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性具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幽溪传灯,性具善恶,儒家人性论,体用
性具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培豪[1](2018)在《幽溪传灯性具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幽溪传灯是明朝中叶振兴天台的重要人物,其晚年所着的《性善恶论》,是在佛教发展日趋衰微的明朝发挥天台性具思想的重要着作,有继往开来之功。本文主要是以该书为底本,分析传灯如何以天台圆顿教观,统摄各派学说,弘扬天台性具思想。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传灯的生平以及复兴天台的主要活动进行总结和梳理。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传灯性具思想的历史背景分析和思想渊源追溯。明朝中后期,朝代更迭频繁,对佛教既限制有保护,占主导地位的程朱理学对佛教的批判始终未放弃,加之一直存在僧众头脑中的末法意识,使得有担当意识的出家僧众积极寻求复兴之路,传灯基于此便将复兴天台作为自己的使命。另外,智者大师基于慧思大师的“性具染净”思想结合与荀子“性恶”论,发明“性具善恶”思想后,经荆溪湛然的“无情有性”说、四明知礼的“理毒性恶”说、虎溪怀则单拈“性恶”说,到传灯从注重从“修”的角度论证“性善恶”,实际都是以天台叁谛圆融、一念叁千、性具十界等核心思想为基础,对天台宗“性具善恶”思想的作出的新的解读。第叁部分概述了传灯对儒家人性论的评析。传灯认为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始终没有统一的结论,传灯经过对儒家主要人性论的评判,指出儒家言性即是佛家言情,有离性为情,合才为性之失,传灯之所以指出儒家人性论的偏颇之处乃是为自己弘扬“性善恶论”作铺垫。文章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传灯如何建构自己的“性善恶论”。这一部分传灯首先用天台“判教”思想对天台“性具思想”予以指认性分析,认为只有天台“性具善恶”论才是最究竟圆满的,并将该论抬高到最高佛教教义的地位,试图赋予“性善恶”一种普遍性。接着传灯又从体用角度,分列为八门,弘扬性具之旨。第五部分主要将传灯性具思想与儒家人性论作具体比较,佛性论本指法界众生何以成佛的根据,无善恶可言,儒家人性论主要关于伦理意义上的道德涵养,两者并无比较的基础。但是无论是佛教还是儒家其善恶关键都是在“心”上作功夫,两者构建理论的目的都是积极入世,试图改变社会现状,这就为两者之间的比较提供了基础。关于传灯将天台宗“性善恶”思想与儒家人性论的比较,笔者将其概括为以理言性与以情言性、约修论性与道德涵养、世出世间善恶与世俗善恶这叁方面的差别。最后,作为文章的结尾,主要对传灯的性善恶论作意义及其影响作简要评议。笔者认为传灯广引经论,把天台思想与其它各派思想融合的做法,一方面丰富了天台性具思想的内涵,另一方面,传灯广引经论论证“性具善恶”,其实也是对儒家批判的一种回应,其次,传灯关于“性”、“修”关系的论述,实际是为“修恶”寻找形上依据,旨在为处于末世的众生寻求一条成佛之路。再者,传灯为发展天台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也对后世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4)
马瑞州[2](2018)在《幽溪传灯“性具善恶”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幽溪传灯为明末天台中兴祖师,其所倡导的“性具善恶”思想影响深远。传灯一生弘法讲学,着述广博,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极力阐扬圆教思想,为天台宗的重振做出了巨大贡献。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叙述了传灯的生平与着述,指出其教在天台而融会禅净,进而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智者大师性具善恶思想的提出,其次简述了性具善恶思想的历史发展,梳理了性具思想的经论依据,最后阐述传灯的性具思想并论述了对儒家性善恶论的批判。第二章讨论了传灯对性具思想的圆教定位。第一节“性具善恶与修中善恶”讨论了传灯对善恶的两重区分,理体层面为性具善恶,事用层面则为修善修恶。性中善恶指不变之真如佛性,而修中善恶为随缘染净的事用。真如不变十界冥伏为体,真如随缘十界差别是用,两者之间“无差而差”“差而无差”。第二节“一念叁千,性无不具”,则以天台宗现前一念无明法性心及叁因佛性思想为重点,分析了“诸佛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的理论旨趣。第叁节“性恶法门,圆教极旨”,分析了传灯“当体全是”的敌对相即论,突出性具说为天台宗圆顿教法之极致。第叁章“全修恶以即性恶,全性恶以起妙用”,主要论述如何由用明体,于修善修恶而体达性善性恶。第一节“观修恶即性恶”,彻悟当下一念圆融具足,通达修恶性空,诸恶非恶,最终入于性恶融通不思议境。第二节“全性恶以起妙用”,以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之性修不二思想为依据,指出性恶法门实为诸佛菩萨度生轨则之妙用。第叁节“任运善恶,达诸实相”,指出传灯性具善恶之说,重在以观起修,以修起证,最终通达诸法实相。文中结语部分,对传灯性具善恶思想进行了总结,突出性恶思想的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吴学国,周会民[3](2018)在《从“无住”到“圆融”:论天台性具哲学对般若思想的误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般若学是天台宗的重要思想资源,但是其毕竟空的思想与华夏民族的思维特点存在很大距离,这使得处在华夏文化语境下的天台宗不自觉地对其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作为天台理论基石的"叁谛圆融""一念叁千"和"性具善恶"思想,就是由于天台宗在华夏本土传统和如来藏佛学影响下对般若学的"二谛不二""诸法平等"和"生佛平等"等观念的逐渐误读而形成的。通过这种误读,天台宗最终把般若学的诸法皆空、无得无住转化成一切具足、当体圆融,从而使印度般若学原有的绝对超越精神被极大改变。(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俞汉群[4](2015)在《幽溪传灯法师性具思想析论——以《性善恶论》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具善恶论是天台宗佛性论之基本思想,亦为历代天台宗匠视为家珍。及至明代幽溪传灯法师,尤以性具善恶之旨趣为洞明如来出世、为众生开示悟入这一大事因缘之眼目;亦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圭臬。其晚年所着《性善恶论》六卷,秉承天台付嘱,融摄孔门道脉;糅合众经论,综合诸师说;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详尽阐述了天台宗性具善恶之旨要。此外,其早年所着《净土生无生论》,涵摄华严宗、禅宗、净土宗以及世间心性论等,复以明心见性、即心是佛、行归净土等总以发明天台性具思想。在其弘宗演教、肆力躬行之下,一时缁素云集响应,大大改变了天台宗长期以来的疲弊颓势。(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5年02期)
陈氏论(释如田)[5](2007)在《智者大师性具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台思想之理论构建,在智者大师时,已臻于极致,后人难以超之。“性具思想”是天台宗的根本思想,也是智者大师的千古绝唱。智者大师提出此说,目的在于教人观照当下一念之心,不论此心落于何种法界,都须就此一念,观其实相,即空即假即中。就生命的实践意义而言,有个抉择的必要。正如智者大师所言“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作为修学者来说,观照自己介尔一念心的功夫,正是决断离染的捷径。本文以观性具为视角,从其思想渊源、形成体系与叁观叁谛、性具的关系,到实践意义,皆作了系统的论述,指出智者大师性具叁千中的“性”指法性、真性、自性、本性、理性、体性;“具”指具有、具足。“性具”意谓本觉之性悉具一切善恶诸法,众生既具佛性,又本具恶法,这是天台宗佛性学说的基本思想。以性具善,一阐提人只是暂时恶业猛烈遮蔽了善根,其本具的善性并未泯灭断绝,如果因缘成熟,遇到善知识开导而发心修行,就可以断除烦恼,洗涤心灵上的尘垢,可以成就佛果菩提。以性具恶,诸佛虽然叁惑断尽,没有丝毫的恶业烦恼习气,对于一切法任运自在,但为了接引救度还在轮回苦海中的众生,仍需随类示现于十方法界中,权巧施设种种教化,如菩萨行四摄法,在尘劳中不会被恶事所染。这种阐提能成佛以及诸佛在果位上的一切神通妙用,正说明众生的自性中本来具足佛性,本来含有一切现象活动,“性具善恶”的思想,也显示出心、佛、众生叁无差别的佛教等视一切众生的平等观,给一切凡圣利钝、善人恶徒打开了切实修行的方便法门。总之,智者大师指出:众生虽然丧失了修善,但其本具的性善还存在,因为,“性具”是“不可改”、“不可断坏”,也就是永恒不变的。推而言之,只要回头,每个众生都能到达彼岸,众生不要往外面妄求,而只要反观内心,清除所有微细妄念颠倒,即可以见性成佛。(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皮朝纲[6](2002)在《性具实相论与天台宗美学思想的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形成的、具有民族化特征的佛教宗派 ,它在两千年中国佛学的发展进程中 ,以其久远的历史、圆妙的思想、缜密的判教、完备的观行 ,成为汉地佛教的义学高峰 ,天台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天台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天台美学 ,因具有人生美学的内容 ,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 (人生美学 )的一个组成部分。天台宗从“天下万物 ,唯人为贵” ,而人又以“心为贵”的人本观点出发 ,来看待宇宙人生。它在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中 ,又特别重视对人的心灵的叩问。它以叩问心灵的本真为归宿 ,从而以心灵美学的形态体现出人生美学的特质。(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6期)
性具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幽溪传灯为明末天台中兴祖师,其所倡导的“性具善恶”思想影响深远。传灯一生弘法讲学,着述广博,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极力阐扬圆教思想,为天台宗的重振做出了巨大贡献。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叙述了传灯的生平与着述,指出其教在天台而融会禅净,进而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智者大师性具善恶思想的提出,其次简述了性具善恶思想的历史发展,梳理了性具思想的经论依据,最后阐述传灯的性具思想并论述了对儒家性善恶论的批判。第二章讨论了传灯对性具思想的圆教定位。第一节“性具善恶与修中善恶”讨论了传灯对善恶的两重区分,理体层面为性具善恶,事用层面则为修善修恶。性中善恶指不变之真如佛性,而修中善恶为随缘染净的事用。真如不变十界冥伏为体,真如随缘十界差别是用,两者之间“无差而差”“差而无差”。第二节“一念叁千,性无不具”,则以天台宗现前一念无明法性心及叁因佛性思想为重点,分析了“诸佛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的理论旨趣。第叁节“性恶法门,圆教极旨”,分析了传灯“当体全是”的敌对相即论,突出性具说为天台宗圆顿教法之极致。第叁章“全修恶以即性恶,全性恶以起妙用”,主要论述如何由用明体,于修善修恶而体达性善性恶。第一节“观修恶即性恶”,彻悟当下一念圆融具足,通达修恶性空,诸恶非恶,最终入于性恶融通不思议境。第二节“全性恶以起妙用”,以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之性修不二思想为依据,指出性恶法门实为诸佛菩萨度生轨则之妙用。第叁节“任运善恶,达诸实相”,指出传灯性具善恶之说,重在以观起修,以修起证,最终通达诸法实相。文中结语部分,对传灯性具善恶思想进行了总结,突出性恶思想的理论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具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王培豪.幽溪传灯性具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8
[2].马瑞州.幽溪传灯“性具善恶”思想研究[D].贵州大学.2018
[3].吴学国,周会民.从“无住”到“圆融”:论天台性具哲学对般若思想的误读[J].哲学研究.2018
[4].俞汉群.幽溪传灯法师性具思想析论——以《性善恶论》为中心[J].浙江学刊.2015
[5].陈氏论(释如田).智者大师性具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6].皮朝纲.性具实相论与天台宗美学思想的特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