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桶体以及一种桶状容器论文和设计-钟凯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桶体以及一种桶状容器,所述桶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桶口、桶身和桶底,所述桶身的肩部具有一支撑结构,桶底设置有凹入桶身内部的凹口,凹口的下部成型为与支撑结构配合的堆叠结构,凹口的中部向外扩大形成容纳套装在桶口底部的提把的扩口部,所述桶状容器包括所述桶体和提把,桶状容器堆叠时,下一个容器的桶口和桶身的肩部容纳在上一个容器的凹口中,提把容纳在扩口部中。该桶状容器可带提把一起堆叠,桶状容器的提把可容纳在桶底的堆叠槽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桶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桶口(11)、桶身和桶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的肩部(121)具有一支撑结构(100),桶底设置有凹入桶身内部的凹口(131),凹口(131)的下部成型为与支撑结构(100)配合的堆叠结构(101),凹口(131)的中部向外扩大形成容纳套装在桶口(11)底部的提把(2)的扩口部(132)。

设计方案

1.一种桶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桶口(11)、桶身和桶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的肩部(121)具有一支撑结构(100),桶底设置有凹入桶身内部的凹口(131),凹口(131)的下部成型为与支撑结构(100)配合的堆叠结构(101),凹口(131)的中部向外扩大形成容纳套装在桶口(11)底部的提把(2)的扩口部(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的肩部(121)的底面外周成型有向外凸出的支撑平面(120),桶底形成一与支撑平面(120)配合的堆叠平面(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131)的上部成型为容纳桶口(11)的上小下大的喇叭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0)和堆叠结构(101)为正六棱台状,支撑平面(120)和堆叠平面(130)为正六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除肩部(121)外的部分成型为上下两头小中部大的形状,上下两头为正六棱台状,中部为圆筒状用于粘贴标签条,中部的上下侧边外周均设置有圆环形的外凸的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的上下两头的侧面上设置有内凹的加强槽,桶身的中部设置有内凹和外凸交替设置的加强结构。

7.一种桶状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把(2)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桶体(1),提把(2)卡套在肩部(121)底部与桶口(11)连接的部分,提把(2)包括卡圈(21)和提环(22),卡圈(21)内沿均匀设置有多个卡齿(211),提环(22)包括环臂(221)、连接部(222)和固定部(223),环臂(221)位于卡圈(21)外周且沿着卡圈(21)方向延伸,环臂(221)中部位置设置有握持部(220),固定部(223)固定连接在靠近握持部(220)的卡圈(21)外沿,环臂(221)的端部远离固定部(223)设置,连接部(222)连接环臂(221)端部和固定部(223),连接部(222)具有至少一个圆弧形的拐角(224),握持部(220)与卡圈(21)之间的距离仅允许手指穿过;桶状容器堆叠时,下一个容器的桶口(11)和桶身的肩部(121)容纳在上一个容器的凹口(131)中,提把(2)容纳在扩口部(132)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桶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口(11)底部外周设置有环形的向外凸出的桶口凸缘(111),提把(2)卡设在桶口凸缘(111)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桶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把(2)位于肩部(121)顶面上,提把(2)所占面积小于或者等于肩部(121)顶面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桶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2)为与卡圈(21)匹配的弧形且紧贴卡圈(21)设置,环臂(221)为与连接部(222)匹配的弧形且紧贴连接部(222)设置,环臂(221)包裹连接部(222)和卡圈(21)。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桶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220)靠近卡圈(21)的一侧设置成直线状,并设置成与手指吻合的连续沟状,握持部(220)的沟状侧边上设置有形状匹配的护手筋(2201),握持部(220)远离卡圈(21)的一侧设置成往外凸出的弧线状。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桶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23)靠近握持部(220)的端面具有内凹的弧度。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桶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臂(221)在握持部(220)的部分由靠近卡圈(21)的一侧往另一侧整体向上翘起。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桶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环(22)边沿设置有加强筋(225),拐角(224)内部设置有沿拐角(224)方向延伸的圆弧形的加强筋(225)。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桶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圈(21)在提环(22)端部之间的位置连接有供手指套入的拉环(226),卡圈(21)在拉环(226)处的厚度薄于卡圈(21)其他位置的厚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状或者桶状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瓶或桶装食用油、饮料或者饮用水等包装行业的桶体以及桶状容器。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的节约桶装水存放或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瓶状或者桶状的容器在底部设置可以容纳瓶口以及部分瓶身的凹口以实现上述容器的垂直堆叠。

现有的容器堆叠结构可以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201614054U名称为“可垂直堆叠桶装水桶”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参见图1,具体公开了上述水桶在堆叠时,出水口4’容纳在凹部5’内,并且水桶上设置定位环6’以实现堆叠时的定位。另可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202226143U名称为“一种油桶”的实用新型专利,参见图2,具体公开了上述油桶在堆叠时,下一个油桶的桶口12’容纳在上一个油桶的定位槽141’中,下一个容器的提拉件20’位于定位槽141’的下方。

现有的容器在堆叠时,堆叠的容器要么不带提把,要么堆叠后提把位于堆叠槽的下方。现有的提把都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274110B名称为“一种新型提手环”公开的提把的结构,参见图3,所述提把包括卡圈1’和提环2’,卡圈1’内沿设置若干卡齿11’,提环2’整体形状为U型且开口端的两端部连接在卡圈1’外沿。因为上述U型的提环位于卡圈的一侧,占用面积大,不便于将提把容纳在堆叠槽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桶体以及一种桶状容器,该桶状容器可带提把一起堆叠,桶状容器的提把可容纳在桶底的堆叠槽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桶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桶口、桶身和桶底,所述桶身的肩部具有一支撑结构,桶底设置有凹入桶身内部的凹口,凹口的下部成型为与支撑结构配合的堆叠结构,凹口的中部向外扩大形成容纳套装在桶口底部的提把的扩口部。

进一步的,所述桶身的肩部的底面外周成型有向外凸出的支撑平面,桶底形成一与支撑平面配合的堆叠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口的上部成型为容纳桶口的上小下大的喇叭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和堆叠结构为正六棱台状,支撑平面和堆叠平面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桶身除肩部外的部分成型为上下两头小中部大的形状,上下两头为正六棱台状,中部为圆筒状用于粘贴标签条,中部的上下侧边外周均设置有圆环形的外凸的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桶身的上下两头的侧面上设置有内凹的加强槽,桶身的中部设置有内凹和外凸交替设置的加强结构。

一种桶状容器,包括提把和桶体,桶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桶口、桶身和桶底,所述桶身的肩部具有一支撑结构,桶底设置有凹入桶身内部的凹口,凹口的下部成型为与支撑结构配合的堆叠结构,凹口的中部向外扩大形成容纳套装在桶口底部的提把的扩口部;提把卡套在肩部底部与桶口连接的部分,提把包括卡圈和提环,卡圈内沿均匀设置有多个卡齿,提环包括环臂、连接部和固定部,环臂位于卡圈外周且沿着卡圈方向延伸,环臂中部位置设置有握持部,固定部固定连接在靠近握持部的卡圈外沿,环臂的端部远离固定部设置,连接部连接环臂端部和固定部,连接部具有至少一个圆弧形的拐角,握持部与卡圈之间的距离仅允许手指穿过;桶状容器堆叠时,下一个容器的桶口和桶身的肩部容纳在上一个容器的凹口中,提把容纳在扩口部中。

进一步的,所述桶身的肩部的底面外周成型有向外凸出的支撑平面,桶底形成一与支撑平面配合的堆叠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口的上部成型为容纳桶口的上小下大的喇叭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和堆叠结构为正六棱台状,支撑平面和堆叠平面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桶身除肩部外的部分成型为上下两头小中部大的形状,上下两头为正六棱台状,中部为圆筒状用于粘贴标签条,中部的上下侧边外周均设置有圆环形的外凸的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桶身的上下两头的侧面上设置有内凹的加强槽,桶身的中部设置有内凹和外凸交替设置的加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桶口底部外周设置有环形的向外凸出的桶口凸缘,提把卡设在桶口凸缘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提把位于肩部顶面上,提把所占面积小于或者等于肩部顶面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与卡圈匹配的弧形且紧贴卡圈设置,环臂为与连接部匹配的弧形且紧贴连接部设置,环臂包裹连接部和卡圈。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部靠近卡圈的一侧设置成直线状,并设置成与手指吻合的连续沟状,握持部的沟状侧边上设置有形状匹配的护手筋,握持部远离卡圈的一侧设置成往外凸出的弧线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靠近握持部的端面具有内凹的弧度。

进一步的,所述环臂在握持部的部分由靠近卡圈的一侧往另一侧整体向上翘起。

进一步的,所述提环边沿设置有加强筋,拐角内部设置有沿拐角方向延伸的圆弧形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卡圈在提环端部之间的位置连接有供手指套入的拉环,卡圈在拉环处的厚度薄于卡圈其他位置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桶状容器可带提把一起堆叠,桶状容器的提把可容纳在桶底的堆叠槽内。本实用新型桶底凹口堆叠上部设置成上小下大的喇叭状,在桶状容器成型时容易脱模,并且在容器堆叠后易于上下容器的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提把的环臂端部位于握持部的远端,固定部位于握持部的近端,环臂端部和固定部通过带拐角的连接部连接,在保证合适的提握长度外,能够有效缩短握持部与卡圈的距离。卡圈在环臂两端部之间设置拉环,便于提环的破开取出,利用有限的提环空间增加了提环的功能。通过在提环应力大的弯肘内部设置加强筋,提高了拐角的强度,从而保证了提拉过程中的提环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可垂直堆叠桶装水桶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油桶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提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桶状容器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桶状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桶状容器的桶底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桶状容器的提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桶状容器的提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桶状容器的堆叠后的对剖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桶体、11-桶口、111-桶口凸缘、121-肩部、100-支撑结构、120-支撑平面、122-上身部、1221-上加强槽、1222-上凸缘、123-腰部、1231-加强结构、124-下身部、1241-下加强槽、1242-下凸缘、131-凹口、130-堆叠平面、132-扩口部、101-堆叠结构、2-提把、21-卡圈、211-卡齿、22-提环、221-环臂、222-连接部、223-固定部、220-握持部、2201-护手筋、224-拐角、225-加强筋、226-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4至图10,一种桶状容器,包括桶体1和提把2。

所述桶体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桶口11、桶身和桶底,所述桶口11、桶身和桶底一体成型。所述桶口11底部外周设置有环形的向外凸出的桶口凸缘111,用于对提把2进行限位。

所述桶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肩部121、上身部122、腰部123和下身部124。所述肩部121为上小下大的正六棱台状的支撑结构100。所述肩部121的底面外周成型有向外凸出的正六角形的支撑平面120。所述肩部121与桶口11连接的部分用于套装提把2。

所述上身部122为上小下大的正六棱台状。所述上身部122的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内凹的上加强槽1221,所述上加强槽1221为与上身部122侧面形状匹配的梯形。所述上身部122的底面外周设置有圆环形的向外凸出的上凸缘1222。

所述腰部123为圆筒状,用于粘贴桶装水的标签条。所述腰部123上设置有内凹和外凸交替设置的加强结构1231(图中仅示出部分加强结构1231)。所述加强结构1231可以是竖向排列的椭圆状、长圆状或者其他形状。

所述下身部124为上大下小的正六棱台状。所述下身部124的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内凹的下加强槽1241,所述下加强槽1241为与下身部124侧面形状匹配的梯形。所述下身部124的顶面外周设置有圆环形的外凸的下凸缘1242。

所述桶底设置有凹入桶身内部的凹口131,所述桶底形成一与支撑平面120配合的正六角形的堆叠平面130。所述凹口131能够容纳下一个容器的桶口11和桶身的肩部121。具体的,所述凹口131的上部成型为容纳桶口11的上小下大的喇叭状,所述凹口131的中部向外扩大形成容纳提把2的扩口部132,所述凹口131的下部成型为与支撑结构100配合的正六棱台状的堆叠结构101。通过支撑结构100和堆叠结构101侧棱侧面之间的定位和微调作用,使得桶底的堆叠平面130完全抵靠在支撑平面120上。

所述提把2套装在肩部121底部与桶口11连接的部分,并且卡设在桶口凸缘111下方。所述提把2位于肩部121顶面上,所述提把2所占面积小于或者等于肩部121顶面的大小。

所述提把2包括卡圈21和提环22。所述卡圈21为圆环状,所述卡圈21内沿均匀设置有多个卡齿211。

所述提环22包括环臂221、连接部222和固定部223,所述环臂221位于卡圈21外周且沿着卡圈21方向延伸,所述环臂221中部位置设置有握持部220。所述固定部223固定连接在靠近握持部220的卡圈21外沿,所述环臂221的端部远离固定部223设置,所述连接部222连接环臂221端部和固定部223,所述连接部222具有至少一个圆弧形的拐角224。

所述握持部220与卡圈21之间的距离仅允许手指穿过。所述握持部220靠近卡圈21的一侧设置成直线状,并设置成与手指吻合的连续沟状,所述握持部220的沟状侧边上设置有形状匹配的护手筋2201。所述握持部220远离卡圈21的一侧设置成往外凸出的弧线状,所述握持部220的护手筋2201与弧状侧边之间的空间用于印制LOGO。优选的,所述固定部223靠近握持部220的端面具有内凹的弧度,以扩大握持部220与卡圈21之间的空间。

所述连接部222为与卡圈21匹配的弧形且紧贴卡圈21设置。所述连接部222上的拐角224为“n”型。所述环臂221为与连接部222匹配的弧形且紧贴连接部222设置。所述环臂221包裹连接部222和卡圈21。

所述环臂221在握持部220的部分由靠近卡圈21的一侧往另一侧整体向上翘起,便于手从握持部220的下方伸入提环22内抓握握持部220。

所述提环22边沿设置有加强筋225。所述拐角224内部设置有沿拐角224方向延伸的圆弧形的加强筋225。

所述卡圈21在提环22端部(即环臂221的两端部)之间的位置连接有供手指套入的拉环226,所述卡圈21在拉环226处的厚度薄于卡圈21其他位置的厚度,便于破开卡圈21从而将卡圈21从容器瓶口取出。

上述桶状容器堆叠时,通过上一个容器的凹口131侧棱侧面和下一个容器的肩部121侧棱侧面的定位作用,使得上下两个容器侧棱位置基本对准,再通过侧棱侧面的导向以及容器自身的重力作用,可对上一个容器在堆叠到下一个容器上的过程中进行位置微调,使得上一个容器的堆叠平面130最终抵靠下一个容器的支撑平面120。

通过对提把2的结构设计,使得提把2的握持部220与卡圈21中心之间的距离大大缩小,使得提环22环绕在卡圈21的外周,并且使得卡圈21基本位于提环22内中心位置,带提把2的桶状容器就可以进行堆叠,能够保证上述容器堆叠后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桶体以及一种桶状容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3902.3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337145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B65D 1/14

专利分类号:B65D1/14;B65D1/42;B65D21/032

范畴分类:34B;

申请人:漳州市紫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创意共享(福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漳州市紫山矿泉水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3119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颜厝镇田址村

发明人:钟凯均;洪水河;杨居斌

第一发明人:钟凯均

当前权利人:漳州市紫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创意共享(福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代理人:严欢

代理机构:35001

代理机构编号: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桶体以及一种桶状容器论文和设计-钟凯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