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团聚体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稳定性,土壤,直径,斥力,平均,盐度,有机质。
团聚体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悦飞雪,李继伟,乔鑫鑫,焦念元,尹飞[1](2019)在《生物炭对豫西丘陵区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生物炭对豫西丘陵地区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其碳、氮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探明生物炭对丘陵区农田土壤结构和养分的长期作用效果。采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生物炭用量为0(C0),20(C20),40(C40)t/hm~2 3个处理,研究生物炭施用5年后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探究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施加20,40 t/hm~2生物炭可提高0—20,20—40 cm土层的机械性>0.5 mm以上粒级和水稳性>0.053 mm以上粒级团聚体含量。在0—20 cm土层中,C20和C40处理下>0.25 mm的机械性团聚体(DR_(0.25))分别较对照增加3.78%和6.83%,>0.25 mm水稳性团聚体(WR_(0.25))分别较对照增加31.0%和49.45%,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E_(LT))分别较对照降低4.30%和6.85%,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别较对照降低9.71%和14.77%,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分别较对照增加28.44%和45.34%,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较对照增加32.04%和54.92%。各粒级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都以0.25~0.053 mm粒级最高,且0—20 cm土层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高于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2,2~0.25,0.25~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随之增加,而<0.053 mm粒级微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随之降低。总体来说,生物炭能够改善豫西丘陵地区农田土壤的团聚体结构,增加土壤大团聚体的含量,增强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有利于豫西地区农田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师晨迪,王曙光,李娟,郭振[2](2019)在《砒砂岩与沙复配土耕种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不同耕种年限下(2a和9a),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各组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探明了不同耕种年限不同复配比例对复配土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各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耕种2a的复配土中,各团聚体组分中占比最少的组分主要集中在1~10mm,3种比例含量依次呈现为1∶1>1∶2>1∶5,即为18%、10%、6%。各组分中小于1mm的组分是占主要的组成的,3种比例分别约占到了1∶5>1∶2>1∶1,即为85%、81%、53%。耕种9a的复配土中,各团聚体组分中占比最少的组分主要集中在1~10mm,3种比例含量依次呈现为1∶5>1∶2>1∶1,即为28%、24%、22%。各组分中小于1mm的组分是占主要的组成的,3种比例含量依次呈现1∶2>1∶1>1∶5,即为61%、54%、51%。随着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小团聚体不断的形成大团聚体,尤其是0. 25~0. 5mm的降幅较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3期)
金万鹏,范昊明,刘博,姜玉喆,姜宇[3](2019)在《冻融交替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Le Bissonnais法分析冻融循环(0、1、3、5和9)对3~5 mm黑龙江省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蜡封法分析黑土孔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均呈波动状态,团聚体含量变化系数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快速湿润、慢速湿润、预湿润震荡3种处理土壤中>0.25 mm团聚体含量有明显差异;孔隙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变化范围在32.4%~41.4%.随冻融次数的增加,不同破碎方式下团聚体含量变化程度较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与孔隙度呈负相关,表明冻融条件下孔隙度是影响团聚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纯,陈晓旋,陈优阳,牟晓杰,万斯昂[4](2019)在《水盐梯度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水盐梯度对河口湿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对闽江河口不同淹水环境和盐度下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湿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闽江河口半咸水湿地和淡水湿地0~30 cm土壤粉+黏团聚体、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的含量分别为63.12%~77.49%、6.82%~31.64%、4.38%~22.63%.除20~30 cm土层外,高潮滩0~20 cm土壤粉+黏团聚体和大团聚体含量均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幅分别为8.74%~9.85%和105.54%~144.40%;0~20 cm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均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高潮滩降幅为59.56%~65.20%,低潮滩降幅为55.65%~60.92%.②高潮滩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盐度对微团聚体、大团聚体含量(DR_(0.25))和平均重量直径(MWD)的作用力在不同土层均影响显着,盐度和淹水的交互作用对各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均不显着.③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TC含量呈倒"U"型关系.综上,淹水环境变化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较小,盐度和有机碳含量是影响闽江河口湿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重要限制性参数.(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霍琳,杨思存,王成宝,姜万礼,温美娟[5](2019)在《耕作方式对甘肃引黄灌区灌耕灰钙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2017年在连续翻耕8年的玉米地上设置连续翻耕(CT)、旋耕(RT)、深松(ST)、免耕(NT)和翻耕-免耕(CT-NT)、深松-免耕(ST-NT)6个耕作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甘肃引黄灌区灌耕灰钙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T和ST-NT处理促进了0~40 cm土层大团聚体形成,并提高了其稳定性;CT和RT处理由于对土壤的强烈扰动,耕层土壤团聚体大小分布和稳定性都显着降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以NT处理最佳,>0.25 mm团聚体含量(R_(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比RT处理增加5.8%、8.0%和13.0%,分形维数(D)降低3.6%.水稳性团聚体以ST-NT处理最佳,R_(0.25)、MWD、GMD分别增加55.3%、15.1%和8.7%,D值降低0.8%.NT、ST-NT处理的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_(LT))也最低,PAD分别比RT处理降低了5.9%和7.7%,E_(LT)分别降低了5.8%和7.2%.综合分析认为,深松-免耕(ST-NT)的轮耕模式更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的增加,也符合当地农民的操作习惯,是比较理想的耕作方式,在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婷,李建平,张翼,井乐,张茹[6](2019)在《不同降水下天然草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不同降水下天然草地浅层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及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变化,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宁夏固原云雾山自然保护区封育12年的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遮雨装置,对比分析了正常降水(100%降水)、50%降水和150%降水下0–30 cm土层的土壤粒径分形特征及土壤团粒结构性状。结果表明:1)在0–10 cm土层,100%降水下> 3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比重显着高于50%降水和150%降水处理(P <0.05);10–20 cm土层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各降水处理下差异均不显着(P> 0.05);20–30 cm土层,> 3 mm和<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比重在50%降水和150%降水处理下差异显着(P <0.05)。2)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正常降水的土壤粒径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 D)、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 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 GMD)要低于50%和150%降水控制;在20–30 cm土层,随着降水的增加土壤D、MWD和GMD逐渐降低。3)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 3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极显着正相关(P <0.01),相关系数为0.43;其与<0.25 mm的团聚体极显着负相关(P <0.01),相关系数为0.49。综合分析认为,> 3 mm和<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的稳定性对降水较为敏感,增加或减少降水均使土壤D、MWD和GMD增加。(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迪,姜佰文,梁世鹏,吕思琪,许欣桐[7](2019)在《草甸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对耕作与炭基肥施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阐明东北草甸黑土典型区域短期耕作深度及炭基肥料施入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2016-2018年连续3 a翻耕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地上,设置深耕(DCF)与旋耕(SCF),配施有机肥(M)和生物炭(C),共6个处理:DCF、DCF+M、DCF+B、SCF、SCF+M、SCF+B。利用干湿筛法获得土壤团聚体6个粒级组,分析了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水稳性团聚体比例(water-stable aggregate,WSA)、团聚体破坏度(percentage of aggregate destruction,PAD)、水稳性团聚体几何直径(geometricmeandiameter,GMD)以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成和游离结晶态铁铝氧化物(FeDCB和AlDCB)、无定性态铁铝氧化物(Feoxa和Aloxa)。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施肥显着影响土壤团聚体组成,影响程度表现为旋耕>深耕,增施有机肥>常规施肥>增施生物炭。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质量分数在0.10~2.45g/kg之间,游离结晶态铁铝氧化物含量显着高于无定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除FeDCB外,DCF处理铁铝氧化物含量均高于DCF+B处理,SCF处理Aloxa含量显着高于SCF+M、SCF+B处理19.35%和12.12%;Feoxa和Aloxa与>0.25 mm团聚体、WSA相关性大于其他影响因素,Feoxa对变异解释贡献率为61.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0.25 mm团聚体负相关,而与>0.25mm团聚体成正相关,其贡献率为33.0%。AlDCB、Aloxa及>0.25 mm团聚体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二者总贡献率为9.3%;铁铝氧化物及有机碳改变共同解释74.9%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粒级分布,铁铝氧化物单独贡献率为7.9%,有机碳组分单独贡献率为9.2%;综上所述,短期耕作与炭基肥料施入对土壤结构稳定性影响显着,SCF+M是比较理想的耕作模式,在草甸黑土改良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李秀秀,陈雯莉,黄巧云[8](2019)在《微生物源化合物在施肥土壤团聚体中的积累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中,植物源vs.微生物源和真菌源vs.细菌源碳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分布及其与土壤性质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实验选取了CK、M、NPK和NPKM四种施肥处理土壤,筛分出大团聚体(2000~250μm)、微团聚体(250~53μm)和粉粘粒(<53μm)叁个团聚粒级,通过非纤维素中性糖和氨基糖生物标志物的测定区分土壤碳来源,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糖类与土壤性质和团聚体稳定的关系。[结果]中性糖约占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的32%~85%,其中以微生物来源的糖类为主,且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另外,施肥促进了微生物源糖类在团聚体中的富集,但真菌源葡萄糖胺主要在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而细菌源胞壁酸主要在粉粘粒中。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化合物均与土壤有机碳和非晶型铁(FeO)成显着正相关,但只有微生物源化合物与团聚体的稳定性显着相关。[结论]土壤团聚体中以微生物源化合物为主,且施肥促进了其在土壤中的累积,并证明了微生物源化合物对土壤团聚体稳定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马任甜,胡斐南,刘婧芳,王子龙,王春丽[9](2019)在《植被恢复改变土壤颗粒间相互作用提高团聚体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从土壤胶体与界面化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表面电化学性质的演变特征,通过定量计算不同演替阶段下土壤颗粒间内力作用(静电斥力、范德华引力、水合斥力)的大小分布,阐明土壤颗粒间内力作用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揭示植被恢复提高团聚体稳定性的内力作用机制。[方法]以黄土高原目前保存较为完整天然次生林子午岭林区为研究区,选择典型植被演替阶段农田(对照)、草地、灌木、乔木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参数联合测定法测定土壤颗粒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和表面电位等电化学性质,并定量分析了土壤内力大小及分布,采用沉降法研究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结果]植被恢复能够显着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土壤颗粒表面电化学性质,包括阳离子交换能力、比表面积和土壤表面电荷密度均增加,其变化范围分别为10.88-19.85 cmol·kg~(-1)、40.67-61.71 m~2·g~(-1)和0.22-0.31 c·m~(-2),平均值分别为16.18cmol·kg~(-1)、54.88m~2·g~(-1)和0.28c·m~(-2),土壤表面电场强度达10~8 V·m~(-1)数量级;土壤颗粒间静电斥力和范德华引力随植被恢复而增加;而土壤颗粒间净合力(静电斥力、范德华引力和水合斥力之和)表现为斥力,且随植被恢复而减小。另一方面,土壤颗粒间的净合力随着本体溶液电解质浓度的降低呈现出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对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而言,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顺序为农田<草地<灌丛<乔木。随着本体溶液电解质浓度的降低,土壤团聚体破碎强度也表现出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土壤内力理论分析结果很好的吻合。[结论]植被恢复过程能够向土壤中输入大量有机质,改变土壤颗粒表面电化学性质,降低了土壤颗粒间净排斥作用力,从而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本实验结果说明土壤颗粒表面性质和土壤内力作用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也为理解植被恢复提高团聚体稳定性的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王琼丽,叶羽真,薛生国,江钧,朱锋[10](2019)在《石膏/蚯蚓粪肥对赤泥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碱性固体废弃物,迄今尚无经济有效的处置方法。以华中地区某堆场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培实验研究改良剂(石膏、蚯蚓粪肥、石膏+蚯蚓粪肥)对赤泥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的添加能显着降低赤泥pH,而蚯蚓粪肥能显着增加赤泥有机碳含量。土培60 d时,石膏添加后赤泥pH由10.54降到8.75,蚯蚓粪肥添加后赤泥有机碳含量由3.54 g·kg~(-1)增加至14.31 g·kg~(-1)。土培180 d时,石膏、蚯蚓粪肥、石膏+蚯蚓粪肥添加后赤泥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由12.04%分别增加到23.49%、29.24%、33.94%;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由0.15 mm分别增加到0.26、0.30、0.34 mm;可蚀性因子由0.36分别降低到0.31、0.30、0.29。石膏和蚯蚓粪肥的添加促进水稳性团聚体形成,提高赤泥团聚体稳定性。基质改良对赤泥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效果依次为:石膏+蚯蚓粪肥>蚯蚓粪肥>石膏。研究结果对赤泥土壤化处置和规模化消纳研究有科学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团聚体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分析不同耕种年限下(2a和9a),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各组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探明了不同耕种年限不同复配比例对复配土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各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耕种2a的复配土中,各团聚体组分中占比最少的组分主要集中在1~10mm,3种比例含量依次呈现为1∶1>1∶2>1∶5,即为18%、10%、6%。各组分中小于1mm的组分是占主要的组成的,3种比例分别约占到了1∶5>1∶2>1∶1,即为85%、81%、53%。耕种9a的复配土中,各团聚体组分中占比最少的组分主要集中在1~10mm,3种比例含量依次呈现为1∶5>1∶2>1∶1,即为28%、24%、22%。各组分中小于1mm的组分是占主要的组成的,3种比例含量依次呈现1∶2>1∶1>1∶5,即为61%、54%、51%。随着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小团聚体不断的形成大团聚体,尤其是0. 25~0. 5mm的降幅较为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团聚体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悦飞雪,李继伟,乔鑫鑫,焦念元,尹飞.生物炭对豫西丘陵区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2].师晨迪,王曙光,李娟,郭振.砒砂岩与沙复配土耕种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变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
[3].金万鹏,范昊明,刘博,姜玉喆,姜宇.冻融交替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王纯,陈晓旋,陈优阳,牟晓杰,万斯昂.水盐梯度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9
[5].霍琳,杨思存,王成宝,姜万礼,温美娟.耕作方式对甘肃引黄灌区灌耕灰钙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6].王婷,李建平,张翼,井乐,张茹.不同降水下天然草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分布特征[J].草业科学.2019
[7].张迪,姜佰文,梁世鹏,吕思琪,许欣桐.草甸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对耕作与炭基肥施用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9
[8].李秀秀,陈雯莉,黄巧云.微生物源化合物在施肥土壤团聚体中的积累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9].马任甜,胡斐南,刘婧芳,王子龙,王春丽.植被恢复改变土壤颗粒间相互作用提高团聚体稳定性[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王琼丽,叶羽真,薛生国,江钧,朱锋.石膏/蚯蚓粪肥对赤泥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