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论文_罗玉钦,刘财

导读:本文包含了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边界,时域,条件,差分,地震波,因子,数值。

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罗玉钦,刘财[1](2018)在《近似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吸收效果分析及衰减函数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减少实际应用带来的额外存储量以及提升计算速度,另一个是如何提升匹配层的吸收效果。对于第一个问题发展了多种非分裂形式,本文采用一种直接对波场进行变换的新型非分裂方法,相比卷积完全匹配层具有不改变方程的形式以及易于实现等优势。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完全匹配层吸收效果,没有太大的进展。这是因为离散差异使匹配层的吸收问题更为复杂,一般采取增加匹配层层数的措施缩小离散差,但是又会导致计算量和存储量的增加。本文以在不增加匹配层层数以及不减小理论误差的情况下减小离散差异所带来的虚假反射为目的,分析传统的衰减因子,研究匹配层的吸收机理,设计新的衰减因子,以提高完全匹配层的吸收性能。新衰减因子能够进一步削弱虚假反射振幅,在匹配层层数为5~20层时,对应的边界反射振幅只有改进前的40%~80%。(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8年05期)

廉西猛,单联瑜,隋志强[2](2015)在《地震正演数值模拟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对边界反射具有优秀的吸收效果,完全匹配层(Perfectly Matched Layer,PML)吸收边界条件自被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并发展成为地震正演数值模拟中应用最广泛的边界条件.随着地震正演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对PML边界条件的研究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发展形成了多种PML边界条件,并在声波、弹性波等多种方程的地震正演数值模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该领域涌现出的大量的研究成果,缺少系统总结的综述性文献.为此,本文归纳梳理了近年来PML边界条件在地震正演数值模拟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分阶段地概述了PML边界条件的发展进程.最后讨论总结了各种方法的异同之处,并对地震正演数值模拟领域中PML边界条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5年04期)

杨天春,李好,张辉[3](2014)在《探地雷达数值模拟中广义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的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探地雷达正演模拟中,应用广义完全匹配层(GPML)吸收边界条件时的模拟效果.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将麦克斯韦方程离散化,再采用Mur超吸收边界条件和GPML吸收边界条件吸收向外的电磁波,模拟充水岩溶的雷达图像;同时,采用GPML吸收边界条件模拟多个圆柱体异常模型和倾斜界面异常模型的探地雷达剖面图像.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可知,GPML吸收边界条件可有效地吸收向外的电磁波,其吸收效果优于Mur超吸收边界条件,在探地雷达的应用中可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14年02期)

田坤,黄建平,李振春,曹晓莉,李庆洋[4](2014)在《多轴卷积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较其他吸收边界条件具有更优越的吸收性能,已广泛用于地震波正演模拟。但传统的PML吸收边界条件也存在一定缺陷,如不分裂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吸收边界在某些介质中不稳定,分裂的多轴完全匹配层(M-PML)吸收边界的吸收效果不好。为此,本文提出了多轴卷积完全匹配层(MC-PML)吸收边界条件,既可提高C-PML吸收边界的稳定性,又可改善M-PML吸收边界的吸收效率,且采用不分裂算法实现,可有效降低计算成本。正演模拟结果表明,MC-PML吸收边界条件具有更高的计算稳定性和较好的吸收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4年01期)

王维红,柯璇,裴江云[5](2013)在《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波正演和波动方程偏移的数值计算中,人工边界的引入限制了实际计算区域的大小,边界处反射波的能量严重影响数值计算结果.文中研究了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在地震波正演及逆时偏移中的有效应用,将PML边界条件的衰减因子引入到声波方程中,利用有限差分的数值方法求解声波方程,在保证差分近似稳定性的情况下,也使边界处的人工反射得到了最小化的处理.数值结果表明,文中所述的完全匹配层方法对地震波的吸收能力不受入射角度的限制,在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以及迭前逆时偏移算法测试中,均能有效地吸收地震波,是一种高效的边界吸收算法.(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3年05期)

田坤,黄建平,李振春,李娜,孔雪[6](2013)在《实现复频移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的递推卷积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PML)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边界吸收技术,对体波和面波的吸收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弹性波的数值模拟中。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传统的PML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对掠射情况下的体波和窄区域自由表面条件下的面波的吸收等等。在坐标变换中采用复频移拉伸函数的复频移PML可以有效地改善PML边界条件的吸收性能。基于弹性波一阶速度-应力方程,推导了复频移PML的递推卷积实现方法,并采用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传统的PML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传统的PML对掠射情况下的体波和窄区域自由表面条件下的面波吸收不足,会产生虚假反射,影响真实波场;而基于递推卷积的复频移PML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困难情况下的吸收效果,并且在实现过程中不用分裂变量,应用更加方便简单。计算卷积时采用递推的形式,推导过程直观易懂,易于编程,而且不会增加计算量,存储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李雅静,李智峰[7](2011)在《指数差分离散的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在ADI-FDTD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指数差分离散的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应用于交替方向隐式的时域有限差分法(ADI-FDTD)中,可以更好地反映PML中电磁波衰减快的特点。数值实验表明,采用这种计算方法在ADI-FDTD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吸收效果。(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胡驰[8](2011)在《叁维修正的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吸收边界条件——叁维修正的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文中给出了叁维修正的PML吸收边界条件的二阶近似表达式及其相应的差分格式;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Mur吸收边界条件和PML。(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1-04-19)

杨利霞,梁庆,于萍萍,王刚[9](2011)在《叁维新型非分裂场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3D新型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非分裂场近似完全匹配层(NPML)吸收边界。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直接对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空间偏导的变量进行空间坐标拉伸,得到叁维非分裂场的NPML吸收边界,这种吸收边界相对于PML吸收边界编程实现简单,编程复杂度低。通过对叁维算例的电磁散射分析,验证了NPML吸收边界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是一个完美的吸收边界,可以用于实际目标的电磁散射问题分析。(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陈可洋[10](2010)在《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人为截断边界的吸收效率,提出了一种完全匹配层边界吸收衰减因子——正、余弦型吸收衰减因子。采用声波波动方程,并应用统一格式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来构建正演递推算子实现声波全波场正演计算(边界处差分阶数依次递减)。以单层均匀介质模型为例,研究不同吸收层厚度与介质速度和声波模拟主频的关系。数值试算结果表明,不同吸收层厚度所消耗的时间按一定的函数关系变化,边界吸收层厚度与速度和最大频率之间无明确的对应关系,边界吸收层厚度所占节点数不小于6个时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边界吸收效果。以Marmousi模型为例研究了完全匹配层边界吸收衰减因子在复杂地质模型中的边界吸收效果,与解析解的对比可知,该边界吸收衰减因子能在复杂地质模型中取得满意的边界吸收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0年05期)

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对边界反射具有优秀的吸收效果,完全匹配层(Perfectly Matched Layer,PML)吸收边界条件自被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并发展成为地震正演数值模拟中应用最广泛的边界条件.随着地震正演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对PML边界条件的研究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发展形成了多种PML边界条件,并在声波、弹性波等多种方程的地震正演数值模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该领域涌现出的大量的研究成果,缺少系统总结的综述性文献.为此,本文归纳梳理了近年来PML边界条件在地震正演数值模拟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分阶段地概述了PML边界条件的发展进程.最后讨论总结了各种方法的异同之处,并对地震正演数值模拟领域中PML边界条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罗玉钦,刘财.近似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吸收效果分析及衰减函数的改进[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8

[2].廉西猛,单联瑜,隋志强.地震正演数值模拟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

[3].杨天春,李好,张辉.探地雷达数值模拟中广义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的模拟分析[J].计算物理.2014

[4].田坤,黄建平,李振春,曹晓莉,李庆洋.多轴卷积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

[5].王维红,柯璇,裴江云.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

[6].田坤,黄建平,李振春,李娜,孔雪.实现复频移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的递推卷积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

[7].李雅静,李智峰.指数差分离散的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在ADI-FDTD中的应用[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1

[8].胡驰.叁维修正的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C].电波科学学报.2011

[9].杨利霞,梁庆,于萍萍,王刚.叁维新型非分裂场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J].电波科学学报.2011

[10].陈可洋.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研究[J].石油物探.2010

论文知识图

波场分离单炮记录(上:P中:SV波下:...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的波场...叁维新型非分裂场完全匹配层吸收边修正的复频率偏移完全匹配层吸收边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计算示...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示意图

标签:;  ;  ;  ;  ;  ;  ;  

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论文_罗玉钦,刘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