 体现为官心态 |
第五章 唐代校书郎的迁转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校书郎的迁转情况与生存状态 |
一 校书郎的迁转情况 |
二 校书郎的薪俸待遇 |
三 校书郎的生存状态 |
第二节 校书郎的政治心态 |
一 校书郎的优越心态 |
二 校书郎的焦虑心理 |
第三节 校书郎迁转中的文学创作 |
一 送别诗 |
二 政论散文 |
三 其他文章 |
第六章 唐代校书郎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王昌龄任校书郎期间的创作与心态 |
一 王昌龄任校书郎期间的创作 |
二 王昌龄任校书郎时期的政治心态 |
三 王昌龄宫怨诗体现的诗人心态 |
第二节 白居易任校书郎期间的创作与心态 |
一 白居易任校书郎期间的创作 |
二 白居易任校书郎时期的政治心态 |
三 白居易任校书郎期间的闲适心态 |
四 白居易任校书郎期间的佛老思想 |
第三节 李商隐在秘书省校书期间的创作与心态 |
一 李商隐在秘书省的创作 |
二 李商隐在秘书省期间的政治心态 |
三 李商隐在秘书省期间心态的曲折表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清初咏物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总体论 |
绪论 |
一、本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咏物诗的发源与传统 |
第一节 农耕背景与原始思维下的咏物诗探源 |
一、农耕背景下中国诗歌的"物性根基" |
二、原始歌谣中的两类咏物诗 |
三、《易经》对咏物诗的影响 |
第二节 赋、比、兴与咏物诗的艺术传统 |
一、赋、比、兴及其诗学意义 |
二、赋、比、兴对咏物诗艺术手法的开创 |
三、咏物诗艺术手法的发展和演变 |
第三节 儒、释、道与咏物诗的文化传统 |
一、"诗言志"与"比兴为上"——从儒家诗学观说起 |
二、从"观物取象"到"格物穷理"——儒家功利性审美与咏物诗 |
三、"物我为一"和"以情观物"——道家的感性美学与咏物诗 |
四、"见山三阶段"——禅宗对咏物诗审美境界的开拓 |
第二章 清初咏物诗思想通论 |
第一节 咏物诗中的遗民精神 |
一、遗民咏物诗的思想传统 |
二、清初遗民咏物诗的思想内涵 |
三、宋明遗民咏物诗思想的比较 |
第二节 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 |
一、贰臣心理及清前贰臣咏物诗传统 |
二、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 |
三、贰臣心理的人文关怀 |
第三节 宦海沉浮与润饰太平 |
一、宋琬的狱中悲吟 |
二、施闰章的故园之思 |
三、王士禛的盛世之音 |
四、朱彝尊的宦游与酬唱 |
第四节 清初咏物诗思想的发展趋势 |
一、从复明之志到悼亡和缅怀 |
二、从人格自赏到困惑与思考 |
三、从渴望突破到盛世情怀 |
第三章 清初咏物诗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清初咏物诗的题材 |
一、题材概况 |
二、题材的时代性特征 |
三、题材内涵的丰富和深化 |
第二节 清初咏物诗的艺术手法 |
一、比兴为上的艺术追求 |
二、人情与物理的完美结合 |
三、切题抒情的典故运用 |
第三节 清初咏物诗的审美意识 |
一、立象尽意 |
二、物我合一 |
三、澄怀味象 |
第四章 清初咏物诗学研究 |
第一节 清前咏物诗学观照 |
一、先秦汉魏六朝咏物诗学 |
二、唐代咏物诗学 |
三、宋代咏物诗学 |
四、金元咏物诗学 |
第二节 《佩文斋咏物诗选》编者的咏物诗学观 |
一、御选与宏阔缜密的体例 |
二、广泛的咏物诗观念——兼论咏物诗的界定 |
三、对咏物诗诗教价值的发掘 |
第三节 王夫之的咏物诗学观 |
一、王夫之的"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论 |
二、王夫之的情景论 |
第四节 王士禛的咏物诗学观 |
一、"神韵说"的提出与诗学内涵 |
二、"神韵说"观照下的咏物诗评 |
第五节 叶燮的咏物诗学观 |
一、"理"、"事"、"情"的诗学内涵 |
二、妙于事理的咏物观 |
下编 作家论 |
第五章 王夫之咏物诗研究 |
第一节 王夫之《落花诗》的政治情怀 |
一、"匡维世教"、"外周物理"的诗学支持 |
二、摇落、萧索的政治背景与"情"、"物"的"相值相取" |
三、《落花诗》政治意识探析 |
第二节 王夫之咏物诗的屈骚传统 |
一、"发愤抒情"的创作模式 |
二、忠贞、执着的精神特质 |
三、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及其他 |
第六章 钱谦益咏物诗研究 |
第一节 钱谦益咏棋诗研究 |
一、钱谦益的咏棋诗创作 |
二、钱谦益咏棋诗的思想内涵 |
三、钱谦益咏棋诗中的人生境界 |
第二节 钱谦益的其他咏物诗 |
一、钱谦益《初学集》中的咏物诗 |
二、钱谦益《有学集》中的咏物诗 |
第七章 吴伟业咏物诗研究 |
第一节 "梅村体"咏物诗中的生命意识 |
一、感怀今昔,系一代之兴废 |
二、物是人非,叹人生之无常 |
三、悲天悯人,对战争的强烈批判 |
四、命运多舛,对文人命运的悲观体验 |
五、仕与隐的两难,生命价值的追问 |
第二节 "梅村体"咏物诗艺术探析 |
一、引小物以寓大旨的《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 |
二、从袁凯《白燕》到梅村《白燕吟》 |
第八章 王士禛咏物诗研究 |
第一节 《秋柳诗》新解 |
一、《秋柳诗》的解读困境 |
二、《秋柳诗》新解 |
三、《秋柳诗》创作心态探析 |
第二节 《秋柳诗》的文学史意义 |
一、吉川幸次郎的"新美"说 |
二、《秋柳诗》与时代精神的契合 |
三、社会影响与政治收益 |
第三节 王士禛咏物诗的"神韵"之美 |
一、"神韵说"的内涵及形成 |
二、《秋柳诗》的神韵之美 |
三、王士禛早期其他咏物诗中的"神韵" |
四、王士禛中后期咏物诗平议 |
第九章 清初遗民代表诗人咏花诗研究 |
第一节 归庄、余怀的"看花诗"研究 |
一、归庄、余怀看花诗的创作 |
二、归庄、余怀"看花诗"的思想内涵 |
三、归庄、余怀"看花诗"的遗民意识 |
第二节 屈大均的咏花诗研究 |
一、屈大均及其咏物诗创作 |
二、屈大均顺治十六年的咏梅诗 |
三、屈大均后期的咏梅诗 |
四、屈大均咏菊诗探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超越梦想 激情昭阳——联想昭阳6年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D]. 叶长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
- [2]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D]. 车兰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3]清初尺牍选本研究[D]. 陆学松. 扬州大学, 2018(12)
- [4]《陈白阳集》注释与研究[D]. 王海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5]北宋道士诗研究 ——以陈抟、张伯端、黄希旦、张继先等四人为中心[D]. 姜游.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6]朝鲜时期中国小说评论研究[D]. 权夽映.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7]中国,有一座古城叫大同[J]. 聂还贵. 中国作家, 2011(20)
- [8]《文明论概略》研究[D]. 陈凤川.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9]唐代校书郎与文学[D]. 黎文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10]清初咏物诗研究[D]. 刘利侠.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