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装置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监控装置,包括壳体、光源,以及拍摄机构;光源设置在壳体上;拍摄机构包括镜头和与镜头配合的图像传感器,光源能够发出预定波长的出射光束并照射到离镜头预定距离的目标物体上,出射光束被目标物体反射后通过镜头能够成像到图像传感器上;镜头的朝向与光源的出光方向之间呈锐角。目标物体的反射光线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镜面反射光线,另一部分是漫反射光线;漫反射光线能够充分展现目标物体的轮廓,使得漫反射光线通过镜头传递到图像传感器能够形成轮廓清晰的图像。
主设计要求
1.监控装置,包括壳体、光源,以及拍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拍摄机构包括镜头和与所述镜头配合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光源能够发出预定波长的出射光束并照射到离所述镜头预定距离的目标物体上,所述出射光束被所述目标物体反射后通过所述镜头能够成像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上;所述镜头的朝向与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之间呈锐角。
设计方案
1.监控装置,包括壳体、光源,以及拍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拍摄机构包括镜头和与所述镜头配合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光源能够发出预定波长的出射光束并照射到离所述镜头预定距离的目标物体上,所述出射光束被所述目标物体反射后通过所述镜头能够成像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上;所述镜头的朝向与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之间呈锐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头的入光侧,所述镜头的光轴位于所述出射光束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产生的所述出射光束为红外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波长为940nm±20n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具有出光口的腔室,所述出光口内设置有第一滤光片;所述光源、所述镜头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一滤光片能够过滤可见光并可供所述出射光束通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片为灰色或黑色材料制成的一体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具有光轴;在所述腔室内,所述光源的光轴与所述镜头的光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镜头焦距的二分之一。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滤光片之间设置有防止漏光机构,所述防止漏光机构能够阻止所述光源产生的所述出射光束泄漏到所述腔室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上贴设有用于供所述预定波长的光线通过的第二滤光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片朝向所述镜头一侧的表面上覆盖有增透膜,和\/或所述第二滤光片朝向所述图像传感器一侧的表面上覆盖有带通滤光膜;所述增透膜能够增加所述预定波长的光线进入所述第二滤光片内,所述带通滤光膜能够供在以所述预定波长为中心的±20nm波段范围内的光线经过。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控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无论是在车辆领域还是交通领域,监控装置都扮演重要作用。现有的监控装置通常包括拍摄机构和光源,光源围设在拍摄机构的外侧,且拍摄机构的光轴和光源的出光方向相同,光源发出的光线遇到目标物体(比如人体眼睛部分)如果造成镜面反射,且该镜面的反射光线过强时非常容易直接照射拍摄机构,造成拍摄机构所形成的图像发白且无法分辨图像的细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源照射到目标物体上产生的镜面反射光线很容易直接照射到拍摄机构造成图像发白且无法分辨图像细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监控装置,包括壳体、光源,以及拍摄机构;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拍摄机构包括镜头和与所述镜头配合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光源能够发出预定波长的出射光束并照射到离所述镜头预定距离的目标物体上,所述出射光束被所述目标物体反射后通过所述镜头能够成像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上;所述镜头的朝向与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之间呈锐角。
进一步地,在所述镜头的入光侧,所述镜头的光轴位于所述出射光束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产生的所述出射光束为红外光。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光波长为940nm±20nm。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围合形成具有出光口的腔室,所述出光口内设置有第一滤光片;所述光源、所述镜头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一滤光片能够过滤可见光并可供所述出射光束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光片为灰色或黑色材料制成的一体件。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具有光轴;在所述腔室内,所述光源的光轴与所述镜头的光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镜头焦距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滤光片之间设置有防止漏光机构,所述防止漏光机构能够阻止所述光源产生的所述出射光束泄漏到所述腔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传感器上贴设有用于供所述预定波长的光线通过的第二滤光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光片朝向所述镜头一侧的表面上覆盖有增透膜,和\/ 或所述第二滤光片朝向所述图像传感器一侧的表面上覆盖有带通滤光膜;所述增透膜能够增加所述预定波长的光线进入所述第二滤光片内,所述带通滤光膜能够供在以预定波长为中心的±20nm波段范围内的光线经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光源发出预定波长的出射光束并照射到目标物体上,目标物体的反射光线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镜面反射光线(照射到人的眼睛容易出现镜面反射),另一部分是漫反射光线(照射到人的皮肤上为漫反射);由于镜头的朝向与光源的出光方向之间呈锐角,镜面反射光线不容易出现直接照射镜头的情况,避免镜头收集到的光线强度过高导致图像传感器所成的图像发白或该图像的细节模糊;漫反射光线能够充分展现目标物体的轮廓,使得漫反射光线通过镜头传递到图像传感器能够形成轮廓清晰的图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左视剖面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和光源的左视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壳体;11-腔室;12-第一滤光片;2-光源;21-出射光束;3-拍摄机构; 31-镜头;32-图像传感器;331-第二滤光片;332-增透膜;333-带通滤光膜; 4-目标物体;41-第一位置;42-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进行说明。监控装置包括壳体1、光源2,以及拍摄机构3;光源2设置在壳体1上;拍摄机构 3包括镜头31和与镜头31配合的图像传感器32,光源2能够发出预定波长的出射光束21并照射到离镜头31预定距离的目标物体4上,出射光束21被目标物体4反射后通过镜头31能够成像到图像传感器32上;镜头31的朝向与光源 2的出光方向之间呈锐角。
如此,光源2发出预定波长的出射光束并照射到目标物体4上,目标物体 4的反射光线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镜面反射光线(比如:照射到人的眼睛容易出现镜面反射),另一部分是漫反射光线(比如:照射到人的皮肤上为漫反射);由于镜头31的朝向与光源2的出光方向之间呈锐角,镜面反射光线不容易出现直接照射镜头31的情况,避免镜头31收集到的光线强度过高导致图像传感器32所成的图像发白或该图像的细节模糊;漫反射光线能够充分展现目标物体4的轮廓,使得漫反射光线通过镜头31传递到图像传感器32能够形成轮廓清晰的图像。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32为CCD或CMOS。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呈圆柱体状。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的一个端面具有开口,光源2和拍摄机构3分别设置在壳体1内,光源 2发出的光线能够从开口出来。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2而为LED灯。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31为凸透镜。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31包括一个透镜组,该透镜组能够将外部环境的图像投影到图像传感器 32上。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物体4为车辆内的司机\/乘客。具体地,目标物体4为司机\/乘客的眼部。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31的朝向与光源2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60°。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31的朝向与光源2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45°。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31的朝向与光源2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3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镜头31的入光侧,镜头31的光轴位于出射光束的上方。如此,通常目标物体4位于地面或座椅上,镜头31的光轴位于出射光束的上方,出射光束21有更大可能性能够照射到目标物体4,只要出射光束21能够照射到目标物体4,目标物体4通过漫反射后能够被镜头31获取。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31在目标物体4上的取景位置为第一位置 41,出射光束21照射在目标物体4上的位置为第二位置42,第一位置41位于第二位置42的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位置41为人的眼部时,第二位置42可以是人的脸部,出射光束21照射在人的脸部时产生漫反射会使得眼部的光照更加均匀,减小了图像传感器32的噪声,图像传感器32能够凸显更多的细节。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光源2产生的出射光束21为红外光。如此,红外光照射用户时,用户不容易察觉到,使得光源2产生的出射光束21不会干扰到用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红外光波长为940nm±20nm。如此,波长为940nm的红外光的波长比较长,与常规的850nm波长的红外光相比,940nm的红外光的辐射强度更低,减少光源2照明时出现红暴现象。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围合形成具有出光口(未示出)的腔室11,出光口内设置有第一滤光片12;光源2、镜头31以及图像传感器32分别设置在腔室11内;第一滤光片12能够过滤可见光并可供出射光束21通过。如此,第一滤光片12 能够避免外部环境中的可见光进入到腔室11内以影响到图像传感器32;且腔室11内的光源2在照射时,假如产生了部分可见光,该部分可见光也无法通过第一滤光片12,避免该部分可见光照射到目标物体4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滤光片12为灰色或黑色材料制成的一体件。如此,当用户看到第一滤光片12时,避免用户能够看到腔室11内部,同时也能够减少用户出现被镜头31监视的不适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光源2具有光轴;在腔室11内,光源2的光轴与镜头31的光轴之间的距离大于镜头31焦距的二分之一。如此,避免光源2和镜头31共光轴的情况,减少光源2的出射光束21经过目标物体4直接镜面反射至镜头31的情况。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光源2与第一滤光片12之间设置有防止漏光机构,防止漏光机构能够阻止光源2产生的出射光束21泄漏到腔室11内。如此,光源2在发光时,防止漏光机构能够阻止光源2发出的光线进入到腔室11内并干扰位于腔室11 内的图像传感器32。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止漏光机构为环设在光源2外侧的黑色海绵罩(未示出)。具体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防止漏光机构为形成于第一滤光片12上的环形凸台(未示出),光源2的出光部位于环形凸台内,该环形凸台能够挡住光源2发出的光线进入到腔室11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像传感器32上贴设有用于供预定波长的光线通过的第二滤光片 331。如此,镜头31收集到的光线到达图像传感器32之前再次被第二滤光片331滤光,避免杂光干扰图像传感器32的成像;另外,第二滤光片331贴设在图像传感器32上,光线经过第二滤光片331时会发生折射,对于第二滤光片 331来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使得经过第二滤光片331后的光线能够以更小的角度到达图像传感器32上,使得图像的边缘细节更加清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滤光片331朝向镜头31一侧的表面上覆盖有增透膜332,和 \/或第二滤光片331朝向图像传感器32一侧的表面上覆盖有带通滤光膜333;增透膜332能够增加预定波长的光线进入第二滤光片331内,带通滤光膜333 能够供在以预定波长为中心的±20nm波段范围内的光线经过。如此,光线到达第二滤光片331时通过增透膜332能够增加进入到第二滤光片331内的光线;经过第二滤光片331的光线再经过带通滤光膜333能够进一步过滤掉光线中的杂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7756.5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330226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H04N 5/225
专利分类号:H04N5/225;H04N7/18
范畴分类:39C;
申请人:深圳辰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辰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中区科技中二路软件园三栋501
发明人:邓宝华;刘文涛;归建章
第一发明人:邓宝华
当前权利人:深圳辰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威
代理机构:44414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