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n the asteroid-comet hazard mitigation problem for the earth(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妮[1](2021)在《新版高中地理教材研究 ——以中图版必修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课程标准的修订本,提出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教材随之更新。本文以2008、2019两版中图版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新教材在编写理念、知识结构、表层系统的变化和特点,并提出教材使用建议和策略,以期能为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研究的起点。通过对2017版课标的分析,发现地理学科的教育理念由三维目标培养转向区域认知、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紧跟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教育方针。课程内容内容要求简化;课程结构更全面、系统。2.教材结构体系与学科内容的整体架构。新教材删除了大量理论性知识,补充了土壤及海洋水等内容,知识体系更加系统,也更强调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之间的关系;探究和活动素材的选取更加丰富,更贴合生活实际。3.教材的课文系统是学科内容的系统表述。新教材的课文系统更具逻辑性、条理性;表述更加生活化;教学辅助材料数量明显上升,为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有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4.教材的图像系统是学科理论内容的生活化表达。新教材的图像系统更丰富多样,素材紧跟时代发展。图文配合程度加强;景观图、组合图数量上升,示意图数量下降;强化了地理知识的视觉呈现效果,增强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学方式的融合。5.教材的作业系统是教学活动的检验。新教材作业题目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注重图文作的结合;作业数量整体下降,题量分布均匀,分布密度减小,篇幅增加。作业题目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实践性增强。结合新教材特征和中学教师访谈,教师应从教材出发,熟悉、钻研、分析教材,在课堂里转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课后实践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落实课程改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邹玉清[2](2021)在《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代发展到今天,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而设计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创新离不开思维与方法,基于未来视角的创新设计思维是实现方法中的一种。本文以产品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具有前瞻性、探索性、预测性特征的未来设计思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比较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部分学科对“未来思维”认知的基础上,对未来设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再认识,进一步确认了未来设计思维的思维路径:以终为始的“终点思维”、梳理因果的“布局思维”、寻觅机会的“复合思维”;从造物组合、系统组合、资源牵引三个方面分析了产品设计中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并从周期、视野维度、资源转换三个方面论述了未来设计中获取效率剩余的价值、影响设计思维的不变量与变量关系、相关性的因果关系、未来设计思维中的驱动与制约因素等,从而提出了未来设计方法的原则、实现方式以及一种“非效率”的创新设计方法并构建了这种方法的设计模型。未来视角呈现出客观未来以及主观未来的两种不同图景,我们认识中的客观未来呈现出时空的进程;而主观未来是一个实现“目的”的过程。这个趋向目的的过程使得未来视角的设计思维与方法产生当下的意义:即未来设计是对未来的长期目标所产生意义的回应,是根据当前的走向及对未来发展趋势认识的基础上,对将要到来时间的某个目标,进行探索、预测和实验,从而创造性地提出新型造物的一系列构想,以及对未来产品设计的启发。本文认为未来是一个动态化的进程,以观察者的角度从“过去已经发生的未来”的视角,归纳造物工具在未来进程中的各参与方的关系、以及相关作用;通过归纳工具产品在“过去的未来式”的作用,对应今天的“未来式”的发展,以至演绎将来的“未来式”。由未来的“目的”来求解当下的未来视角中的产品设计方法的建构。认为工具产品在未来进程中的作用是“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在具体的实现上则是用工具产品作为人的生理系统的延伸,最大化的获取与转换资源,获取效率剩余,服务于人的主观未来目的,是达成主客观的时空一致性的工具。同时这个趋向资源获取与转换过程中的主观造物行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受到客观外部周期的影响、主观对客观认识的影响、以及主观视角上获取转换资源的能力的制约。从主观未来视角的非效率指向与客观视角的效率现象在未来进程中的关系以及制约因素,来构建趋向未来资源进行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是一种面向未来可能性和探索性的产品设计方法建构。在具体的建构过程中,从自然界的大设计的平均效率与主观未来目的的获取效率剩余的工具目标之间的关系来建构主观跨越客观的产品设计溯层原则;从技术方式的未来、生活方式的未来、主观文化方式的未来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溯层的途径;同时在具体的产品设计实现上提出了实现的方法。所以,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思维使得合理的造物行为具有目的,使未来产品系统的准备成为可能,也使未来进程中的生活意义更加的充实。在最后一部分,进行案例分析和专业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以对本文提出的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进行实践和修正,通过课堂教学来验证、修正本文提出的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陈蓉,李扬,王磊[3](2021)在《从航天日看航天未来发展新动向》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是世界载人航天60周年,也是中国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一年。为庆祝第六个"中国航天日",4月23日—26日,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本次大会主论坛以"新起点新征程新愿景"为主题,汇聚中外航天界的领军人士,深入探讨新时代航天发展新格局、前沿与关键技术领域发展、高水平开放与合作等重大课题。通过此次航天大会的专题和议程,我们可以挖掘和发现当前航天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
王晓彬,黄佳宁,王翱,刘怡思[4](2020)在《近地小行星基本物理性质的测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暗弱的近地小行星一方面存在碰撞地球的威胁,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它是离我们人类最近的自然天体,成为人们研究太阳系行星和小天体起源和演化以及未来人类所需矿物质补充采取的目标。但是,利用地面望远镜,很难直接"看到"近地小行星大小和形状,对其质量和内部结构的测量就更困难。目前,人们多是利用小行星光度的测量值及其时序变化开展小行星形状、自转参数及物质组成的反演研究。本文选取适用于无大气天体表面的散射律,假设从简到繁的小天体形状(三轴椭球-Cellinoid椭球-凸面体),开展了包括近地小行星在内的小行星基本物理参数的反演研究。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实现了小行星凸面体反演参量(形状、自转轴指向、自转速率以及表面散射参数)的不确定性评估。利用Lommel-Seeliger椭球模型,分析了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155140)2005UD的形状、自转轴及自转周期以及相位函数参数的测定;利用Cellinoid椭球体模型,实现了小行星(106)Dione的测光数据分析;利用凸面体模型,对小行星(103)Hera及(345)Hermentaria的测光数据进行了反演分析。针对观测数据少,且存在对地球碰撞危胁的近地小行星,可采用参数较少的Lommel-Seeliger椭球体光度模型,快速得到小行星的三维大小及自转参数的粗略估算。增加了3个形状参数Cellinoid椭球体模型可以提高对具有不对称峰值光变曲线的拟合。小行星凸面体模型对小行星光变曲线的拟合最好。新建立的凸面体模型加蒙特卡洛算法,实现了小行星凸面体模型中待测参数的最佳解及其不确定性的估算。
赵小芳[5](2020)在《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承担着近代社会进步发展的重大使命,教科书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学校展开教学活动,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民国时期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民国时期的自然教科书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科目,其内容涵盖广泛,术语丰富多样。其中,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学科,涉及对地球表层各要素之间的时空演化、结构、过程、格局及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的等诸多内容的研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在当下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研究内容不断发展完善,理应对其进行总结与回顾。地理学术语作为传授地理学知识的核心概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在小学阶段给儿童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首当其冲的就是构建合理科学的术语结构。本研究在综合考虑民国学制、课程标准、教材性质,以及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的版次、印次、流通地域、完整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由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出版发行的小学自然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提取出教科书关于地理学知识的课文,将其作为本文的封闭语料,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其中的地理学术语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试图民国时期两套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在术语编排方面的差异,同时为现行教科书的编排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除绪论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对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的概貌进行介绍,其中包括教科书的编纂背景、遴选教科书的原则、自然教科书研究样本的简要介绍以及术语定义及其提取原则。由于自然教科书内容涵盖广泛,其提取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涉及对文本语境的分析,这对后期的研究结果的精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提取之前对术语的含义及提取原则进行概括。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对中华书局和世界数据出版的自然教科书的术语内容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提取出教科书中相关的地理学课文形成封闭语料,对其中的地理学术语进行人工提取,从术语的分布、术语建构下的学科体系以及术语所呈现的使用特点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试图探寻该套教科书地理学术语的概貌。第四章是对两套教材中地理学术语内容的对比。运用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术语的构成方式、术语建构下的学科体系、术语的分布差异以及其他方面对两套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的使用情况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概括出其与现行术语的差异所在,探讨学科发展的进步性。第五章基于研究结果为现行教科书中的术语编排提供一些参考。主要包括:1.术语编排应注重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2.加强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有效利用;3.坚持儿童本位思想;4.完善作业系统。同时建议术语研究中加强对教科书方面的研究。
弓楗,张维[6](2019)在《近地天体防御的合法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航天科技的发展,为实施近地天体防御提供了可能。尽管在技术层面切实可行,但在国际法律框架下,实施近地天体防御是否合法,尚不明确。本文主要从防御主体、防御技术手段两方面分析近地天体防御的合法性问题。首先,国家、国际组织、私人实体在航天活动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从《联合国宪章》、《外空条约》第6条和第13条规定看,具备参与实施近地天体防御的主体资格;其次,从防御技术手段来看,对于激光、动能撞击器等技术,《外空条约》第4条为这些技术的使用留有余地。最具争议的是核爆装置可否作为防御手段,本文通过分析《联合国宪章》第103条与《外空条约》第4条的关系以及禁核试验相关条约的"例外规定",认为核爆装置能够用于近地天体防御;再次,从表面上看外空军控和实施近地天体防御似乎相互矛盾,但实际上,随着外空军控从"外空无军"向"外空限军"的理念转变、从"物控"向"行为控"的模式转变,近地天体防御反而将对其产生积极影响;最后,本文从技术与政策角度,为我国现阶段如何应对近地天体防御提出些许建议。
王翱[7](2019)在《近地小行星的测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地小行星是太阳系内轨道近日点距离小于1.3AU且远日点距离大于0.983AU的一类天体,以轨道形状为依据又可以将其细分为Apollos、Atens和Amors三类。近地小行星物理参数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小行星撞击事件的预测、风险评估以及后续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近地小行星还是深空探测项目的理想目标,其物理参数的研究对深空探测目标的选取以及发射计划的制定意义重大。尽管一系列空间项目的成功极大地增进了我们对近地小行星的认识,但从成本和探测效率的角度来看,地面观测设备仍将长期扮演近地小行星物理性质研究的主角。在众多地面观测方法(如掩星法、测光、分光和雷达回波等)中,测光观测是小行星物理信息的主要来源,而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即为用地面望远镜测光的方法研究近地小行星的形状和自转参数。观测方面,我们采用了国际合作联合观测的方式,所涉及的望远镜包括云南天文台的45公分、1米和2.4米望远镜以及SARA(Southeaster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Astronomy)的0.6米、0.91米和0.94米望远镜。至于反演模型,我们根据数据的情况使用合作者Muinonen等人(2015)[1]开发的Lommel-Seeliger三轴椭球体模型或是Kaasalainen等人(2001)[2,3]开发的凸面体模型。为了对反演模型的实际效果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在两颗数据量比较丰富的主带小行星((585)Bilkis和(103)Hera)上进行了测试。2012年至2014年期间,我们对(585)Bilkis进行了测光观测,共获得了7个晚上的测光数据。以此为基础,我们使用Lommel-Seeliger三轴椭球体模型[1]反演了小行星(585)Bilkis的形状并测定了相应的自转参数,所得自转周期为8.5738小时,自转轴指向是(136.5?,29.0?),三轴椭球体轴比b/a=0.74,c/a=0.70。自转周期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自转轴指向和形状(用椭球体轴比刻画)是我们首次测定。2015年至2017年期间,我们又对一颗自转周期较长的小行星(103)Hera进行了测光观测,共获得了11个晚上的数据。随后我们更新了这颗小行星的凸面体模型参数,得到的两组解(包括镜像解)其自转周期分别为23.74264小时和23.74267小时,与之对应的自转轴指向则分别是(83.0?,39.0?)和(269.7?,56.8?)。作为对比,我们也用Lommel-Seeliger三轴椭球体模型对(103)Hera进行了计算,其反演结果与凸面体模型所得相互支持。此外,我们还拟合了这颗小行星的相位函数,得到该目标的绝对星等H=8.92,相位函数参数G1=0.13,G2=0.45。接下来,我们便对多颗近地小行星目标((3122)Florence,(3200)Phaethon、(143404)2003 BD44、(333888)1998 ST4以及(1627)Ivar)开展了形状和自转参数的研究。我们在2016年2月对近地小行星(3122)Florence进行了一个晚上的观测。之后,我们将小行星(585)Bilkis的工作在这颗目标上进行了推广,所得自转周期P=2.358小时,自转轴指向为(181.1?,-50.0?),三轴椭球体轴比b/a=0.91,c/a=0.88。这一形状和自转参数的初解为后来的雷达观测以及凸面体反演结果所支持。继(3122)Florence之后,我们又于2016年10月18日和19日对近地小行星(3200)Phaethon进行了两个晚上的观测,因目标运动速度太快且视场中星太密,测光效果不理想。我们在Hanuˇs等人(2016)[4]工作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观测数据对(3200)Phaethon重新进行了凸面体模型反演,其结果更支持之前Ansdell等人(2014)[5]的工作。对近地小行星(143404)2003 BD44的观测是出于初探其自转状态的目的。我们于2017年3月22日和23日对该目标进行了测光观测,彼时这颗小行星的自转周期尚处于空白状态。根据测光结果(143404)2003 BD44是一颗有长自转周期的小行星。因数据不完整且(143404)2003 BD44疑似是一颗“tumbling asteroid”(有转动和进动),我们未能对其进行形状反演和自转参数的测定。小行星(333888)1998 ST4的情况与(143404)2003 BD44类似,也是处于观测资料十分匮乏的状态。我们于2017年10月29日对其进行了观测。从测光结果来看,该目标的自转周期短(约5.3小时)且形状比较规则(光变曲线轮廓与正弦曲线接近)。于是我们使用Lommel-Seeliger三轴椭球体模型[1]计算得到了这颗近地小行星形状和自转参数的初解:自转周期P=5.316小时,自转轴指向为(270.0?,-78.0?),三轴椭球体轴比b/a=0.52,c/a=0.40。对近地小行星(1627)Ivar的观测是国际合作的产物。我们于2018年5月22日对该目标进行了一个晚上的观测。在加入了新的观测数据后我们对(1627)Ivar进行了凸面体模型的反演,所得结果与之前的相关研究一致。此外,我们还使用美国海军天文台和Catalina的巡天的数据对这颗近地小行星的相位函数进行了拟合,得到相位函数参数G1=0.49,G2=0.30。
王玉恒,宋瑞,陈凌辉,徐维[8](2018)在《国际近地行星防御安全研究动态及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各国针对近地小行星的威胁及相应防御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首先简述了近地行星的威胁,通过分析近地行星防御技术,重点对国际近地行星防御动态进行研究,探讨了近地行星防御法律性原则,为我国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柳森,党雷宁,赵君尧,白智勇,黄洁,李毅,石义雷[9](2018)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超高速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行星撞击地球是人类生存面临的潜在威胁之一.在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与撞击地球表面过程中,存在烧蚀、解体、空中爆炸、火球、撞击成坑、反溅碎片云、地震以及海啸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现象.本文梳理和归纳了与这些现象相关的超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和超高速碰撞动力学问题.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的超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有:极高速(V=12~20 km/s)进入条件下的气动力与轨迹,极高速进入条件下的小行星气动加热与烧蚀机理,极高速气动加热条件下的小行星结构传热与热响应,极高速进入条件下的高温气体效应,小行星进入过程的物理特征.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超高速碰撞动力学问题有:陆地撞击成坑与反溅碎片云,海洋撞击与海啸,撞击过程的地震效应.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与超高速飞行器的再入过程在速度、材料和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些超高速问题,现有的研究手段在地面试验和数值计算两方面都存在不足.最后,从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的弹道方程、质量损失方程、解体判据和解体模型等出发,初步建立了小行星进入与撞击效应分析评估模型,并对Chelyabinsk和Tunguska两次流星事件进行了分析,重构了进入与爆炸解体过程,评估了空爆火球在地面所导致的超压和热辐射损伤.
褚安安[10](2018)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科学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在天空翱翔,甚至能飞天奔月,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但直到20世纪,人类航空航天的梦想才真正得以实现。20世纪以来,航空航天技术获得迅猛发展,成为科技领域中最耀眼的领域之一。特别是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总共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取得了世界航天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成就。研究20世纪以来的航天技术发展史,我们需要关注前苏联航天局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这些航天机构对推进航天技术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本论文即是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梳理其组织过的航天项目,讨论其所做的科学传播工作,尝试通过对NASA历史和工作的分析与梳理,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展现20世纪以来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上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率先发射了人类史上首颗人造卫星,引起美国朝野震动,不甘于人后的美国建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图在航空航天这个对未来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领域与苏联进行竞争。自成立以来,NASA先后在空间科学、航天探索等领域组织了阿波罗计划、双子星座计划、哈勃太空望远镜等大型工程项目,推进了美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也引领了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NASA也一直重视科学传播工作,不仅激发了美国公众对太空科学和航天技术的关注和热情,而且也使NASA成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机构之一。研究美国航天史、世界航天史乃至20世纪科技史,应该将NASA及其贡献纳入。虽然NASA在全球范围内都广为人知,人们也经常从新闻中听到关于NASA的报道、从各种科技读物中读到NASA的内容,但到目前为止,系统性的研究文献却不多见。本论文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论文的内容结构。第二部分分析了NASA的发展过程、任务使命、组织框架及其机构特征。第三部分梳理了NASA在航天探索、太空探测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及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分析了NASA的科学传播政策及在科学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第五部分探讨了NASA及其科学传播工作可以给我国航天事业提供的启示和借鉴。
二、On the asteroid-comet hazard mitigation problem for the earth(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n the asteroid-comet hazard mitigation problem for the earth(论文提纲范文)
(1)新版高中地理教材研究 ——以中图版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2017 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析 |
一、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 |
二、课程结构 |
三、课程内容 |
第二章 新旧教材内容结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内容结构分析 |
一、教材逻辑结构 |
二、教材内容组织 |
三、教材内容增减特征 |
第二节 章节编排和数量分析 |
一、编写体例与章节设置 |
二、探究系列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新教材课文系统分析 |
第一节 叙述类课文系统 |
一、概念性文字表述特征 |
二、正文文字表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二节 活动类课文系统 |
一、辅助材料 |
二、活动形式 |
三、小结 |
第四章 新教材图像系统分析 |
第一节 图像数量、密度与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图像类型及呈现方式分析 |
一、图像数量变化 |
二、图像变化特征 |
三、小结 |
第五章 新教材作业系统分析 |
第一节 类型和内容 |
一、类型和内容变化情况 |
二、类型和内容变化特征 |
第二节 数量和分布 |
一、数量和分布特征 |
二、小结 |
第六章 新教材应用及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教材应用 |
一、教师如何用好新教材 |
二、“谈”新教材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一、内容结构的组建 |
二、教材应用的策略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学科对未来思维的认知 |
第一节 自然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知 |
第二节 社会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识 |
第三节 思维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识 |
第二章 未来设计的相关概念 |
第一节 未来设计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未来设计思维的路径 |
第三节 未来设计思维的价值 |
第三章 未来产品设计思维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周期对未来进程中造物的影响 |
第二节 主观视野维度对未来造物的双向影响 |
第三节 转换资源能力的客观制约 |
第四章 产品设计中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 |
第一节 与造物组合获取未来优势 |
第二节 与系统的组合获取未来优势 |
第三节 资源牵引下的“未来式”发展 |
第五章 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建构 |
第一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建构原则 |
第二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建构的双向认识与流程 |
第三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思维溯层途径与方法 |
第六章 基于未来视角设计方法的实证 |
第一节 未来设计思维与方法的评价流程 |
第二节 基于未来思维的前瞻设计实践案例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参考书目 |
(3)从航天日看航天未来发展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走向深空:从月球探测到行星际穿越 |
走向智能:从智能控制到智慧航天生态 |
走向应用:通、导、遥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
走向产业:构建地月空间经济区 |
(4)近地小行星基本物理性质的测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小行星光度模型 |
2.1 散射函数 |
2.2 小行星盘解析光度模型 |
2.3 小行星积分光度模型 |
3 小行星测光分析 |
3.1 Lommel-Seeliger椭球模型 |
3.2 Cellinoid模型 |
3.3 凸面体模型 |
3.4 小行星凸面体反演的精度估算 |
4 结 论 |
(5)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民国教科书研究 |
(二)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研究 |
(三)民国自然教科书中科技术语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概貌 |
第一节 自然教科书编纂背景 |
一、社会变革 |
二、教育制度变革 |
三、教育思想变革 |
第二节 自然教科书样本遴选原则 |
一、代表性原则 |
二、完整性原则 |
三、流通性原则 |
四、可比性原则 |
第三节 自然教科书研究样本概况 |
第四节 术语的定义及其提取原则 |
一、术语的定义 |
二、术语的提取原则 |
第五节 地理学术语提取 |
第二章 中华书局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 |
第一节 地理学术语分布 |
一、术语数量分布 |
二、术语内容分布 |
第二节 地理学术语建构下的知识体系 |
第三节 地理学术语的使用特点 |
一、术语表达的丰富性 |
二、术语编排的渐进性 |
三、术语构成方式简单 |
小结 |
第三章 世界书局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 |
第一节 地理学术语分布 |
一、术语数量分布 |
二、术语内容分布 |
第二节 地理学术语建构下的知识体系 |
第三节 地理学术语的使用特点 |
一、术语构成方式简洁单一 |
二、天气符号作为术语的出现 |
三、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有效利用 |
小结 |
第四章 两套教材中地理学术语的对比 |
第一节 术语分布差异 |
第二节 术语构建下的知识体系差异 |
第三节 术语解读中对插图利用的对比 |
第四节 其他内容的对比 |
小结 |
第五章 对当前小学教科书编纂及术语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对教科书编排的启示 |
一、注重术语编排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
二、加强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充分利用 |
三、坚持儿童本位思想 |
四、完善作业系统 |
第二节 对科技术语研究的启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近地天体防御的合法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防御主体的合法性 |
2.1 国家 |
2.2 国际组织 |
2.3 私人实体 |
3 防御手段的合法性 |
3.1 非核手段的合法性 |
3.2 核手段的合法性 |
4 防御手段对外空军控的影响 |
5 我国应对策略 |
6 结语 |
(7)近地小行星的测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小行星研究简介 |
1.1.1 历史脉络 |
1.1.2 小行星分类 |
1.2 近地小行星物理参数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小行星目标 |
第二章 光变曲线反演方法简介 |
2.1 Lommel-Seeliger三轴椭球体模型 |
2.2 Cellinoid形状模型 |
2.3 凸面体模型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小行星测光观测和数据处理 |
3.1 主带小行星的观测 |
3.1.1 小行星(585) Bilkis |
3.1.2 小行星(103) Hera |
3.2 近地小行星的观测 |
3.2.1 小行星(3122) Florence |
3.2.2 小行星(3200) Phaethon |
3.2.3 小行星(143404)2003 BD44 |
3.2.4 小行星(333888) 1998 ST4 |
3.2.5 小行星(1627 )Ivar |
3.3 数据处理 |
3.3.1 CCD图像系统误差处理 |
3.3.2 孔径测光与PSF测光 |
3.3.3 较差测光 |
3.3.4 系统误差改正 |
3.3.5 测光结果 |
3.3.6 光行时改正和黄道坐标计算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模型测试 |
4.1 小行星(585) Bilkis |
4.1.1 数据整理 |
4.1.2 模型计算 |
4.1.3 结果分析 |
4.2 小行星(103) Hera |
4.2.1 数据整理 |
4.2.2 Lommel-Seeliger三轴椭球体模型计算 |
4.2.3 凸面体模型计算 |
4.2.4 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4.2.5 相位函数拟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地小行星的形状反演和自转参数测定 |
5.1 小行星(3122) Florence |
5.2 小行星(3200) Phaethon |
5.3 小行星(143404 )2003 BD44 |
5.4 小行星(333888) 1998 ST4 |
5.5 小行星(1627 )Ivar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国际近地行星防御安全研究动态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近地行星的威胁 |
3 近地行星防御技术 |
3.1 动能技术 |
3.2 高空核爆技术 |
3.3 天基操控技术 |
(1)太空拖船 |
(2)引力牵引 |
(3)太阳光压 |
(4)质量驱动 |
3.4 定向能技术 |
(1)激光烧蚀 |
(2)离子束引导 |
4 国际近地行星防御动态 |
4.1 IAWN组织动态 |
4.1.1 组织简介 |
4.1.2 工作领域 |
4.1.3 最新会议情况 |
4.2 SMPAG组织动态 |
4.2.1 组织简介 |
4.2.2 工作领域 |
4.2.3 最新会议情况 |
4.3 国家近地行星预防战略与行动规划 |
4.4 美国NASA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动态 |
4.4.1 办公室简介 |
4.4.2 工作领域 |
4.4.3 负责项目 |
4.5 欧空局近地行星协调中心动态 |
5 近地行星防御法律适用性原则探讨 |
5.1 责任与义务方面 |
5.2 关于近地天体防御手段的法律法规适用性 |
5.3 执行近地天体防御任务的国际组织的法律问题 |
6 结束语 |
(9)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超高速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超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 |
1.1 极高速进入条件下的气动力与轨迹 |
1.2 极高速进入条件下的小行星气动加热与烧蚀机理 |
1.3 极高速气动加热条件下的小行星结构传热与热响应 |
1.4 极高速进入条件下的高温气体效应 |
1.5 小行星进入过程的物理特征 |
2 超高速碰撞问题 |
2.1 陆地撞击成坑与反溅碎片云 |
2.2 海洋撞击与海啸 |
2.3 撞击过程的地震效应 |
3 研究手段的现状和不足 |
3.1 地面试验 |
3.2 数值计算 |
4 小行星进入与撞击效应分析评估技术及我们的尝试 |
4.1 小行星进入与撞击效应分析评估模型 |
4.2 Chelyabinsk流星事件计算结果 |
4.3 Tunguska流星事件计算结果 |
5 结束语 |
(10)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科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对NASA机构史的研究概述 |
1.2.2 对NASA航空航天技术研发工作的研究 |
1.2.3 对NASA科学传播工作的相关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 |
第二章 NASA的设立、使命和组织架构 |
2.1 从NACA到 NASA |
2.2 NASA的设立 |
2.3 NASA的使命任务 |
2.4 NASA的组织架构 |
2.5 NASA机构特点分析 |
第三章 NASA的重大科学和工程项目 |
3.1 NASA的载人航天项目 |
3.1.1 水星计划 |
3.1.2 双子星座计划 |
3.1.3 阿波罗计划 |
3.1.4 航天飞机计划 |
3.1.5 空间站计划 |
3.2 NASA的空间探测 |
3.2.1 行星探测计划 |
3.2.2 太阳探测计划 |
3.2.3 彗星探测计划 |
3.2.4 月球探测计划 |
3.2.5 哈勃空间望远镜 |
3.3 NASA的卫星研发 |
3.3.1 通信卫星 |
3.3.2 气象卫星 |
3.3.3 地球资源卫星 |
3.3.4 天文卫星 |
3.4 NASA的其他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 |
3.5 NASA研究研发工作特点分析 |
第四章 NASA的科学传播 |
4.1 NASA科学传播工作的政策指引 |
4.2 NASA的科学传播工作 |
4.2.1 媒体传播 |
4.2.2 网络利用 |
4.2.3 展览展示 |
4.2.4 科普活动 |
4.3 NASA的科学教育项目 |
4.3.1 中小学科学教育项目 |
4.3.2 大学科学教育项目 |
4.4 NASA科学传播工作特点分析 |
第五章 NASA及其科学传播活动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启示 |
5.1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 |
5.2 NASA对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On the asteroid-comet hazard mitigation problem for the earth(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版高中地理教材研究 ——以中图版必修一为例[D]. 刘静妮.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 邹玉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从航天日看航天未来发展新动向[J]. 陈蓉,李扬,王磊. 太空探索, 2021(05)
- [4]近地小行星基本物理性质的测光研究[J]. 王晓彬,黄佳宁,王翱,刘怡思. 光学精密工程, 2020(11)
- [5]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D]. 赵小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近地天体防御的合法性分析[J]. 弓楗,张维. 空间碎片研究, 2019(03)
- [7]近地小行星的测光研究[D]. 王翱.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2019(03)
- [8]国际近地行星防御安全研究动态及思考[J]. 王玉恒,宋瑞,陈凌辉,徐维. 空间碎片研究, 2018(04)
- [9]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超高速问题[J]. 柳森,党雷宁,赵君尧,白智勇,黄洁,李毅,石义雷. 力学学报, 2018(06)
- [10]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科学传播研究[D]. 褚安安.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