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木之王——楸树(论文文献综述)
关追追,卢奇锋,何双玉,邱权,麻文俊,苏艳,王军辉,李吉跃,何茜[1](2021)在《楸树树干节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面积预测模型》文中提出【目的】为研究节子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节子属性对干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河南省洛宁县地区楸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节子剖析技术,获取了7株解析木和355个节子数据。本研究分析了节子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主导因子建立预测节子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评判干材质量的关键节子指标。【结果】1)水平方向上,楸树节子数量主要分布于树干南向,占比59.4%,数量高于北向(占比40.6%);垂直方向上,节子数量在树干高度10.0 m以下分布居多,占比61.4%;节子平均直径随着树干高度增加而增大,在树干高度7.6~10.0 m处达到最大,为4.2 cm,随后节子平均直径逐渐降低。2)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节子周长(KP)、节子直径(KD)、节子半径(KR)和节子角度(KI)等4个影响节子面积的主导因子,并建立节子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KA=-62.357+3.123XKP+5.829XKD-4.969XKP+0.633XKI(F=258.798,R2=0.877,P <0.01)。3)节子面积与节子周长、节子半径、节子直径以及节子长度等呈正相关,与节子角度呈负相关。节子周长与节子直径、节子半径以及节子长度呈正相关,与节子角度呈负相关。4)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节子面积、节子周长、节子长度和节子宽度4个主要指标,可对楸树干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论】可通过节子周长、节子直径、节子半径和节子角度对节子面积大小进行预测,利用节子面积模型来预测楸树节子对干材质量的影响情况。
魏佳钰[2](2021)在《《群芳谱·木谱》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群芳谱·木谱》是明代文人王象晋所编写的关于栽种植物、农作物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书中总结了以往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生产知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思想,丰富了农业生产技术,《群芳谱·木谱》并非古代文人消遣岁月、修身养性的玩雅之作,书中蕴藏了大量的农学思想和农技知识,具有丰富的农学价值。王象晋在《群芳谱》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农业思想体系的核心—“三才”理论,强调农业生产中“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的原则,并明确提出了“人力夺天工”的农学思想,强调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唯风土论”思想,成为我国历史上较早提出反“唯风土论”的人士之一。《群芳谱·木谱》在树木种植技术上取得了丰富的成就,如扦插、嫁接、移植等。所以说它是我国17世纪一部重要的农学着作,书中博物学思想丰富,植物学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在理论上推动了传统植物学的发展,在实践上促进了植物学的进步,所以在中国农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论文首先将《群芳谱·木谱》竖版、无断句、文言文译成白话文,全文共四万余字,以准确理解文本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群芳谱·木谱》的成书背景及内容结构。第三部分介绍书中核心——《群芳谱·木谱》内容类研究。第四部分阐述了《群芳谱·木谱》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群芳谱》一书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就,故而它是中国十七世纪一部重要农书,书中农学思想丰富,农业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在理论上推动了传统农学的发展,在实践上促进了农业的进步,所以在中国农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宋思贤[3](2021)在《校园行道树生态效益分析及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大量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城市行道树的规划种植仍以景观美化为主导因素,忽视了行道树的生态效益。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例,在获取实地数据的基础上,运用i-Tree模型对研究区内4268棵行道树的组成结构及生态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技术构建校园行道树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旨在量化与展示行道树生态功能价值,研究成果为校园行道树的规划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数据与技术平台支持,为城市行道树树种选择与绿化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比较了相同胸径条件下实际测量得到的树木冠幅面积与i-Tree模型计算得到的树木冠幅面积,绝大多数树种的相关系数在0.85-0.95范围内,说明i-Tree模型与研究区内行道树的生长模型较为相符,验证了i-Tree模型在研究区应用的可行性。(2)对校园行道树组成结构进行分析。校园行道树共4268株,隶属于21科28属31种,整体上树种结构多样性较高且重要性值IV(Important Value)分布均匀;树木类型上落叶树木共占研究区总树木的92.1%,常绿树木仅占7.9%,影响了冬季生态效益的发挥;健康状况上良好的行道树占总调查树木的94.07%,一般的占3.33%,差的占1.62%,死亡的行道树占0.98%,行道树整体健康状况处于优良生长水平。总体看来,相对合理的组成结构保障了校园行道树生态效益的持续稳定发挥。(3)对校园行道树生态效益进行分析。校园行道树2019年生态效益总价值为719787.51元,其中节约能源效益为331672.95元、吸收二氧化碳效益为21470.81元、净化空气效益为172655.14元、截留雨水效益为193988.60元。不同行道树树种的生态效益贡献率不同。单株悬铃木(311.43元)的生态效益总价值最高,其次是朴树(248.81元)、臭椿(245.93元)、苦楝(245.73元)、枫杨(242.95元)、紫荆(239.95元)等。不同树种的生态效益差别与树体、树龄、冠幅、冠层密度等息息相关,种植大树形、大冠幅且枝繁叶茂的树种往往能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不同区域生态效益的分布差别明显。运动区的各项生态效益均是最优,其次是生态休闲区,生活区在截留雨水效益上表现较差,而教学科研区各项生态效益均是最差。(4)构建校园行道树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包含基本属性信息(树种、科属、学名、别名、胸径、健康状况)、生态效益信息(节约能源量及效益值、吸收二氧化碳量及效益值、净化空气量及效益值、截留雨水量及效益值、总效益值)、养护管理信息(是否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三个子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添加、修改、删除等空间对象编辑功能;(2)行道树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与各类数据信息的快速查询;(3)行道树关键信息的全面展示,能够清晰直观地显示区域行道树生态效益分布情况。
关追追,赵江宁,邱权,麻文俊,王少明,冯小静,苏艳,王军辉,李吉跃,何茜[4](2021)在《楸树人工林生长规律及其最优生长模型研究——以河南省洛宁县楸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更系统地研究楸树的生长规律,进一步确定其速生期和最优生长模型,以河南省洛宁县树龄18~37年生的楸树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获取树木的生长数据,应用系列模型对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筛选出楸树最优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树高总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增加形式,胸径总生长量呈S型曲线增加形式,材积总生长量呈J型曲线增加形式;前15 a为树高速生期,平均生长速率为0.715 m/a, 3~15 a为胸径快速生长期,此阶段平均生长速率为1.083 cm/a;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37 a时未相交,此时楸树未达到数量成熟,不宜进行采伐;(2)树高的最优生长模型为修正Weibull与Mitscherlich模型,决定系数R2达到0.999;胸径的最优生长模型为修正Weibull模型,R2达到0.995;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为Gompertz与Richards模型,R2达到0.998。将树木生长指标实测值与模型拟合值进行线性拟合,发现两者相关性十分显着(P<0.01),R2超过了0.990。从而得到结论,河南省洛宁县楸树的速生期是在造林后前15 a,轮伐期应超过37 a,利用树木生长的最优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楸树的生长规律。
陈世林[5](2020)在《激光雷达单木参数提取与生物量估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调查是掌握森林资源数量、质量以及分布状况的重要途径,也是森林经营规划方案科学制定和生态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单木参数获取是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工作,为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以及经济生态价值估算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森林地上生物量(AGB)则在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气候变化和碳汇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准确、快速高效以及低成本的获取单木参数和森林地上生物量一直是林业从业者及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需调查人员对样地内所有树木每木检尺,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且调查周期长、效率低。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获取森林三维空间结构及林下地形的详细信息,进而准确的提取单木参数和估算AGB。本研究主要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区域,以北方地区常见的11个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移动SLAM激光雷达和地基激光雷达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下(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获取共计12块森林样地的点云数据,针对单木参数因子提取精度和AGB估算做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拟合多边形柱体提取胸径的新方法,以及优化了定量结构模型(QSM)算法进行AGB估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提出的拟合多边形柱体提取DBH法分别采用接触和非接触特征拟合多边形柱体,重建DBH处40 cm和20 cm厚度点云数据的体积进而估算DBH。结果表明非接触特征拟合多边形柱体重建40 cm厚度点云数据估算的DBH值(R2=0.989;Bias=-1.01 cm,r Bias=-3.78%;RMSE=1.51 cm,r RMSE=5.68%)更加接近于实测参考值,精度更高。(2)移动SLAM激光雷达在GNSS信号弱的林冠下可以准确的提取样地树木位置,并且有较高的调查效率。与全站仪获取的树木位置参考值相比,移动SLAM点云数据提取树木位置的Bias和RMSE分别为0.21 m和0.23 m;与野外实际调查工作效率对比,移动SLAM激光雷达进行单木参数因子获取的效率更高,约为野外实际调查的17倍。结果表明移动SLAM激光雷达可以较为准确的绘制出森林树木位置分布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林冠下GNSS信号弱时树木定位问题,能够满足森林资源调查的实际需要,有在森林资源调查中进一步应用的潜能。(3)基于地基LiDAR获取高密度的森林点云数据,采用最小二乘圆拟合算法从不同厚度点云数据提取DBH,从归一化点云数据中提取树高。地基LiDAR点云数据提取DBH和树高的RMSE和r RMSE分别为1.15 cm和1.30 m,6.08%和9.67%,均满足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精度要求。树皮粗糙度对点云数据提取DBH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树皮粗糙度的增加,DBH提取精度呈现略微降低趋势,但其差异并不是特别显着。此外,采用最小二乘圆拟合算法提取1 cm、2 cm、5 cm、10 cm和20 cm厚度点云数据DBH的RMSE分别为1.14 cm、1.14 cm、1.13 cm、1.13 cm和1.13 cm,表明一定厚度范围内,不同厚度点云提取DBH的精度并没有显着的差异。研究还发现,与实测参考值相比,地基LiDAR数据提取的DBH和树高总体上均偏小,但提取精度并没有随着DBH和树高值的增大而增加。(4)基于十个树种的100株树优化了QSM算法,然后利用优化的QSM算法直接从单木点云数据中重建三维结构模型,计算模型体积,并结合特定树种的基本木材密度值估算了单木AGB。结果表明,从地基LiDAR数据中估算的树木AGB与模型参考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MSE=17.40 kg,r RMSE=13.63%,CCC=0.97),十个树种中旱柳和毛白杨的AGB估算精度最高(旱柳:RMSE=16.23 kg,r RMSE=7.74%,CCC=0.99;毛白杨:RMSE=11.62 kg,r RMSE=6.52%,CCC=0.96),油松的AGB估算精度最差(RMSE=24.40 kg,r RMSE=26.79%,CCC=0.59),表明该无损测量方法可以较准确的估算树木AGB。同时,本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林业管理者制定相关经营管理措施以及较准确的计算森林经济和生态效益,并为使用无损测量方法估算森林AGB的相关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迪[6](2020)在《花楸引种北京高平原和低山地区的耐热性研究》文中指出花楸是分布在我国山区海拔5002200 m的重要乡土树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为了逐步实现花楸在北京等华北平原和高平原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引种应用,需要收集和筛选优良的花楸种质资源进行引种驯化。限制花楸向低海拔地区成功引种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高温,在低海拔平原地区的酷夏,花楸树幼苗会发生日灼现象,严重的会整株死亡。因此,引种的海拔梯度差距越大,花楸的引种驯化栽培难度就越大。因此,通过比较自然高温下不同种源花楸无性系的田间耐热性,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花楸耐热性评价体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对比了不同区域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Sorbus alnifolia、Sorbus folgneri、Sorbus tapashana)引种北京延庆高平原耐热性,拟初步筛选出适合北京高平原地区的优良耐热性花楸无性系,并探究了不同海拔梯度对花楸树越夏能力的影响,为花楸的引种和园林绿化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以来自5个种源的14个无性系花楸的2年生嫁接苗为材料,在北京延庆海拔500m的田间条件下,对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的活性进行测定;利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分析法对14个无性系花楸幼苗的耐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各单项指标值在4个月之间的差异显着,且在不同无性系之间的差异也显着;WL1、WL2、SH1和SH2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表现显着优于其他无性系;TB1和TB2的MDA含量从5月到6月升高最显着,耐热性表现差。FN2和WL2的MDA含量从5月到6月反而下降,优于其他无性系;WL2、FN1和FN2的两种保护酶活性高,优于其他无性系;FN1和FN2的叶绿素含量受高温的影响下降最少,优于其他无性系;SS1、SS2、SS3和SS4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较高,优于其他无性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两两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地径增长量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10个单项指标经过主成分分析后,得到4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经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各无性系幼苗的田间耐热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WL2、WL1、FN1、SH2、SH1、FN2、SS2、HS2、SS4、SS3、SS1、HS1、TB2、TB1。WL2、WL1、FN1、SH2、SH1、FN2六个无性系是较为适合北京延庆高平原地区的优良花楸无性系。(2)以北京西山林场海拔200 m、300 m、460 m的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幼苗的叶片丙二醛(MDA)含量、SOD和POD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究不同海拔梯度的花楸树越夏能力差异。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活性氧代谢稳定性排序从大到小为:X-460、X-300、X-200。花楸树的越夏活性氧代谢稳定性受海拔梯度的影响,随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增强。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光合能力排序从大到小为:X-460、X-300、X-200。花楸树的越夏光合能力受海拔梯度影响,随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增强。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越夏渗透调节能力排序从大到小为:X-300、X-460、X-200。较高海拔梯度的花楸树具有更高的越夏能力。
孙思焱[7](2020)在《金丝楸人工纯林林分结构及幼苗光合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金丝楸为对象,基于生理学、森林经理学和相关统计学的知识与方法,采用树干解析法、样地调查法和光合特性分析法,研究金丝楸苗期光合生产能力、苗木生长特性和人工林林分结构特征,为金丝楸人工林的研究与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为林业生产和建设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6个林龄的林分直径分布曲线和树高分布曲线服从正态分布,符合同龄纯林的结构分布规律。通过正态分布函数和Weibull分布函数分别进行拟合,结果发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的精度更高,更加适用于不同林龄的金丝楸的直径结构和树高结构的拟合。(2)6个林龄的空间结构参数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的研究表明,样地内参照树的竞争状态在整体上处于中庸状态,平均角尺度均在0.5左右,15a和25a的林分呈现均匀分布,其余林龄样地呈现随机分布。(3)通过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无性系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相对湿度(RH)成正相关,大气相对湿度与气温(Ta)成负相关;金丝楸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与气温在春季成负相关,扦插苗、根蘖苗和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与气温在夏、秋季成正相关;金丝楸扦插苗夏季净光合速率与大气CO2浓度(Ca)成正相关关系,根蘖苗、播种苗和嫁接苗秋季净光合速率与大气CO2浓度成正相关关系。(4)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并没有呈线性相关,说明净光合速率的下降除了受气孔关闭的控制外,还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金丝楸根蘖苗的午休现象不明显,而其他繁殖方式的金丝楸的午休现象相对明显。金丝楸扦插苗比其他繁殖方式的金丝楸对光的适应性最强,光能利用范围最广。(5)凤翼山试验林金丝楸不同无性系的生长过程研究发现,76号和4号相对其他无性系的生长较快,但是差异不显着。与75号(对照)相比,在15年的生长过程中显着大于75号。LS前15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显着低于凤翼山试验林的金丝楸无性系和对照的总生长量,表明其的幼龄期生长较慢。苗期不同无性系之间的苗高和地径差异显着,76号和4号的苗高、地径均显着大于75号(对照)。无性系光合特性76号、75号和4号的Pn在夏季明显较高,最大值分别为22μmol·m-2s-1和22.57μmol·m-2s-1,因此这两个无性系对光的适应性较好。通过对苗木和解析木的生长指标分析,及其光合特性分析得出,金丝楸优良无性系76号、4号具有较好的光合生产潜力,适于建设结构优化、空间分布合理、生产潜力大的优良人工林分。
关任[8](2020)在《济南市常见行道树遮荫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人在夏季出行时舒适度低,人们对良好的道路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道路绿地是城市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对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优美的城市环境、构建舒适的市民户外空间具有重要作用。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阻挡夏季强烈的阳光直射,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对道路空间起到遮荫和降低温度作用,还可以净化空气,固定碳和释放氧气、吸收灰尘和有害气体以减少空气细菌,降低噪音等。目前大多数研究都着眼于对行道树的树种选择,重点在于研究行道树的生态学作用,亦或分析行道树的景观效果,但对于行道树的遮荫效果,仅作为常理而忽略,并不成为研究重点。人们都知道行道树可以遮荫,但不同行道树树种的遮荫效果是否相同及哪种行道树的遮荫效果更佳还需进行定量研究。本研究选择济南常见行道树中的法桐、国槐、楸树、白蜡、旱柳、苦楝、大叶女贞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后确定研究环境,通过测量研究对象的全光照条件下温度、湿度、照度,荫影条件下温度、湿度照度和树高、冠幅、冠高、分支点高、胸径,探究七种行道树植物在相似条件下的遮光率、降温率、增湿率、荫质和综合遮荫效果一天内的变化情况,并对七种行道树植物的综合遮荫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将七种行道树植物按遮荫效果的好坏进行排序,并对结论进行应用讨论。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论述了研究的重要性,对国内外对行道树及遮荫效果的研究做了概述,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释,阐述了相关背景政策的支持。第二章研究地点的确定,明确研究地点的地理、道路、气候和行道树应用概况。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确定了研究对象的选择原则,确定了分别位于经十路刘庄路-张庄路段、经十路腊山立交桥-八一立交桥段,威海路二环西路-滨州路段,刘长山路二环西路-克郎山路段、经十路张庄路-腊山河东路,转山西路,经六路张庄路-二环西路段的研究地点。第三章研究对象和数据测定,对研究树种进行筛选,研究树种为法桐、国槐、楸树、白蜡、旱柳、苦楝、大叶女贞;明确了数据采集的时间、方式和主要内容,阐述了遮荫效果的相关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第四章个体植物遮荫效果数据分析,对样株进行数据测量、计算,分析不同树种遮光率、降温率、增湿率、荫质和综合遮荫效果的不同并对其排序。得出日均降温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楸树、旱柳、法桐、大叶女贞、苦楝、国槐、白蜡,日均遮光率从高到低排序为苦楝、法桐、国槐、白蜡、大叶女贞、旱柳、楸树,日均增湿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法桐、大叶女贞、楸树、苦楝、白蜡、国槐、旱柳。综合遮荫效果从高到底排序为法桐、苦楝、旱柳、楸树、国槐、白蜡、大叶女贞。第五章观测指标与遮荫效果相关性分析,对遮光率、降温率、冠幅与综合遮荫效果进行回归分析,对增湿率、冠高、分支点高、胸径与遮荫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人体舒适度调节率与增湿率、荫质、遮荫效果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冠幅对行道树遮荫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降温率和遮光率;行道树的增湿率越高,综合遮荫效果越好;行道树的冠高越高、分支点越高、胸径越大,综合遮荫效果越好;行道树增湿效果不会使人体热感上升;行道树荫质越高,人体舒适度调节率越好。第六章总结与不足,对主要结论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对七种行道树树种的综合遮荫效果和相关变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其在道路绿地建设和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朱莹琦[9](2020)在《6个无性系楸树主要木材性质研究及选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采自甘肃省麦积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林场的共计19株楸树,6个无性系楸树无性系主要木材性质进行研究,研究其径向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无性系间木材材性比较,对无性系进行选优,为后期的楸树人工林种质资源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解剖实验利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显微成像分析系统,通过切片法,离析法对解剖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物理实验利用恒温恒湿箱进行调湿,千分尺进行三尺寸测量,天平进行木块承重,色差仪进行材色测量,并结合统计学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楸树管孔分布规律:在近髓心区域(1~2年轮),管孔分布为散孔材;在3~9年轮区域内,管孔分布为半散孔材;在10~13年轮区域内,管孔分布为环孔材。整体管孔类型为半散孔材至环孔材。(2)楸树生长轮宽度和解剖特征径向变化规律:生长轮宽度与解剖指标的径向(由髓心至树皮)变化趋势为:生长轮宽度、纤维壁腔比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纤维长度呈先增加后平缓的趋势;纤维腔径比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导管宽度呈现先平缓后增加的趋势;纤维双壁厚和纤维宽度的径向变化规律不明显;导管比量、薄壁细胞比量径向变化与导管宽度类似,纤维比量径向变化规律与纤维腔径比类似。(3)楸树早材与晚材解剖特性的比较:纤维长度、双壁厚、纤维壁腔比、导管宽度与导管比量的值:早材>晚材;纤维宽度、纤维腔径比、导管长度与纤维比量的值:早材<晚材。(4)楸树生长轮宽度与解剖特征之间相关性:在0.01水平上(双侧),生长轮宽度与早材纤维长度、纤维双壁厚、导管宽度呈显着负相关;生长轮宽度与晚材纤维长度、纤维双壁厚、纤维壁腔比呈显着负相关,与晚材纤维宽度、纤维腔径比、导管宽度呈显着正相关。(5)楸树木材密度与干缩性:根据物理力学指标的分级标准,基本密度与气干密度属于Ⅱ级标准;气干径向,弦向干缩为Ⅰ级,全干径向,弦向干缩属于Ⅱ级,气干,全干差异干缩为中等水平,气干,全干体积干缩属于小范围。(6)楸树的物理材色比较:L*(明度)值进行比较,洛楸1号最大;a*(红绿轴色度)值进行比较,天楸2号最大;b*(黄蓝轴色度)值进行比较,天楸2号最大;△E*(色差变异程度)进行比较,洛楸5号最小,其次为洛楸1号。(7)楸树的心边材的物理性质比较: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全干密度:边材>心材;L*明度值、a*红绿轴色度、b*黄蓝轴色值、边材>心材;△E*色差变异程度和稳定性:边材﹤心材。(8)6个无性系楸树的选优:在制浆造纸以及纤维人造板方面考虑,洛楸3号可作为最优先考虑的无性系;洛楸1号可考虑作为建筑材方面最优先考虑的无性系;当选择作为地板或家具用材时,天楸2号可作为优先考虑无性系;从材色指标上看考虑,洛楸1号可作为最优先考虑无性系。
史宏伟[10](2020)在《观果树种在天津城区公园环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观果树种属于园艺作物中的观赏植物,其果实具有较好的观赏性,相比普通园林树种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其花、果还可起到香化、果化城市景观、强化四季变化效果、增加天津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优势。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调查法,对天津城区公园进行多次走访,记录观果树种的应用情况包括使用种类、生长状况、配置形式等。将观测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整理与研究,以期为天津观果树种应用方面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调研结果结合园艺学、风景园林学、园林生态学等学科得出成果如下:一、对天津城区公园现有观果树种的种类、应用数量、生长状况、配植形式、重复率进行调查并总结与分类,得到种类共78种,含35科、50属。二、对观果树种在绿化中应用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挖掘与总结,优化天津城市景观,打造更富有文化内涵的园林绿化环境。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天津常用的50种观果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充分发掘优质的品种,使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优势。四、选取综合评分高的观果树种进行推广栽植,针对选取的典型公园,将观果树种的栽植结合不同的功能分区和园林要素,提出其具体的优化配植应用方法,结合其花、果、叶皆可赏的特点丰富景观中的植物配植类型,打造四季有景可观的绿化环境。
二、树木之王——楸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木之王——楸树(论文提纲范文)
(1)楸树树干节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面积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地区概况 |
1.2 解析木获取 |
1.3 节子取样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楸树节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2.1.1 节子数量水平分布 |
2.1.2 节子数量和直径垂直分布 |
2.2 节子面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 |
2.2.1 筛选主导因子 |
2.2.2 节子面积与主导因子的相关性 |
2.2.3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2.3 节子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 |
2.4 节子形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节子的空间分布 |
3.2 节子主导因子对节子面积的影响 |
4 结论 |
(2)《群芳谱·木谱》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
(一)《群芳谱·木谱》成书背景研究文献 |
(二)《群芳谱·木谱》内容研究文献 |
(三)《群芳谱·木谱》版本及农学价值研究文献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六、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群芳谱·木谱》成书背景及内容简介 |
一、《群芳谱·木谱》成书背景 |
(一)明末时期农业状况 |
(二)明末时期社会状况 |
二、《群芳谱·木谱》内容简介 |
(一)《群芳谱·木谱》卷首简介 |
(二)《群芳谱·木谱》种类简介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群芳谱·木谱》内容研究 |
一、《群芳谱·木谱》“栽培”类内容研究 |
(一)柳 |
(二)松 |
(三)榆 |
(四)其他树种的“栽培” |
二、《群芳谱·木谱》“疗治”类内容研究 |
(一)柏 |
(二)杉 |
(三)槐 |
(四)其他树种的“疗治”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群芳谱·木谱》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
一、《群芳谱·木谱》的历史地位 |
(一)《群芳谱·木谱》与明末时期的农业发展 |
(二)《群芳谱·木谱》对其他农史着作的整合与继承 |
二、《群芳谱·木谱》的当代价值 |
(一)《群芳谱·木谱》的理论价值 |
(二)《群芳谱·木谱》的实用价值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校园行道树生态效益分析及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行道树研究进展 |
1.3 行道树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
1.3.1 调节气候 |
1.3.2 固碳释氧 |
1.3.3 净化空气 |
1.3.4 截留雨水 |
1.4 行道树生态效益量化方法进展 |
1.4.1 经济价值分析法 |
1.4.2 市场价值转化法 |
1.4.3 效益模型评估法 |
1.5 行道树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 |
1.7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2.2.1 研究区选择依据 |
2.2.2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
2.3.2 基于i-Tree模型的校园行道树生态效益评估方法 |
2.3.2.1 i-Tree模型概况 |
2.3.2.2 i-Tree模型生态效益计算原理 |
2.3.2.3 i-Tree Streets模块执行步骤 |
2.3.3 校园行道树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方法 |
2.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三章 校园行道树生态效益分析 |
3.1 i-Tree模型可靠性验证 |
3.2 行道树组成结构分析 |
3.2.1 树种组成 |
3.2.2 重要性值 |
3.2.3 树木类型 |
3.2.4 健康状况 |
3.3 行道树生态效益分析 |
3.3.1 节约能源效益 |
3.3.2 吸收二氧化碳效益 |
3.3.3 净化空气效益 |
3.3.4 截留雨水效益 |
3.4 比较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校园行道树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
4.1 系统分析 |
4.1.1 需求分析 |
4.1.2 可行性分析 |
4.2 系统设计 |
4.2.1 软硬件环境 |
4.2.2 数据设计 |
4.2.3 功能设计 |
4.3 系统实现 |
4.3.1 地图界面的生成 |
4.3.2 子系统的划分及管理 |
4.3.3 空间对象编辑 |
4.3.4 空间信息查询 |
4.3.5 信息展示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楸树人工林生长规律及其最优生长模型研究——以河南省洛宁县楸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解析木和圆盘获取 |
1.3 研究方法 |
1.4 树木生长模型拟合 |
(1)舒马切尔模型 |
(2)修正Weibull模型 |
(3)逻辑斯蒂模型 |
(4)单分子式模型 |
(5)坎派兹模型 |
(6)理查德模型 |
1.5 模型检验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树高生长随树龄的变化 |
2.2 胸径生长随树龄的变化 |
2.3 材积生长随树龄的变化 |
2.4 生长模型的拟合与筛选 |
2.5 模型的检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5)激光雷达单木参数提取与生物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激光雷达技术概要 |
1.2.2 激光雷达单木参数提取研究 |
1.2.3 激光雷达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与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森林资源概况 |
2.2 数据获取 |
2.2.1 野外调查数据 |
2.2.2 移动激光雷达数据 |
2.2.3 地基激光雷达数据 |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3.1 野外调查数据分析 |
2.3.2 激光雷达数据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激光雷达单木参数提取研究 |
3.1 数据准备 |
3.2 研究方法 |
3.2.1 单木分割法 |
3.2.2 胸径拟合算法 |
3.2.3 树高提取 |
3.2.4 树木位置提取 |
3.3 精度评价指标 |
3.4 激光雷达单木参数提取 |
3.4.1 移动激光雷达单木参数提取 |
3.4.2 地基激光雷达单木参数提取 |
3.5 单木参数提取结果与分析 |
3.5.1 移动LiDAR结果与分析 |
3.5.2 地基LiDAR结果与分析 |
3.6 不同厚度点云DBH提取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激光雷达单木地上生物量估算 |
4.1 数据准备 |
4.2 研究方法 |
4.2.1 QSM算法 |
4.2.2 QSM算法优化及敏感性分析 |
4.3 地上生物量估算 |
4.3.1 异速生物量模型法 |
4.3.2 QSM优化算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QSM算法参数优化 |
4.4.2 QSM算法敏感性分析 |
4.4.3 地上生物量估算结果 |
4.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花楸引种北京高平原和低山地区的耐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植物耐热性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热害及其症状表现 |
1.2.2 植物耐热性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
1.2.2.1 光合作用与耐热性 |
1.2.2.2 活性氧代谢稳定性 |
1.2.2.3 细胞膜系统与渗透调节 |
1.2.3 植物耐热性分子机制研究 |
1.2.4 植物耐热性的鉴定方法 |
1.2.5 植物耐热性的评价方法 |
1.2.6 花楸引种适应性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不同产地花楸无性系苗期田间耐热性评价 |
2.1.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越夏生理响应差异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采样时间 |
2.3.1 不同产地花楸无性系苗期田间耐热性评价 |
2.3.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越夏生理响应差异 |
2.4 试验方法 |
2.4.1 幼苗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2 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3 数据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产地花楸无性系苗期田间耐热性评价 |
3.1.1 不同无性系幼苗的生长差异 |
3.1.2 不同无性系幼苗的MDA含量变化 |
3.1.3 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3.1.4 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
3.1.5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3.1.6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1.7 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1.8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
3.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越夏生理响应差异 |
3.2.1 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的MDA含量变化差异 |
3.2.2 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的POD酶活性变化差异 |
3.2.3 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的SOD酶活性变化差异 |
3.2.4 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 |
3.2.5 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差异 |
4 讨论 |
4.1 不同产地花楸无性系苗期田间耐热性评价 |
4.1.1 无性系幼苗的生长表现 |
4.1.2 耐热性与活性氧代谢稳定性 |
4.1.3 耐热性与光合能力 |
4.1.4 耐热性与渗透调节能力 |
4.1.5 耐热性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 |
4.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越夏生理响应差异 |
4.2.1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越夏能力与活性氧代谢稳定性 |
4.2.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越夏光合能力 |
4.2.3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越夏能力与渗透调节 |
5 结论 |
5.1 不同产地花楸无性系苗期田间耐热性评价 |
5.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越夏生理响应差异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金丝楸人工纯林林分结构及幼苗光合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林分结构相关研究现状 |
1.2.2 楸树生长特性相关研究现状 |
1.2.3 楸树光合作用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植被状况 |
2.1.4 社会经济条件 |
2.2 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获取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2 解析木的选择 |
2.2.3 金丝楸光合特性测定 |
2.3 研究方法 |
2.3.1 林分结构研究方法 |
2.3.2 金丝楸生长特性的测定 |
2.3.3 金丝楸光合特性测定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3.金丝楸人工林林分结构及单木生长过程分析 |
3.1 不同林龄金丝楸人工林林分结构分析 |
3.1.1 直径结构 |
3.1.2 直径结构分布拟合及检验 |
3.1.3 树高结构 |
3.1.4 树高结构分布拟合及检验 |
3.1.5 空间结构分析 |
3.1.6 小结 |
3.2 金丝楸不同无性系生长过程分析 |
3.2.1 树干解析纵断面图 |
3.2.2 胸径生长过程 |
3.2.3 树高生长过程 |
3.2.4 材积生长过程 |
3.2.5 小结 |
4 不同繁殖方式金丝楸光合特性分析 |
4.1 不同环境影响因子不同季节日变化特征分析 |
4.2 金丝楸播种苗光合特性分析 |
4.2.1 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
4.2.2 光合-光响应曲线 |
4.2.3 光合-CO_2响应曲线 |
4.3 金丝楸扦插苗光合特性分析 |
4.3.1 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
4.3.2 光合-光响应曲线 |
4.3.3 光合-CO_2响应曲线 |
4.4 金丝楸根蘖苗光合特性分析 |
4.4.1 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
4.4.2 光合-光响应曲线 |
4.4.3 光合-CO_2响应曲线 |
4.5 金丝楸嫁接苗光合特性分析 |
4.5.1 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
4.5.2 光合-光响应曲线 |
4.5.3 光合-CO_2响应曲线 |
4.6 小结 |
5 金丝楸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相关性分析 |
5.1 金丝楸不同繁殖方式生长特性差异 |
5.2 金丝楸无性系Pn与外界环境因子的关系 |
5.3 光合特性与生长参数的相关性关系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济南市常见行道树遮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
1.5 相关政策支持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地点确定 |
2.1 研究地点概况 |
2.2 研究地点筛选 |
第3章 研究对象的确定和数据测定 |
3.1 研究对象确定 |
3.2 观测仪器 |
3.3 观测指标和数据收集方法 |
3.4 遮荫效果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
3.5 数据处理方法 |
3.6 误差分析 |
第4章 个体植物遮荫效果数据分析 |
4.1 降温率变化 |
4.2 遮光率变化 |
4.3 增湿率变化 |
4.4 荫影面积比较 |
4.5 荫质比较 |
4.6 综合遮荫效果比较 |
4.7 小结 |
4.8 讨论 |
第5章 观测指标与遮荫效果相关性分析 |
5.1 降温率、遮光率及冠幅与遮荫效果相关性分析 |
5.2 增湿率、行道树树体结构与遮荫效果相关性分析 |
5.3 人体舒适度调节率与增湿率、荫质、遮荫效果相关性分析 |
5.4 小结 |
5.5 讨论 |
第6章 总结与不足 |
6.1 总结 |
6.2 应用讨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图表索引 |
附表2 样株树体结构测量表 |
附表3 样株各时段温度、照度、湿度数据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6个无性系楸树主要木材性质研究及选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木材的资源现状 |
1.2 国内外木材材性的研究现状 |
1.3 楸树无性系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1.4 楸树无性系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 论文框架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林的基本情况 |
2.1.2 试验材料基本情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取样方法 |
2.2.2 永久切片的制作方法 |
2.2.3 试验解剖测量方法 |
2.2.4 试验物理测量方法 |
3 六个无性系楸树木材解剖特征研究 |
3.1 楸树木材构造分析 |
3.1.1 微观构造分析 |
3.1.2 管孔分布分析 |
3.1.3 生长轮宽度分析 |
3.2 楸树木材纤维形态特征分析 |
3.2.1 纤维长度分析 |
3.2.2 纤维宽度分析 |
3.2.3 纤维双壁厚分析 |
3.2.4 纤维腔径比分析 |
3.2.5 纤维腔径比分析 |
3.3 楸树木材导管形态特征分析 |
3.3.1 导管宽度分析 |
3.3.2 导管长度分析 |
3.3.3 导管频率分析 |
3.4 楸树木材生长轮宽度与解剖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3.5 楸树木材组织比量分析 |
3.5.1 导管比量分析 |
3.5.2 木射线比量分析 |
3.5.3 轴向薄壁细胞比量 |
3.5.4 纤维比量分析 |
3.6 小节 |
4 六个无性系楸树木材密度与干缩性研究 |
4.1 木材密度分析 |
4.1.1 基本密度分析 |
4.1.2 气干密度分析 |
4.1.3 全干密度分析 |
4.2 楸树木材干缩分析 |
4.2.1 气干径向干缩分析 |
4.2.2 气干弦向干缩分析 |
4.2.3 气干差异干缩分析 |
4.2.4 气干体积干缩分析 |
4.2.5 全干径向干缩分析 |
4.2.6 全干弦向干缩分析 |
4.2.7 全干差异干缩分析 |
4.2.8 全干体积干缩分析 |
4.3 小节 |
5 六个无性系楸树木材材色研究 |
5.1 楸树木材L*A*B*色空间分析 |
5.1.1 无性系间L*的分析 |
5.1.2 无性系间A*的分析 |
5.1.3 无性系间B*的分析 |
5.1.4 无性系间△E*的分析 |
5.2 楸树木材孟赛尔色空间分析 |
5.2.1 无性系间V的分析 |
5.2.2 无性系间C的分析 |
5.2.3 无性系间H的分析 |
5.3 无性系楸树材色物理量的相关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观果树种在天津城区公园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天津城市环境现状 |
1.1.2 观果树种对天津城市环境的作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观果树种应用的基本理论 |
1.4.1 生物学理论 |
1.4.2 生态学理论 |
1.4.3 文化艺术学理论 |
1.5 观果树种在公园不同功能区的应用研究 |
1.5.1 观果树种在公园入口区的应用 |
1.5.2 观果树种在公园文化娱乐区的应用 |
1.5.3 观果树种在公园体育活动区的应用 |
1.5.4 观果树种在儿童活动区的应用 |
1.5.5 观果树种在公园安静游览区的应用 |
1.6 观果树种在公园中与各景观要素的关系 |
1.6.1 观果树种与公园中建筑的关系 |
1.6.2 观果树种与公园中水体的关系 |
1.6.3 观果树种与公园中山体地形的关系 |
1.6.4 观果树种与公园中园林小品的关系 |
1.6.5 观果树种与公园中其他植物的关系 |
第二章 观果树种的概念及文化内涵 |
2.1 观果树种的概念 |
2.2 观果树种的分类 |
2.2.1 按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 |
2.2.2 按果实的颜色进行分类 |
2.2.3 按果皮的质地和结构进行分类 |
2.2.4 按种子传播方式进行分类 |
2.3 观果树种的文化内涵 |
2.3.1 观果树种的历史价值 |
2.3.2 观果树种的寓意 |
2.3.3 诗词绘画中的观果树种 |
2.3.4 民俗中的观果树种 |
第三章 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3.1 调查内容 |
3.1.1 调查时间 |
3.1.2 调查研究范围 |
3.1.3 调查方法 |
3.1.4 调查对象及指标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天津城区公园观果树种使用种类 |
3.2.2 调查公园中观果树种栽植重复率 |
3.2.3 天津城区公园观果树种的生长状况 |
3.2.4 天津城区公园观果树种的配置方式 |
第四章 天津市观果树种的综合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2 评价表的建立 |
4.2.1 评价表建立的依据 |
4.2.2 评价表的结构体系 |
4.2.3 评价权重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及结果 |
4.4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观果树种在天津城区公园的应用研究——以长虹公园为例 |
5.1 长虹公园概况 |
5.1.1 公园简介 |
5.1.2 现存观果树种应用问题 |
5.2 观果树种的总体应用 |
5.2.1 主导思想 |
5.2.2 观果树种应用原则 |
5.3 观果树种在各功能区的应用 |
5.3.1 入口广场区 |
5.3.2 休闲娱乐区 |
5.3.3 水上游乐区 |
5.3.4 运动健身区 |
5.3.5 植物园区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树木之王——楸树(论文参考文献)
- [1]楸树树干节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面积预测模型[J]. 关追追,卢奇锋,何双玉,邱权,麻文俊,苏艳,王军辉,李吉跃,何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10)
- [2]《群芳谱·木谱》内容研究[D]. 魏佳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校园行道树生态效益分析及信息管理系统构建[D]. 宋思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楸树人工林生长规律及其最优生长模型研究——以河南省洛宁县楸树为例[J]. 关追追,赵江宁,邱权,麻文俊,王少明,冯小静,苏艳,王军辉,李吉跃,何茜. 森林工程, 2021(02)
- [5]激光雷达单木参数提取与生物量估算研究[D]. 陈世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花楸引种北京高平原和低山地区的耐热性研究[D]. 刘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金丝楸人工纯林林分结构及幼苗光合特性分析[D]. 孙思焱.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8]济南市常见行道树遮荫效果研究[D]. 关任.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9]6个无性系楸树主要木材性质研究及选优[D]. 朱莹琦.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10]观果树种在天津城区公园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 史宏伟. 天津农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