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先哲认识宇宙自然万物化生的核心指导思想,肇始于先秦,完备于汉代;而道教内丹医家则将“元气论”发展为“元炁论”,严格区分了“先天炁”与“后天气”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先秦义理道教“道源论”思想进行梳理整合,提出了“道炁论”观点,从而打上了鲜明独特且井然有序的道教生命观的烙印。
[关键词]道教内丹;生命观;道炁;元气;道源论
一、道源论:宇宙万物化生的总根源——道
在漫长的生产劳作中,原始先民的物我意识逐渐萌芽并走向清晰,从而对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起源和玄奥神奇的人体生命奥秘开始进行思考和探索,并由一些古圣先哲率先作出回答。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
对于f2的分析如下,每个电子都受到垂直于导线的分力f2,而导体棒受到向左的力F总则是这些分力f2的合力。我们可以先假设该导体棒的长度为L,其横截面积为S,在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为n,且做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的电量为e。
相对比普通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自身具有时间、空间分辨的优势,所以对疾病诊断检出率及准确性相对较高。因此,目前临床中该检查应用范围扩大,有效提高临床检查效果。核磁共振检查由平扫+增强扫描完成,期间增强扫描过程中应用的造影剂对血管、组织密度增强具有显效,促使病灶可见清晰度提高,对分析病灶形态、大小及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在造影穿刺过程中,患者需要承受一定的疼痛,加上检查环境处于封闭状态,增加患者心理压力,使其无法集中精力配合检查。基于此,本院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取得显著的成效。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
“气”甲骨文写作“”,像云层形,与“云”同源,上下两横线表示天和地,中间一横线表示天地之间的气流。金文为区别于数字“三”,“气”写成折笔状的“”或“”,突出云层气流的升腾之状,篆书“”承续金文,更加突出气流的动态之感。《说文解字》释曰:“气,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14〕20可见,“气”的造字本义是云层气流。“氣”金文写作“”,上面“”表气流,下面“”表食物,整个字指水谷之气。《说文解字》释曰:“氣,馈客之刍米也。从米气声。”〔14〕336这里用“刍米”来解释“氣”表示新鲜粮食。而无论表示云层气流的“”还是表示水谷之气的“”本义都是指精微物质——气流。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25章)
“道”是人类与自然万物的总根源,而沟通人与自然宇宙万物的直接媒介则是气(炁)。众所周知,“元气论”是中国历代先贤对于自然万物化生的基本思想,而道教内丹医家则将“元气论”进一步发展到“元炁论”,打上了鲜明而独特的道教生命观的烙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14章)
为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推动我国科技资源整合共享与高效利用,打破科技信息滞留和数据垄断格局,“十一五”以来,我国科技部、财政部组织开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目前科学数据共享领域已经建成。数据开放政策落实中也面临来自科研激励机制、知识产权问题、国家安全、机密和隐私保护、成本问题、个体心理和组织文化问题、技术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阻碍。
综上所述,义理道教鼻祖老子将化生天地、人类和自然事物等宇宙万物的最终根源追溯到自本自根、无形无象、虚无状态的“道”,这种“道源论”奠定了两千多年来道教生命观的总基调,成为了后世道教思想家探究天人关系和生命奥秘的出发点和总圭臬。
由于“道”的“自本自根”性,所以《道德经》第25章强调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人法地”,是因为大地承载万物、柔静处顺,“地法天”是因为天之雨露下降于地,地得生化之气而长存,而“道”化生天地二气,是天的本源,故“天法道”。至于“道法自然”并不是说“自然”高于“道”,而是说“道性”本自然,虚空无物,自本自根。“自然”是“道”的特性表征。为了避免误解,道教经典之一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则直接表达为“道本自然”:“道本自然,无所不入。十方诸天,莫不皆弘至道;普天之内,皆为造化;蠢动含生,皆有道性。若能明解,即名为得道者也。”〔5〕这就指出,万事万物皆是“道”所化生,所以“皆有道性”。《皇经集注·卷一·道源考》也论述说:“道本无象无名,孰究其源,奚从而考。自元始分化,太虚孕妙有,道之秘彰,名因以立。真一含三,三教峙焉。有无终始,不外五行。劫劫相生,圣圣相承,皆道也。”〔6〕此处直接用“道源”作为文论的标题,可谓贴切。
可见,“道”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虚无状态之“无极”。首先由“道”(无极)孕育出“一”①“一”实际上就是“先天一炁”,见下文“元炁(气)论”。——“太极”,以作为“万物之母”的“有”;“一”再生出“二”,“二”既是指“天地”,又是指阴阳二气,因为天是最大之阳,地是最大之阴。《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指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然后阴阳二气交合而成“三”——“冲气以为和”的第三种存在状态,进而“化生”出“万物”。此处“化生”一词,语出《易经·彖传·咸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化生”即化育诞生、变化生成之意。《抱朴子外篇·卷二十六·讥惑》也载:“抱朴子曰:澄浊剖判,庶物化生。”〔1〕也是化育诞生、变化生成之意。在古籍中也常出现“生化”一词,语出《通玄真经·卷六·上德》:“地平则水不流,轻重均则衡不倾,物之生化也,有感以然。”〔2〕可见“生化”的意思与“化生”基本一致,故本文有时也会用“生化”一词。从阴阳二气交合为“三”化生(生化)万物的思路可以看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最终起源,包括天地、人类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并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开始推求天的来源,提出了道。”〔3〕可见,老子对宇宙万物化生之根源进行探究的彻底性。值得注意的是,具有道家学派倾向的《淮南子》对宇宙的根源也进行了论述,其《淮南子·天文训》言:“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汉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4〕103-104此处《淮南子》明言指出“道始于虚霩”,似乎“太昭”“虚霩”比“道”更早?《淮南子》比《道德经》对宇宙本源探究是否更彻底?事实上,从《淮南子·天文训》和《淮南子·精神训》等篇文中对天地生成之前状态的描述与前文引用的老子对“道”的形状的描述并无差别,且没有《道德经》的细致和详尽。《淮南子·精神训》云:“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鸿蒙鸿洞,莫知其门。”〔4〕337而《精神训》后文更是直接指出:“虚无者,道之所居也。”〔4〕338可见,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淮南子》尽管有不同观点,但主体观点还是承认“道”的“虚无”本性,从而奠定了《淮南子》一书的道家学派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太昭”“虚霩”的宇宙本源并未被中国先哲所广泛接受,而老子的“道源论”思想却被高度推崇和广泛传播,特别是后世道家道教思想家对宇宙万物的本源都是在老子“道”的本源论下的进一步阐发,基本没有超出老子“道源论”的主旨。《庄子·大宗师》记载:“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渔父》也称:“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思想,且进一步鲜明指出“道”是“自本自根”,也就是说没有比“道”更为本源的东西了,这就进一步巩固了老子“道源论”的彻底性。
二、从元气论到元炁论:天人沟通的媒介——先天炁与后天气
将以上四章的语句对照来看,老子以“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而“道”的特点是“无”,是“天地之始”。《道德经》第14章、第21章中详细描述了“道”的形状:
(一)元气论
考察我国古代典籍,早在西周末年伯阳父就用“气”的概念来解释自然变化。《国语·周语上》记载曰:“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7〕《左传·昭公元年》也引用春秋著名医家医和之语解释疾病原理:“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8〕而“最早使用‘气’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9〕。《管子·内业第四十九》记载:“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此处“物之精”指物的精气。同为《管子·内业第四十九》解释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而且《管子》通篇使用“气”来解释自然、社会人事以及人身变化的比比皆是。
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状态3 在iP(t)反向的时刻(即等效电流源iP(t)在零点的时刻),电路进入状态3。压电电容CP上充满了电,此时同步开关闭合,并联电感L和压电电容CP形成L-C振荡回路,将电容上的电压在这一时刻进行反向,待L-C振荡结束后,CP上的电压完成反向,同步开关及时断开。至此,状态3结束。
是故民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音。”(《管子·内业第四十九》)
一种主要基础是互联网可以把校园工作变得智慧化,并且把生活和学习变为一体化的环境叫作智慧校园。在智慧校园里面,把主要的载体称为可以应对多重应用服务的系统,可以把教学、管理、科研和学生教师在校园中的生活进行有效充分的融合。建设智慧校园之后,通过把大数据、云计算这些先进的技术进行充分科学的发挥,最终建成一个网络学习体系无处不在的校园。实现校园中的科研网络创新感随处可见,高校的治理校务是透明高效的,校园文化是多彩丰富的,学生的校园生活是周到方便的。通过智慧校园的引导,体育信息平台的建设应该在各个高校的努力之下共同完成,通过各类信息的共享,及时有效地为建设智慧校园提供帮助[1]。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子·心术下第三十七》)
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也。(《管子·心术下第三十七》)
转眼已是秋冬。夜已凉,风渐紧,偏是这样的日子,最能体会一年的清雅。花草小院里的暖阳,夜幕街头的栗子飘香,家宴上的蟹黄温酒……没有夏夜的大汗与热烈,却有更多酣畅和惬意,这便是秋冬难得的滋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秋冬,总少不了一桌蟹的肥美,如果再添一杯酒,真是“胜却人间无数”。美食佐酒,是深秋之味,亦是人生滋味。这一期,不如一起饮一杯?
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心气之形,明于日月,察于父母。(《管子·内业第四十九》)
从前文论述可知,“道”与“炁”同为先天状态,那么二者又是什么关系呢?对此,《太平经·癸部》曰:“道之生人,本皆精气(炁)也。”〔17〕2430《太平经·乙部》也云:“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炁)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炁)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炁)。不缘道而生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17〕67这就指出,“元炁”是“道”的进一步舒展和分化。金丹派南宗五祖之首、著名道教内丹医家张伯端真人在《悟真篇》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道”与“炁”的先后关系:
要言之,“‘元气论’哲学曾在很长时间内占据过中国传统哲学主流的地位……共经历了先秦、汉代、宋代和清代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到清末已经相当完备”〔13〕,直到清末民初以来西学东渐的传入,才使得我国传统生命观发生大的转变。然而,从根本上说,“元气论”是祖国传统医学、养生学的基石,也是东西方医学的根本分歧点所在。正是由于对宇宙和人类生命不同的认识论才形成各民族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随着近年来国学文化的复兴,特别是祖国传统医学以其绿色生态的自然疗法在防治慢性疾病方面呈现出的简便廉验的优越性,使得我国传统“元气论”生命观又开始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医家的重视。
(二)元炁论:“先天炁”与“后天气”
我国道教思想家不仅提出了独有的“道源论”,而且将“道源论”思想与众多先贤的“元气论”思想进行整合梳理,提出“元炁论”,严格区分了“先天炁”与“后天气”的本质,使得人体生命怎样因气(炁)而生等诸多奥秘得到进一步细化与破解。那么“气”与“炁”有何不同呢?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1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第21章)
对于“炁”字目前尚未见到有甲骨文、金文。《说文解字》也没有收录。《康熙字典》记载曰:“炁《巳集中》《火字部》炁《广韵》去旣切《集韵》丘旣切。同氣。详氣部气字注。《关尹子·六匕篇》:‘以一炁生万物。’”〔15〕可见《康熙字典》将“炁”视为“氣”的异体字。堪称我国古代汉语最大规模和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辞典——《辞源》2015年第三版也是记载为“同‘氣’”〔16〕。今天我国推广使用简体字,基本上将“气”视为“氣”“炁”的通用字。而除了道教经典外,其他类型罕见有“炁”字的出现。从“炁”的字形上看,我们以为:上面两横是表示天地,中间的长撇“丿”和竖弯钩“乚”,表示贯通天地的气流,下面“灬”是火燃烧之意,体现道教内丹崇阳的思想。
可见,“炁”主要是在道教内丹中使用,表示化生天地万物的极精微物质,侧重于先天性;“气”则为泛称,可表示先天状态的“气”——“炁”,也可表示后天状态的“气”①颜文强在博士学位论文中曾对“先天炁”和“后天气”作了定义:“先天炁”是指由自本自根“虚无”的“道”在天地生成之前所化生的蕴藏巨大能量和自然万物生命信息的精微物质能量流。“后天气”是指由“先天炁”所化生的蕴藏能量与信息、用以显示“先天炁”作用的精微物质能量流。关于“先天炁”和“后天气”的内涵与关系可详见:颜文强《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31~40页。。而为了突出道教医学的特色,在表示先天状态的极精微物质能量流时用“炁”字,在表示后天状态的精微物质能量流时用“(氣)气”字。
三、道炁化生万物次序图
可见,管子对“气”概念的使用可谓十分娴熟。老子《道德经》一书中也3次使用了“气”的术语:“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道德经》第10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42章)“心使气曰强。”(《道德经》第55章)到了“战国时期‘气’已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9〕。庄子、孟子、荀子都广泛地使用了“气”的概念。其中要属义理道教的代表人物庄子最为突出,其在《知北游》中语气坚定地指出:“通天下一气耳。”庄子还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而“元气”一词更是直接出自义理道教另一代表人物——鹖冠子。《鹗冠子·泰录》曰:“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10〕明确指出,元气先化生天地,然后天地二炁氤氲再生化出自然万物,可见“元气”是化生万事万物的本源——原始之气。元者,原也;原者,源也。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也不例外。《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些论述赋予了“气”是化生自然万物直接本源的属性。天地、万物与人类均由“气”所化生,具有同源性。同源性的特点,又使得人类与自然万物具有了同构性。《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这里的“六合”是空间概念,指上下、前后、左右。推而广之,指天地、东南西北,表示整个宇宙。“十二节”指人体四肢的十二个主要关节点。可见,人体的结构与天地能够相对应,是由于“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沟通的媒介。《周易·乾·文言传》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11〕《吕氏春秋·应同》言:“类固相召,气同则和,声比则应。”〔12〕也正是基于“气”成万物的本源和同构可感的属性。《素问·咳论》总结说:“人与天地相参。”到了汉代,“气”的使用更是十分普遍。《淮南子·本经训》曰:“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人气者也。”〔4〕384汉代“元气论”的集大成者、著名思想家王充云:“天之动行也,施气也,体动气乃出,物乃生矣。由人动气也,体动气乃出,子亦生也。夫人之施气也,非欲以生子,气施而子自生矣。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施气不欲为物,而物自为,此则无为也。谓天自然无为者何?气也。”(《论衡·自然篇》)“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论衡·物势篇》)“人所以生者,阴阳气也。阴气主为筋骨,阳气主为精神。”(《论衡·订鬼》)王充还以人禀受“元气”量的多少作为决定人的富贵贫贱的原因:“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 ,故性有贤愚 。”(《论衡·率性篇》)“俱禀元气,或独为人,或为禽兽。并为人,或贵或贱,或贫或富。富或累金,贫或乞食;贵至封侯,贱至奴仆。非天禀施有左右也,人物受性有厚薄也。俱行道德,祸福不钧;并为仁义,利害不同。”(《论衡·幸偶篇第五》)由于先秦和两汉对于“元气论”的阐扬,使得“元气论”也成为了汉代以后历代古圣先哲探究宇宙本源、人体生命和天人关系的理论基点。
对照组:根据性别,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和16例;年龄平均值为(62.29±5.74)岁;高血压病程平均值为(8.33±1.06)年。
道自虚无生一气(炁),便从一气(炁)产阴阳。
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18〕993
使用VanetMobiSim去设置网络拓扑以及车辆的运动模型,然后用NS-2去进行网络仿真,验证本文提出的RAR路由协议的性能.
元代著名内丹医家上阳子陈致虚注曰:“道生一气(炁),一气(炁)生形。”〔18〕993就是说,首先由虚无“道”化生“元炁”,“元炁”再化生阴阳二炁,阴阳二炁合和化生万物。《云笈七籖·卷五十六·元气论》也论述:“道既无生,自然之本,不可名宣,乃知自然者,道之父母,气之根本也。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气(炁)本一。一者,真正至元,纯阳一气(炁),与太无合体,与大道同心,与自然同性,则可以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清浊一体,混沌之未质,故莫可纪其穷极。洎乎元气(炁)蒙鸿,萌牙玆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炁),乃孕中和,是为人矣。……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炁),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19〕可见,“元炁”也具备“道”的特性——纯阳无阴、无始无终、无形无象,但“元炁”孕育万物之生机,是直接化生天地、人与自然万物的直接根源与媒介。如果要打个比方的话,则“道”犹如大海,“元炁”犹如大海的一滴水。“道”不断地化生出“元炁”,“元炁”不断地生化出后天气以充养自然万物。《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曰:“无量匪得思,道海生波涛。法义同涓流,滋植成嘉苗。”〔20〕《南华真经拾遗》:“夫道,海也;圣人,百川也。”〔21〕“元炁”的升与降分别化生了最大之阳——天、与最大之阴——地,二者氤氲而成人。由于自然万物皆得“元炁”分化之阴阳二性之偏,人得“元炁”分化之阴阳二性之全,故“人”为万物之最贵者。至此,道教内丹医家将“道源论”与“元气论”很好地统一了起来。
而“先天炁”又是“道”所化生,可见万物最终根源还是“道”,故而道教内丹医家也将“先天炁”直接称为“道炁”。明代内丹医家伍守阳真人在《天仙正理·道原浅说篇》曰:“当未有天地,未有人身之先,总属虚无,如《易》所谓‘无极而太极时也’。无中恍惚若有一炁,是名道炁,亦名先天炁。”〔22〕又如《太上升玄三一融神变化妙经·卷下》云:“称无名常存三一者,是混空虚无道炁未分,形相未立,浑沦无有形影,故名混沌,无名常存。三一道炁,分形变化,百亿神通。”〔23〕“道炁”一词的出现显著体现了道教内丹医学独特的“道源论”与“元炁论”的彻底与完美统一。因而,众多先贤的“元气论”更准确的写法则应写作“元炁论”。
至此,我们可以对老子《道德经》第1章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40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2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统一如下理解:
“道”相当于“无”与“无极”,首先化生出“先天炁”(又称先天一炁、元始祖炁、元炁、太乙含真之炁等),“先天炁”相当于“有”“一”“太极”;“先天炁”再化生出最大“后天气”的阴阳二气——天、地,即“二”;天地二气辅佐、感应混融先天炁(即“三)转化为蕴含人与自然万物生命能量与信息的“后天气”;此“后天气”再化生、充养人与自然万物。
从上可见,天地作为最大之阴阳二气并不具有化生人与自然万物的功能,因为天地已经是有形有质的“后天气”了。但天地二气也有很大的作用,即辅佐、感应冲和“先天炁”以化生人与自然万物;并在人与自然万物化生之后起到时刻充养的作用。为了直观起见,我们将以上道、炁化生人与自然万物的过程尝试画出示意图,并命名为“道炁化生万物次序图”(见图1)。
此模块包括成绩管理和试卷评审。成绩管理实现学生成绩查看、成绩分析统计、导出成绩。试卷评审实现当考生提交自己的测试试卷的时候,教师即可对考生试卷进行批改给分,教师只需对考生所答的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然后单击“考生问答题计分”按钮计算出问答题分数。考生所答的其它类型试题计算机会自动计算出来(其它类型试题主要是指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同时,教师可对考生试卷进行简单的评语,阅卷老师完成以上操作后,点击计算机屏幕上的“保存”按钮,即可计算出该考生的总成绩。
图1 道炁化生万物次序图
[参考文献]
〔1〕道藏·抱朴子外篇(第28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295.
〔2〕道藏·通玄真经(第16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704.
〔3〕张周志,牛永红.整合创新的全球性思维的双向维度:道德理性的主体性思维与科学理性的对象性思维的现代融通〔J〕.人文杂志,2003(6):17-22.
〔4〕刘安,等.淮南子〔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5〕道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第17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87.
〔6〕道藏·皇经集注(第34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631.
〔7〕国语〔M〕.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6.
〔8〕冀昀.左传(下)〔M〕.北京:线装书局,2007:467.
〔9〕唐文彰.元气论刍议〔J〕.江汉论坛,2004(12):57-59.
〔10〕黄怀信.鶡冠子汇校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255.
〔1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5.
〔12〕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译注(修订本)〔M〕.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等,译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3.
〔13〕刘兆彬.古代“元气论”哲学的逻辑演进〔J〕.东岳论丛,2010(6):91-94.
〔14〕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15〕张玉书,等.康熙字典〔M〕.同文书局原版影印:666.
〔16〕何九盈,王宁,董琨.辞源〔M〕.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537.
〔17〕太平经〔M〕.杨寄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18〕道藏·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第2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19〕道藏·云笈七籖(第22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382.
〔20〕道藏·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第1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944.
〔21〕道藏·南华真经拾遗(第16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272.
〔22〕伍冲虚,柳华阳.伍柳天仙法脉(修订版)〔M〕.静虚子,恭参,校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16.
〔23〕道藏·太上升玄三一融神变化妙经(第1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853.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Life View of Taoist Inner Alchemy"Tao Qi":Integrating the Theories of"Taoist Origins"and"Yuan Qi Lun"
Yan Wenqiang1,2,Yang Na1
(1.Institute of Ethnic Culture Research,Dali University,Dali,Yunan 671003,China;2.Post-doctoral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Yuan Qi Lun"was the cor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world of all things.It began in the pre-Qin Dynasty and was completed in the Han Dynasty.The medical family of Taoist inner alchemy developed the"Yuan Qi theory(the theory of inborn vitality)"into the"Yuan Qi theory(the theory of postnatal energy)",and made strict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On this basis,"the Theory of Tao Qi"was put forward by converging and integrating the concepts with the thoughts of"Taoist Origins"of the pre-Qin Yili Taoism,which is marked with distinct and orderly imprint of the Taoist view of life.
〔Key words〕Taoist inner alchemy;life view;Tao Qi;Yuan Qi;Theory of the Taoist Origins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266(2019)03-0049-06
[DOI]10.3969 ∕j.issn.2096-2266.2019.03.0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16ZDA234)
[收稿日期]2018-10-15
[第一作者简介]颜文强,博士,中医学博士后在站,主要从事道医哲学、民族宗教、原生态古中医学研究.
(责任编辑 张玉皎)
标签:化生论文; 万物论文; 道教论文; 元气论文; 天地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对道教的分析与研究论文; 《大理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论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16ZDA234)论文;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论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